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合集下载

粉体真密度测定方法

粉体真密度测定方法

粉体真密度测定方法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粉体真密度的测定方法呀。

一、比重瓶法。

这比重瓶法可是个挺经典的法子呢。

先把比重瓶洗得干干净净的,就像给它洗个舒舒服服的澡一样。

然后称一下空比重瓶的重量,记好这个数值哦。

接着呢,往比重瓶里加入一些粉体,别加太多,适量就好,再称一下这个时候的重量。

之后呢,往比重瓶里加入液体,把粉体之间的空隙都填满。

这液体的选择也有讲究呢,要选那种不会和粉体发生反应的。

等液体加好后,再把比重瓶放到恒温的环境里,让里面的空气啥的都稳定稳定。

最后再称一下这个装满液体和粉体的比重瓶的重量。

通过这一系列的重量数值,就能算出粉体的真密度啦,是不是还挺有趣的呢?二、气体置换法。

这个气体置换法也很有意思哦。

它是利用气体来测量的。

有专门的仪器来做这个事儿呢。

把粉体放到仪器里,然后往里面充入气体,这个气体就会跑到粉体的空隙里面去。

仪器会测量出气体的体积变化。

通过一些巧妙的计算,就可以得到粉体的真密度啦。

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可以测量一些比较难用液体测量的粉体,比如说那些会和液体发生反应的粉体,用这个气体置换法就很合适啦。

三、浮力法。

浮力法也能用来测粉体真密度呢。

把粉体做成一个小的块状或者粒状的东西,然后把它挂在天平下面。

先在空气中称一下它的重量,然后把它放到一种液体里,这液体的密度是已知的哦。

这时候它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天平上显示的重量就会变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在空气和液体中的重量差值,还有液体的密度,就能算出这个粉体做成的小物体的体积,再结合它在空气中的重量,就可以算出粉体的真密度啦。

材料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材料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一:粉体真密度的测定实验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薄膜材料实验一 粉体真密度的测定一、实验原理粉体真密度是粉体重量与真体积之比,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间。

所以,测定粉体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测定方法也不同。

一般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A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样品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样品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样品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B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 测定样品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者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 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

比重瓶测试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得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 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样品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除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公式:式中:M ——粉尘尘样的质量,g ;W ——比重瓶加液体的总质量,g ;R ——比重瓶加剩余液体加粉尘的总质量,g ;G ——排出液体的质量,g ;V ——粉尘的真体积,cm3;ρL ——液体的密度,g/cm3;ρp ——粉尘的真密度,g/cm3。

二、实验器材 R -W M M R -W M M G M V M L L L P +=+===ρρρρ1、真空装置。

由比重瓶、真空干燥器、真空汞、真空压力表、三通阀组成。

2、温度计。

0~100 ℃,精度0.1 ℃3、分析天平。

感量0.001 g4、烧杯。

300 ml5、烘箱、干燥器。

三、实验步骤1、将比重瓶洗净(一般需要5个)、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然后用夹子小心地将比重瓶夹住,快速地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各个比重瓶的。

粉尘真密度的测定方法(精)

粉尘真密度的测定方法(精)

实验七粉尘真密度的测定方法尘粒真密度是指不包括尘粒之间的间隙及尘粒本身的微孔所占有的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尘粒质量。

