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人类共同的家园》
小学政治思品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人类共同的家园浙教版课后练习

小学政治思品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浙教版课后练习第1题【判断题】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现代社会,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出现基本要坐车(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人们生活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爱迪生发明了电话。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墨西哥的别称是仙人掌之国(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我们生活在月球上。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践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人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七个大洲面积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______的国家。
A最多【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我们生活在______上,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英国发明家瓦特发明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四大文明古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古代巴比伦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科学家把地球上的陆地分为______个大洲A七【答案】:【解析】:第17题【填空题】海洋分为四个大洋,即:______、______、印度洋、______。
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答案】:【解析】:第18题【填空题】地球的陆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精选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四单元 人类共同的家园2.世界真奇妙]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
![2019年精选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四单元 人类共同的家园2.世界真奇妙]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https://img.taocdn.com/s3/m/6593c7a9941ea76e58fa04be.png)
2019年精选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2.世界
真奇妙]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二
第1题【判断题】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逊平原。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二是加拿大;第三是中国,最小的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地球的陆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
A、220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______的国家。
A最多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______,陆地面积占______。
A、71%
B、29%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国家以及他们的别称?
【答案】:
【解析】:。
浙教版品社三下《第四单元 人类共同的家园》教案

浙教版品社三下《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教案备课:杨景1 我们的地球教材分析: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位置及主要地形。
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们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的面貌多姿多彩。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3.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份画有大洲和大洋的地图或一个地球仪,除课文介绍以外的一次俄地形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买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或照片,准备地球仪。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的面貌多姿多彩。
教学过程:一.了解地球概貌,激发热爱家园之情1.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是怎么知道的?2.地球是椭圆形的球体,东西略宽,南北略扁。
其实人类早就知道地球是圆的,虽然那时候人类并没有涉足太空。
你了解人们是如何知道地球是球体的吗?3.小结: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亮上,显出弧形的轮廓;帆船从海平线出现时总是先露出桅杆和船帆,而驶向海平线时桅杆和船帆总是最后消失。
聪明的人们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你敬佩他们吗?4.齐读本课提示语。
5.看图,了解地球表面的多姿多彩:你能说出图片上的是什么吗?(森林、海洋、沙漠、高山、草原)你有这样的图片吗?请展示和介绍。
6.你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有什么感想?二.阅读故事,激发情感1.引导学生学习麦哲伦的故事,请学生划出令人感动的句子。
2.出示大洋大洲地图,简要交流麦哲伦航海路线,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
3.齐读这个故事,教师小结:让我们向麦哲伦致敬,让我们在掌握更充分的知识和更多样的科技手段的情况下,去揭开世界和宇宙的神秘面纱。
4.出示《海底两万里》和《地心游记》。
人类不仅敢于探险,还幻想目前不能涉及的地方,这两本书是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写的关于海底和地底揭秘的小说。
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世界真奇妙》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世界真奇妙》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材分析《世界真奇妙》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类共同的家园》的第二课,属于“我们共同的世界”标题中的内容。
根据课程内容“同心圆扩大”的构建方式,这是学生第一次涉及到“我们共同的世界”,编者在本单元安排了《我们的地球》、《世界真奇妙》、《我们这样生活》三篇课文,其教材编排意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地貌——初步了解各大洲的一些国家及特点——初步感知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世界、热爱文明的情感。
该单元遵循了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认知路线。
《世界真奇妙》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课,既有特定的内容,又起到前后连接的作用,因而在教学时要注意教材的独立性和包含性相统一。
2学情分析《世界真奇妙》这课面对的是三年级学生,学生对世界各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不够完整、不够清晰、不够深入的,加上本课知识面宽泛,学生容易在感情的体验上出现断层,难以达成“感受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欲望”的情感目标。
因此,要深刻领悟品德课程性质,以引领学生做人为核心,在学生生活、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找准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生长点”,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因此,我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以及教材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以点带面、以精引拓、以趣激情”。
3教学总目标1.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
2.体会“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激发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欲望,培养热爱各种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文明成就的感情。
4课时安排2课时。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世界真奇妙

