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类型分类
建筑工程全部基础分类,看完,门清!懂了可装可吹!

建筑工程全部基础分类,看完,门清!懂了可装可吹!基坑分类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筏形与箱形基础,钢结构基础,钢管混凝土结构基础,型钢混凝土结构基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基础,干作业成孔桩基础,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基础,沉管灌注桩基础,钢桩基础,锚杆静压桩基础,岩石锚杆基础,沉井与沉箱基础1、无筋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是基础的一种做法,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刚性基础也称为无筋扩展基础。
无筋基础2、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是指上部结构通过墙、柱等承重构件传递的荷载,在其底部横截面上引起的压强通常远大于地基承载力。
故需在墙、柱下设置水平截面向下扩大的基础等,以便将墙或柱荷载扩散分布于基础底面,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扩展基础包括柱下独立基础和墙、柱下条形基础等。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3、筏形与箱形基础(1)筏形基础筏形基础(raft foundation)(筏基)又有平板式和肋梁式之分,是指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又比较弱时,用简单的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这时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称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由于其底面积大,故可减小基底压强,同时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并能更有效地增强基础的整体性,调整不均匀沉降。
筏形基础(2)箱形基础箱型基础是指由底板、顶板、钢筋混凝土纵横隔墙构成的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箱型基础具有较大的基础底面、较深的埋置深度和中空的结构形式,上部结构的部分荷载可用开挖卸去的土的重量得以补偿。
与一般的实体基础比较,它能显著地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降低基础沉降量。
箱形基础4、钢结构基础一般理解为钢结构建筑下的基础,常用有砼基础+预埋件形式实拍图5、钢管混凝土结构基础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
基础的类型

5、采光井
地下室的采光井,一般每个窗设一个,当窗的距 离很近时,也可将采光井连在一起。采光井,视 地下室窗台的高度而定,一般采光井底板顶面应 较窗台低250~300mm。 采光井在进深方向(宽)为1000mm左右,在开间 方向应比窗宽大1000mm左右。采光井侧墙顶面应 比室外地面设计标高高250~300mm,以防止地面 水流入。采光井的构造如图所示。 为了排出落人采光井的雨水,井底面要做1%~3 %的坡度,用缸瓦管或混凝土管将雨水引下水管 网。在井口设遮雨设施,可防雨、雪落人井内, 但距井口上缘应有一定距离,以免影响采光。有 些建筑还在井口上加设铁篦子,防止人、物坠入。
返
回
桩基础
1、当建筑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 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 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做其他人工地基没 有条件或不经济时,常采用桩基础。 2、按受力方式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3、按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返
回
返回第三节来自地下室的分类和组成一、地下室的分类
二、地下室的组成
返
回
板式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很大或地基的承载 力很小时,可采用板式基础。这种基础由 整片的钢筋混凝土板承受整个建筑的荷载 并传给地基,它形似筏子,又称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和梁板式 两大类,如图所示。
返
回
箱形基础
当钢筋混凝土基础埋置深度较大,并 设有地下室时,可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 和墙浇注成箱形的整体来作为房屋的基础, 这种基础叫做箱形基础。
返
回
砖砌条形基础由垫层、砖砌大放脚、防 潮层、基础墙四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1、垫层的材料应因地制宜,其做法一般有灰土垫层 (即由石灰粉和粘性土拌和并经历夯实而成)、碎 砖三合土垫层(即由碎砖、石灰粉和粘性细土拌合 并经夯实而成)、混凝土垫层等。 2、砖砌大放脚在垫层的上方,基础墙的下部,其目 的是增加基础底面的宽度,使上部荷载能均匀地传 到地基上。大放脚的断面形式和砌法有等高式和间 隔式 。 3、砖基础在室内地坪面以下60mm左右的水平位置 设置防潮层。
建筑基础结构类型

