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第一课_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Hale Waihona Puke 移情花木——花鸟画岁寒三友:松 、竹 、梅 。 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徐渭 《墨葡萄图》 作者自题“半生落魄 已成翁,独立书斋啸 晚风,笔底明珠无处 卖,闲抛闲掷野藤 中”。从题诗中可以 看出画家作画时期的 心态
徐渭(1521~1593),明代画家、书法家、戏曲家。字文清、 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别字很多。浙江绍兴人。徐渭 在诗文、戏曲、书画等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诣。其诗文,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对戏曲也有杰出贡献,所著《南 词叙录》,为研究明代戏曲的重要著作。杂剧《四声猿》 所写4个短剧,都具较强思想性。他的书法也颇有特色, 擅长行书,出自米芾,而更加放纵,人称书中“散圣”。 存世著作有《徐文长全集》。徐渭中年后才开始学画,山 水、人物、花鸟等无不精妙,尤其是水墨写意花卉,完成 了写意花鸟画的重大变革,推动了大写意画派的发展和盛 行。画史将他与陈淳并称青藤、白阳,清代的朱耷、石涛、 郑燮等以至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继承和进一步 发扬了他的传统,形成大写意花鸟流派。
独树一帜的
--- 中国画
传神写照
-----人物画
油画
中国画
按材料功能分
素描 版画
绘 画 的 分 类
水彩画等 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 按内容和题材分 西方画:肖像、风景、静物画
按形式语言分
具象绘画 意象绘画 抽象绘画
按表现技法分:写实(工笔)、写意
阎立本
初唐时期,工部尚书,因有政治才能,曾任 宰相,擅长肖像画与政治题材的历史画
《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
顾闳中 五代时期,默写的经典之作 《韩熙载夜宴图》
梁楷 南宋人,好饮酒,酒后不拘礼法,人称 “梁疯子”
泼 墨 仙 人 图 李 白 行 吟 图
传神与意境-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赏析探究《步辇图》
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从绘画艺术角度、 构图、色彩、及背后故事来感受作品 的传神与意境。
【元】郑思肖 《墨兰图》
想象与探究
如果把兰花与人的性格 相类比,你能将这两幅 兰花作品分别对应两类 人的性格气质吗?(查 找相关资料,用作品和 历史信息证明观点与判 断)
【 南 宋 】 赵 孟 坚 《 墨 兰 图 》
美术 江西美术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
xx中学 xx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中国画 五代 顾闳中
人 物
题材有哪些?花 鸟山水来自人物山水工
笔
写 意
花鸟
特点
工整 细致 写实 缜密
粗放 简练 夸张
初探《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中国画 五代 顾闳中
看
再探《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段 听琴
第三段 歇息
环节六:课堂总结
第二段 观舞
第四段 清吹
第五段 散宴
再探《韩熙载夜宴图》
再探《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再探《韩熙载夜宴图》
小组合作赏析
《泼墨仙人图》
诗
印
画
人物画,或采用工笔重彩, 或水墨写意,对人物形态的 刻画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尤为 精彩,古人的“写真”, “真”即指对象内在的精神 本质,即“传神”,通过画 面整体展现其意境。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一段:夜宴听乐
仔细观察,主人翁韩熙载的神态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二段:观舞
韩熙载是 高兴的,还是 郁闷的?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从人物的穿着中,你 看出了人物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油画用色丰富厚重。中国画用色轻淡。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的造型技法不同之处。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
意大利拉斐尔《圣母子》
油画以明暗面块造型为主。中国画以线造型为主。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在主客观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
北宋梁楷 《太白行呤图》 法国安格尔 《莫瓦铁雪夫人像》
油画注重客 观的描绘。中国 画注重程式化表 现,以意趣为主
五代: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四段:清吹
第三段:休息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五段:送客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李后主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鸠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因为是北 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韩熙载为逃避南唐李后主的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 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 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画名就叫《韩熙载夜 宴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梁楷《六。 屈子行吟图 明 陈洪绶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南宋:李嵩《货郎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清黄慎《渔翁渔父图》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鉴赏(四)

高逸图(上海博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藏) 孙位
二、山水画家与传世作品
1、青绿山水 展子虔 (北齐、北周、隋)渤海人 《游春图》咫尺千里
李思训(651--718)字建、右武卫大将军 《江帆楼阁图》金碧山水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李江 思帆 训楼 (阁 传图 )( 台 北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
李明 昭皇 道幸 (蜀 传图 )( 台 北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鉴赏
第四讲 隋唐五代绘画(二)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绘画
一、人物画家与传世作品 1、阎立本(?-673) 《秦府十八学士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 《萧翼赚兰亭图》 《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阎立本(传)
步辇图(故宫博物院藏) 阎立本
2、尉迟乙僧与西域画风 尉迟乙僧,于阗人,627年随父尉迟跋质那入 长安。 《云盖天王像》《胡僧图》 《龟兹舞女图》《千手千眼观音图》
荆匡 浩庐 (图 传( )台 北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 后 梁
关关 仝山 (行 传旅 )图 ( 台 北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 后 梁
