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随着 现代 生物 技 术 的 发展 ,转基 因食 品 已逐 步进 入 普 通 百 姓 的生 活.所 谓 转 基 因食 品 ( e ei l g n t al c y
m d i o )即是 :利用分子 生物学技术 ,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 o ie f d fd o 传物 质 ,使 其在 性状 、营养 品质 、消费 品质 向人 们所需 要 的 目标转 变 ,以转基 因生物 为食物或 为原料加 工
Ab t a t Thi p ra t m p s t o i e a r to ala a y i ft i e r bl fs c iy I lo sr c : spa e t e t o pr v d a i n n l ss o he h dd n tou e o e urt . ta s pu s f wa d t r pe tofge e i a l t or r he p os c n tc ly modfe o d ii d f o s, a pho d h tg n tc f dswi veo ce — nd u l s t a e e i oo l de l p s in l tfe ly a o g a op e ho d a s i n ii nd r to a t iu e t wa d t iia l s l n s pe l l ce tfc a a i n la tt d o r s i. Ke r s:ge e ia l o iid f d ; s f t n l i ;p o p c y wo d n tc ly m d fe oo s a e y a a yss r s e t
维普资讯
第 2 第 5期 2卷
20 0 6年 l O月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转基因技术是一门分子生物学技术。
自诞生以来,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大规模种植,为世界粮食短缺、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存在,包括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等方面。
这给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尽管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但由于专业性的限制,而难以被大量推广和接受。
本文针对转基因食品的优良特性和潜在风险进行相关分析。
标签:转基因技术;食品安全;潜在风险;分析转基因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噬菌体、某些特定病毒、细菌中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人们所期望的产物,如乙肝疫苗、抗虫棉等,或转基因食品[1]。
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应用,可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缓解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2],因此,含转基因食品市场占比也越来越大。
但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争论一直存在。
质疑者主要担心转基因技术的不确定性,认为转基因食品在营养成分、毒理性、潜在致敏性、外源基因等方面存在风险。
1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转基因植物技术从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并在各国之间迅速推广。
第一例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转基因番茄。
在此后的20年中,世界转基因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迅速发展到1797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累计带来直接经济收益超过1500亿美元[3]。
我国在最初是引进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随后批准种植的转基因食品作物陆续包括番木瓜、番茄和甜椒三类。
除转基因作物外,转基因动物技术也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该技术能有效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并改良动物产品品质。
但是由于食品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转基因动物技术还没有食品产业化。
因此,本文主要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2 发展转基因作物的意义及优点转基因作物短时间的迅猛发展,是因为其较传统作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课时作业2: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知识点1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1.(2020·天一大联考高二月考)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关于其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的优点B.微生物具有生长繁殖快的优点C.微生物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因素不敏感的优点D.微生物具有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的优点解析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这是因为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
答案C2.(2020·余杭区高二月考)下列不属于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研究成果的是()A.转基因技术已被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B.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是目前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重要途径C.目前开发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几乎涉及各种类型疾病的治疗D.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的无子草莓具有果实大、口感好、营养物质丰富的特点解析无子草莓的繁育的原理属于染色体变异,不属于转基因技术。
答案D3.下列不属于转基因动物方面研究成果的是()A.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B.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C.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D.制备单克隆抗体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运用的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答案D4.(2020·大理民族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错误的是()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体内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B.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C.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特定蛋白质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解析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品种,但不能产生新物种,D错误。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说明文阅读原文附加答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说明文阅读原文附加答案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为人类解决将来食物的巨大缺口亮出了一道希望的曙光。
那它的安全性又多高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说明文阅读原文转基因食品就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
其优点显著,但转基因食品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存在的或潜在的危害性。
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
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过程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
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
美国生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分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
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
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在英国,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
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表现和检测出来。
