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3、骨骼 儿童的骨骼在不断生长-加长、加粗。 钙、磷是骨骼原料,需要维生素D促 进吸收,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骨骼生长必 需的条件;适当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 条件。
1)脊柱 脊柱正面看是直的,侧面有四道弯,叫 “脊柱生理性弯曲”,它随婴幼儿动作发 育逐渐形成,到发育成熟时才能固定下来。 正确姿势即坐、立、行很重要。坐时, 两脚放,不佝着背,不耸肩,身子正;站 时,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走路时, 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不宜单肩背包。 以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
• 循环系统 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1、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2、锻炼可强心,运动量适度 3)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 4)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口腔炎、扁桃体炎、中耳炎、头上长 疖子,都会导致淋巴结肿大。 小儿淋巴结核也能致使淋巴结肿大。
• 消化系统 保育要点: 1、督促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保护好 乳牙和六龄齿 2、细嚼慢咽有利于健康,不要用水和汤 泡饭 3、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 4、不要长时间坐便盆,不排便就起来
骨的发育基于两种机制:一是骺软骨不断增 生,骨干端又不断骨化,使骨得以不嵌接处形成一条粗糙的骺线; 另一是骨膜内层不断地层层造骨与改建,其内部 骨髓腔也不断造骨、破骨与改建,从而使骨干不 断增粗、骨髓腔也不断的扩大。由于造骨和破骨 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作用,使骨在长长变粗的同 时,依据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骨质的构 筑得到不断的改建,使骨达到了以最少的原料而 具有高度的韧性和硬度统一体的效能。短骨的骨 化过程与长骨骨骺相似,但首先从软骨膜开始化 骨,然后再进行软骨内化骨。
软骨化骨 四肢骨(锁骨除外)和颅底骨的发生属于此型。胚胎早 期在膜性骨的基础上形成与成体骨形状相似的软骨性骨, 表面复以软骨膜。软骨化骨由软骨膜和软骨内同时进行。 软骨膜化骨形成骨密质及其外层的骨膜;软骨内骨化形成 骨松质及充填于其内的骨髓。长管状骨的骨化,首先是软 骨体中间部的软骨膜内层分化出成骨细胞,由它产生细胞 间质并有钙盐沉积,形成圆筒状的骨领。此时间充质和血 管侵入软骨体中央,分化出造骨与破骨细胞,形成初级骨 化中心,并由此向两端不断发展,在最初骨化中心部位由 于破骨细胞将骨质破坏、吸收而产生空腔,即骨髓腔,侵 入的间充质转化为红骨髓。到降生前后,软骨的两端也出 现骨化中心 ,叫初级骨化中心,先进行软骨内化骨,然后 进行软骨膜化骨,形成骨骺。当骨干和骨骺两者的骨化都 接近完成时,中间仍保留一层软骨,叫做骺软骨。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保健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保健

11·学前儿童自律能力的培养 促进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12·学前儿童的行为管理与指导的方法 建立行为规则,与儿童沟通,示范与赋权,开展相关课程内容
13·常见矫正技术运用的实施要点 奖励法:即时奖励,说明原因,选择恰当奖励物,避免奖励不正确的行为 消退法:不理会不注意,忽视其行为,最好和奖励法结合作用 惩罚法:及时,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避免惩罚太轻或太重,选择恰当的惩罚物 隔离法:立即隔离,隔离室安全单调乏味,时间不能太久或太短,结束后进行教育 代币法:实现决定奖励的行为,与儿童沟通好,奖励目标难易度适宜,制定好代币交换规则, 鼓励花代币并且愿意继续好的行为,良好行为建立。逐渐削弱代币依赖
5·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
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较好的适应能力;情绪安定愉快;乐于与人 交往;行为统一协调;性格良好
② 发育成熟度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大小脑发育不成熟,身体协调性差,对精细 动作缺乏控制力的表现
③ 婴儿气质类型: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缓慢照看型 ④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婴儿需要:不间断的养育关系,身体保护安全调节,适
10·问题行为
① 产生:后天习得,源于生活的行为模式,没有很好理解什么行为是适宜的 ② 幼儿园问题行为的预防措施 环境创设:合理布置教室,保持良好秩序,合理安排学习及生活,营造安全尊重亲密 和彼此接纳的班级氛围 自律能力培养:促进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行为管理与指导:建立行为规则,与儿童沟通,示范和赋权,开展相关课程 家园合作 矫正方案制定获取: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
3·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① 身体发育:身高体重牙齿发育,3年后发育速度明显减慢,乳牙生长,咀嚼能力 不断提高。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保育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保育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保育一、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得特征识记:运动系统得结构组成:由骨、骨连接与肌肉三部分组成,具有保护、支持、运动功能。

