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医学概述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灾难医学

灾难医学

灾难的性质和强度虽与自然灾害发生的 方式有关,但也与受灾地区的人口分布 、易损性、应急预案、减灾措施等相关
汶川地震 遇难:69227人 受伤:374643人 失踪:17923人 日本海啸 遇难:13219人 受伤:4742人 失踪:14274人
第二节
灾难应对反应
一、伤病员的检 了解灾害的原因与分类 掌握START检伤分类方法
第一节
一、灾难的定义


WHO界定:对社区或社会功能的严重破
坏,包括人员、物资、经济或环境的损
失和影响,这些影响超过了受灾社区或 社会应用本身资源应对的能力。
二、灾难的原因与分类
自然灾害 相关灾难 导致
人为灾难
暴 乱
2008年拉萨3.14暴乱,共有
18名无辜群众被残害致死, 382名群众受伤(其中重伤58 人),242名公安民警、武警 官兵在值勤中伤亡(其中牺牲
1人、重伤23人), 1300多个
商铺被焚毁砸抢,120间 民居被烧毁。
2011“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
重大交通事故
通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三)常用检伤分类方法 START ( 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 ) 简单分类、快速救治
1.通气
2.循环
3.意识
START评估流程
伤员能否行走? 否 否 开放气道,是否有呼吸? 否 黑色组 是 红色组 ≥30次 红色组 呼吸? 是 绿色组
呼吸频率
≤30次
人、财、物 损失
地震
汶川地震截至
2008年9月25日,
确认69227人遇难,
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经 济损失1500亿元 以上。

医学:灾害医学急救

医学:灾害医学急救

灾害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灾害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灾害中积累了丰富的救援经验。然而,真正的 灾害医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全球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频
发,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重视灾害救援工作,推动了灾害医学的快速发展。
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灾害认识的提高,灾害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代灾害医学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将医学与工程学、心理学、 社会学等多学科相结合,以提高灾害救援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国际合作和信息技术的
灾害医学急救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法律法规的完善
制定和完善灾害医学急救 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 方职责和义务。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为灾害医 学急救提供资金、物资和 技术支持。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灾害医学急救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05 案例分析
地震灾害医学急救案例
总结词
地震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医学急救在地震灾害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搬运技术
搬运方式
根据伤者的受伤部位和情况,选择合 适的搬运方式,如单人抱持、双人抱 持、担架搬运等。
搬运注意事项
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伤者的姿 势稳定,避免过度颠簸和震动;同时 也要注意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03 灾害现场的医疗救援
现场伤员分类
伤员分类是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重要 环节,根据伤员的伤情轻重,可分为 危重、重、中和轻四个等级。
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如纱布、绷带、三角巾等,根据伤口情况和包扎部位进行 选择。
包扎方法
根据伤口位置和类型,采用不同的包扎方法,如环形包扎、8字形包扎、蛇形包 扎等。

灾害医学——精选推荐

灾害医学——精选推荐

第一部分灾害医学绪论•了解:1、灾害的概念、分类与特征2、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理解:灾害医学的形成、发展与特征•掌握:1、灾害医学的范畴与任务2、怎样学习灾害医学一、灾害及灾害医学1、几个概念灾害:任何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超出本社区承受能力而需要向外部寻求援助即称之为灾害事件。

联合国定义为:灾害是一种超出受影响社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

灾害医学:也称灾害救援医学,是研究灾害条件下进行医学救援的科学规律、方式、方法、组织的一门科学,涉及灾害救援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是灾害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

2、灾害的分类广义上的灾害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和战争。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3、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1)人员伤亡(2)经济损失(3)环境破环(4)社会、心理负面效应二、灾害医学现状及发展(一)、灾害医学及救援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的三个条件: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类认识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性事件: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从1990年1月1日起,将20世纪最后10年作为“国际减灾十年”。

国外灾害医学发展现状1976年德国著名麻醉医生美茵茨(Meinz)发起并成立了急救和灾害医学俱乐部,1985年更名为世界急救和灾害医学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WAEDM),标志着现代急救和灾害医学概念的开始。

