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系统课程设计讲课稿
传动系统图的课程设计

传动系统图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传动系统图的基本构成元素,如齿轮、链条、皮带等。
2. 学生能够掌握传动系统图的绘制方法,包括比例尺、图例等。
3. 学生能够掌握传动系统中力的传递原理,解释不同传动方式的效果和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系统图的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传动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绘制简单的传动系统图,展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系统图进行方案设计,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动系统图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传动系统图的设计和制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传动系统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旨在通过传动系统图的绘制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学有所获。
二、教学内容1. 引入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传动系统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2. 根据教材相关章节,讲解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元素,如齿轮、链条、皮带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 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分类- 链条传动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皮带传动的优缺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传动系统图的绘制方法:- 图例和符号的识别- 比例尺的应用- 传动系统图的布局和绘制技巧4. 实践操作:- 观察和分析实际传动系统的模型或实物- 动手绘制简单的传动系统图,并进行展示和讨论5. 传动系统设计:- 分析实际需求,提出传动系统设计方案- 运用所学知识,绘制传动系统图,并进行优化6.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第一课时:引入传动系统概念,讲解基本构成元素- 第二课时:传动系统图的绘制方法,观察实际模型- 第三课时:动手绘制简单的传动系统图,进行展示和讨论- 第四课时:传动系统设计,优化设计方案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传动系统的相关知识。
汽车传动系统讲课文档

后桥输出轴
输入轴
中间轴
前桥输出轴
中桥输出轴
第六十九页,共141页。
接前桥
低速档
分动器操纵原则: 换挡操纵杆
未先接上前桥,不得 换入低挡。
未先退出低挡,不得 摘下前桥。
摘后桥 高速档
前桥操纵杆
第七十页,共141页。
本章小结
• 变速器的功用:改变传动比、使汽车能倒退行驶、利用 空挡,中断动力传递。
• 分类: 有级式、无级式、综合式 • 二轴式变速器﹑三轴式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速比计算 • 组合式变速器的组成 • 锁环式同步器和锁销式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应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 动的汽车。
特点:输入轴与输出轴平行,无中间轴。
第三十六页,共141页。
输入轴、输出轴、倒档轴、轴承、变速齿轮。
输入轴
输出轴
第三十七页,共141页。
主动齿 轮
动力输入
接合套齿圈
动力输出
从动齿 轮
第三十八页,共141页。
各挡位的传递路线
第三十九页,共141页。
3、万向传动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场合
第七十三页,共141页。
二、万向节
第七十四页,共141页。
1、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
轴承盖 万向节叉
油嘴
套筒 滚针
油封 安全阀
(2)润滑与密封:
十字轴
第七十五页,共141页。
第七十六页,共141页。
(2)单个刚性十字轴万向节的速度特性
①当主动叉在垂直平面内时:
主动叉
第八十四页,共141页。
球叉式万向节等速传动原理
第八十五页,共141页。
上海SH380A自
卸车的挠性万向 节
汽车传动系教案(4)讲解

表JX—2淮海技师学院教案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课题:模块三变速器(一)二轴式变速器的构造与拆装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二轴式变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熟悉二轴式变速器的拆装技能;教学重点:二轴式变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教学难点:二轴式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授课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后记:表JX —2 2板 书 设 计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一、变速器功用二、变速器的分类 三、变速器的基本结构 四、两轴式变速器的构造 五、两轴式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六、锁环式同步器 七、二轴式变速器的拆卸 1、变速箱壳体的拆卸 2、变速器后盖的拆卸 3、取出输入轴后轴承 4、取下变速器轴承支座 八、二轴式变速器的装配教 案 纸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 复习:1、离合器的打滑的原因有哪些?2、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现象是什么 ?3、怎样诊断离合器发抖的故障?4、离合器的检修项目有哪些? 新课导入: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离合器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它的结构及功能。
重点学习了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离合器主要零件的检修等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传动系中的另一个主要部件——变速器。
这次课我们主要学习二轴式手动变速器。
那么变速器在汽车行驶中有什么作用?变速器由哪些部件组成以及它又是怎么工作的?二轴式变速器的拆装顺序是怎样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我们将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授新课:一、变速器功用1、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使发动机在较好工况下工作。
2、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使汽车实现倒向行驶。
3、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运转和滑行等。
二、变速器的分类按传动比变化情况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1、有级式变速器采用齿轮传动,具有若干个定值传动比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并导入新课板书、讲解多媒体展示教 案 纸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 2、无级式变速器传动比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多采用液力变矩器完成3、综合式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式变速器组成的液力机械式变速器,其传动比可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几个间断的范围内作无级变化,目前的自动变速器多是这种类型。
