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速公路建设历程
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变迁

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变迁——建国60周年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综述1949年,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历史新的篇章,也吹响了民族复兴的号角。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勤劳勇敢的重庆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抓三线建设、计划单列、直辖市建立、三峡移民迁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等重大历史机遇,负重前行,励精图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此同时,交通、水利、邮电、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一座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的崭新直辖市昂然崛起在祖国的中西部。
起步——百废待兴谋发展解放前连年战争对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毁灭性的破坏,1949年的重庆可谓满目苍荑、百废待兴。
道路、河道、房屋、给排水管道年久失修,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住房难、行路难、通讯难、生活难等问题十分突出。
解放初期的重庆住宅大多十分简陋,结构简单,年久失修,除繁华地段有少量较好的砖木结构房以外,大多数是简易木结构、土墙和竹木捆绑的棚房及抗战时修建的临时性建筑,无房户、拥挤户数不胜数,居民居住条件极其恶劣。
两江环抱、坡陡弯多的特殊地形为解放初期的重庆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渡江困难、路面狭窄、人车混行、交通堵塞等问题十分突出。
与此同时,城市给排水、供气、邮电通信建设、城市绿化、市政环保等方面的发展也是极度落后,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城市基础设施状况亟待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不但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也严重制约了重庆经济的发展。
发展——道路曲折求突破面对战后遗留下来这个破旧不堪,极度落后的城市,重庆人民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用了近六十年的时间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全面恢复期(1949年—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国民经济濒临全面崩溃的境地。
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圆百年交通梦想

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圆百年交通梦想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圆百年交通梦想一个百年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它就是宜万(宜昌至重庆万州)铁路。
从1903年晚清政府动议修建川汉铁路至2003年12月1日宜万铁路开工,几代人翘首期待了整整一百年。
一条高速公路正在挺进深山。
它就是沪蓉西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宜昌至恩施段)。
2004年8月20日,沪蓉西高速公路开工,正式吹响了向武陵山区进军的号角。
宜万、沪蓉西桥隧比都在70%左右,公里造价分别是青藏铁路、京珠高速的两倍以上,堪称“天路”。
“两路”开工以来,各路建设精英会师武陵,逢山凿隧,遇水架桥,在被地质专家称为“宜万铁路:终圆百年出川梦很少人知道“铁路坝”这个地名和一条铁路的渊源。
眼前这个占地5.52万平方米的夷陵广场所在地,过去叫“铁路坝”。
尽管这里现在被繁华的商业中心环绕,早已不见一毫米钢轨,但100年前它却是川汉铁路建设指挥中心,川汉铁路宜万段东端起点—宜昌车站。
铁路坝见证了川渝鄂人民修筑川汉铁路的百年梦想,明年4月这个梦想将圆—宜万铁路全线通车。
但让简兴安气馁的是,川汉铁路的百年故事正在被人们遗忘。
7月9日早上,站在宜昌市夷陵广场边上,60岁的简兴安感到有些气馁。
他刚用近1个小时完成了一项调查。
调查结果却让这位宜昌市资深文史专家大跌眼镜:广场上晨练的市民很少有人知道“铁路坝”这个地名和一条老铁路的渊源。
老简1987年起就多次踏访川汉铁路遗址,对这条著名铁路的历史了如指掌。
多年来,他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陪人眺望川汉铁路已然远去的背影。
7月8日,时代周报记者在简文兴的带领下,沿原川汉铁路遗址线路,从铁路坝、小溪塔、黄金卡、晓峰、张家口一路看去,并翻阅发黄的历史资料,力图揭开百年川汉铁路的神秘面纱。
百年前的出川梦1903年7月,一份奏折匆匆从四川送往北京,摆在了光绪皇帝的案头。
这份奏折由四川总督锡良拟就。
此前一个月,锡良由直隶正定府去四川赴任,行抵宜昌后舍舟而陆,对入川路途的险恶感触极深。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
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①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②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③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
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
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
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
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80年代开始高速公路的起步到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80年代开始高速公路的起步到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我国的高速公路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
截至2012年底,随着我国国、省干道的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达8.5万公里,公路总里程已然位居世界第二位。
一个干支衔接、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全国公路网已初步形成。
以广西为例,“十一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600公里。
到2010年底,广西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比“十五”末翻一番。
基本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各市、连通周边省和出海、出边、出国的网络化目标,形成东部沿海省区“西进”和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省市“东出”必经的高速公路网。
在已建成(或在建)的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以其良好的性能倍受青睐,在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等级公路路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使得交通量迅猛增长,并大大超出了原设计交通量,而且车辆重载、超载严重,使一些高速公路在建成通车1~3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车辙、开裂、泛油、坑槽等严重的早期病害[1]。
因此,虽然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为15年,但多数沥青路面在运营后短的2~3年,长的8~10年就需要进行大面积的维修和改造。
公路部门今后的工作重点逐渐从“以建为主”转向“建养并重”,高速公路也将进入大规模维护期,并将持续很长时间。
在诸多需要养护维修的病害中,交通荷载下沥青混合料流动失稳造成的车辙是的主要形式[2],路面的养护维修有很大一部分与车辙密切有关。
而在我国,不管属于热区的南方还是属于寒区的北方,从西部地区到东部沿海,车辙在我国高速公路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像广西这样的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1℃,在高温和交通荷载作用下,特别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车辙。
路面出现车辙以后,路面结构整体强度降低,平整度下降,影响道路服务质量,不能保证汽车正常行驶,成为其他病害的诱发源[3]。
路面车辙必须及时地加以修复,这样才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品质并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赞重庆高速路建设輝煌成就的诗、词、歌赋联

