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带答案)

合集下载

(精选)贵州大学2015-2016大学物理期末模拟试卷-答案

(精选)贵州大学2015-2016大学物理期末模拟试卷-答案

贵州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模拟试卷大学物理注意事项: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1.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振幅均为A ,若第一个物体通过2x A =向x 轴正方向运动,而第二个物体也通过2x A =但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两物体的相位差21ϕϕ-为( ) (A )23π (B )23π- (C )π (D )π- 2.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0m/s ,频率为50Hz ,在波线上两点距离为1m ,该两点的相位差为( ) (A )π32 (B )π (C ) 2π (D )π23。

3.一束单色光波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传播,如果光程相等,则( ) (A) 传播的路程相等,时间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时间不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时间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时间不等4.一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某一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2.0m 的会聚透镜。

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同侧的第1级和第2级明纹中央的距离为1.0mm ,则缝宽为()(A)0. 5mm (B)1.0mm (C)1.5mm (D) 2mm5.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折射光为()(A)完全偏振光,且折射角为︒30(B)部分偏振光,且只是在该光由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3的介质时,折射角才为︒30(C)部分偏振光,不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能确定折射角(D) 部分偏振光,可肯定折射角为︒306.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温度相同,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A)平均平动动能和方均根速率都相同(B)平均平动动能和方均根速率都不同(C)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氦的方均根速率大于氮气(D)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氦的方均根速率小于氮气7.下列现象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是()(A)热量自动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不引起其它变化(B)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体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

贵州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外政治制度)真题

贵州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外政治制度)真题

贵州大学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满分值150分)
科目名称:中外政治制度(A卷)科目代码:815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8*5=40)
1、代议民主制
2、选民登记
3、多党制
4、两院制
5、法律议案
6、总理负责制
7、国家公务员
8、政治协商
二、简答题(6*10=60)
1、简述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方式。

2、简述正确处理民族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3、简述街道办事处的主要功能。

4、简述宪法与政治制度之间的主要关系。

5、简述美国国会委员会的类型。

6、简述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

三、论述题(2*25=50)
1、论西方国家法治原则的基本内涵。

2、论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科学涵义。

第1页共1页。

教育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三参考答案

教育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三参考答案

教育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5BCCAD5-10CADAB二、判断题(正确选“√”,错误选“×”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5√×√×√三、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参考答案】(1)是设置目的不同。

设置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

而企业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和经营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发展的动力。

(2)是调节手段不同。

发展教育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

学校的经费主要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国家出于公益性要求,拿出一部分财政收入用行政的办法分配到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是无需偿还的。

而企业则必须要拥有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资产,并以这种资产为基础,进行经营性活动,经过不断地周转而实现增值。

(3)是与政府关系不同。

在遵循教育规律、自主办学的同时,政府必须对学校权力和行为作出必要的限制。

国家应根据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加强对学校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企业虽然也会受到国家的宏观控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的。

(4)是产出不同。

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

这种服务或产品是每个人全面发展身心、实现自我价值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这种教育服务或产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是不能在市场上通过等价交换来获得的。

因此,教育服务或产品不能以营利为直接目的,不能直接通过市场来实现其价值。

而企业则是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特殊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市场来实现产品的价值。

2.【参考答案】(1)优化校园物质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的心境情绪、生活学习质量和行为取向,还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优化学校的文化环境。

要积极加强和改造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以其特有的潜在方式影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精品】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文科)与答案

