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有理数计算与解方程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卷-附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卷-附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卷-附有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表示且1.(2020·无锡市第一中学七年级期中)点A在数轴上点A所对应的数用21点A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 则a的值为()A.2-D.1 -或1 B.2-或2 C.2【答案】A【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列绝对值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2a+1|=3当2a+1>0时有2a+1=3 解得a=1当2a+1<0时有2a+1=-3 解得a=-2所以a的值为1或-2.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列出绝对值方程并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020·酒泉市第二中学)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①-(-2)和-|-2|;②(-1)2和-12;③23和32;④(-2)3和-23A.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B【分析】先利用去括号法则、绝对值运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进行计算再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详解】解:①(2)2,22--=--=- 则这组数互为相反数 ②22(1)1,11-=-=- 则这组数互为相反数 ③3228,39== 则这组数不互为相反数 ④33(2)8,28-=--=- 则这组数不互为相反数综上 互为相反数的有①②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去括号法则、绝对值运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相反数的定义 熟练掌握各运算法则和定义是解题关键.3.(2020·浙江)在3,1,1,3--这四个数中 比2-小的数是( )A .3-B .1-C .1D .3【答案】A【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关系求解即可.【详解】解:在这四个数中 32-<-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有理数大小的问题 掌握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2020·多伦县第四中学七年级期中)当n 为正整数时 (﹣1)2n+1﹣(﹣1)2n 的值为( )A .0B .2C .﹣2D .2或﹣2 【答案】C【分析】1、 由n 为正整数 得2n 是偶数 2n+1是奇数;2、 根据 “指数是偶数时 负数的幂是正数” 以及 “指数是奇数时 负数的幂是负数"可得(-1)2n+1=-1 (-1)2n=1;3、 接下来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1)2n+1﹣(﹣1)2n= -1-1= - 2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负数的幂运算: 指数是偶数时 负数的幂是正数 指数是奇数时 负数的幂是负数.5.(2020·银川英才学校)如图 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 若点A 和点C 所表示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则点B 表示的数是( )A .-3B .-1C .1D .3【答案】B【分析】找到AC 的中点即为原点 进而看B 点在原点的哪边 距离原点几个单位即可.【详解】解:设AC 的中点为O 点 表示的数是0 所以点C 表示的数是-3 所以点B 表示的数是-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点的确定;找到原点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为: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那么这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6.(2020·靖江市靖城中学)如图 数轴上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 其中AB BC = 如果||||||a c b >>那么该数轴的原点O 的位置应该在( )A .点A 的左边B .点A 与点B 之间C .点B 与点C 之间D .点C 的右边【答案】C【分析】根据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分别判断出点A 、B 、C 到原点的距离的大小 从而得到原点的位置 即可得解.【详解】解:∵|a|>|c|>|b|∴点A 到原点的距离最大 点C 其次 点B 最小又∵AB=BC∴原点O 的位置是在点B 、C 之间且靠近点B 的地方.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 理解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2020·湖南天心·长郡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点A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A.3 B.﹣3 C.13D.13【答案】A【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3|=3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绝对值问题关键是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解答.8.(2020·重庆市荣昌区荣隆镇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它的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 000米.将439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0.439×106B.4.39×106C.4.39×105D.139×103【答案】C【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 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 n是负数.【详解】解:将439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39×105.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 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本计算题满份训练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本计算题满份训练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本计算题满份训练一、有理数的运算1. 加法运算题目:计算公式。

解析:有理数加法法则为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公式,公式,5的绝对值大于 3的绝对值,所以结果为正,公式。

2. 减法运算题目:计算公式。

解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所以公式。

3. 乘法运算题目:计算公式。

解析:两数相乘,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公式,结果为公式。

4. 除法运算题目:计算公式。

解析:两数相除,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公式,结果为公式。

5. 混合运算题目:计算公式。

解析: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公式,公式,然后公式。

二、整式的加减1. 同类项合并题目:化简公式。

解析: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公式和公式是同类项,公式和公式是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得公式。

2. 整式的加减运算题目:计算公式。

解析:先去括号,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所以原式公式。

三、一元一次方程1. 简单方程求解题目:解方程公式。

解析:首先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到公式,即公式,然后两边同时除以2,解得公式。

2. 带括号的方程求解题目:解方程公式。

解析:先去括号得公式,即公式,再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公式,公式,最后两边同时除以3,解得公式。

四、几何初步1. 线段长度计算题目:已知线段公式,点公式在线段公式上,公式,求公式的长度。

解析:因为点公式在线段公式上,所以公式,已知公式,公式,则公式。

2. 角的度数计算题目:已知公式,公式,求公式的度数(公式在公式内部)。

解析:因为公式在公式内部,所以公式,已知公式,公式,则公式。

七年级上计算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上计算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上计算题专项训练一、有理数的运算1. 计算:公式解析:有理数加法运算,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公式,公式,公式,所以结果为正,公式。

答案:公式。

2. 计算:公式解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所以公式,异号两数相加,公式,公式,公式,结果为负,公式,所以公式。

答案:公式。

3. 计算:公式解析: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公式。

答案:公式。

4. 计算:公式解析:两数相除,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公式,公式,公式,所以公式。

答案:公式。

5. 计算:公式解析:表示公式个公式相乘,公式。

答案:公式。

二、整式的加减运算1. 化简:公式解析:合并同类项,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公式和公式是同类项,公式和公式是同类项。

公式,公式,所以结果为公式。

答案:公式。

2. 计算:公式解析:先去括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要变号。

公式,然后合并同类项,公式,公式,公式,结果为公式。

答案:公式。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1. 解方程:公式解析:移项,把含有公式的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公式,合并同类项公式,系数化为公式,公式。

答案:公式。

2. 解方程:公式解析:先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公式,得到公式,去括号公式,移项公式,合并同类项公式。

答案:公式。

七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专练

七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专练

七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专练一、有理数运算类。

1. 计算:(-3)+5 - (-2)- 解析:- 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所以(-3)+5 - (-2)=(-3)+5 + 2。

- 先计算(-3)+5 = 2,再计算2+2 = 4。

2. 计算:-2×(-3)÷(1)/(2)- 解析:- 根据有理数乘除法法则,先算乘法-2×(-3)=6。

- 再算除法6÷(1)/(2)=6×2 = 12。

3. 计算:(-2)^3+(-3)×[(-4)^2 - 2]- 解析:- 先计算指数运算,(-2)^3=-8,(-4)^2 = 16。

- 然后计算括号内的式子(-4)^2-2 = 16 - 2=14。

- 接着计算乘法-3×14=-42。

- 最后计算加法-8+(-42)=-8 - 42=-50。

二、整式加减类。

4. 化简:3a + 2b-5a - b- 解析:- 合并同类项,对于a的同类项3a-5a=(3 - 5)a=-2a。

- 对于b的同类项2b - b=(2 - 1)b = b。

- 所以化简结果为-2a + b。

5. 计算:(2x^2 - 3x + 1)-(3x^2 - 5x - 2)- 解析:- 去括号,得到2x^2-3x + 1-3x^2 + 5x+2。

- 合并同类项,2x^2-3x^2=(2 - 3)x^2=-x^2,-3x+5x=( - 3+5)x = 2x,1 + 2=3。

- 所以结果为-x^2+2x + 3。

三、一元一次方程类。

6. 解方程:2x+3 = 5x - 1- 解析:- 移项,将含x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得到2x-5x=-1 - 3。

