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数学专项解析:频数与频率
初三中考数学专项练习 频数与频率

频数与频率一、选择题1. (•海南,第12题3分)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3个分别标有3,1,﹣2的球,这些球除了所标的数字不同外其他都相同,若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两个球,则这两个球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为负数的概率是()A.B.C.D.w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这两个球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为负数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列表得:3 1 ﹣23 ﹣﹣﹣(1,3)(﹣2,3)1 (3,1)﹣﹣﹣(﹣2,1)﹣2 (3,﹣2)(1,﹣2)﹣﹣﹣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6种,其中两个数字之和为负数的情况有2种,则P==.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二、填空题1. (•黑龙江龙东,第4题3分)三张扑克牌中只有一张黑桃,三位同学依次抽取,第一位同学抽到黑桃的概率为.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由三张扑克牌中只有一张黑桃,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三张扑克牌中只有一张黑桃,∴第一位同学抽到黑桃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 (•黔南州,第14题5分)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都匀市有40名同学进入复赛,把他们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一第四组的人数分别为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率是0.1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先用数据总数乘第五组的频率得出第五组的频数,再求出第六组的频数,然后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即可求解.解答:解:∵都匀市有40名同学进入复赛,把他们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一第四组的人数分别为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2,∴第五组的频数为40×0.2=8,第六组的频数为40﹣(10+5+7+6+8)=4,∴第六组的频率是4÷40=0.1.故答案为0.1.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用到的知识点:频数=数据总数×频率,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三、解答题1. (•广西来宾,第20题8分)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大课间活动的跳绳情况,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每分钟跳绳的次数进行统计,把统计结果绘制成如表和直方图.次数70<x<90 90<x<110 110≤x<130 130≤x<150 150≤x<170人数823 16 2 1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2)本次调查中每分钟跳绳次数达到110次以上(含110次)的共有的共有19人;(3)根据上表的数据补全直方图;(4)如果跳绳次数达到130次以上的3人中有2名女生和一名男生,学校从这3人中抽取2名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求恰好抽中一男一女的概率(要求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写出分析过程).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频数(率)分布表;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根据图表给出的数据可直接得出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2)把调查中每分钟跳绳次数达到110次以上(含110次)的人数加起来即可;(3)根据图表给出的数据可直接补全直方图;(4)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抽中一男一女的情况,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8+23+16+2+1=50;故答案为:50;(2)本次调查中每分钟跳绳次数达到110次以上(含110次)的共有的共有人数是:16+2+1=19(人);故答案为:19;(3)根据图表所给出的数据补图如下:(4)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共有6种情况,恰好抽中一男一女的有4种情况,则恰好抽中一男一女的概率是=.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到的知识点是样本容量、概率公式,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2.(年贵州安顺,第24题12分)学校举办一项小制作评比活动.作品上交时限为3月1日至30日,组委会把同学们交来的作品按时间顺序每5天组成一组,对每一组的作品件数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度比为2:3:4:6:4:1.第三组的件数是12.请你回答:(1)本次活动共有60件作品参赛;各组作品件数的众数是12件;(2)经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10件和2件作品获奖,那么你认为这两组中哪个组获奖率较高?为什么?(3)小制作评比结束后,组委会决定从4件最优秀的作品A、B、C、D中选出两件进行全校展示,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刚好展示作品B、D的概率.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众数;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直接利用频数除以频率=总数进而得出答案,再利用众的定义求出即可;(2)利用总数乘以频率=频数,进而分别求出获奖概率得出答案;(3)利用树状图列举出所有可能,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出,本次活动参赛共有:12÷=12÷=60(件),各组作品件数的众数是12;故答案为:60,12;(2)∵第四组有作品:60×=18(件),第六组有作品:60×=3(件),∴第四组的获奖率为:=,第四组的获奖率为:;∵<,∴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3)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知,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为12种,其中刚好是(B,D)的有2种,所以刚好展示作品B、D的概率为:P==.