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富士康【一个富士康离职员工的感慨】
富士康老员工的工作感想

首先,富士康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
刚入职时,我只是一个对电子产品生产一无所知的门外汉。
但在富士康,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电子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从最初的流水线操作,到后来的技术管理和团队协作,富士康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里,我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职场人士。
其次,富士康的工作节奏快,竞争激烈。
作为一家大企业,富士康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工作强度也相对较大。
每天早出晚归,加班熬夜成了常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完成任务,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以及如何与同事协作,共同应对挑战。
虽然有时会感到疲惫,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成熟,更加自信。
再者,富士康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规范。
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纪律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句话的含义。
公司对员工的考勤、绩效、福利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使得员工在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
同时,富士康注重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帮助我们提升自身素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然而,富士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普通员工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且扣除住宿和伙食费后,收入并不理想。
此外,园区规章制度繁多,稽核严格,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到一定的束缚。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富士康也在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强度。
回顾在富士康的这些年,我感慨万千。
在这里,我收获了成长、友谊和经验,也学会了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虽然富士康并非完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更加珍惜这段经历。
在此,我要感谢富士康给予我的机会和平台,让我在职场中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说的是,富士康是一段难忘的职业生涯。
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与团队协作,也体会到了工作的酸甜苦辣。
虽然富士康的员工流动性较大,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工作,用心去生活,在这片热土上,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富士康心得体会

富士康心得体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在富士康工作并且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收获了很多成长。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富士康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说的是富士康的工作环境。
富士康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公司。
在这里工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也学会了如何处理各种工作上的挑战。
虽然工作很忙碌,但是在这里我找到了很多同事们一起合作,一起攻克难题的乐趣。
其次,我想说的是富士康的培训体系。
作为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公司,富士康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在这里,我参加了很多培训课程,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培训不仅帮助我提高了工作能力,也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另外,我想说的是富士康的企业文化。
富士康有着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开放沟通和创新发展。
在这里,我感受到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也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和扶持。
这种企业文化不仅激励着我努力工作,也让我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和人性关怀。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在富士康工作的收获。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交了很多朋友。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只有不断学习和加强自身能力,才能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在富士康的工作经历中,我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回报,更收获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成长。
总而言之,富士康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也是一个让员工们获得成长的地方。
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我会珍惜在富士康的每一天,努力工作,不断成长,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富士康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成就。
一位富士康离职员工的感慨

本人从学校毕业就去了富士康鸿准模具,鸿准模具是中国最大,亚洲一流的模具公司。
在富士康工作了两年多,下面所写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今天我从富士康离职已经两个多月了,吃过晚饭,QQ收到大学同学的消息,他说他去郑州富士康应聘社会招募的师级干部了,已经面试过了,等着体检了。
他向我打听富士康怎么样,我告诉他在我们河南省,富士康不论是薪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住宿条件都是其他企业无法相比的。
大学同学有好几个在郑州海尔厂区工作,我向他们了解到海尔住宿条件也很好,毕竟是做家电了,该有的电器都有。
和他讲过富士康的一些情况,回想自己挺逗逼了,放弃了富士康不错的工作,辞工回家了。
在新乡附近找不到和富士康相当的工作了,感到很后悔。
其实最早知道富士康这个名字是在我上高一时,学校门口红色的横幅上写着“深圳富士康长期招聘暑假工”,同村有两个人高考后去了深圳富士康干了两年,就当时来讲,他们的工资在村里是很让人羡慕的!后来上高二时英语老师爱给我们讲时事,他给我们讲富士康几连跳,当时震惊全国,富士康就是从那时开始出名了。
