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息两篇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同江市第四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0

同江市第四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0

疑难探究
2.浏览全文 , 体味消息的语言 , 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已”即〞已经” , 说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
长江。表达了消息的准确性。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 人渡过长江。
〞大约”说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 数 , 不是确数。表达了消息的准 确性。
疑难探究
〞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 意 , 反衬出解放军的英勇。 国民dang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 军无斗志 , 纷纷溃 退。 用语简洁 , 突出了敌军的不堪一 击 , 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
找一找
〞我”中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情怀 ; 〞我”中有纵横天下的豪迈气势 ; 〞我”中有必胜的决心和胆略 ; 〞我”中有作为领导者的自豪和骄傲 ; 〞我”中有〞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的胸襟 ; 〞我”中有〞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的气概。
播报新闻
活动二 : 学做播音员 用恰当的语速、语气、节奏播报两那么消息。
作用 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扼要地揭 : 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 总领了全文。
疑难探究
1.这那么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 , 只用了不到二百字 , 你 觉得效果如何 ?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地描写渡江战斗的情景呢 ? 本文不足二百字 , 却简而不陋 , 是大手笔 , 堪称经典。
対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 作者没有详细描写 , 只是几笔勾勒 , 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军〞摧 枯拉朽 , 军无斗志 , 纷纷溃退” , 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 堪一击 , 根本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新闻的语言简明而又准确
比一比
从下面两组句子中 , 你有什么发现 ? A. 国民dang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 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 军无斗志 , 纷纷溃退。

吉林省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课件新人教版

吉林省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课件新人教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吹响号角】 (1)请补全以下研学主题。
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 继承先烈遗 ⁠
志。 ⁠
参观玉米生产示范区: 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有可为 ⁠
的热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感悟精神】 (2)在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前,学校想邀请
线的方式跟同学们分享您的英雄事迹。热切期待您的分享。
某校学生会
2024年6月2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内精读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
5.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
时间
新闻事实
① 二十⁠ 日夜起 ⁠
中路军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 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 过三十万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kuì散( 溃 )
(2)在语段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 在下面。
答案:他们前仆后继、锐不可当,将敌人打得溃散 而逃。
(4)将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答案:难道泸定桥残损的铁索没有铭记这段历史吗?
件顽固抵抗。不能形容我方“守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下面是小雅同学搜集的一则消息,请你来拟写标题。 新华社上海2月17日电(记者贾远琨) 记者17日从中国
东方航空公司了解到,当地时间2月17日1点49分,东航涂 装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经过近6小时、约4 200千米的全程 直飞,顺利抵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准备参加于2月20 日至2月2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24年新加坡航展。

《消息课件》PPT课件_OK

《消息课件》PPT课件_OK
• 具体写法是:导语或开头部分往往用倒金字塔式,导语 之后,主体和结尾部分,则用时间顺序式,完全按事情 发展顺序来展开新闻。
2021/7/27
15
第六章:消息
6.3.4散文式结构。 • 散文式结构,就是用自由、灵活的手法组织安排材料。
这种结构像散文那样富于变化,没有框框,浑然天成, 形散神不散,最重要的材料,常常不写在消息的开头, 而是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灵活安排。 • 这种结构写新闻,轻松、自由、活泼,突破了长期形成 的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大段的写作模式, 一般来说它常常具有鲜活的细节描写,可在现实基础上 展开适度联想,而且有文采。
2021/7/27
19
第六章:消息
6.4. 2消息标题的配置方式
1.完全式标题。 这类标题,既有主标题,又有肩题和副题。这种配置多用于
报道重大事件,重要因素较多的消息。 2.主肩式标题 。 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 3.单行标题。 只有一个主标题,这是短讯、国际消息采用最多的标题形式。
2021/7/27
2021/7/27
25
第六章:消息
6.4.5消息的背景
▪ 消息背景指的就是消息报道中与新闻事件发生或新闻人
物成长密切相关的历史、环境与原因,它解释事件发生 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突出新闻价
值和深化主题服务。
▪ 按功能划分的三大类:对比性背景、说明性背景、注释
性背景
▪ 背景材料在消息中有较大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2021/7/27
10
第六章:消息
6.2.6人物消息
• 人物消息又称人物新闻,是以写人为主的消息,迅速及 时地反映人物的某一典型事实或某个侧面,反映某个特 定人物的思想、成就、行为或遭遇的消息种类,在目前 报纸上运用比较广泛。