赞重庆高速路建设輝煌成就的诗、词、歌赋联
篇一:
《七律、渝长高速览胜》
高速青松揽日光,
清溪浅水汇江洋。
芭蕉叶大扶春雨,
杨柳丝柔剪韭黄。
青瓦白墙飞小院,
红花绿叶挂亭廊。
山形一转君回见,
独剩形骸忆海棠。
篇二:
沁园春•赞重庆高速
登临南山,放眼渝州,山河多娇。
望大江两岸,高楼栉比,山城上下,纵横立交。
桥起虹霓,山飞银练,扮美新城分外娇。
落霞散,看两江灯火,胜过春朝。
神州盛世舜尧,一腔赤诚开路搭桥。
昔巍巍蜀道,登天难上;巴渝今日,何惧迢遥。
卧波长桥,穿山隧道,展望前途城更娇。
不畏难,愿福临桑梓,乡更丰饶。
篇三:
万马聚重峦,
辟地开天,
硝烟弥处战犹酣。
多少英雄空浩叹,蜀道惟艰。
旧梦变奇观,
今越千年,
谁识玉带彩云间。
欲上九霄缘大道,只待争先。
渝湘高速公路

谢谢观看
渝湘高速公路 “渝湘高速路建成后,从重庆主城开车到张家界半天就可到。”高发司总经理李祖伟称。从 重庆出发走渝湘高速公路,经湖南茶洞—吉首—常德,然后在常德分路,右边到长沙,左边到张家界,总里程只 有500多公里。“走国道319需要3天,一旦下暴雨,心就提到嗓子眼。”易兵称。没有直达张家界的火车,乘火 车到长沙则需近27小时,硬卧票价需要345元。乘飞机到张家界则要580元,而且一般不打折。
2019年11月,渝湘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巴南至彭水段)控制性工程五布河特大桥日前已正式动工开建,标志 着渝湘高速扩能项目拉开建设序幕。
综合概述
通车情况
基本简介
地理位置
渝湘高速公路8个多小时就可从重庆到长沙,2009年,渝湘高速公路通车后将变为现实。渝湘高速路坐拥景 色醉人的“乌江画廊”、“郁江画廊”,如一条银灰色的纽带,“串”起石林、金佛山、芙蓉洞、仙女山、酉阳 桃花源、龚滩古镇、龙潭古镇、秀山边城、凤凰古城等,在湖南境内接京珠高速,向南直抵珠江三角洲。
2009年12月19日,中铁五局参建的渝湘高速公路重庆武隆至黔江段正式开通。
2010年9月30日,全长156公里的黔江至秀山洪安段正式通车。
渝湘高速公路重庆段沿线设置的互通立交有:
南彭.接龙.大观.南川.金佛山.大铺子(连接南道高速).水江.双河口(连接南涪高速).白马.武隆.黄草. 彭水西.彭水东.保家.黔江西.黔江南.濯水.阿蓬江.黑水.桃花源.酉阳南.板溪.玉屏.官庄.雅江.洪安.
经济价值
拟修高速
沿线景点
出入便捷
4小时就能到养身之地、休闲之都的酉阳看特色吊脚楼、土家族姑娘跳摆手舞,品到纯正土家菜。畅游酉阳桃 花源、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及“土家吊角楼‘走’近了主城,这仿佛是在主城的后山修建的民族风情园。”一位 常年奔波于该线路的市民表示。不仅如此,渝湘高速还将乌江画廊、芙蓉洞、芙蓉江、仙女山、小南海地质公园、 酉阳龚滩古镇、边城、凤凰古城等众多风景怡人的旅游点“串”起来。此外,沿途还设有观景平台。如:在武隆 至彭水高谷段、彭水长滩至保家、黔江冯家至黔江濯水分别搭建平台,可欣赏乌江、酉水河、郁江、阿蓬江的碧 波美景。
大佛寺长江大桥

