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
中频感应加热炉原理和多种应用

中频感应加热炉原理和多种应用中频感应加热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设备,主要由中频电源、电容器、感应线圈和工作线圈组成。
它通过工作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工件内部电子无规则运动,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
中频加热炉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感应线圈通电时,产生的交变电流在工作线圈中产生交变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工作线圈内的金属工件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个感应电流在金属内部形成环流,导致金属工件发生加热。
1.金属热处理:中频感应加热炉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热处理过程中。
通过调节加热时间和温度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淬火、退火、时效处理等。
其快速加热和均匀加热的特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使用中频感应加热炉进行零件的淬火处理可以提高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2.焊接和熔化:中频感应加热炉也广泛应用于金属的焊接和熔化过程。
通过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可以使金属材料在加热区域达到熔点,从而实现焊接和熔化的目的。
其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制造、铁路交通、建筑结构等领域。
例如,使用中频感应加热炉进行轨道焊接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
3.金属成型:中频感应加热炉也常用于金属成型过程中的加热。
例如,使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对金属板材进行预加热可以降低冷弯成形时的形变阻力,提高成形效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对铝合金进行均匀加热,使其变形性能得到改善,从而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4.环保领域:中频感应加热炉在环保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使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对废物进行高温焚烧处理,可以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能量回收。
此外,中频感应加热炉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废气净化等环保工艺中。
总之,中频感应加热炉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加热设备,具有快速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等优点。
其在金属热处理、焊接和熔化、金属成型和环保领域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
1.电源输出功率和频率:根据加热要求确定电源的输出功率和频率。
输出功率一般由加热负荷大小决定,频率一般选择在1kHz~20kHz之间,
根据不同的加热要求进行调整。
2.电源结构设计:电源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整流、逆变、振荡等电路
的设计。
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转
换成交流电,振荡电路用于产生中频振荡信号。
3.电源控制系统设计:电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开关控制电路、保护电
路和自动控制电路等。
开关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源的开关,保护电路用于
保护电源和负载不受损坏,自动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加热功率的调节和温度
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4.效率和功率因数:设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时,需要考虑电源的效率
和功率因数,以提高电源的能量利用率和减少对电网的电能需求。
5.冷却系统设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将热量排出,以保证电源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6.控制方式: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控制方式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
手动控制方式需要人工操作电源的开关和参数调节,自动控制方式通
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加热过程的自动控制。
7.安全性设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设计中需要考虑安全性问题,包括
过载、短路、过流、过热等保护措施的设计,以及对电源和负载的绝缘和
接地等安全措施的实施。
综上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需要考虑输出功率和频率、电源结构、电源控制系统、效率和功率因数、冷却系统、控制方式、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可以提高电源的性能和工作效率,满足不同加热需求的要求。
中频加热电源技术说明

技术说明中频加热电源技术说明一、设备特点及应用:KGPS系列感应加热晶闸管变频装置时利用晶闸管将三相工频交流电(50HZ)变换成几百或几千赫兹的单相交流电。