【精品】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文科)与答案

2014-201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4分)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简单的随机抽样B.按性别分层抽样C.按学段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2.(4分)“x=0”是“x2+y2=0”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4分)把二进制1011(2)化为十进制数,则此数为()A.8B.10C.11D.164.(4分)已知命题p:∃x∈R,x2+x﹣1<0,则¬p为()A.∃x∈R,x2+x﹣1>0B.∀x∉R,x2+x﹣1>0C.∃x∉R,x2+x﹣1≥0D.∀x∈R,x2+x﹣1≥05.(4分)抛物线y2=4x的焦点到双曲线x2﹣=1的渐近线的距离是()A.B.C.1D.6.(4分)函数f(x)的导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A.[x1,x3]B.[x2,x4]C.[x4,x6]D.[x5,x6] 7.(4分)如图是1,2两组各7名同学体重(单位:kg)数据的茎叶图,设1,2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依次为和,标准差依次为s 1和s2,那么()(注:标准差s=,其中为x1,x2,…,x n 的平均数)A.>,s 1>s2B.>,s1<s2C.<,s 1>s2D.<,s1<s28.(4分)已知椭圆的焦点F1(﹣1,0),F2(1,0),P是椭圆上一点,且|F1F2|是|PF1|,|PF2|等差中项,则椭圆的方程是()A.+=1B.+=1C.+=1D.+=19.(4分)已知回归直线通过样本点的中心,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x+必过点(注:=,=﹣)()x0123y1357A.(,4)B.(1,2)C.(2,2)D.(,0)10.(4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A.162B.200C.242D.288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4分)双曲线的离心率为.12.(4分)已知抛物线y2=ax过点,那么点A到此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13.(4分)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有.①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②如果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则这一组数的平均数改变,方差不改变;③一个样本的方差是s2=[(x1﹣3)2+(x2﹣3)2+…+(x20﹣3)2],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总和等于60;④数据a1,a2,a3,…,a n的方差为δ2,则数据2a1,2a2,2a3,…,2a n的方差为4δ2.14.(4分)已知椭圆的焦点为F1、F2,P为椭圆上一点∠F1PF2=90°,则△PF1F2的面积是.15.(4分)地面上有三个同心圆(如图),其半径分别为3、2,1若向图中最大内投点且点投到图中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则两直线所夹锐角的弧度数为.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8分)某校在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被抽取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160分,且低于185分,如图是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图的一部分(每一组均包括左端点数据),且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的频数之比一次为3:2:1.(1)请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该校决定在笔试成绩较高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三、四、五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17.(8分)在一个盒中装有6枝圆珠笔,其中3枝一等品,2枝二等品和1枝三等品,从中任取两枝.(1)求恰有1枝一等品的概率;(2)求没有三等品的概率.18.(8分)已知函数f(x)=x2﹣ax+a+1的导函数f′(x)满足f(0)=﹣5.(1)求a的值;(2)过函数f(x)图象上一点M的切线l与直线3x+2y+2=0平行,求直线l的方程.19.(8分)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片,铁片的四角截去四个边长均为x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无盖方盒.(1)试把方盒的容积V表示为x的函数;(2)x多大时,方盒的容积V最大?20.(8分)椭圆+=1(a>b>0)的一个顶点为A(0,3),离心率e=.(1)求椭圆方程;(2)若直线l:y=kx﹣3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N.若满足|AM|=|AN|,求直线l的方程.2014-201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4分)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简单的随机抽样B.按性别分层抽样C.按学段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而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按学段分层抽样,这种方式具有代表性,比较合理.故选:C.2.(4分)“x=0”是“x2+y2=0”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答】解:当x=0,y≠0时,x2+y2=0不成立,若x2+y2=0,则x=0且y=0,则“x=0”是“x2+y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A.3.(4分)把二进制1011(2)化为十进制数,则此数为()A.8B.10C.11D.16【解答】解:将二进制数1100化为十进制数为:1100(2)=1×23+1×2+1=11.故选:C.4.(4分)已知命题p:∃x∈R,x2+x﹣1<0,则¬p为()A.∃x∈R,x2+x﹣1>0B.∀x∉R,x2+x﹣1>0C.∃x∉R,x2+x﹣1≥0D.∀x∈R,x2+x﹣1≥0【解答】解: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所以,命题p:∃x∈R,x2+x﹣1<0,则¬p为:∀x∈R,x2+x﹣1≥0.故选:D.5.(4分)抛物线y2=4x的焦点到双曲线x2﹣=1的渐近线的距离是()A.B.C.1D.【解答】解:∵抛物线方程为y2=4x∴2p=4,可得=1,抛物线的焦点F(1,0)又∵双曲线的方程为∴a2=1且b2=3,可得a=1且b=,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即y=±x,化成一般式得:.因此,抛物线y2=4x的焦点到双曲线渐近线的距离为d==故选:B.6.(4分)函数f(x)的导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A.[x1,x3]B.[x2,x4]C.[x4,x6]D.[x5,x6]【解答】解:根据函数f(x)的导函数图象,得;当x∈[x2,x4]时,f′(x)≤0,函数f(x)是减函数;∴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x2,x4].故选:B.7.(4分)如图是1,2两组各7名同学体重(单位:kg)数据的茎叶图,设1,2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依次为和,标准差依次为s 1和s2,那么()(注:标准差s=,其中为x1,x2,…,x n 的平均数)A.>,s 1>s2B.>,s1<s2C.<,s 1>s2D.<,s1<s2【解答】解: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得;1组的平均数是=(53+56+57+58+61+70+72)=61,方差是=[(53﹣61)2+(56﹣61)2+(57﹣61)2+(58﹣61)2+(61﹣61)2+(70﹣61)2+(72﹣61)2]=,标准差是s1=;2组的平均数是=(54+56+58+60+61+72+73)=62,方差是=[(54﹣62)2+(56﹣62)2+(58﹣62)2+(60﹣62)2+(61﹣62)2+(72﹣62)2+(73﹣62)2]=,标准差是s2=;∴<,s 1<s2.故选:D.8.(4分)已知椭圆的焦点F1(﹣1,0),F2(1,0),P是椭圆上一点,且|F1F2|是|PF1|,|PF2|等差中项,则椭圆的方程是()A.+=1B.+=1C.+=1D.+=1【解答】解:∵F1(﹣1,0)、F2(1,0),∴|F1F2|=2,∵|F1F2|是|PF1|与|PF2|的等差中项,∴2|F1F2|=|PF1|+|PF2|,即|PF1|+|PF2|=4,∴点P在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上,∵2a=4,a=2c=1∴b2=3,∴椭圆的方程是故选:C.9.(4分)已知回归直线通过样本点的中心,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x+必过点(注:=,=﹣)()x0123y1357A.(,4)B.(1,2)C.(2,2)D.(,0)【解答】解:回归直线方程一定过样本的中心点(,),==,==4,∴样本中心点是(,4),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y=bx+a必过点(,4),故选:A.10.(4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A.162B.200C.242D.288【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k=1,S=0S=2,k=3不满足条件k≥20,S=8,k=5不满足条件k≥20,S=18,k=7不满足条件k≥20,S=32,k=9不满足条件k≥20,S=50,k=11不满足条件k≥20,S=72,k=13不满足条件k≥20,S=98,k=15不满足条件k≥20,S=128,k=17不满足条件k≥20,S=162,k=19不满足条件k≥20,S=200,k=21满足条件k≥20,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200.