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953《冷镦钢丝》修订说明
冷镦钢

影响冷镦钢品质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一)冷镦钢,又称铆螺钢或冷顶锻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采用冷镦加工成型工艺生产互换性较高的标准件用钢。
冷镦钢产品广泛用于制造螺栓、螺母、螺钉等各类紧固件;另一重要用途是制造冷挤压零部件和各种冷镦成形的零配件,该用途是随着汽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逐步扩大到电器、照相机、纺织器材、机械制造等领域。
一、国内外冷镦钢生产概况1、国内冷镦钢我国冷镦钢的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冷镦钢用国家标准仅有3个:GB/T6478—2001《冷镦和冷挤压用钢》,GB/T4232—1993《冷顶锻用不锈钢丝》和GB/T5953—1999《冷镦钢丝》。
冷镦用钢的实物品质尚不能完全满足标准件行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
据海关统计,我国每年进口的紧固件在12~13万t。
随着紧固件工业的迅猛发展,新钢种不断地开发和引进,对外的出口日益增多,随汽车、石油、机械等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对配套的紧固件提出许多新要求,不但是形式尺寸上的,而且是性能与可靠性上的,实际上是对紧固件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紧固件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1)采用国外钢种牌号如10B22M,10B25LHC,MnB123H等,主要是出口订单上规定要使用的牌号。
(2)同一牌号的钢种衍生出多个交货状态的品种,如SWRCH35K,有免退火、正火、退火+磷化交货,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大量采用合金、低合金钢种,以适合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要求,如SNB5-7,SNB16(JIS4107—94),SNB21-24(JIS4108)。
(4)采用抗延时断裂用钢生产的钢结构用螺栓抗拉强度超过1200MPa。
2、国外冷镦钢国外采用HNDS2制造12.9级螺栓(代替SCM440),延时破断有明显改进,采用45CrNiMoTi 在1500MPa级别使用,其性能优于回火马氏体高强度螺栓,贝氏体钢很少见到有(晶界)碳化物析出,避免了穿晶破坏而发生的延时断裂。
预应力钢绞线企业内控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用冷拉钢丝、钢绞线用半成品钢丝企业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的预应力混凝土用冷拉钢丝,钢绞线用半成品用钢丝。
2分类、代号及标记:预应力钢丝钢丝分类、代号及标记按GB/T5223、ASTMA416、BS5896、JISG3536标准或技术协议的规定执行。
3尺寸、外形、重量3.1预应力混凝土用冷拉钢丝3.1.1预应力混凝土用冷拉钢丝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径及标记示例应符合采用标准的规定。
3.2钢绞线用半成品用钢丝3.2.1钢绞线用半成品用钢丝的直径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钢丝的椭圆度应不大于直径公差之半。
4 技术要求4.1原料牌号及化学成分制造冷拉钢丝,钢绞线用半成品钢丝盘条质量应符合GB/T 24238 、GB/T 14981、GB/T4354标准的要求。
4.2力学性能4.2.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的抗拉强度、破断负荷、屈服强度、伸长率及弯曲次数等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4.2.2与GB/T5223—2002标准相比较,相应级别的抗拉强度比标准的要求增加了30MPa,弯曲次数增加了1次。
其它性能按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4.2.3钢绞线用半成品钢丝的抗拉强度、破断负荷、伸长率及弯曲次数等力学性能符合表4的规定。
4.3表面质量4.3.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用半成品钢丝的表面质量参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钢绞线用半成品钢丝的原始电接头位置要准确且不许超过2个。
5.1只有在完成3.1.1、4.2.2、4.3要求的检测项目,并且全部合格的产品才允许进行包装。
5.2包装材料5.2冷拉钢丝捆扎绑腰用14#-16#镀锌低碳钢丝和32×0.9mm的打包钢带。
5.2.2 用户需要时冷拉钢丝外包装用120mm宽聚乙烯复合包装纸。
5.3包装要求5.3.1每盘冷拉钢丝成品由一根钢丝组成,如无特殊要求,钢带均匀分布,至少打6道,钢带必须捆扎结实,钢丝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1500mm,取样后不得超过300mm。
T5953-1999冷镦钢丝

ICS冷镦钢丝Steel wire for cold heading and cold forging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8-03-28)××××-××-××发布 ××××-××-××实施GB/T5953-XXXX前言本标准代替GB/T5953-1999《冷镦钢丝》。
