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摘要: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我们的教育更加有效,就必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付出多少爱就会有多少收获,对于踏入教育行业三年多的我而言,最深的感受是“要想让孩子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就先让孩子喜欢你,那你要先学会爱孩子”。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师爱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师爱尊重作用一、师爱是什么教育需要师爱,师爱有着无比宽广的内涵。
“师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师爱的表现包括: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了解学生。
其中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
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赖以为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师爱是一种最理智的爱。
二、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一)师爱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师爱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反映,教师对学生拥有诚挚的爱心,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二)以师爱为教育契机感化孩子初次认识小伟,是他四年级的时候,小伟给同学老师的印象是学习成绩差,谎言不断,从不写作业,总爱欺负同学,但当面质问他的时候,他却又是一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可怜模样,可当你一转身,他立马就像“活”了一样,真叫人拿他没办法,甚至几次小伟的妈妈到学校来也是哭着说道:“我是真拿这孩子没办法,他的小时候,我们忙着挣钱,爷爷奶奶将孩子养大,现在孩子根本不听我们的话,老师你也要帮我们想想办法呀”。
小伟因为家离的远,所以住在学校,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每天放学之后,距离吃饭还有一个小时,我便把小伟及成绩一般的小杰叫到办公室,陪着他们完成家庭作业。
在我的监督下,小伟也是很不情愿的动手写作业,但我发现他其实很聪明,稍微提示一下,他就能把题做出来,而且能做到举一反三。
慢慢的他也很乐意和我分享遇到的有趣的事。
浅谈师爱对教育效果的促进作用

浅谈师爱对教育效果的促进作用师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呵护,是一种师生之间特殊的情感互动。
师爱对教育效果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师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关注,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鼓励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融入到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和学校的各项活动,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师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的爱可以成为学生心灵的动力源泉,让他们在学习中充满信心和勇气。
当学生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教师的爱可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同时,教师的爱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对学习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好的规划,提升自身的学习动力。
此外,师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爱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并给予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
当学生面临选择困难时,教师的爱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
同时,教师的爱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素质,通过关心和关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和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
然而,师爱的促进作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的爱要坚持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导向,不能过分依赖于个人喜好和情感倾向。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客观公正地给予关爱和支持,注重平衡个体差异,避免偏袒和偏见。
其次,师爱的表达方式应该多样化,适应学生的需求和个性特点。
不同的学生对于师爱的接受方式也有所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寻找有效的表达方式,确保师爱的效果最大化。
总之,师爱对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关心和关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和把握师爱的含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关于师爱的智慧研修日志 (2)

关于师爱的智慧研修日志师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情感体验,是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
在教育实践中,师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升师爱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我参加了一次关于师爱的智慧研修,下面是我的研修日志。
一、师爱的重要性1.1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爱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和尊重。
只有教师真心关爱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师爱是教育的动力师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的爱心和关怀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1.3 师爱是教育的基石师爱是构建师生关系的基础,是营造和谐教育环境的重要条件。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提升师爱水平的方法2.1 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
2.2 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师爱的实践策略3.1 坚持以人为本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爱每一个学生,实现个性化教育。
3.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3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师爱的评估与反思4.1 定期进行师生关系评估教师要定期对师生关系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和期望,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4.2 反思自身的师爱水平教师要反思自己在师爱方面的不足和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身的师爱水平,提升教育质量。
4.3 借鉴他人的师爱经验教师要向他人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的师爱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五、结语通过这次关于师爱的智慧研修,我深刻认识到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提升师爱水平的方法和实践策略。
论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 吉林教 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论 师爱 在教 畜教 中钓 碑 用
吉林 师 范大学
摘
王
佳
妻: 是指对人或事物有深厚 真挚的感情。 《 雅 》 爱, 尔 有云 :惠, 。 《 苑・ 丛》 也记载 :爱施者, “ 爱也 ” 说 说 中 “ 仁之端也。 可 ”
见施 与他人爱的重要性 。 马卡连柯说过 :爱是教育的基础 , “ 没有 爱就没有教育 。 对于教 师来说 , 当用师爱来搭建沟通 学生心 ” 应 灵 的桥 梁 , 师 爱 来充 当开启 学 生心 智 的钥 匙 , 师爱 成 为教 育教 学 的根 本 和 核 心 。 用 使