传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传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传动系统的分类和性能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传动系统设计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传动系统的计算和选型。
3. 帮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传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传动系统设计软件进行传动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完成传动系统的组装和调试。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动系统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传动系统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传动系统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我国工程技术领域输送合格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概述:介绍传动系统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教材章节:第一章 传动系统概述2. 传动系统设计原理:讲解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率、速度、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教材章节:第二章 传动系统设计原理3. 传动系统设计计算:学习传动系统设计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进行计算和选型。
教材章节:第三章 传动系统设计计算4. 传动系统设计软件应用:教授传动系统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进行传动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传动系统设计软件应用5. 传动系统的组装与调试:介绍传动系统的组装方法、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电气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分类和特点,能够分析电气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了解电气传动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电气传动系统的组成、分类和特点,理解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电气传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分析电气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能够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选型和设计,具备电气传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气传动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电气传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电气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动机、控制器、传动装置等基本组成部分。
2.电气传动系统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气传动系统,如交流电动机传动系统、直流电动机传动系统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3.常用的电气传动设备:介绍常用的电气传动设备,如电动机、变频器、减速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电气传动系统的选型和设计:介绍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选型和设计,包括电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的设计等。
5.电气传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介绍电气传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方法,包括启动和停止操作、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气传动系统的应用和设计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亲手体验电气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电气传动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机床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机床传动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机床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机床传动系统中常见传动方式的特点及应用;3. 掌握机床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4. 了解机床传动系统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机床传动系统的性能,提出优化方案;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机床传动系统的简单设计;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机床传动系统的模拟与计算;4. 能够进行机床传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床传动系统设计及制造业的热爱,提高职业素养;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探索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床传动系统设计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床传动系统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机床传动系统概述- 机床传动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机床传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2. 机床传动方式及特点- 常见传动方式(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的原理及性能分析- 各类传动方式在机床中的应用实例3. 机床传动系统设计方法- 机床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传动系统设计中的参数计算与优化- 设计软件在机床传动系统中的应用4. 机床传动系统模拟与计算- 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机床传动系统的模拟与计算- 分析机床传动系统性能,提出改进措施5. 机床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 常见机床传动系统故障原因及分析- 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预防性维护措施及保养方法6. 实践教学环节- 机床传动系统设计实例分析与操作- 机床传动系统优化与故障诊断实践- 课程设计与汇报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XX学时,按照教学大纲分阶段进行教学。
汽车传动系统说课 演示文稿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 讲解实车故障现象 2. 与学生共同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 3. 确定故障原因 4. 制定维修方案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举例:
故障现象:明显感觉到发动机转速很高,而 车速却不能随之提高,行驶没力气,严重 时有焦臭味传出。 故障现象分析 :(与学生共同分析) 根据以上的故障现象基本可以确定是离合器 从动盘摩擦片的问题。
