扒一扒至今无解蝌蚪文
蝌蚪文的权威解释

蝌蚪文的权威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蝌蚪文不?哎呀呀,这蝌蚪文啊,就像是一群小蝌
蚪在纸上欢快地游来游去呢!你看,那一个个奇奇怪怪的符号,可不
就像小蝌蚪嘛。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看到了疑似蝌蚪文的东西,当时我就傻眼了,这都是啥呀!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神秘的符号世界,
我感觉自己像个啥都不懂的小傻瓜。
我就在那琢磨呀,这到底是啥意
思呢?难道是古人的密码不成?
然后我就去问了好多人,有人说那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咒语,哇,咒语,多神秘啊!还有人说那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就像咱们现在的
抽象画似的。
嘿,你说这说法有意思不?
其实啊,蝌蚪文真的是特别神奇的存在呢!它就好像是历史长河中
隐藏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想想看,古代的人们为啥要用这种
看起来怪怪的文字呢?是为了保密?还是有其他特别的用意呢?这就
像是一个大大的谜团,让我们忍不住想要去探究。
你说,要是我们能完全读懂蝌蚪文,那岂不是能了解到好多古人的
秘密?那该多有趣啊!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就好
像我们突然有了一把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能走进那个遥远的时代,
去看看古人的生活到底是啥样的。
我觉得吧,蝌蚪文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神秘礼物,虽然它现在还蒙着一层面纱,但我们不能放弃探索呀!我们要努力去揭开这层面纱,去真正了解它的奥秘。
【四年级作文】我发现了蝌蚪尾巴上的秘密_500字

【四年级作文】我发现了蝌蚪尾巴上的秘密_500字
蝌蚪是青蛙的幼年形态,它们在水中生活,尾巴长而扁平。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
秘密,就是蝌蚪尾巴上的一些小刺,我觉得很奇怪,就决定去研究一下它们的作用。
我在书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些小刺其实是蝌蚪的鳃,通过这些鳃,蝌蚪可以吸
收水中的氧气,并且通过呼吸来维持生命。
原来,这些小刺是蝌蚪生存的重要工具。
它们
在水中游动时,可以很方便地获取氧气,这样就能保证自己的生存。
接着,我又去询问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告诉我,蝌蚪的尾巴在青蛙生长成熟后会逐
渐落去,然后才能变成青蛙。
原来,蝌蚪尾巴上的鳃就是帮助蝌蚪吸收养分和氧气的重要
器官,当蝌蚪长大,尾巴落去后,就会通过皮肤和肺呼吸来获取氧气。
我观察了一段时间蝌蚪的生长过程,发现它们尾巴上的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然后在青蛙的形态逐渐显现出来。
我想,这些鳃的减少可能代表着它们慢慢开始转变成青
蛙了。
通过这次的探索,我发现了蝌蚪尾巴上的秘密,原来它们的尾巴不仅是游泳的工具,
还是帮助它们获取氧气和养分的重要器官。
这让我更加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也让我对动物
的生长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了解更
多有趣的生物知识。
仙居县发现蝌蚪文,至今仍无法解读,专家研究后说:来源都搞不清

在华夏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古文字,除了众所周知的甲骨文之外,还有仓颉书,岣嵝碑和红崖天书等。