- 合并同类项-3x=-4。

- 系数化为1,x=(4)/(3)。

7. 解方程:(x+1)/(2)-(2x - 1)/(3)=1- 解析:- 先去分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6,得到3(x + 1)-2(2x - 1)=6。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模拟检测(有答案解析)(2)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模拟检测(有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0分)[ID :67647]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2)(3)236-⨯-=⨯= B .()144282⎛⎫÷-=⨯-=- ⎪⎝⎭C .363(6)3--=-++=D .()()2399--=--=2.(0分)[ID :67643]在-1,2,-3,4,这四个数中,任意三数之积的最大值是( ) A .6B .12C .8D .243.(0分)[ID :67632]已知n 为正整数,则()()2200111n-+-=( )A .-2B .-1C .0D .24.(0分)[ID :67623]计算4(8)(4)(1)+-÷---的结果是( ) A .2B .3C .7D .435.(0分)[ID :67610]下列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 .1123< B .1123->- C .1123->- D .1123-->-+ 6.(0分)[ID :67608]绝对值大于1小于4的整数的和是( ) A .0B .5C .﹣5D .107.(0分)[ID :67600]计算2136⎛⎫--- ⎪⎝⎭的结果为( ) A .-12B .12C .56D .568.(0分)[ID :67597]如果用+0.02克表示一只乒乓球质量超出标准质量0.02克,那么一只乒乓球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2克记作(). A .+0.02克B .-0.02克C .0克D .+0.04克9.(0分)[ID :67594]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若|a|=|b|,则a =b B .若|a|=b ,则a =b C .若|a|=﹣b ,则a =bD .若a =﹣b ,则|a|=|b|10.(0分)[ID :67592]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经过3个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分裂为( ) A .8个B .16个C .32个D .64个11.(0分)[ID :6758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个 ①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②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1.③如果a 大于b ,那么a 的倒数小于b 的倒数.④任意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⑤x 2﹣2x ﹣33x 3+25是五次四项.⑥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⑦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小于或等于这个数.⑧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任何次幂都是负数.A .4个B .5个C .6个D .7个12.(0分)[ID :67581]当A 地高于海平面152米时,记作“海拔+152米”,那么B 地低于海平面23米时,记作( ) A .海拔23米B .海拔﹣23米C .海拔175米D .海拔129米13.(0分)[ID :67580]据《经济日报》2018年5月21日报道:目前,世界集成电路生产技术水平最高已达到7nm (1nm=10﹣9m ),主流生产线的技术水平为14~28nm ,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生产技术水平最高为28nm .将28nm 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28×10﹣9mB .2.8×10﹣8mC .28×109mD .2.8×108m 14.(0分)[ID :67566]按键顺序是的算式是( )A .(0.8+3.2)÷45=B .0.8+3.2÷45=C .(0.8+3.2)÷45= D .0.8+3.2÷45= 15.(0分)[ID :6757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0ab >B .b a >C .a b ->D .b a <二、填空题16.(0分)[ID :67754]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 17.(0分)[ID :67744]23(2)0x y -++=,则x y 为______.18.(0分)[ID :67724]大肠杆菌每过2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_____个.19.(0分)[ID :67675]校运动会的拔河比赛真是紧张刺激!规定拔河时,任意一方拉过30cm 就算获胜.小胖他们班在每次喊过“拉”声之后都可拉过7cm ,但又会被拉回3cm .如此下去,该班在第________次喊过“拉”声后就可获得胜利.20.(0分)[ID :67673]计算:(1)(2)(3)(4)(2019)(2020)++-+++-++++-=_____.21.(0分)[ID :67671]点A 表示数轴上的一个点,将点A 向右移动10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8个单位长度,终点恰好是原点,则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 22.(0分)[ID :67669]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填空:+a b ________0,1b -_______0,a c -_______0,1c -_______0.23.(0分)[ID :67661]下列各组式子:①a ﹣b 与﹣a ﹣b ,②a +b 与﹣a ﹣b ,③a +1与1﹣a ,④﹣a +b 与a ﹣b ,互为相反数的有__.24.(0分)[ID :67751]在-1,2,-3,0,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除,其中商最小是________.25.(0分)[ID :67746]点A ,B 表示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且点A 向左平移8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则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0分)[ID :67723]如果数轴上原点右边 8 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32,那么数轴上原点左边 12 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 27.(0分)[ID :67722]已知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0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千米.三、解答题28.(0分)[ID :67946]计算:|﹣2|﹣32+(﹣4)×(12-)3 29.(0分)[ID :67936]阅读下面材料:在数轴上6与1-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6(1)7--=; 在数轴上2-与3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235--=; 在数轴上8-与4-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8)(4)4---=;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b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b a =-=-. 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数轴上表示数x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_______; 数轴上表示数_______和_______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2x +;(2)七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数学老师指导下,对式子23x x ++-进行探究: ①请你在草稿纸上画出数轴,当表示数x 的点在2-与3之间移动时,32x x -++的值总是一个固定的值为:_______.②请你在草稿纸上画出数轴,要使327x x -++=,数轴上表示点的数x =_______.30.(0分)[ID :67924]计算: (1)23(2)14⎛⎫-⨯-⎪⎝⎭;(2)2331(2)592-+-⨯--÷.【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2.B3.C4.C5.B6.A7.A8.B9.D10.D11.C12.B13.B14.B15.C二、填空题16.3;-101等【分析】当一个数为非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这个数是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详解】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包括绝对值等于0的整数和绝对值等于1的整数它们是0±1共有3个故答案为(117.﹣8【分析】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中计算即可【详解】解:∵∴x-3=0y+2=0解得:x=3y=﹣2∴==﹣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绝对值乘方18.512【解析】分析:由于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可得结果详解:∵3小时有9个20分而19.7【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离胜利还差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超过了即可取得胜利【详解】解:由题意得喊过一次拉声之后可拉过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离胜利还差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超过了即可取20.【分析】第1个数与第2个数相结合第3个数与第4个数相结合……第2019个数与第2020个数相结合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法的结合律根据加数的特点将从第一个开始的每相邻两21.2【分析】设点A表示的数为x然后根据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列出方程再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A表示的数是x依题意可得:x+10-8=0解得:x=-2则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22.<<<>【分析】数轴上右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表示的数左边的数为负数右边的数为正数;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由题图可知所以故答案为:<<<>【点睛】考核知识点:有理数减法掌握有理数减法法23.②④【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a-b与-a-b=-(a+b)不是互为相反数②a+b与-a-b是互为相反数③a+1与1-a不是相反数④-a+b与a-b 是互为相反数故答案24.-5【分析】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所以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详解】∵-3<-1<0<2<5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任取两个25.-4【解析】试题26.﹣48【分析】数轴上原点右边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2即单位长度是cm即1cm表示4个单位长度数轴左边12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数一定是负数再根据1cm表示4个单位长度即可求得这个数的绝对值【详解】数27.5×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三、解答题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2)(3)236-⨯-=⨯=,故A 选项正确;()144282⎛⎫÷-=⨯-=- ⎪⎝⎭,故B 选项正确; 363(6)9--=-+-=-,故C 选项错误; ()()2399--=--=,故D 选项正确;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重点是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2.B解析:B 【分析】三个数乘积最大时一定为正数,二2和4的积为8,因此一定要根据-1和-3相乘,积为3,然后和4相乘,此时三数积最大. 【详解】∵乘积最大时一定为正数 ∴-1,-3,4的乘积最大为1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两个负数相乘积为正数,先将两个负数化为正数是本题的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1的偶次幂等于1,奇次幂等于-1,即可求得答案.【详解】∵n为正整数,∴2n为偶数.∴(-1)2n+(-1)2001=1+(-1)=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关键点是正确的判定-1的偶次幂等于1,奇次幂等于-1. 4.C解析:C【分析】先计算除法、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计算加法可得答案.【详解】解:原式421=++7=,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5.B解析:B【分析】根据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逐项判断即得答案.【详解】解:A、1123>,故本选项大小比较错误,不符合题意;B、因为1122-=,1133-=,1123>,所以1123->-,故本选项大小比较正确,符合题意;C、因为1122-=,1133-=,1123>,所以1123-<-,故本选项大小比较错误,不符合题意;D、因为1122--=-,1133-+=-,1123-<-,所以1123--<-+,故本选项大小比较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有理数的绝对值,属于基础题型,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 【解析】 试题绝对值大于1小于4的整数有:±2;±3. -2+2+3+(3)=0. 故选A .7.A解析:A 【分析】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2136⎛⎫--- ⎪⎝⎭=2136-+ =12-.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8.B解析:B 【解析】 -0.02克,选A.9.D解析:D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详解】选项A 、B 、C 中,a 与b 的关系还有可能互为相反数,故选项A 、B 、C 不一定成立,D.若a=﹣b,则|a|=|b|,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熟练掌握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关系是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分析】每半小时分裂一次,一个变为2个,实际是21个.