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种问题可能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如一些盐碱、沼泽、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以前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从而使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造成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物种退化、减少甚至灭绝。
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
专家警告,如果这种具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具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4(2)同源重组是指在DNA断裂的情况下,含有同源区段的DNA之间发生的重组。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对耳聋小鼠进行基因治疗。
①利用技术扩增野生型小鼠的基因A,再用图2中的限制酶切割基因A与腺病毒载体形成黏性末端,最后利用酶进行拼接,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该载体与耳聋小鼠的DNA进行同源重组,效果不佳。
①在上述基础上,科研人员又将sgRNA基因、Cas9基因接入了腺病毒表达载体(见图3),同时引入sgRNA的识别序列,目的是。
图3所示的腺病毒表达载体还需要哪些必要的结构或基因(多选)。
A.启动子和终止子B.RNA聚合酶基因C.标记基因D.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E.反密码子F.复制原点(3)将腺病毒表达载体注入耳聋小鼠的单侧耳组织细胞。
为评估该治疗方案的效果,研究人员使用同一只小鼠的非注射耳作为对照,而不是另一只没有注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小鼠,好处是可以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纠正小鼠的突变基因,从而治疗小鼠的遗传性耳聋。
人体内基因A突变也会导致遗传性耳聋,欲将该方案用于临床治疗,从安全性角度还应关注。
参考答案:1.C【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详解】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不受天敌的限制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对生物多样性存在安全隐患,A不符合题意;B、在食物安全方面,不能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掉以轻心,有可能出现新的过敏源,存在安全隐患,B不符合题意;C、转基因植物具有了抗病特性,使该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升,不是转基因产物存在的安全隐患,C符合题意;D、在食物安全方面,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存在安全隐患,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转基因食品安全分析-课程-第五部分 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

和科学的方法,充分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公认的生物安
全评价方法,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认真收集科学数据 和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才能够得出有关生物安 全的科学结论。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原则
1.科学原则
科学原则是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则。基于科学基础的食品安 全性评价会对整个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
第五部分
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
概述
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问题成为 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 提高食品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由于基因技术,特别是转 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转基 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上。
概述
转基因食品已经走进我国百姓的生活。 国内尚没有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生产。 近几年我国大量从美国、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其中大部分 是转基因大豆。 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大豆色拉油含有转基因成分。
的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原则
4.逐步原则
•逐步原则是指对转基因生物进行安全评价应当分阶段进行,并且 对每一阶段设置具体的评价内容,逐步而深入地开展评价工作。
通常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应该有如下四个步骤:(1)在完全
可控的环境(如实验室和温室)下进行评价;(2)在小规模和可 控的环境下进行评价;(3)在较大规模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评价;
的特征(非预期效应)。由于技术的原因,外源基因在染色
体内的插入仍然是随机的,并不能确定地将外源基因插入某 个位点。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内容
非预期效应
•非预期效应可能形成新的代谢物或改变代谢模式,如酶的 高水平表达可能引起次级生物化学效应,或改变代谢途径,
或改变代谢物水平。没有单个试验能发现所有可能的非预期
《转基因食品有哪些优势》说明文阅读附答案

《转基因食品有哪些优势》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转基因食品有哪些优势》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转基因食品有哪些优势①世界人口目前已超过70亿,预计在未来50年内还将翻倍。
为了供养如此庞大的世界人口,确保足够的粮食供应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转基因食品能够以多种方式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②水稻是一些国家和地区主要而且单一的主食,然而,光是大米不能为人体提供所有必要的营养,而包含额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转基因大米,可缓解以大米为主食地区人们普遍的营养不足现象。
例如,失明是维生素A缺乏而造成的一个常见问题,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们培育出来的转基因“黄金”大米,含有高含量的β-胡萝卜素,铁的含量也远远超过普通大米。
③药物和疫苗的生产成本通常很高,有的还需要特殊的储存条件。
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含有疫苗成分的西红柿和土豆品种,食用了这种西红柿或土豆就可以起到疫苗的作用。
而且,这种形式的疫苗比传统疫苗更方便装运、存储和管理。
④转基因并不只限于农作物。
例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是世界性的一个严重问题,科学家培育的转基因杨树可用于清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17教育网]⑤此外,从作物生长的`角度,转基因作物拥有以下优势:⑥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强。
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农民每年使用的化学杀虫剂以吨计。
有农药残余的食品对消费者有潜在的健康危害,过度使用杀虫剂和肥料还会污染饮用水和地球环境。
种植转基因作物,如植入了B.t.基因的玉米,可有助于减少对化学杀虫剂的依赖和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⑦作物抗病能力强。
许多病毒、真菌和细菌,都会引起植物生病,植物生物学家正在努力创造能抵抗这些病害的转基因植物。
⑧作物耐寒能力强。
植物幼苗经不起霜冻的侵袭。
科学家将一种冷水鱼的抗冻基因引入烟草和马铃薯等植物的基因组里,有了这种抗冻基因,植物幼苗能够耐受低温而不被冻死。
⑨作物耐旱、耐盐碱能力强。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耕地被用于建造住房。
能够承受长期干旱或高含盐量土壤和地下水的转基因作物,可充分利用之前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地,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危机。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理论上讲,任何外源基因的转入都可能导致遗传工程体产生不可预知的或意外的变化,其中包括多向效应。这些效应需要设计复杂的多因子试验来验证。 模型动物的建立对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动物实验是食品安全评价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转基因食品的毒性检测评价涉及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致癌性与遗传毒性等多种动物模型的建立。 (三)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评价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时,认为在采取个案分析原则的基础上,还应考虑: 1、使用的抗生素是否是人类治疗疾病的重要抗生素; 2、是否经常使用; 3、是否口服; 4、在治疗中是否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5、在细菌菌群中所呈现的对抗生素的抗性水平状况如何; 6、在选择压力存在时是否会发生转化。
3,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的影响是难还是祸害,难以预料.