今天,小编就再给您说一种神秘的古文字——蝌蚪文,专家们对它不仅至今无解,甚至就连是怎么来的都研究不透,只能给出三种“假想”的推测,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看完小编下面的揭秘您就知道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发现蝌蚪文的地方,位于浙江台州的仙居县,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这些蝌蚪文都刻在几百米高的“蝌蚪崖”之上。
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一位周姓官员,最先注意到这些的神秘的蝌蚪文,同时他还造了个“飞梯”上去临摹,但是文字的内容,他研究了一辈子也还是没搞明白。
新中国成立后,台州市文物部门的专家,就开始了对仙居蝌蚪文的研究。
1985年,文物专家和古文字专家来到仙居县,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翻山越岭的来到了“蝌蚪崖”,这是一处刻有几百个蝌蚪文的悬崖峭壁,海拔足足有800多米。
通过用超长焦相机拍摄的照片,这些神秘的蝌蚪文头粗尾细,看起来十分的“玄乎”,通过并不十分清晰的照片,专家们虽然初步知道了蝌蚪文长什么样,但还是无法近距离的直观去感受这种文字的“诡异”。
为了做进一步的研究,专家们又从当地请来了几位专业攀岩采药的村民,让他们攀爬到悬崖墙壁上,近距离的用相机去拍摄这些蝌蚪文,并记下雕刻程度的大小和深浅,更关键的是对刻字的地方进行拓本,以方便更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采药村民收集到资料和照片,可知这些蝌蚪文的印记大小不一,雕刻的深浅也不同,而且很多蝌蚪文经过几千年的风吹日晒都变得模糊不清了,这也给专家们的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
经过古文字专家们的深入研究和讨论,还是无法解读这些蝌蚪文的意思。
蝌蚪文无法解读,但蝌蚪文是怎么来的,这个应该比较容易研究一些吧?专家果然不负众望,还是给出了3种比较“合理”的来源推测:第一:古畲(shē)族留下的。
畲族是华夏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和福建等地。
捉蝌蚪作文400字(通用43篇)

捉蝌蚪作文400字(通用43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捉蝌蚪作文4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捉蝌蚪作文篇1在农村,一到夏天,就有许多孩子到田里去捉蝌蚪。
清澈的水在稻田里流着。
我家在一条小河的旁边,屋后是一片稻田,稻田里清澈的水,我们能看见水里的蝌蚪。
休息日,我约了几个小伙伴到田里去捉蝌蚪,出发的时候我带了一个塑料瓶,来装捉来的蝌蚪。
我和同伴走到田野里,看见一望无际的稻田,几棵高大的树生长在渠道两边,那里还有一个菜园,长着油菜花。
开始捉蝌蚪了,我仔细地搜索了一番,不一会儿,我就发现了目标——一只悠闲的蝌蚪,它全身乌黑,肚子下边雪白的。
我伸出手,手指和手掌做成了一个小笼子,看准时机,趁蝌蚪不注意的时候,猛地往下快速出击,还没等蝌蚪反应过来,它已经成了人笼子之鸟,在我的手掌之中了。
任凭它怎么挣扎,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我马上把它放到瓶子里,只见它依旧自由自在地摇着尾巴游来游去,好像是把刚才那惊险的一幕,忘得一干二净了。
此时,稻田中,水波荡漾着,水稻一摇一摆的,像一个站不稳的小婴儿。
我又捉了几只小蝌蚪,在田里捉蝌蚪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这时有一群小蝌蚪摇着尾巴来了,哈哈,真是太好了!真如我所料,它们都成了我的掌中之物。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农家的生活。
捉蝌蚪作文篇2春天是花儿绽放的季节,是草儿发芽的季节,更是青蛙妈妈繁殖蝌蚪的季节。
今天我的心情非常兴奋,因为我要去公园捉蝌蚪了,这是我第一次捉蝌蚪。