1.1. 1 装置为了测定尘粒真密度,须应用附图1所示的抽真空装置。

它是由比重瓶、浸液瓶、水气分离瓶、三通阀、真空表、真空泵等组成。

1.1. 2 步骤(1)取一经干燥的比重瓶,加人重力沉降法中所用的液体介质。

盖好比重瓶塞,放在恒温水槽内,只露出一端在水面上,持续约30min,使比重瓶内外的温度一致,并调整液体介质至其定量容积。

然后取出比重瓶,擦干,立即称取(瓶+液)之质量(W)。

(2)取一经干燥的比重瓶,最好是步骤(1)中所用的同一瓶,称其质量,然后加人干燥的尘粒,约为比重瓶容量的1/3,再称其质量。

前后质量差就是尘粒的质量(M)。

(3)把装有尘粒的比重瓶与整个装置相连接,在浸液瓶内倒人一半液体介质,关闭上部与大气相连的阀门。

(4)开动真空泵,液体内的溶解空气和比重瓶内尘粒中的空气同时被抽出。

一般要求抽到n+mmHg的绝对压力。

此时应注意,不能抽得过度,以免尘粒从比重瓶内飞出。

(5)真空泵抽到n十mmHg的绝对压力后,立即把三通阀转换一个位置,不再抽浸液瓶内空气,而继续对比重瓶抽气,直到负压降到2mmHg绝对压力以下。

(6)将三通阀转换到另一个位置,并稍打开浸液瓶上的阀门,使液体慢慢地流人比重瓶内,此时注意将球形瓶内附着的尘粒冲洗到比重瓶中。

当液体快灌满比重瓶时立即把三通阀关闭停止放液。

(7)打开左边的放气阀,取下比重瓶,轻微振动后加满液体,然后盖上比重瓶塞。

把比重瓶放人恒温水槽内,约半小时使瓶内外温度一致,然后取出擦干,并调整液体至定量刻度线,称(瓶十尘十液)之质量(R)。

(8)根据下列公式算出尘粒真密度ρp (参看附图2)。

粉体密度测量的方法

粉体密度测量的方法

粉体密度测量的方法1. 简介粉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粉体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物性参数。

粉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粉体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粉体密度测量方法,并对其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2. 测量方法2.1 气体比重法气体比重法是一种常用的粉体密度测量方法,它基于粉体在气体中的浮力原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密封的容器,容器中装有已知质量的粉体样品。

2.将容器放入一个装有气体的浸没槽中,确保容器完全浸没在气体中。

3.测量粉体样品在气体中的浮力,可以通过测量容器的重量来得到。

4.根据浮力和粉体样品的质量,计算出粉体的密度。

2.2 液体置换法液体置换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粉体密度测量方法,它基于粉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原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密封的容器,容器中装有已知质量的粉体样品。

2.将容器放入一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确保容器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3.记录液体的初始体积。

4.将粉体样品放入液体中,记录液体的最终体积。

5.根据液体的初始体积、最终体积和粉体样品的质量,计算出粉体的密度。

2.3 振实密度法振实密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粉体密度测量方法,它基于粉体在振动过程中的堆积原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振动装置,装置上有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

2.将粉体样品倒入容器中,并将容器放入振动装置中。

3.开始振动装置,使粉体样品在容器中堆积。

4.振动一定时间后停止,记录容器中粉体样品的质量和体积。

5.根据粉体样品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粉体的密度。

3. 注意事项在进行粉体密度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粉体样品应该是均匀的,避免存在颗粒聚集或分层现象。

2.测量粉体密度时要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在使用液体置换法测量粉体密度时,要选择与粉体相容的液体,并确保液体不会与粉体发生化学反应。

4.在使用振实密度法测量粉体密度时,要注意振动装置的参数设置,以保证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对结果的影响最小化。

粉尘真密度的测定

粉尘真密度的测定

实验1 粉尘真密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粉尘的真密度是指将粉尘颗粒表面及其内部的空气排出后测得的粉尘自身的密度。

真密度是粉尘的一个基本物理性质,在除尘系统的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

真密度对于以重力沉降、惯性沉降和离心沉降为主要除尘机制的除尘装置的除尘性能影响很大,是进行除尘理论计算和除尘器选型的重要参数。

测定粉尘真密度,可为除尘器的选择和除尘系统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测定粉尘真密度的原理及掌握真主法测定粉尘真密度的方法。

2.了解引起真密度测量误差的因素及消除方法,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粉尘的真密度是指粉尘的质量与其真体积(总体积与其中空隙所占体积之差)的比值,单位为g /cm 3。

在自然状态下,粉尘颗粒之间存在着空隙,有些种类粉尘的尘粒具有微孔,另外由于吸附作用,使得尘粒表面为一层空气所包围。

在此状态厂测出的粉尘体积,空气体积占了相当的比例、因而并不是粉尘本身的真实体积,根据这个体积数值计算出来的密度也不是粉尘的真密度,而是堆积密度。

用真空法测定粉尘的真密度,是使装有一定量粉尘的比重瓶内造成一定的真空度,从而除去粒子间及粒子本体吸附的空气,用一种已知真密度的液体充填粒子问的空隙,通过称量,计算出真密度的方法。

称量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粉尘真密度测定中数量关系实验用粉尘真密度计算公式为L p L LM M M M G M W R V M W Rρρρρ====+-+- (2-1) 式中 M 一—粉尘尘样的质量,g ;W ——比重瓶加液体的总质量,g ;R —一比重瓶加剩余液体加粉尘的总质量,g ;G ——排出液体的质量,g ;V ——粉尘的真体积.cm 3;——液体的密度,g/cm3;Lρp——粉尘的真密度,g/cm3。