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2. 世界真奇妙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
2.情感目标:学生体会“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国家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各种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文明成就的感情。
3.行为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和搜集一些关于各大洲重要国家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国家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各种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文明成就的感情。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1.地球仪或世界政区地图。
2.关于各大洲重要国家――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埃及、美国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的资料和关于国家别称、关于国家的世界之最资料、图片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根据课文四人小组阅读和搜集一些关于各大洲重要国家,如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埃及、美国等国中你最感兴趣的国家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的资料2.搜集关于各国的别称和各国的世界之最资料。
3.如有条件的学生可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地球地球是一家,七大洲,四大洋连成一片闹盈盈。
亚非欧,大洋州,北美、南美、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交错分布在地球。
”上节课我们转动起了地球仪,了解了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啊真是不学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地球上的一切都那么吸引我们,真想撩起它神秘的面纱去看看世界的奥秘!二、猜一猜世界好大,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不妨来猜一猜,地球上到底有多少个国家呢?1.给学生三个答案A:190个 B:200个 C:220个2.学生猜一猜3.谁猜对呢?打开书齐读书上提示语。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们的地球WORD版教案

《我们的地球》说课《我们的地球》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中的第一课。
这是《品德与社会》中涉及地理知识的一单元,属于“走进世界”这一主题内容。
这一课重点关注的是: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地理常识,是一些浅显的社会常识,以感性知识为主,为后面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历史、经济等作铺垫。
课文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图文并茂地表现了地球家园的美丽多姿,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第二部分介绍了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球体组成,并以高山、森林、大海、沙漠、草原的图片反映了地球多姿多彩的面貌。
第三部分以麦哲伦的故事为主线,了解大洲和大洋。
首先以麦哲伦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勇士所代表的人类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的热爱。
然后是模拟航行部分,要求学生开辟自己的新航线,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并让其进一步认识地球是个球体,同时也为大洋、大洲的知识做铺垫。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大洋、大洲面积和位置的认识,以“求知图”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认一认、比一比。
第五部分是本课总结性的页面,让学生说说或写写对地球的祝福语,激发其对地球的热爱,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这是一堂知识性比较强的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散点的地理知识,如社区的平面图、家乡的地理位置、祖国的行政区等,但是知识储备并不系统,地形地貌还是第一次接触,特别是要建立如此大的空间概念,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课改前的地理知识是独立的,教师的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而品德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地理知识是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面积概况。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查找信息,养成探究的习惯。
最新精选小学三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四单元 人类共同的家园浙教版复习特训

最新精选小学三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浙教版复习特训
➢第1题【判断题】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爱迪生发明了电话。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我们生活在月球上。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现代社会,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出现基本要坐车( )。
最新精选浙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人类共同的家园巩固辅导