开始捉蝌蚪了,我来到了池边还真吓了一跳,无数条小蝌蚪在池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蝌蚪长得像一个豆号,又像一个音符,我轻轻地把手伸进池中捞蝌蚪,这狡猾的小蝌蚪居然从我的手掌心溜了出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连一只蝌蚪都没有捉住,妈妈说:“别急呀,慢慢来,只要耐心一点你终会捉住一只小蝌蚪的”。
蝌蚪文名词解释

蝌蚪文名词解释
蝌蚪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流行起来。
它由一系列图形符号组成,每个符号代表一个汉字或词语。
蝌蚪文的特点是符号形状类似于蝌蚪,由于形象生动有趣,因此得名。
蝌蚪文的名词解释如下:
1. 符号:蝌蚪文中的基本单位,用于代表一个汉字或词语。
每个符号通常由几笔构成,形状类似于蝌蚪。
2. 汉字:蝌蚪文中的符号可以代表一个汉字,例如“人”、“山”、“水”等。
通过使用不同的符号组合,可以表示更多的汉字。
3. 词语:蝌蚪文中的符号也可以组合成词语。
例如,用“山”和“水”这两个符号可以组成词语“山水”。
4. 简写:蝌蚪文中的一些符号可以代表多个汉字或词语,起到简化表达的作用。
例如,用一个符号代表“的”、“得”、“地”等不同的字。
5. 翻译:将蝌蚪文转换为汉字或其他文字的过程被称为翻译。
翻译过程可以通过对照蝌蚪文与汉字的对应关系进行。
蝌蚪文在当时是一种非正式的文字系统,主要用于娱乐和装饰。
它的独特形象和多样性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但由于缺乏标准化和广泛应用,目前已逐渐淡出使用。
蝌蚪一生的作文

蝌蚪一生的作文你知道蝌蚪吗?那可是一种超级有趣的小生物呢!蝌蚪刚从卵里孵出来的时候,就像一个个小逗号,黑不溜秋的,小得可怜巴巴的。
它们在水里一扭一扭的,就像一个个小逗号在开舞会。
它们的小尾巴细细长长的,就像一根小线头,靠着这小尾巴在水里划来划去,那小模样可滑稽了。
这个时候的蝌蚪可调皮啦,整天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
它们也不挑地方,只要是有水的小坑洼、小池塘,甚至是小水沟里,都能成为它们的乐园。
它们游起来的时候,就像一群小芝麻在水里滚动,有时候还会互相撞在一起,然后又迅速地分开,就像在玩碰碰车一样。
蝌蚪们的饭量可不小呢。
它们整天就知道吃啊吃,水里的小藻类、小浮游生物,只要是能塞进嘴巴的,都不放过。
它们吃起东西来,嘴巴一张一合的,就像一个小黑洞,把食物都吸进去。
你要是仔细看,就会发现它们吃相可难看了,一点也不文雅。
随着时间的推移,蝌蚪们开始慢慢长大,身体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它们的后腿先长了出来,就像两个小芽芽从身体后面冒出来。
这时候的蝌蚪游起来就有点怪了,因为后腿的出现让它们的平衡感有点失调,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一摇一摆的。
不过它们可不管这些,还是到处乱游,探索着它们的小世界。
接着,前腿也长出来了。
这时候的蝌蚪看起来就更奇怪了,就像一个小怪物,前面有两只小手,后面有两条小腿,可是身子还是圆滚滚的,尾巴也还在。
它们开始试着用腿在水里蹬来蹬去,就像在练习新的游泳姿势。
有时候它们会趴在水草上,用小爪子抓一抓,好像在感受这个新奇的东西。
再后来啊,蝌蚪的尾巴开始慢慢变短。
这个过程就像是它们在慢慢脱掉自己的小尾巴衣服一样。
尾巴越来越短,它们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像青蛙了。
它们的皮肤开始变得光滑,颜色也不再是单纯的黑色,而是有了一些花纹。
蝌蚪彻底变成了青蛙。
青蛙可就和蝌蚪大不一样啦。
青蛙有强壮的后腿,可以跳得又高又远。
它们不再像蝌蚪那样整天在水里游来游去,而是可以在陆地上蹦跶,还能跳到荷叶上,或者草丛里。
青蛙的眼睛大大的,就像两颗小玻璃球,而且它们还会伸出长长的舌头捕捉小虫子呢。
《不合群的小蝌蚪》

《不合群的小蝌蚪》
有一只小蝌蚪,它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小池塘里。
池塘里的其他小蝌蚪都很合群,它们总是在一起游泳、跳跃,互相嬉戏,形影不离。
