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打样与印刷
印刷打样的方式和要点

3.转印式打样。例如杜邦公司的克罗马林打样方式,输出胶片后通过色膜感光将网点转印到纸张上。这种打样方式速度较快,色彩和层次接近印刷效果。资料显示,这种打样方式在北美市场拥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国内由于耗材成本等各方面原因还很少见。
4.IRIS 5015为六开幅面,也是限制它推广的一个原因。
正是IRIS数字打样在我公司形成的基础,为以后的CTP流程作了技术铺垫。在1999年技术改造时,我公司引进了Epson Stylus Pro 9000喷墨式数字打样机,辅以Kodak公司的色彩管理内核和北大方正的PSPNT RIP,经过半个月时间的调试和半年多时间的实际生产运作,效果很好。
二、无胶片打样 (软打样/数字打样)
无胶片打样从功能上分为三大类:
A.Design Proof(设计打样),主要针对版面设计;
B.Color Proof(色彩打样),主要关心色彩还原效果;
C.Screen Proof(网点打样),不仅关心色彩还原效果,还关心网点还原效果。
1.1995年时,DTP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数字打样的概念刚刚形成,客户和印刷商不能很好地接受数字打样样张。
2.当时IRIS系列打样机的打印头寿命有限,经常会因为打印头故障造成停机,形不成持续的生产能力。
3.当时IRIS 5015本身和它的耗材价格偏高,价格也是客户不易接受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国胶印制版的主要流程是CTF(Colorploter To Film)流程。很多企业在胶印制版流程中期已经实现了全数字化。众多企业关心的是怎样把打样数字化缩短周期和降低成本。下文先介绍打样的几种方式:
印品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印品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胶印印刷工艺过程中,时常发生印品与打样样张色彩不相符的偏红、偏黄或偏青的现象,或者图案画面叠印后混色故障,轻者影响产品质量,严重的会使整批产品报废,使企业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胶印工艺工作的体会,总结整理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与同行商榷。
印品色偏和混色故障大致可归纳为4个方面的原因:(1)制版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黄、品红、青某一色印版网点过深或过浅;(2)油墨色彩调配不当或三原色油墨不相匹配;(3)印刷色序安排不合理;(4)印刷纸张本身存在较严重的色偏现象。
1.印版网点深浅故障引起的色偏印版晒制过程中,晒版光源强度、光谱同印版感光胶感光特性不匹配,或曝光时间不当;显影液pH值以及显影时间长短掌握不恰当等,都可能造成印版网点过深或过浅。
这样的印版上机印刷,其画面色偏就不可避免了。
故此,印版在上机前必须先对其质量进行鉴别,对印版网点的鉴别可借助放大镜分别对照黄、品红、青、黑各色原版胶片,仔细察看相对应印版图案同一部位的亮调、中调、暗调区域网点显现情况,即亮调部位2%的小网点,印版上应能同等晒得出,印刷品上3%的网点应能印得出来。
若印版上2%的小网点晒不出来,则说明印版晒浅了,不适用。
用鉴别印版同胶片亮调部位2%小网点的方法,鉴别印版上同原版胶片同一部位暗调97%的网点。
若印版上的这部位网点并糊,则说明这块印版晒深了;若这部位网点间空白区域面积扩大了,则说明印版晒浅了,就应重新晒制。
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布鲁纳尔信号条来控制晒版质量,就能准确而便于操作。
鉴别方法是借助高倍放大镜,观察印版上的布鲁纳尔信号条的第5块50%的细网测试块中的各12个阴阳网点,其阴阳网点面积由大到小顺序都应各出齐6个;第6块的6个小格内2%的小网点要晒出来,若晒出的印版3%的网点存在,而2%的网点消失了,说明印版晒浅了。
反之,不仅2%的网点存在,而且1%的小网点也存在,则说明印版过深。
可能你还不太明白印刷常用术语请学一下印刷术语就不难了