后来河南省内相继建起了郑州富士康(郑州富士康有3个地方,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也就是新郑机场附近的港区、中牟厂区,其中港区富士康规模最大)济源富士康、鹤壁富士康。
最近又建了兰考富士康,规模都是很大的。
上大专时我学习不怎么样,经常不上课,每到寒暑假就想着去打工赚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先后到罗技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组装过无线鼠标,港区富士康操作过注塑机,惠州LG电子拉过叉车。
工作的企业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当然富士康是规模最大的,去过富士康才知道什么是大厂。
2013年10月份,我上大三,当时富士康鸿准模具第一个到我们学校招聘,经过笔试、面试顺利通过。
富士康的招聘简章介绍的很详细,其它企业介绍的含含糊糊。
当时之所以选择鸿准模具,是因为它给的底薪最高,当时我记得是录用了51人,让交三方协议时只交了17份,很多人不想去培训,认为自己刚从学校出去又要去培训受不了。
离职后的工作体验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上一家公司度过了几年的职业生涯,如今已经离职。
回首这段时光,心中充满了感慨。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离职后的工作体验,以及我对过去工作的反思和感悟。
首先,我要感谢上一家公司给予我的机会和平台。
在这里,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逐渐成长为一名有一定经验的职场人。
公司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成长机会,让我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以下是我在离职后对过去工作的几点体验和感悟:一、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上一家公司,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共同完成公司赋予的使命。
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倾听、沟通、协调,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离职后,我发现这种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新的环境中依然非常重要。
在新的工作中,我努力融入团队,与同事们携手共进,共同为公司的目标努力。
二、领导力与执行力在上一家公司,我有幸担任过团队领导,这让我对领导力和执行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力。
在领导团队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激励团队成员,如何制定合理的计划,如何解决问题。
离职后,我发现这些领导力和执行力在新的工作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新的岗位上,我努力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带领团队不断进步。
三、自我成长与挑战在上一家公司,我经历了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
每一次挑战都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每一次成长都让我更加自信。
离职后,我更加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新的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四、职场人际关系在上一家公司,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事,他们不仅是我工作中的伙伴,更是我生活中的朋友。
在职场中,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离职后,我更加注重与同事、上级、下级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我相信,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快乐。
五、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上一家公司,我努力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离职富士康感言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富士康的职业生涯即将画上句号。
回首这段时光,我感慨万分,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有成长。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向富士康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并分享我的离职感言。
一、富士康的收获与成长1. 职业技能的提升在富士康,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职业技能。
从生产线操作到设备维护,从质量管理到成本控制,我逐步掌握了各项业务知识。
这些技能不仅让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也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富士康,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们共同面对挑战,携手解决问题。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3. 企业文化熏陶富士康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学会了尊重他人、关爱同事、追求卓越。
这些品质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二、离职的原因尽管在富士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但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我决定离职。
以下是离职的原因:1. 职业规划调整随着我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不断思考,我发现我的职业规划与富士康的发展方向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我决定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2. 个人兴趣追求在富士康工作期间,我发现自己对某一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
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我决定离职,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平台。
3. 家庭原因家庭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综合考虑个人与家庭因素后,我决定离职,陪伴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三、感谢富士康在此,我要向富士康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1. 感谢富士康给予我成长的机会。
在这里,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锻炼了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2. 感谢富士康领导的关怀与指导。
在遇到困难时,领导们总是耐心地为我提供帮助,让我在职场中不断成长。
3. 感谢富士康同事们的陪伴与支持。
在共同工作的日子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份感情将永远铭记在心。
四、展望未来离职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带着在富士康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