思 考 能 力 , 为 一 名 教 师 , 要 给 学 生 充 足 的独 立 空 间 , 他 们 作 需 让 有 自由 的空 间 去 做 自己想 做 的事 情 , 就 使 得 学 生 感 受 到 了教 这
级成为一个 充满爱的大家庭 , 使学生在一个轻 松 、 愉悦 、 温暖 、 和谐的环境 中学习 、 成长。由于班主任长期与学生接触 , 所以更
其 次 , 真 诚 的对 待 学 生 。学 生 最讨 厌 表 里 不 一 的教 师 , 要 他
扬他们, 要正确的教导, 让他们知道“ 人无完人”没有谁 可以在人 , 生的道路上前进而一路畅通无 阻的, 每个人都会遇到艰难困苦, 都会 经历挫折失败,但是要 正确地去 面对失败 , 从而提高承受
教 育 要从 爱 出发
流, 沁入 学 生 的 心 。
二 、师 爱 ” “ 与班 主任 工 作
一
、
( ) 师 心 中 先有 爱 。罗 曼 罗 兰 曾说 过 :要 教 师 阳光 到 别 一 教 “
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北滕村小学 程孝水有人说: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
有了爱,师生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师爱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已被无数实践所证实,其中著名的皮格马利翁现象,就是对师爱教育作用的极好验证。
因此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灵魂。
一、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许多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都把热爱学生这一品德放在首要地位。
因为它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更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的弟子之所以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孔子对弟子十分热爱,感情极为深厚。
一直以来我国历次评选的优秀教师的共同的高尚道德情操之一,就是热爱学生。
二、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有人向一位特级教师请教成功的法宝,她的回答是:“没有什么法宝,只是像许多教师那样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正因为这样,我的精神生活始终是充实的,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这充分说明了师爱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
1、热爱学生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力量,只有热爱自己职业的人,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更要热爱自己的劳动对象—学生,只有这样,才会激励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越深,责任心就越强,投入就越多,贡献也就越大。
同时,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爱具有双向性,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还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仰慕和爱戴,教师又从学生对自己的爱戴中,得到无上的自尊和信心,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每次上课,我都营造一种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洽的气氛,用平易近人的姿态、慈祥的微笑,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教育中的“师爱”

教育中的“师爱”师爱即老师对学生的爱,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成分,而是在教育实践中,由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
1.师爱应具有职业性、原则性、广博性师爱是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
教师的爱不仅有关怀体贴、同情和爱护,而且必须要有严格的要求,这就是师爱的原则性、师爱不仅是对成绩好、聪明的学生的爱,更是对那些落后,有困难的学生的真诚的爱,尽管他们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都有闪光点,都有美好的未来,正是这些不停地激发每一个教师的爱之情,师爱是广博的,而不是偏爱。
2.师爱的激励、感化、调节、引动作用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尊重、信任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
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就是得到赞许、表扬和奖励,在心里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愿意改正身上的缺点,积极上进。
感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师爱对学生的感染、感动和转化作用,这种动之以情,对人格的感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着的教育。
师生关系应是心灵与心灵接触的微妙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爱的流动是双向的。
师爱必然要激起学生的爱的反馈,形成一种尊师的爱的回流,使师生的心紧贴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倾吐心里话。
引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模仿。
由于师爱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的崇高,于是也愿意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愿意关心同学、爱护同学等等。
3.师爱是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任、同情和理解关怀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师的心坎上,这是一个教师的教育修养和责任的具体表现。
关怀仅限于物质生活条件和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未来。
爱护就是爱护和发展学生身上一切积极因素,克服和削除消极因素。
尊重有两层含意,其一是指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绝不能伤害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
其二是指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
信任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是老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
浅谈师爱对教育效果的促进作用

浅谈师爱对教育效果的促进作用
一、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于学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需要提供给学
生足够的学习动力和情感支持,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师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和理解的,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积极性
和学习热情。
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师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教师通过关心、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反馈,有
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人。
师爱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
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和行为,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
支持,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同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
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全面发展。
四、增加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师爱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和互动,让教育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教师通过开