而这只小蝌蚪却不一样,它总是独自一只,不喜欢和其他小蝌蚪一起玩耍。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池塘里的小蝌蚪们在水中尽情嬉戏,欢乐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池塘。
大家都聚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快乐。
可是这只小蝌蚪却远远地站在一旁,孤独地观望着其他小蝌蚪快乐的场景。
虽然池塘里的其他小蝌蚪都很友好,他们多次邀请这只小蝌蚪一起玩耍,但是它总是拒绝,选择独自呆在一旁。
其他小蝌蚪不理解它的行为,觉得它很奇怪,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孤单一只。
一天,池塘里突然来了一只可怕的大蛇,大蛇张着血盆大口,准备吞噬所有的小蝌蚪。
其他小蝌蚪们惊恐地四处逃窜,乱作一团。
而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却冷静地游向了大蛇,引开了大蛇的注意力,让其他小蝌蚪们得以逃脱。
小蝌蚪虽然被大蛇吞噬,但是它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其他小蝌蚪的平安。
其他小蝌蚪们意识到了这只小蝌蚪的伟大,明白了它之前的不合群其实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勇气和智慧。
从此以后,池塘里的小蝌蚪们都记住了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把它当作英雄一般崇敬和尊重。
他们明白了不合群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
候,不合群的人可能拥有特殊的能力和品质,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大家于危难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不要随波逐流,要有勇气做自己,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不合群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坚持自己的选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生活中不要一味迎合他人,有时候,与众不同才是最大的优势。
《不合群的小蝌蚪》

《不合群的小蝌蚪》
从前,有一只小蝌蚪,它与其他蝌蚪不太一样。
其他蝌蚪喜欢结伙游泳,而这只小蝌蚪却总是一个人呆在一旁。
它有着与众不同的颜色和斑点,让其他蝌蚪都觉得奇怪。
小蝌蚪的不合群引起了其他蝌蚪们的奚落和排斥。
它们总是嘲笑小蝌蚪说:“你怎么这么奇怪,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游泳?”小蝌蚪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泪。
然而,小蝌蚪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
它努力练习游泳,不断改善自己的技术。
尽管其他蝌蚪依然排挤着它,但小蝌蚪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
终于有一天,小蝌蚪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的水位上涨了许多,其他蝌蚪都被冲走了,只有小蝌蚪因为练习游泳而有了更好的游泳能力,得以游得更快更远。
在这个时候,其他蝌蚪才意识到小蝌蚪的重要性。
他们纷纷向小蝌蚪道歉,希望能够得到小蝌蚪的帮助。
小蝌蚪没有恶意,原谅了其他蝌蚪,并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它们。
从此以后,小蝌蚪成为了池塘里最受欢迎的蝌蚪,其他蝌蚪也开始尊重和珍惜小蝌蚪。
他们学习到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不应该因为不同而排斥他人。