故选: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4分)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解答】解:因为双曲线的方程为,所以a2=4,a=2,b2=5,所以c2=9,c=3,所以离心率e=.故答案为.12.(4分)已知抛物线y2=ax过点,那么点A到此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解答】解:∵抛物线y2=ax过点,∴1=∴a=4∴抛物线方程为y2=4x,焦点为(1,0)∴点A到此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故答案为:13.(4分)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有①②③④.①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②如果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则这一组数的平均数改变,方差不改变;③一个样本的方差是s2=[(x1﹣3)2+(x2﹣3)2+…+(x20﹣3)2],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总和等于60;④数据a1,a2,a3,…,a n的方差为δ2,则数据2a1,2a2,2a3,…,2a n的方差为4δ2.【解答】解:对于①,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面积相等,都等于,∴①正确;对于②,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a,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变为﹣a,方差s2不改变,∴②正确;对于③,一个样本的方差是s2=[(x1﹣3)2+(x2﹣3)2+…+(x20﹣3)2],∴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3,数据总和为3×20=60,∴③正确;对于④,数据a1,a2,a3,…,a n的方差为δ2,则数据2a1,2a2,2a3,…,2a n 的方差为(2δ)2=4δ2,∴④正确;综上,正确的命题序号是①②③④.故答案为:①②③④.(填对一个给一分).14.(4分)已知椭圆的焦点为F1、F2,P为椭圆上一点∠F1PF2=90°,则△PF1F2的面积是9.【解答】解:∵椭圆的a=5,b=3;∴c=4,设|PF1|=t1,|PF2|=t2,则根据椭圆的定义得t1+t2=10,∵∠F1PF2=90°,根据勾股定理得①t12+t22=82②,由①2﹣②得t1t2=18,∴.故答案为:9.15.(4分)地面上有三个同心圆(如图),其半径分别为3、2,1若向图中最大内投点且点投到图中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则两直线所夹锐角的弧度数为.【解答】解:设两直线所夹锐角弧度为α,则有:,解得:α=.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8分)某校在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被抽取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160分,且低于185分,如图是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图的一部分(每一组均包括左端点数据),且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的频数之比一次为3:2:1.(1)请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该校决定在笔试成绩较高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三、四、五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解答】解:(1)由题意值第1,2组的频数分别为100×0.01×5=5,100×0.07×5=35,故第3,4,5组的频数之和为100﹣5﹣35=60,从而可得其频数分别为30,20,10,其频率依次是0.3,0.2,0.1,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由第3,4,5组共60人,用分层抽样抽取6人,故第3,4,5组中抽取的学生人数依次是第3组:,第4组:,第5组:.17.(8分)在一个盒中装有6枝圆珠笔,其中3枝一等品,2枝二等品和1枝三等品,从中任取两枝.(1)求恰有1枝一等品的概率;(2)求没有三等品的概率.【解答】解:(1)记一等品为a、b、b,二等品为d、e,三等品为f,从中任取2枝的所有可能为ab、ac、ad、ae、af、bc、bd、be、bf、cd、ce、cf、de、df、ef共15种,恰有1枝一等品的取法为ad、ae、af、bd、be、bf、cd、ce、cf共9种,∴恰有1枝一等品的概率为P==;(2)没有三等品的取法有ab、ac、ad、ae、bc、bd、be、cd、ce、de共10种,∴没有三等品的概率为P==.18.(8分)已知函数f(x)=x2﹣ax+a+1的导函数f′(x)满足f(0)=﹣5.(1)求a的值;(2)过函数f(x)图象上一点M的切线l与直线3x+2y+2=0平行,求直线l的方程.【解答】解:(1)∵f(x)=x2﹣ax+a+1,∴f′(x)=2x﹣a,∵f′(0)=﹣5,∴a=﹣5;(2)由(1)f(x)=x2﹣5x+6,f′(x)=2x﹣5,设M(x,y)∵过函数f(x)图象上一点M的切线l与直线3x+2y+2=0平行,∴2x﹣5=﹣,∴x=,∴y=﹣+6=﹣,∴直线l的方程为y+=﹣(x﹣),即24x+16y﹣37=0.19.(8分)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片,铁片的四角截去四个边长均为x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无盖方盒.(1)试把方盒的容积V表示为x的函数;(2)x多大时,方盒的容积V最大?【解答】解:(1)由于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片的四角截去四个边长为x的小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方盒,所以无盖方盒的底面是正方形,且边长为a﹣2x,高为x,则无盖方盒的容积V(x)=(a﹣2x)2x,0<x<;(2)∵V(x)=(a﹣2x)2x=4x3﹣4ax2+a2x,0<x<;∴V′(x)=12x2﹣8ax+a2=(6x﹣a)(2x﹣a),∴当x∈(0,)时,V′(x)>0;当x∈(,)时,V′(x)<0;故x=是函数V(x)的最大值点,即当x=时,方盒的容积V最大.20.(8分)椭圆+=1(a>b>0)的一个顶点为A(0,3),离心率e=.(1)求椭圆方程;(2)若直线l:y=kx﹣3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N.若满足|AM|=|AN|,求直线l的方程.【解答】解:(1)由一个顶点为A(0,3),离心率e=,可得b=3,=,a2﹣b2=c2,解得a=5,c=4,即有椭圆方程为+=1;(2)由|AM |=|AN |知点A 在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上, 由,消去y 得(9+25k 2)x 2﹣150kx=0,由k ≠0,得方程的△=(﹣150k )2>0,即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设M (x 1,y 1)、N (x 2,y 2),线段MN 的中点P (x 0,y 0),则x 1+x 2=,∴x 0==,∴y 0=kx 0﹣3=﹣,即P (,﹣),∵k ≠0,∴直线AP 的斜率为k 1=﹣=﹣,由AP ⊥MN ,得﹣=﹣, ∴25k 2=7,解得:k=±, 即有直线l 的方程为y=±x ﹣3.赠送—高中数学知识点二次函数(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运用,下面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系统地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设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实根为12,x x ,且12x x ≤.令2()f x ax bx c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此类问题:①开口方向:a ②对称轴位置:2bx a=-③判别式:∆ ④端点函数值符号. ①k <x 1≤x 2 ⇔②x 1≤x 2<k ⇔③x 1<k <x 2 ⇔ af (k )<0)(<k f xy1x 2x 0>a O∙kx y1x 2x O∙k<a 0)(>k f④k 1<x 1≤x 2<k 2 ⇔⑤有且仅有一个根x 1(或x 2)满足k 1<x 1(或x 2)<k 2 ⇔ f (k 1)f (k 2)<0,并同时考虑f (k 1)=0或f (k 2)=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⑥k 1<x 1<k 2≤p 1<x 2<p 2 ⇔ 此结论可直接由⑤推出.(5)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在闭区间[,]p q 上的最值 设()f x 在区间[,]p q 上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令01()2x p q =+. (Ⅰ)当0a >时(开口向上) 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 ③若2b q a->,则()m f q =①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2b x a->,则()M f p =(Ⅱ)当0a <时(开口向下) 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 ③若2b q a->,则()M f q =x>O-=f(p) f (q)()2b f a-x>O-=f (p)f (q)()2b f a-x>O-=f (p)f (q)()2bf a-xx①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2b x a->,则()m f p =.x<O-=f (p) f (q) ()2bf a-x<O-=f (p)f(q)()2b f a-x<O-=f (p)f(q)()2bf a-0xx<O-=f (p)f (q)()2b f a-x<O-=f (p)f (q)()2b f a-0x。

