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期末重点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部分重点

(一)选择1、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在20世纪最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代表作:《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
罗琳的《哈利·波特》。
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芭芭拉少校》。
2、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安德烈·纪德的《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米兰·昆德拉的《玩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3、德国现实主义文学: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4、美国: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威廉斯《欲望号街车》。
黑人诗人兰斯顿·休士被誉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5、捷克作家哈谢克的政治讽刺小说《好兵帅克》。
意大利姜尼·罗大里《洋葱头历险记》。
6、英国劳伦斯:《白孔雀》(第一部长篇)、《逾矩的罪人》、《儿子与情人》(成名作)、《虹》《恋爱中的妇女》、《迷失的少女》、《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7、《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主人公:克利福特、麦勒斯、康妮。
8、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1913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德国托马斯·曼: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是“艺术家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主人公:老约翰·布登勃洛克,小约翰,布登勃洛克家的第三代孙子托马斯、克利斯蒂安和孙女安东妮,第四代小汉诺。
10、德国布莱希特:1922年他的剧本《夜半鼓声》荣获克莱斯特奖。
代表作品:《飞越大西洋》、《说是的人和说不是的人》、《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一部为反法西斗争服务的作品;主人公有女主人公名叫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两个儿子和一个哑女:长子哀里夫,次子施伐兹卡司,哑女卡特琳。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全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选择/:1.古希腊、古罗马是全部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2古希腊神话由神的故事、英雄传说构成。
3.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以人为本)。
4古希腊文学中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工作与日子》(《田工农时》)(赫西俄德)。
古希腊文学第二时期成就:戏剧。
第二时期抒情诗:萨福(女诗人)。
5.埃斯库罗斯:流传作品7部,代表作《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普》和《波斯人》在流传下的七部作品中成就较高。
他把演员增加到二人。
6. 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作家,被誉为希腊戏剧艺术中的荷马。
被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
《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王》主题:悲剧表现了人和命运抗争不可战胜的主题。
7.欧里庇得斯代表作是《美狄亚》,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宣扬“女性主义”的一部作品,是为妇女地位低下和命运悲惨鸣不平的作品。
《特洛亚妇女》是以反侵略为主题的。
8.古希腊“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一共写了44部作品,现存11部,代表作是反战喜剧《阿卡奈人》。
《鸟》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这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
对作家如:拉伯雷、斯威夫特影响颇大。
9.《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西方长篇小说的源头(叙事文学的源头)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作品)。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0. 中世纪欧洲文学四种样式: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教会文学。
11. 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是欧洲文学史上与荷马,莎士比亚,歌德齐名的诗人。
第一部作品《新生》是献给他所钟爱的女子贝阿特丽采(贝亚德)的爱情抒情诗集,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步直剖心迹的自传性作品。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但丁三部学术:政治著作《飨宴》《论俗语》《帝制纪》。
外国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期末复习重点:一.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P102(5点)来自PPT1、表达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2、抒写、歌颂大自然。
3、重视中世纪文学,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表现手法。
4、重视艺术效果。
(1)异国情调。
(2)对比、夸张手法的运用。
(3)人物形象具超凡性。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大。
二.文学常识(一)德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策源地德国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策源地,18世纪70年代爆发的“狂飙突进”运动,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产生了很大的孕育、催生和推动影响。
1、耶拿派:最早提出浪漫主义的名称和文学主张。
代表:施莱格尔兄弟。
2、海德堡派:主要功绩在于对德国民间文学的收集与整理。
代表:格林兄弟。
3、霍夫曼(1776——1822)——神秘小说家重视人的情绪,探究自我的分裂、向“非我”的转化。
4、海涅(1)少年时期崇拜拿破伦。
(2)大学期间受浪漫派领袖施莱格尔的指导。
(3)1827年出版《诗歌集》,吟颂爱情的欢乐,揭示爱情带给人的苦恼,使他成为德国诗坛上杰出的抒情诗人。
(4)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后,他奔赴法国。
1833年发表《论浪漫派》,抨击德国浪漫派,结束了浪漫主义文学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
(5)海涅从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的创作,政治抒情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批判德国现实。
(6)晚年对共产主义信念表示赞同,最后作品《罗曼•采罗》引起争议。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拜伦)1、“湖畔派诗人”:P105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几个“隐士”般的人物(隐居于索默塞特郡海岸)。
代表: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1800年,华兹华斯发表浪漫主义宣言: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要采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写普通人的生活;必须具丰富的想象,“使得平常的东西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它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
他们的诗主要以大自然为描写、歌颂的对象。