小蝌蚪的不合群最终成为了一种优势,让它在池塘里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领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做自己,不要被外界的压力和看法左右,只有坚持自己,才能迎来成功和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扒一扒至今无解蝌蚪文来更新了,今天我们八卦蝌蚪文和《夏禹书》,纯属讨论,无关解密。
好几天没来了,本来想着这几天有空去九江,结果吃了海鲜面,胃不舒服,等休息好点了再过去逛逛。
因为这两天都在兴头上,网上到处翻阅老爷庙的相关记载,无意中在同一档揭秘栏目中发现了仙居蝌蚪文的相关一档子栏目。
楼主老家本来就挨在仙居县隔壁,所以俺就就留神多看了几眼,这一看就被里面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那么蝌蚪文到底是个啥玩意呢?可能大家平时对蝌蚪文关注的不是很多,也并不知道楼主说的蝌蚪文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从有限的资料开始熟悉这种特殊文字的存在和发现。
据记载仙居蝌蚪文被发现在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一个高达128 米的陡壁上,有人工锲凿的日纹、虫纹和蝌蚪文。
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的记录,专家认为蝌蚪文是一种象形文字,也因它的字体头粗尾细形似小蝌蝌蚪而得名,同时它也是鸟虫书的一种,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蝌蚪文算不算文字还是一个问题。
应该更接近某一类符号。
蝌蚪文的发现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更早,并不是由于近代才被人所知。
早在东晋时期,就曾有人造飞梯用蜡临摹了崖壁上的字体,然而最终无法识其意而作罢。
由此可见蝌蚪文晦涩难解,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
现世存在的数量也不多,好像只有八处地方才有。
在当代蝌蚪文消息被披露之后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引起很大的兴趣。
但很可惜的是结论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人真的把它完整的解释出来。
有的人认为它是少数民族古畲族留下的文字;有的把它与六七千年前生活在仙居的下汤人联系起来,认为是先民的遗迹;当地老百姓一直相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有的则持否定态度.认为蝌蚪文根本不存在.是子虚乌有的事。
有的则展开丰富的想像,说那是外星人留下的杰作。
还有的更是天马行空觉得它们是天书,是神仙才会用的一种文字。
反正说啥的都有。
说实话当楼主看了这么多仙居蝌蚪文的相关报道也强烈激发了俺内心强烈的求知欲。
(我不会告诉你们楼主其实是贪心了,当姐第一眼看到蝌蚪文的时候就开始幻想这会不会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某某庞大的藏宝图,又或者是某某失传的牛轰轰修炼功法)。
当时就抱着寻宝的发财梦楼主手里捧着电脑,探着脑袋对身边正在奋力植物大战僵尸的大叔说:嗨,哥们,你知道蝌蚪文吗?我发誓当时问的时候我是真心没抱任何希望的,我知道大叔懂的东西比我们平凡人多很多,但是我也了解他的脾气,只要关系到改变现实的,他绝对打死也不会说。
但是这次大叔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他握着手机慢吞吞的说了一句:认识啊。
当时楼主的心里就觉得有千万只骏马奔腾而过。
我轻拍他笑眯眯的试探着说:哎呀,你吹牛,你要是认识还躺在这干嘛,早就被那些专家教授请去发财了。
大叔直接无视我了,继续玩他的游戏。
楼主见大叔不搭理俺,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你们要相信我是个求知若渴的好青年。
我从网上把所有能找到的蝌蚪文拓板全给下载下来了。