可能你还不太明白印刷常用术语,请学一下印刷术语就不难了通常算纸价公式:长×宽×克数×吨价×印数×开数+10%损耗=纸总价如:印5000张大16开,用157克纸,纸吨价7300元=纸价418.19元,可能你还不太明白印刷常用术语,请学一下印刷术语就不难了。
1.长和宽印刷-行-业-是指一张大纸的尺寸,它分大度纸和正度纸两种常见规格:大度纸通常说法叫A3、A4、A5纸,就是大8开、大16开、大32开,正度纸通常说法叫B3、B4、B5纸,是正8开、正16开、正32开。
这就是一张全开纸分成几份而已。
2.克数是指1米宽×1米长,用称称的重量叫克数,也叫重量。
3.吨价是指纸1吨重量的价格,1吨(T)=1000公斤(kg),1公斤=1000克(g),4.印数也叫印件,是指你印刷需要印的数量。
5.开数也叫规格,是指一张大纸(也叫全张纸)开几份。
6.损耗也叫补纸,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增加的数量,让印刷过程中损耗,如不然就保证不了交货数量。
当您学会这六个印刷计算纸价术语后就不难计算纸价了。
第二步:学会计算开机费计算公式很简单,只要记着以下几种机型的开机费就可以了全开胶印机:全新机1500元的起印费印5令纸以下(广州价)90年代机1200元的起印费印5令纸以下(广州价)80年代机1000元的起印费印5令纸以下(广州价)对开胶印机:全新机800元的起印费印3令纸以下(广州价)90年代机700元的起印费印3 令纸以下(广州价)80年代机600元的起印费印3 令纸以下(广州价)四开胶印机:全新机700元的起印费印1 令纸以下(广州价)90年代机6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80年代机5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六开胶印机:全新机5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90年代机—4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80年代机—3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以上各种机型印刷起-版-费不是固定不变的,你可打电话问印刷厂家是多少、多问问几家不吃亏,包括纸的吨价也要多问几家。
印刷如何打样拼版

印刷如何打样拼版打样在印前制版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
打样可以检查前面各工序的制作质量,同时打样的样张也是对后面大量印刷进行颜色跟踪的标准。
因此,打样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各制版公司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中重要的一环。
影响打样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拼版、晒版、显影、上墨、擦水、实地密度、网点增大、打样机的保养与维护、环境的温湿度等等。
这些因素中无论哪个出现问题,都会对最终的打样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只有规范化、数据化的管理与操作才能在打样过程中使网点的复制和还原达到要求,并为大批量的印刷提供合格的追样样张。
印刷打样与原稿存在差异的原因①透射原稿与反射印刷品的不同。
透射原稿是用透射光来看的,而印刷品是用反射光来看的,观视光源的不同,质量效果也就不同。
②染料成色与颜料成色不同。
透射原稿是染料成色,而印刷品则是以颜料(油墨)成色,两者存在显色性的差别,故其质量效果完全不同。
③各自的密度范围不同。
透射原稿一般密度较高,其密度反差也大,而印刷品则受油墨和纸张结合能力的限制,其密度较低,密度反差也小,故此表现密度范围的差距较大。
即使反射原稿复制的印刷品,其密度范围也有差距。
④连续调层次与加网层次的不同。
透射原稿为连续调层次,是以微细的染料粒子组成层次,而印刷品为印刷网点组成层次,两者在阶调反映上存在一定差距。
⑤透、反射的视觉效果不同。
观察透射原稿在自然光线和人造光源下,其效果迥然不同,所以观察原稿和印刷样品要求在标准光源下色温5000K,显色指数在92以上的荧光灯下比较理想。
因光线环境的不同其显色效果也不同。
以上五点都是复制品不能完全还原原稿的基本原因。
打样与印刷样质量不一致的原因①机械结构上的不同。