本标准与GB/T595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按坚固件热处理状态分类;——加严了平直度指标;——提高了盘重;——删除了ML20CrMoA,增加ML18CrMo等19个牌号及化学成分规范;——修改了部分牌号的力学性能指标;——拉伸等取样数量由5%盘修改为3盘;——本标准增加附录A《表面硬化型钢丝制品推荐热处理工艺制度》、附件B调质型钢丝推荐热处理工艺及其力学性能。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均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宝日钢丝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5953-1986、GB/T5954-1986,GB/T5953-1999。
冷镦钢丝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冷镦钢丝的尺寸、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铆钉、螺栓、螺钉和螺柱等紧固件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圆钢丝。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4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342-1997 冷拉圆钢丝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2103 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3207 银亮钢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试验方法YB/T 5293 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JB/T5074-2007 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3 分类及代号3.1 按紧固件热处理状态分类,冷镦钢丝用钢可分为:表面硬化型:紧固件冷镦成形后需经表面渗碳(渗氮)处理,然后再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
Q QHAB113-2005

Q/QHAB113-2005前言本标准是对Q/QHAB113-2004《冷镦钢用热轧圆钢和盘条》的修订;本标准在修订时对原标准在以下方面的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调整了XSWRCH10K、XSWRCH35A的化学成分;——取消了原4.2.2条款(盘条的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4981中Ⅲ组及以上组别求,每盘条应由一根组成,允许有5%的盘条由两根组成。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科技开发中心提出;本标准由科技开发中心归口和管理;本标准由科技开发中心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李小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QHAB113-2002;Q/QHAB113-2004Q/QHAB113-2005冷镦钢用热轧圆钢和盘条1范围本标准适应于公司生产的供制造螺栓、螺母、螺钉等紧固件及汽车、电气、机械零件用的冷镦钢圆钢和盘条的生产组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222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抽取方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容硅含量GB/T223.1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GB/T223.1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酸钠分离一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GB/T223.5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GB/T223.5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GB/T223.2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氰酸盐直接光度法测定钼量GB/T223.5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GB/T223.6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锰量GB/T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226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法GB/T231.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一部分:试验方法GB/T233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GB/T702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2101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10561钢中非金属杂夹物显微评定方法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14981热轧盘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3代号前缀“X”-湘钢;“S”-钢;“W”-线;“R”-棒;“C”-冷;“H”-锻;“K”-硅镇静钢;“A”-铝镇静钢4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4.1热轧圆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702的规定,如需方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合同中注明Q/QHAB113-20054.2热轧盘条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其允许偏差4.2.1热轧盘条的尺寸、外形及其允许偏差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GB/T14981标准中的B 级以上精度执行。