相关资料大家网上可以找到图片。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仙居蝌蚪文。
我真诚的盯着大叔问,你能帮我解读蝌蚪文吗?大叔瞥了我一眼,继续玩他的手机,等了好久才说:可以,不过你不要拿一个字给我看,你把全篇拿给我。
因为蝌蚪文跟我们现代的汉字不一样,现代汉字一个字可以代表一种意思,但是蝌蚪文不同,它们可能是几个不同的符号联合起来才代表一个意思,也有可能是一个字代表了几个意思,可能讲几件不同的事。
甚至有些左右不同的方向代表不同的音节,也有可能是三字跳一字的读法,有些符号不一定就是字的意思,也可能类似于标点符号,毫无意义。
说完他又好像想起了什么,反问我,知道三字跳一字是什么意思不?我说知道,就是读三个字跳过一个字继续读。
他“嗯”一声。
说完我就把手机扔给大叔,我跟大叔介绍说,这一大篇文字叫做蝌蚪文叫做岣嵝碑,别名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原迹早在千年以前就消失了。
明嘉靖年间,文人张素将《岣嵝碑》文拓片带回云南,送给谪戍云南的学者杨慎。
经他研究译出了全部碑文。
当时的学者沈镒、杨时乔、郎英等都破译了碑文。
大意是大禹接受了部落联盟首领舜交给的治水任务,历经艰辛困苦,成功地将大水疏导入海,制服洪水,从此天下“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的意思,你帮我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大叔接受手机放大字体琢磨了半天,最后摇摇头说,不是!这碑文记载的东西跟大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当时下巴duang的一下就掉下来了,我说怎么可能,这可是古代学者研究了好久才翻译出来的,凭啥你一句不是就否定了!!那你这么吊你给我翻译翻译这上面写的啥?大叔说这些文字不是一字对应现在的一个文字,如果这么翻译就根本读不通,上面字我就不一个个翻译,大体提示我解释给你听。
从这石碑上记载的大概意思来看写这篇的东西的时间是在晚上,原意就是今天晚上的月亮很美很圆,部落里的人们很都很好很和谐,然后接下去就是大家一起参加祭祀和庆典,载歌载舞,并且由部落里最有威望的老人推举出部落新的头领。
按照内容看下面应该还有写的并不完整但是估计已经失传了。
听完我就挥汗了,怎么看怎么觉得大叔是在随心所欲的胡说八道,哪有这么简单明了的解说,还没有根据。
我赶紧说不算不算,我再找个简单的。
大家注意重头戏来了,你们猜楼主找到了什么。
没错,楼主找到了传说中的《夏禹书》,是为治水有功的夏代王室的祖先大禹所制书体或所书字迹,即钟鼎书或蜾匾篆,总共就只有12个字。
但是就这简单的12字千百年来无人能破解。
废话先不说,直接上图给大家看夏《夏禹书》。
下面是史学上对夏禹书的记载,千百年来夏禹书无任何识别出的释文流传下来,所以被称未解千古之谜;至赋予神话般的传说,更加增添了它的不可辨认的神秘色彩。
是中国八大无法破解的古文字之一。
《大观帖》译其全文“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
这显然无法通读,学术界也不认可。
《四库全书·钦定淳化阁帖释文》释为:“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
”古彝文,7个是甲骨文。
译文现有多种说法,一说直译为:“生地严子,留皮齐春,新尚往还。
”意译为:“生地聂子,堕进齐春,欣尚往来。
”现代白话文译为:“荒野聂人,到了春天,喜欢往来。
”记录的是聂人的生活习俗。
上面都是古人们对12字夏禹书的探讨和破译,但是按照楼主的智商觉得第三条说的还那么有迹可寻外,其他的楼主也表示不服,根本牛头不对马嘴。
都说了一字对一字根本读不通,非要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走怎么可能破译的出来。
楼主个人的愚钝想法哈,也可能是修炼的原因,楼主的思想一直有自己的主见,根本不屑于传统的框架模式。
楼主个人觉得象形字不太可能是按照这个字的字形,然后翻阅各种资料找个差不多的字体张冠李戴对应起来加以解释。
试想在远古时期,最早的文字可能来自于图腾或者对于某些实物的简笔画记载,就是把某一个物体简单画下来,当成符号,然后记载下来到最后发展成了文字。
所以我们要破译这些就要往前面推,不能往后面的记载中寻找类似的字体,古人在创作这些符号的时候怎么知道以后它能发展成什么字对吧。