4,由于外来基因的插入,可能导致潜在毒性,过敏及三致性.
5,经济利益冲突.
03
02
05
01
04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之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目的是从技术上分析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潜在危险,对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商品化生产和应用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以期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生物技术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影响人体肠道微生态环境
产生有毒物质
转基因食品中的标记基因有可能引起人体肠道菌群谱和数量变化,通过菌群失调影响人的正常消化功能。
转基因食品有可能提高天然植物毒素的含量。 争论的背景有:
1,转基因技术发展太迅速,科学技术还不能预测其对未来的影响,如对多代遗传,变异,环境等.
2,转基因食品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千万年来由自身实践来选择食品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9分)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应用现代份子生物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扭转,再制造出具有新特点的食品种类。
其优点显著,但转基因食品存在良多不容忽视的存在的或潜伏的危害性。
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发生毒素的默然基因开启,发生有毒物资。
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致使生物体系统失调、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进程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
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
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性反映。
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终究没有被批准商业化出产。
人们在食用了这类改进食品后,食品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发生抗药性。
在英国,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以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
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由较长期才能逐步表现和检测出来。
良多转基因生物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类问题可能要经由许多年后才能浮现出来。
如一些盐碱、池沼、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之前本来不适合农业种植,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
从而使本来糊口在这里的生物的栖息地受到损坏,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终究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
专家正告,如果这类拥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拥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因为转基因作物特性良好,良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使某些作物的多样性大大下降。
维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遇疫病侵袭的首要方式。
1864年的爱尔兰土豆枯死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数百人流离失所,缘由就是当地人只种植两个土豆品种。
转基因作物可能将其抗性基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成无敌杂草。
基因漂移的进程很难人为节制,其后果也难以预测。
在加拿大,被用于实验的油菜,只拥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一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有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发生了杂交,这类油菜对周围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选自朱世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有改动)
9. 以下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转基因食品可能在30年或更长的时间,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
B.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比一般大豆低12%~14%。
C.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的转基因生物,将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D.转基因食品会发生过敏原,而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反映。
10.以下说法相符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转基因作物能在卑劣的环境下生存,但人们发现它会损坏生物种群,已使生态系统失衡。
B.转基因作物拥有抗病虫的优点,因而在其生长进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更能维护自然环境。
C.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使各地暴发了作物疫病,譬如1864年爱尔兰土豆的枯死病。
D.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可能会漂移,传给野生亲缘种,这类杂交会发生严重后果,难以节制。
11.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扼要概括转基因食品存在的或潜伏的危害。
(3分)
参考答案:
9.C (C项这句话说明的是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并不是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
10.D (A项对应的是3、4段,这两段阐明了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原文说这类影响“可能要经由许多年后才能浮现出来”,“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终究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这是一种潜伏的危害,是一种推测。
选项表述的“人们发现”,“已使”与之不符。
B项对应的内容是第5段“专家正告……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选项说转基因作物不需要使用农药,原文说转基因生物会使害虫发生抵抗性,“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
C 项对应的是第5段。
这一段举例说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首要作用,从而进一步证明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巨大危害。
但所举的例子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没有直接联络。
考生容易误会语句之间的逻辑瓜葛。
D项对应的答案在文章最后一段。
)
11.①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②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2、没有“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