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数据文件通用格式(rinex)转换
子情境GPS数据处理概述

电文的GLONASS导航电文文件,用于存放在增强系统
中搭载有类GPS信号发生器的地球同步卫星(GEO)的
导航电文的GEO导航电文文件和用于存放卫星和接收机
时钟信息的卫星和接收机钟文件。对于大多数GPS测量
应用用户来说,RINEX格式的观测数据、导航电文和气
象数据文件最为常见,前两类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第4页/共15页
2.文件类型及命名规则
(1)文件类型
在RINEX格式的第2版中定义了6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文
件,分别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数据,他们分别是:用于
存放GPS观测值得观测数据文件,用于存放GPS卫星导
航电文的导航电文文件。用于存放在测站出所测定的气
象数据的气象数据文件,用于存放GLONASS卫星导航
第7页/共15页
概述①
•GPS网
– 采用GPS技术布设的测量 控制网 – 由点、基线向量构成,或 许还会含有其它类型的观测 量 – 目的:确定点的坐标,消 除几何上的不一致性
第8页/共15页
•GPS网的布 设 – GPS布设时 逐步推进
概述②
第9页/共1接收机内部存储 器或可移动存储 介质上下载到计 算机中 •格式转换 – 将接收机所专有的二进制数据 转换为可读取的 数据格式(通常 为RINEX格式)
第10页/共15页
概述④
•基线解算
– 根据同步观测数据确定接收机之间的基线向量及其方 差-协方差阵; – 一般工程应用中,该工作是在外业观测期间完成的; 在高精度长距离的应用中,外业的基线计算是为了对 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初步评估;正式的计算是在整个外 业 观测完成后进行; – 基线向量结果除了被用于后续的网平差外,还被用于 检验和评估外业观测质量; – 基线向量提供了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观测,可确定 GPS网的几何形状和定向;缺少绝对位置基准。
GPS数据文件通用格式(rinex)转换

RINEX数据格式(一)文章分类:综合技术由于GPS 接收机类型多种多样, GPS 原始数据的数据处理是非常繁重而复杂的。
RINEX 是英文“Receiver Independent Exchange Format”(接收机通用数据交换格式) 的缩写形式。
为使GPS数据处理软件通用化, 同时验证所用算法的可行性, GPS数据需要首先转换为RINEX标准格式, 然后再设计与编制所需软件。
在这种方式下, 一种软件能处理多种类型的GPS接收机所采集的数据。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应用研究实验室早期提出了一种标准的FICA文档格式,它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保持接收机所收集数据的原始特征, 只将该数据的二进制码逐个转换为计算机的ASCII 码, 对数据本身不作任何处理。
显然, 这种格式对数据库是理想的, 但对大量信息的存储和调用是繁杂的。
此格式曾经用于CIGNET计划中。
此后, 美国大地测量局开发了ARGO格式。
它将不同型号接收机收集的数据重新进行格式化, 完全符合CIGNET计划的应用。
但这种格式固定不变, 很难插入其它信息。
1989 年, 瑞士伯尔尼大学天文研究所为用于EUREF 计划, 提出了RINEX 格式草案。
1989年3月,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卫星定位大地测量学术讨论会上, 成立了GPS交换格式的专题研究机构, 讨论了各种数据交换格式的差异。
经过讨论决定, 形成了RINEX (版本1.0) 数据交换格式。
1989 年8月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上, RINEX格式被推荐为通用的测量GPS数据的标准交换格式。
在随后一年半的应用中, RINEX 被证明为GPS数据交换的一种有效途径。
1990年9月5日, 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GPS精密定位学术讨论会上, 提出了RINEX 格式(版本2.0) 的建议。
最后一次定稿是1993年3月在瑞士伯尔尼举行的IGS地球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上通过的。
GPS_OEM板原始数据向RINEX格式转换程序设计

doi:10.3969/j.issn.1001-358X.2009.05.009GPS-O E M板原始数据向R IN EX格式转换程序设计刘庆元,余文坤,扬 哲,谢文清,刘民选(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湖南长沙 410083)摘要:文中以THALES AC12GPS-OE M板卡为例,利用VB6.0实现了GPS-OE M板与计算机通讯程序的设计,并实现了将GPS主板接收的原始数据向标准通用的R I N EX数据格式的转换,而且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了稳定可靠的数据,证明了程序的实用性,为实际观测提供了一款通用数据格式转换的软件。
关键词:GPS(OE M);串口通信;R I N EX;格式转换VB6.0中图分类号:P22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58X(2009)05-0031-03 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出的导航电文,实时的计算出测站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
GPS接收机OE M板是GPS的主要接收设备,目前,我国使用的均为进口产品,GPS(OE M)型号很多,厂商设计的数据格式各不相同,其观测数据下载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接口,为了将不同型号接收机(OE M 板)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必须将原始数据向GPS通用的R I N EX数据格式进行转换。