〖医学〗灾害医学急救

〖医学〗灾害医学急救

灾害医学具有综合性、应急性、快速反应等特点,强调多学 科协同、综合管理和全过程的灾害防控。
灾害医学的重要性
1
灾害医学对于保障灾区民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
2
在灾害发生时,高效的医学急救和防控措施可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灾害医学的发展对于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 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03
灾害医学急救的实践技能
心肺复苏术(CPR)
总结词
紧急救命术,恢复呼吸和心跳。
详细描述
通过胸部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和心跳,减轻心脏缺氧 ,脑缺氧引起的脑死亡。
止血方法与技巧
总结词
控制出血,防止失血过多。
详细描述
根据出血部位和程度,选择适当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 带等,以有效控制出血,防止失血过多。
绷带包扎与石膏固定
总结词
保护伤口,避免感染。
详细描述
使用绷带包扎伤口,以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对于骨折患者,应使用石膏固 定患肢,以减轻疼痛和避免二次伤害。
骨折固定与搬运
总结词
稳定骨折,降低并发症。
详细描述
对于骨折患者,应先进行固定,以避免骨折端移动,降低并发症。在搬运患者时 ,应采用正确的姿势和工具,避免二次伤害。
大雪天气可能导致道路阻断、车辆滞留、人员受困,给人们的 出行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雪灾急救措施
雪灾发生后,应加强道路疏通和救援工作,确保受困人员的生 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雪灾医学急救经验
雪灾医学急救需要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工作,同时要关 注受灾地区的气候变化,及时调整救援方案。
矿难医学急救案例

灾难医学

灾难医学

二灾难医学救援知识技能 的普及
(一)三七理论:三分救援、七分自救 三分提高、七分普及 三分急救、七分预防 三分业务、七分管理 三分研究、七分教育 (二)进行防灾和抗灾的演练 商场、车站自救互救等群众互动式演练 活动 重视中小学演练,普及青少年救援
二灾难医学救援知识技能的普及
(三)灾难医学教育与培训
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发生了异常现象, 它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巨大 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 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对人类构 成威胁最大的是地震灾害
主要教学内容
1
自然灾害分类 常见自然灾害急救
2
一、自然灾害分类
分类
天文灾害
自然灾害的基本种类
陨石灾害、星球撞击、磁暴灾害、电离层 扰动、极光灾害 水灾、旱灾、台风、龙卷风、暴风、冻害、 雹灾、雷电、沙尘暴 地震、火山爆发 滑坡、泥石流、崩塌 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
二、交通事故急救
1
致伤因素
2
特点 •暴力大 •伤情严重 •多脏器损伤 •致残 •死亡率高
3
严重程度判断 •生命体征 •重要脏器
4
现场急救 •验伤 •心肺复苏 •控制出血 •搬运伤员 • 转运
主要教学内容
1
灾难定义
灾Hale Waihona Puke 原因 灾难援救23
灾害事故急救----刘保池
一、灾难定义
灾 难
( disaster)是指对能够给人类和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 响,而且超过受影响地区现有资源 承受能力,不得不向外地区求援的 事件 。人为、自然、复合灾害
灾害事故急救----刘保池
灾 难 医 学
人为灾害-火灾
2015年6月1日约21:28分,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 域突遇龙卷风沉没。出事船舶载客454人。事故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 赴现场指挥,4000余人现场搜救,最后仅生还12人,442人遇难。

灾难医学总论

灾难医学总论

三、强调政府职责
将普及急救知识这项工作纳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 府职责中,明确管理与实施的组织保证,成立由 政府领导牵头,由各级灾难医学分会、红十字会 具体组织实施区域性分支培训中心,培养师资队 伍,以及志愿者队伍。同时,分行业、分人群、 分区域逐次普及。尤其在高风险行业、易受损群 体以及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先行普及。
(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水体污染
(二)食物短缺
(三)燃料短缺

(四)居住条件被破坏

(五)人口迁徙
(六)对媒介的影响
传染病流行
(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水体污染
这将是灾难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
2012.7.21特大暴雨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垮塌
陕西8.26车祸
灾难分类
→ 自然因素
自然灾难
→ 人为因素
人为灾难
复合灾难 → 人为因素+自然因素
自然灾难
我国灾难发生状况
我国灾难发生状况
人 为 灾 难
各种重大灾难,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 重大经济损失!
近10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2000亿元以上,特别 是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万亿元以上
五、建立灾难医学培训网络系统
实施现代化教学,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 础上,选择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或培训中心, 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级培训 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灾难 医学培训网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形式多 样的培训方法,建立灾难医学教育信息网络系统 ,满足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需要,进行网上培训 演练。
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的关系
传染病的诊断原则
(1) 鉴别病原 (2) 确认流行范围

