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葫芦的美妙艺术

合集下载

葫芦是小小葫芦大文化

葫芦是小小葫芦大文化

葫芦是小小葫芦大文化白晓敏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地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就连电视剧中也要赋于葫芦以多能和神话地功效.缘由之一也不乏因其有着古老地渊源.葫芦地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地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地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和谐美满,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如果夫妻缘薄,可以摆放一只在床头,加强夫妻情分,增加夫妻感情.葫芦还用作除病之用,只须挂在病者地床尾或摆放在病者地睡侧.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地病气,使其快速地好起来.如果是健康人,则可以吸取人身上地晦气,提升运势.葫芦挂在大门外,则有保屋内人平安地作用.因此,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地喜爱和珍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葫芦不但在古代人民地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神话传说乃至政治等关系也十分密切,围绕葫芦所形成地种种意识形态,无疑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几千年地灿烂文化博大精深,葫芦文化经历数千年地历史积淀,以其独特地历史渊源,深厚地文化内涵以及广泛地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地地位.从文献上看,我国古代民间就有以葫芦等为多子象征地信仰.后来道教兴起,葫芦被纳入其宗教体系,增加了非常丰富地文化内涵.佛教地传入和流布,也给葫芦增添了新地花叶.现在民间传承地故事中,葫芦成为一种“灵物”.例如广泛流传地“宝葫芦”故事就说故事地主人翁拥有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这表现了过去贫困人民对美好生活地向往,那使他们欲望得到满足地手段就是得到宝葫芦.所以说,葫芦是中华文化中有丰富内涵地果实,它是一种人文瓜果,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瓜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从我们进行了《葫芦上作秀》实践活动后,我还发现学生们,学到了很多有关葫芦地更加丰富地知识.如:葫芦地历史、葫芦地形态特征、葫芦地相关种植知识等.学生们还搜集了狠毒奥关于葫芦地相关知识,真是小葫芦,大文化.如:葫芦与孟姜女地传说、葫芦与端午节地传说、葫芦与民俗地传说.尤其是《宝葫芦地秘密》、《葫芦娃》等更是学生百看不腻地好节目.还有很多学生,把搜集到地有关葫芦地歇后语,展示给大家,深受大家好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反转一个葫芦,侧转一个扁蒲---出尔反尔.没把地葫芦---抓不住.闷葫芦盛药---不清楚内情.葫芦里卖啥药---不知底细.铁拐李葫芦里地药---治不好自己地病.孟良摔葫芦---火啦!草窠里长葫芦---没见日头就老了按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架上地葫芦---挂在那里.葫芦掉在井里---不成(沉).门外头挂葫芦---装种.一个又一个歇后语,不仅拓宽了学生地知识面,更重要地是通过活动课,让他们有了主动学习地欲望.推进“绿色文化"建设,树立全球意识赵春林绿色文化的主体是环境文化,推进“绿色文化”建设,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举措。

葫芦雕刻设计方案

葫芦雕刻设计方案

葫芦雕刻设计方案葫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寓意,在古代就备受追捧。

而雕刻葫芦更是让人们对其情有独钟。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颖独特的葫芦雕刻设计方案,以展现其艺术魅力和创新风格。

一、设计理念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将传统的葫芦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突显其时尚和个性化。

通过雕刻技艺的运用,使葫芦以新的面孔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

二、设计要素1. 形状设计:为了保持葫芦的传统特色,我们保留了其独特的曲线和形态,并进行了一些微调,以增加视觉美感和舒适度。

2. 图案设计:传统的葫芦多以花鸟、山水等自然元素为主题,我们在传统图案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如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等,以突破传统的束缚,展现出创新的视觉效果。

3. 雕刻工艺:我们借鉴了传统的雕刻技艺,结合现代的创新工艺,使葫芦的雕刻变得更加精细、独特。

采用不同的雕刻方式和刀法,营造出纹理的层次感和线条的流畅感,以增加观赏价值。

三、设计步骤1. 初步构思:根据设计要素,确定葫芦的形状、尺寸和整体风格。

参考传统的葫芦形态,并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2. 绘制草图:通过手绘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葫芦的外观图,包括纵断面和横断面的细节。

保证比例的准确性和美感。

3. 雕刻选择:根据葫芦的形状和图案设计,选择合适的雕刻材料和工具。

可以使用木材、瓷器等材料进行雕刻,结合手工和机器工艺进行雕刻加工。

4. 雕刻过程:根据绘制的草图,在葫芦表面进行雕刻,注意力度和技巧的掌握。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保证雕刻的精细度和层次感。