建筑基础结构类型:
1.独立基础:用于单层或多层建筑,直接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
下层土体中。
独立基础按构造形式可以分为普通独立基础和扩展独立基础。
2.条形基础:多用于多层建筑,将建筑物荷载通过一块较大的
混凝土板均匀传递到下层土体中。
条形基础按构造形式可以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3.筏板基础:将建筑物荷载通过一块较大的混凝土板均匀传递
到下层土体中,常用于地下室、车库等建筑中。
筏板基础按构造形式可以分为平板基础和梁板式基础。
4.箱形基础:由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
常用于高层建筑中。
箱形基础按构造形式可以分为平板基础和梁板式基础。
5.桩基:将建筑物荷载通过桩传递到下层土体中,按构造形式
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桩基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如淤泥、软土等地区。
基础的类型与分类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一、基础的埋深1.基础埋深:指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浅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5m。
深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5m。
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500mm。
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基础型式及荷载(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a.工程地质条件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浅埋。
当浅层土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深埋,但应与其它方案比较。
b.水文地质条件尽量将基础埋置在地下水位200mm以上,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得不埋在地下水中时,应将基础置于最低水位200mm以下。
(3)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基础底面必须置于冰冻线以下200mm。
(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埋深新建基础应低于相邻原有基础。
如埋深大于原有基础,则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基础间净距是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5)其它基础底面要底于室外设计地面不少于。
二、基础的分类1.按材料的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是用刚性材料建造,受刚性限制的基础。
如混凝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
通常用在层数不太高或地基条件很好的地区(2)柔性基础:是指基础宽度的加大不受刚性角限制,抗压、抗拉强度都很高,如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用的最广(1)刚性基础(2)柔性基础2.按基础的构造形式(1)单独基础单独基础是独立的块状形式,常用断面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
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或厂房排架柱下基础,其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
(2)条形基础基础是连续带形,也称带形基础。
有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下。
2)柱下条形基础:为增加基底面积或增强整体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常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将各柱下基础用基础梁相互连接成一体,形成井格基础。
(3)满堂基础(用板梁墙柱组合浇筑而成的基础)底宽在3m以上且底面积在20㎡以上的为满堂基础(满堂桩承台)一般有板式(也叫无梁式)满堂基础、梁板式(也叫片筏式)满堂基础和箱形基础三种形式。
基础分类及图解

基础分类、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
埋置深度不超过者称为浅基础,大于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满堂基础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各种基础的解释)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
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
按构造又分为伐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 筏形基础:筏形基础形象于水中漂流的木筏。
井格式基础下又用钢筋混凝土板连成一片,大大地增加了建筑物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换句话说,单位面积地基土层承受的荷裁减少了,适合于软弱地基和上部荷载比较大的建筑物。
) 箱形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
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
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
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
补充知识会详细介绍桩基础。
房屋基础类型

基础的类型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 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所用的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及抗剪强度偏低。
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a称为刚性角。
在设计中,应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目的: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础材料。
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
常用的有:砖基础。
灰土基础。
三合土基础。
毛石基础。
混凝土基础。
毛石混凝土基础。
1)大放脚为保证基础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不至发生破坏。
2)灰土基础灰土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并与其他材料基础共用,充当基础垫层。
3)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一般多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四层和四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
4) 毛石基础具有强度较高、抗冻、耐水、经济等特点。
5)混凝土基础常用于地下水位高,受冰冻影响的建筑物。
6)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一定体积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
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
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OO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2.按构造分类(1)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单独基础。
单独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类型。
2)墙下单独基础。
墙下单独基础是当上层土质松软,而在不深处有较好的土层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而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2)条形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承重墙基础的主要形式。
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做成无肋式;肋式的条形基础条件:地基在水平方向上压缩性不均匀,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
建筑工程施工基础知识大全