富士康优秀员工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我是富士康的一名普通员工,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工作感悟和心得。
在此,我要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感恩公司,珍惜机会自从加入富士康以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公司对我们员工的关爱。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学到专业技能,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福利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们要感恩公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
首先,我们要感恩公司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份稳定的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宝贵。
富士康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我们要感恩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培训机会。
公司注重员工素质的提升,定期举办各类培训活动,让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种关注员工成长的企业文化,让我们倍感温暖。
再次,我们要感恩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公司注重员工身心健康,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场所、丰富的文体活动。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我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热爱工作,追求卓越作为一名富士康员工,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追求卓越。
以下是我对这一理念的几点理解:1. 热爱工作,源于对公司的认同。
我们要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理念,将个人发展与公司命运紧密相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公司创造价值。
2. 追求卓越,源于对自身的要求。
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追求工作中的极致。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追求卓越,源于对团队的贡献。
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
在团队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严谨作风,追求创新在富士康,我们始终秉持严谨的作风,追求创新。
我看到的富士康【一个富士康离职员工的感慨】

我看到的富士康【一个富士康离职员工的感慨】这篇文章其实自从离开富士康(FOXCONN)第二天就大概写好的,只是没有来得及整理,刚好这两天货卖完了,新的还没到,比较闲,所以今天就把这篇富士康的见闻写完整。
06年的时候就听到过富士康,刚听到时候以为这个公司是搞水果的了,因为很早就听过红富士苹果,那时听老师说富士康将要在淮安建十万人的大厂,感觉难以想象,一晃两三年过去,机缘巧合我们十多个人竟然一起来到了这,刚到富士康厂门口我就知道这个厂还真有这能耐,那气势简直真的把我给雷到了,说起为啥去富士康,可能跟很多人都不一样,以前自己做点过小生意,请过几个人,看似很少的人都被弄的比较吃力,所以我对富士康能够发展的这么大非常好奇,非常想知道他的管理方面的奥秘或者说特色..,本打算在里面只呆些十多天就出来的,继续我以前做的事,但由于好多方面原因一直呆了三四个月.09年一月九日,上午刚忙完最后一门试,下午就接近十几人一起推拉肩扛的把行李拿到富士康。
对我来说怀着的是满腔好奇和激动的心情抵达了淮安富士康。
在我们一群人的努力下我们找到了各自的宿舍。
宿舍环境很好,寝室里有空调电扇,每层楼都有饮水机,在之后我们还知道富士康还有阅览室和台球厅供员工学习和娱乐。
更不错的是富士康有专门的洗衣公司免费为员工清洗衣物。
第二天,我们就被带到医院体检,然后培训,一连培训了接近十多天,这期间是我认识的富士康最多的时期从一开始,每天都是坐在教室里看光盘,不停的接受宣导,被公司爱心、信心、决心的经营理念及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的成长秘诀所灌输,所接受的培训说白了就是规章制度外加公司的自吹,但也让我感受到要感受到要管理一个公司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万万不行的,更无法想象的是,富士康接近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虽然我有些抵触,但我想在培训和军事化的管理上下功夫正是富士康如此快速发展如此强盛的奥秘之一吧。
…说实在的,虽然富士康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做得很到位,其他公司的确难以与其相比,但这样恭维富士康还是让我心理很不安。
一个将要离职员工对富士康的10点忠告

富士康缺乏强大的稽核是其组织架构设置的最大败笔。因为任何庞大臃肿的组织,都无法避免官僚主义。而对其根治,必须依赖强大而经常的稽核系统,就象一支军队必须要有后面的宪兵监管才能暴发出战斗力一样。但遗憾的是其稽核在那里我都不知道,因为事事算成本的富士康觉得要养一个闲人,还不如我们自我思想提高和进步,他太看重自我的力量了。
5,制度程序缺失。
郭台铭和?泽东虽然信仰不同,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也不同,但有一共同点,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人治,所以他们至死都不建立团队运作的制度程序,尽管富士康有一般企业无法比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内审系统。
其结果是明显的,部门内一切唯主管马首是瞻;无主管或平行部门间就相互争吵或推委;措施易变。这在郭台铭独掌大旗下是高效的,但郭不可能百年永在,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觉得法制始终还是要比人治好。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正是因为他的企业文化(效率和纪律)成就了他的成功,同样,他的企业文化也注定了永远不会得到认可(可能等这一批受苦受难的台?人百年之后,连他们的子孙都不会认可)。这是否又回到以前,富士康必须转变经营战略,从代工走向自我品牌和渠道的经营上,才能百年常青永不倒。
10,品牌、企业文化与认同危机。
富士康是一个视员工如机器的企业,所以他的执行力很高,但抱怨率也很高,高到连自己的基层员工也不认可。
造成此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富士康不断节俭的代工文化,和经营品牌的误区(短视),以及儒家文化天生要求克忍节约的生活作风。但显然,中国人更接受西方的现代思想,而不是台湾的儒家文化,所以你会发现,台?人对加班无怨无悔,但大陆员工有的既是给双倍工资也不喜欢加班。
6,交期品质更重要?还是成本高于一切?
富士康的5大核心竞争力:速度、成本、质量、工程服务、弹性+附加价值。而事实上,在具体作业和考核中,成本几乎高于一切,特别是在采购部门工作过的人都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到的富士康【一个富士康离职员工的感慨】
这篇文章其实自从离开富士康(FOXCONN)第二天就大概写好的,只是没有来得及整理,刚好这两天货卖完了,新的还没到,比较闲,所以今天就把这篇富士康的见闻写完整。
06年的时候就听到过富士康,刚听到时候以为这个公司是搞水果的了,因为很早就听过红富士苹果,那时听老师说富士康将要在淮安建十万人的大厂,感觉难以想象,一晃两三年过去,机缘巧合我们十多个人竟然一起来到了这,刚到富士康厂门口我就知道这个厂还真有这能耐,那气势简直真的把我给雷到了,说起为啥去富士康,可能跟很多人都不一样,以前自己做点过小生意,请过几个人,看似很少的人都被弄的比较吃力,所以我对富士康能够发展的这么大非常好奇,非常想知道他的管理方面的奥秘或者说特色..,本打算在里面只呆些十多天就出来的,继续我以前做的事,但由于好多方面原因一直呆了三四个月.