三、仪器设备和试剂1.仪器设备(1)带有磨口毛纫管塞的比重瓶3—4个,(2)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01g) 1台;(3)电烘箱1台;(4)干燥器1个;(5) 烧杯1个;(6) 抽真空装置1套2.试剂滑石粉,蒸馏水和滤纸等。

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指导老师:余阳小组成员:孙扬雨、王健、王玉佳、马莉、王玥丽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是浸液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

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R -W M M R -W M M G M V M L P +=+===ρρ• 式中: M ——粉尘尘样的质量,g ;• W ——比重瓶加液体的总质量,g ;• R ——比重瓶加剩余液体加粉尘的总质量,g ; • G ——排出液体的质量,g ;• V ——粉尘的真体积,cm 3;•ρL ——液体的密度,g/cm 3;ρp ——粉尘的真密度,g/cm 3三、试剂与仪器1. 真空装置:由比重瓶、真空干燥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三通阀、缓冲瓶组成;2. 温度计:0~60℃,精度0.1℃;3. 电子天平:感量0.001克;4. 烧杯:1000 ml ;5. 烘箱、干燥器。

6. 滑石粉实验装置实物图:四、实验步骤1、称量事先洗净、烘干的比重瓶的重量M1。

2、 在比重瓶内,装入一定量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总质量重 量M2,粉尘总质量M=M2-M1。

3、 将蒸馏水注入装有试样的比重瓶内,至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

实验三 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实验三 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实验三粉体真密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练运用浸液-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的真密度。

2、掌握浸液-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的真密度的原理及影响测定真密度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称为真密度,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真密度是粉体的基本物性之一,真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浸液法和气体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出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有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

浸液法测定粉末颗粒密度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影响、还存在漏气等问题。

气体容积法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实验原理是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和真空脱气结合。

三、测试操作程序1、测试装置与仪器设备自制干燥器、循环水式真空泵、轻质碳酸钙粉、容量瓶、蒸馏水、电子天平2、实验过程浸液选取原则:① 粉体不溶解于浸液;② 粉体不和浸液反应;③ 粉体的直径一般大于5μm(避免超细粉体强烈地吸附气体)。

粉末混合后四分法分粉。

操作步骤:加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再加入浸液至比重瓶容量的2/3处。

置于干燥器中,0.1MPa抽10min。

注意观察气泡。

结束后,取出比重瓶,加满浸液,称其质量M sl :瓶+粉+液。

将比重瓶洗干净后,再加满浸液,称其质量M l :瓶+液。

3、数据记录瓶 号 瓶重 m 0 / g (瓶+粉)重 m s / g (瓶+粉+液)重 m sl / g (瓶+液)重 m l / g真密度 ρ / (g ⋅cm -3)平均值 ρ / (g ⋅cm -3)4、数据处理 真密度ρ计算式:()()0s l l sl s m m m m m m ρρ−=⋅−−−ρl :测试温度下浸液密度,g / cm 3四、思考题1、开口颗粒和空心颗粒哪种可以用浸液-比重瓶法测定?2、浸液-比重瓶法测定真密度的原理是什么?3、影响测定真密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粉末密度测试仪的测试真密度原理 测试仪工作原理

粉末密度测试仪的测试真密度原理 测试仪工作原理

粉末密度测试仪的测试真密度原理测试仪工作原理粉末密度测试仪是电子固体密度计一种,原理也是电子的密度计原理;可以测试物体的真密度,测试过程简单快捷,在测试粉末行业,搭配专用比重瓶,精准读取密度值。

物体粉末一般是指物体粉末状物体,有属粉末、防火材料、陶瓷材料、炭素材料、研磨材料、水泥粉末、塑胶粉末与颗粒、橡胶粉末,有一些粉末状的物体,比如土壤,煤等。

物体真密度是什么一般来说,物体的真密度(True Density)是指材料在确定密实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即去除内部孔隙或者颗粒间的空隙后的密度。

粉末密度测试仪原理:粉末密度仪是台式电子密度计一种,基本原理是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法,测试步骤简单快捷,粉末电子密度测试仪优点:1.直读任何粉末的真密度;2.可读取液体介质的密度(由于大部份测量粉末密度时,所使用的介质并非蒸馏水);3.操作简便、快速、精准;4.可依产品特性使用不同液体介质;5.具有实际水温设定、其它液体介质密度设定功能;6.具有空气浮力补偿设定、密度上下限设定功能;7.配置专用防风防尘罩,组合便利、坚固耐用。