目前大部分打样机通常是平台机,多是单色或双色的,其印刷方式是圆压平,在平印版与压印滚筒之间转移油墨(橡皮滚筒作为压印滚筒),印刷纸张也是平放的,而印刷的时候通常使用单色、双色或四色等复杂的印刷机,加压是通过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的圆印圆方式,印版也是包在滚筒上的纸张在承印时也是圆形的。
胶印油墨印刷性能介绍

15 水墨平衡的规律
印版上的图文印迹是通过油墨来体现的,印刷中的油墨供给量多少对印刷品质量有很大影响。如墨量 过小,印刷品会体现网点不饱满、油墨色彩灰暗而无光泽;墨量过大又会造成糊版、图文网点过量扩大、 溅墨,还会使印刷空白部位上脏、背面沾脏等,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在实际生产运用中,经常会出现 墨稀水大、墨稠水小,墨大水大、墨小水小等现象。在墨量控制方面,应根据版面的内容、样张要求和 纸张性能等情况来确定。
进入墨中,如果进水量适当,而且进水后对油墨的流动性、粘性等性能没有明显破坏时,印刷是不 会受影响的,水墨平衡性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水墨平衡性不好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 油墨疏水性太强,版上图文部分在上印刷药水时由于水珠或水汽附着而起拒墨作用,最后导致印件 产生白斑飞线条变细,间断或细网点消失。另一种情况是油墨亲水性太强,这样既会由于印刷药水 进入墨中过多,使墨性变短飞传递性变坏、干性变慢,又会由于墨斗不断供给新墨,而新墨又不能 很快达到水墨平衡,因而印刷机上的油墨性能随加墨、停机,擦版、换纸等操作而变动,造成印件 不稳定。总之,胶印油墨并非要求抗水性好,而是要求在一定水平上达到水墨平衡,这是需要注意 的。
6 流动度
油墨的流动度在我国是用来表示油墨的稀稠程度的,虽并不十分确切多但终究是能够说明一点问题 的。对于比较稠厚的胶印油墨来说,流动度值实际上是屈服值的函数,亦即流动大时屈服值小,流 动度小时屈服值大。由此可见流动度过大对印刷品的质量,特别是对印刷网点,常会造成过份扩大。 据国内有关资料的统计,单张纸胶印墨的流动度常在28-36毫米/35℃之间,而卷筒纸胶印墨大多 在30-40毫米/35℃范围内,当然,一般来说,较理想的数值大都在这些范围值的中间。
12 水墨平衡性
胶印中最基本的印刷原理是利用油水不相溶、印版具有选择性吸附的两大规律使油墨和水在印版上 保持相互平衡来实现网点转移,并以此达到印刷品图像清晰、色彩饱满的效果。
第三章平版胶印印刷

成不溶于显影液的物质,形成亲油的印刷部分。未见光部分
的感光剂保持其原有的可溶性,在显影中被除去,露出铝版 基,形成亲水的空白部分。
第三节 平版制版
二、打样 在印刷前将拼组完成的整版图文通过打样设备复制出印 样。 (一)打样的目的: 1、对原版的质量进行检查。就是先打出一样张来,看看有 没有错,色彩的再现性是否达到了要求。 2、确定标准,客户认可。为正式印刷提供样张,如果这个 样张客户认可了,签字了,正式印刷的时候色彩呀、阶调呀 都要基本追上样张。 为什么说基本呢?因为打样的时候油墨转移方式、印刷材 料、印刷环境都与实际印刷不同,因此,样张和实际印刷机 的印张总是有点差异。 (二)打样的分类 1、完全打样。也叫硬打样,用打样机打出样张。 2、不完全打样。也叫软打样,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第一节 平版胶印的内涵 一、利用水墨不相容的原理进行印刷
目前,平版印刷的印版是以铝为版基的PS版,经过一 系列的物理、化学处理,在它的表面形成亲油拒水的图文 部分和亲水拒油的空白部分,印刷时,图文部分亲墨疏水, 空白部分亲水疏墨,这样就利用水墨不相容的原理使平版 印刷的油墨转移得以实现。
第一节 平版胶印的内涵 二、平版印刷是利用橡皮布进行的间接印刷 胶印是间接印刷,它在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安 装了一个橡皮滚筒,印版上的图文先转移到橡皮滚筒的橡 皮布上,再转印到承印物的表面。由于加了这么个橡皮布, 平版印刷就有了“胶印”之称。 因为它是间接印刷,印版不直接与承印物接触,而只 与橡皮布接触,大大提高了印版的寿命。
第 五 节 平 版 胶 印 水 墨 平 衡
