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海量阅读——散文篇》教案
散文阅读教学如何设计教案

散文的要素和特点
内容:主题、意境、情感、哲 理
形式:自由、灵活、多样
语言:优美、精炼、生动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 议论
阅读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线索和层次,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谋篇布局。
深入理解主题:通过分析文章中的细节和语言,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品味语言特色:注意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效 果。 拓展阅读视野:推荐相关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和文 学鉴赏水平。
作业评价
作业设计:根据教 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设计有针对性的作 业
评价方式:采用多 种评价方式,如教 师批改、学生互评 等
反馈机制:及时给 予学生作业反馈, 指出问题并给予建 议
作业效果:根据学 生的作业情况,评 估教学效果,调整 教学策略
期末考试评价
评价目标: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内容:学生对散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价方式: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评估,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 反馈机制:根据考试成绩和答题情况,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散文阅读教学 如何设计教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01 教学目标 02 教学内容 03 教学方法 04 教学过程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XXX
PART ONE
教学目标
理解散文的特点和要素
掌握散文的定义 和特点
理解散文的要素 和结构
掌握散文的阅读 技巧和教学方法
了解不同类型散 文的特点和教学 重点
教学资源: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散文作 品,提供相关的文学背景和作者介绍,帮 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报告、个 人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 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程度。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散文阅读教案篇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2.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情感目标:1。
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培养学生富有个性,高尚健康的审美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3、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4、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试卷课时安排:第一、二课时教学要点: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及对策;考题例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福斯特:假如散文衰亡了,思想也将同样衰亡,人类相互沟通的最好道路将因此而切断。
散文就像一座干净的村庄温暖着焦灼的读者,熏陶滋养着一个又一个心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今天我们开始进行散文阅读的复习。
二、考纲解读《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从选材上看,考试大纲明确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类型及顺序,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由此可以看出,小说、散文仍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热点体裁。
从作品出处看,地方特色、名家名作仍是选文的重要方向。
从考查内容看,试题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考生的创意解读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的还间接考查了学生的写作分析能力。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并提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三项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
小学语文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小学语文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592f2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2.png)
小学语文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二、散文的阅读(一)散文的阅读步骤一读-----整体感知:A:了解主要内容;B:归纳中心思想;C:分析题目含义。
----用一句话概括中心。
二理-----理清思路:A:抓抒情议论句;B:抓过渡句;C:抓每层每段中心句。
---用铅笔做好标记。
三扣-----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四述-----整合答案:A:提炼组合。
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
B:组织归纳。
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
-----先打草稿在修改然后在写。
(二)常见散文阅读题型A: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B: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C: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D: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E:开放题(三)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技巧1、整体感知解题解答技巧(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
A:了解主要内容;B:归纳中心思想;C:分析题目含义。
(2)找出中心句或概括中心。
(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1)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A: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B:代词所指代的内容;C: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D:动词、形容词的作用;E: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2)代词的指代作用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这、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
代词一般指代人、事、物。
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由近及远。
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需要筛选概括。
得出的结果后采用替代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
(3)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并且不矛盾。
分析步骤:A: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并且不矛盾;B:分析词语含义;C: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D: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并且不矛盾。
例如: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注重文本加强审题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注重文本加强审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能力,提高散文阅读的审题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散文阅读的审题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散文,注意把握散文的结构、语言和情感。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强调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个散文阅读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答案,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散文阅读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散文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特点,如真实性、抒情性、随意性等。
2. 散文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开头、结尾、过渡等要素,培养学生的细读、批注、推理等能力。
3. 散文阅读的审题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抓住散文的主题和情感,正确理解题目要求。
4.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典型的散文,示范如何运用阅读方法进行审题和分析。
5. 课堂练习:提供一篇散文,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和分析,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用于教学实践。
2. 辅助材料:相关散文阅读指导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45分钟。
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语文散文阅读教学设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而语文散文阅读作为一种有机结合了文学、思想以及生活的形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根据散文的特点,设计一节针对语文散文阅读的教学。
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培养对散文的兴趣。
2.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从散文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思想,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1. 教师利用一段优美的散文描写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二、教学方法的介绍(约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分类和常见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散文的多样性。
2. 教师介绍采用“先导入-朗读阅读-理解解读-鉴赏评价-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散文阅读。
三、朗读阅读(约15分钟)1. 教师选择一篇简短且生动有趣的散文,进行朗读,并要求学生跟随朗读。
2. 学生在朗读之后,自己默读一遍,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
四、理解解读(约20分钟)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刚才阅读的内容,并结合散文的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讨论。
2. 教师帮助学生找出散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五、鉴赏评价(约15分钟)1. 教师从散文的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鉴赏评价。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对散文的喜爱之处,并分享给同桌。
六、拓展延伸(约20分钟)1. 教师提供多篇散文的选读,供学生自主选择并进行阅读。
2.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散文,进行自主解读和表达。
可以展示给全班同学。
教学反思经过这节语文散文阅读课的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参与到散文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升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优美、有节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散文阅读的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散文阅读的认识。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及阅读感悟。
4. 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推荐散文作品给同学,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抓住散文的主题: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
2. 品味散文的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3. 感受散文的情感:体会散文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散文的结构:把握散文的层次结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4. 总结:强调掌握散文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写一篇关于散文阅读技巧的心得体会。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高效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快速浏览:把握散文的大意。
2. 精细阅读:深入理解散文的细节。
3. 批判性思维:分析散文的优缺点。
4. 联想与想象:丰富阅读体验。
散文阅读教案