09年一月九日,上午刚忙完最后一门试,下午就接近十几人一起推拉肩扛的把行李拿到富士康。
对我来说怀着的是满腔好奇和激动的心情抵达了淮安富士康。
在我们一群人的努力下我们找到了各自的宿舍。
宿舍环境很好,寝室里有空调电扇,每层楼都有饮水机,在之后我们还知道富士康还有阅览室和台球厅供员工学习和娱乐。
更不错的是富士康有专门的洗衣公司免费为员工清洗衣物。
第二天,我们就被带到医院体检,然后培训,一连培训了接近十多天,这期间是我认识的富士康最多的时期
从一开始,每天都是坐在教室里看光盘,不停的接受宣导,被公司爱心、信心、决心的经营理念及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的成长秘诀所灌输,所接受的培训说白了就是规章制度外加公司的自吹,但也让我感受到要感受到要管理一个公司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万万不行的,更无法想象的是,富士康接近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虽然我有些抵触,但我想在培训和军事化的管理上下功夫正是富士康如此快速发展如此强盛的奥秘之一吧。
…说实在的,虽然富士康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做得很到位,其他公司的确难以与其相比,但这样恭维富士康还是让我心理很不安。
我也才知道我并不是那么坚强不屈。
在接受了,接近十多天的培训后,我们被分入产线,刚进去就我真的是被雷倒了,看似不起眼的建筑物里,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太惊叹了,进去有种中暑之感觉,很热,但慢慢就适应了,我们所在部门叫DSC,主要从事连接线生产,具体产线叫NANAO,反正刚开始很不适应第一天有种死的感觉,几天后一起来的每个人就只有一个念头离开富士康,还好我们都扛住了,渐渐的适应了不少。
有关产线的方面真是一言难尽,也许讲个一天一夜能讲完。
我更想讲讲我所发现的富士康奥秘。
因为除了吃住和娱乐还算不错以外,富士康其他方面真的让人难以忍受,而这些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是想象不到的。
比如,富士康的薪资制度及其不灵活,这一点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比如,富士康的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许多事情基本无法得到解决,尽管这些事情在实际上是很简单的问题。
比如,富士康的某些作业流程极其复杂,因而其效率极其低下,我的感觉富士康如果给普通流线工人工资高些的话他的利润会提高的,很多都是被作业工人不仔细造成的浪费,我的感觉这点所造成的浪费比他所创造的利润还要大的多。
再比如富士康内部有很严格的层级,照组长—课长—专理—副理—经理—协理依次往上走。
一般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1~2年后会升为组长,若干年后成为课长。
大陆的员工做到课长就基本到头了,能做到副理的寥寥无几。
我们的组长在里面做了五年了才当上的,而我们的课长更是干了九年了可惜的是,很多问题高层看不到,或者说高层视而不见,而中下层只能看着高层的脸色行事,所以,所以,谁有办法呢?富士康内部有很严格的层级
以上是我的最初体会也可以说是最初感慨吧
令我感到更深的体会是富士康的精明:富士康的招聘机器
记得去年底富士康还在裁员4万,短短3个月之后,富士康又开始大规模招聘,很短的时间内富士康又招了接近四五万。
我真的对富士康人力资源的收放自如感到十分的佩服,也十分的感慨
富士康的主营业务是为全球各大IT品牌厂家如苹果、戴尔等代工产品,拥有着庞大的生产线。
富士康的这种业务模式决定了它要保持跟订单相匹配的普工人力配备:当订单量开始减少时,富士康会设法减少普工数量;而当订单数量增加时,富士康就要迅速组织普工完成订单。
富士康被普通打工者所仰慕,但富士康订单一旦下滑,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裁员、减薪,以节约成本,首当其冲的是普通的操作工。
当富士康订单下滑时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开始拿最没有价值的操作工和青干班实习生开刀。
裁掉操作工和新干班的实习生,对于他们富士康来说损失较小。
其次,拿高薪干活不多的人成为第二批裁撤的对象。
虽然做的是同样的工作,但富士康在招聘的时候,资历老的人会获得比较高的基本工资。
福兮祸所倚。
当富士康要裁员时会首先考虑这部分人。
听有些老员工说去年下半年,富士康为了应对订单减少的挑战,将普通员工分为三组实行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每周只工作三天,少了加班费,待遇也随之降低。
