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计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计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计

某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计

某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计

摘要应收账款在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些正面的积极意义,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如果中小企业不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则会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过多等问题。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使应收账款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并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且控制赊销额度,完善对销售人员的奖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催收制度,谨慎选择结算方式,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才能降低企业的风险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增加企业收益。

本文以某企业为例,分析该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点,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和控制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坏账

目录

引言 (5)

(一)某企业会计组织及人员配备不健全 (3)

1.出纳、会计等财务人员设置不合理 (3)

2.未有专人保管应收账款凭证,没有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 (3)

(二)某企业缺乏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4)

1.未调查客户资信度 (4)

2.催收制度不健全 (4)

(三)某企业奖惩机制设计不合理 (4)

(四)某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欠缺 (4)

(一)某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外因分析 (5)

(二)某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内因分析 (6)

(一)设置会计组织和配备会计人员 (6)

1.设置出纳、会计等财务人员 (6)

2.设置专人保管应收账款凭证,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 (6)

(二)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7)

1.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加强客户资信状况的调查力度 (7)

2.建立完善的催收制度 (7)

(三)设计合理的奖惩机制 (7)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方法 (7)

某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计

引言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赊销产品、材料、劳务等项目而形成的应向对方收取相应款项的一种外置资产。该资产被对方经营,对方可以任意调度使用,本企业却无法控制,形成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虚拟资产”,只有变现为现金流入企业后,才能参与到本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

本文从某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入手,针对某企业存在的应收账款内控方面的问题,找出影响某企业应收账款内控的因素,并进行整理,结合理论所学和相关文献的理论支撑,提出某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企业简介

某成立于1998年12月18日,是百思买旗下全资子企业。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组建的大型家电流通企业,2001年,正式开始从事家电产品的零售、连锁和品牌代理经营业务,是中国专业从事家用电器经营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南京;2011年营业额达到13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南、四川、云南七个省份拥有专业化连锁卖场219家,23000多名在册员工遍布中国。

二、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

某企业与其他销售类企业一样,其应收账款具有等价性、回收性、风险性、期限性和国际性的特点。但是某企业的应收账款主要以零散的客户人群为主,以发票为主要手段,金额相对较小,结算方式多样,但客户变化大。而电器销售的灵活性,加大了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管理难度,同时也就加大了其管理的风险性。目前,电器行业日趋壮大,使得应收账款内部管理的问题更加明晰化。

三、企业应收账款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某企业会计组织及人员配备不健全

1.出纳、会计等财务人员设置不合理

某企业的组织机构及职能设置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对于相关的会计人员未进行明确的分工,采取了多人多岗的模式,导致有些人工作轻松,而有些人工作繁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2.未有专人保管应收账款凭证,没有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

某企业与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相关的职能部门一般有销售部、市场部、风险管理部、财务

部等,这些部门交叉管理,权限划分不清;它们各行其事,缺少协调和沟通,没有对产品销售情况、订货情况、销售获利和货款回收等情况进行有效及时的监控,也无具体的责任主体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负责。坏账发生时,各部门相互推卸,缺乏责任感,导致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未做到不相容职位相互分离。

(二)某企业缺乏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1.未调查客户资信度

销售过程中调查客户的资信度和对应收账款回收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某企业在电器销售过程中,事先没有对客户资信度作深入调查、未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之下,就与客户签订一定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他们,来扩大市场份额,这样就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以及忽视了大量资金被客户拖欠的情况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

2.催收制度不健全

某企业的坏账产生后,对坏账的催收工作没有采取详细的措施方案。在安排人员上,有时是财务人员,有时是销售人员,甚至有时是行政办公室人员,人员比较分散,导致头绪过多,影响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通常是换了一个人,就要找一遍资料,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催收工作中忽视运用各种技巧与方法,对有可能无法回收的账款没有应对的方法。

(三)某企业奖惩机制设计不合理

企业中,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通常只将工资薪酬与销售任务相匹配,而忽略了可能产生的坏账,同时也未将应收账款回收纳入考核体系中。所以销售人员为了超额完成销售指标的规定,通常忽视了客户的信用等级,而没有进行坏账分析,就盲目的采取赊销策略,造成了账面上存在高额利润,实际上被客户拖欠的大量流动资金难以收回,给企业带来虚盈实亏。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某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致使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四)某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欠缺

1.没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未建立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

某企业没有建立详细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指导,在控制管理应收账款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业务部门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使得企业遭到巨大的应收账款风险损失。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重视成本、价格,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某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扩销,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盲目的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而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应收账款风险。

2.未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

截止2012年6月30日,该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62,996.42 元,其2012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9.6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7.5天,其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企业3个月内产生的应收账款点总额的96.6%,而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3%,该部份货款基本已经可以确认为坏账,其收回的可能性很小。某企业对于账龄分析方面没有加以重视,导致将近4千元的货款无法及时的收回。

3.未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坏账的产生通常是由于企业内部对客户的信息调查不实或者未经调查就进行的赊销交易造成的。某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探讨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企业由于未确定统一的坏账核算方法,一般根据会计人员的喜好和习惯来确定核算方法,企业因未确定统一的核算方法,从而导致核算不统一,从而导致计提的坏账准备不确切。

4.法律意识淡薄

企业面对大量的应收账款,不懂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存在风险的账款,不能及时诉诸法律。该企业在发现客户信用状况出现问题后,担心失去后续业务而不愿催收欠款;在出现坏账时,该企业不愿意尽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丧失了最佳的诉讼时机。多数情况下,虽然企业胜诉,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但款项还是很难收回,通常回收的只是一小部分金额。此外,企业在制定销售合同时,不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由于合同内容缺乏规范,付款结算条款不明确等,容易引起日后经济纠纷,导致货款不能全额收回,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四、企业应收账款内控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某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外因分析