贵州大学2014年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贵州大学2014年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贵州大学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考试科目名称:生物化学考试科目代码:620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一级结构2、酶的特异性3、Tm值4、同功酶5、糖酵解6、氧化磷酸化7、酮体8、转氨基作用9、遗传密码10、操纵子二、填空题1、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核酸和蛋白质。

2、tRNA分子的3端有一共同的碱基序列CCA ,其功能是。

3、脂肪酸的降解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它是通过B-氧化途径,经过了活化、脱氢、水化、脱氢、硫解过程而完成的。

4、测定氮平衡的结果有那三种:氮的总平衡、正平衡、负平衡。

5、DNA模板的顺序为5’CATGTCAGGT3’,则合成的mRNA的序列为。

6、每相邻的 3 个碱基构成一组成为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

7、核酸中含帽子结构的是8、维生素包括和两大类,大部分是族维生素,它们是的组成部分。

、、、、、、三、选择题1、核酸的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 2’,3’磷酸二酯键B. 3’,5’磷酸二酯键C. 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2、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A.260mB. 290mC. 270mD.280m3、原核生物的mRNA不含A.poly(A)B. SD序列C. 插入顺序D. 先导区4、以NADPH的形式贮存氢的主要来源之一是A.糖酵解B. 氧化磷酸化C.柠檬酸环D.磷酸戊糖途径5、酶是EMP和葡萄糖异生途径中共有的酶。

A. 丙酮酸激酶B. 磷酸甘油激酶C. PEP羧激酶D. 已糖激酶6、酰基载体蛋白的代号是。

A. GSHB. CoA.SHC. ACP.SHD. BCCP7、大肠杆菌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α2ββ’σ五个亚基组成,与转录启动因子有关的亚基是:A. αB. βC. σD. β’8、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

A. SB. 1/2SC. 1/4SD. 0.4S9维生素B5能合成下列哪种物质。

A. LDHB. A TPC. NADD. TPP、、、、、、四、简答题1、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何谓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二者有何异同?3、蛋白质变性机理,并说明变性特点?4、计算1mol 十八碳脂肪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5、试述联合脱氨基的化学过程?(用结构式表示)五、问答题(三选二)1、试述DNA的生物合成(复制)过程?2、试述丙酮酸变成16碳脂肪酸的化学过程(结构式表示)?3、试述丙酮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的化学过程?。

贵州大学大学物理1-1试卷A答案

贵州大学大学物理1-1试卷A答案

贵州大学2014-2015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物理1-1(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入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CBDCABDA1. C )(A) dt v d(B) dt dv(C )22d r dt (D )22dt r d2.如图所示,一轻绳跨过一个定滑轮,两端各系一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重物,且m 1>m 2.滑轮质量及轴上摩擦均不计,此时重物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今用一竖直向下的恒力g m F 1=代替质量为m 1的物体,可得质量为m 2的重物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则( B )(A) a ′= a (B) a ′> a(C) a ′< a (D) 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子弹射入在水平光滑地面上静止的木块后而穿出,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 子弹减少的动能转变成木块的动能(B ) 子弹减少的动能转变成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 (C )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子弹对木块所做的功(D ) 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的动能的增加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

第2题图 第3题图4.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体从某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体落地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C )(A) 6π (B )3π (C )4π(D )512π5.关于电场和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正交。