设备具有控制方便、效率高、运行可靠、劳动强度低等特点。
中频感应加热技术常常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提高产品的产量,而且提高的产品的质量。
我公司生产的KGPS系列感应加热晶闸管变频装置采用了全数字电路控制,扫描式启动方式,无需任何中间继电器、同步变压器等配件元件。
此线路负载适应力强,可重载启动,应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钢、铸钢、不锈钢、铜、铝、金、银、合金钢等金属)的冶炼、真空冶炼、锻件的加热和钢管的弯曲、挤压成型、工件的预热、工件表面火、退火、回火等热处理、金属零件的焊接、粉末合金、输送高温工件的管道加热、晶体生长等不同场合。
二、安装方法:1.本装置对安装基础无特殊要求,但安装环境得参照本装置的使用条件,应安装在通风良好,不受雨水侵袭的室内,柜体与周围墙壁应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保证柜体能fang便开启,维修,调试有足够的使用空间。
2.装置在出场前均按其技术条件经过出厂调试,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震动,肯能有线头松脱,螺丝松动和受潮等现象,应对上述现象进行检查、维护。
3.三相电源进线从柜顶接线柱或柜底电缆沟输入,中频输出线均从柜底电缆沟输出,有导线连接处应保持良好的接触。
4.本装置柜底内部设有接地螺栓,安装时必须良好的接地(要求连接电源变压器中性线)。
三、主回路工作原理:晶闸管中频电源是一种将工频电能变为高频电能的变频器。
它把工频交流电整流后,由逆变电路变换为较高频率的输出电流,且频率的变化范围不受电网频率的限制。
其电路可分为三大部分:整流、逆变、控制及保护部分。
每一部分具体电路原理分述如下:i.整流电路原理:1)整流电路的要求中频装置中整流电路的负载是逆变电路,逆变电路输出的有功功率是由整流电路提供的,所以要求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在规定范围内能够连续平滑的调节。
中频感应加热炉:中频感应加热炉原理与用途

中频感应加热炉:中频感应加热炉原理与用途1. 中频感应加热炉简介中频感应加热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工件表面加热的设备。
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特点是加热瞬间、加热效率高、温度范围广泛、操作简便、环保节能等优点。
中频感应加热炉已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汽车、军工、航空等领域。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原理和用途。
2. 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原理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加热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涡流,使工件表面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内阻产生局部加热。
其工作原理如下:1.当电源启动后,感应加热炉内的主电路形成一个交流磁场,同时工件内的导体形成一个环形电路。
2.这个电路的形成导致了在工件内部产生的涡流,也就是感应电流。
这个涡流会沿着导体表面循环,加热导体表面的道。
3.由于涡流只在表面循环,工件的表面层变得非常热,而由于涡流的电阻力,也因此使内部的热量向表面输送。
4.这就实现了工件表面瞬间加热的效果。
3. 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用途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介绍一些较为常见的应用领域和用途:3.1 冶金行业中频感应加热炉可以用于钢铁行业的炉前加热、调温、重坯提炼以及带钢直播加热等领域。
3.2 机械行业中频感应加热炉可以用于热处理领域,例如对金属的淬火、调质、回火等等。
3.3 汽车行业中频感应加热炉可以用于汽车制造领域,例如对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表面改性等等。
3.4 军工行业中频感应加热炉可以用于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例如对复合材料的加固、粘接等等。
3.5 生活用品行业中频感应加热炉也可以用于家庭影音领域,例如对音响、耳机、手机、电脑等产品的热处理和焊接。
总的来说,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谓是机械、冶金、汽车、航空、电子等多个领域的必备设备之一。
4. 总结中频感应加热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工件表面加热的设备。
它具有加热瞬间、加热效率高、温度范围广泛、操作简便、环保节能等优点。
中频感应加热炉已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汽车、军工、航空等领域。
中频加热电源技术说明

技术说明中频加热电源技术说明一、设备特点及应用:KGPS系列感应加热晶闸管变频装置时利用晶闸管将三相工频交流电(50HZ)变换成几百或几千赫兹的单相交流电。
设备具有控制方便、效率高、运行可靠、劳动强度低等特点。
中频感应加热技术常常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提高产品的产量,而且提高的产品的质量。
我公司生产的KGPS系列感应加热晶闸管变频装置采用了全数字电路控制,扫描式启动方式,无需任何中间继电器、同步变压器等配件元件。
此线路负载适应力强,可重载启动,应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钢、铸钢、不锈钢、铜、铝、金、银、合金钢等金属)的冶炼、真空冶炼、锻件的加热和钢管的弯曲、挤压成型、工件的预热、工件表面火、退火、回火等热处理、金属零件的焊接、粉末合金、输送高温工件的管道加热、晶体生长等不同场合。
二、安装方法:1.本装置对安装基础无特殊要求,但安装环境得参照本装置的使用条件,应安装在通风良好,不受雨水侵袭的室内,柜体与周围墙壁应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保证柜体能fang便开启,维修,调试有足够的使用空间。
2.装置在出场前均按其技术条件经过出厂调试,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震动,肯能有线头松脱,螺丝松动和受潮等现象,应对上述现象进行检查、维护。