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应用以及众的定义以及树状图法求概率等知识,正确画出树状图是解题关键.3.(•湖北黄石,第21题8分)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某校举行了以“爱我黄石”为主题的图片制作比赛,评委会对200名同学的参赛作品打分发现,参赛者的成绩x均满足50≤x<100,并制作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第1题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若依据成绩,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赛同学中抽40人参加图片制作比赛总结大会,则从成绩80≤x<90的选手中应抽多少人?(3)比赛共设一、二、三等奖,若只有25%的参赛同学能拿到一等奖,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多少?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1)利用总人数200减去其它各组的人数即可求得第二组的人数,从而作出直方图;(2)设抽了x人,根据各层抽取的人数的比例相等,即可列方程求解;(3)利用总人数乘以一等奖的人数,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1)200﹣(35+40+70+10)=45,如下图:(2)设抽了x人,则,解得x=8;(3)依题意知获一等奖的人数为200×25%=50.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80分.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4.(•浙江绍兴,第19题8分)为了解某校七,八年级学生的睡眠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七,八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已知抽取七年级与八年级的学生人数相同,利用抽样所得的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组别睡眠时间xA x≤7.5B7.5≤x≤8.5C8.5≤x≤9.5D9.5≤x≤10.5E x≥10.5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统计图中的a;(2)抽取的样本中,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C组的有多少人?(3)已知该校七年级学生有755人,八年级学生有785人,如果睡眠时间x(时)满足:7.5≤x≤9.5,称睡眠时间合格,试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合格的共有多少人?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扇形统计图.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确定出a的值即可;(2)根据图1求出抽取的人数,乘以C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结果;(3)分别找出七八年级睡眠合格的人数,求出之和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a=1﹣(35%+25%+25%+10%)=5%;(2)根据题意得:(6+19+17+10+8)×35%=21(人),则抽取的样本中,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C组的有21人;(3)根据题意得:755×+785×(25%+35%)=453+471=924(人),则该校七、八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合格的共有924人.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以及扇形统计图,弄清题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5.(•江西,第20题8分)某教研机构为了解在校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现状,随机抽取某部分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中考数学 考前小题狂做 专题15 频数与频率(含解析)

频数与频率1. 如图是九(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由图可知,人数最多的一组是()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2.某射击队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名选手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然后从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环)及方差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甲、乙、丙的成绩分析如表所示,丁的成绩如图所示.甲乙丙平均数7.97.98.0方差 3.290.49 1.8根据以上图表信息,参赛选手应选()A.甲B.乙C.丙D.丁3.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13141516年龄:(岁)人数1542关于这12名队员的年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众数是14 B.极差是3 C.中位数是14.5 D.平均数是14.84.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A.0.1 B.0.2 C.0.3 D.0.45.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年龄/岁13141516频数515x10﹣x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中位数B.众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 D.中位数、方差6.下表是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年龄/岁13141516频数1173则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岁.7.