分裂第二次时,2个就变为了22个.那么经过3小时,就要分裂6次.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可得.【详解】26=2×2×2×2×2×2=6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应注意观察问题得到规律.11.C解析:C【分析】分别根据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的定义及数轴的特点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判断.【详解】解:①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本小题错误;②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1在a、b均为0的时候不成立,故本小题错误;③∵如果a=2,b=0,a>b,但是b没有倒数,∴a的倒数小于b的倒数不正确,∴本小题错误;④任意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故本小题正确;⑤x2-2x-33x3+25是三次四项,故本小题错误;⑥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故本小题正确;⑦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大于负数,故本小题错误;⑧负数的偶次方是正数,故本小题错误,所以④⑥正确,其余6个均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的定义及数轴的特点,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B解析:B【解析】由已知,当A 地高于海平面152米时,记作“海拔+152米”,那么B 地低于海平面23米时,则应该记作“海拔-23米”, 故选B.13.B解析:B 【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28nm =28×10﹣9m = 2.8×10﹣8m ,所以28nm 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2.8×10﹣8m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4.B解析:B 【分析】根据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结合各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按下列按键顺序输入:则它表达的算式是0.8+3.2÷45=, 故选:B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应用,根据有理数的输入方法正确输入数据是解题关键.15.C解析:C 【分析】根据数轴可得0a b <<且a b >,再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0a <,0b >,a b >,A 、0ab <,故本选项错误;B 、a b >,故本选项错误;C 、a b ->,故本选项正确;D 、b a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由数轴观察出0a b <<且a b >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3;-101等【分析】当一个数为非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这个数是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详解】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包括绝对值等于0的整数和绝对值等于1的整数它们是0±1共有3个故答案为(1解析:3; -1,0,1等.【分析】当一个数为非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这个数是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详解】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包括绝对值等于0的整数和绝对值等于1的整数,它们是0,±1,共有3个.故答案为(1). 3; (2). -1,0,1等.【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熟悉掌握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7.﹣8【分析】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x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中计算即可【详解】解:∵∴x-3=0y+2=0解得:x=3y=﹣2∴==﹣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绝对值乘方解析:﹣8【分析】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x 、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中计算即可.【详解】解:∵23(2)0x y -++=,∴x-3=0,y+2=0,解得:x=3,y=﹣2,∴x y =3(2)-=﹣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绝对值、乘方运算,熟练掌握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是解答的关键. 18.512【解析】分析:由于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可得结果详解:∵3小时有9个20分而解析:512【解析】分析:由于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可得结果.详解:∵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经过第九个20分钟变为29个,即:29=512个.所以,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512个.故答案为512.点睛:乘方是乘法的特例,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19.7【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离胜利还差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超过了即可取得胜利【详解】解:由题意得喊过一次拉声之后可拉过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离胜利还差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超过了即可取解析:7【分析】⨯-=,离胜利还差根据题意得到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6(73)24(cm)30246(cm)-=,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7cm,超过了30cm,即可取得胜利.【详解】解:由题意得喊过一次“拉”声之后可拉过4cm.⨯-=.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6(73)24(cm)-=,离胜利还差30246(cm)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7cm,超过了30cm,即可取得胜利.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掌握有理数的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第1个数与第2个数相结合第3个数与第4个数相结合……第2019个数与第2020个数相结合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法的结合律根据加数的特点将从第一个开始的每相邻两-解析:1010【分析】第1个数与第2个数相结合,第3个数与第4个数相结合,……,第2019个数与第2020个数相结合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原式(12)(34)(20192020)11111010-.故答案为:1010【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法的结合律,根据加数的特点,将从第一个开始的每相邻两个数结合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1.2【分析】设点A 表示的数为x 然后根据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列出方程再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A 表示的数是x 依题意可得:x+10-8=0解得:x=-2则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解析:2【分析】设点A 表示的数为x ,然后根据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列出方程,再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A 表示的数是x ,依题意可得:x+10-8=0,解得:x=-2,则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轴,解题时需注意点在数轴上移动,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 22.<<<>【分析】数轴上右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表示的数左边的数为负数右边的数为正数;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由题图可知所以故答案为:<<<>【点睛】考核知识点:有理数减法掌握有理数减法法解析:< < < >【分析】数轴上右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表示的数.左边的数为负数,右边的数为正数;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由题图可知01b a c <<<<,所以0,10,0,10a b b a c c +<-<-<->故答案为:<,<,<,>【点睛】考核知识点:有理数减法.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是关键.23.②④【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a -b 与-a-b=-(a+b )不是互为相反数②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③a+1与1-a 不是相反数④-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故答案解析:②④【分析】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a -b 与-a-b=-(a+b ),不是互为相反数,②a+b 与-a-b ,是互为相反数,③a+1与1-a,不是相反数,④-a+b与a-b,是互为相反数.故答案为: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正确把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4.-5【分析】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所以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详解】∵-3<-1<0<2<5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任取两个解析:-5【分析】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所以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详解】∵-3<-1<0<2<5,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任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有理数除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和有理数除法法则.25.-4【解析】试题解析:-4【解析】试题两点的距离为8,则点A、B距离原点的距离是4,∵点A,B互为相反数,A在B的右侧,∴A、B表示的数是4,-4.26.﹣48【分析】数轴上原点右边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2即单位长度是cm即1cm表示4个单位长度数轴左边12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数一定是负数再根据1cm表示4个单位长度即可求得这个数的绝对值【详解】数解析:﹣48【分析】数轴上原点右边 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32,即单位长度是14cm,即 1cm表示 4个单位长度,数轴左边12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数一定是负数,再根据 1cm表示 4个单位长度,即可求得这个数的绝对值.【详解】数轴左边 12 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数.借助数轴用几何方法化简含有绝对值的式子,比较有关数的大小既直观又简捷.27.5×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解析:5×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150 000 000将小数点向左移8位得到1.5,所以1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5×108,故答案为1.5×108.【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三、解答题28.162-【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解:|﹣2|﹣32+(﹣4)×(12 -)3=2﹣9+(﹣4)×(﹣18)=2+(﹣9)+1 2=162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9.(1)3;|x−3|;x ,-2;(2)5;−3或4.【分析】(1)根据题意找出数轴上任意点间的距离的计算公式,然后进行计算即可;(2)①先化简绝对值,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②分为x >3和x <−2两种情况讨论.【详解】解:(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5)|=3;数轴上表示数x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3|;数轴上表示数x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x +2|;故答案为:3,|x−3|,x ,-2;(2)①当x 在-2和3之间移动时,|x +2|+|x−3|=x +2+3−x=5;②当x >3时,x−3+x +2=7,解得:x=4,当x <−2时,3−x−x−2=7.解得x=−3,∴x=−3或x=4.故答案为:5;−3或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定义和化简,根据题意找出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0.(1)1-;(2)47-.【分析】(1)原式先计算乘方和括号内,然后再计算乘法即可得到答案;(2)原式先计算乘方和化简绝对值,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3(2)14⎛⎫-⨯- ⎪⎝⎭ 3414⎛⎫=⨯- ⎪⎝⎭ 144⎛⎫=⨯- ⎪⎝⎭1=-.(2)2331(2)592-+-⨯--÷ 21(8)593=-+-⨯-⨯ 1406=---4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经典测试题(培优提高)(2)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经典测试题(培优提高)(2)