3.三相电源进线从柜顶接线柱或柜底电缆沟输入,中频输出线均从柜底电缆沟输出,有导线连接处应保持良好的接触。
4.本装置柜底内部设有接地螺栓,安装时必须良好的接地(要求连接电源变压器中性线)。
三、主回路工作原理:晶闸管中频电源是一种将工频电能变为高频电能的变频器。
它把工频交流电整流后,由逆变电路变换为较高频率的输出电流,且频率的变化范围不受电网频率的限制。
其电路可分为三大部分:整流、逆变、控制及保护部分。
每一部分具体电路原理分述如下:i.整流电路原理:1)整流电路的要求中频装置中整流电路的负载是逆变电路,逆变电路输出的有功功率是由整流电路提供的,所以要求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在规定范围内能够连续平滑的调节。
中频感应加热

感应加热设备是可以使金属物体瞬间被加热到所需的任何温度,包括其熔点;不需要象其它加热方式那样,先产生高温后再去加热被它加热的金属物体,可以在金属物中直接产生高温;不但可以使金属物体整体加热,也可以选择性地对每个部位进行局部加热;是一种加热方式的革命,同样是电能加热,它却可以比电炉、电烘箱等节电百分之四十;这就是高频感应加热和中频感应加热的强大优势,现在我们来看看中频感应加热。
中频感应加热的原理:
工件放到感应线圈内,感应线圈一般是输入中频的空心铜管。
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度,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金属熔炼、棒料透热等多个领域,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达到表面迅速加热,甚至透热融化的效果。
中频感应加热以其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及易于实
现机械化、自动化等优点,已在熔炼、铸造、弯管、热锻、焊接和表面热处理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优势:
1. 加热温度高,而且是非接触式加热
2. 加热效率高—节能
3. 加热速度快—被加热物的表面氧化少
4. 温度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省心
5. 可以局部加热—产品质量好,节能
6. 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省力
7. 作业环境好—几乎没有热、噪声和灰尘
8. 作业占地少—生产效率高
9. 能加热形状复杂的工件、适用面广
10.工件容易加热均匀—产品质量好。
中频感应加热原理

中频感应加热原理
中频感应加热原理是利用中频电磁场对金属进行加热的一种技术。
当高频电源经过逆变器产生特定频率的电流后,通过中频电感线圈产生交变磁场。
金属工件放置在磁场中,由于金属具有良好的电导性,电磁感应效应导致金属内部电流的涡流形成,从而使金属工件发热。
中频感应加热的原理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涡流加热和焦耳热。
首先,涡流加热是指在金属工件时,磁场变化时,金属内部自发产生的涡流因阻力而产生的热量。
由于涡流只在金属的表面层产生,并会在截面内发散,因此涡流加热主要发生在金属工件的表面。
其次,焦耳热是指磁场变化时,电流通过金属内部的阻抗而产生的热量。
焦耳热主要发生在金属工件的内部,通过整个金属截面进行均匀加热。
中频感应加热的加热效果主要受到磁场的频率、磁场强度、工件材料和形状、感应线圈参数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控制金属工件的加热速度和加热均匀性。
中频感应加热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金属加热、热处理和熔炼等领域。
其优势包括加热速度快、能量利用率高、加热温度可控、操作灵活、环境污染小等。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毕业设计参考1)

0096编号: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院(系):机电与交通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吴科虎学号: 020120221指导教师单位:电气工程教研室姓名:何少佳职称:高级实验师题目类型:2006年 06月 03 日中频感应加热以其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及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优点,已在熔炼、铸造、弯管、热锻、焊接和表面热处理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根据设计任务进行了方案设计,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电路,研制了20KW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
本设计中感应加热电源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可工作在10 Hz~10 kHz 频段。
它由整流器、滤波器、和逆变器组成。
整流器采用不可控三相全桥式整流电路。
滤波器采用两个电解电容和一个电感组成Ⅱ型滤波器滤波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逆变器主要由PWM控制器SG3525A控制四个IGBT的开通和关断,实现DC-AC的转换。
设计中采用的芯片主要是PWM控制器SG3525A和光耦合驱动电路HCPL-316J。
设计过程中程充分利用了SG3525A的控制性能,具有宽的可调工作频率,死区时间可调,具有输入欠电压锁定功能和双路输出电流。
由于HCPL-316J 具有快的开关速度(500ns),光隔离,故障状态反馈,可配置自动复位、自动关闭等功能,所以选择其作为IGBT的驱动。
对原理样机的调试结果表明,所完成的设计实现了设计任务规定的基本功能。
此外,为了满足不同器件对功率需要的要求,设计了功率可调。
