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直播行业分析报告
直播行业研究报告外文文献

直播行业研究报告外文文献以下是关于直播行业的一些外文文献,供参考:1. Li, H., & Liao, Z. (2017). The Evolution and Impact of Live Streaming in China: A Study of the Yizhibo Platform.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34(1), 40-51.该研究通过对中国直播平台“一直播”(Yizhibo)的案例研究,探讨了直播行业的演变过程和影响。
研究发现,直播带来了广告和娱乐行业的创新,并促进了用户间的互动与社交。
2. Hamari, J., Sjöklint, M., & Ukkonen, A. (2016). The Sharing Economy: Why People Participate in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7(9), 2047-2059.这篇研究探讨了共享经济的参与动因,其中包括直播行业。
研究发现,人们参与直播行业主要是出于社交和娱乐的目的,同时也受到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 Cheung, C. M., Xiao, B., & Liang, H. (2018). Understanding Social Live Streaming: Why People Use Live Streaming Service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9(9), 737-762. 该研究旨在理解人们使用社交直播服务的动机。
研究发现,人们使用直播服务主要是为了展示自己、获得社交认同,以及满足社交需求和娱乐需求。
网络直播带货现状分析论文

网络直播带货现状分析论文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5G商业化的加速,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中国网红经济的发展迎来了一个爆发期。
根据CNNIC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17年, 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 年增长率高达22.6%。
2019年是电商直播爆发的元年, 除了淘宝直播业务的飞速发展外,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牢牢地占领了市场。
越来越多的用户养成了通过直播购买商品的习惯。
在2020年5G大规模民用后,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网购方式, 在疫情期间火爆式增长。
直播带货的便利性和观看体验感将会进一步提高, 直播行业也势必会进入一个更大的爆发期。
本调查基于此, 探讨在网红经济下直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对于促进网红直播营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理论研究部分, 主要参考相关文献以了解有关行为意愿和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的相关研究。
在实证研究部分, 本文针对网红经济与网络直播的发展情况,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研究现状, 以及部分研究学者的实证研究, 形成本文的研究假设与模型。
据此, 设计问卷以及量表, 从而探究网红直播带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
三、模型概论和理论基础1.参考模型。
XXX模型该模型从输入因素、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及结果变量四大因素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
根据XXX模型中的刺激因素可以了解到产品的价格会对消费者形成刺激。
同时, 外在因素可以了解到, 给予消费者时间压力会对其决策行为造成影响。
因此可以推断出直播营销过程中限时特价销售的产品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XXX模型该模型将消费者决策分为五个步骤: 认识问题、外部探索及选择证实、内心研究及对选择的评估、购买过程及结果。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产生的认知以及形成的态度对所需产品的意向都会对最终的购物决策产生影响。
2.变量及模型的提出。
【我国网络直播营销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附问卷)】

我国网络直播营销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目录前言 (2)1 网络直播营销简介 (3)1.1网络直播营销的概念界定 (3)1.1.1网络直播 (3)1.1.2网络直播营销 (3)1.2网络直播营销的发展历程 (3)2 网络直播营销的优势与发展机遇 (4)2.1网络直播营销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4)2.2网络直播营销的优势 (5)2.3网络直播营销的发展机遇 (5)3 网络直播营销乱象及其深层次的原因 (6)3.1网络直播营销乱象具体体现 (6)3.1.1产品货不对板现象频发 (6)3.1.2违反法规禁令现象普遍 (6)3.1.3消费者售后服务难保障 (6)3.2网络直播乱象深层次原因 (7)3.2.1政府监管缺失 (7)3.2.2平台自律不足 (7)3.2.3消费者缺乏理性 (8)4 网络直播营销可持续发展策略 (8)4.1政府监管方面 (8)4.1.1制定市场规则,完善相关法规 (8)4.1.2构建协同机制,构建监管合力 (9)4.2行业自身方面 (9)4.2.1做好合作企业竞调工作 (9)4.2.2建立行业机制,加强行业自律 (10)4.2.3建立健全维权平台机制 (10)4.2.4大力推动与监管部门合作 (10)4.3加强消费者教育 (11)4.3.1提高维权意识 (11)4.3.2树立正确消费观 (11)4.3.3提高防范意识 (11)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2)附录 (13)前言2017年开始,网红主播李佳琦和薇娅在淘宝平台直播带货开始火爆全网。
自此,网络营销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场景。
网络直播带货营销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将消费者与商家通过直播联结起来。
消费者与主播实时互动,全方位了解产品,在品牌好感度方面,获得更多用户青睐。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促进了直播营销行业爆发式的增长。
如今不容乐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直播营销销量却不断增加,迎来了巨大的红利市场。
网络直播营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夸张违规宣传、售后保障难、销售违禁产品、假货泛滥、流量刷单、数据造假等营销乱象使得消费者苦不堪言。
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渠道产业链分析