某种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发芽试验的结果如表:每批粒数n 100 300 400 600 1000 2000 3000发芽的频数m 96 284 380 571 948 1902 2848发芽的频率0.960 0.947 0.950 0.952 0.948 0.9510.949那么这种油菜籽发芽的概率是(结果精确到0.01).参考答案1.【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哪一组的人数最多,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条形统计图可得,人数最多的一组是4~6小时,频数为22,故选B.2.【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丁的成绩的方差,根据方差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丁射击10次的成绩为:8、8、9、7、8、8、9、7、8、8,则丁的成绩的平均数为:×(8+8+9+7+8+8+9+7+8+8)=8,丁的成绩的方差为:×[(8﹣8)2+(8﹣8)2+(8﹣9)2+(8﹣7)2+(8﹣8)2+(8﹣8)2+(8﹣9)2+(8﹣7)2+(8﹣8)2+(8﹣8)2]=0.4,∵丁的成绩的方差最小,∴丁的成绩最稳定,∴参赛选手应选丁,故选:D.3.【答案】D.考点:众数;中位数;极差;平均数.4.【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第1~4组的频数,求出第5组的频数,即可确定出其频率.【解答】解:根据题意得:40﹣(12+10+6+8)=40﹣36=4,则第5组的频率为4÷40=0.1,故选A.5.【考点】统计量的选择;频数(率)分布表.【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14岁,即对于不同的x,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考点】加权平均数;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3×1+14×1+15×7+16×3)÷12=15(岁),即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为15岁.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7.【分析】观察表格得到这种油菜籽发芽的频率稳定在0.95附近,即可估计出这种油菜发芽的概率.【解答】解:观察表格得到这种油菜籽发芽的频率稳定在0.95附近,则这种油菜籽发芽的概率是0.95,故答案为:0.95.【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表格中的数据确定出这种油菜籽发芽的频率是解本题的关键.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频数与频率典型题解析

频数与频率典型题解析频数、频率是初中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区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实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相对数据,所有频率之和是1.1.有关频数与频率概念的辨析题.例 1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小明和小芳分别在各自班级里竞选班长.小明得了25票,小芳得了23票.可以断言,小明在班内受欢迎的程度比小芳高.解不正确.虽然小明比小芳的得票多,但受欢迎程度不依赖于得票出现的频数,而是依赖于得票出现的频率,由于各班总人数没有给出,因此,无法计算出频率.说明频数表示的是某一对象出现的次数,而频率则是某一对象的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从本例可知,频率能更好地反映出某一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2.有关频数与频率的简单计算题.例2在英语单词frequency(频数)和英语词组relative frequency(频率)中,频数最大的各是哪个字母?它们的频数和频率各是多少?解析数出各字母在单词或词组中出现的次数即为频数,而字母出现的频率字母出现的频数.在单词frequency和词组relative frequency中,频数最大的字母都=所有字母的总个数2.在词组relative frequency中,e的频数是e.在单词frequency中,e的频数是2,频率是94.是4,频率是17说明(1)频率是个比值,它可以用小数、百分数、真分数来表示,但当结果不能除尽时,只能选择用真分数来表示.(2)在两组数据中,某两个对象的频数相等,但频率不一定相等,频数大,不一定频率大.在同一组数据中,某两个对象的频数相等,频率也相等;频数大,频率也大.你能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吗?3.频数与频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3学期结束前,班主任想知道同学们对班长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表现的满意程度,特向全班40名学生(除班长外)作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1)请计算每一种反馈意见的频率;(2)你认为本次调查对班长下学期的连任有影响吗?为什么?解析(1)非常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频率分别为0.075,0.5,0.3,0.1,0.025; (2)本次调查对班长下学期的连任没有影响.因为对班长一个学期以来工作表现满意的同学占绝大多数,频率是0.85.说明在下结论时,要根据调查的数据来说话,不能抛弃数据,只顾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只能以偏盖全,最终达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本题的解答让我们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到频数与频率在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中的重要性,让我们体会到“数据也能说话”:班长的工作是负责的,他可以连任.。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什么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什么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频率=频数/样本数,频数是在统计学中,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频数,频率是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个组的频率,频率=频数÷样本容量。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
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频率=频数/样本数,频数是在统计学中,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频数,频率是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个组的频率,频率=频数÷样本容量。