2、“撒旦派”三大诗人——拜伦、雪莱、济慈P106拜伦:(1)拜伦的性格特征与思想特征A 家庭对拜伦狂放不羁的性格的影响B 天生残疾——自卑——自尊C 思想特征:崇尚自由,反抗一切形式的压迫,个人英雄主义,“世界悲观”的悲观主义,崇拜自然。
外国文学 知识点期末必考

2、法国文学。
梅里美。
代表作《卡门》《嘉尔曼》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追求绝对自由,最后走向毁灭的女性形象。
福楼拜。
一位堪称完美的小说艺术家,他强调科学精神,表现出了客观冷峻的风格,导致了他写作精致严谨的写作态度,作品真实的为我们描写了客观现实。
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塑造了一个被社会所毁灭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爱玛。
福楼拜的创作特色:结构上,精致严谨;描写上,客观真实;风格上,客观冷峻。
都德。
《最后一课》《小东西》3、英国文学。
萨克雷。
代表作《名利场》,着重描写了不择手段的女冒险家夏泼的形象。
勃朗特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盖斯凯尔夫人。
代表作《玛丽.巴顿》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他从侧面反映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出现了一批工人诗人,形成了英国的宪章派文学或宪章派诗歌。
4、德国文学。
西里西亚工人起义中产生了工人诗人和工人诗歌。
5、俄国文学。
别林斯基。
俄国三大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他的批评文学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对果戈理的创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冈察洛夫。
代表作是《奥勃洛摩夫》,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
屠格涅夫。
代表作《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全面的展示了俄国的社会生活,被称为俄国生活的“艺术编年史”。
车尔尼雪夫斯基。
他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塑料了一系列的“新人”形象。
6、斯丹达尔/司汤达。
《拉辛与莎士比亚》的文艺论著,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美学宣言。
《红与黑》中围绕于连展开描写,塑造了三个典型环境。
里面有德雷纳市长、德雷纳市长夫人、侯爵女儿马蒂尔德、拉莫尔侯爵、瓦勒诺等一些人物。
7、巴尔扎克。
“金钱”是巴尔扎克一切作品的主人公,也是其主题。
8、狄更斯。
成名作:《匹克威克先生外传》。
作品有《雾都孤儿》(又叫《奥列佛.推斯特》)《老古玩店》《董贝父子》《艰难时世》《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等。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整理

一、名词解释:1、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
其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聪敏,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在艺术上主要手法是讽刺,风格生动活泼。
城市文学主要形式有短小的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
作品有《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
2、流浪汉小说:出现于16世纪中期的西班牙,是城市发达的产物。
一般采用自传的形式,以主人公的流浪经历为线索,描写城市下层生活,并以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和嘲讽各种社会现象。
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3、三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戏剧创作要使情节、时间、地点都保持“整一”。
即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
“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的作用,但更多是束缚。
4、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是18世纪法国的启蒙学派。
以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为主要成员。
他们都著书立说,用30年时间编著了一套37卷的《百科全书》,用新的世界观审视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集近代知识之大成,使唯物主义“成为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
“百科全书派”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5、多余人: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塑造了奥涅金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造成多余人的社会原因是源于封建专制制度,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也是造成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的原因。
多余人特点是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不满于贵族社会的庸碌,自视清高,俄国封建年农奴制社会贵族青年的典型,灵魂空虚、毫无能力、无所作为。
二、问答题1、分析荷马史诗的思想价值:简述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答:思想价值:1、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的生活面貌。
2、史诗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英雄注重思想和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3、史诗通过対众神的表现了古希腊文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外国文学史期末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1、《人间喜剧》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文学巨著,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
实际上包括了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人物2000多个。
这些作品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成了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规模庞大,分类法与人物再现法运用巧妙。
2.哥特式小说:哥特式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开山鼻祖是霍勒斯·沃波尔。
他的《奥特兰托城堡》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说的模式。
其特点是:野蛮像中世纪的哥特部落;具有中世纪和与之相接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性和随之而来的恐惧,未知与神秘。
3、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基本内容是:鼓吹不以暴力抗恶,把宽恕作为救世的药方;鼓吹道德的自我完善,认为每个人以道德上完善自己,便可以摆脱利己和熏欲,消除罪恶;宣扬基督教博爱思想,作家反对官办教会的伪善,但主张信仰心中的上帝,认为信奉“博爱”可以拯救人类。
4、冰山原理:现代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他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感情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外国文学史期末重点

外国文学史●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P17●《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P27●《神曲》的思想内容和意义 P57思想内容:探索意大利政治和道德的复兴之路,给人类指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到达真理与至善的途径。
意义:1、反映意大利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2、肯定理性与知识、现实生活的意义;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