建筑工程施工基础知识大全一、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物支撑和承载作用的主要部分。
地基基础的选择和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地质条件和地形情况来确定,一般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1.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地基基础的一种,其埋入地下深度比较浅,通常小于3米。
主要有承台基础、独立基础、筏式基础和桩基础等。
(1)承台基础:承台基础是建筑物在地基下加宽的一种基础形式,一般用于对承载能力和沉降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2)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是建筑物每个立柱下的独立基础,一般用在建筑物的直接承重结构。
(3)筏式基础:筏式基础是一种连续的浅基础形式,适用于建筑物荷载均匀分布和地基承载能力较差的情况。
(4)桩基础:桩基础是在地下打入地基桩,通过桩与土壤的摩擦力或桩自身的承载能力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2.深基础深基础是指地基基础的一种,其埋入地下深度比较深,一般大于3米。
主要有钻孔灌注桩、螺旋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等。
(1)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通过在地下打孔,将混凝土灌入孔内形成的桩基础,适用于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2)螺旋桩:螺旋桩是通过旋入地下形成的桩基础,适用于较软土质和湿地条件下的建筑物。
(3)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是通过预制或现浇的方式形成的桩基础,适用于对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二、建筑物结构建筑物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包括框架结构、框支撑结构、平面网壳结构和空间网壳结构等。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物结构形式,包括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
框架结构由垂直和水平的框架构成,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和外力作用。
2.框支撑结构框支撑结构是在框架结构基础上,增设支撑结构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地震带区域的建筑物。
3.平面网壳结构平面网壳结构是利用薄壳结构的原理形成的建筑物结构形式,适用于大跨度和无柱空间的建筑物。
4.空间网壳结构空间网壳结构是通过连接多个网壳构件形成的建筑物结构形式,具有轻质、高强和大跨度的特点,适用于运动场馆和大型展馆等建筑物。
建筑工程基础类型

建筑工程基础类型
建筑工程基础类型包括:
1.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承重部分,通常由地基和基础构成。
地基是指建筑物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可以是浅基础(如扩展基础、条形基础)或深基础(如桩基础、井基础)。
2. 结构基础:结构基础是建筑物支撑结构的一部分,用于承受上部结构的重力荷载和水平力荷载。
常见的结构基础类型包括框架基础、梁柱基础、板基础等。
3. 地下室基础:地下室基础是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基础,通常用于地下室的支撑和防止地下室渗水。
地下室基础主要包括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板基础等。
4. 屋面基础:屋面基础是建筑物屋面的支撑结构,用于承受屋面的重力荷载和风荷载。
常见的屋面基础类型包括钢结构屋面基础、混凝土屋面基础等。
5. 设备基础:设备基础是建筑物中设备或机械的基础,用于保证设备或机械的稳定运行。
设备基础根据设备的不同可以分为泵房基础、变电站基础等。
6.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改善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地基处理方法有加固土地基、预压土地基、挤密土地基等。
以上是建筑工程基础的一些主要类型,不同的建筑项目需要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基础类型分类
基础类型分类扫盲(建筑物、构筑物)
453
地基、基础的定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基础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地基subgrade foundation soils: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按照不同条件的简单分类
按基础使用的材料划分
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基础埋置深度划分
浅基础、深基础。
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埋深大于等于5米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实际工程施工角度来讲,基础埋深的原则是这样的:要在冰冻线以下,同时尽可能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考虑腐殖土层具备承载力,基础埋深要考虑与地基整体、协同承载建筑物的压力。
按基础受力性能划分
(一)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
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二)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按基础构造形式划分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和桩基础。
(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当柱下独立基础不能满足承载力,或地基变性要求时,也可以做成柱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二)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三)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
按构造又分为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筏板基础:是埋在地下的连片基础,适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载力较低、上部传来的荷载较大的情况。
箱型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
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四)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
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
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这种桩在施工现场或构件场预制,用打桩机打入土中,然后再在桩顶浇注钢筋混凝土承台。
优点是材料省、强度高、承载力大、耐久性好,不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适用于较高要求的建筑。
但自重大,运输和吊装比较困难,打桩时震动较大,对周围房屋有一定影响。
施工难度高,受机械数量限制施工时间长。
灌注桩:首先在施工场地上钻孔,当达到所需深度后将钢筋放入浇灌混凝土。
优点是施工难度低,尤其是人工挖孔桩,可以不受机械数量的限制,所有桩基同时进行施工,大大节省时间,缺点是承载力低,费材料。
按照基础的受力原理大致可分为摩擦桩和承载桩。
摩擦桩:系利用地层与基桩的摩擦力来承载构造物并可分为压力桩及拉力桩,大致用于地层无坚硬之承载层或承载层较深。
端承桩:系使基桩座落于承载层上(岩盘上)使可以承载构造物。
以及钻孔灌注桩、振动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夯扩桩、预应力管桩、预制方桩、钢管桩,用于软基处理的各种柔性半柔性桩 (如水泥搅拌桩与粉喷桩、砂石桩或碎石桩)、用于边坡支护的预应力混凝土抗滑桩等等根据不同特点命名的桩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