因此,需要开发研究与计算机的接口软件和数据下载格式转换软件,使转换后的数据为一般通用软件都可读取的数据格式。
本文以AC12GPS主板为例,介绍了GPS -OE M与计算机通讯接口的设计及GPS—OE M主板原始数据向标准的R I N EX数据格式的转换方法及程序实现方法。
1 OE M与计算机接口通讯及R I N EX数据格式本实验用AC12OE M板采用9针RS-232串口封装。
GPS数据处理教程

控制网复测教程1,接收机文件转为标准RINEX格式以天宝为例,做完外业后,将仪器数据导出,有DAT和TO2文件两种,用将测站点号和天线高编辑进复测文件,导出标准RINEX格式。
注意:只导出GPS信号,RINEX格式一般用2.11格式。
修改三处点名和天线高(天宝天线高需要进行仪高转化)2,使用LGO7.0进行数据处理打开LGO,新建项目,高铁项目差值平面选0.02,高程0.03,平均方式默认为带权平差导入标准RINEX文件,选中项目然后点击分配,数据导入完成。
开窗剔除无用的卫星信号,信号中断、时间较短均可删除(此步骤后期处理还会用到)。
卫星条界面右键选择处理参数,按图将处理参数勾选将所有卫星信号选中,右键修改处理模式为自动,右键处理,查看处理结果,右键点击存储。
在查看/编辑界面查看超限点位(点位标识为方框而非三角),双击点查看平均界面,可查看哪个点解算该点位超限。
根据超限提示,返回GPS处理界面利用手动处理模式,右键选择参考站和流动站(以谁解谁的问题,可以互换,两个点位不允许存在相互解算情况)修改该基线处理参数,处理参数可改的有卫星高度截至角(15-25)、频率(L1,L2,L1+L2,消除电离层)、活动的卫星这三项,确定后选择处理该基线,回到查看编辑。
有时候也可以修改解算方向,删掉该基线。
反复修改上述参数,直到全部点位没有超限值,信号特别差的控制网允许存在一两处超限不大的点位(LGO平差方式与一般软件稍有区别)。
利用LGO平差界面进行平差,空白处右键分别进行预分析、网平差计算、计算闭合环查看网平差结果要求T、F检验接受,对于T检验超限的基线进行单基线处理。
有时候T检验不通过仍能平差通过,与平差标准有关,不好处理的基线可以试着带病平差下。
部分基线比较差,可以查看卫星星历(右键分析),将周跳较大时间数据删除或者修改参数。
数据处理完成,输出菜单导出ASCII基线数据,注意设置文件类型一定为基线。
3,利用铁四院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在铁四院平差项目里面新建项目,选择椭球参数和控制网等级,导入基线数据,依次进行独立闭合环、三边闭合环、重复基线差、三维无约束平差和二维约束平差,要求所得文件均无超限数据即可。
基于RI NEX格式的GPS联合作业数据统一处理

第31卷第4期2008年7月现 代 测 绘Modern Surveyi ng and Mappi ngVol.31,No.4J uly.2008基于RI NEX格式的GPS联合作业数据统一处理王 勇1,乔建林2(1张家港市规划局,江苏张家港215600;2江苏博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215600)摘 要 RINEX格式是GPS数据一种常用的标准数据格式,通用性强,利于多种型号的接收机联合作业,绝大多数商用软件都能处理。
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详细介绍了RINEX格式数据信息及常用的几种GPS接收机数据传输与转换方式,以及解算过程中出错数据元的检查和修正,对指导生产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RINEX 数据元 数据转换 记录体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097(2008)04-0015-021 前 言目前市场上GPS型号众多,同一单位购买了不同型号的GPS设备,这就产生了数据混算的问题。
不同的接收机具有不同的数据记录格式及相应的随机数据处理软件(随机软件/商用软件),一般可直接读取各自记录格式数据,但不能读取其它型号技术接收机记录格式的数据,这样不利于多种型号接收机的联合作业。
此外,某些GPS设备采集数据的不稳定会常常导致返工,通过R IN EX格式分析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2 RI NEX格式RINEX格式是与接收机无关的数据交换格式/ Receiver I ndependent Exchange。
存储方式:ASCII,内容包括:观测值、星历(导航信息)、气象数据等,其具有通用性强,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利于多种型号接收机联合作业,大多数软件能够处理等特点。
RINEX格式的GPS观测文件由节、记录(行)、字段和列组成,所有文件均分为两节:文件头和数据记录;每个记录占一行,但不超过80列宽;文件头中的每个记录的第61~80列为标签,说明记录内容。
各类GPS接收机数据转换为R IN EX格式数据分为观测值文件和星历文件。
GPS观测文件格式说明

图1-1 RINEX 格式观测值文件的结构
文件结构
1.GPS导航电文文件
接收机锁定卫星并解出C/A码后,就能取得广播星历,即卫星坐标计算参数, 在实时GPS应用中,它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的工程网观测数据的后处理也采用 广播星历。 RINEX 2格式的广播星历文件如表1-1所示。
2. 观测文件
接收机测得的相位和距观测值均记录在观测文件中,如表1-3所示。
2.1 文件类型
• 在RINEX 格式的第2 版中定义了6 种不同类 型的数据文件, 分别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数 据, 它们分别是:
1、观测值文件(O文件,用于存放GNSS观测值); 2、导航电文文件(N文件, 用于存放GNSS卫星导航电文); 3、气象数据文件(M文件,用于存放在测站处所测定的气象 数据); 4、GLONASS导航电文文件(G文件,用于存放GLONASS卫星导 航电文); 5、GEO 导航电文文件(H文件,用于存放在增强系统中搭载 有类GPS信182号发生器的地球同步卫星(GEO)的导航电文); 6、卫星和接收机钟文件(C文件,用于存放卫星和接收机时 钟信息);
有待解决的问题