散文阅读教案散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学习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对散文的会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教师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如:“大家知道什么是散文吗?”“散文和其他文学体裁有什么不同?”2.讲解散文的定义(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以便学生对散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教师示范阅读散文(15分钟)教师选择一篇优秀的散文进行阅读,并讲解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注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中心思想,体验散文的意境等。
4.学生合作阅读(15分钟)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篇散文进行合作阅读,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并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
5.学生个别阅读(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阅读其他的散文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评论。
6.学生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7.教师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多多关注散文作品。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1.讲解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示范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示范阅读散文,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4.个别学习方法:通过学生个别阅读和写作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5.展示分享方法:通过学生展示和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手段1.黑板、粉笔2.散文选读教材3.学生课前阅读的散文作品五、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学会了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会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个别写作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的习作批改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内海量阅读——散文篇》教案

《课内海量阅读——散文篇》教案第一章:散文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2. 散文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品3. 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散文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多样性。
3. 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一篇篇散文佳作。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散文佳作,总结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深入阅读和鉴赏。
第二章:叙事散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叙事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叙事散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叙事散文的定义与特点2. 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叙事散文佳作欣赏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叙事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叙事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叙事散文的阅读要领。
3. 实践: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散文佳作,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叙事散文佳作,总结叙事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叙事散文,进行深入阅读和鉴赏。
第三章:抒情散文一、教学目标1. 了解抒情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抒情散文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抒情散文的定义与特点2. 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抒情散文佳作欣赏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抒情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抒情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抒情散文的阅读要领。
3. 实践:指导学生阅读抒情散文佳作,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抒情散文佳作,总结抒情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海量阅读——散文篇》教案
一、导入:
请同学们将屏幕上展示的景色描写出来并进行交流。
优美的语言是构成散文不可缺少的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讨散文的阅读。
二、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
2、培养赏析文章中优美语言的能力。
3、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导读:《落叶》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篇散文,找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是自己较为陌生字词,并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1、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含哲理,请从文中找出1-2句试加以赏析。
知识回顾:
赏析语言的角度:修辞、词语、句式、言外之意、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
2、作者对法桐叶的感情是怎样的?前后有无变化?这其中蕴含着的生命感悟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
贾平凹的散文总是那么的耐人寻味,带着对《落叶》的回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丑石》。
四、赏读:《丑石》
从这篇散文中大家透过丑石,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思绪呢?(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其实从这块“丑到极处”而又“美到极处”的丑石身上,我们何尝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平凡的我们有时会因为自己没有倾国倾城之貌,没有显赫的家庭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
殊不知一个人真正的动人之处就如这块丑石一移用般,并不在于外表和出身,而是来自内在的涵养以及人格的魅力。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即使自己相貌和出身略逊于他人,我们也不必因此而自卑。
因为每个人体内都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潜能,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会有一番作为和成就。
李白曾豪迈地吟咏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是的同学们,人生之路并非全由鲜花、掌声和赞誉铺就,只要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学会忍受寂寞,拥有丑石般的坚韧和顽强,即使受到一时的冷落也坚持自己的理想,在沉默与等待中使自己趋于成熟与完美,定会为我们的人生谱写最华美的篇章。
五、自读:《塞外的春天》
请同学们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进行赏析,并整理出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选读:《夏夜》、《闲读梧桐》
请同学们对《夏夜》的语言进行赏析或把握《闲读梧桐》的主题思想。
《闲读梧桐》中的梧桐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他深知自然规律,坦然面对风雨,用顽强的意志承受生命中的痛。
一日如此、一年如此、一生亦如此。
起起伏伏,无言,也无悔,这该是怎样一种寂寞呀!如果外祖父能忍一时之痛,那一代人笑对生命中的无情戏谑,也许肯定也会迎来今天的晴空万里。
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名为写物,实为喻人。
作者借梧桐传
达出来的那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
文中用外祖父的对命运的屈从与梧桐对风雨的抗争进行对比,向人们诠释了人生的真谛: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
梧桐,一株生长极普通的树,却交给我们玄奥的自然之法,生存之道。
树犹如此,人亦然。
以自然之心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风雨如晦,抗之!春暖花开,顺之!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阅读,细心品味,真心感悟,散文必将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带来些许惬意与温暖。
八、作业:
选读《夏夜》与《闲读梧桐》,根据自己的能力从下面三个作业中选做任何一个:
1.摘抄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2.概述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心境;
3.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可着重从主旨和语言的角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