建设成果
大佛寺长江大桥的技术创新为: 大佛寺长江大桥多项技术创新1、在大型斜拉桥中采用了大吨位拉压支座; 2、在大型斜拉桥中采用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最大直径4.8米,缩短了施工期限,保证了在枯水季节完成基 础施工; 3、大型斜拉桥中采用了部分预应力的设计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少用预应力,节约了大量材料,降低 了造价; 4、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中采用了一次调索的设计方法; 5、首次在特大型斜拉桥中采用了最大双悬臂施工,双悬臂最大长度为191.2m,为当时同类型桥中最大; 6、首次采用尾部梁段固结模型的边跨合龙设计; 7、首次采用了无凿平层的8厘米的SMA铺装层设计方法,该方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施工环节, 缩短了施工工期。
文化特色
2001年12月26日,大佛寺长江大桥通车运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欣然挥毫为其题写了桥名,并设与桥塔横梁 上。
价值意义
大佛寺长江大桥的建成,对改善重庆市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交通环境,树立新重庆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公路》评)
感谢观看
大佛寺长江大桥于1997年11月18日动工兴建;于2001年8月29日完成中跨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于2001 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
大佛寺长江大桥西起五童立交,上跨长江水道,东至盘龙立交;线路全长1176米,主桥长846米;桥面为双 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
建设历程
2001年12月26日,大佛寺长江大桥通车运营1994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修建重庆市第一条环线高速路的构 思,正式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其中包括大佛寺长江大桥。
大佛寺长江大桥
中国重庆市境内的过江通道
01 建设历程
03 建筑设计
目录
02 桥梁位置 04 设备设施
忠州长江大桥

桥梁设计
忠州长江大桥分别由东岸引桥、东岸主引桥、主桥﹑西岸引桥四个部分组成;大桥分左、右两幅桥,两岸引 桥基础,墩台及上部结构分为左、右两幅各自独立;主引桥连续刚构基础承台以上分为分离式左,右两幅;左, 右两幅桥车道在主桥斜拉桥上由主梁中央分隔带分隔;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引桥为预应力 混凝连续箱型刚构桥;全线桥段呈东西方向布置 。大桥桥面
设备设施
桥墩安装上了桥梁防船撞设施2022年12月,忠州长江大桥在主桥桥墩10号、11号墩,过渡墩9号墩,以及引 桥8号桥墩安装了浮动式钢覆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设置主动预警系统,投用后主通航孔桥墩防护能力将达到7000 吨级,有效提升了桥梁防撞能力,保障了桥梁安全运行 。
数据采集箱2023年5月25日,忠州长江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成投用,通过布设240个监测项,对桥梁进行动态 监测,实时掌握桥梁健康状况 。
2008年1月1日,忠州长江大桥10号主塔墩主塔封顶;4月16日,忠州长江大桥11号主塔墩主塔封顶;7月26日 至7月30日,忠州长江大桥刚结构中跨及边跨合龙;11月17日,忠州长江大桥主孔斜拉桥主梁边跨合龙;12月27 至28日,忠州长江大桥主孔斜拉桥主梁中跨合龙 。
桥梁位置
忠州长江大桥位于中国重庆市忠县,位于长江水道上,连接忠县东岸与西岸,北距上游忠县长江大桥约8千米, 距宜昌航道里程428.8千米;大桥东起康家沱,跨越马粪碛,上跨长江水道,处于上、下弯道的过渡段西迄高粱 背;其中西岸沿途线路为沪渝高速公路忠县银山隧道,东岸沿途线路为沪渝高速公路忠县望天堡隧道;忠州长江 大桥是上海—重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忠县段主干道路的组成部分 。大桥西岸
建设历程
施工期的大桥2003年3月,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委托设计院,以沪蓉国道主干线支线重庆石柱至忠县公路对忠 州长江大桥进行专题研究;9月,设计院完成《沪蓉国道主干线支线重庆至忠县段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 忠州长江大桥提出5个桥位方案,其中包括K线方案;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水发〔2003〕 622号)文批复同意K线桥位,同时对通航净空尺寸及技术要求进行批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