一、解答题 1.计算:(1)()2411(10.5)2--23⎡⎤---⨯⨯⎣⎦(2)6÷(-2)3-|-22×3|+3÷2×12+1; 解析:(1)23-;(2)-11 【分析】(1)先计算乘方及括号,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法; (2)先计算乘方和绝对值,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 【详解】(1)()2411(10.5)2--23⎡⎤---⨯⨯⎣⎦=111(2)23--⨯⨯- =113-+ =23-; (2)6÷(-2)3-|-22×3|+3÷2×12+1 =116(8)123122÷--+⨯⨯+ =3312144--++ =-11. 【点睛】此题考查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表格记录的是龙岗区图书馆上周借书情况:(规定:超过200册记为正,少于200册记为负).(1)上星期五借出多少册书? (2)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几册? (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几册?解析:(1)188册;(2)25册;(3)202册 【分析】(1)由题意可知,周五借出的册数少于200册,即可解答. (2)根据正负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周三、周四的册数,再解答即可. (3)将5天的册数分别求出,再求平均数即可. 【详解】解:(1)200-12=188册.(2)(200+8)-(200-17)=208-183=25册.(3)[(200+21)+(200+10)+(200-17)+(200+8)+(200-12)]÷5=202册. 答:上星期五借出188册书,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25册,上周平均每天借出202册. 【点睛】主要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计算: (1)231+-+; (2)()3202111024⎡⎤-⨯+-÷⎣⎦. 解析:(1)6;(2)12- 【分析】(1)先化简绝对值,再算加法即可求解; (2)先算乘方,再算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乘除即可. 【详解】(1)原式=2+3+1=6;(2)原式=1(108)4-⨯-÷=124-⨯÷=1124-⨯⨯=12-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计算:(1)32(1)(2)(34)5⎡⎤--+---⨯⎣⎦ (2)121123436⎛⎫⎛⎫-+-÷- ⎪ ⎪⎝⎭⎝⎭解析:(1)10;(2)3 【分析】(1)先算乘方和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后算加减即可; (2)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 【详解】解:(1)32(1)(2)(34)5⎡⎤--+---⨯⎣⎦1[4(1)5]=+--⨯1(45)10=++=;(2)1211121(36)23436234⎛⎫⎛⎫⎛⎫-+-÷-=-+-⨯- ⎪ ⎪ ⎪⎝⎭⎝⎭⎝⎭ 121(36)(36)(36)234=-⨯-+⨯--⨯-182493=-+=.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有时也可以根据运算定律改变运算的顺序.5.某儿童自行车厂计划一周生产儿童自行车1400辆,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生产量与计划每天的生产量有出入.实际情况如下表(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2)这周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3)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可得5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出部分每辆另奖12元;少生产一辆扣20元,那么该工厂这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解析:(1)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3)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 【分析】(1)根据每天的增减量,依次相加,可得答案;(2)根据每天的增减量,用最多的一天减去最少的一天即可; (3)该厂一周工资=实际自行车产量×50+超额自行车产量×12. 【详解】解:(1)1400+5-2-4+13-10+16-9=1409(辆), 答: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 (2)16-(-10)=26(辆),答: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 (3)50×1409+12×9=70558.答: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应用,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明白“+”是比计划多、“-”是比计划少是解题的关键.6.某超市对2020年下半年每月的利润用下表作了记录:(2)计算该商场下半年6个月的总利润额. 解析:(1)填表见解析;(2)40万元. 【分析】(1)根据“盈利记为正,则亏损就记为负”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2)把该商场下半年6个月的利润相加即可. 【详解】解:(1)盈利记为正,亏损就记为负,填表如下:=36-10+14 =40(万元)∴该商场下半年6个月的总利润额为40万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同时 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7.321032(2)(3)5-÷---⨯解析:﹣31.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解:321032(2)(3)5-÷---⨯ =10-32÷(﹣8)-9×5 =10-(﹣4)-45 =10+4-45=﹣31. 【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8.计算:329(1)4(2)34⎛⎫--÷-+-⨯ ⎪⎝⎭. 解析:12-.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然后算加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原式311222⎛⎫=-++-=-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cm )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 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 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 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 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________cm ; (2)图中点A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B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3)由(1)(2)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妙妙去问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7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9岁啦!”请问奶奶现在多少岁了?解析:(1)8;(2)14,22;(3)奶奶现在的年龄为67岁. 【分析】(1)由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的长度,即可求出这根木棒的长; (2)由所求出的这根木棒的长,结合图中的已知条件即可求得A 和B 所表示的数; (3)根据题意,设数轴上小木棒的A 端表示妙妙的年龄,小木棒的B 端表示奶奶的年龄,则小木棒的长表示二人的年龄差,由此参照(1)中的方法结合已知条件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1)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长为30624cm -=,则这根木棒的长为2438cm ÷=;(2)由这根木棒的长为8cm ,所以A 点表示为6+8=14,B 点表示为6+8+8=22; (3)借助数轴,把妙妙和奶奶的年龄差看做木棒AB ,奶奶像妙妙这样大时,可看做点B 移动到点A ,此时点A 向左移后所对应的数为37-,可知奶奶比妙妙大()11937352⎡⎤⎣÷⎦--=,则奶奶现在的年龄为1195267-=(岁). 【点睛】此题考查认识数轴及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和有理数的加减法,难度一般,读懂题干要求是关键. 10.计算:(1)()()30122021π--+---; (2)()41151123618⎛⎫---+÷⎪⎝⎭. 解析:(1)18-;(2)-17. 【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代数意义进行化简,第二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2)原式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去括号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1)()()3122021π--+--- =1118-- =18-; (2)()41151123618⎛⎫---+÷ ⎪⎝⎭ =115118236⎛⎫--+⨯ ⎪⎝⎭ =115118+1818236-⨯⨯-⨯ =1-9+6-15 =-17.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计算:(1)()()674-+--;(2)()3232--⨯.解析:(1)17-;(2)14(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解:(1)原式134=-17=-(2)原式()86=--1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2.小李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他以30分钟为基准,将连续七天的跑步时间(单位:分钟)记录如下:10,-8,12,-6,11,14,-3(超过30分钟的部分记为“+”,不足30分钟的部分记为“-”)(1)小李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几分钟?(2)若小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0.1千米,请你计算这七天他共跑了多少千米? 解析:(1)22分钟;(2)24千米. 【分析】(1)时间差=标准差的最大值-标准差的最小值;(2)先计算出一周的总运动时间,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计算即可. 【详解】(1)()14822--=(分钟).故小李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22分钟. (2)()30710812611143240⨯+-+-++-=(分钟),0.124024⨯=(千米).故这七天他共跑了24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运用标准差计算时间差,标准时间计算总时间是解题的关键.13.计算:()22131********⎛⎫-+--⨯--⎪⎝⎭. 解析:13 【分析】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去括号,再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 【详解】解:原式()19692=-+---()85=--13=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4.计算:(1)()()128715--+--; (2)()()3241223125---÷+⨯--. 解析:(1)2-;(2)7. 【分析】(1)先去括号,再进行有理数运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 【详解】解:(1)12﹣(﹣8)+(﹣7)﹣15 =12+8﹣7﹣15 =(12+8)+(﹣7﹣15) =20﹣22 =﹣2(2)﹣12﹣(﹣2)3÷45+3×|1﹣(﹣2)2| =﹣12﹣(﹣8)×54+3×|1﹣4| =﹣12+10+3×|﹣3| =﹣12+10+9=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15.计算 (1) ()375244128⎛⎫---⨯- ⎪⎝⎭ (2) ()212382455-+--÷-⨯ 解析:(1)47;(2)4925【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2)先计算乘方及绝对值运算,再计算乘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 ()375244128⎛⎫---⨯- ⎪⎝⎭=18+14+15=47(2)()212|38|2455-+--÷-⨯=11452455⎛⎫-+-⨯-⨯ ⎪⎝⎭=24125+49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16.计算: (1)()11270.754⎛⎫--+-+ ⎪⎝⎭; (2)()()202023111242144⎛⎫-++-⨯--⨯- ⎪⎝⎭; 解析:(1)6;(2)11. 