学习写消息PPT课件

学习写消息PPT课件
在撰写综合消息时,需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信息遗漏或误导读 者的情况。
人物消息写作要点
人物消息是报道人物经历、成就和事迹的消息类型,其写作要点包括: 突出人物的特点和亮点,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描写,强调人物的代表 性。
人物消息的写作风格应生动形象,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使读者对 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02 消息写作技巧
标题写作技巧
01
02
03
标题要简短明了
标题应简短有力,概括消 息的主要内容,避免冗长 和复杂的表达。
突出关键词
标题中应突出关键词,以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消 息更容易被检索和传播。
创新性
标题要有创新性,可以通 过使用修辞手法、引用、 疑问句等方式增加吸引力。
导语写作技巧
开门见山
主体部分应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避 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详略得当
主体部分应根据消息的重要性和相关 性进行详略处理,重点突出,次要内 容可以适当省略。
结尾写作技巧
总结全文
结尾应对全文进行简明扼要的总 结,概括消息的主要观点和信息。
引导读者行动
结尾可以提出建议、号召或引导读 者采取行动,以增强消息的影响力。
让读者快速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
在撰写动态消息时,需要注意新闻价值 的判断,选择具有代表性、时效性强的
事件进行报道。
综合消息写作要点
综合消息是报道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多件事情的消息类型,其写作要点包括:选取有 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注重事件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强调整体效果。
综合消息的写作风格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注重信息的整合和提炼,使读者对整 个事件或现象有全面的了解。
导语应直接切入主题,简 明扼要地介绍消息的主要 内容,避免过多的铺垫和 修饰。

消息、新闻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课件

消息、新闻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课件
a.善于发现、提炼最新最重要的信息; b.把最新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说; c.尽量把最新最重要的信息说得准确、具 体;
.
15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具体要求:新、快、短、活
快: (新闻除了内容的新之外,还有时效的 要求。)
·怎样把新闻写快?
a.报道迅速及时
b.及时传播信息,沟通信息
新闻讲究时效,时效是新闻区别于其它文
.
9
主体
❖ 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 对导语 作具体全面的阐述, 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 突出中心, 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表现 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 辑顺序”写作, 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 再写次要 的。
.
10
背景
❖ 新闻背景, 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 系等。写新闻 有时要交代背景, 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 新闻的内容和价值, 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 用, 也就是回 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但是“解释”不是议 论, 解释本身就是事实, 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最 前面
b. 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
c. 多写视觉新闻
.
18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其他要求: 1、新闻标题抓住关键词,语句要凝练; 2、导语要写得干净利索 (尽量开门见山,概括点明最主要的信息); 3.注意行文流畅 (围绕新闻主线有机地组织材料,层次要清楚)。
(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 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 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 从这里写起。 ❖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 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 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禹州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课件 新人教版2

禹州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课件 新人教版2

⑥年轻阿姨的话,戳穿了店主的诡计,使故事 形成波澜。
怎么要孩子赔五块呢?”⑥店主顿时满脸通红, 但她仍狡辩道:“样式一样,质量不一样,价钱 当然也不同,我还会骗一个孩子吗?”阿姨没有 和她争辩,从包里掏出一块钱给了她。然后回过 头看着我说道:“孩子,现在你可以走了。”我 先是愣了一下,继而觉得心里暖暖的。
阿文听到这儿,脸有点红了。此时,省略号 忽然出现了,它在页面上一出现,标点符号们忽
然鸦雀无声了。它开口说话了,却是对阿文说的: “我的小主人,你可得知道,标点符号们各有所用, 有断句的,有表语气的,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 可不能乱用。”④ ④通过省略号的话,点出文章中心。
阿文的脸更红了,他让省略号给标点符号们带 个话,让它们都各自归位,然后他一定会认认真真 地、从头至尾改正用错的标点符号。
我双手捧着这只小麻雀,回到家里,找了个小盒 子,在里面铺上一层妈妈刚买回来的白白的棉花。
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小东西放在上面。它受伤 了,我仔细地检查着它的伤情:小麻雀的右翅膀被石 子打伤了,伤口很深。小麻雀惊恐地看着我。我小声 地安慰它:“小麻雀,别怕,我一定能把你医好。” 我从药箱里找出药,小心地涂在小麻雀的伤口上,用 纱布包扎好,然后把装小麻雀的盒子放在窗台上,抓
句号说:“逗号兄,你一人独大,我是绝对不 依的,古人所谓‘句读之不知’,我还排在你前面, 也许你们不知道标点符号的历史,我存在之时,你 们都未诞生。”句号的一番话,在众标点符号之间 引起一阵沉默。但马上沉默又被引号打破,它说: “历史归历史,现在的你,有我存在时,你还是多
在我统属之内。”句号立刻反攻了,说:“引号 休要狂妄,要不是阿文时常犯错,我待在你内部 的时间绝不会那样多!还有逗号,你真以为你有 数量上的优势吗?若不是阿文常将属于我的位置 错给了你……”