(B )等势面上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 )电场强度的方向指向电势升高最快的方向, (D )电场强度为0的点,电势也为0,6.取一闭合积分回路 L ,使三根载流导线穿过它所围成的面.现改变三根导线之间的相互间隔,但不越出积分回路,则[ B ] (A)回路L 内的∑I 不变,L 上各点的B 不变. (B)回路L 内的∑I 不变,L 上各点的B 改变. (C)回路L 内的∑I 改变,L 上各点的B 不变. (D)回路L 内的∑I 改变,L 上各点的B 改变.7. 如图所示:一圆形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当线圈通以顺时针方向电流后,则线圈如何运动( D ) (A )向左运动 (B )向右运动(C )顺时针方向旋转(俯视) (D) 逆时针方向旋转(俯视)8、关于感生电场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 )(A) 感生电场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它是非保守场。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题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D【解析】A项应为 付梓(zǐ)㊁毗(pí)邻”;B项应为 憎(zēnɡ)恶㊁不落窠臼”;C项应为 蕴藉(jiè)㊁奄奄(yǎnyǎn)一息㊂”2.A【解析】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㊂ 不谋而合”,没有预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㊂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㊂3.C【解析】A首先是中途易辙,其次语序不当,应先 了解”后 编排”;B项重复赘余, 莘莘学子”是集合名词,后面不能用 们”;D搭配不当㊂将 不管”改为 尽管”㊂4.B【解析】 专注工作,收获成功”,可知①⑤; 专注亲人,收获温情”,可知②④;内心体验与享受来自于③㊂5.C【解析】‘管锥篇“不是长篇小说,是学术著作㊂6.A【解析】辞:推托,推辞㊂7.C【解析】A项中第一个 以”是介词,意为 用,拿”;第二个 以”是介词,意为 凭,凭借”㊂B项中第一个 以”与 为”构成双音节词语,意为 认为,以为”;第二个 以”与前面的 无”构成固定结构,意为 没有用来 ”㊂C项中的 以”都是介词,意为 凭借㊁靠”㊂D 项中第一个 以”是连词,相当于 而”,表修饰;第二个 以”是介词,表原因,意为 因为”㊂8.A【解析】应将 谢希深”改为 宋公垂”㊂9.参考译文及评分建议:(1)有个人想跟随(董遇)学习,董遇不肯教(他),说: (你)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㊂”(3分,评分建议:在翻译准确的基础上,要关注省略句翻译的补充,如果没有补充,酌情扣分)(2)(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前往,(2分)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2分)他就是这样专注于学习㊂(2分)(评分建议:关键词 讽诵” 琅然” 笃学”)10.此诗一反前人那种 临高思归”的传统笔法,独出心裁地写成 忆归休上”,意为不要登高,因为登高远望,思归之情会因之泛滥,不易消除㊂这样反而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深沉,不落俗套㊂(3分,意近即可)11.融情入景(或 情景交融”)㊂(1分)作者用晓角㊁晨霜㊁残潮㊁明月等景物营造了凄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连年羁留南海所产生的孤凄之感,传递出深切的归思之情㊂(分析2分,意近即可)12.(1)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2)落霞与孤鹜齐飞(3)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分,一句1分,有错字漏字整句不得分)13.曹操性格特征:奸诈㊁凶残暴虐㊁嫉贤妒能㊁伪善㊁极度自私㊁狭隘㊁刚愎自用(答出四点即可给5分;三点给4分;两点给3分;如果只答到一点, 奸诈”给2分,其余只给1分) 14.【答案】CD【解析】D3分,C2分,A1分㊂A项,把 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歼击轰炸机的研制上”概括不全面,依据文末相关链接可知,陈一坚曾参加十多个型号的飞机的设计和研制,并不仅仅是歼击轰炸机㊂B项, 其母让在襁褓中的婴儿吃奶以避免哭声引来敌机”张冠李戴,原文中所说的母亲并不是陈一坚的母亲㊂E项, 使 飞豹’成为了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机种”过于绝对,原文中说 飞豹’成为了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机种之一”㊂15.(1)在没有研制经费㊁项目基本 下马”的情况下坚持研究,调整方案,打样设计,根治原方案的中的重大缺陷㊂(2)宣传呼吁研制歼击轰炸机的重要作用㊂(3)学习美式规范,设立了研制歼击轰炸机的创新标准㊂(4)用节约出来的研究经费买来计算机,并自学使用及编程㊂(4分㊂一点1分,意近即可)16.【答题要点】(1)理想能够激发我们的勇气与信心,即使在困难之中,也能给予我们力量㊂(2)当确立目标及理想后,就要付出最大的努力,这样才会有所收获㊂(3)要成就事业就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㊂(4)要想有所成就,还要善于学习,善于创新㊂(5分㊂结合文本材料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17.(1)但是(但㊁可㊁然而)/(2)只有/(3)才/(4)但是(可是,然而)(4分㊂一空1分)18.【参考示例】(1)气温合适; (2)日照充足; (3)雨期合理; (4)风不能强㊂(4分㊂每点1分)19.【评分建议】(1)文体特征要明显,如果文体不明显,四不像,最高不能超过24分㊂(2)文章写得不深刻㊁不充实,最高不得超过32分㊂(3)下列四条标准中满足一条即属一类卷,34分起评,如果特别优秀可给满分㊂①能运用以小见大㊁比较鉴别㊁由表及里或探究因果等方法使文章写得深刻;②能通过丰富的联想㊁想象以及生动的细节描写使文章内容充实;③文章有文采,用词生动㊁句式灵活㊁善用修辞㊁文句富有意蕴④文章有创新:立意新㊁题材新㊁形式新㊂其余要求参见2014高考作文评分标准㊂(40分)【导写参考】材料第一句话为我们揭示了知识的价值和求知的重要意义,第二句话暗示我们积极地去思考日常生活中求知的经历㊂冒号后的内容则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求知不仅表现为获得书本知识,它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㊂求知的方式是多种的:有书本知识的探求,有实践知识的探求,也有观测观察㊁思考想象等方式㊂求知的内容是多元的:涵盖自然㊁科学㊁人文等不同领域㊂求知对每一个人而言,又是自我的,自觉的,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㊂特别是对于学生而言,成长过程一定伴随求知的独特体验,有酸甜苦辣㊁喜怒哀乐,有山重水复㊁柳暗花明,使我们体会精神乐趣㊁领略成败得失㊁收获人生感悟㊂题目的导语部分意在引导我们选择好文体,有难忘的经历可以写成记叙文,有独到的认识可以写成议论文㊂【参考译文】一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 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㊂孙权说: 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去当博士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㊂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㊂”吕蒙于是开始学习㊂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 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 对于有志之士,分别了三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先生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㊂二有个人想跟随(董遇)学习,董遇不肯教(他),说: (你)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㊂”意思是: 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㊂”求教的人说: 苦于没时间㊂”董遇说: 应当用 三余’㊂”有人问 三余”的意思,董遇说: 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㊂”三晋平公问师旷说, 我年纪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 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平公说: 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回答说; 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时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㊂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 说得好啊!”四钱惟演(钱思公)即使生长在富贵之家,却很少有别的爱好㊂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官僚下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即读先秦百家著作)㊁史书,躺着则读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辞㊂大概从未把书放下片刻㊂谢绛(谢希深)曾经说: 我和宋公垂同住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㊂”我因此对谢绛说: 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 三上’,即马上㊁枕上㊁厕上㊂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罢了㊂”。