骨得构成: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

骨连接得形式:分为直接连接与间接连接。

(直接连接形式例如颅骨与脊椎骨,颅骨得骨连接为不活动连接,脊椎骨得骨连接为微动连接,它们得主要功能就是起保护作用。

间接连接叫关节,如肩关节等,关节具有较好得活动能力,帮助人体完成各种作。

)神经系统得组成:由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得功能:人体生命活动中起主要得调节作用。

反弧得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非条件发射:就是先天形成得本能行为,就是与生俱来得,反射弧比较固定,就是一种低级得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就是后天获得、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得,就是在非条件反射得基础上建立起来得,就是反射弧不固定得、临时得高级神经活动。

动力定型:若一系列得刺激总就是按照一定得时间、顺序、先后出现,重复多次后(强化),这种顺序与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自然地重现这一系列活动,并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得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镶嵌式活动:大脑皮质区域轮流工作与轮流休息。

保护性抑制:就是指活动过度,超过了大脑皮质得工作能力界限,使皮质神经细胞出现抑制现象,这就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能。

呼吸器官特点:内分泌系统得调节特点:持久、广泛、缓慢。

领会:骨得成分与性质得关系骨得成分包括有机物与无机物。

有机物使骨骼具有韧性与弹性,无机物使骨骼坚硬。

学前儿童骨中有机物较多,韧性与弹性较好。

学前儿童骨得发育特点学前儿童得骨骼含蛋白质多,有机物多、钙磷少,比较柔软、弹性大,硬度小、可塑性强、受压容易变形弯曲。

各个部分骨骼发育完成得时间不同,脊柱得四个弯曲在7岁以前尚未完全固定,容易随着人体不同体位姿势得变化而变化。

10-13岁才能钙化完成。

因此,腕部力量较为薄弱,下肢长骨得发育要到青春后期才能逐渐完成,长骨得发育结束,身高也就不再增长了。

00385《学前卫生学》第2章 学前儿童身体特点与保健

00385《学前卫生学》第2章 学前儿童身体特点与保健

章童身体保健contents人体组成:头、颈、躯干、四肢。

(1)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

(2110单)(2)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①细胞膜:通过有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物质进出细胞,完成物质的交换和新陈代谢,发挥屏障作用。

②细胞质:主要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

③细胞核:含有DNA,控制细胞的分化、繁殖和代谢活动。

通常将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810、1710单)①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功能。

②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多种功能。

③肌肉组织:由许多肌细胞聚集而成,具有收缩功能。

④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若干器官联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便构成了系统。

人体共有八个系统,如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910单)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骨与骨连接是构建人体基本轮廓、支撑身体重量、保护内脏器官的“钢筋铁骨”。

肌肉则附着于骨表面,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各种动作。

(2110单)1.骨的组成成人有206块骨骼,分为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

学前儿童因骨盆、腕骨和足骨尚未骨化,骨骼总数多于成人,有300余块。

(2110、1804单)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

骨膜位于骨表层,内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起营养、保护作用;骨质为骨的主要成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1710单)骨髓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内。

在胎儿和婴幼儿期,骨髓为红色,具有造血功能。

5~7岁后,骨髓腔逐渐被脂肪组织填充变为黄色,失去造血功能。

(2104、1901、1910单、2110简)3.骨的成分骨组织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成分构成。