选择粉末密度测试仪,结合本身产品粉末特点去选购适合的密度计。

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仪的那些功能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仪接受高速微电脑检测芯片,搭配 5.7英寸大屏幕液晶显示屏,便利的大按键输入键盘,且按键功能单一,便利用户快速的把握仪器的使用方法。

大屏幕LCD测试数据接受高亮显示,看上去一目了然,人机界面友好。

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仪的技术1.能测试常开、常闭、转换型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电阻、接触电阻、吸合电压、释放电压、同步电压、吸合时间、释放时间、吸合回跳时间、释放回跳时间、同步时间、磁路闭合、超行程(跟踪)等参数;2.测试的触点组数:Z多2组转换触点;3.有快检和精测两种测试方法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仪紧要功能:1.能测试常开、常闭、转换型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电阻、接触电阻、吸合电压、释放电压、同步电压、吸合时间、释放时间、吸合回跳时间、释放回跳时间、同步时间、磁路闭合、超行程(跟踪)等参数;2.测试的触点组数:zui多2组转换触点;3.有快检和精测两种测试方法;4.人机界面友善,测试结果LED显示,不合格指示灯亮,不合格参数闪亮显示,操作简单直观;5.精准明确测量环境温度,线圈电阻的测试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6.测试速度快,精测时间仅需1.5秒/只,快检时间仅需0.9秒/只(不测磁路闭合及超行程(跟踪)的情况下);7.超行程(跟踪)测试功能,可以在继电器不开外壳的情况下用电的方法测出超行程(跟踪)的相对值,有效地检出由于点胶、烘干变形等原因导致超行程(跟踪)不良的继电器;8.带RS232通讯接口,直接将测试数据连接PC,通过PC机显示、储存、统计、打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工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实验时间:2012年3月30日下午5-8节
指导老师:余阳
小组成员:王玉佳、马莉、王健、孙扬雨、王玥丽
班级:环工0902
姓名:王健
学号:071400126
实验温度:14℃
目录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原理 (2)
三、试剂与仪器 (3)
四、实验步骤 (4)
五、计算公式 (4)
六、数据记录及结果整理 (5)
七、思考题 (6)
八、实验心得 (8)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是浸液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

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三、试剂与仪器
试剂:
1、滑石粉:英文名为PULVISTALCI,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
手摸有油腻感。

无臭,无味。

在水、稀矿酸或稀氢氧化碱溶液中均
不溶解。

其主要成分是含水的硅酸镁,分子式为Mg3[Si4O10](OH)2,
经粉碎后,用盐酸处理,水洗,干燥而成。

2、蒸馏水:
浸液选取原则:①粉体不溶解于浸液;
②粉体不和浸液反应;
③粉体的直径一般大于5μm(避免超细粉体强烈地吸附气体)。

粉末混合后四分法分粉。

仪器:
1、真空装置:由比重瓶、真空干燥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三通阀、缓冲瓶组成;
2、温度计:0~60℃,精度0.1℃;
3、电子天平:感量0.001克;
4、烧杯:1000 ml;
5、烘箱、干燥器。

四、实验步骤
1、 称量事先洗净、烘干的比重瓶的重量M 1。

2、 在比重瓶内,装入一定量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总质量重量M 2,粉尘总质量M=M 2-M 1。

3、 将蒸馏水注入装有试样的比重瓶内,至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

4、 启动真空泵,抽气15~20分钟。

5、 从真空干燥器内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蒸馏水并称其重量R 。

6、 洗净该比重瓶,然后装满浸液,称其重量W 。

五、计算公式
真密度ρ计算式为:
式中:M ——粉尘尘样的质量,g ;
W ——比重瓶加液体的总质量,g ;
R ——比重瓶加剩余液体加粉尘的总质量,g ; G ——排出液体的质量,g ; V ——粉尘的真体积,cm 3;
ρL ——液体的密度,g/cm 3;(查得14℃时,水的密度为0.999244 g/cm 3) ρp ——粉尘的真密度,g/cm 3。