第4课灾难医学

第4课灾难医学

3、灾难现场伤员分类特点:
(1)依据伤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分类
(2)依据直接影响伤员生存率的可获得医疗
资源的多少分类。
4、灾难现场的伤员分类 第一批营救人员实施伤员分类,原因有两个 (1)当一场大规模灾难发生时,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总 是当地的居民,他们不得以有限的办法和工具进行营救。
(2)灾难发生时,无论是自然灾难(如地震)或人为
门的医疗
(2)伤员疏散的注意事项 ①伤员被污染 ②伤员伴有传染性疾病 ③病情不稳定 ④飞机起飞未经同意或没有得到起飞(或 降落)的外交许可。
(3)疏散方式 ①地面疏散 ②直升机和小型喷气式飞机疏散 ③大型喷气式飞机疏散 (4)空中疏散对患者的影响 ①低比重环境 ②氧分压下降 ③加速/重力 ④上升/下降 ⑤湍流 ⑥振动 ⑦温度控制 ⑧湿度 ⑨噪音
同进行分类
②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人员是当地居发
或当地急救人员
③伤员分类“急性”“非急性”2类
条件许可作简单标识,“急性”=红色; “非急 性”=绿色
医疗分类(第二层次)
①在伤病区,由资深医护人员将伤员按受
伤程度进行分类,以确定需哪一级医护。
②尽最大努力抢救更多数量的伤员
③掌握不同损伤造成的医疗后果是至关重要
颜色标记 红色:表示紧急,伤员需立即实施生命干预 (基础生命支持) 黄色:表示可延缓或生存渺茫,伤员不需立 即实施生命支持的干预,治疗可以延缓,或 伤员由于伤势严重或无治疗资源而没有生存 的希望。 绿色:表示轻伤,伤员不需或很少需要治疗 黑色:表示死者
伤员疏散(第三层次)
①首要任务是把伤员运送到有医疗设备的地方
5、确定性医疗救治 无论是灾难规模大小如何,都要求在灾难现场有 专业医疗队伍,成为灾区固定诊所增补医疗资源。 灾难救援计划中,除了需为外伤、烧伤、毒性接 触以及代谢急症的人员立即提供确定性医疗服务之 外,还要为灾难“潜在污染”的人群提供确定性的 医 疗服务。 一个成功的灾难医疗救援反应的关键是流动的外 科与内科医疗队能及时提供有层次性、灵活性、确 定性的医疗服务。

灾害医学介绍

灾害医学介绍

1、灾害:任何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超出本社区承受能力而需要向外部寻求援助即称为灾害事件。

联合国定义为,是一种超出受影响社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

2、灾害医学:也称灾害救援医学,是研究灾害条件下进行医学救援的科学规律、方式、方法、组织的一门科学,涉及灾害救援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是灾害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

3、灾害复合伤:指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通常分为两类:放射复合伤与非放射复合伤。

4、灾害多发伤(multiple injury)指在同一致伤原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的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于较严重的创伤。