展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教学的乐趣和意义,提高学生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增
强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师爱是促进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该具备师爱的素养,用心、用情、用力去关心、支持和帮助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实现健康、快乐、
全面的成长。
关于师爱的智慧研修日志

关于师爱的智慧研修日志引言概述:师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关心,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师爱的智慧研修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教师的师爱水平和智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本文将从师爱的重要性、培养师爱的方法、师爱的表现形式、师爱的影响以及师爱的评估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师爱的重要性:1.1 学生的成长:师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发展。
1.2 学生的学习动力:师爱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1.3 学生的心理健康:师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培养师爱的方法:2.1 学习先进经验: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师爱水平。
2.2 持续专业发展:教师应该参加各种培训和研修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3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三、师爱的表现形式:3.1 个性化关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关怀和帮助。
3.2 激发潜能: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能,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3.3 知识与情感的结合: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情感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四、师爱的影响:4.1 学生的学习成绩:师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4.2 学生的人格发展:师爱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
4.3 学生的未来发展:师爱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师爱的评估:5.1 学生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自己的师爱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
5.2 同行评议:教师可以向同事请教和交流,接受同行的评议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师爱水平。
5.3 教育机构评估:教育机构可以通过评估教师的师爱水平,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化州市平定镇东岸小学洪小平xx年12月5日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任何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师爱,以提高教育效果。
一师爱是教育中的爱,是教师对学生在教育和教学中产生的一种积极情感。
它是一种自觉的、纯真的、持久的爱,表现在教师把学生看作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心。
它给学生以温暖和力量。
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
”人类社会有了教育,就有了师爱,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的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师爱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师爱的力量是伟大而神奇的,没有师爱也就没有教育。
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除了教师和医生的职业之外,未必有其他职业需要如此多的热忱。
”他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关于“教师期望效果”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就是师爱的效应。
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以“爱满天下”作为他全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核心,他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
”“惟独为全国儿童和民族前途打算的师范教育才能受我们的爱戴。
”师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
教育家陶行之倡导的“爱满天下”是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差生,甚至失足者,都要待之以爱。
那种只爱优秀生或听话的学生,不能叫“爱满天下”,不是真正的纯真的师爱。
-1尊师、亲师、信道,迁移为对党对人民的热爱。
诚然,师爱并不是在教育和教学中无原则地姑息迁就学生。
它既有慈母爱的纯真,又有同志爱的原则性。
它是态度上和霭与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热情关怀的和谐统一。
“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只教书不育人,对学习好的学生倍加宠爱、处处宽容,对学习差的学生很不耐烦、训斥挖苦。
凡此种种都不是师爱,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当彻底摒弃。
三师爱是人民教师必不可少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是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本质体现,它关系到教育和教学的成败。
为了更好地发挥师爱的教育力量,我认为教师应努力做到如下四点:1、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高尚人格的化身。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必须首先做到。
无论在困难的环境里,还是在顺利的条件下,教师在学生面前都应当是坚定的、乐观的。
当然,教师也是人,也同一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等心理情绪的变化。
但教师毕竟是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和革命思想观点的传播者。
因此,当你心理不平衡时,你必须强烈地意识到你的职务是教师,自觉克制自己的情感和言行,不能感情用事。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从而激发起进取心。
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样,不随便靠在墙上和伏在桌上,不躺在沙发上,不随地吐痰,不抛掷烟头。
可是,一些教师往往把这些事情当成“小事”的。
我们常常在学生身上看到教师的影子。
教师的一切言行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
总之,教师应当是具有慈母之心、严父之心和益友之心的“有心人”。
“三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慈母之爱要爱得得体,严父之严要严得适度,益友之知要知得确实。
这样,才能温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勇于进取。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师爱是教师心灵美的外露,以身作则、为人师第二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教育孩子是繁琐的,如果不是爱心、责任心、欣赏心作为动力,是无法坚持下去,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作为我们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
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心得。
一、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天我关心的是孩子身体是否健康,是否快乐。
早上起床让孩子给自己一个笑容,希望这一天都快乐。
孩子放学回家,我都会笑眯眯地问孩子,你今天过得快乐吗。
孩子就会告诉我,她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些事情她过得很愉快,哪些事情她不是很愉快。
能过她的描述,我知道,她很满意她目前的状态。
当她害怕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我告诉她,老师就是她的二个妈妈。