频数是某个事件出现的次数:例如,在20个球里任意选出10个,出现了6次黄球,6就是黄球的频版数。
6/20就是黄球的频率,也就是用频数/总体。
频数(Frequency),又称“次数”。
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按分组依次排列的频数构成频数数列,用来说明各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值所起作用的强度。
各组频数的总权和等于总体的全部单位数。
频数的表示方法,既可以用表的形式,也可以用图形的形式。
频数是什么
1、频数(Frequency),又称“次数”。
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2、按分组依次排列的频数构成频数数列,用来说明各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值所起作用的强度。
3、各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总体的全部单位数。
频数的表示方法,既可以用表的形式,也可以用图形的形式。
1初中数学“频数与频率”知识点全解析

高中数学“频数与频率”知识点全解析一、引言频数与频率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频数与频率”相关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二、频数与频率的定义1.频数:频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某个特定数值或特定范围内数值出现的次数。
频数通常用符号f表示。
2.频率:频率是指某个特定数值或特定范围内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频率反映了该数值或数值范围在数据集中的相对重要性。
频率通常用符号F表示,计算公式为F = f / N,其中N为总次数。
三、频数与频率的性质1.非负性:频数和频率都是非负数,因为它们表示的是出现的次数或比例。
2.归一性:对于一组数据,所有不同数值的频率之和等于1,即∑F = 1。
这是因为频率是相对于总数的比例,所以所有频率的和应该等于整体。
3.相对性:频数是绝对的,而频率是相对的。
频数表示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而频率表示该数值出现的频率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四、频数与频率在统计中的应用1.数据分布描述:通过计算各个数值或数值范围的频数和频率,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例如,可以绘制频数分布表或频率分布表,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概率计算:在概率论中,频率常被用来近似概率。
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会趋近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因此,在实际问题中,可以通过计算频率来估计概率。
3.决策分析:在决策分析中,频数和频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选项的相对重要性。
例如,在投票中,可以计算每个选项的频数和频率,以了解选民的意见分布。
五、应用举例1.抛硬币试验:假设我们进行多次抛硬币试验,并记录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
通过计算正面和反面的频数和频率,我们可以近似得到硬币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
2.考试成绩分析:在考试成绩分析中,可以计算各个分数段的频数和频率,以了解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
这对于评估教学效果和制定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3.市场调查:在市场调查中,可以通过计算不同选项的频数和频率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
中考数学必备知识点统计中的频数与频率

中考数学必备知识点统计中的频数与频率中考数学必备知识点-统计中的频数与频率统计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规律和特征。
在统计中,频数和频率是两个基本概念,是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描述的重要工具。
一、频数频数(Frequency)指某个数值在给定数据集中出现的次数。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用频数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数据的集中程度和分散程度。
例如,下面是某班级30位学生的身高数据(单位:厘米):160, 150, 155, 165, 168, 170, 160, 160, 165, 172, 156,168, 170, 172, 160, 158, 160, 170, 180, 165, 162, 155,150, 160, 165, 170, 180, 165, 158, 160我们可以对这组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列出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150出现2次155出现2次156出现1次158出现2次160出现6次162出现1次165出现5次168出现2次170出现4次172出现2次180出现2次通过统计频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数值在数据集中出现的次数,从而对数据的分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频率频率(Frequency)指某个数值在给定数据集中出现的相对次数,是频数与总数之间的比值。
频率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数据集之间进行比较,并更好地把握数据的分布特点。
频率可以用百分数或小数形式表示。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频率 = 频数 / 总数继续以上述身高数据为例,共有30个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数值的频率:150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55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56的频率为1 / 30 ≈ 0.033 ≈ 3.3%158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60的频率为 6 / 30 = 0.2 = 20%162的频率为1 / 30 ≈ 0.033 ≈ 3.3%165的频率为5 / 30 ≈ 0.167 ≈ 16.7%168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70的频率为4 / 30 ≈ 0.133 ≈ 13.3%172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180的频率为2 / 30 ≈ 0.067 ≈ 6.7%通过计算频率,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比较数据集中不同数值的出现情况,了解每个数值的占比和分布情况。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全国120份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精析:频数与频率