畜禽屠宰加工设备 通用要求-最新国标

畜禽屠宰加工设备通用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畜禽屠宰加工设备的基本要求、加工要求、装配要求、安装要求、安全要求、检查与试验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畜禽屠宰加工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和使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6铆钉技术条件GB/T150.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491钙基润滑脂GB/T492钠基润滑脂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1348球墨铸铁件GB/T1731漆膜、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40—2007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2100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3323.1焊缝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第1部分:X和伽马射线的胶片技术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67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853食品级白油GB/T5210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6400金属材料线材和铆钉剪切试验方法GB/T6414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6576机床润滑系统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涂膜硬度GB/T7932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GB/T819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9438铝合金铸件GB/T9439灰铁铸件GB/T9440可锻铸铁件GB/T10089圆柱蜗杆、蜗轮精度GB/T10095.1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GB/T10095.2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GB/T10595带式输送机GB11341悬挂输送机安全规程GB/T11351铸件重量公差GB/T11365锥齿轮精度制GB/T12265机械安全防止人体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T13306标牌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13819铜及铜合金铸件GB15179食品机械润滑脂GB16798食品机械安全要求GB17888.2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GB17888.3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T18194铆钉杆径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70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17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1219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1225牛羊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JB/T7277操作件技术条件JB/T9168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冷镦钢盘条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QB 517-2003冷镦钢盘条代替Q/BQB 517-199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冷镦钢盘条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检验与试验、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供制造螺栓、螺母、螺钉等紧固件及汽车、电气机械零件用的冷镦钢无扭控冷热轧盘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2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4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33 金属顶锻试验方法GB/T 2975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GB/T 6478 冷镦和冷挤压用钢GB/T 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法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YB/T 5148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Q/BQB 500 盘条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Q/BQB 501 盘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钢由氧气转炉或电炉冶炼,若需方无特别指定,则冶炼方法由供方确定。