• 下一阶段希望通过MATLAB等软件,编出一 个软件,能够实现读取RINEX文件中的观 测、导航、气象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伪 距单点定位。
谢谢观看!
3、文件结构和格式说明
• RINEX文件有严格的文件结构和格式。分 为两个部分,文件头(HEADER)和数据 记录。每行不得超过80个字符,前60个字 符为实际内容,后20个为内容标签。(标 签一般以简易英文表示)
实例
文件头
RINEX 格式文件的文件头用于存放与整个文件有关 的全局性信息, 位于每个文件的最前部, 其最后一个记录为 “END OF HEADER”。 在文件头中, 每一记录的第61 ~80 列为该行记录的 标签, 用于说明相应行上第1 ~60 列中所表示的内容。观 测值文件的文件头存放有文件的创建日期、单位名、测站 名、天线信息、测站近似坐标、观测值数量及类型、观测 历元间隔等信息。 导航电文的文件头存放有文件创建日期、单位名及其 他一些相关信息, 另外, 还有可能会包含电离层模型的参数 以及说明GPS 时与UTC 间关系的参数和跳秒等。 气象数据文件的文件头则存放有文件创建日期、观测 值类型、传感器信息和气象传感器的近似位置及其他一些 相关信息。
GPS 观测O文件头部分 rinex格式-详细说明

RINEX VERSION 2.11 FORMAT DEFINITIONS AND EXAMPLES+----------------------------------------------------------------------------+ | TABLE A1 | | GNSS OBSERVATION DATA FILE - HEADER SECTION DESCRIPTION | +--------------------+------------------------------------------+------------+ | HEADER LABEL | DESCRIPTION | FORMAT | | (Columns 61-80) | | | +--------------------+------------------------------------------+------------+ |RINEX VERSION / TYPE| - Format version (2.11) | F9.2,11X, | | | - File type ('O' for Observation Data) | A1,19X, | | | - Satellite System: blank or 'G': GPS | A1,19X | | | 'R': GLONASS | | | | 'S': Geostationary | | | | signal payload | | | | 'E': Galileo | | | | 'M': Mixed | | +--------------------+------------------------------------------+------------+ |PGM / RUN BY / DATE | - Name of program creating current file | A20, | | | - Name of agency creating current file | A20, | | | - Date of file creation | A20 | +--------------------+------------------------------------------+------------+ *|COMMENT | Comment line(s) | A60 |* +--------------------+------------------------------------------+------------+ |MARKER NAME | Name of antenna marker | A60 | +--------------------+------------------------------------------+------------+ *|MARKER NUMBER | Number of antenna marker | A20 |* +--------------------+------------------------------------------+------------+ |OBSERVER / AGENCY | Name of observer / agency | A20,A40 | +--------------------+------------------------------------------+------------+ |REC # / TYPE / VERS | Receiver number, type, and version | 3A20 | | | (Version: e.g. Internal Software Version)| | +--------------------+------------------------------------------+------------+ |ANT # / TYPE | Antenna number and type | 2A20 | +--------------------+------------------------------------------+------------+ |APPROX POSITION XYZ | Approximate marker position (WGS84) | 3F14.4 | +--------------------+------------------------------------------+------------+ |ANTENNA: DELTA H/E/N| - Antenna height: Height of bottom | 3F14.4 | | | surface of antenna above marker | | | | - Eccentricities of antenna center | | | | relative to marker to the east | | | | and north (all units in meters) | | +--------------------+------------------------------------------+------------+ *|WAVELENGTH FACT L1/2| - Default