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渠道产业链分析“带货”的逻辑直播电商发展综述直播电商发展历程直播电商行业用四年时间从萌芽期进入爆发期,行业目前处于规范化发展阶段萌芽期(2016)整体行业生态开始建立,产业链逐渐搭建。
蘑菇街最早开始直播带货,淘宝直播紧跟其后。
带货主播以薇娅、张大奕为代表的“淘女郎”为主4,带货品种主要是服装和美妆。
探索期(2017)行业在探索中发展,产业链玩家更加完善,主播类型和带货商品种类更加多元。
电商平台,苏宁开启电商直播。
内容平台:快手开启电商直播。
MCN 机构入场。
带货种类更加丰富。
拓展期(2018)淘宝双11正式引爆直播带货概念5,各平台推出直播电商发展战略。
内容平台搭建自己电商小店,构建完整产业链。
越来越多的商家进行店铺自播。
带货种类更加丰富。
爆发期(2019)行业规模爆发性增长,主播身份更加多元,平台构建产业闭环。
大量明星参与直播带货,政府机构,电视台加入直播带货大军。
从火箭,到房子,“货”的种类丰富得“上天入地”。
◆直播电商历经四年,从初始只有淘宝直播和蘑菇街两个平台参与,到现在直播带货发展成各平台标配。
主播类型也从单纯网红,变为明星、CEO 、政府官员,主播种类多元化;带货品种也从美妆、服饰类丰富到如今各类商品,甚至包括车、房、火箭等。
在2020 年,直播电商成为风口,为了规范和引导直播电商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增强行业规范化。
直播电商发展阶段规范期(2020-至今)直播电商成为风口,行业规范化政策法规相继实施。
对直播电商中的商家、主播、直播平台、MCN 机构等主体行为均作了全面定义和规范。
直播电商发展综述直播电商发展历程从头部平台布局直播带货业务看直播电商行业发展历程李佳琪直播间15分钟15000 支口红,薇娅直播间2小时销售额2.67亿,正式把直播电商带入公众视野✓2018年双11全天GMV 超3亿,✓2019年1月淘宝直播独立APP 上线✓2019年11月GMV 总额约200亿。
关于网络直播现象的调研报告

文化视野关于网络直播现象的调研报告黄兰慧 毛政才 广东白云学院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21世纪的中国网民规模迅速攀升。
与此同时,网络直播因其即时性和互动性而迅速走红,90后、95后成为用户主力军,直播行业规模如火如荼,形成“百家争鸣”之势。
随着直播平台类型的多样化及用户群体范围的扩大,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整治网络直播环境刻不容缓。
关键词:网络直播;直播打赏;直播乱象;监管与整治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0-0401-02一、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现状1.当前行业发展规模根据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2016年底增长了1.1%。
而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其中学生群体占较大比例。
2016年4月,文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44亿,网络直播企业已经突破200家,平台市场规模达90亿,并持续增长。
分析艾媒咨询统计数据,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接连投资可看出网络直播的红火。
网络直播企业主要分为互联网公司、音乐集团、影视传媒公司、独立app四个类型。
表1-1 2015—2016年各直播平台融资情况时间融资平台融资金额投资方2015年3月六间房 26亿被收购宋城演艺2015年5月果酱直播 数百万元天使轮不详2015年10月ImbaTV B轮约1亿元人民币紫金文化基金、王思聪、普思资本等2015年11月微吼 B轮约1亿元人民币不详2015年11月映客 A轮千万级别赛富基金、金沙江创投和紫辉创投等2015年11月龙珠直播 B轮近1亿美元腾讯、游久游戏等2015年11月欢拓科技 B轮近1000万人民币赛富基金等2015年12月火猫TV A轮千万美元合一集团2016年1月映客 A+轮8000万元昆仑万维领投2016年3月易直播A轮约6000万人民币不详2016年3月三好网pre-A轮7500万亦庄互联网基金领投、沃衍资本等2016年3月斗鱼TV B轮1亿美元腾讯、红杉资本、南山资本等2016年4月早道网校A轮1500万元YY领投、华创跟投2016年8月斗鱼TV15亿人民币腾讯、凤凰资本、南山资本等2016年9月全民直播5亿人民币不详2016年9月映客直播 2.1亿人民币光信资本2016年9月花椒直播3亿人民币奇虎360数据来源:艾媒咨询2016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市场研究2.用户地域分布及性别分布情况为了解民众对网络直播的关注情况,我们在广州各地对群众进行了实地随机调查,回收有效纸质问卷450份,网络问卷近800多份。
直播电商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直播电商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直播电商是指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商品销售的商业模式。
它将传统的电子商务与直播技术相结合,通过直播形式展示商品,实时与观众互动,提供购买链接,实现商品的在线销售。
直播电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中国的直播电商行业开始兴起。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直播电商逐渐成为电商行业的新宠,并呈现出以下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历程1. 初期阶段:2016年至2017年直播电商在初期阶段主要以个人主播为主,他们通过直播平台展示商品,与观众互动,并提供购买链接。
这一阶段的直播电商主要以化妆品、服装等消费品为主,通过直播形式吸引观众购买。
由于直播电商的新颖性和互动性,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消费者,成为电商行业的新热点。
2. 垂直领域发展:2018年至2019年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并在特定的垂直领域进行尝试。
例如,一些农产品企业开始通过直播电商销售农产品,通过直播形式展示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和品质保证,吸引消费者购买。
这一阶段的直播电商开始向更多的领域渗透,丰富了商品种类,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3. 平台竞争加剧:2020年至2021年随着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加入这一领域,竞争日益激烈。
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相继推出自己的直播电商平台,并通过资源整合和市场推广,争夺市场份额。
这一阶段的直播电商行业进入了白热化竞争的阶段,平台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推动直播电商的发展。
二、未来趋势1. 内容创新与个性化未来的直播电商将更加注重内容创新和个性化。
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加剧,传统的商品展示和销售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直播电商平台将更加注重打造独特的内容,通过创新的方式吸引观众和消费者。
个性化的推荐系统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2. 科技驱动与智能化未来的直播电商将更加依赖科技驱动和智能化技术。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直播电商行业,帮助平台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
直播电商行业分析