●大学才子派:16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一批中产阶级出身,受过大学教育,富有才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并锐意创新的剧作家,他们大多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具有比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被称为“大学才子”。
他们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文学社团,但都对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P75●《堂吉诃德》:主:堂吉诃德仆:桑丘·潘沙 P83●《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喜剧 P91●哈姆莱特延宕的原因:P941、人文主义者的弱小,在复仇过程中,遭遇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对人文主义信念产生了怀疑与反思。
2、从历史角度看,克劳迪斯影射了女王伊丽莎白,哈姆雷特的延宕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统治者的矛盾心理。
3、巨大的心理落差,现实巨大的困难,个性的优柔寡断,理性的审慎思索。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三一律:(指的是在戏剧创作中必须遵守地点、时间和情节三者的完整统一,具体而言是指:剧情单一,只叙述一个故事,不旁涉他事;在一天当中进行;在一个地点发生。
)P107《失乐园》主题思想:依靠坚定的信仰战胜欲望和邪念,从而获得灵魂的乐园,体现了宗教思想的胜利。
表现了诗人虔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和对英国革命始终不渝的态度。
P113●莫里哀——《悭吝人》 P120●“狂飙突进运动”定义:是1770年—1785年间发生在德国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革新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
运动的中心是斯特拉斯堡;主要精神:强调民族情感和民族风格;崇尚自然,拥护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崇拜天才,鼓吹个性,反对封建束缚。
外国文学史上期末重点(郑克鲁版)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1.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
2.古希腊文化的内质特点:“神—原欲—人”三位一体。
3.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影响:①特征:一是想象力极强。
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入情入理,合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二是故事性极强。
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
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三是哲理性极强。
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许多故事都有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发人深思。
如金苹果的故事。
②影响:首先,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
著名的荷马史诗是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是用长诗对希腊神话的系统整理,大量美术、雕刻作品也是以它为素材的。
其次,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罗马从政治、军事上征服了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又征服了古罗马,其中,希腊神话当居首位。
如奥维德的《变形记》几乎是对希腊神话的全面转述,只是神明和英雄的名字被改为罗马名字而已。
4.罗马文学特征:①古罗马文学具有比古希腊文学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因而也具有更强的庄严崇高的气质,但又缺少了古希腊文学那种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天真与浪漫,相比之下显出了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相对贫乏。
②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自然质朴的特征。
5.《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①规模宏大,构思精巧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
②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形式,如夸张、烘托、明喻、暗喻、象征、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
③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④史诗无论是在题材处理及谋篇布局,还是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显现了惊人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P17●《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P27●《神曲》的思想内容和意义 P57思想内容:探索意大利政治和道德的复兴之路,给人类指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到达真理与至善的途径。
意义:1、反映意大利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2、肯定理性与知识、现实生活的意义;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
●大学才子派:16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一批中产阶级出身,受过大学教育,富有才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并锐意创新的剧作家,他们大多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具有比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被称为“大学才子”。
他们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文学社团,但都对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P75●《堂吉诃德》:主:堂吉诃德仆:桑丘·潘沙 P83●《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喜剧 P91●哈姆莱特延宕的原因:P941、人文主义者的弱小,在复仇过程中,遭遇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对人文主义信念产生了怀疑与反思。
2、从历史角度看,克劳迪斯影射了女王伊丽莎白,哈姆雷特的延宕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统治者的矛盾心理。
3、巨大的心理落差,现实巨大的困难,个性的优柔寡断,理性的审慎思索。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三一律:(指的是在戏剧创作中必须遵守地点、时间和情节三者的完整统一,具体而言是指:剧情单一,只叙述一个故事,不旁涉他事;在一天当中进行;在一个地点发生。
)P107《失乐园》主题思想:依靠坚定的信仰战胜欲望和邪念,从而获得灵魂的乐园,体现了宗教思想的胜利。
表现了诗人虔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和对英国革命始终不渝的态度。
P113●莫里哀——《悭吝人》 P120●“狂飙突进运动”定义:是1770年—1785年间发生在德国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革新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
运动的中心是斯特拉斯堡;主要精神:强调民族情感和民族风格;崇尚自然,拥护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崇拜天才,鼓吹个性,反对封建束缚。
P141●《浮士德》形象的意义: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是近代300年间欧洲进步知识分子的写照。
2、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双重性。
他有着普通人的弱点、感情和心理,在探索的路途中,不仅总是与外界事物和人发生碰撞与冲突,还要和自身展开剧烈斗争。
3、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P166 ●“湖畔派”定义:湖畔派是18~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