wavelength factors for | |* | | L1 and L2 (GPS only) | 2I6, || | 1: Full cycle ambiguities | | | | 2: Half cycle ambiguities (squaring) | | | | 0 (in L2): Single frequency instrument | | | | - zero or blank | I6 | | | | | | | The wavelength factor record is optional | | | | for GPS and obsolete for other systems. | | | | Wavelength factors default to 1. | | | | If the record exists it must precede any | | | | satellite-specific records (see below). | | +--------------------+------------------------------------------+------------+ *|WAVELENGTH FACT L1/2| - Wavelength factors for L1 and L2 (GPS) | 2I6, |* | | 1: Full cycle ambiguities | | | | 2: Half cycle ambiguities (squaring) | | | | 0 (in L2): Single frequency instrument | | | | - Number of satellites to follow in list | I6, | | | for which these factors are valid. | | | | - List of PRNs (satellite numbers with | 7(3X,A1,I2)| | | system identifier) | | | | | | | | These optional satellite specific lines | | | | may follow, if they identify a state | | | | different from the default values. | | | | | | | | Repeat record if necessary. | | +--------------------+------------------------------------------+------------+ |# / TYPES OF OBSERV | - Number of different observation types | I6, | | | stored in the file | | | | - Observation types | | | | - Observation code | 9(4X,A1, | | | - Frequency code | A1)| | | If more than 9 observation types: | | | | Use continuation line(s) (including |6X,9(4X,2A1)| | | the header label in cols. 61-80!) | | | | | | | | The following observation types are | | | | defined in RINEX Version 2.11: | | | | | | | | Observation code (use uppercase only): | | | | C: Pseudorange GPS: C/A, L2C | | | | Glonass: C/A | | | | Galileo: All | | | | P: Pseudorange GPS and Glonass: P code| | | | L: Carrier phase | || | D: Doppler frequency | | | | S: Raw signal strengths or SNR values | | | | as given by the receiver for the | | | | respective phase observations | | | | | | | | Frequency code | | | | GPS Glonass Galileo SBAS | | | | 1: L1 G1 E2-L1-E1 L1 | | | | 2: L2 G2 -- -- | | | | 5: L5 -- E5a L5 | | | | 6: -- -- E6 -- | | | | 7: -- -- E5b -- | | | | 8: -- -- E5a+b -- | | | | | | | | Observations collected under Antispoofing| | | | are converted to "L2" or "P2" and flagged| | | | with bit 2 of loss of lock indicator | | | | (see Table A2). | | | | | | | | Units : Phase : full cycles | | | | Pseudorange : meters | | | | Doppler : Hz | | | | SNR etc : receiver-dependent | | | | | | | | The sequence of the types in this record | | | | has to correspond to the sequence of the | | | | observ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records | | +--------------------+------------------------------------------+------------+ *|INTERVAL | Observation interval in seconds | F10.3 |* +--------------------+------------------------------------------+------------+ |TIME OF FIRST OBS | - Time of first observation record | 