人体骨骼的坚硬度取决于无机物的含量。

年龄越小,骨骼中有机物含量越多,学前儿童因骨组织中有机物含量高,骨骼弹性大、柔籾性好、可塑性强,但硬度小。

谈谈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谈谈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谈谈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摘要: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

就每一个个体而言,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是互为影响的相辅相成的。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了解掌握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过程、特点和规律一级心理发育状况的评价等等,以此作为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保健的依据,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身体的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及形态变化,是量的变化。

身体的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变化。

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括生长,生长寓于发育之中。

生长发育到了比较完备的阶段,即个体在形态、胜利等方面都达到成人的水平。

关键词: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心理发育保健1 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育包括动作、语言、认知、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促成的。

1.1 动作的发育动作的发育状况常被用作评价新生儿和婴儿心理发育状况的很有价值的指标。

例如某些反射和粗动作的发育障碍常是判断智力落后的最早症状。

然后,对儿童动作的发育做进一步研究就比较困难,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动作发育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

儿童动作的发育是不孤立的,它有赖于视觉、脑和肌肉的发育和成熟,又影像学前儿童认知、情绪情感和个性的发育,因而,在儿童早期,动作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儿童心理发育的水平。

儿童动作发育迟缓和异常的原因,除了家庭遗传倾向外,还有环境因素(如没有学习的机会等)、肌张力异常(如脑性瘫痪等)等原因。

1.2 语言的发育学前儿童语言的发育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学前期是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言语逐步发展的时期。

3岁时,儿童已能掌握最基本的本族语音,6—7岁时则能基本上掌握本民族的口头语言。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二、呼吸系统
2.咽 咽是一个肌性管道,从上而下分别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鼻 咽部两侧各有一个咽鼓管开口,与中耳相通。平时咽鼓管关闭, 在吞咽或打哈欠时打开,空气进入中耳,调节耳膜两侧气压平衡。
3.喉 喉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位于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具有 分流气体和食物的功能。
二、呼吸系统
4.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是由环状软骨连接而成,在气管下端分出左、右支气管。气 管和支气管内壁覆有一层带纤毛的黏膜,机体通过纤毛不停地摆 动,将来自体外的粉尘和细菌排出;而黏膜分泌的黏液具有抑制 和杀死病原体的作用。
适宜的锻炼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快钙在骨骼中沉积;运动牵 拉刺激骨组织和肌肉组织,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使儿童身 高增长加快。
一、运动系统
2.合理膳食,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 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必须有充足的营养保障,学前儿童要注意补充 优质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素,保证骨骼和 肌肉的生长。
三、循环系统
(三)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脾、扁桃体)所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制造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运输全身淋巴液进入静 脉。淋巴管是静脉的辅助管道。淋巴结成群存在,具有过滤淋巴 液、产生淋巴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学前儿童淋巴组 织发育旺盛,6岁时淋巴系统已达到成年人水平,12岁是成人水 平的2倍。淋巴组织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二、呼吸系统
3.保护喉咙 学前儿童声带短而薄,不够坚韧,声门肌肉容易疲劳。在组织 幼儿教学活动时,不宜选择音调高、音域宽的歌曲,也不宜让幼 儿长时间用喉咙,以防声带肌肉损伤。幼儿要养成不大声说话、 喊叫的习惯。
4.养成专心吃饭的习惯 幼儿吃饭应专心,养成不边吃边说话的习惯。
二、呼吸系统