八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点拨】 这则新闻主要报道了受阅人员的严苛训练,还写了许
多默默奉献的人的付出。根据结尾“台前与幕后,构成了 一道独特风景。所有官兵的付出都会被铭记,所有夙兴夜 寐的艰辛都值得。他们,共同为受阅的庄严时刻而努力” 可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无论是台前的 官兵,还是幕后的官兵,都为国庆阅兵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都是值得敬佩的。
采访问题: ①__示__例__:__您__认___为__女__排__精__神__的__核__心__内___容__是__什__么__?___ ②________请__您__介___绍__一__下__自__己__在__女__排__训__练__、________
____生__活__中___的__切__身__感__受__好__吗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今后的比赛中,您有没有信心一直保持较高的
水平呢?
【点拨】 本题考查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要根据采访主题、
采访对象、采访资料进行设计。如可设计为:请您说 说女排精神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可以吗?您认为女排 精神对各行各业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5. 育英中学八(3)班开展“祖国,您在我心中”综合实践活 动,请你参与。
(1)在活动开始前,童童同学写了一段开场白,请按要求 帮他修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祖国”不是 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预赛第一。
决赛中,李明同学依旧采用这个战术,出发后一直 隐藏在大部队中不强出头领跑。200米之后,他突然加速 冲到了第一位,不过随后来自八(2)班的杨森突然冲出大 部队跃至第一位,成为新的领跑者。最后120米李明开始 从外道加速,在最后几十米超越了所有选手,第一个冲 过终点,成绩是3分09秒10。八(2)班的杨森以3分10秒53 的成绩获得亚军。