昨晚当我拿着夏禹书递到大叔面前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的说,你看这个简洁明了,传说它记载了大禹治水的功绩,你能给我译出来上面说的什么吗?结果大叔接过去只看了一眼,就真的一眼还没到十秒,最多就七秒。
然后拿着手机笑着说,这些文字倒是真的记载了一些跟大禹治水的典故。
我。
我再次小心的提醒他,您老要不要再多看一眼,你就这么一眼确定就知道它上面说的啥吗?大叔很肯定的说,当然了,就你这么笨不知道。
姐表示不服,我说这么简单谁不知道,我也知道。
我解释出来给你听。
我接过夏禹书说,第一个像个草,肯定是个草字。
第二个姐知道,很明显是个鸟字。
然后呢?大叔盯着我问第三个是什么字。
我说,这。
这个肯定长的像花朵,肯定是个花字。
第四个不用说了肯定是个人。
第五个是个尘字。
第六个不知道。
第七个长得像火,就是火字了。
第八个不知道,但是感觉在煮饭,肯定是个炖字。
第九个第十个知道,是兴和尚。
最后两个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
我问大叔翻译了几个对?大叔说两个。
我问他哪两个,他说第一个字草和第四个人对了,其他都错了。
还有他说,你能把你翻译出来的意思解说出来吗?我说能啊!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芳草萋萋,鸟儿鸣叫,百花齐放,我的心情呢也很好,就出门打了个猎,一猎猎到了三只动物,然后我就很高兴,打扫了卫生,烧开了水,把那些猎物炖了吃了,然后把叉子洗洗干净放回原地。
说完我转头问大叔,你觉得我解释的怎么样?大叔翻了个白眼问我确实想听真话吗?我说当然了。
大叔说,我觉得你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说完他自己也没忍住捂着肚子在床上笑的直打滚。
我气极了拍了他好几巴掌,把他抬起来缠着他让他给我解读这句文字。
大叔笑着说,只要你认出这上面的五个字,我就全部告诉你。
我说好啊,结果各种上网翻象形字资料,掐掐算算,再改编了一下,结果还是多一个都没有了。
最后折腾了两个多小时也泄气了,直接扔了电脑抱着大叔不肯放,骑在脖子上让他赶紧招。
没想到大叔驮着我直接站起来,走到落地窗前,下面就是27楼的高层,他明知道我有恐高,还故意在窗前原地转圈,嘴里还一直嚷着老婆你看外面的风景,好美啊。
把姐吓得脸都青了,爬下来的时候手心额头上全是汗,都是被吓出来的。
姐怕死啊,要是27楼飞下去估计要用铲才能铲回来,想想都恶寒。
大叔看我吓的不清,就心满意足了,然后开始说要教我开始解读《夏禹书》了。
首先大叔也没一股子全部翻译给我听了,他觉得我应该多动脑,全讲完了自己不去思考就没意思了。
所以他是从提示开始的。
第一个草猜对了。
第二个鸟不对,大叔跟我讲这个字在这里是鸠的意思。
第三个我说是花,大叔说不对,让我再想。
结果我没想出来,他问我这个除了花看着还像什么,我说反正也应该是植物类的东西。
大叔说这个字是果,代表果实的意思。
第四个字是“人”猜对了,而且我补充了一下还是个男人。
第五个我说是个尘。
大叔差点没拍死我。
他让我把现在学的忘了,问我这个字看着像什么?我说上面两个口不晓得代表什么意思。
但是下半部分是个土肯定的,推测跟土地有关。
大叔说不知道先放着。
再看下面一个字。
第六个字我也死活认不出来,我说看着有点像象形字里的水字,但是跟水不一样,这个多了几个扭扭。
大叔点点头终于有了一次肯定,这个字的确是跟水有关,这是个洪字。
接着就是第一排最后一个字,看着跟火把一样,应该跟火有关。
大叔说不是火?继续动脑子。
我让他给点提示,他指着这个字说,给你提示一下,大禹治水用的是什么办法?我说是疏导的办法。
突然之间我恍然大悟这个字我能解了。
上面看着像三个火的其实是水滴,应该代表着一些小河流的意思,中间汇聚起来到下面只有一条,应该指的是大禹当时用了疏导的办法使得聚集了江之水汇聚在一起最后一起引到大海里的意思。
那么第一排的所有字联合起来分别大概是草,鸠,果,人,淹,洪,疏。
所有的意思连起来看就是大地之间突然发起了大水,大水淹没了土地,那么第五个就可以解释了,两个口代表了水,水在上土在下,就是指大水淹没土地的意思,接着就是草木都被淹没了,鸠鸟们都没办法吃到果实,治理水患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