4.3 交货状态盘条以热轧状态交货。
4.4 冷顶锻盘条应做冷顶锻试验,试验后试样侧面上不得有裂口、裂纹和裂缝。
试样冷顶锻后与冷顶锻前高度之比为:高级??1/4较高级??1/3普通级??1/2高级、较高级冷顶锻级别应在合同中注明。
含碳量大于0.30%的牌号,当要求高级、较高级冷顶锻时,试样需先经退火。
4.5 脱碳层含碳量大于0.30%的钢及ML20MnTiB的盘条应进行脱碳层检验,盘条一边总脱碳层(铁素体+过渡层)深度不得大于盘条公称直径的1.0%。
JISG翻译

J I S G3507-1:200 5 冷顶镦用碳素钢—第1部分:盘条引言本标准是参考ISO4954-1993(第二版)冷镦和冷挤压用钢标准制定的,并对其中的部分技术内容作了修改。
标示侧线或下划点线的部分是表示对国际标准作了修改之处。
附录2(资料性附录)中列出了本标准与国际标准不同之处,并给出了解释。
1.范围标准JISG3507的本部分规定的是冷镦和冷锻钢丝用碳素钢盘条。
备注:标准JISG3507本部分对应于下列国际标准:另外,根据ISO/IEC指南21的规定,用来表示JIS与相应国际标准的符合性程度的符号是IDT(等同),MOD(修改)和NET(非等效)。
ISO4954:1993冷镦和冷锻用钢(MOD)2.引用标准附表1中列出的标准,其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钢的牌号盘条包括6类沸腾钢或替代品,11类铝镇静钢,21类镇静钢,其牌号如表1所示。
表1钢的牌号注(1):包括沸腾钢。
4.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a)盘条应通过钢锭热轧加工而成(包括通过连铸方式生产的铸造金属)。
b)盘条的锻造比应至少为4S。
5.化学成分盘条化学分析应按8.1进行,其熔炼分析结果应符合表2的要求。
6.金相组织6.1脱碳层深度牌号为SWRCH30K—SWRCH50K的盘条,当需方对脱碳层深度提出要求时,应按8.2.1规定的试验进行,其平均脱碳层深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然而,对于直径大于32mm的盘条,其脱碳层深度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2奥氏体晶粒度和非金属夹杂物需方可要求奥氏体晶粒度和非金属夹杂物,或其中一项。
这时,应按8.2.27.表面质量、外形和尺寸及允许偏差7.1表面质量盘条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a)~d)的要求。
a)盘条表面应光滑,无影响使用的缺陷存在,b)中许可的情况除外。
b)根据8.3检测盘条表面缺陷,对于铝镇静钢和镇静钢,其表面缺陷允许最大深度为0.10mm;对于直径小于等于32mm的沸腾钢替代品(包括沸腾钢),其表面缺陷允许最大深度为0.20mm。
《装修装饰用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pdf

《装修装饰用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发展壮大团体标准的有关要求,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落实国家关于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满足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对装修装饰用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产品标准的实际需求,提出《装修装饰用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团体标准制定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由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起草,并共同参与前期研究、调研和标准的编制、修改、技术数据验证以及标准推广等工作。
二、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稳中向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不锈钢消费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达2800万吨以上。
建筑装饰是不锈钢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装修装饰领域对不锈钢的需求持续提升。
不锈钢钢板和钢带因具有外形美观、耐腐蚀、抗磨损、易清理、易加工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住宅、办公、酒店、地铁、机场、车站等建筑的室内外装修领域。
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对不锈钢钢板和钢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更高的尺寸外形精度、更优的表面质量、更好的耐腐蚀性能等成为了装修装饰用不锈钢钢板和钢带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兼顾装修装饰领域对于不锈钢钢板和钢带成本控制的要求。
本文件瞄准装修装饰专用的特点和要求,在传统不锈钢钢板和钢带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加严的性能指标要求,规范提升装修装饰专用不锈钢钢板和钢带的质量要求,满足下游行业对产品质量的需要,提升标准在该产品生产采购中的适用性。