【分析】(1)先变成省略括号和形式,同时把小数化分数,把分数相加,同号相加,最后异号相加即可;(2)先算乘方,去绝对值和带分数化假分数,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法即可. 【详解】 解:(1)()11270.754⎛⎫--+-+ ⎪⎝⎭, =1312744+-+, =1217+-, =13-7, =6;(2)()()202023111242144⎛⎫-++-⨯--⨯- ⎪⎝⎭, =()351124444⎛⎫++⨯--⨯- ⎪⎝⎭=11235++- =11. 【点睛】本题考查含有乘方的有理数混合,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17.计算:(1)117483612⎛⎫-+-⨯ ⎪⎝⎭; (2)20213281(2)(3)3---÷⨯-. 解析:(1)36-;(2)26.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 (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即可. 【详解】 解:(1)117483612⎛⎫-+-⨯ ⎪⎝⎭ 1174848483612=-⨯+⨯-⨯16828=-+- 36=-;(2)20213281(2)(3)3---÷⨯-31(89)8=---⨯⨯127=-+2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运算的相关运算法则并灵活运用运算律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8.将n 个互不相同的整数置于一排,构成一个数组.在这n 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可以得到一个算式.若运算结果可以为0,我们就将这个数组称为“运算平衡”数组. (1)数组1,2,3,4是否是“运算平衡”数组?若是,请在以下数组中填上相应的符号,并完成运算; 1 2 3 4 =(2)若数组1,4,6,m 是“运算平衡”数组,则m 的值可以是多少?(3)若某“运算平衡”数组中共含有n 个整数,则这n 个整数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规律? 解析:(1)是,+1-2-3+4=0;(2)m=±1,±3,±9,±11;(3)这n 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n 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 【分析】(1)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3)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可以得到n 个数的规律. 【详解】解:(1)数组1,2,3,4是“运算平衡”数组,+1-2-3+4=0; (2)要使数组1,4,6,m 是“运算平衡”数组,有以下情况: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共16中情况, 经计算得m=±1,±3,±9,±11;(3)这n 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n 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理解“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9.计算:(1)()()34287⨯-+-÷; (2)()223232-+---. 解析:(1)16-;(2)6. 【分析】(1)先算乘除,后算加法即可;(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化简绝对值,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1)原式12416=--=- (2)原式34926=-+-=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0.计算 (1)442293⎛⎫-÷⨯- ⎪⎝⎭2; (2)313242⎛⎫⨯⨯- ⎪⎝⎭3()32490.5234-⨯-÷+-. 解析:(1)16-;(2)34【分析】(1)按照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进行运算即可求解;(2)按照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先算乘方,注意符号. 【详解】 解:(1)原式944163616499=-⨯⨯=-⨯=-, (2)原式113924()(8)8444=⨯--⨯-⨯+ 39324=-++34=,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计算过程中细心即可. 21.计算: (1)31113+(0.25)(4)3444---+-- (2)31(2)93--÷(3)1125100466()46311-⨯-⨯-⨯ 解析:(1)21;(2)-35;(3)-392 【分析】(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以此计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可以使用加减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得计算简便;(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 【详解】 解:(1)31113+(0.25)(4)3444---+-- =311113+434444-+ =3111(13+4)(3)4444+-=183+ =21(2)31(2)93--÷=893--⨯ =827-- =35-(3)1125100466()46311-⨯-⨯-⨯ =11101004664633⎛⎫⎛⎫--⨯-⨯- ⎪ ⎪⎝⎭⎝⎭=11101004466664633+-⨯-⨯-⨯⨯ =40011120+---=39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2.计算:|﹣2|﹣32+(﹣4)×(12 -)3解析:1 62 -【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解:|﹣2|﹣32+(﹣4)×(12 -)3=2﹣9+(﹣4)×(﹣18)=2+(﹣9)+1 2=162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3.计算下列各题:(1)(14﹣13﹣1)×(﹣12);(2)(﹣2)3+(﹣3)×[(﹣4)2﹣6].解析:(1)13;(2)-38【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4﹣13﹣1)×(﹣12)=14×(﹣12)﹣13×(﹣12)﹣1×(﹣12)=(﹣3)+4+12=13;(2)(﹣2)3+(﹣3)×[(﹣4)2﹣6]=(﹣8)+(﹣3)×(16﹣6)=(﹣8)+(﹣3)×10=(﹣8)+(﹣30)=﹣38.【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利用简便运算简化运算是解题关键.24.点A、B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A在数轴上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9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求出B、C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2)若点B在数轴上移动了m个单位长度到点D,且A、D两点间的距离是3,求m的值.解析:(1)B、C两点间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2)m的值为2或8.【分析】(1)利用数轴上平移左移减,右移加可求点C所表示的数为﹣3﹣1+9=5,利用绝对值求两点距离BC=|2﹣5|=3;(2)分类考虑当点D在点A的左侧与右侧,利用AD=3,求出点D所表示的数,再利用BD=m求出m的值即可.【详解】解:(1)点C所表示的数为﹣3﹣1+9=5,∴BC=|2﹣5|=3.(2)当点D在点A的右侧时,点D所表示的数为﹣3+3=0,所以点B移动到点D的距离为m=|2﹣0|=2,当点D在点A的左侧时,点D所表示的数为﹣3﹣3=﹣6,所以点B移动到点D的距离为m=|2﹣(﹣6)|=8,答:m的值为2或8.【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平移,两点距离问题,利用AD的距离分类讨论点D的位置是解题关键.25.某路公交车从起点经过A,B,C,D站到达终点,一路上下乘客如下表所示.(用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起点A B C D终点上车人数161512780下车人数0-3-4-10-11)到终点下车还有多少人;(2)车行驶在____站至___ 站之间时,车上的乘客最多;(3)若每人乘坐一站需买票0.5元,问该车出车一次能收入多少钱?列式计算.解析:(1)30;(2)B,C;(3)71.5元.【分析】(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上车为正数,下车为负数,求出A、B、C、D站以及终点站的人数,即可得解;(2)根据(1)的计算解答即可;(3)根据各站之间的人数,乘票价0.5元,然后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到终点前,车上有16+15-3+12-4+7-10+8-11=30,即30人;故到终点下车还有30人.故答案为:30;(2)根据图表:A站人数为:16+15-3=28(人)B站人数为:28+12-4=36(人)C站人数为:36+7-10=33(人)D站人数为:33+8-11=30(人)易知B和C之间人数最多.故答案为:B;C;(3)根据题意:(16+28+36+33+30)×0.5=71.5(元).答:该出车一次能收入71.5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图表信息,求出各站点上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26.画一条数轴,把1-12,0,3各数和它们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号连接.解析:数轴表示见解析;-3<112-<0<112<3.【分析】先画出数轴,把各数依次表示出来,从左到右用“<”把各数连接起来即可.【详解】解:112-的相反数是112,0的相反数是0,3的相反数是-3,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从左到右用“<”连接为:-3<112-<0<112<3.故答案为:-3<112-<0<11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特点、相反数的定义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7.计算:(1)4222(37)2(1)-+--⨯-; (2)157(36)2912⎛⎫-+⨯- ⎪⎝⎭.解析:(1)-2;(2)-19 【分析】(1)先括号里,再计算乘方、乘法,最后相加减即可; (2)利用乘法的分配率进行计算. 【详解】(1)4222(37)2(1)-+--⨯-=16162-+- =-2;(2)157(36)2912⎛⎫-+⨯- ⎪⎝⎭=157(36)(36)(36)2912⨯--⨯-+⨯- =-18+20-21 =-19 【点睛】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28.(1)()()()()413597--++---+; (2)340.2575⎛⎫-÷-⨯ ⎪⎝⎭. 解析:(1)-6;(2)715. 【分析】(1)原式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原式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再进行乘法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1)()()()()413597--++---+ =-4-13-5+9+7 =-22+9+7 =-13+7 =-6;(2)340.2575⎛⎫-÷-⨯ ⎪⎝⎭=174 435⨯⨯=7 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9.高速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东西方向公路巡视维护,如果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7,-9,+7,-15,-3,+11,-6,-8,+5,+16(1)养护小组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哪个方向?距出发点多远?(2)若汽车耗油量为0.2升/千米,则这次养护共耗油多少升?解析:(1)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东边,距出发点15千米;(2)这次养护共耗油19.4升.【分析】(1)求出这一组数的和,结果是正数则在出发点的东边,是负数则在出发点的西侧;(2)所走的路程是这组数据的绝对值的和,然后乘以0.2,即可求得耗油量.【详解】解:(1)17﹣9+7﹣15﹣3+11﹣6﹣8+5+16,=17+7+11+5+16-(9+15+3+6+8),=15.答: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东边,距出发点15千米;(2)(17971531168516)0.2 ++-+++-+-+++-+-++++⨯,=97×02,=19.4(升).答:这次养护共耗油19.4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也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30.计算:-32+2×(-1)3-(-9)÷2 1 3⎛⎫ ⎪⎝⎭解析:70【分析】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原式=92(1)(9)9-+⨯---⨯=9281--+=7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一、有理数的运算1. 加法运算计算:公式解析:有理数加法运算,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公式,公式,公式,所以结果为正,公式。