2、南方山水 董源 字叔达 北苑副使 “董北苑” 皴 擦 点 染(披麻皴、雨点皴) 《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 巨然 江宁人 开元寺僧 “董巨” 《秋山问道图》《层岩丛树图》 赵幹 《江行初雪图》
韩照 幹夜 白 图 ( 美 国 大 都 会 博 物 馆 藏 )
韩牧 幹马 图 ( 台 北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
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韩滉
传五 张牛 大图 千( 伪日 作本 大 原 美 术 馆 藏 )
第二节 五代画家与传世作品
一、人物画家与传世作品 1、周文矩 句容人 南唐画院待诏
中国古代绘画名家及其作品

唐 阎立本 步辇图 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在绘画技巧上,阎立本继承和发展了魏、隋以来的优秀传统,重视人物精神刻划。
用笔较顾恺之的“细密精致”更富于变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富于表现力。用色上, 他吸取六朝的晕染法,能成功地把对象的质感和厚度表现出来。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局部
《步辇图》
《步辇图》是阎立本名作之一,它表现的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朝 见唐太宗时的情景。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 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描绘的就是当时唐太宗与 禄东赞会面的场景。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 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太宗形象 是全图的重心所在。作者不遗余力地给以生动细致的刻画,他笔 下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顾盼之间充分展露 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为了更好地凸现出唐太宗的至尊 风度,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 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 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 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 衬。全图不设背景,以摹绘人物为主,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 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送子天王图卷》
目前流传的被认为是吴道子的作品主要有《送子天王图 卷》、曲阳北岳庙的鬼伯、孔子像、观音菩萨像等。 《送 子天王图卷》(宋代的临本)是否传自吴道子尚缺乏证明, 然而是一幅优秀的古代作品。图卷最后一段取材《瑞应本起 经》中净饭王抱了初生的释迦牟尼到神庙中,诸神为之慌忙 匍伏下拜的故事。净饭王捧着婴儿,以一种小心翼翼的动作 ,充分透露出这一抱持者的崇敬心情;同时,那一跪拜在地 的孔武有力的天神,更不是单纯的跪拜,而是张皇失措、惶 恐万状的神态,是精神上完全降服了的表情。净饭王和天神 的这两个有充分的心理根据的动作便烘托出还在襁褓中的, 在画面上看不出任何直接的迹象来的小小婴儿的不平凡和无 上威严。这样的表现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内心的联系以阐明 主题,所以在绘画艺术技巧的发展上有创新的意义。
中国美术作品鉴赏分析

代表作
❖ 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列女仁智图》《魏晋胜流画赞》《论画》 《画云台山记》。
洛神赋图
❖ 写归藩路过洛水,得见 洛神。
❖ 从姿态、容貌、穿戴、 动作等多方面描写洛神 Nhomakorabea的淑美。
❖ 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及与 其相约等情事,体现他 矛盾的心情。
❖ 众神受洛神感召,来游 洛水。
❖ 洛神陈述人神道殊,不 得交接,虽心怀眷念而 良会永绝。
❖ 洛神离去,曹植率船追 赶。
在以往的赋篇里,对男女交际的描写往往是零碎片 段的,描写的目的通常是为暗示理想或劝讽君王服 务的。曹植此赋则具有完整的故事内容,他幻想出 一个迷离奇幻的人神相恋故事,极意刻画了和洛水 女神所经历的一段悲欢离合的生活过程,生动地塑 造了洛水女神纯真美丽而又热情活泼的形象。
轻吹
❖ 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 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 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 女说话。奏乐的女伎们 排成一列,参差婀娜, 各有不同的动态。
送别
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 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 与女伎们道别的情状, 结束了整个画面。
❖ 《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 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 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 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 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 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 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 面的作用。
中国美术作品鉴赏
中国古代的梵高---顾恺之 主讲人:阙忠义
生平简介
❖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 继承发展了卫协精思巧密的 艺术风格,把中国绘画的生 要手段线描提高到一个新的 高度,其在艺术上最大的成 就在于塑造人物不单纯满足 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 动、自然,而是提出了塑造 人物形象的最高新要求:传 神写照,并加以实践。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ppt课件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
明代艺术代表作品
图册描绘华岳三峰奇险峻伟 的景色,并绘记沿途游览休 息等活动。构图以中景、近 景为主,也有气势磅礴的全 景。画家在深入观察自然和 积累大量写生稿的基础上, 构思出富有典型的情景,成 功地表现出华山“秀拔之神, 雄特之观”及石骨坚凝的特 质,并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笔力挺技刚劲,浑厚沉着, 墨气明润,浓淡虚实相生。 有些画幅略加赭石、花青等 淡彩渲染,益为清丽。技法 取自南宋马还、夏圭,而时 出己意。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代表作品