目前国内主要不锈钢生产企业均开发生产了装修装饰用不锈钢钢板和钢带产品,但由于各自的技术特点和用户习惯,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技术协议等往往混杂使用,行业内缺乏统一的装修装饰领域专用不锈钢钢板和钢带产品标准。
国家标准GB/T 4237-2015《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2015《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是不锈钢钢板和钢带产品的基础通用标准,规定了近百个不锈钢牌号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其中大部分牌号并不会用于装修装饰领域,且其对尺寸外形、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相对宽松,不适应装修装饰领域的特殊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5953《冷镦钢丝》修订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钢标委[2008]01号文《关于下达全国钢标委2008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由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宝日制品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负责修订GB/T5953-XXXX《热处理型冷镦钢丝》,计划编号20074204-T-605,项目计划2008年完成。
2、主要编制过程2008年1月成立起草小组, 2008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向国内主要冷镦钢丝生产厂和用户发函征求意见,先后收到等个单位的回函,我们对意见进行了汇总处理。
2008年月提出标准讨论稿。
3.编制原则冷镦钢丝主要用于制造紧固件,近年来,我国紧固件生产飞速发展,冷镦钢丝的产量已随之飞速增长。
但原冷镦钢丝标准GB/T5953-1999,无论是牌号、品种和质量都无法满足紧固件行业的使用要求,也无法满足钢丝生产企业的要求,本次修订标准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冷镦钢丝的生产和使用要求。
国内冷镦钢丝的生产和使用特点集中起来有以下几点:①我国紧固件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近1/3为出口产品,出口地既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包括中东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采用标准种类多,牌号和性能要求差别大。
②紧固件在国内主要是满足制造业需要,汽车工业是最大用户。
我国汽车工业是“八国联军”进中国,日、德、美、法、英、意、瑞、韩各占一席之地,不同车型的紧固件基本是依据本国标准生产,所以中国标准件市场几乎是世界市场的缩影。
③根据初步调查结果估算,2007年全国紧固件年用钢量近700万吨,主要规格集中在Φ3.0~40mm范围内。
冷镦钢线用盘条几乎全部用先进的连轧机生产,碳素冷镦钢生产厂家有沙钢、邢钢、马钢、湘钢、宝钢、南钢、安钢和包钢等10余家;合金冷镦钢生产厂家较少,有东北特钢、宝钢(上五)、太钢等几家,总的说来,生产冷镦钢的冶金炉和热轧机的水平是比较好的,工艺流程是先进的,基本能滿足冷镦钢的生产要求。
④目前,国内生产冷镦钢盘条主要参照标准有: JIS G3507 、JIS G3508、JIS G4104、JIS G4105、ASTM A29、ASTM A510M、DIN1654、NF35-556、NF35-557、EN119、和ISO4954;冷镦钢丝主要参照标准有: JIS G3539 、JIS G3545、ASTM A510M和ISO4954。
其中欧州、德、法、意、瑞等国选用冷镦钢牌号和成分相近,韩国选用冷镦钢牌号和成分与日本相近,国内冷镦钢实际使用标准有ISO4954、ASTM A29、ASTM A510M和JIS G系列标准。
⑤新中国的冷镦钢丝标准体系是参照前苏联标准建立起来的,直到现在飞机、拖拉机、载重汽车和重型机械制造业用紧固件仍然保留原有风格,GB/T5953中牌号和力学性能指标是这方面的典型,俄国现行冷镦钢标准为ГОСТ10702无疑也应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次修订无论照搬哪个标准均无法满足国内生产和使用要求,作为紧固件第一生产大国,应该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冷镦钢标准体系,因此确定,从实际开发,根掘冷镦钢生产和使用特性,参照ISO4954、JIS G、ГОСТ标准,在GB/T5953-1999基础上,规范我国冷镦钢丝标准体系,新标准按GB/T1.1-2000规定的格式编写。
4.主要技术内容修改说明4.1 标准名称按照ISO标准和国际惯例,冷镦钢分为4种类型:非热处理型、表面硬化型、调质型(包含硼)和非调质型。
非热处理型冷镦钢丝主要用于制造5.8级以下螺栓和螺柱,冷镦成形后的制品不再进行热处理,钢丝通常选用转炉炼的低碳钢制造,多以冷拉状态交货,其实际用量占冷镦钢丝总用量的半数以上,本次修订标准时单独制定新国际。
根据生产和使用特点,其余3类冷镦钢丝合订一个标准,按照国际惯例标准名称可以叫“冷镦钢丝”,不能叫“热处理型冷镦钢丝”。
4.2 范围范围中增加了“螺钉和螺柱”用一词,更贴切实际。
4.3 分类与代号4.3.1本标准增加了按紧固件热处理状态分类一项,参照ISO 4954:1993的分类方法分为:表面硬化型:紧固件冷镦成形后需经表面渗碳(渗氮)处理,然后再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
调质型(包括含硼钢):紧固件冷镦成形后,先正火然后再经淬火+高温回火处理,或直接进行淬火+高温回火处理。
非调质型冷镦钢(含Ti、Al、V、Nb的微合金化钢)虽有生产和使用,但目前用量有限,技术数据不多,木次修订暂不列入。