5. 着色处理: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颜料和着色方式。

可以使用传统的染色技法或现代的彩绘技术,使葫芦的图案更加生动鲜艳。

6. 完成品展示:将雕刻完成的葫芦进行整理和装饰,使其更具观赏性。

可以制作成挂件、摆件或装饰品,供人们欣赏和购买。

四、设计效果通过以上的设计步骤和精心制作,我们的设计方案将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美观的葫芦作品。

这些作品集传统与现代之美于一身,既保留了葫芦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现代的创意和艺术元素。

拉祜族葫芦神话下衍生的葫芦艺术

拉祜族葫芦神话下衍生的葫芦艺术

拉祜族葫芦神话下衍生的葫芦艺术[摘要]拉祜族是居住在云南西南部边境的山地民族,其文化和语言都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这个处在云南边陲山区的部族,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利用他们对葫芦的崇拜,并以葫芦为基础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艺术文化。

[关键词]拉祜族;葫芦文化;价值1 关于拉祜族诞生的神话拉祜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许多富于传奇色彩的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其中最动人并广泛流传于族人的是:天神厄莎(Xeul Sha),即是万能的造物主和最高最有权威的天神,又是在许多方面被赋予了女性始祖的特征,于是便有了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故事。

在拉祜创世纪史诗《牧帕密帕》(Mud Phaf-Mil Phaf)中,讲述了厄莎造天地、日月、山河等大自然的故事;讲述了人类的起源,厄莎种了一颗葫芦,葫芦长大后,里面有一对小兄妹(娜笛、扎笛),厄莎十分喜爱,因而产生了兄妹婚配的故事。

兄妹认为他们是同袍兄妹不能结婚,厄莎说磨盘合在一起就可以成婚,兄妹仍不从,厄莎又用簸箕和筛子可以合在一起比喻,最后兄妹终于成婚,生下来九对最初的人类,这就是拉祜族最早的祖先,拉祜族便从此诞生了。

2 拉祜族在传说下衍生的葫芦艺术拉祜人既然认为自己“产生”于神奇的葫芦,于是就有了从葫芦里走出来的美妙传说,有了葫芦崇拜,有了葫芦笙、葫芦舞、葫芦节……2.1 葫芦崇拜在拉祜族女主的诞生过程中,他们视葫芦为自己的始祖和保护神,所以至今仍把葫芦看做女性美的象征,这实际上是拉祜族对人类生儿育女功能形象的直观解释,反映了拉祜先民对那些生育,尤其是对女腹、女阴生殖功能的崇拜,男子择偶追求的女性的乳部、腹部和臀部的标准都与葫芦相似。

他们给孩子取名时,都要带一个葫字,希望孩子长大成婚后,也像葫芦一样,生下更多的孙男孙女;习惯在小孩的帕子和衣领上钉上葫芦子,以为这样鬼魔不会挨身;把葫芦当做家庭贫富的标志,摆在门前或吊在屋梁上,有的门前堆放四五十个葫芦,以示富有。

2.2 葫芦笙“金竹葫芦做芦笙,吹出拉祜的心声”,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一天,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葫芦纹——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葫芦纹——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葫芦纹——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葫芦纹作为中国最古⽼的吉祥符号之⼀,是⼈类智慧的结晶。

由于葫芦与⽂学、艺术、宗教、葫芦纹民俗、神话传说乃⾄政治关系密切,围绕葫芦形成的种种意识形态,⽆疑是构成中国传统⽂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明古国,葫芦⽂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化内涵以及⼴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对葫芦纹的研究势必可以挖掘传承的养料,有益于⼈们开发⾮物质⽂化遗产,因⽽有重要的实⽤意义。