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生活,就是最理想的。
二、相互沟通、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我并没有刻意把孩子培养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关爱和教育还是要的。
首先是要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母子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他谈心。
同时,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小看他们,他们有时的想法和一些话语有时候会让我们大人都大吃一惊,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真聪明。
因此,需要我们家长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随时了解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最知心的朋友,尽力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平时,只要有时间就陪他玩和他一起做游戏,打扑克,在玩的过程当中寻找机会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经常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的交谈、倾听他的诉说,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让他做自己做喜欢的事,这些都是让孩子把你当成贴心朋友的有效做法。
另外,孩子会提出许多问题让家长解答。
凡是能解答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解答,如果让孩子失望了,他将越来越少提问。
三、善于发现孩子的不足。
我的孩子有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胆子有点小,我非常关键,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点。
人的一生中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然你就会孤立,引起性格反常。
再说一个人再有本领,如果不与人接触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领。
因此我必须设想培养和锻炼他。
我经常鼓励他和不同的小朋友玩,鼓励他在人前大胆说话,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一步步地诱导他,我总是去发现他表现好的方面从这些方面着手,给他自信和勇气,所有能锻炼他的大小场合,我都尽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让他去经受锻炼。
让孩子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虽然不能与其他胆大的孩子比,但比起来去来大有进步。
我的孩子在万壬孩子中,他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在我眼里,他就是最棒的。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肯定自己的孩子,那孩子怎么可能自信呢。
四、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
主动向班主任及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
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介绍: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注。
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
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虽然老师是关键,家长是否能与老师沟通也很重要。
我相信我的孩子在优秀老师的培养下,一定能成为大方、聪明、优秀的好孩子。
在学习中,我是怎样陪同我的孩子一起走过的呢。
我总结成了以下几个方面:帮孩子端正态度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她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努力提高孩子兴趣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于是他们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
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想办法改变孩子对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状态,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注意劳逸结合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
一般来说,小学生连续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1小时。
先复习后作业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作业自然就做不好,因此为了顺利地完成作业,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业前先看书和参考资料,复习完了之后再动笔写作业,而不要图省事,回到家抓起笔就写。
适当帮助孩子作业有的孩子学习上的欠账太多,很多作业根本就不会做,做作业时会有大大小小的“拦路虎”挡在前面,他们对写作业的畏难情绪十分严重,很害怕写作业,作业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产生烦躁感。
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应当耐心的帮助和辅导他们的家庭作业,孩子在课堂上没有搞懂的东西,只好由家长在家里给及时补上,争取不要让孩子的学习再出现新的欠账,另外还要注意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家长自己本身没有这么多时间或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就应当适当请一些家教,将孩子在知识上的漏洞都补上。
要从精神上多给孩子们一些激励,在孩子人生道路上不停的为她加油,成长的道路很漫长而且很不平坦,家长应该给孩于们加倍的温暖和关爱,才能使他们有战胜失败的信心。
以上是我本人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当然这一点是不全面的,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还要多想办法和多总结,争取做得更好更全面。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黄田训舒城县舒茶镇舒茶中心学校xx年六月第三篇: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中的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育,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增强国民的现代素养,为未来和谐而文明的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美术教育有其应有的、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
从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美术教育在漫长人生当中所负载的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个性发展与创造品质的激发与养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实然联系。
作为文化课之外的艺术课程,其技巧性、操作性与审美性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多样情趣,而且让学生在疲惫的文化课间隙有了一个另类学习的放松精神的空间,并在这个相对欢愉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门技巧,并陶冶了情操。
这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和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小学美术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它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产生对它物观察的独特视角。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来说,还有生成其自我张力,锻炼其独立建构能力,独立观察力和想象力的作用。
可以说他不但有利于儿童健康个性的发展,而且在锻炼孩子生存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教育还有激发孩子创造性,促进儿童创造精神发展的作用。
我们必须确信创造性是可以培养的,而我们未来要获得创造性的人才,必须从小通过一些措施来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针对本年段儿童的小学美术教育,由于有着独特的发挥空间,积极地思考意向,视觉、触觉的协调配合,手脑并用的合作创作,色彩斑斓的美学冲击,一片空白中构建蓝图的合理布局与积极的创作欲望,因而其明显的具有培养儿童创造性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