第一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卫生保健
1、幼儿骨骼发育特点及保健 (1)新生儿颅骨尚未完全骨化,留有结缔组织膜,称囟门,可分为前卤 和后卤。 前囟,出生后1~2 岁闭合 后囟,出生后2~3个月闭合。 (2)成人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这些弯曲 的形成可保持身体平衡、减少走路与跳跃时对脑的冲击和震荡。 新生儿的脊柱仅骶骨有弯曲,其他弯曲是随小儿的生长发育逐渐形成 的。 (3)胸廓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结共同围成的。 如果婴幼儿缺钙,易使胸廓前后径扩大,胸骨突出形成鸡胸。
2、生长和发育 生长一般指生命个体的生长,从生物学意义上说,当受精卵开始发育 时,即意味着生命开始了其生长的过程。 发育是生命个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各系统、器官和组织都要经历从简 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直至机体各部器官系统功能的完善和成熟。 一般性的成熟即表明该个体发育的成熟,具有了生殖的能力。 3、生殖 生命体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女,称为 生殖。 通过自我复制延续种系的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
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称骨连结。骨连结有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
(1)直接连结
直接连结是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膜或软骨直接连结。 (2)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称为关节,是骨的主要连结方式。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构成
关节的特点是活动幅度大,婴幼儿关节的伸展性及柔韧性超过成
人,故关节的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理功能的调节
机体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几种方式 进行的。
1、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建立了一种相对独立活动的组织形式,它能够将信息从一个 部位传到另一个部位而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的调节机制,不仅使机体内部联系起来,而且使 机体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 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课堂PPT)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课堂PPT)
20
四、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 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 门。
(一)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主要特点 1、处于出牙、换牙时期; 2、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 3、肠粘膜发育较好,易吸收营养,也易发生感
染; 4、口腔较小且浅,不会吞咽,故有流口水现象; 5、肝脏解毒功能差,抵抗力弱,但再生能力强。
评价
4
学前儿童身体的 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
❖ 身体的生长:指细胞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
的增加,表现为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 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及形态变化——量 的变化。
❖ 身体的发育: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
织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质的变化。
❖ 成熟:生长发育到了比较完备的阶段,即个
小。
14
(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健措施
1.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让儿童用鼻 子呼吸,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不要 用手挖鼻孔;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加强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经常
参加户外活动可以增加肺活量; 4.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 5.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 6.保护幼儿的声带,不宜唱成人歌曲。
8、关节:儿童的关节窝较浅,附近的韧带较 松,关节的伸展性及活动范围较大,但关节 的牢固性差,易脱臼。
9
小结
(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主要特点
1、骨组织不断骨化; 2、骨富于弹性、易变形; 3、关节、韧带较松弛; 4、肌肉力量差,易疲劳。
10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措施 1、培养正确的站、立、走的姿势,防止脊 椎和胸廓的变形; 2、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3、提供充分的营养; 4、做好安全工作,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5、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小儿年龄分期及期的 特征和保健原则
分 期
pre-school toddler
infant
puberty school
青春期(10-20y)
学龄期(6-青春)
学前期(3-6y)
幼儿期(1-3y)
婴儿期(0-1y)
newborn 新生儿期(出生-28d)
胎儿期 胚胎期 围产期 (胎儿28周 - 新生儿1周)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出生至生后28天
足月儿早产儿区别
外 表
足月儿 早产儿
四肢屈曲状
肌张力差
足月儿
皮 肤
早产儿
红润,皮下脂 肪丰富,毳毛少 绛红,水肿,发 亮,毳毛多
早产儿
耳 壳
足月儿
耳软骨发育不良,耳舟不清
耳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 直挺
乳 腺
早产儿
足月儿
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
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不 等的多形红斑称为新生儿红斑,多于1-2天后消退, 初生婴儿常见到。 因皮脂腺堆积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的皮疹, 称为新生儿粟粒疹,脱皮后自行消失。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 特点:离开母体独立生活,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巨变 全身各系统功能从不成熟转变到初建和巩固 特殊生理特点:
fetus
胚卵期
胎儿期(fetus)受精卵→胎儿娩出(40周)
胚卵期 胚胎期 胎儿期 头 2周 2-12周(8周)脏器形成期 12周—胎儿娩出
胎儿期(fetus)
• 特点:胎儿依赖母体生存,组织器官正在形 成,母体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活动对胎儿健康 影响较大(Eps致畸敏感期) • 保健: 孕期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 多摄取富含营养的食品; 防止各种疾病的感染; 防止接触有毒物品和放射源