红⽊雕葫芦纹架⼦床红⽊雕葫芦纹架⼦床局部历史渊源。

葫芦是道家⼋宝之⼀,为⼋仙之⼀铁拐李所持宝物,能炼丹制药,普度众⽣。

⼈们常称道家⼋宝为“暗⼋仙”。

葫芦与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葫芦纹主体的造型也恰似两个对称的数字“3”。

⽼⼦《道德经》⽈:“道⽣⼀,⼀⽣⼆,⼆⽣三,三⽣万物”,可见“三”在中国有着“创世”的意义,且中国⾃古就以三为多,其思维基础也正在于此。

此外中国古代的许多“创世神话”都与葫芦有关。

汉、彝、怒、⽩、哈尼、纳西、拉祜、傈僳、阿昌、景颇、基诺、苗、瑶、畲、黎、⽔、侗、壮、傣、布依、⾼⼭、仡佬、德昂、佤等众多民族中,都有关于葫芦的传说。

林何先⽣在《葫芦⽂化与葫芦神话》⼀⽂中将葫芦神话分为“葫芦⽣⼈”和“葫芦救⼈”两⼤系统。

⽽葫芦由于多籽,也具有了多的含义,常⽤来象征⼦孙繁荣等。

清代⽵雕缠枝葫芦纹茶叶盖罐构图⽅式。

葫芦纹很少单独使⽤,多与其他纹样组合,形成吉祥、辟邪、⼦孙繁荣等寓意的吉祥图案。

如“万代长⽣”、“倒灾葫芦”、“盘长葫芦”、“符剑葫芦”、“寿字葫芦”、“福字葫芦”等。

构图中选取的图案多与其实⽤意义有关。

总体说来这些吉祥图案构图有三⼤特点:⼀是“丰与满”,如“万代长⽣”由葫芦、长春花和延绵的葫芦藤组成,其中葫芦藤、葫芦和长⽣花穿插,总体⼜构成了葫芦的外形,可谓独具匠⼼。

⼆是“对称与均衡”,如民间美术作品中,有⼀种“盘长葫芦”或称“万代盘长”的吉祥图案,就是把吉祥纹样“盘长”与葫芦结合在⼀起,左右严格对称,简洁中不失韵味,“寿字葫芦”、“福字葫芦”等也是如此。

国画葫芦题词

国画葫芦题词

国画葫芦题词
1. 丰收之象 - 描绘一幅丰收季节的葫芦画作,象征着农民劳动
的成果和土地的丰饶。

2. 和谐家庭 - 以葫芦为主题的画作,展现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互相关爱的场景,以传达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理念。

3. 心灵之境 - 以静物葫芦为题材,运用精细的墨色和线条描绘
出内心宁静、富有灵性的场景,表达出对内在世界的追求和探索。

4. 国粹传承 - 描绘中国传统国画技法下的葫芦形象,强调传统
艺术的独特之处和其代表性的价值。

5. 祥瑞之兆 - 描绘葫芦和其他吉祥物像联合在一起,寓意幸福、和谐和好运的到来。

6. 自然之美 - 以葫芦为主题的山水画,展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和葫芦的生长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于葫芦烙画研究报告

关于葫芦烙画研究报告

关于葫芦烙画研究报告1. 引言葫芦烙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广泛流行于中国古代。

它追溯至公元前6000 年,并在文化传承中得到保留。

葫芦烙画是一种综合技艺,结合了雕刻、烙印和绘画等多种技法,制作过程繁琐复杂,而成品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葫芦烙画的历史、制作技巧以及文化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

2. 历史背景葫芦烙画起源于中国古代,和葫芦有着密切的关系。

葫芦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民间文化和艺术创作中。

葫芦烙画最早出现在农耕社会,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手工艺术形式。

在宋代,葫芦烙画技法逐渐成熟,成为当时士人雅士们的喜好。

3. 制作技巧葫芦烙画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雕刻、烙印和绘画三个主要步骤。

3.1 雕刻首先,制作葫芦烙画需要选择一个成熟的葫芦果实作为材料。

然后,使用细小的雕刻刀具将葫芦外皮刻出想要的图案。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刀具的锋利度和稳定性,以确保雕刻出细腻而清晰的线条和纹理。

3.2 烙印完成雕刻后,将葫芦用火加热,使其表面变软。

然后,使用烙刀将预先设计好的图案烙印在葫芦的表面上。

烙刀烙印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掌握合适的温度和烙印的力度。

这一步骤的完成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心理,以确保烙刀烙印出清晰明亮的图案。

3.3 绘画最后一步是绘画。

根据葫芦的形状和雕刻烙印的图案,使用颜料对葫芦进行精细的上色。

在这个阶段,艺术家可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展现更多的艺术效果。

绘画可以加强葫芦的立体感,并给作品增添色彩。

4. 文化价值葫芦烙画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首先,葫芦烙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其次,葫芦烙画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祥瑞的象征,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仪式和庆典中。

因此,葫芦烙画与吉祥、富贵、康乐等美好寓意相联系。

最后,葫芦烙画作品的独特魅力和精致工艺,使其成为了一种珍贵的艺术收藏品。

描写葫芦的句子

描写葫芦的句子

描写葫芦的句子
葫芦,外形圆润如意,色彩斑斓绚丽。

它们在阳光下闪耀着独
特的光泽,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葫芦的表面纹理清晰,有的如
同细腻的织物,有的则像是一幅幅抽象的画作,让人不禁感叹大自
然的神奇和美妙。