R
-W M M R -W M M
G M V M L L
L P +=+===
ρρρρ
六、数据记录及结果整理
计算演示:(以编号1为例)
g
12.1414 = 34.1462 - 46.2876 =M1)-(M2=M g
19.7422 = 128.0716 - 12.1414 + 135.6724 =R -M +W =G
33
cm 76.19g/cm
0.999244g
19.7422=
V水 = V粉尘= 31粉尘kg/m 614.44 19.76
12.1414
=
故:ρ=
粉尘真密度平均值:3粉尘kg/m 631.44 3
657.47
622.42614.44=ρ=++
七、思考题
1.粉尘堆积密度和真密度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计算粉体孔隙率?
答:粉尘堆积密度是把粉尘或者粉料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

粉尘真密度(True Density )指粉尘在某一容器处于绝对密实状态下体积内的实际体积,不包括内部空隙。

孔隙率(Porosity ),是指粉尘堆积的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孔隙率包括真孔隙率,闭空隙率和先空隙率。

粉体的孔隙率是与粒子形态、表面状态、粒子大小及粒度分布等因素有关的一种综合性质,是对粉体加工性质及其制剂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参数。

散剂、颗粒剂、片剂都是由粉体加工制成,其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崩解和溶出。

一般来说,孔隙率越大,崩解、溶出较快,较易吸收,所以在科研和生产中,有时要测定孔隙率。

其可通过真密度计算求得,也常用压汞法、气体吸附法等进行测定。

常用的测定粉体孔隙率的方法是将粉体用液体或气体置换法测得的,加热或减压法脱气后,将粉体浸入液体中,测定粉体排出液体的体积,从而求得孔隙率。

在得到粉体的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粉体的质量与粉体排开水的体积之比)后,可使用下式计算孔隙率:
%100)P /P -1(孔隙率0⨯=
其中:P 0——粉体的堆积密度 g/cm 3 P ——粉体的表观密度 g/cm 3
2.你现在位于2137实验室(实验室内只有真空过滤设备)内,现在要测定滑石粉的真密度,你会如何测?请写出实验方案,并当场进行测定。

答:实验方案如下:
事先称量两瓶已烘干的250mL 容量瓶(标号1、2),记录为P1、P2,在1号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将真空过滤设备的橡皮管塞入容量瓶的瓶口内,开启过滤设备,抽气15~20分钟,过程中应不时摇晃容量瓶,加速水中的空气溢出液体。

取2号容量瓶加入部分滑石粉,称量得W ,随后将1号容量瓶中的蒸馏水倒入2号瓶中至2/3左右处,同样抽气15~20分钟。

抽气后,继续倒入1号瓶中的蒸馏水至刻度线,将留有剩余蒸馏水的1号瓶拿去称量得G 。

测得数据后可由下列公式得到粉体真密度:

12
粉ρρP G P W --=
经当场测定结果得:(水的密度为0.999244 g/cm 3)
3水
12粉kg/m 155.2438999244.07
.1022.1153
.1008.130=--=--=
ρρP G P W
3.影响测定真密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主要因素有如下:
1. 粉体是否为同一物质,是否被污染。

2.浸液选取是否合理,粉体是否会溶于浸液。

3. 真空干燥器的气密性是否良好、真空干燥器是否能有效地抽去粉体中的空气。

4. 称量是否精确。

5.人员操作的精确性。

八、实验心得
结果分析和心得:
1、浸液法中,选择不溶解试样,同时又易润湿试样颗粒表面的液体是十分重要的。

2、当粉末完全浸入液体中,必须完全排除其中的气泡,才能准确确定其所排除的体积。

3、超细粉体:比重瓶法不适应粒度小于5um 的超细粉体。

因为这类超细粉体在其表面上有更多机会强烈地吸附剂气体。

要除去吸附气体,常需要在高温真空下处理。

4、对于表面粗糙的颗粒同样有可能有空气进入表面裂缝和凹坑内不易除去。

提出用离心或比重瓶,将粉末制备成悬浮液放入比重瓶内,使悬浮液受离心作用后再按通常方法测定密度。

5、经查阅参考书目得知滑石粉的密度在2700 ~2800 kg/m3之间,反而与设计实验得到的真密度较为接近,分析其原因,结果如下:
①真空干燥器的玻璃盖破损可能导致干燥器气密性差,致使粉体中的气体并没有被抽出。

②抽气时间过短,导致粉体中的空气没有去除干净。

③干燥器储水槽上的橡皮塞没有塞紧,致使蒸馏水中的空气没有去除干净。

④人员操作可能有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