频数与频率一、选择题1. (2020•安徽省,第5题4分)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根棉花纤维进行测量,其长度x(单位:mm)的数据分布如下表所示,则棉花纤维长度的数据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为()A.0.8 B.0.7 C.0.4 D.0.2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求得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是:2+8+6=16,则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是:=0.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用到的知识点是:频率=频数÷总数.2. (2020•山东淄博,第3题4分)如图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车速(单位:千米/时)情况.则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8,6 B.8,5 C.52,53 D. 52,52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中位数;众数.专题:计算题.分析: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速度即为众数,将车速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求出中位数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52千米/时,车速分别为50,50,51,51,51,51,51,52,52,52,52,52,52,52,52,53,53,53,53,53,53,54,54,54,54,55,55,中间的为52,即中位数为52千米/时,则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2,5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频数(率)分布直方图,中位数,以及众数,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河南新闻节目”是必然事件(B)某种彩票中奖概率为10%是指买十张一定有一张中奖(C)神州飞船发射前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抽样检查(D)了解某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答案:D解析:根据统计学知识;(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河南新闻节目”是随机事件,(A)错误。
(B)某种彩票中奖概率为10%是指买十张一定有一张中奖是随机事件,(B)错误。
频数和频率的公式

频数和频率的公式频数和频率这俩概念,在咱们的数学世界里可有着挺重要的地位。
先来说说啥是频数。
频数啊,简单说就是某个数出现的次数。
比如说,咱班里考试成绩, 80 分出现了 10 次,那 10 就是 80 分这个成绩的频数。
频率呢,就是频数除以总数。
比如说班里一共 50 个人考试, 80 分的频数是 10 ,那 80 分的频率就是 10÷50 = 0.2 。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家伙特别可爱。
当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堆数字,然后让大家来找每个数字出现的频数和频率。
其中有个数字“7 ”,出现了 8 次。
我就问大家:“那 7 的频率是多少呀?”大部分同学都很快算出是 8÷总数。
可就有那么一个小男生,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走过去一听,原来他在小声嘀咕:“这咋算呀,总数是多少来着?”我一听,乐了,就提醒他:“总数不就在前面写着呢嘛,好好看看。
”这小家伙恍然大悟,一拍脑门,赶紧算出了频率。
咱再深入讲讲这频数和频率的公式应用。
比如说做一个市场调查,统计不同品牌饮料的受欢迎程度。
咱调查了 100 个人,喜欢 A 品牌的有 30 人,那 A 品牌的频数就是 30 ,频率就是 30÷100 = 0.3 。
通过这样的计算,就能清楚知道哪个品牌更受欢迎啦。
还有啊,在统计学生们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时也用得上。
比如参加足球活动的有 25 人,总人数是 150 人,那频数是 25 ,频率就是25÷150 。
总之,频数和频率的公式就像是我们探索数据世界的小工具,能帮我们从一堆杂乱的数据里找出有用的信息。
在实际生活中,频数和频率的用处可多了去了。
就像我去菜市场买菜,想知道哪种蔬菜卖得最火,我就可以问问摊主不同蔬菜的销售频数和频率。
要是某种菜频率高,说明大家都爱买,那我也跟着多买点,准没错!回到学习上,同学们一定要把频数和频率的公式牢记在心,多做练习。
这样在遇到各种数据问题时,就能轻松应对,就像武林高手拿着宝剑,啥“敌人”都不怕!可别像刚开始我提到的那个小男生,一遇到问题就抓耳挠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库独家】
频数与频率
一、选择题
1. (•安徽省,第5题4分)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根棉花纤维进行测量,其长度x(单位:mm)的数据分布如下表所示,则棉花纤维长度的数据在8≤x <32这个范围的频率为()
A.0.8 B. 0.7 C. 0.4 D. 0.2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
分析:求得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是:2+8+6=16,
则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是:=0.8.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用到的知识点是:频率=频数÷总数.
二.填空题
1.(年四川资阳,第12题3分)某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师生的总人数为1500人,结合图中信息,可得该校教师人数为120人.
考点:扇形统计图.菁优网
分析:用学校总人数乘以教师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1500×(1﹣48%﹣44%)
=1500×8%
=120.