5I6,F13.7, | | | (4-digit-year, month,day,hour,min,sec) | | | | - Time system: GPS (=GPS time system) | 5X,A3 | | | GLO (=UTC time system) | | | | GAL (=Galileo System Time)| | | | Compulsory in mixed GPS/GLONASS files | | | | Defaults: GPS for pure GPS files | | | | GLO for pure GLONASS files | | | | GAL for pure Galileo files | | +--------------------+------------------------------------------+------------+ *|TIME OF LAST OBS | - Time of last observation record | 5I6,F13.7, |* | | (4-digit-year, month,day,hour,min,sec) | | | | - Time system: Same value as in | 5X,A3 | | | TIME OF FIRST OBS record | |+--------------------+------------------------------------------+------------+*|RCV CLOCK OFFS APPL | Epoch, code, and phase are corrected by | I6 |*| | applying the realtime-derived receiver | || | clock offset: 1=yes, 0=no; default: 0=no | || | Record required if clock offsets are | || | reported in the EPOCH/SAT records | |+--------------------+------------------------------------------+------------+*|LEAP SECONDS | Number of leap seconds since 6-Jan-1980 | I6 |*| | Recommended for mixed files | |+--------------------+------------------------------------------+------------+*|# OF SATELLITES | Number of satellites, for which | I6 |*| | observations are stored in the file | |+--------------------+------------------------------------------+------------+*|PRN / # OF OBS | PRN (sat.number), number of observations |3X,A1,I2,9I6|*| | for each observation type indicated | || | in the "# / TYPES OF OBSERV" - record. | || | | || | If more than 9 observation types: | || | Use continuation line(s) including | 6X,9I6 || | the header label in cols. 61-80! | || | | || | This record is (these records are) | || | repeated for each satellite present in | || | the data file | |+--------------------+------------------------------------------+------------+|END OF HEADER | Last record in the header section. | 60X |/igscb/data/format/rinex211.txt+--------------------+------------------------------------------+------------+ GPR Rinex文件之o文件说明标签:GPR Rinex o说明分类:我的测绘2009-02-09 19:452.10 OBSERVATION DATA G (GPS) RINEX VERSION /TYPE RINEX版本/观测数据类型DAT2RINW 3.10 001 WuXuepeng 01APR06 9:47:37 PGM / RUN BY / DATE 项目/执行者/日期WuXuepeng GCEDD OBSERVER / AGENCY 观测者/公司20253469 TRIMBLE 4600LS Nav 2.50 Sig 0.11 REC # / TYPE / VERS 接收机编号/接收机类型/接收机版本20253469 4600LS INTERNAL ANT # / TYPE 天线编号/天线类型----------------------------------------------------------- COMMENT 注释Offset from BOTTOM OF ANTENNA to PHASE CENTER is 107.0 mm COMMENT 补偿从天线底部到相位中心107.0毫米注释----------------------------------------------------------- COMMENT 注释I1234 MARKER NAME 标识点名称I1234 MARKER NUMBER 标识点数量-2666295.7398 4700154.0487 3376886.4779 APPROX POSITION XYZ 标识点概略坐标XYZ(WGS-84)1.4065 0.0000 0.0000 ANTENNA: DELTA H/E/N 改正到相位中心的天线高度H高程/E东坐标/N北坐标*** Above antenna height is from mark to PHASE CENTER. COMMENT 上面的天线高是从测量标志到天线相位中心注释----------------------------------------------------------- COMMENT 注释Note: The above height is to the antenna phase center. COMMENT 注释:上面的天线高是到天线相位中心注释The RINEX specification calls for this to be the COMMENT RINEX 规格要求注释height from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antenna mount COMMENT 天线高是从天线座底部注释to the survey mark. COMMENT 到测量标志。