计算:公式解析: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公式,结果为公式。

2. 减法运算计算:公式解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所以公式。

计算:公式解析:公式(同样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 乘法运算计算:公式解析:异号两数相乘得负,公式,所以结果为公式。

计算:公式解析: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公式,结果为公式。

4. 除法运算计算:公式解析:异号两数相除得负,公式,所以结果为公式。

计算:公式解析:同号两数相除得正,公式,结果为公式。

5. 混合运算计算:公式解析:先算乘除:公式,公式。

再算加减:公式。

计算:公式解析:先算乘方:公式。

再算乘法:公式。

最后算减法:公式。

二、整式的加减运算1. 同类项的合并化简:公式解析: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这里公式和公式是同类项,系数相加公式,结果为公式。

化简:公式解析:公式和公式是同类项,系数相减公式,结果为公式。

2. 整式的加减计算:公式解析:去括号:括号前是正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正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负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负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所以公式。

合并同类项:公式。

计算:公式解析:先去括号:公式,公式。

再计算:公式。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1. 简单方程的求解解方程:公式解析: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公式,得到公式,即公式。

解方程:公式解析: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公式,得到公式,即公式。

2. 带括号方程的求解解方程:公式解析:先去括号:公式。

然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公式:公式,得到公式。

最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公式:公式,解得公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解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解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解答题专题训练一、有理数的计算:1.计算:(1)(﹣5)+(﹣4)﹣(+101)﹣(﹣9).(2).(3).(4)﹣24+3×(﹣1)6﹣(﹣2)3.2.计算:(1)﹣20+(﹣14)﹣(﹣18)﹣13(2)4﹣8×(﹣)3(3)(4)3.计算(1);(2);(3);(4).4.为庆祝端午节,和平加油站开展了加油每满10L返现金5元(不足10L不返现金)的活动.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只在东西走向的路上开车接送乘客,他7:00从甲地出发(向东行驶的里程数记作正数),到8:00为止,他所行驶的里程记录如下(单位:公里)+4,﹣3,﹣6,+13,﹣10,﹣4,+5.(1)计算到8:00时,王司机在甲地的哪个方向,距甲地多远?(2)若王师傅当日工作10小时,每小时行驶的里程相同,该车每百公里耗油6L,每升油5元,则王师傅当日在该加油站加油共花费多少元?5.已知13=1=×12×22,13+23=9=×22×32,13+23+33=36=×32×42,…,按照这个规律完成下列问题:(1)13+23+33+43+53==×2×2.(2)猜想:13+23+33+…+n3=.(3)利用(2)中的结论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13+123+133+143+153+163+…+393+403.6.定义新运算“@”与“⊕”:a@b=,a⊕b=.(1)计算3@(﹣2)﹣(﹣2)⊕(﹣1)的值;(2)若A=3b@(﹣a)+a⊕(2﹣3b),B=a@(﹣3b)+(﹣a)⊕(﹣2﹣9b),比较A 和B的大小.二、解一元一次方程:7.解方程:(1)4x﹣3=7﹣x;(2)4x﹣2(3x﹣2)=2(x﹣1);(3);(4).8.解方程:(1)5x﹣4=2(2x﹣3);(2)﹣=1;(3)﹣=1+;(4)﹣=0.75.9.解方程(1)3x﹣5=8;(2)﹣2x+3=4x﹣9;(3)3(x+2)﹣2(x+2)=2x+4;(4).10.解下列方程.(1)2(x﹣2)﹣3(4x﹣1)=9(1﹣x);(2)﹣=﹣2;(3)﹣=1+(4)=0.75三、整式的加减11.若多项式2mx2﹣x2+5x+8﹣(7x2﹣3y+5x)的值与x无关,求m2﹣[2m2﹣(5m﹣4)+m]的值.12.先化简,再求值:(1)(5a2+2a+1)﹣4(3﹣8a+2a2)+(3a2﹣a),其中.(2),其中13.先化简再求值:3(x2﹣2xy)﹣[3x2﹣2y+2(xy+y)],其中.14.化简并求值.(1)2(2x﹣3y)﹣(3x+2y+1),其中x=2,y=﹣0.5(2)﹣(3a2﹣4ab)+[a2﹣2(2a+2ab)],其中a=﹣2.15.先化简,再求值:2(x2y+xy2)﹣2(x2y﹣x)﹣2xy2﹣2y,其中x=﹣2,y=2.16.先化简,再求值:4xy﹣[(x2+5xy﹣y2)﹣2(x2+3xy﹣)],其中x=﹣1,y=2.17.a、b、c三个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且|a|=|b|(1)求出a、b、c各数的绝对值;(2)比较a,﹣a、﹣c的大小;(3)化简|a+b|+|a﹣b|+|a+c|+|b﹣c|.18.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判断正负,用“>”或“<”填空:c﹣b0,a+b0,﹣a+c0(2)化简:|c﹣b|+|a|.19.化简已知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化简:|a+b|﹣|c﹣b|+|b﹣a|(2)若a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2,﹣b的倒数是它本身,c2=4,求﹣a+2b+c﹣(a+b﹣c)的值.20.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1)a+b0;a+c0;b﹣c0;(用“>,<,=”填空)(2)试化简|a+b|﹣|a+c|+|b﹣c|.四、几何图形初步:21.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C=6cm,BC=4cm,求线段MN的长;(2)若线段CM与线段CN的长度之比为2:1,且线段CN=2cm,求线段AB的长.22.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点,AD=7cm,CB=7cm.(1)线段AC与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如果M是CD的中点,MD=2cm,求线段AB的长.23.如图,延长线段AB到点F,延长线段BA到点E,若点M、N分别是线段AE、BF的中点,若AE:AB:BF=1:2:3,且EF=24cm,求线段MN的长.24.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线段AB=14cm.(1)求线段MN的长;(2)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求线段MN的长;(3)若点C在直线AB上,求线段MN的长.25.如图,AB:BC:CD=2:3:4,AB的中点M与CD的中点N的距离是3cm,则线段BC的长度.2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CD,若∠BOC比∠DOE大75o.求∠AOD和∠EOF的度数.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D于点O,FO⊥AB于点O.若∠AOE=50°,求∠BOC和∠COF.2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1)若∠EOC=35°,求∠AOD的度数;(2)若∠BOC=2∠AOC,求∠DOE的度数.参考答案1.解:(1)(﹣5)+(﹣4)﹣(+101)﹣(﹣9)=﹣5﹣4﹣101+9=﹣101.(2)=﹣18﹣1÷(﹣16)=﹣18﹣(﹣)=﹣17.(3)=(5﹣5×)×(﹣4)=(5﹣)×(﹣4)=×(﹣4)=﹣15.(4)﹣24+3×(﹣1)6﹣(﹣2)3=﹣16+3×1﹣(﹣8)=﹣16+3+8=﹣5.2.解:(1)原式=﹣20﹣14+18﹣13=﹣47+18=﹣29;(2)原式=4﹣8×(﹣)=4+1=5;(3)原式=(﹣﹣+)×36=﹣×36﹣×36+×36=﹣27﹣20+21=﹣26;(4)原式=÷﹣×16=×﹣=﹣=﹣.3.解:(1)=++﹣=﹣+=﹣=﹣;(2)=(﹣)×÷(﹣6)2﹣1=(﹣)×÷36﹣1=(﹣)××﹣1=﹣1=﹣;(3)=﹣1×(﹣9×﹣2)×(﹣)=﹣1×(﹣4﹣2)×(﹣)=﹣1×(﹣6)×(﹣)=﹣9;(4)=×(﹣25)﹣49×(﹣+)=(﹣1)﹣49×+49×﹣49×=(﹣1)﹣42+﹣1=﹣33.4.解:(1)4﹣3﹣6+13﹣10﹣4+5=﹣1(公里),∴王师傅在甲地的西1公里位置;(2)10×(4+3+6+13+10+4+5)=450(公里),450÷100×6=27(L),27×5﹣2×5=125(元).