一、说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本课程对学生从事汽车维修职业能力培养和 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 且与发动机、电气、汽车运用基础等 课程衔接得当。它主要由原来的《汽车构 造》������ 下册������ 、《汽车维修》、《汽 车运用》、《汽车检测技术》四门课程整 合而成������ 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对从事汽 车底盘维修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 重构该课程内容。
二、说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方法
第一、采用讲练“结合” 利用理(论)实 (践)一体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学生 利用网络课件进行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积 极性和学习兴趣,利用在线测试随时考核 和检查学习效果������
二、说教学方法手段
第三、采用工学“结合”,学生到汽车维修 企业生产实习,对汽车底盘进行二级维护 作业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第四、采用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 核方式,加大实际操作考核权重,提高学生 动手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手段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电子课件,形成了丰富的图片、 动画、视频、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手段展 示汽车底盘总成复杂结构、工作原理、故 障诊断与维修过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生动性,使学生有融入实际的感觉,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

批准人:***底盘结构和功用教案(传动系)单位:授课人:授课对象:全体学兵时间:年月日教学设计课目:传动系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熟悉底盘基本结构和传动系的分类及用途,掌握传动系各部组成、结构和功用。
内容:1.汽车底盘概述2.传动系3.离合器4.变速器5.万向传动系及后驱动桥教学重难点:离合器、变速器。
教学步骤、时间和方法:第一步:导课(2分钟)采用诱导的方式,从汽车的基本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讲起,上节课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和功用,引入底盘概述,从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讲起,引导学兵思考发动机的动力是怎么传给汽车的驱动轮和工作装置的。
从而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重点讲解(90分钟)结合幻灯实物插图进行理论讲授;多媒体动画演示;中间采取组织讨论和互问互答的形式强化教学效果,调动学兵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
第三步:组织讨论(20分钟)讨论内容:结合实车驾驶练习,以本课的重难点内容: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和功用为讨论对象;讨论目的:深化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讨论方法:可以视情划分小组,采取提问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四步:疑难解答(5分钟)授课过程中引导学兵及时对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并解答,达到强化学兵理解记忆、巩固提高的目的。
第五步:小结讲评(3分钟)每个内容及时进行小节,授课结束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对重、难点内容加以强调,加深学兵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记忆,并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讲评,提高学兵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标准:熟悉传动系的分类及用途,掌握各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地点:多媒体教室要求: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联系实际,认真思考。
3.遇有问题,及时提问。
保障:教案、课件、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教员:2019年3月4日底盘结构和功用教案授课提要课目:传动系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熟悉底盘基本结构和传动系的分类及用途,掌握传动系各部组成、结构和功用。
内容:1.汽车底盘概述2.传动系3.离合器4.变速器5.万向传动系及后驱动桥方法:理论讲解、课件演示、研究讨论、归纳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任务
设计一链板式输送机用的圆锥—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1----电动机 2----联轴器 3----减速器 4----链传动 5----链板式输送机
1)链板式输送机工作时,
运转方向不变,工作
v
载荷稳定。
2)工作寿命15年,每年
300个工作日,每日工
作16小时。
设计要求
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和功率、转速的选择,总传动比分配; 2. 传动系统设计(参数计算,不包括链传动设计); 3. 轴的结构设计(包括强度计算); 4. 滚动轴承的选择,寿命计算; 5. 键、联轴器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6. 箱体、润滑装置及减速器附属零件的设计; 7. 总装图一张(减速器部份,0号图纸); 8. 主要零件图2-3张(由指导教师指定); 9. 设计说明书一份,1万字。
几个规定:
1)用斜齿轮(齿宽系数取0.8-1);
2)轴承用锥轴承;
3)中心距圆整为0、5尾数;
4)油润滑;
v
5)轴承盖用凸缘式轴承盖,不用嵌入式;
6)油标用尺式油标;
注意事项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 草稿,准备计算笔记本,设计结束时上交 • 选取参数时必须写明书名,页数,表等
如取参数a=0.5,(取自机械设计P280,表2.)
指导书:P164
设计任务安排
一级斜齿圆柱轮减速器: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第Ⅳ组 第Ⅴ组 第Ⅵ组
输出功率 5.5
6
6.5
7
7.5
8
(KW)
输出转速 960
750
1450
960
750
1450
(r/min)
注:工作寿命15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 减速器工作平稳,运转方向不变
三、进度安排
• 共3周,15天 • 计算3天 • 总装图7天 • 零件图2天 • 整理设计说明书2天 • 答辩 1天,19周周三下午4点装袋上交计算
书和图纸,周四早8:30分答辩
第一讲 设计任务安排 一、题目
1.设计一链板式输送机用的圆锥—斜齿圆柱轮减速器
1-电动机 2-联轴器 3-减速器 4 -链传动 5-链板式输送机
• 选择电机时,转Biblioteka 选择1500r/min以下的 电机。
• 在计算时,按照书上例题的思路进行。 • 先绘制草图,再进行CAD图纸的绘制。
四、注意事项
1.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必须同时交草稿。 2.严格按设计规范,尤其是制图质量,注意图面质量,用
AUTOCAD绘图; 3.加强纪律性,请假应经工学院办理请假手续。
设计任务安排
2.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用的二级斜齿圆柱轮减速器
1-电动机 2-联轴器 3-减速器 4-驱动滚筒
设计任务安排
3.设计一电动绞车用一级斜齿圆柱轮减速器
1-电动机 2-联轴器 3-制动器 4 -减速器 6-卷筒 7- 轴承 8 –开式齿轮
设计任务安排
二、设计内容
1.原始数据 圆锥—斜齿圆柱轮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1.对齿轮、轴强度设计、轴系结构设计的一次开卷性考试;
2.运用、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的 初步能力;
3.掌握一般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为毕业 设计打好基础;
4.运用和初步熟悉设计资料,了解有关部门的国标、部标 及设计规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