2014-2015年贵州省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2015年贵州省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贵州省高考化学试卷(全国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2.(6分)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3.(6分)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4.(6分)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5.(6分)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6.(6分)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7.(6分)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2+△H3 D.△H1+△H2>△H3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8.(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①T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9.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①周期、第②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③(填“强”或“弱”).(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⑤;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⑥,阴极上观察到得现象是⑦;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⑧,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⑨.(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 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⑩.10.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 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 NaOH溶液.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2)用NaOH标准溶液确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42﹣)为mol•L﹣1.(已知:K sp(Ag2CrO4)=1.12×10﹣12)(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1.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填序号)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④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mol.(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产品2的化学式为,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g.(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写出两种).(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填化学式)(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判断理由是.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立方烷()具有高度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2)③的反应类型为,⑤的反应类型为.(3)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反应I的试剂与条件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3可用的试剂为.(4)在I的合成路线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填化合物代号)(5)I与碱石灰共热可化为立方烷.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峰.(6)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种.2014年贵州省高考化学试卷(全国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2014•新课标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解答】解: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A正确;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较为彻底的水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用高锰酸钾可以除掉乙烯,该过程中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吸收水分,属于物理变化;铁粉具有还原性,防止食物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2.(6分)(2014•新课标Ⅱ)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解答】解:共有18个位置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根据轴对称可知,1、9、10、18等效,2,8,11,17等效,3,7,12,16等效,4,6,13,15等效,5、14等效,因此四联苯的等效氢原子有5种,因此四联苯的一氯代物的种类为5种,故选C.3.(6分)(2014•新课标Ⅱ)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解答】解:A.发生氢气与CuO的反应生成Cu和水,反应前固体为CuO,反应后固体为Cu,固体质量减小,故A错误;B.发生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前固体为过氧化钠,反应后固体为碳酸钠,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固体质量增加,故B正确;C.发生Al与Fe2O3反应生成Al2O3和Fe,反应前固体为氧化铁、Al,反应后固体为氧化铝、Fe,均为固体,固体质量不变,故C错误;D.发生Zn与Cu(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Cu,反应前固体为Zn,反应后固体为Cu,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则固体质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B.4.(6分)(2014•新课标Ⅱ)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解答】解: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可利用图中过滤操作,但漏斗下端尖嘴应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故A错误;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为防止水倒流,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试管口向上,故B错误;C.除杂时导管应长进短出,图中气体从短导管进入不能除杂,故C错误;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并加热,饱和碳酸钠可吸收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图中制备实验合理,故D正确;故选D.5.(6分)(2014•新课标Ⅱ)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解答】解:A.H2S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所以溶液中c(H+)>c(HS﹣),故A错误;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其pH=b,则a<b+1,故B错误;C.H2C2O4是二元弱酸,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 (Na+)+c(H+)=c(OH﹣)+c(HC2O4﹣)+2c(C2O42﹣),故C错误;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其浓度越大,酸根离子水解程度①<②<③,所以盐浓度①>②>③,钠离子不水解,所以c(Na+):①>②>③,故D正确;故选D.6.(6分)(2014•新课标Ⅱ)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解答】解:A、锂离子电池中,b电极为Li,放电时,Li失电子为负极,LiMn2O4得电子为正极,所以a为电池的正极,故A正确;B、充电时,Li+在阴极得电子,LiMn2O4在阳极失电子,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 Mn2O4+xLi,故B正确;﹣xC、放电时,a为正极,正极上LiMn2O4中Mn元素得电子,所以锂的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D、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故D正确;故选C.7.(6分)(2014•新课标Ⅱ)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C.△H1=△H2+△H3 D.△H1+△H2>△H3【解答】解:①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1>0;②CuSO4(s)=Cu2+(aq)+SO42﹣(aq)△H2<0;③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3;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③,所以△H3=△H1﹣△H2;△H2<0,△H1>0,则△H3>0,A、上述分析可知△H2<△H3,故A错误;B、分析可知△H2=△H1﹣△H3,由于△H2<0,△H3>△H1 ,故B错误;C、△H3=△H1﹣△H2,故C正确;D、△H2<0,△H1>0、△H3>△H1+△H2,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8.(13分)(2014•新课标Ⅱ)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大于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0.001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0.36mol/L.1(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①T大于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正反应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1.28mol/L.(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逆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答】解:(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H>0;0~60s时段,N2O4浓度变化为:0.1mol/L﹣0.04mol/L=0.06mol/L,v(N2O4)==0.001mol•L﹣1•s﹣1;K===0.36mol/L,故答案为:大于、0.001mol•L﹣1•s﹣1、0.36mol/L;(2)①N2O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故答案为:大于、正反应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②平衡时,c(NO2)=0.120mol•L﹣1+0.002mol•L﹣1•s﹣1×10s×2=0.16mol•L﹣1,c (N2O4)=0.04mol•L﹣1﹣0.002mol•L﹣1•s﹣1×10s=0.020mol•L﹣1,K2==1.28mol/L,故答案为:1.28mol/L;(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答案为:逆反应、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9.(2014•新课标Ⅱ)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①六周期、第②ⅣA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③弱(填“强”或“弱”).(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PbO2+4HCl(浓)PbCl2+Cl2↑+2H2O.(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⑤PbO+ClO ﹣=PbO2+Cl﹣;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Pb2++2H2O﹣2e﹣=PbO2↓+4H+,阴极上观察到得现象是⑦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⑧Pb2++2e﹣=Pb↓,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⑨Pb2+的利用率降低.(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 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⑩x=1.4;m:n=2:3.【解答】解:(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位于第六周期ⅣA 族;非金属性C>Pb,故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弱,故答案为:六、ⅣA;弱;(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说明生成氯气,还应生成PbCl2与水,反应方程式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故答案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据此可知,PbO与ClO﹣反应得到PbO2,同时生成Cl﹣,反应离子方程式为:PbO+ClO﹣=PbO2+Cl﹣;阳极上Pb2+失去电子,得到PbO2,需要水参与反应,同时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Pb2++2H2O﹣2e﹣=PbO2↓+4H+,阴极上,Cu2+获得电子生成Cu,附着在石墨电极上,即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上Pb2+获得电子生成P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Pb2++2e﹣=Pb↓,Pb2+的利用率降低;故答案为:PbO+ClO﹣=PbO2+Cl﹣;Pb2++2H2O﹣2e﹣=PbO2↓+4H+;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Pb2++2e﹣=Pb↓;Pb2+的利用率降低;(4)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 x,根据PbO2PbO x+O2↑有:×32=239×4.0%,解得x=1.4,若组成表示为mPbO2•nPbO,则O原子与Pb原子的比值为x,则=1.4,整理得m:n=2:3,故答案为:x=1.4;m:n=2:3.10.(2014•新课标Ⅱ)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 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 NaOH溶液.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2)用NaOH标准溶液确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酚酞或甲基红.(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偏低(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1,c(CrO42﹣)为 2.8×10﹣3mol•L ﹣1.(已知:K sp(Ag2CrO4)=1.12×10﹣12)(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3,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Cl3+2H2O,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6氨气逸出.【解答】解:(1)通过2中液面调节A中压强,如果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中压力减小,从而稳定压力,故答案为: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2)碱只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酸性溶液只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所以用NaOH标准溶液确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盛放NaOH溶液;NaOH 溶液和盐酸溶液恰好反应后呈中性,可以选择酸性或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甲基红为酸性变色指示剂、酚酞为碱性变色指示剂,所以可以选取甲基红或酚酞作指示剂,故答案为:碱;酚酞或甲基红;(3)与氨气反应的n(HCl)=10﹣3V1L×c1mol•L﹣1﹣c2mol•L﹣1 ×10﹣3V2L=10﹣3(c1V1﹣c2V2)mol,根据氨气和HCl的关系式知,n(NH3)=n(HCl)=10﹣3(c1V1﹣c2V2)mol,氨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4)若气密性不好,导致部分氨气泄漏,所以氨气质量分数偏低,故答案为:偏低;(5)硝酸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防止硝酸银分解,用棕色试剂瓶盛放硝酸银溶液;c(CrO42﹣)=mol/L=2.8×10﹣3 mol/L,故答案为: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2.8×10﹣3;(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则其化学式为[Co(NH3)6]Cl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Co元素化合价为+3价;该反应中Co失电子、双氧水得电子,CoCl2•6H2O、NH4Cl、H2O2、NH3发生反应生成[Co(NH3)6]Cl3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2 2[Co(NH3)6]Cl3+2H2O;双氧水易分解、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故答案为:+3;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1.(2014•新课标Ⅱ)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②③④.(填序号)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④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mol.(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SO42﹣=CaSO4↓,产品2的化学式为Mg(OH)2,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69.6 g.(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 Mg(OH)2+H2↑.【解答】解:(1)①混凝法是加入一种混凝剂(如:明矾、铁盐等),使水中细小的悬浮物质和胶体聚集成较大颗的颗粒而沉淀,然后过滤除去,海水中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去,不能进行海水淡化,故错误;②改进工艺,尽可能减少新物质引入,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故正确;③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元素种类很多,改进工艺可以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故正确;④根据不同的提取原理可以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从而提高K、Br2、Mg等的提取质量,故正确;故选:②③④;(2)反应中Br2起氧化剂、还原剂作用,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2×n(Br2)氧化剂=2×5×n还原剂(Br2),故n氧化剂(Br2):n还原剂(Br2)=5:1,故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2××5=mol,故答案为:;(3)工艺流程合成步骤中加入石灰乳,沉降后,将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脱硫,用Ca2+沉淀SO42﹣生成CaSO4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SO42﹣=CaSO4↓,采用过滤的方法得到产品1为CaSO4,滤液中加入石灰乳,发生反应为Mg2++2OH﹣=Mg(OH)↓,合成中应得到Mg(OH)2沉淀,过滤、干燥的产品2为Mg(OH)2,2溶液中m(Mg2+)=1L×28.8g/L=28.8g,Mg2+~Mg(OH)224g 58g28.8g m[Mg(OH)2]m[Mg(OH)2]=28.8g×=69.6g,故答案为:Ca2++SO42﹣=CaSO4↓;Mg(OH)2;69.6;(4)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Mg与氯气,电解反应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Mg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与氢气,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反应方程式为:Mg+2H2O Mg(OH)2+H2↑,故答案为:MgCl2(熔融)Mg+Cl2↑;Mg+2H2O Mg(OH)2+H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2014•新课标Ⅱ)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填化学式,写出两种).(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H2SO3.(填化学式)(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1.(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SO42﹣,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共价键和配位键;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判断理由是H2O和Cu 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解答】解: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是H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以C是O 元素,d与c同族,则d是S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小于c,则b是N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则e是Cu元素,(1)b、c、d分别是N、O、S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N、O、S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元素,e的价层为3d、4s电子,其电子轨道示意图为,故答案为:N;;(2)a是H元素,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为氨气,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含有3个共价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故答案为:sp3;H2O2、N2H4;(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H2SO3,故答案为:HNO2、HNO3;H2SO3;(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c离子个数=1+8×=2,e 离子个数=4,所以该化合物为Cu2O,则e离子的电荷为+1,故答案为:+1;(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说明阴离子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为硫酸根离子,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知,阳离子的配位数是6,阳离子中含有共价键、配位键,氨分子个数是4、水分子个数是2,其化学式为[Cu(NH3)4(H2O)2]SO4,H2O和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所以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故答案为:SO42﹣;共价键和配位键;H2O;H2O和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2014•新课标Ⅱ)立方烷()具有高度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B数据结构与算法注意事项: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 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1. 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2.对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设其长度为n ,在任何位置上删除操作都是等概率的,则删除一个元素大约要移动表中元素的个数是( D )。