这部分超出了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关键词:感应加热电源;串联谐振;逆变电路;IGBTThe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elting, casting, bend, hot forging, welding, Surface Heat Treatment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high heating efficiency、high speed、easily controlled、easily being mechanized and automated.The scheme has made a plan of designs based on the task of design, designed corresponding hardware circuit and developed 20kW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power system.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Choice of converter scheme in detail. Series Resonance Inverter has another name is Voltage Inverter. Its Output Voltage approaches square wave and load current approaches sine-wave. Inversion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break before make and there is enough dead-time between turn-off and turn on in order to avoiding direct through in upper and lower bridges.The thesis discussed the Choice of converter scheme in detail as well as introduced the control circuit of this power source and its design principle. Develop 20kW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power system with switch element IGBT. Make a research on Converter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driver circuit etc.The CMOS chip that is applied in the design is mainly PWM Controller SG3525A and optical coupler Drive Circuit HCPL-316J. The controlled feature of PWM Controller SG3525A is fully utilized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which has wide adjustable operating frequency and dead time, input under voltage lock function and twin channel output current. The optical coupler Drive Circuit HCPL-316J is chosen as the driven of IGBT due to its functions, such as fast switch speed (500ns), optical isolation, the feedback of fault situation, wide operating voltage (15V~30V), automatic reset and automatic close down etc.Key words:Induction heating power supply; series resonance;inverse circuit;IGBT目录引言 (1)1 绪论 (2)1.1 感应加热的工作原理 (2)1.2 感应加热电源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3)2 感应加热电源实现方案研究 (5)2.1 串并联谐振电路的比较 (5)2.2 串联谐振电源工作原理 (7)2.3 电路的功率调节原理 (8)2.4 本课题设计思路及主要设计内容 (8)3 感应加热电源电路的主回路设计 (9)3.1 主电路的主要设计元器件参数 (9)3.2 感应加热电源电路的主回路结构 (9)3.2.1主回路的等效模型 (10)3.2.2整流部分电路分析 (13)3.2.3逆变部分电路分析 (15)3.3 系统主回路的元器件参数设定 (16)3.3.1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路元件选择 (16)3.3.2IGBT和续流二极管的选择 (17)3.3.3槽路电容和电感的参数设定 (18)4 控制电路的设计 (19)4.1控制芯片SG3525A (19)4.1.1内部逻辑电路结构分析 (20)4.1.2芯片管脚及其功能介绍 (21)4.2 电流互感器 (23)5 驱动电路的设计 (24)5.1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对驱动电路的要求 (24)5.1.1门极电压对开关特性的影响及选择 (24)R对开关特性的影响及选择 (25)5.1.2门极串联电阻G5.2 IGBT过压的原因及抑制 (25)5.3 IGBT的过流保护 (26)5.3.1设计短路保护电路的几点要求 (27)5.4 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HCPL-316J (27)5.4.1器件特性 (27)5.4.2芯片管脚及其功能介绍 (28)5.4.3内部逻辑电路结构分析 (28)5.4.4器件功能分析 (29)5.4.5驱动电路的试验和注意问题 (30)6 辅助直流稳压电源 (31)6.1 三端固定稳压器 (31)6.2 本次设计用的的电源 (32)6.2.1 18伏,15伏稳压电压电源 (32)6.2.2 ±12伏,±5伏双路稳压电源 (32)6.2.3元器件选择及参数计算 (33)7 硬件调试 (34)8 结论 (35)致谢 (37)参考文献 (38)附录一整体电路原理图 (39)附录二控制电路PCB (40)引言随着功率器件的发展,感应加热电源的频率也逐步提高,经历了中频、超音频、高频几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五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学习目标】:完成本项目的学习后,能够:1.了解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掌握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组成、各部分电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触发电路、并联谐振逆变电路、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触发电路与主电路电压同步的概念以及实现同步的方法。