4.3.2本标准增加了用“铆螺”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ML”表示冷镦和冷挤压用钢。
4.3.3本标准将原标准交货状态分类修改为:按加工工艺,可将冷镦钢丝交货状态分为:冷拉+球化退火+轻拉状态(spheroidizing+light drawing)——SLD;冷拉+球化退火状态(spheroidizing+annealing)——SA。
本次修订将退火修改为球化退火,冷拉修改为轻拉。
经查GB/T15575-1995《钢产品标记代号》中球化退火代号G英文词不准确(GB/T7232-1999中规定:G是石墨化退火的代号,球化退火代号为:SP),且没有轻拉的代号,所以本标准按照该标准代号编定原则确定了对应代号。
4.4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4.4.1本次修订增加磨光钢丝的尺寸精度要求,规定应符合10级精度。
4.4.2本次修订加严了平直度要求,由原标准的不大于4mm/m修改为2mm/m,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4.4.3目前碳素钢丝大盘重盘条的日趋普及,钢丝的盘重也应该增加,但考虑到合金钢丝的订货批量仍较小,盘重并没有大幅度提高,本次修订只对原标准盘重作适当调整,见表1,同时规定:“经供需双方商定,并在合同中注明,可提供盘重为100kg、200kg、300kg、500kg 的钢丝,盘重允许偏差为±15%。
”4.5 牌号及化学成分4.5.1牌号根据目前市场实际使用牌号,对原标准的牌号进行调整。
原标准18个牌号,本标准删除其中的ML20CrMoA。
并依据ISO和JIS标准,增加了19个牌号:ML15Mn 、ML16CrMn、ML15Cr、ML20Cr 、ML18CrMo、ML20CrNiMo、ML35Mn 、ML42Mn、ML40Cr、ML20B、ML28B、ML35B、 ML20MnB、ML30MnB、ML35MnB、ML40MnB、ML15MnVB、ML20MnTiB、ML20MnVB,本标准共列入36个牌号,牌号调整依据见表2。
4.5.2化学成分86年前我国冷镦钢标准基本沿用前苏联体系的化学成分规范,2001年修订GB/T6478时基本选用了ISO化学成分,出现了一个牌号的冷镦钢在GB/T6478-2001和GB/T5953-1999中有两个不同的化学成分(见表2),造成混乱。
更重要的是市场使用的碳素冷镦钢主要由宝钢、沙钢、马钢、邢钢、湘钢和太钢等厂提供的,这些企业标准基本是参照日本标准制定,化学成分规范与GB/T6478-2001有较大出入。
表2列出国际标准ISO,美国ASTM、日本JITS、俄国ГОСТ和我国GB/T冷镦钢化学成分。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国冷镦钢的C的规格范围相近,Si、Mn、P、S的规格范围不尽相同,但一个国家的各类型钢的规格范围是一致的。
因此本次修订对冷镦钢丝化学成分规范如下:①碳:参照ISO4954:1993,表面硬化型钢的碳质量分数范围一律调整为0.06;除少数特定牌号外,调质型碳质量分数范围一律调整为0.07。
ML45按ISO4954规定范围为0.08;ML38A 和ML40CrNiMo保留原0.08的范围;ML16CrSiNi是极易贫碳的钢,为保证制品淬硬性能,参照ГОСТ10702将上限调高0.01。
②硅:一般认为Si能提高钢的弹性极限,但影响冷加工性能,主张控制冷镦钢硅含量。
转炉钢如选用Al脱氧,很容易将Si控制在0.10%以下;电炉钢一般用碱性炉衬和造碱性炉渣,无法大量用铝脱氧,主要用硅铁脱氧,很难将Si控制在0.15%以下。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标准中Si规范差别很大,ISO对硅的控制相对宽松≤0.40%;ASTM对碳素钢中硅没有要求,合金钢中硅一般控制在0.15~0.35%范围内;JIS和宝钢等企标中硅一般控制在0.10~0.35%或0.15~0.35%(合金钢)范围内;GB/T中冷镦钢对Si要求最严,而且相当混乱。
本次修订对Si的质量分数进行规范,除ML15Cr、ML20Cr、ML18CrMo、ML15MnVB和ML20MnVB五个牌号保留原0.10~0.30%范围外,其他牌号一律采用0.15~0.35%的规格范围,这样做既符合生产实际,又留有在规定范围内提更高要求的余地。
③锰:Mn铁是炼钢中常用的脱氧剂,钢中的Mn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和抗拉强度,但同时也提冷加工硬化速率,对钢中常存元素锰不同标准有不同的规格范围,本次修订参照ISO4954和JIS标准对Mn的质量分数规范如下:碳素冷镦钢Mn的规格范围为0.30~0.60%,合金冷镦钢Mn的规格范围为0.50~0.80%;硼钢适当提高Mn含量有利于抑制氧含量,提高硼在钢中的溶解度,所以规定硼钢中Mn的规格范围为0.60~0.90%。
以锰为合金元素的钢基本保留原有规格范围。
④磷:一般认为P提高钢的冷脆性,是有害残存元素。
无论是电炉炼钢还是转炉炼钢,脱磷都必然大幅度地增加能耗,合理控制磷含量是衡量标准水平的重要标志。
就冷镦钢丝而言,其使用规格比较大(一般Φ≥3.0mm),全部为中低碳钢,冷拉减面率远低于弹簧钢和胎圈钢丝等高碳钢丝,只要不是用于制造在超低温条件下使用的紧固件,将其含量控制在≤0.040%或≤0.035%就足以满足使用要求了,所从美国ASTMA29规定:碳素冷镦钢丝的P≤0.040%,合金冷镦钢丝的P≤0.035%;ISO4954规定冷镦钢丝的P≤0.040%;JIS G3507和JIS G3507规定冷镦钢丝的P≤0.030%。
考虑到日本产冷镦钢丝绝大部分用于制造汽车工业用紧固件,而我国产冷镦钢丝绝大部分用于制造出口用普通强度(6.8级以下)的螺栓,因此将残存元素P的规格范围规定如下:碳素冷镦钢丝的P≤0.035%,合金冷镦钢丝的P≤0.030%,对于个别特种用途的牌号仍保留其原有规格范围。
⑤硫:S提高钢的热脆性,对冷加工性能基本无不利影响。
所以ASTMA29(分别碳素钢≤0.050%和合金钢≤0.040%)和ISO4954(≤0.035%)对硫的限制更加宽松,JIS规定S≤0.035%(碳素钢)和≤0.030%(合金钢)。
电炉炼钢脱硫不是件难事,转炉炼钢脱硫虽比电炉消耗大,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所以本次修订统一规定碳素冷镦钢丝的S≤0.035%,合金冷镦钢丝的S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