1.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的初级阶段,经济法律建设还相对落后,欠债不还的现象较为普遍,采取法律手段即使胜诉也无法收回款项的现象时有发生。某企业也存在该类现象。2.信用制度不健全

由于某企业的信用制度还不完善,其信用等级尚未建立,而法制建设又相对落后,导致企业“要帐难”。

3.行业竞争激烈

电器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后,市场进一步扩大。

(二)某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内因分析

1.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某企业的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都清楚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由于应收帐款收账管理的约束机制不完善,管理的职责划分并不明确,没有实行谁赊销,谁负责,谁收账,责权明确的管理机制。

2.财务部门监督乏力

某企业是否采用赊销方式销售货物,提供何种信用保障,通常是由销售部门决定的,而财务部门不对赊销货物的企业进行事先信用评估,使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从而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长期居高不下。

3.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

某企业的销售人员在销售货物前没有准确对客户资信程度做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对应收账款管理缺乏重视,仅仅凭经验或推理采用赊销货物策略,而销售人员只要完成下达的销售任务就行。

五、某企业应收账款内控中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设置会计组织和配备会计人员

1.设置出纳、会计等财务人员

根据某企业具体的规模,设置相应的出纳、会计人员、会计师等,把握每天的账款收入、支出,做到日清月结,使财务工作得到相应落实,使工作规范化。配备出纳人员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本企业内部出纳业务量的大小和繁简程度,要以业务需要为前提,既要满足出纳工作量的需要,又要避免徒具形式、人浮于事的现象。一般可采用—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等几种形式,但该企业规模不大,出纳工作量较小,可设专职出纳员一名,会计一名。

2.设置专人保管应收账款凭证,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

(1)职责分工方面:销货职能与赊销批准应分离,发货、开票、收款、记账职责相分

离。

(2)授权审批方面:包含赊销、发出货物、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坏账等等必须经有关人员审批。

财务部经理 财务主管 审计主管 会计 出纳 审计员

(3)凭证和记录方面:包含建立各种凭证、账簿制度和及时记账、登账。

(4)检查方面:定期核对应收账款的总账和明细账,并完善内部核查制度,对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设置、制度执行以及销售、收款的管理情况等都需要进行检查核实。

(二)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1.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加强客户资信状况的调查力度

进行商品销售前,某企业的销售部门一定要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进行调查评估,制定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和信用标准,用来评价客户信用等级,从而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及信用额度的大小,这样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对新客户进行调查,对老客户的信用评估也应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于不符合企业相关制度规定的,应减少或取消其信用额度。客户的信用评定得分直接与客户所享受的折扣大小挂钩,信用评定得分较高时,所享受的折扣可以相对地增加,信用评定降级时,将相应减少对该用户的折扣,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客户对其信用评定不重视的现象。由于销售人员对客户的折扣非常的敏感,这样就鼓励客户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信用评定工作。

2.建立完善的催收制度

企业应重视应收账款的清账工作,主要以业务部门和营销部门为责任中心,建立专门的清账队伍,将清收的坏账纳入这两个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奖惩。在坏账产生后,企业应在区分不同责任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坏账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性质的客户,分别采取不同的清账方法。对有偿付能力而故意拖欠的客户,采取上门追讨等方式,必要时可以诉诸于法律,通过法律手段清收;对确实无力支付的客户,可以通过双方协商,以物抵债、债权减让等方式清收,以保证资金的及时回收。

(三)设计合理的奖惩机制

某企业应制定严格的逾期账款催收制度和奖惩办法,为防止销售人员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明晰销售人员追讨应收账款的责任。同时,在对业务人员分解销售指标,也应核定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收考核制度,将其作为考核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业绩的一项主要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坚持“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的原则,作到人员、岗位、责任三落实。

为了提高收款绩效,对收款快、比率高、甚至没有发生坏账业务的人员给予奖励如每人奖励现金100元或小家电一件,完不成任务就扣发奖金或工资,用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四)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方法

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

某企业将现金流量指标融入业绩考核指标中,关注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对于销售人员,应当为自己销出商品导致的应收账款负责任,将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纳入其考核指标。

2.认真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

一般而言,客户欠账款的时间越长,账款收回的难度就越大,成为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高。通过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掌握以下信息:有多少客户在正常账期内

付款;有多少客户超期付款;有多少客户久欠货款,可能无法收回,成为坏账。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超期付款客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并结合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调查,调整企业的信用政策,及时收回应收账款。

对于账龄时间长或者特殊情况造成的应收账款,财务人员应将详细情况提交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处理,建议安排或组织专人负责账款的回收,对于拒不付款的客户将采取法律程序进和追讨,并且尽量避免再次与其发生业务往来;对购货方违约形成的长期未决款项,财务人员应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请企业管理层采用法律手段解决;对于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应放松监督,防止发生新的欠款。

3.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某企业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且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这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至关重要。

(1)每月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无论是现销还是赊销,都先记入应收账款账户,以便于统一管理和方便工作。

(2)财务部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对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同时对未超过账龄的也不放松,防患于未然。每月月末,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计提应收账款坏帐准备,不同的账龄按不同的比例计提。如后来因债务人破产、解散等原因确认无法收回货款的,应及时转销。同时每半年需对应收账款数额较大的客户进行一次对账。

(3)对于以赊销方式形成的销售收入,一旦客户由于种种原因要求退货时,企业通常以红冲轧底的方式进行,这样做节约了时间,也方便了日常工作。

4.加强法律意识

管理层要依法治企,在企业利益受到恶意损坏时,应以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利益。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最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不断更新强化企业法律知识;只有不断更新法律知识,了解并掌握市场的经济法律知识,才能适应现代企业法律制度;只有适应了现代企业法律制度,并建立与现代法律制度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