4.了解常用的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使用注意事项。
5.熟悉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安装、调试,简单的故障维修方法。
6.了解三相有源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应用【项目描述】:中频电源装置是一种利用晶闸管元件把三相工频电流变换成某一频率的中频电流的装置,广泛应用在感应熔炼和感应加热的领域。
图5-1是常见的感应加热装置。
【相关知识点】:一、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概述1.感应加热的原理(1)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
其内容为,当电路围绕的区域内存在交变的磁场时,电路两端就会感应出电动势,如果闭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流的热效应可用来加热。
例如图5-2中两个线圈相互耦合在一起,在第一个线圈中突然接通直流电流(即将图中开关S突然合上)或突然切断电流(即将图中开关S突然打开),此时在第二个线圈所接的电流表中可以看出有某一方向或反方向的摆动。
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第二个线圈中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第一个线圈称为感应线圈。
若第一个线圈的开关S不断地接通和断开,则在第二个线圈中也将不断地感应出电流。
每秒内通断次数越多(即通断频率越高),则感生电流将会越大。
若第一个线圈中通以交流电流,则第二个线圈中也感应出交流电流。
不论第二个线圈的匝数为多少,即使只有一匝也会感应出电流。
如果第二个线圈的直径略小于第一个线圈的直径,并将它置于第一个线圈之内,则这种电磁感应现象更为明显,因为这时两个线圈耦合得更为紧密。
如果在一个钢管上绕了感应线圈,钢管可以看作有一匝直接短接的第二线圈。
当感应线圈内通以交流电流时,在钢管中将感应出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的磁场,再利用交变磁场来产生涡流达到加热的效果。
平常在50Hz的交流电流下,这种感生电流不是很大,所产生的热量使钢管温度略有升高,不足以使钢管加热到热加工所需温度(常为1200℃左右)。
如果增大电流和提高频率(相当于提高了开关S的通断频率)都可以增加发热效果,则钢管温度就会升高。
控制感应线圈内电流的大小和频率,可以将钢管加热到所需温度进行各种热加工。
所以感应电源通常需要输出高频大电流。
利用高频电源来加热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电介质加热:利用高频电压(比如微波炉加热等)②感应加热:利用高频电流(比如密封包装等)1)电介质加热(dielectric heating)电介质加热通常用来加热不导电材料,比如木材、橡胶等。
微波炉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原理如图5-3.:图5-3电介质加热示意图当高频电压加在两极板层上,就会在两极之间产生交变的电场。
需要加热的介质处于交变的电场中,介质中的极分子或者离子就会随着电场做同频的旋转或振动,从而产生热量,达到加热效果。
2)感应加热(induction heating)感应加热原理为产生交变的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的磁场,再利用交变磁场来产生涡流达到加热的效果。
如图5-4 。
图5-4感应加热示意图(2)感应加热发展历史感应加热来源于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也就是交变的电流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导致导体发热。
长期以来,技术人员都对这一现象有较好了解,并且在各种场合尽量抑止这种发热现象,来减小损耗。
比较常见的如开关电源中的变压器设计,通常设计人员会用各种方法来减小涡流损耗,来提高效率。
然而在19世纪末期,技术人员又发现这一现象的有利面,就是可以将之利用到加热场合。
来取代一些传统的加热方法,因为感应加热有以下优点:1)非接触式加热,热源和受热物件可以不直接接触2)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以减小表面氧化现象3)容易控制温度,提高加工精度4)可实现局部加热5)可实现自动化控制6)可减小占地,热辐射,噪声和灰尘中频电源装置是一种利用晶闸管元件把三相工频电流变换成某一频率的中频电流的装置,主要是在感应熔炼和感应加热的领域中代替以前的中频发电机组。
中频发电机组体积大,生产周期长,运行噪声大,而且它是输出一种固定频率的设备,运行时必须随时调整电容大小才能保持最大输出功率,这不但增加了不少中频接触器,而且操作起来也很繁琐。
晶闸管中频电源与这种中频机组比,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投产快等明显优点外,最主要还有下列一些优点:1)降低电力消耗。
中频发电机组效率低,一般80%~85%,而晶闸管中频装置的效率可达到90%~95%,而且中频装置起动停止方便,在生产过程总短暂的间隙都可以随时停机,从而使空载损耗减小到最低限度(这种短暂的间隙,机组是不能停下来的)。
2)中频电源的输出装置的输出频率是随着负载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保证装置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不必像机组那样频繁调节补偿电容。
2.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用途感应加热的最大特点是将工件直接加热,工人劳动条件好、工件加热速度快、温度容易控制等,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用于淬火、透热、熔炼、各种热处理等方面(1)淬火 淬火热处理工艺在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中得到1 2图5-5 螺丝刀口淬火1——螺丝刀口 2——感应线圈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快速冷却下来,以此增加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图5-5为中频电源对螺丝刀口淬火。
(2)透热在加热过程中使整个工件的内部和表面温度大致相等,叫做透热。
透热主要用在锻造弯管等加工前的加热等。
中频电源用于弯管的过程如图5-6所示。