最新精选浙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巩固辅导
第1题【判断题】
人们生活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墨西哥的别称是仙人掌之国(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我们生活的地球一个球体。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
1.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初步认识地球仪,能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了解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地球的相关地理概况。
2.过程与方法:首先远观地球:太空看地球;接着近探地球:学会看地球仪,最后再探地形地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神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主要地形等。
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地形)地球仪。
学生: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貌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感受地球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3.了解地球的污染现状,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建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教学难点:感受地球的美丽,激发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貌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或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掲示课题
1.回顾引导:这个学期,我们从认识、了解我们生活的“社区”出发,逐步扩大了我们的认识范围,了解了“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
第四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我们的视野,走出我们的祖国,认识、了解我们生活的整个地球。
2.板书课题:1.我们的地球
二、观察分析,感知地球
1.观察地球全景图
(1)引导交流:你觉得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组织学生观察课本第71页的地球图,说说自己看了以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在茫茫的宇宙中,观看地球,地球显得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她却哺育着世间万物,生生不息,是我们70亿儿女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地球仪进一步仔细观察我们的地球。
2.观察地球仪,感知地貌。
(1)教师介绍地球仪:这是根据地球的样子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2)观察地球仪: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地球仪,你发现它的形状、外表有什么特征?(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有很多的颜色)
(3)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表示海洋,其他颜色表示陆地,请大家仔细析:地球表面是海洋多还是陆地多?(地球表面大片是蓝色的,因此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之说)
(4)分析陆地部分的内容:你知道陆地部分的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吗?
(高山、沙漠、森林、草原??随着高度的下降由橘黄色逐步变化到绿色)
(3)小结:地球上的颜色如此丰富多彩,地球的面貌如此多彩多姿,非常美丽,让我们一起分别欣赏一下地球上不同的地貌的优美景色吧。
三、观看图片,欣赏地球
1.谈话交流:蓝色的海洋、湖泊,绿色的森林、草原,黄色的沙漠,白色的冰川,把我们的地球打扮得多姿多彩。
同学们,我们在课前开展了寻找地球美丽风光的活动,你们一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地球上各种地方的美景,好吗?
2.展示风景图片,感受地球美丽
(1)海洋景色。
(一望无际的海洋,有时碧蓝碧蓝,有时五彩斑斓;有时风平浪静,显得宁静安详,有时波涛汹涌,壮观无比。
那深不可测的海底更是五彩缤纷,景色奇异,充满了神奇的魅力。
)
(2)江河湖泊景色。
(无论是浩浩荡荡的江水,气势磅礴的瀑布,还是波光粼粼的湖泊,都尽显美的风采,让我们感叹不已。
)
(3)高山高原景色。
(在巍巍群山中,我们发现了雄伟壮丽的美,玉洁冰清的美,还有温柔清秀的美,留给我们无尽的享受。
)
(4)森林草原景色:(郁郁葱葱的森林是动物美丽的家园,莽莽的草原成了牛羊快乐的天地,一切显得生机勃勃,趣味无穷。
)
(5)沙漠景色。
(一望无际的沙漠,有时会风沙漫天,有时又会显得宁静安详,还不时变换着姿态。
虽然沙漠人烟稀少,但是同样跳动着生命的乐章,充满神秘气息。
)
3.小结:碧蓝碧蓝的海洋,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望无垠的稻田,波光粼粼的江河湖
泊,高耸陡峭的高山峡谷,辽阔干燥的戈壁沙漠,还有壮丽的火山、飘逸的瀑布以及南北两极洁白如玉的冰雪世界。
它们都是美丽无比,正因为它们,我们的地球妈妈才成为茫茫宇宙中最可爱,最美丽的星球。
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家园中,我们真是幸福。
此时,你最想对地球妈妈说一句什么话?
四、拒绝污染,保护地球
1.地球妈妈是如此的美丽,但是近些年她病了,病的很严重。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展示几张环境污染的图片)
2.提问:看到了美丽的地球被污染,你的心情怎么样?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课后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收获得很多,希望将你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来保护地球妈妈,让地球妈妈恢复美丽面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主要地形等。
2.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地形地貌特征。
3.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位置及主要地形。
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哪些知识?(球体,“三分陆地七分海”,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等。
)
二、了解麦哲伦航海故事
1. 引导谈话: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对这一点,古代的人们并不清楚。
最早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人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2. 学生自学:课本关于“麦哲伦航海故事”。
3. 说一说,麦哲伦以实践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过程。
4. 小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三、认识大洲大洋
1. 了解大洲大洋: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形成了七大洲和四大洋。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课本第75页图片,认识一下地球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2. 认识各大洲的形状,说说它们像什么,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3. 观察区分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4. 了解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我们比较熟悉的国家。
四、实践活动
1. 在地球仪上找找七大洲、四大洋,说说我们祖国位于哪一个大洲。
2. 用草图标示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
3. 模拟环球行:像麦哲伦学习,做一次假想的环球行。
参照地球仪,制订航行路线,说说自己经过了哪几个大洲和大洋。
五、体验感悟
1. 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2. 地球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让我们一起用美好的语言来祝福她!(学生写祝福语)。
3. 交流学生的祝福语。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