一些操作工甚至还享受到了特殊的“休假”待遇:富士康如果有需要就联系他们回厂,每个月只付给他们几百元基本生活保障金。
这又让一些员工自动离开了富士康。
几乎很少有基层员工能在富士康祭
出以上杀招后还能忍气吞声留下。
当富士康订单增加时,富士康不愁没人来,富士康与内地的一些大中专院校形成了合作关系,每年这些学校都会派出一些学生到富士康实习,而富士康方面也仅须为他们支付低廉的实习工资,每月500到1000元左右。
此外富士康大部分普工都是通过中介的方式招聘进来。
当然,也有部分普工是富士康通过跟内地的一些劳务输出部门合作,以扶持内地的名义,一次性地帮当地政府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所开的工资都很低廉的淮安是700 最高的深圳也就960,还要扣除113+4元的社保基金,还剩多少自己算吧,先告诉你在淮安富士康如果没有加班的话每月只能拿到583元,哈哈吓人吧。
以下是我的第三个体会,也是我所认为的富士康的核心:富士康经理级的人员保持稳定记得每个月是12号发工资,在淮安富士康厂区呆了几个月了,每到12号,除了ATM取款机前长龙外,第二印象是自动离职的人拖着大包小包离开富士康。
每当看到这个情形我内心就高兴,想到富士康不得人心,但我现在觉得中低层员工如何频繁地流进流出为什么不会对富士康业务造成实质的影响了?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长时间,在跟很多同事和干部交谈中我慢慢得知
其中的奥秘原来这都源于富士康有一批死忠于郭台铭的中高级经理人所保持的稳定。
我说听说的是“富士康一个台湾籍的经理,手下管着100多人,年薪会达到200多万元。
” 而郭台铭为了笼住其核心经理团队,除了给丰厚的年薪外,每个入职的经理级管理人员都有相应的股权。
2008年经济形势不好,富士康利润直线下降,但在富士康1月份公司年会上,据说郭台铭还是拿出400张鸿海股票、市值近两三千万元新台币,总奖额近3亿元新台币(约合6000万元人民币)的大红包来犒赏那些核心员工。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除了感慨之外,还能让我有什么说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感慨那就是: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门
富士康采取“头重脚轻”的人力资本策略,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大可能地节约人力成本,为富士康代工业务实现最大的弹性人力服务。
为了保证富士康中低层员工频繁流进流出的有序,富士康建立了庞大的人力资源部门。
光淮安富士康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有几十个,而富士康方面也一直比较重视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曾经听在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多年的一位同仁说,富士康人力部门虽然人多,但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并不清闲。
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为企业节约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如只操作工用工合同,甚至只签订3个月的短期合同),富士康也经常会有一些相应的政策。
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还与工业工程(IE)部门合作,为富士康精打细算,最大程度实现人力成本倒逼。
在富士康,IE部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成本核算部门。
虽说这个IE是成本核算部门,但我感觉这个淮安的IE都可以被开除,以为刚干了几个月的操作工角度看,富士康内部的浪费非常严重,偷报瞒报,这些政府部门的专利,富士康也普遍存在当然我
说的是夸张了些,如果没有这个IE 富士康也不可能那么强大“头重脚轻”的人力资本策略跟IE部门的结合已经让富士康将人力成本压缩潜力挖掘殆尽。
甚至把普通操作工们逼到了极限。
以上就是我所在富士康实习的宏观体会,当然还有微观的了哦,具体由于篇幅有限这就不说要说实在是太多了,我现在刚离开从富士康辞职,因为我去富士康就是为了学习他的特殊之处现在只是学到了皮毛,也许我过几天将会去做我以前做的生意了,也许会招人,如果的话富士康的经历也许会有很大用处的,在富士康虽然很累但真的是学到不少,直至现在我都对富士康感慨万千,虽然很多不是,但也很感谢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