∴王师傅当日在该加油站加油共花费125元.5.解:(1)13+23+33+43+53=225=×52×62(2)猜想:13+23+33+…+n3=×n2×(n+1)2(3)利用(2)中的结论计算:113+123+133+143+153+163+…+393+403.解:原式=13+23+33+...+393+403﹣(13+23+33+ (103)=×402×412﹣×102×112=672400﹣3025=6693756.解:(1)3@(﹣2)﹣(﹣2)⊕(﹣1)=﹣=+=1;(2)A=3b@(﹣a)+a⊕(2﹣3b)=+=3b﹣1,B=a@(﹣3b)+(﹣a)⊕(﹣2﹣9b)=+=3b+1,则A<B.7.解:(1)∵4x﹣3=7﹣x,∴4x+x=7+3.∴5x=10.∴x=2.(2)∵4x﹣2(3x﹣2)=2(x﹣1),∴4x﹣6x+4=2x﹣2.∴4x﹣6x﹣2x=﹣2﹣4.∴﹣4x=﹣6.∴x=.(3)∵,∴6x﹣3(3x+2)=18﹣2(5x﹣2).∴6x﹣9x﹣6=18﹣10x+4.∴6x﹣9x+10x=18+4+6.∴7x=28.∴x=4.(4)∵,∴30(0.6x+0.5)﹣100(0.03x+0.2)=2(x﹣9).∴18x+15﹣3x﹣20=2x﹣18.∴18x﹣3x﹣2x=﹣18+20﹣15.∴13x=﹣13.∴x=﹣1.8.解:(1)5x﹣4=2(2x﹣3),5x﹣4=4x﹣6,x=﹣2.(2)﹣=1,5(x﹣3)﹣2(4x+1)=10,5x﹣15﹣8x﹣2=10,﹣3x=10+15+2,x=﹣9;(3)﹣=1+,6x﹣2(5x+11)=12+4(2x﹣4),6x﹣10x﹣22=12+8x﹣16,6x﹣10x﹣8x=12﹣16+22,﹣12x=18,x=﹣;(4)﹣=0.75,﹣=0.75,2(30+2x)﹣4(20+3x)=3,60+4x﹣80﹣12x=3,4x﹣12x=3﹣60+80,﹣8x=23,x=﹣.9.解:(1)3x﹣5=8移项,3x=8+5.合并同类项,3x=13.x的系数化为1,x=.∴这个方程的解为x=.(2)﹣2x+3=4x﹣9移项,﹣2x﹣4x=﹣9﹣3.合并同类项,﹣6x=﹣12.x的系数化为1,x=2.∴这个方程的解为x=2.(3)3(x+2)﹣2(x+2)=2x+4去括号,3x+6﹣2x﹣4=2x+4.移项,3x﹣2x﹣2x=4+4﹣6.合并同类项,﹣x=2.x的系数化为1,x=﹣2.∴这个方程的解为x=﹣2.(4)去分母,3(3y﹣1)﹣12=2(5y﹣7).去括号,9y﹣3﹣12=10y﹣14.移项,9y﹣10y=﹣14+12+3.合并同类项,﹣y=1.y的系数化为1,y=﹣1.∴这个方程的解为y=﹣1.10.解:(1)去括号得:2x﹣4﹣12x+3=9﹣9x,移项合并得:﹣x=10,解得:x=﹣10;(2)去分母得:4x﹣2﹣5x﹣2=3﹣6x﹣12,移项合并得:5x=﹣5,解得:x=﹣1;(3)去分母得:3x﹣5x﹣11=6+4x﹣8,移项合并得:﹣6x=9,解得:x=﹣1.5;(4)方程整理得:﹣=0.75,即15+x﹣20﹣3x=0.75,移项合并得:﹣2x=5.75,解得:x=﹣.11.解:原式=2mx2﹣x2+5x+8﹣7x2+3y﹣5x=(2m﹣8)x2+3y+8,因为此多项式的值与x无关,所以2m﹣8=0,解得:m=4.m2﹣[2m2﹣(5m﹣4)+m]=m2﹣(2m2﹣5m+4+m)=﹣m2+4m﹣4,当=4时,原式=﹣42+4×4﹣4=﹣4.12.解:(1)∵(5a2+2a+1)﹣4(3﹣8a+2a2)+(3a2﹣a)=5a2+2a+1﹣12+32a﹣8a2+3a2﹣a=33a﹣11,∴当a=时,原式=33a﹣11=33×﹣11=0;(2)∵=2x2﹣2x2﹣2+5x2﹣3=5x2﹣5,∴x=﹣时,原式=5x2﹣5=5×(﹣)2﹣5=﹣.13.解:原式=3x2﹣6xy﹣[3x2﹣2y+2xy+2y]=3x2﹣6xy﹣(3x2+2xy)=3x2﹣6xy﹣3x2﹣2xy=﹣8xy当时原式=﹣8×(﹣)×(﹣3)=﹣12.14.解:(1)原式=4x﹣6y﹣3x﹣2y﹣1=x﹣8y﹣1,将x=2,y=﹣0.5代入,得原式=x﹣8y﹣1=2﹣8×(﹣0.5)﹣1=2+4﹣1=5;(2)原式=﹣3a2+4ab+a2﹣4a﹣4ab=﹣2a2﹣4a,当a=﹣2时,原式=﹣8+8=0.15.解:原式=2x2y+2xy2﹣2x2y+2x﹣2xy2﹣2y=2x﹣2y,当x=﹣2,y=2时,原式=﹣4﹣4=﹣8.16.解:原式=4xy﹣(x2+5xy﹣y2﹣2x2﹣6xy+y2)=4xy﹣(﹣x2﹣xy)=5xy+x2,因为x=﹣1,y=2,所以原式=5×(﹣1)×2+(﹣1)2=﹣9.17.解:(1)∵从数轴可知:c<b<0<a,∴|a|=a,|b|=﹣b,|c|=﹣c;(2)∵从数轴可知:c<b<0<a,|c|>|a|,∴﹣a<a<﹣c;(3)根据题意得:a+b=0,a﹣b>0,a+c<0,b﹣c>0,则|a+b|+|a﹣b|+|a+c|+|b﹣c|=0+a﹣b﹣a﹣c+b﹣c=﹣2c.18.解:由图可知,a<0,b>0,c>0,且|b|<|a|<|c|,(1)c﹣b>0,a+b<0,﹣a+c>0;(2)原式=c﹣b﹣a.故答案为:>,<,>.19.解:(1)∵a+b>0,c﹣b<0,b﹣a<0,∴原式=a+b+c﹣b﹣b+a=2a﹣b+c;(2)由题意,得a=2,b=﹣1,c=﹣2,∴﹣a+2b+c﹣(a+b﹣c)=﹣a+2b+c﹣a﹣b+c=﹣2a+b+2c=﹣4﹣1﹣4=﹣9.20.解:(1)由数轴可得:c<a<0<b,∴a+b<0,a+c<0,b﹣c>0,(2)∵a+b<0,a+c<0,b﹣c>0,∴|a+b|﹣|a+c|+|b﹣c|=﹣a﹣b+a+c+b﹣c=0.故答案为:(1)<;<;>;(2)原式=0.21.解:(1)因为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所以,,所以MN=CM+CN=3+2=5(cm).(2)因为线段CM与线段CN的长度之比为2:1,CN=2cm,所以线段CM=4cm.因为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所以AC=2CM=8cm,BC=2CN=4cm,所以AB=AC+BC=8+4=12(cm).22.解:(1)相等,因为AD=7cm,CB=7cm.所以AD=CB,因为AC=AD﹣CD,BD=CB﹣CD,所以AC=BD;(2)因为M是CD的中点,所以CM=MD,由(1)得,AC=BD,所以AC+CM=BD+MD,所以AM=MB,因为AD=7cm,MD=2 cm,所以AM=7﹣2=5(cm),所以AB=2AM=10(cm).23.解:设EA=xcm,则AB=2xcm,BF=3xcm,EF=6xcm.∵点M,N分别是线段EA,BF的中点,∴EM=MA=xcm,BN=NF=xcm.∵AB=2xcm,∴MN=MA+AB+BN=4xcm.∵EF=24cm,∴6x=24,解得:x=4,∴MN=4x=16cm.24.解:(1)∵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MC=AC,CN=BC.∴MN=MC+CN=AC+BC=AB=7cm.(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下图:∵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MC=AC,CN=BC.∴MN=MC﹣NC==AC﹣BC=AB=7cm.(3)由(1)、(2)小题知,当点C在线段AB上或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MN=AB=7cm.当点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如下图: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MC=AC,CN=BC.∴MN=NC﹣MC=BC﹣AC=AB=7cm.综上:当点C在直线AB上时MN=7cm.25.解:设AB=2xcm,BC=3xcm,CD=4xcm,∵M是AB的中点,N是CD的中点,∴MB=xcm,CN=2xcm,∴MB+BC+CN=x+3x+2x=3,∴x=0.5,∴3x=1.5,即BC=1.5cm.26.解:设∠BOD=2x,∵OE平分∠BOD,∴∠DOE=∠EOB==x,∵∠BOC=∠DOE+75°=x+75°.∴x+75°+2x=180°,解得:x=35°,∴∠BOD=2×35°=70°,∴∠AOD=180°﹣∠BOD=180°﹣70°=110°,∵FO⊥CD,∴∠BOF=90°﹣∠BOD=90°﹣70°=20°,∴∠EOF=∠FOB+∠BOE=20°+35°=55°.所以∠AOD和∠EOF的度数分别为:110°、55°.27.解:∵EO⊥CD于点O,∴∠DOE=90°,∴∠AOD=∠DOE﹣∠AOE=90°﹣50°=40°,∵∠BOC和∠AOD为对顶角,∴∠BOC=∠AOD=40°,∵FO⊥AB于点O,∴∠BOF=90°,∴∠COF=∠BOF+∠BOC=90°+40°=130°.28.解:(1)∵EO⊥AB,∴∠BOE=90°,∵∠EOC=35°,∴∠BOC=∠BOE+∠EOC=125°.∴∠AOD=∠BOC=125°,答:∠AOD的度数为125°;(2)∵∠AOC+∠BOC=180°,∠BOC=2∠AOC,∴∠AOC+2∠AOC=180°∴∠AOC=60°,∴∠BOD=∠AOC=60°,∴∠EOD=∠BOE+∠BOD=90°+60°=150°,答:∠DOE的度数为1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计算题测试
班级: 姓名: 分数:
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3-8 (2)-4+7 (3)-6-9 (4)8-12 (5)-15+7 (6)0-2 (7)-5-9+3 (8)10-17+8
(9)-3-4+19-11 (10)-8+12-16-23 (11)-4.2+5.7-8.4+10 (12)6.1-3.7-4.9+1.8
(13)12-(-18)+(-7)-15 (14)-40-28-(-19)+(-24)-(-32) (15)(+12)-(-18)+(-7)-(+15)
(16)(-40)-(+28)-(-19)+(-24) (17)(+4.7)-(-8.9)-(+7.5)+(-6) (18)(—2.2)+3.8
(19))31()21(54)32(21-+-++-+ (20)⎪⎭