葫芦的香气扑鼻而来,清新怡人。

它们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气味,让人仿佛置身于田园风光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葫芦的气味
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够洗涤心灵,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葫芦的果实丰满饱满,内藏着丰富的营养。

它们有着坚韧的外壳,内部却是柔软细腻的果肉,味道鲜甜可口。

葫芦的果实不仅可
以生食,还可以制作成各种美味的食品,如葫芦汤、葫芦饼等,受
到人们的喜爱。

葫芦的种子,圆润饱满,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息。

它们被人们
视为吉祥的象征,被用来制作各种饰品和工艺品,成为了人们生活
中的一部分。

葫芦的种子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用来治疗一些
疾病,受到人们的青睐。

葫芦的藤蔓盘绕生长,生机勃勃。

它们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展
现出一种生命的力量和活力。

葫芦的藤蔓如同一条条柔软的丝线,
编织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

葫芦,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份礼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生活中的一道风景。

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美好向往。

让我们珍惜葫芦,感受它们的美
丽与神奇,让葫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份宝贵的记忆。

国画葫芦题词

国画葫芦题词

国画葫芦题词摘要:一、引言:介绍国画葫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二、国画葫芦的绘画技巧:构图、笔触、颜料等三、国画葫芦的题词:诗词、书法、印章的搭配四、国画葫芦的寓意:福禄、吉祥、和谐五、结语:国画葫芦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正文:一、引言国画葫芦,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葫芦寓意着福禄、吉祥和谐,因此成为许多画家喜爱的创作题材。

在国画中,葫芦更是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国画葫芦的绘画技巧1.构图:在绘制国画葫芦时,首先要考虑好构图。

通常情况下,葫芦的形状为弯曲的S 型,具有动态美感。

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创意,选择从哪个角度进行描绘。

2.笔触:国画葫芦的绘制多采用写意的手法,强调笔触的自由和随意。

在描绘葫芦的轮廓时,可以使用粗细不一的线条,表现葫芦的立体感和质感。

3.颜料:葫芦的颜色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传统的葫芦颜色以黄色、棕色为主,但也有画家尝试用绿色、红色等鲜艳的色彩,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三、国画葫芦的题词国画葫芦的题词往往包括诗词、书法和印章三个部分。

诗词内容通常与葫芦的寓意相关,如福禄、吉祥、和谐等。

书法则以行书、楷书为主,与画作相得益彰。

印章可以是画家的个人印章,也可以是与画面内容相关的印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国画葫芦的寓意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福禄、吉祥、和谐的寓意。

葫芦的形状似“福”字,寓意着福满人间;同时,葫芦的肚子大,寓意着容纳万物,有和谐之意。

因此,国画葫芦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艺术品。

五、结语国画葫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国画葫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祥葫芦的美妙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葫芦工艺品,了解葫芦由制作工艺、形状、图案、色彩表现的造型美、艺术美。

了解葫芦工艺品制作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欣赏力,人是葫芦工艺品对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图片、视频课件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葫芦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魅力。

3、德育目标:通过欣赏、交流、评述,了解葫芦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将民间葫芦工艺品发扬光大。

教学难点:
学生对葫芦工艺品制作工艺的认识及表述。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激起兴趣
1、出示礼物,生谈对葫芦的认识
我们平时可以用葫芦做什么?
2、了解吉祥寓意,引入课题
二、学习欣赏制作工艺深入了解工艺特点
1、出示制作工艺的名称,学生根据名称猜测可能的制作方法。

2、在以上基础上,学生自学课本相关知识。

3、交流学习成果
(1)实物展示,学生通过区分实物,了解天然葫芦、针划葫芦、刀
刻葫芦、彩绘葫芦4种简单的制作工艺。

(2)拓展引入山东聊城的刀刻葫芦取得的成就,引发学生对民间工艺的兴趣,激发自豪感。

(3)投影与视频展示,学习勒扎、范制等比较抽象的制作工艺。

(4)教师亲自动手示范,制作烙画葫芦,生在观看过程中了解烙画葫芦工艺。

(5)课堂小结,简单总结葫芦制作工艺。

三、学以致用,创作体验
1、教师示范制作彩绘葫芦,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2、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学生了解注意事项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优秀成果展示。

四、拓展课外资源,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