平版胶印不仅有墨,而且要有水,在印刷的 过程中,到达印版滚筒的墨量是多少,水量是多 少,很有讲究,要保持水墨平衡,否则,墨相对 多了或水相对多了,都不能很好的再现原稿。 在制版的时候我们知道,对平版印版的表面 进行处理,形成亲水疏油和亲油疏水的表面区域 ,即非图像区和图像区。印刷时是利用油水不相 容的原理,非图文部分和图文部分分别依赖于水 膜和墨膜来抗拒彼此的浸润。 抗拒是抗拒,但是这个浸润不是一点没有的, 因为水膜和墨膜的表面张力不同。(举例) 这和水墨的交界处是一样的,尽管水墨不相 容,但由于它们的表面张力不同,交界处互相是 有一定浸润的。
数码打样在调整和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码打样在调整和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印刷中,打样是一个关键的工序,它是印前各工序与印刷的衔接。
它的作用有两点:一是检查印前各工序在制作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发现错误,进行改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控制印刷,它给印刷工序一个经客户认可的参照样张,印刷需要很好的控制各种条件,规范操作,以做到印出的成品的颜色、阶调与样张没有很大的差异,满足客户的要求。
由此可见,打样不仅起到检查上工序的作用,还有控制下工序的作用。
一般打样主要有:屏幕打样、激光打样、传统胶印打样和数码打样这几种。
屏幕打样是通过调整屏幕颜色,使屏幕上图像的显示效果与印刷品颜色相一致,这种打样适用于美编和广告设计者。
这种打样的缺点是,颜色显示不稳定,与印刷的效果差别较大,影响屏幕显示的因素太多不易控制。
激光打样是可在打印机驱动软件中对各色墨的浓淡进行调整,使用输出曲线校正工具将打印机的原色(CMYK)墨的墨色调到与印刷实际原色墨尽可能相近。
此种打样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没有特别要求,便于操作,数据也不用进行转换,但是与印刷品的颜色和层次差别较远。
这种打样形式大多在广告行业使用。
传统胶印打样是与印刷最接近的一种打样方式,它从工序到使用的材料与胶印基本相同,因此两者的色域相同,表现的阶调也相同。
传统胶印打样对于环境条件和工艺控制的要求较高,因此对于从事打样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也要高些,打样色彩、质量的稳定性控制不易。
此种打样的方式在印刷厂和一些专门从事打样工作的公司比较常见。
随着印刷技术、数字印刷和CTP的发展,印刷工序在不断的简化,数码打样也被更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色彩管理软件和打印机。
打印机一般使用喷墨打印机,如HP 5000、HP 10PS、EPSON 7600、EPSON 10000等,而色彩管理软件主要通过ICC特性文件做颜色校正的较多。
随着打印机墨水、纸张和色彩管理软件的不断改进,数码打样的样张同印刷品效果越来越接近,但是,很多印厂在使用数码打样作为印刷样张时,还是很难追样的。
简介常见几种打样方式[方案]
![简介常见几种打样方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c192e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简介常见几种打样方式一、有胶片打样(类比式打样传统打样)1.印刷机打样。
它的优缺点均很明显,优点是完全的印刷环境令样张最大限度地逼近印刷品;缺点是浪费印刷机时,成本太高。
2.打样机打样。
这种方法基本达到印刷环境,样张与印刷品基本相同,成本适中,所以这种方法现在应用最广泛,最容易被客户和印刷商所接受。
3.转印式打样。
例如杜邦公司的克罗马林打样方式,输出胶片后通过色膜感光将网点转印到纸张上。
这种打样方式速度较快,色彩和层次接近印刷效果。
资料显示,这种打样方式在北美市场拥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国内由于耗材成本等各方面原因还很少见。
二、无胶片打样(软打样数字打样)无胶片打样从功能上分为三大类:A.Design Proof(设计打样),主要针对版面设计;B.Color Proof(色彩打样),主要关心色彩还原效果;C.Screen Proof(网点打样),不仅关心色彩还原效果,还关心网点还原效果。
在同等幅面条件下,B类的硬件投资远低于C类,胶印制版公司主要选择B类数字打样(Color Proof)。
无胶片打样从方法上分为以下几类:1.屏幕软打样。