A .n ∕2 B .(n+1)∕2 C .n-1 D .(n-1)∕2 3.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

A.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B.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 4.在表达式中进行括号匹配检验时,采用( B )数据结构最佳。

A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B .栈C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D .队列5.循环队列的最大容量为MAXSIZE ,队尾指针是rear ,对头指针是front ,则队空的条件是 ( B )。

A. Q. front=maxsizeB. Q. rear=Q. frontC. Q. rear=maxsizeD. (Q. rear+1)%maxsize=Q. front6.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所指结点是p所指结点的前驱结点,若在q和p之间插入s结点,则执行( C )。

A. s->next = p->next; p->next=s;B. p->next = s->next; s->next = p;C. q->next = s; s->next = p;D. p->next = s; s->next = q;7.AOE网是一种( D )A.有向图B.无向图C.无向无环图D.有向无环图8.一棵深度为k的平衡二叉树,其每个非终端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0,则该树共有( B )个结点。

A.2k-1-1B.2k-1C.2k-1+1D.2k-19.先将整个待排序元素序列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由相隔某个“增量”的元素组成的),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够小)时,再对全体元素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 A )。

A.快速排序B.起泡排序C.直接选择排序D.希尔排序10.采用折半查找方法进行查找,数据文件应为(D ),且限于()。

A.随机表顺序存储结构B.有序表链式存储结构C.有序表顺序存储结构D.随机表链式存储结构二. 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1.栈和队列都是一种_特殊_ 的线性表,栈的插入和删除只能在_栈顶进行。