主要代表有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
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P185●《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内涵:1、展示贫穷人民的悲惨处境和命运2、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法律与人民为敌的本质3、宣扬以仁爱代管压迫的人道主义观念4、出色的描写了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的起义,塑造了共和党人的鲜明形象 P216●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P238●于连形象分析:1、性格特征: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个人奋斗者形象,具有反抗和妥协,坦率和虚伪的两面性,追求平等自由,相信自由竞争的原则;反抗封建制度,强烈要求打破不平等的现状、压抑感和悲观情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虚伪。
2、意义:于连是王政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
他一生的遭遇,他的希望、追求、奋斗、失败,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
他对复辟社会进行了报复性的绝望的反抗,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对复辟社会的抵抗情绪,但必然失败。
同时,个人反抗的个人主义性质决定了反抗者在受到统治阶级选举时,就转化为向统治阶级的妥协。
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个人奋斗者典型。
他志向远大,聪明能干,意志刚强,敏感高傲,有发财致富、向上爬的野心。
①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②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当他受压时,性格主要表现为反抗;一旦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就妥协投降。
他的性格在(3个)典型环境中得到了体现。
③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没有泯灭。
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反抗——妥协——堕落——清醒——反抗精神总爆发(法庭演说)。
这反映了平民既反抗贵族大资产阶级,又与之相妥协的两重性。
于连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的,最终目的也只是实现一个平民的自我价值,因而无法获得同阶级的人的支持。
同时,这种个人主义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得到满足,就很容易与现实妥协投降。
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愤怒谴责,是对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沉痛抗议,是他反抗精神的总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它在整个于连形象的刻画中是画龙点睛之笔。
P252●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主)、“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P257●结合情节探索《高老头》主题: P2631、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封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
(子爵夫人告别巴黎)。
2、小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
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小说揭露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诚实的个人奋斗之路。
小说由4条情节线索紧密交织在一起。
退休面粉商人高里奥被两个女儿榨干后惨死在伏盖公寓;破落贵族青年拉斯蒂涅迈出了上向爬的第一步;逃犯伏脱冷引诱拉斯蒂涅合谋争夺遗产身份暴露后被捕;巴黎贵妇鲍塞昂子爵夫人败于资产阶级女子手下,凄凉地退出了上流社会。
由此表现了金钱成为新的上帝后社会历史的变化。
●波德莱尔代表作《恶之花》写作手法:感应=同感=应和 P277 ●《双城记》人道主义思想内涵: P290(1)同情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
如:得伐石太太一家的遭遇、侯爵马下压死小孩、医生的遭遇。
(2)同情法国大革命。
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法国大革命。
并以此警告英国统治当局要缓和阶级矛盾。
(3)谴责了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荒淫无耻、凶残横暴、草菅人命的罪行,对贵族阶级做了彻底的否定。
(4)谴责了革命暴力行动,并丑化了暴力革命的领袖人物。
狄更斯在作品中把革命者描写成杀人成性的刽子手。
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可怕的母夜叉。
最后,得伐石太太和露西小姐保姆手枪走火把自己打死,表明人道主义对暴力的胜利,形象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
(5)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典型代尔那和卡尔登。
贵族后代代尔那,放弃特权为救管家面入狱。
卡尔登从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到最后心甘情愿代替别人上断头台。
●《死魂灵》泼留希金:贪得无厌,吝啬到近乎病态的守财奴 P305 ●屠格涅夫长篇小说《前夜》、《父与子》 P308 ●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走向高峰的是《罪与罚》 P318 ●哈代把大部分以英国西南部农村(古称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的小说,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造成苔丝不幸得原因:1、亚雷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代表着资产阶级社会的权利、财富和罪恶,对苔丝的压迫更多地表现为人身迫害。
2、以亚雷为代表的社会上的伪善、自私、冷酷和道德偏见,是造成苔丝悲剧的重要原因——对她的精神摧残。
3、苔丝的家庭、自身的弱点:旧道德观念、宿命论思想,自卑自叹,悲观失望。
她的家庭是当时农场不受欢迎的岌岌可危的阶层。
P377●社会问题剧:(1)针对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如法律、市政、道德、妇女地位等),抓住典型人物和事件加以解剖,从而推翻公认的道德准则和因袭的观念,暴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通过戏剧冲突(“讨论”的方式)提出和展示社会问题,但并不在冲突结束时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以问题本身的尖锐性、复杂性使观众或者读者激动并深思,以达到所谓的“戏剧之外的效果”。
P379●托尔斯泰——心灵的辩证法 P388●《安娜·卡列琳娜》中安娜形象的理解1、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她还是少女时,就由姑母作主,嫁给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
卡列宁枯燥泛味,感情贫乏。
牢狱般的生活窒息了她生命中隐伏的爱情。
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
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
2 、她对渥伦斯基的爱认真执著到疯狂和神经质的地步。
当渥伦斯基明显表现出对安娜的冷淡时:失去了一切的安娜绝望地想找回渥伦斯基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这使她对渥伦斯基的爱更加炽热真诚,发狂到了极点。
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她想以死唤回爱的生,这是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一、安娜是一个坚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结果。
二、安娜最初的内心冲突,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狂热渴望,来自于她对人与人之间纯真的和真正的关系的追求,来自于她对周围人当中比比皆是的谎言和伪善的厌恶。
三、安娜的反抗本身决定了安娜的性格与命运是悲剧性的,她的悲剧从根本上说,是由那个罪恶的社会造成的。
四、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
P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