通过对显示器的色彩校正,在显示器上预检。
2.FTP远程打样,这种方法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通信带宽的增加,色彩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至少在版式校对这一层面上)。
3.数字打样。
现在常用的数字打样为喷墨式和激光式(当然还有热升华、热转印、热蜡等,利用激光照排机和直接制版机打样也是一种方法)。
数字打样现在发展得很快,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打样的主导方式。
打样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1.与客户的沟通:对于一个专业制版公司来讲,样张是它的成品,客户签样才是整个制版环节的终点。
2.与印刷的沟通:只有客户签样后,才可以上机印刷。
印刷机长需要根据样张对印刷环境进行调整。
3.胶片的检查:通过样张能够全面检查胶片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印打样与印刷
用胶印机进行批量生产,有时印品很难达到传统打样样张的效果,甚至会出现印好的产品因无法进行后道加工而成批报废。
这里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打样机与印刷机结构不同
打样机采用的是圆压平印刷方式,而印刷机为圆压圆印刷;打样机上的供水、供墨机构远不如印刷机那么完善,所以在水墨平衡、网点再现、图像层次等方面,打样样张和印刷品会有一定的差距。
2.打样机与印刷机印刷过程不同
多色印品在印刷机上为连续印刷,而在打样机上则为间歇式印刷,一张一张、一色一色地打样。
连续印刷决定了印刷机是以湿压湿方式印刷,而打样机的间歇时间较长,在印后一色时,前一色已干,所以一般以湿压干方式进行。
这两种方式决定了样张与印品会有不同的印刷效果,例如,在实地上印刷金墨,打样时印一遍金可能就达到了理想效果,然而在印刷机上,在实地印刷机组后安排两三个机组印金都印不出打样的效果,一定要等到实地色块干燥后才能印金。
另外,金银卡纸印品不能联机上光,否则前面的印迹会被上光油拔掉。
打样机上没有输纸、收纸过程,而印刷机上有。
这就导致印刷输纸时,金银卡纸表面或印品上的印迹存在被输纸机构划伤,或者纸张变形太大无法顺利输纸的故障。
收纸时,若墨层未干,还会造成印品粘脏,或纸张间相对移动造成印品擦伤,以及印品背面印迹被吸风轮刮伤。
于是,收纸时常用喷粉法防止粘脏。
可喷粉后,又可能会造成印品光泽度降低、表面粗糙;或在第二次上机套印时,后面墨色印不实;也可能由于喷粉过多,给后工序(比如覆膜、烫金等)带来隐患。
当然,有时油墨中的添加剂也会影响印刷效果。
另外,有些纸张过薄,在印刷机上印刷后会卷成一团,无法收纸。
打样机通常在低速下印刷,而印刷机都是在高速下运转。
有些样品为达到某种效果,需要墨层非常厚实,这在正常高速印刷时就做不到了,而过薄的墨层在高速印刷中又难以控制。
印刷机的印刷压力比打样机大,同样的纸张在打样时能正常使用,在印刷机上就可能出现纸张剥皮等故障。
3.其他方面的原因
无论是在打样机上打样,还是在印刷机上印刷,纸张都会发生一定的伸缩,但其伸缩量不同。
一般在打样机上打样,伸缩率较小,在印刷机上印刷,其伸缩率较大。
因此,若多色套印需分几次上机印刷,在第二次套印时,就有可能出现因纸张变形而出现很明显的套印不准,且纸张的变形是无规律的。
在多色印刷时,经常会出现按打样油墨配比调配的油墨在印刷时出现很大的色差。
这可能是因为打样时,墨辊上还残留有其他色墨,这些残墨虽然很少,但在打样所用的少许油墨中却占很大比例。
所以,打样时应洗净墨辊。
当然,有时纸张颜色有所不同也会造成色差。
打样所用的晒版胶片一般为单拼版,而印刷生产所用的晒版胶片一般为多拼版,当多拼胶片由单拼胶片连拷而成时,就有可能出现套印不准,甚至网点丢失,从而造成印品与样张的偏差。
在印刷机上印刷时,还要考虑pH值、添加剂(比如红白燥油、调墨油等)及烘干装置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所以,打样时应考虑到印刷生产可能出现的问题,印刷时也要考虑到打样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调整,使印刷机上印出的产品和打样机上打出的样张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