2. 对一棵二叉排序树进行中序遍历时,得到的结点序列是一个_有序序列_。

对一棵由算术表达式组成的二叉语法树进行后序遍历得到的结点序列是该算术表达式、后缀表达式_。

3. 已知二叉树有45个叶子结点,则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至少是89 。

4. n个结点无向完全图的的边数为n(n-1)/2 ,n个结点的生成树的边数为n-1 。

5. 队列的插入操作是在队列的队尾进行,删除操作是在队列的__队头_进行。

6. 若对一棵完全二叉树从1开始进行结点的编号,并按此编号把它顺序存储到一维数组A中,即编号为2的结点存储到A[1]中。

其余类推,则A[ i ]元素的左孩子元素为2i+2_,右孩子元素为__2i+3__,双亲元素为__i+1__。

V出发,对如下无向图进行遍历深度优先遍历(Depth-First Search)序列为7. 从顶点1ALBECDWX ,广度优先遍历(Breadth-First Search)序列为ALCBERWX 。

1V 2V 3V 4V 5V 6V 8V 7V8. 在有序表(12,24,36,48,60,72,84)中二分查找关键字24时所需进行的关键字比较次数为___2___。

三. 应用题(共55分)1.(1)画出对应的Huffman 树; (2)计算带权路径长度WPL ;(3)求A 、B 、C 、D 、E 、F 、G 、H 的Huffman 编码。

(1) 哈夫曼树如下,每画对一个叶子,给0.5分,结构1分,共5分FGDEABHC(2)WPL=0.02*5+ 0.04*5+0.06*4+0.08*4+0.1*4+0.3*2+0.4*1=2.26(1分) (3)A: 1000 B:1001 C:11 D:001 E:01 F:0000 G:0001 H:101(每个0.5分,共4分)2. 设散列函数H(k)=k % 13,设关键字序列为{22,12,24,6,45,7,8,13,21}。

(9分) (1) 请画出所构造的散列表。

(2) 在(1)的基础上,请画出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的哈希表;(3) 利用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在记录查找等概率情况下,分别计算查找成功和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1)Hash(2)0123456789101112(3)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2分) (5*1+2*2+1*3+1*7)/9=19/9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2分)(3+2+1+1+1+1+10+9+8+7+6+5+4)/13=58/133. 给定表(19,14,22,15,20,21,56,10).(9分) (1)按元素在表中的次序,建立一棵二叉排序树(2)对(1)中所建立的二叉排序树进行中序遍历,写出遍历序列。

(3)画出对(2)中的遍历序列进行折半查找过程的判定树。

AB C DL E F G HI(1)、构造(3分)(2)、10 14 15 19 20 21 22 56(3分) (3)、折半查找过程的判定树(3分)4. 如图所示AOV 有向网1003060105501020401V 0V 2V 3V 5V 4V19 14 22 10 15 20 56 21(1) 写出有向网G 的邻接矩阵;(2) 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求顶点从0V 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

(1) 邻接矩阵:(4分)⎥⎥⎥⎥⎥⎥⎥⎥⎦⎤⎢⎢⎢⎢⎢⎢⎢⎢⎣⎡∞∞∞∞∞∞∞∞∞∞∞∞∞∞∞∞∞∞∞∞∞∞∞∞∞∞∞6020105053010010401V 2V 5V 3V 4V 6V 1V 2V 3V 4V 5V 6V5. 如图所示的AOE 网络G: (9分)(1). 写出所有拓扑排序序列; (2). 该工程的工期是多少?(3). 求解关键活动,并画出由所有关键活动构成的关键路径。

(1)A →C →B →D →E →F 或A →C →B →E →D →F (1分) (2) 工程的工期为43天(1分)(3) 每个事件的最早开始时间ve[i]、最迟开始时间vl[i],以及每个活动最早开始时间e[k]、最迟开始时间l[k]如下表(5分)则关键活动为:15、4、19、5 (1分) 关键活动图为:(1分)6. 关键字序列{46,58,45,15,35,90,24,62}:(8分)(1)写出按递增序列的直接插入排序法的算法过程; (2)按关键字序列顺序,建立一棵二叉排序树;(1) (写一行0.5分,共4分){46,58,45,15,35,90,24,62} {46,58,45,15,35,90,24,62} {45,46,58,15,35,90,24,62} {15,45,46,58, 35,90,24,62} {15,35,45,46,58, 90,24,62} {15,35,45,46,58, 90,24,62} {15, 24,35,45,46,58,90,62} {15,24,35,45,46,58 ,62,90}(2)二叉排序树如下(写一个结点0.5分,共4分)4645153524589062四. 算法设计(共20分)1.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如下:(12分)typedef struct LNode{ ElemType data;Struct LNode *next; }LNode, *LinkList;L设计算法,在单链表中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根据设计思想,采用C语言描述算法,关键之处给出注释。

Status ListInsert_L(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 {//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元素e……}Status ListDelete_L(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删除第i个元素,并用e返回其值……}Status ListInsert_L(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 {//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元素ep=L;j=0;while(p&&j<i-1) //寻找第i-1个结点{p=p->next;++j;}if(!p||j>i-1) return ERROR; //i小于1或者大于表长加1s=(LinkList)malloc(siazeof(LNode)); //生成新结点s->data=e;s->next=p->next;p->next=s;return OK;}…………………………………………………………………………………………….6分.Status ListDelete_L(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删除第i个元素,并用e返回其值p=L;j=0;while(p->next&&j<i-1) //寻找第i个结点,并令p指向其前前驱{p=p->next;++j;}if(!(p->next)&&j<i-1) return ERROR; //删除位置不合理q=p->next; p->next=q->next; //删除并释放结点e=q->data;free(q);return OK;}…………………………………………………………………………………………….6分.2. 已知某二叉树如右图所示,其二叉链树的类型定义如下:(8分)typedef struct BiTNode{ Array TElemtype data;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BiTNode, *BiTree;设计一个算法用来输出度为2的节点:Status DispLeaf2(Bitree T) {//输出二叉树中所有度为2的节点……}Status DispLeaf2(Bitree T) {//输出二叉树的所有度为1的结点if (T!=NULL) {if (T->lchild!=NULL &&T->rchild!=NULL)printf("%c ",T->data);else {DispLeaf(T->lchild);DispLeaf(T->rchild);}}}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