⎝⎛-+⎪⎭⎫ ⎝⎛-3121 (21)3173312741++⎪⎭⎫ ⎝⎛-+
(22)314+(—561) (22)(—561)+0 (23)314+(—561) (24)(+25
1
)+(—2.2)
(25)(—15
2
)+(+0.8) (26)(—6)+8+(—4)+12 (27)0.36+(—7.4)+0.3+(—0.6)+0.64
(28)9+(—7)+10+(—3)+(—9) (29)121112242123727⎛⎫⎛⎫⎛⎫-++---+ ⎪ ⎪ ⎪⎝⎭⎝⎭⎝⎭
(30)125)5.2()2.7()8(⨯
-⨯-⨯- (31)(-6)×5×7
2
)67(⨯-
(32)(-4)×7×(-1)×(-0.25) (33)1618025100⨯-⨯⨯-().()
(34)()()()-⨯-⨯⨯⨯-172340125 (35)()()-
⨯⨯-⨯5128151122
3
(36)6.190)1.8(8.7-⨯⨯-⨯- (37))25
1(4)5(25.0-
⨯⨯-⨯--
(38)34.075)13(317234.032
13⨯--⨯+⨯-⨯- (39))8
1411
21()8(+-⨯-
(40))48()6
1
43361121(-⨯-+-- (41)()79563471836-+-⨯
2.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应用题.
(1)和、差、倍、分问题
小明做了一个实验,把黄豆育成豆芽后,重量可以增加7.5倍,如果小明想要得到3400千克黄豆芽,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2)盈亏问题
用化肥若干千克给一块麦田追肥,每公顷6kg 还差17 kg ;每公顷5kg 就余下3kg .问这块麦田有多少公顷?
共有化肥多少千克?
(3)劳力调配问题
在甲处劳动的有52人,在乙处劳动的有23人,现从甲、乙两地共调12人到丙处劳动,使在甲处劳动的人
数是在乙处劳动人数的2倍,求应该从甲、乙两处各调走多少人?
(4)产品配套问题 星光服装厂接受生产一些某种型号的学生服装的订单,已知每3m 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
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750 m 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生服。

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
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
(5)比赛积分问题
在一次有12队参加的足球循环赛(每两个队之间赛且只赛一场)
,规定胜一场计3分,平一场计1分,负一场计0分,某队在这次循环赛中胜场比负场多2场,结果共积18分,问该对战平机场?
(6)容积(体积)问题
一个容器装47 L水,另一个容器装58 L水。

如果将第二个容器的水倒满第一个容器,那么第二个容器剩下的水相当于这个容器容量的一半;如果将第一个容器的水倒满第二个容器,那么第一个容器的水相当于这个容器容积的,求这两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