意大利著名画家 达芬奇创作于1504 年左右。画中的蒙娜丽萨成为美学 的,哲学的象征性形象,早已成为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家模仿的 对象。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 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 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 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 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 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 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 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 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 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 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 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 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 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 的“神秘的微笑”。
送子天王图吴道子
宋辽艺术代表作品
早春图宋郭熙
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 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 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 的雄伟气势。近景有大石和巨松, 背后衔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着云 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 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 堂楼阁。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 既深且远。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 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 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 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 称为「卷云皴」。树木枝干虬曲, 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称为「蟹 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 特色。
(完整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欣赏

先 秦 青 铜 器
四羊方尊:商朝
晚期青铜礼器,祭 祀用品。1938年出 土于湖南宁乡县黄 材镇月山铺转耳仑 的山腰上。收藏于 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 母 戊 鼎
后母戊鼎(一称司母戊鼎), 全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原器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 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 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 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 馆。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 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 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因其腹 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也有人释作“后母戊”,后 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妇 妌(jìng)。
染 织
印花敷彩纱
玉 器
“宜子孙”玉
——
秦 汉
一九七二年马王堆一号 汉墓出土。 图案为藤本科植物的变
形纹样,由枝蔓、蓓蕾 、花穗和叶组成,外廓 略作菱形(花穗不计) ,单位面积较小,四方 连续,错综排列。 通幅有20个图案单位。
118
为雕透 雕间厘出艺为马东
国 家 一 级 文 物 。
技 精 湛 为 世 人 所 珍 , 是 仅 见 的 有 字 汉 璧 ,
雕 “ 宜 子 孙 ” 三 字 。 这 块 玉 璧 以 体 形 大 ,
个 。 出 廓 部 分 由 透 雕 夔 龙 纹 组 成 , 纹 中 间
158
乳 丁 个 , 背 面 与 正 面 同 , 是 乳 丁 减 为
8
交 互 浅 浮 雕 夔 龙 与 乳 丁 共 组 。 环 与 内 孔 间
375
米 , 重 克 。 中 部 有 凸 起 圆 环 。 环 与 外 廓
2.6
15.4
廓 , 外 径 厘 米 , 内 径 厘 米 , 出 廓
术 性 最 高 的 一 件 。 质 地 为 和 阗 墨 玉 。 圆 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大庆市第五十八中学李金燕
课时:1课时(第十六周)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学生并尝试如何欣赏古代美术作品。
2。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业要求:
每人根据所学知识,试析一件古代艺术作品(欣赏过的或者从"自学教材"中选择均可)。
要求从体裁、内容、表现方法、历史背景以及个人的感受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文字限定500字左右。
课业类别:欣赏课。
教学重点:
1。
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2。
中国古代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古代雕塑欣赏;古代美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表扬认真搜集古代美术作品和资料的学生(2分钟)
二、导入新课:可以复习观赏艺术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进行导
入,针对不少学生面对一件古代美术作品不知如何欣赏,不知好在哪里的情况入手,激起学生兴趣。
(1分钟)
三、讲授新课:
(一)扳书课题: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二)出示本课学习提要:
1。
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哪几类?各类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3。
欣赏古代绘画的一般方法。
4。
中国古代雕塑包括哪几部分?
5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及其作用。
(三)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1、请学生读第18页第一自然段"中国。
三大类",让全班同学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下波纹线。
2、请学生读课本有关自然段"中国。
根本要求",让学生在"线条、传神"下画波纹线。
3、依次欣赏二幅人物画
《韩熙载夜图》《历代帝王图》
人物、题材、内容、形象特征、造型。
以传神为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及相关关系。
提炼主题思想。
概括地讲,基顺序为:题材内容--形象分析--造型--提炼主题--
评价感受。
4、依次欣赏山水画
《溪山行旅图》板书:山水画特点:灵活性,概括性、情景交融。
《富春江居图》山坡、树石、河流、村庄。
两幅画对照:雄-秀壮-雅
5、依次欣赏花鸟画
《芙蓉锦鸡图》
表现方法:工笔。
主要内容:芙蓉、锦鸡、菊花。
6、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
陶俑:(兵马俑)
陵墓雕刻:霍去病《伏虎》
宗教雕塑:用途、形势、变化、反映了什么?(40分钟) 7、小结:
谈学习体会。
四、布置作业:选取一幅最感兴趣的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经过阅读后,写一篇500字的赏析文章。
(2分钟)
五、教学效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