高中语文课件第二章 2.综合消息两篇

高中语文课件第二章 2.综合消息两篇

走近文本
文本导读
2.《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是一篇科技方面的综合消息。从新闻价值方面来说,它具有一定的 显著性和接近性。“世界第一大峡谷”是很吸引人的新闻题材,它首 先点明了最引人注目的科学事实,同时因为峡谷在中国境内,可以 引起国人的自豪感。作为综合性消息,记者在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 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新闻事实后,又综合 各种材料丰富拓展了这一事实,使读者能明了事实全貌。学习这样 的科技方面的综合消息,主要抓住求知、求趣两个方面。
问题探பைடு நூலகம் 迁移应用
(1)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的论 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论据不足,即使标题是正确的,也会令读者 感到没有说服力。
(2)一语破的。新闻中的事实往往不止一件,其中最新鲜的事实,才是 它的精华,因此要牢牢地抓住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 以一语破的。
问题探究 迁移应用
3.《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在报道雅鲁藏布江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事实的基础上,还提供了哪些 相关的信息?
参考答案:综合性消息不仅反映新闻事实本身,它还具有拓展性,反 映新闻事实的总体状况、发展趋势,以补充和丰富事实的传达。这篇 消息,在报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事实基础上,还 向横向和纵向延伸,为消息提供更丰富的相关信息。从横向信息来讲,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印度洋暖湿水汽北进提供了一个大通道,使亚热 带向北延伸6个纬度左右,造成大峡谷内独特的自然风貌,为动植物提 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从纵向信息来说,大峡谷形成于上新世,青藏高 原的强烈隆起,使雅鲁藏布江水流切割地壳薄弱处,下切侵蚀出今天 大峡谷的奇观。这些延伸资料,使读者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 一大峡谷这一新闻事实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历程:
• 1902年,英国贝利上尉从印度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地区探险考察,回去后出版了《无护照西藏之行》一书。 20世纪20年代,美国植物学家沃德到大峡谷地区考察, 采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20世纪50年代,为修筑墨脱 公路,西藏自治区公路局和水利厅曾组织有关人员对大 峡谷进行路址勘察。
• ——阿基米德没有死,燃烧的生命是不朽的。
• ——肉体的生命消失了,但燃烧的精神依然长存。
• 信念是割不断、摧不垮的。信念只因心灵的枯萎 而消失。信念的火种一旦熄灭,燃烧的生命也就 停止。
• 生命是一种燃烧,人生因燃烧而壮丽。但愿自己 的生命已被烈火点燃……
• 修身名句
•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 赏读: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到消 化。睡前唠叨不绝会使思绪兴奋,不得安宁,因 而影响入睡。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论语·泰伯》
• 赏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 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 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 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 例句:近年来,俄罗斯老百姓都________国内的 飞机票价格越来越贵,只涨不跌。一些消费者 ________说,如果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他们决 定抵制国航,作为__________。
• (2)依据·依靠 • 辨析:“依据”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论断的前提 或言行的基础。“依靠”是指望某种人或事物来 达到一定目的。
• 画家梵·高为何苦苦地画着向日葵?他是在描绘 燃烧的生命!他的灵魂里有一轮常燃不息的太阳; 他的生命在燃烧着,他的作用也在燃烧着。
• 燃烧需要火种,理想和信念便是燃烧的火种。
• 当年古罗马的军队偷袭了叙拉古王国,75岁的大 科学家阿基米德彻夜未眠,正在地上画他的几何 图形。看到鼻尖上的利剑,白发老人从数学的迷 梦中惊醒。他从容不迫地对罗马士兵说:“等一 下杀我的头,再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这条几 何定律证明完毕,可不能给后人留下一道还没有 求解出来的难题啊!”残暴的士兵不理解他的话, 不由分说,一剑砍死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辨形组词
yán (1)dàn
伸 生
xián 水
xuān (2)xuān
言 闹
xuàn 染
峭bì (3)玉bì
胳bei 答案 (1)延 诞 涎 (2)宣 喧 渲 (3)壁 璧 臂
• 3.近义辨析
• (1)抱怨·报怨
• 辨析:“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 怨。侧重于口头说的方面。“报怨”指对所怨恨 的人做出反应,如“以德报怨”侧重于行动。
• 例句: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从出生到六个月,完 全________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的全 部营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包括水。这种 说法具有充分的科学________。 • 答案 (1)抱怨 抱怨 报怨 (2)依靠 依据
• 4.词语解释 • (1)不辞艰险:___________ • (2)无与伦比:___________ • (3)郁郁葱葱:___________ • 答案 (1)不怕艰难险阻。 • (2)指没有能比得上的。 • (3)(草木)苍翠茂盛。
• ——《晏子春秋·杂下》
• 赏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 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 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 该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 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修权》
• 赏读:作十年的打算,没有比培植果木更恰当的; 作终身的打算,没有比培育人才更恰当的。如果 能精心地培育人才,巧妙如神地使用人才,那么, 从事大业就能得心应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培养 人才是中华民族腾飞必经的门径。培养人才是长 远之计,培养人才也是不容易的。树:种植,培 育。
预习作业
1.字音识记
(1)溜.达( ) (2)剖.面( ) (3)迦.巴瓦( )
(4)踏勘.( ) (5)峭.壁( ) (6)田畴.( )
(7)埋埋 埋怨 伏
(8)薄薄薄弱纸ōu (3)jiā (4)kān (5)qiào
(6)chóu (7)mán mái (8)báo bó (9)cánɡ zànɡ
结构图示
标题引 正题 题 上课能否电头:本报、记者 晚一点儿导语:主要内容——冲突、建议
主体:调查分析 结尾:希望解决问题
我 认 谷国 雅 为科 鲁 世学 藏 界家 布 第首 江 一次 大 大确 峡 峡谷标 电 导 主题 头 语 体: : : :引 社 主 介题 名 要 绍和 、 内 这正 地 容 项题 点 , 确、 照 认时 应 的间 题 探、 目 索作 历者 程
综合消息两篇
• 哲思短章
• 论燃烧
• 燃烧,随处可见。可是,你思索过燃烧意味 着什么吗?真正的人生,乃是一种壮丽的燃烧。
• 自然界最崇高的莫过于太阳。为了无数个星 球上的生灵,她无时无刻不在燃烧中获得自傲; 她倾尽自己的热力点燃万物,她的生命也因此 得到延长。
• 煤的燃烧同样是壮丽的。在漫长的岁月里, 默默地忍受着屈辱,理想之光一刻也不曾泯灭, 最终,它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成为熔炉里熊熊
• 1973年,由关志华、杨逸畴等6名中国科学家拉 开了中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科学考察的序幕。 1993年,以何希吾、温景春等为首的中日联合雅 鲁藏布科学考察队进入大峡谷考察,因日方队员 落水失踪,考察活动中止。1998年4月至12月, 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两度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地区,并首次成功地徒步穿越了大峡谷核心地段, 进一步取得科研成果,实现了中国科学家多年的 夙愿。
• 知识卡片 •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
•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学生存在着负担过重 的问题,起床早,睡觉晚,书包重,作业多。 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北京青年报》在 2002年12月刊发了记者邓兴军、张颖、张桂函 采编的新闻《上课能否晚一点儿》。 •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篇消息见报的当天上午,
• 《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 大峡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