直播电商行业分析1、直播带货: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1.1 短视频平台具备直播带货的产品特性直播电商最早起源于淘宝平台,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应用的兴起,通过视频直播带货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商业态。
直播电商整体GMV在2021年可达近2万亿,年增速约为90%,且整体渗透率尚低于15%,未来仍存较大增长空间。
在具体的产品定义上,短视频平台对直播电商业态有更个性化的理解。
抖音提出“基于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动帮助消费者发现潜在的需求,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电商”。
在兴趣电商的场景下,用户的需求往往开始是不明确的,这是兴趣电商最大的特点。
而快手则提出了“信任电商”,要“打造让10亿用户信赖的极致信任体系”。
1.2 与货架电商差异化发展用户心智:用户打开淘宝等传统电商App的心智主要是“购物需求”,而打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心智主要是“娱乐需求”,购物仍是附属在娱乐过程中的“被动需求”,在直播转化率指标上天然落后于电商App。
商品展示空间:传统电商App更像一个“货架式商场”,用户主要通过搜索框输入商品关键词,因而其后台理论上可以对应无限量的商品SKU。
而短视频应用是主动将商品通过直播的方式推送给用户,其曝光度由平台用户的总体观看时长决定。
1.3 直播带货中的粉丝价值模型基于和货架电商不一样的产品逻辑,直播电商的GMV增长更多地来自平台主播的粉丝价值变现。
从产品逻辑上将粉丝价值拆分成粉丝量、粉丝观看内容时长、粉丝对KOL的情感深度、粉丝对KOL及其内容的信任度等多个方面。
2、用户端:使用时长从短视频向直播倾斜2.1 短视频活跃用户新增主要来自存量争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较2020年6月增长4321万,网民使用率为95.4%。
在各细分领域中,短视频的用户使用率最高,为88.3%,用户规模达8.73亿。
从渗透率来说,短视频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极高的基础应用之一。
在高渗透率的基础上,短视频用户争夺更加白热化。
电商直播平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_赵俊雅