关于天宝GPS数据转RINEX格式的规定

关于天宝GPS数据转RINEX格式的规定
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精测网评估项目部
利用天宝的Convert to RINEX工具进行格式转换时,请按照下列要求进行设置。
一、配置
1.首先选择正确的天线类型。
例如,在转换TRM R8 或TRM 5800
天线观测的数据时,天线类型应该选择:
2.天线设置成“改正到天线相位中心”。
二、编辑天线高度
1.首先选择正确的天线类型。
量测仪器高规定量测至天线的“护
圈中心”,则观测方法设置成“护圈的中心”,英文是“Center of bumper”。
2.初始天线高度输入实际量测的仪器高。
3.单击“改正”按钮后,方可按“确认”按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NEX数据格式(一)
文章分类:综合技术
由于GPS 接收机类型多种多样, GPS 原始数据的数据处理是非常繁重而复杂的。
RINEX 是英文“Receiver Independent Exchange Format”(接收机通用数据交换格式) 的缩写形式。
为使GPS数据处理软件通用化, 同时验证所用算法的可行性, GPS数据需要首先转换为RINEX标准格式, 然后再设计与编制所需软件。
在这种方式下, 一种软件能处理多种类型的GPS接收机所采集的数据。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应用研究实验室早期提出了一种标准的FICA文档格式,它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保持接收机所收集数据的原始特征, 只将该数据的二进制码逐个转换为计算机的ASCII 码, 对数据本身不作任何处理。
显然, 这种格式对数据库是理想的, 但对大量信息的存储和调用是繁杂的。
此格式曾经用于CIGNET计划中。
此后, 美国大地测量局开发了ARGO格式。
它将不同型号接收机收集的数据重新进行格式化, 完全符合CIGNET计划的应用。
但这种格式固定不变, 很难插入其它信息。
1989 年, 瑞士伯尔尼大学天文研究所为用于EUREF 计划, 提出了RINEX 格式草案。
1989年3月,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卫星定位大地测量学术讨论会上, 成立了GPS交换格式的专题研究机构, 讨论了各种数据交换格式的差异。
经过讨论决定, 形成了RINEX (版本1.0) 数据交换格式。
1989 年8月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上, RINEX格式被推荐为通用的测量GPS数据的标准交换格式。
在随后一年半的应用中, RINEX 被证明为GPS数据交换的一种有效途径。
1990年9月5日, 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GPS精密定位学术讨论会上, 提出了RINEX 格式(版本2.0) 的建议。
最后一次定稿是1993年3月在瑞士伯尔尼举行的IGS地球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上通过的。
现在的RINEX格式经过多次的补充和修订, 已经成为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一种标准输入格式。
通常的RINEX文件包括四种类型的ASCII码文件,它保证了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很容易地进行数据交换。
这四种类型的文件分别是观测数据文件、导航数据文件、气象数据文件和GLONASS导航文件。
每个文件都由一个字头块(HEADER SECTION)和一个包含实际数据的主体部分(DATA SECTION)组成。
字头块中每行的第61~80列为字头标识符,这些标识符具有强制性,有关说明和例子中必须正确显示。
这种格式通过在字头部分指示要存储的观测类型得到优化,以满足最小空间的需求。
它与某一特定的接收机的不同观测类型无关,区最大程度是每个记录80个字节。
RINEX为纯ASCII码文本文件,其文件名有规定的命名方式:
ssssdddf.yyt
其中:ssss是以4个字母表示的测站名;
ddd为第一个观测历元的年积日(如1月1日为001);
f为一天内文件的序号数,若f为0则表示当前日所有数据的观测数据文件;
yy是以两位数表示的年份,80~99表示1980~1999年,00~79表示2000~2076年;
t为文件类型,O为观测数据文件;
N为导航数据文件;
M为地面气象数据文件;
G为GLONASS导航数据文件。
应注意:在RINEX2.0以后版本的GPS数据文件中,时间均是以GPST(GPS时)计,而不是UTC时,也就是说GPS时与UTC时之间要差一个整数跳秒数。
另外,在RINEX2.0以后版本中不仅包含GPS观测数据,还包含有GLONASS或其他卫星系统的观测数据,因此定义“snn”来区分不同卫星系统的卫星:
s:卫星系统标识符,G或空白:GPS
R:GLONASS
T:Transit
M:Mixed GPS/GLONASS
nn:伪随即噪声吗(GPS),历书号(GLONASS),2位的运载卫星号(Transit)。
由于气象数据文件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并不通用,而GLONASS导航信息与GPS信息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并且只能由GPS/GLONASS接收机获得,因此这里主要讨论观测数据文件和导航数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