在钢管待弯部分套上感应圈,通入中频电流后,在套有感应圈的钢管上的带形区域内被中频电流加热,经过一定时间,温度升高到塑性状态,便可以进行弯制了。
(3)熔炼 中频电源在熔炼中的应用最早,图5-7为中频感应熔炼炉,线圈用铜管绕成,里面通水冷却。
线圈中通过中频交流电流就可以使炉中的炉料加热、熔化,并将液态金属再加热到所需温度。
(4)钎焊钎焊是将钎焊料加热到融化温度而使两个或几个零件连接在一起,通常的锡焊和铜焊都是钎焊。
如图5-8是铜洁具钎焊。
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采矿、钻探、木材加工等行业使用的硬质合金车刀、洗刀、刨刀、铰刀、锯片、锯齿的焊接,及金刚石锯片、刀具、磨具钻具、刃具的焊接。
其他金属材料的复合焊接,如:眼镜部件、铜部件、不锈钢锅。
3.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组成目前应用较多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主要由可控或不可控整流电路、滤波器、逆变器、和一些控制保护电路组成。
工作时,三相工频(50Hz )交流电经整流器整成脉动直流,经过滤波器变成平滑的直流电送到逆变器。
逆变器把直流电转变成频率较高的交流电流送给负载。
组成框图如图5-9所示。
12 图5-7 熔炼炉1——感应线圈 2——金属溶液 12图5-6 弯管的工作过程1——感应线圈 2——钢管图5-8 铜洁具钎焊1——感应线圈 2——零件 1 2图5-9 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组成原理框图(1)整流电路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装置的整流电路设计一般要满足以下要求:1)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连续调节。
2)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连续,且电流脉动系数小于一定值。
3)整流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能够自动限制在给定值,而不受负载阻抗的影响。
4)当电路出现故障时,电路能自动停止直流功率输出,整流电路必须有完善的过电压、过电流保护措施。
5)当逆变器运行失败时,能把储存在滤波器的能量通过整流电路返回工频电网,保护逆变器。
(2)逆变电路由逆变晶闸管、感应线圈、补偿电容共同组成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成中频交流电给负载。
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需要调协电容器向感应加热负载提供无功能量。
根据电容器与感应线圈的连接方式可以把逆变器分为:1)串联逆变器:电容器与感应线圈组成串联谐振电路。
2)并联逆变器:电容器与感应线圈组成并联谐振电路。
3)串、并联逆变器:综合以上两种逆变器的特点。
(3)平波电抗器平波电抗器在电路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点:1)续流保证逆变器可靠工作。
2)平波使整流电路得到的直流电流比较平滑。
3)电气隔离它连接在整流和逆变电路之间起到隔离作用。
4)限制电路电流的上升率d i/d t值,逆变失败时,保护晶闸管。
(4)控制电路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电路比较复杂,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整流触发电路、逆变触发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电路。
1)整流触发电路整流触发电路主要是保证整流电路正常可靠工作,产生的触发脉冲必须达到以下要求:①产生相位互差60º的脉冲,依次触发整流桥的晶闸管。
②触发脉冲的频率必须与电源电压的频率一致。
③采用单脉冲时,脉冲的宽度应该大与90º,小于120º。
采用双脉冲时,脉冲的宽度为25º-30º,脉冲的前沿相隔60º。
④输出脉冲有足够的功率,一般为可靠触发功率的3~5倍。
⑤触发电路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
⑥控制角能在0º~170º之间平滑移动。
2)逆变触发电路加热装置对逆变触发电路的要求如下:①具有自动跟踪能力。
②良好的对称性。
③有足够的脉冲宽度,触发功率,脉冲的前沿有一定的陡度。
④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
3)起动、停止控制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电路主要控制装置的起动、运行、停止。
一般由按纽、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元件组成。
(5)保护电路中频装置的晶闸管的过载能力较差,系统中必须有比较完善的保护措施,比较常用的有阻容吸收装置和硒堆抑制电路内部过电压,电感线圈、快速熔断器等元件限制电流变化率和过电流保护。
另外,还必须根据中频装置的特点,设计安装相应的保护电路。
二、整流主电路1.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三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图5-10 三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及波形为了更好地理解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我们先来看一下由二极管组成的不可控整流电路,如图5-10(a)所示。
此电路可由三相变压器供电,也可直接接到三相四线制的交流电源上。
变压器二次侧相电压有效值为U2,线电压为U2L。
其接法是三个整流管的阳极分别接到变压器二次侧的三相电源上,而三个阴极接在一起,接到负载的一端,负载的另一端接到整流变压器的中线,形成回路。
此种接法称为共阴极接法。
图5—10(b)中示出了三相交流电u u、u v和u w波形图。
u d是输出电压的波形,u D是二极管承受的电压的波形。
由于整流二极管导通的唯一条件就是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而三只二极管又是共阴极连接的,且阳极所接的三相电源的相电压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哪一相的二极管导通就要看其阳极所接的相电压u u、u v和u w中哪一相的瞬时值最高,则与该相相连的二极管就会导通。
其余两只二极管就会因承受反向电压而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