上皮珠和“马牙”“螳螂嘴”
在新生儿上腭中线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米粒 大小颗粒隆起,上皮细胞堆积,称上皮珠。 有时在牙龈边缘也可见黄白色、米粒大小颗 粒或斑块,俗称马牙,系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 分泌物积留所致。 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俗称 螳螂嘴,有利于吸吮乳汁。 以上均属正常,于生后数周或数月自行消退, 不宜挑剖,以免感染。
1-3月 抬头 45°
翻 身
roll over
4-7月

sit
5-7月 独坐一会儿

creeps
7-9月 用上肢爬

stand
9-12月 独站片刻

walk
1岁 独走几步

run
1.5-2岁 跑

hops
6月 扶跳
3-4.5岁 独足跳
大运动发育 (口诀)
二抬 四翻
lift head
乳腺结节>4mm,平均7mm
外生殖器(男)
早产儿
足月儿
睾丸未降、阴囊少皱摺
睾丸已降,阴囊多皱摺
外生殖器(女)
足月儿
早产儿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先天反射
吸吮反射
拥抱反射
觅食反射
握持反射
新生儿特殊生理特点
生理性黄疸
生后 2-3 天及出现, 3-5 天最高,一般 情况良好,足月儿7-14天消退,早产儿 2-3 周消退。
乳腺肿大
男 女 足 月 儿 生 后 3-7 天可有乳腺增大如蚕豆或 核桃大小,是由于母体雌 激 素 中 断 所 致 , 多 于 2-3 周消退,切忌挤压,以防 感染。
假月经
部份女婴生后5-7天可见阴道流血性分 泌物,一般持续1-3天自止,俗称假月经, 也是由于 母体雌激素终断所致,一般不必 处理。
听觉与语言发育直接相关
皮肤感觉的发育
新生儿 眼、口周、口腔、 舌尖、手掌和足底 的触觉已非常敏感; 有痛觉,但较迟钝; 温度觉灵敏。
知觉 perception 8月
1岁 3岁 4岁 5岁
5月
知伸手取物
知寻找物体
空间和时间 知觉萌芽 辩上下 辩前后、早 晚今明昨天 辩左右、前 后天
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各年龄阶段儿童生长发育特征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评价
教 学 要求
熟悉各年龄阶段儿童生长发育特征
一、生长发育
• 1、生长 是指机体各器官、组织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重量 和形态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 2、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 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 3、成熟 是指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发育 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1、味觉:出生时发育完善;
4-5月为味觉发育关键时期,及时添加辅食。 2、嗅觉:出生时嗅觉中枢发育已经基本完善; 3-4月:区别愉快与不愉快气味 7-8月: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运动的发育
Motor Development
大运动的发育
gross motor
抬 头
lift head
01月 抬头1-2′
roll over
十站
周岁 走 二岁 跑
stand alone
walk alone
六 坐 sit-no support 八爬 creeps
run well
hops
三岁 独足跳
精细运动发育
Fine Motor
玩手
play hands
2-4月
抓握
hold and grasp object
5-6月 伸手抓物
保持新生儿皮温36.5C
婴儿期Young Infancy
生后至1周岁
感知觉的发育—视觉
新生儿
视觉最佳焦距20cm
2月
视线和头可随物
移动
8-9月视深度觉发育
18月能辩大小形状
5岁能区分物颜色
视深度觉充分发育
视觉发育的关键 期:3月-6岁
听感知的发育
听觉
audition
新生儿 能寻找声源,辩音量 、音调、音色、语音和非语音 7月 3岁 对语气敏感 能清楚分辨e和er声
• 保健: 加强护理:喂养(最好是母乳)、保暖及脐带、呼吸 道管理、皮肤和粘膜的清洁、预防接种、新生儿筛 查。
新生儿死亡率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至1/2, 第一周新生儿的死亡数约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
足月儿
预热开放式抢救台
保暖
设定腹壁温度为36.5C
室温24~25℃ 空气湿度 50%~60%
移至普通婴儿床
物体换手
pass object
6-8月
拇食指 钳小丸
thumb-finger grasp
8-12月
自发乱画
scribbles
1-1.5岁
叠纸
fold paper
2岁
搭桥
imitate bridge
2-3.5岁
精细运动发育
三 玩手 play hands
(口诀)
scribbles fold pap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