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主观题的七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主观题的七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

一、解题指导思想和思维:

⒈让哲学思想成为解题的工具:利用现象和本质或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两点论的观点(注:如果材料给予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请运用两点论)对材料进行哲学剖析,力求对每段材料和全部材料之间的内在含义及其指示性方向有正确的把握。

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我们解决问题应有的思维过程。

⒊运用“分析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构建答案点。

⒋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组织答案。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二、解题程序:

⒈阅读设问看清要求、抓关键:

⑴看清试题要求:

①看范围要求。要明确试题是要求用政治、经济、或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还是用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或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某些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

②看分值要求。如果分值较高,则提示我们要认真对待,详细回答,若分值较低,则没有必要在上面过多地费时费力。

⑵读设问抓关键:这是个关键性步骤。因为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种种限定均在其中。

①一定抓住关键词语,辨明命题意向。(主体、范围性语句)

②是抓准限制词语,吃透题意细节。如果说抓题眼(即关键性词语)定意向,是盖房搭房架的话,抓准限制词语、吃透题意细节便是细工了。(设问词、问题短语)

⒉审读材料全文

要审好题,必须做到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这就要求考生要像分析语文试题一样,认真阅读材料全文(若是图表题,则需要看表头、标题,要与图表内容进行纵横比较,要重视注释等等)。在阅读的时候,要做到:

⑴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能够表达全文意思的语句。

⑵分出段落层次,并概括每段的意思。

⑶理出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⑷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答案要点。有了答案要点,也就有了答题方向。按这个方向组织答案,一则可以防止跑题,二则可以防止遗漏要点。

⒊合理组织答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⑵答题要有层次性、逻辑性。详略得当,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⑶恰当运用政治术语。突出创新意识,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和社会主题。

克服以下毛病:

①事理分开:答题分原理段、材料分析段、结论段。

②逻辑性差:东拉西扯、词句重复或用词不当。

③不分段没有条理;或分段过多,序号杂乱。

纵观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的主观性试题,其设问大致可分为七种类型:

一、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如:2000年第36题第(1)问: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2003年第39题第(1)问: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

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2004年第38题第(3)问:“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004年第39题第(6)问: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的方针。试说明这一方针的哲学根据。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下面以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第(1)问为例加以说明。

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点。

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

①联系所给材料: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双赢”结局。

②联系所学知识:教材中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有6个方面,即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包括五个基本点(即:独立自主是基本立场;维护独立和主权,促进和平与发展是基本目标;和平共处是基本准则;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基本立足点;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基本国策)

三、疏理、作答:经过比较、对照,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

二、反映型: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如2001年第38题第(3)问: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002年第38题第(1)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题方法: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下面以2001年高考第38题第(3)问为例加以说明。

38、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三大产业结构。

二联系:

①联系材料所给的信息(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

②联系所学知识:三大产业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