它不是一种单独伤的相加,而是一对全身状态影响较大、病理生理变化较严重的损伤。

5、挤压伤:是指四肢或躯干大块肌肉丰富部位受重物长时间挤压,身体被动体位的长时间自压或缚扎止血带时间过长,造成肌肉组织缺血坏死。

临床上主要以受压肢体肿胀和一过性肌红蛋白尿为特点。

当合并以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等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则称之为挤压综合征6、交通损伤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总称,即指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和参与交通运输活动中的物体,在运行过程中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7、交通事故(国内)是指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行人、乘坐人员以及其他在各种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各类交通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8、交通意外损伤(unforeseen transportation injury )是由难以预料和防范的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交通事件损伤或死亡,如在道路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因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猝死,交通运输工具突发的故障,突然的山体滑坡、路面坍塌,突遇泥石流或恶劣气候等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灾害现场组织管理
1.在灾害现场,医务人员要在现场指挥或高级救援人员的领 导下开展工作。
2.人员分工:分为现场指挥(1名)、搜索与救援、检伤分 类、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心理援助等
3.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只有一 个声音!
三、灾害现场搜索与救援(略)
大型设备无法进入,只能靠简单设备手工施救
打开生命通道
从洞口进入,实施医学处置
成功救出
四、灾害现场பைடு நூலகம்员分类救治
灾害现场大批伤员等待分类救治
伤员分类
• 伤员分类是根据伤情需要和医疗、后送条件的可能将伤 员区分为不同处置类型的活动,是做好伤员收容、治疗和后 送工作的前提。
• 早在100多年前,俄国学者皮罗戈夫创立了医学分类学说 ,并将其成功付诸实施。
地震:破坏力最大的灾害!
安徽省地震简介:
地处郯(tán)庐断裂带 从湖北武穴,向北北东方向经安徽省的宿松、潜山、庐江、明光,江苏 省的泗洪、宿迁,山东省郯城、沂水、潍坊,进渤海,过辽东半岛,然 后穿过东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历史上1668年郯城8.5级特大地震、1969 年渤海7.4级地震和1975年海城7.3级地震。2016年10月20日04时51分,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生4.4级地震。
·安全包括救援人员的安全和伤员的安全。从救援一开始 就应当保护病人避免进一步伤害,谨记自身安全是最重要 的,不要为了救治病人牺牲自己的安全。
简洁的紧急信号
·哨音 三声短哨(1秒一声)持续表示现在环境危险我们需要撤离 一声长哨(3秒钟)表达放下手中工作保持安静 一声长哨一声短哨表示恢复手中工作
·撤离 已有撤离指令,无条件服从,立刻撤离。救助能救助的 伤员。救援人员受伤必须救走。
·油 ·水 ·噪音 ·温度 ·建筑结构 ·危险化学品 ·气体/煤气罐 ·钉
救援环境中的潜在危险的对策
•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重新评估风险 • 穿戴完整的个人防护用品 • 只执行要求完成的任务 • 只执行已接受培训并可以完成的任务 • 时刻警惕危险因素—不要认为别人会发现它们 • 永远不要单独工作(最少需要两个人一起工作) • 预先设立好逃生路线 • 清楚认识自己的局限性,要有自知之明 • 与危险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 避免在援救现场吸烟
灾害医学救援 ——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 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参加医疗救护。”
·
德国城市救援队 统计救援人员受伤不同 部位概率:手部41%; 脚部20%;腿部11%;躯 干9%;头部7%;眼睛5%; 胳膊3%;其他4%
个人特殊防护装备:消防服、防化 服(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面罩(防菌、 防毒)、空气呼吸机(防缺氧);登山
靴(救援道路滑坡湿泞)、保暖鞋。
安全最重要
·安全意识贯穿整个救援过程中
一、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
个人基本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安全头盔、遮阳帽和保暖帽、全靴(鞋底加固,钢制鞋头)、皮手 套两副、乳胶手套十副、安全护目镜、连体防护服(橘红色,醒目反光 条及标示)、哨子、头灯、手电筒、护肘及护膝、小刀、指南针、听力 保护耳塞、防尘口罩、毛巾(湿毛巾防火灾有害气体)、雨衣、保温水 瓶(2L)及净水片或军用净水器、免洗洗手液、个人急救包、防坠落装 备(安全带、自锁器)等。其余根据需要适宜添加。
医务人员在灾害现场的职责
一、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 二、灾害现场组织管理 三、灾害现场搜索与救援 四、灾害现场伤员分类救治 五、灾害现场紧急救护 六、灾害现场卫生防疫 七、灾后心理援助
救援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危害识别
·松动的砖头 ·水、电、气 ·玻璃 ·残破的地板 ·裂缝 ·护栏 ·尖锐的物体 ·湿滑的表面
--《护士条例》
医务人员在灾害现场的职责
·整体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营救最多的人,确保安全并减少进一步的损 失和破坏。 ·医务人员的职责非常宽泛,从医疗救护到建立现场医院等 ·现场救援队一般由专业安全人员、救援人员和医务人员构成 ·医务人员的作用不可替代,是救援中重要的技术力量 ·在救援现场,医务人员要在现场指挥或高级救援人员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在地方应急队伍的支持下进行治疗及提供医疗建议 ·大规模伤病员的治疗筛选 ·对未受过训练或仅属于急救员水平的当地应急队员与志愿者提供医疗建 议及进行监督 ·建立临时急救站 ·治疗并管理外伤病人 ·死亡认证及管理死者 ·对公共卫生提供建议,包括水的供应与疾病控制
灾害医学概述
战争
灾害 突发公共事件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海洋灾害 洪水灾害 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 生物灾害 森林灾害
事故灾害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火灾事故 交通事故 工伤事故 化学事故 其它事故
传染病疫情 不明原因群体疾 病 食品安全 职业危害 动物疫情
恐怖袭击事件 经济安全事件 涉外突发事件
事故灾害 火灾
2000年以后,中等地 震活动增强: 2006年定远4.2级地震 2009年肥东3.5级地震 2011年安庆4.8级地震,桐 城3.6级地震 2014年霍山4.3级地震 2015年阜阳4.3级地震 2016年无为3级地震
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1)人员伤亡 (2)经济损失 (3)环境破环 (4)社会、心理负面效应
• 对短时间内造成的大量伤员迅速检伤分类,对不同病情 的伤员准确及时的分流是有效开展救治,减少创伤后遗症, 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重要环节。
灾害医学历史
·急救灾害医学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门学科。
·1976年,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和探讨急救医学与灾害医 学的学术机构----世界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学会。
·SARS流行、禽流感、美国“9·11”恐怖事件、国内多起 恐怖暴力事件、汶川、玉树、雅安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我 国众多学者专家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许 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建设性意见,发展适应中国国情 的灾害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