故答案为:12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年山东泰安,第22题4分)七(一)班同学为了解某小区家庭月均用水情况,随机调查了该小区部分家庭,并将调查数据整理如下表(部分):
若该小区有800户家庭,据此估计该小区月均用水量不超过10m3的家庭约有户.分析:根据=总数之间的关系求出5<x≤10的频数,再用整体×样本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
解:根据题意得:=100(户),15<x≤20的频数是0.07×100=7(户),
5<x≤10的频数是:100﹣12﹣20﹣7﹣3=58(户),
则该小区月均用水量不超过10m3的家庭约有×800=560(户);故答案为:560.点评: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和频数、频率、总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总数和样本估计整体让整体×样本的百分比是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毕节地区,第24题12分)我市某校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开设的体育选修课有:A:篮球,B:足球,C:排球,D:羽毛球,E:乒乓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易门,学校李老师对某班全班同学的选课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
(1)请你求出该班的总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该班班委4人中,1人选修篮球,2人选修足球,1人选修排球,李老师要从这4人中人选2人了解他们对体育选修课的看法,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选出的2人恰好1人选修篮球,1人选修足球的概率.
则概率是:=.
2.(•孝感,第21题10分)为了解中考体育科目训练情况,某县从全县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中考体育科目测试(把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级:优秀;B 级:良好;C级:及格;D级:不及格),并将测试结果绘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测试的学生人数是40;
(2)图1中∠α的度数是54°,并把图2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该县九年级有学生3500名,如果全部参加这次中考体育科目测试,请估计不及格的人数为700.
(4)测试老师想从4位同学(分别记为E、F、G、H,其中E为小明)中随机选择两位同学了解平时训练情况,请用列表或画树形图的方法求出选中小明的概率.
)本次抽样测试的学生人数是:=40×=54
×=700
==
3.(•四川自贡,第20题10分)为了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保护汉字的意识,我市举办了首届“汉字听写大赛”,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加决赛,这50名学生同时听写50个汉字,若每正确听写出一个汉字得1分,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表: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求表中a的值;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为优秀,则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
(4)第5组10名同学中,有4名男同学,现将这10名同学平均分成两组进行对抗练习,且4名男同学每组分两人,求小宇与小强两名男同学能分在同一组的概率.
)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
则小宇与小强两名男同学分在同一组的概率是
4. (•湘潭,第23题)从全校120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情况:A、上网时间≤1小时;B、1小时<上网时间≤4小时;C、4小时<上网时间≤7小时;D、上网时间>7小时.统计结果制成了如图统计图:
(第1题图)
(1)参加调查的学生有200人;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全;
(3)请估计全校上网不超过7小时的学生人数.
÷=200
×=960
5. (•益阳,第17题,8分)某校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活动.“放飞梦想”读书小组协助老师随机抽取本校的部分学生,调查他们最喜爱的图书类别(图书分为文学类、艺体类、科普类、其他等四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被调查的学生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估计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有多少人?
(第2题图)
;
×
6. (•株洲,第19题,6分)我市通过网络投票选出了一批“最有孝心的美少年”.根据各县市区的入选结果制作出如下统计表,后来发现,统计表中前三行的所有数据都是正确的,后三行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表中a=0.1,b=6;
(2)统计表后三行中哪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该数据的正确值是多少?
(3)株洲市决定从来自炎陵县的4位“最有孝心的美少年”中,任选两位作为市级形象代言人.A、B是炎陵县“最有孝心的美少年”中的两位,问A、B同时入选的概率是多少?
=
7.(•呼和浩特,第20题9分)学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学生体育跳绳的训练情况,从初三年级各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了60秒跳绳的测试,并将这5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即60秒跳绳的个数)从低到高分成六段记为第一到六组,最后整理成下面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直方图中样本数据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一组?由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你能推断出学校初三年级学生关于60秒跳绳成绩的一个什么结论?
(2)若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各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求这50名学生的60秒跳绳的平均成绩(结果保留整数);
(3)若从成绩落在第一和第六组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用列举法求抽取的2名学生恰好在同一组的概率.
名学生恰好在同一组的概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