中国储运网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h u y u n .c o mD I S C U S S I O N A N D RE S E A R C H 探讨与研究应链之中,信息得到了共享,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情况的发生率得以下降,为同级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能,供应链中横向与纵向合作程度的提升,不仅能提升物流柔性能力,也能从整体上提高流程效率。
C(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参考文献[1]杨建亮,侯汉平.冷链物流大数据实时监控优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7(6).[2]陶君成,潘林,初叶萍.大数据时代城乡物流网络重构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1):22-32.[3]徐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保鲜投入的演化博弈分析与仿真研究[J ].包装工程,2019,40(11):66-71.[4]朱清清.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柔性能力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6,29(22).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直播走入了大众视野。
2016年被我国业界人士公认为直播元年,出现了多家网络直播平台,直播人数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90后和95后成为网络直播平台的核心用户。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也在寻求创新发展,淘宝、天猫、京东和拼多多等也相继开发自己的直播功能,将直播与自身的电商业务紧密结合,发展成电商直播平台。
2019年,由艾媒报告显示,淘宝直播G MV (G r o s s Me r c h a n d i s eV o l u me ,成交总额,多用于电商行业)达到2500亿元,抖音直播G MV (G r o s s Me r c h a n d i s e V o l u me ,成交总额,多用于电商行业)约为1000亿元,快手直播G MV约为600~800亿元。
2019年被称为电商直播的元年,直播电商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电商平台的转型,也吸引了内容社交平台等的跨界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直播行业分析
报告
2017年11月
目录
一、直播行业加速洗牌,流量向头部汇聚 (5)
1、移动端占比持续提升,用户基础助推产业升级 (5)
2、突破“拟态环境”,5G时代开启媒介传播的变革 (7)
3、内容升级如箭在弦,巨头即将打扫战场 (9)
二、直播社交化顺应庞大市场需求 (11)
1、直播行业可见的四大发展趋势 (11)
(1)直播平台嵌入社交元素 (12)
(2)平台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增强 (12)
(3)国内监管提升,行业自律化解风险 (13)
(4)VR直播 (13)
2、单身潮叠加离婚率,催生多层次陌生人社交需求 (13)
3、兼顾头尾,直播产品打造社区形态构筑长期壁垒 (16)
三、陌陌:移动直播+陌生人社交龙头的“进化论” (19)
1、基于LBS的陌生人“破冰”利器 (19)
(1)签到之死,陌陌完成从LBS(功能性)到SNS(社区性)的进阶 (20)
2、产品迭代之路:从“青铜”到“王者” (21)
(1)LBS社交生态搭建期(1.0—3.0版本) (21)
(2)平台商业化尝试期(4.0—5.0版本) (22)
(3)基于视频化社交的基因突变期(6.0—7.0版本) (23)
(4)线上泛娱乐社交平台的搭建期(8.0版本) (26)
3、月活新高,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 (28)
4、陌陌非直播业务模块分析 (31)
(1)移动营销业务 (31)
(2)移动游戏业务 (32)
(3)增值业务 (32)
四、直播社交龙头改版强调多元化发展 (33)
1、陌陌平台各板块业务协同发展 (33)
(1)直播业务:社交平台月活逐步提升,直播付费用户有望继续增长 (33)
(2)游戏业务:游戏业务重心从游戏分发转向社交协同类游戏的自研 (34)
(3)移动营销:陌陌广告业务变现模式仍在摸索阶段,尚未开始集中变现 (35)
(4)增值服务 (35)
2、成本提升致使短期业绩承压 (35)
(1)成本端提升,预计市场投放将会持续 (35)
(2)短期利润增长承压,不改长期格局 (36)
3、核心规划泛娱乐平台推动业绩增长 (37)
(1)毛利率有望在销售规模逐渐释放后稳启 (37)
(2)推广周期结束后,整体费用率将有所下降 (37)
(3)净利润预测 (38)
颠覆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直播行业加速洗牌,流量争夺战敦促内容升级:视频直播最早以自媒体形态出现,是对传统主流传播媒介的一种有效补充,同时也是继文字、图片、语音之后的一种新兴的交流互动方式,直播平台带宽成本的增长,间接反映了整个直播市场景气度的不断提升,而直播内容趋同的本质使得各大平台都在通过比拼流量、头部主播和资本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有能力构建自己社交生态的平台(如陌陌、YY等)将拥有流量护城河,更有希望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消费升级催生多层次陌生人社交需求,移动互联网扩张助推独角兽成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应的是消费者对于物质及精神方面消费的全面升级,随着年轻一代对情感自由选择权的意识加强,资讯、社交、游戏、直播等泛娱乐产品也不断迭代以满足用户不断更新的需求,同时,移动端的普及和底层通信技术的提升都推动了移动直播平台的持续扩张,在用户习惯和移动通信技术都达到能满足全民参与直播的条件基础上,直播行业整体产值在近两年迎来了真正的爆发。
由LBS社交迭代至多元化泛娱乐平台,结合直播与视频创出MAU新高: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早期的社交APP之一,陌陌提供的基于LBS的用户交流方式和关系沉淀使其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陌生人交友平台,在产品迭代的方向上,陌陌从最初的社交生态搭建到早期的商业化尝试,再到近年来确定了以视频及直播为主要发力点的泛娱乐社交平台,成功把握住了互联网移动化及消费产业升级的契机,月活用户数突破9000万,并从2015Q1开始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