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重排反应0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机理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是指原子、原团或官能团的重排或重新排列,从而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环境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重排反应的机理,并以几个典型的例子进行详细讨论。

一、质子迁移(质子转移)重排反应质子迁移是重排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涉及质子的转移或移动,通过这种转移形成新的化学键。

质子的迁移可通过电子不足的反应物中的酸性氢原子作为质子的来源来实现。

质子的接受者可以是同一个分子中的其他原子或官能团,也可以是另一个分子。

例如,异戊烷的重排反应可以发生质子迁移,生成戊烯和正丁烷。

反应机理如下:[图示异戊烷重排反应机理]在该反应中,质子从二级碳原子转移到邻近的三级碳原子上,形成新的C-C键。

这种质子迁移反应被称为阻碍式重排反应,因为需要在中间生成一个碳阳离子。

二、脱水重排反应脱水重排反应是指通过脱水作用和质子转移来进行的重排反应。

在脱水重排反应中,水分子从反应物中脱离,同时质子转移发生,从而形成双键或环状化合物。

举例来说,醇的脱水重排反应可以生成烯烃。

在环境条件下,乙醇可以发生脱水重排反应,生成乙烯:[图示乙醇脱水重排反应机理]在此反应中,乙醇中的羟基(OH)与酸处理后的质子结合,形成良好的离去基。

接下来,质子从邻近的碳原子上转移,生成烯烃乙烯。

这种类型的重排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学和有机合成中。

三、骨架重排反应骨架重排反应是指分子内骨架的重排或重新排列。

它可以导致分子碳骨架的移位或重组,生成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

骨架重排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药物合成和环境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丙二酸的骨架重排反应。

丙二酸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图示丙二酸骨架重排反应机理]在该反应中,丙二酸中的羧基(COOH)首先发生脱水反应,生成酸中间体。

然后,质子转移导致骨架重排,生成丙烯酸。

总结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机理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质子迁移、脱水重排和骨架重排等不同类型的变化。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分子结构、性质及其反应的学科。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本质,提高有机化学反应的效率,并为有机分子合成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将就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有机化学反应通常是原子间电子则发生作用,引起键的断裂或形成新键。

因此,要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就必须了解反应中电子对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包括了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更广义地说,还包括了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反应速率决定反应可逆性和反应时间,通常采用观测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浓度变化的方法来研究反应速率。

热力学用于描述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反应热、内能、熵等。

而动力学则关注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溶剂和气压等。

二、常见有机化学反应机理1.加成反应机理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反应之一,其机理也比较简单。

加成反应通常是由于双键或三键的反应引发的,当反应物中的一个原子攻击另一个反应物的双键或三键时,生成产物。

典型举例如下:2.消除反应机理消除反应是指分子失去一份或多份分子部分的化学反应,形成新产物。

消除反应的机制是通过分子中断键机制来实现的。

一个普通的消除反应机理可以用下图描述:3.重排反应机理重排反应是一种分子内转换反应,其反应较为复杂。

重排反应机理是指有机分子非标准键的断裂和重组,以形成新的分子。

典型的举例有马尔久尼科夫重排反应。

三、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方法1、光谱学光谱学是研究分子构造方面的一种分析方法。

该技术不仅可以解析分子内部结构和电子结构,而且可以探测化学键的存在和变化。

典型的光谱学技术包括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

2、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热分析技术,即测量反应时,热量的变化关系。

其它的动力学研究工具还包括原子力显微镜和电子顺磁共振等。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与异构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与异构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与异构反应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的学科。

在有机化学的研究中,重排反应和异构反应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分别介绍重排反应和异构反应的定义、机理以及实际应用。

一、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原子或基团的重新排列而形成新的有机分子的过程。

重排反应可以分为结构重排和环境重排两种类型。

1. 结构重排结构重排是指有机分子内部原子或基团的重新排列,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分子。

其中一个重要的结构重排反应是醇的酸催化重排反应。

以2-丁醇为例,经过酸催化,2-丁醇可以发生重排反应,生成2-异丁烯。

该重排反应的机理是先酸催化醇分子发生质子化,形成质子化的醇中间体,然后质子迁移发生,生成碳正离子,最后通过负离子并发反应形成新的碳-碳键。

这种重排反应可以用来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分子。

2. 环境重排环境重排是指由于溶剂、温度、氧化剂等外部条件的改变,有机分子分子内部存在的共轭体系或振动能量的变化导致碳骨架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有机分子。

一个典型的环境重排反应是尼古丁酸苄酯的加热重排反应。

尼古丁酸苄酯经过加热重排反应后,产生尼古丁酸脱羧反应,生成尼古丁酰亚胺。

这种环境重排反应也可以用来制备尼古丁酸脱羧类的药物。

二、异构反应异构反应是指有机分子由于某种外部条件的改变(如温度、光照、酸催化等)导致它们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结构相同但立体构型不同的同分异构体。

异构反应可以分为构象异构和组构异构两种类型。

1. 构象异构构象异构是指有机分子分子内原子或基团的空间排列方式改变,而结构上保持不变的异构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构象异构可以通过旋转键角或轴向取代的旋转来实现。

以立体异构体D-葡萄糖和L-葡萄糖为例,它们的构象异构是由于羟基基团的空间取向不同,导致它们的立体构型不同。

构象异构广泛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对于研究有机化学的立体化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组构异构组构异构是指有机分子分子内原子或基团之间的连接方式改变,而结构上保持不变的异构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重排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重排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重排反应的类型与机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结构、性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有机化学中,反应类型与反应机理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进行整理,并探讨其反应机理。

一、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的共轭体系通过共轭结构进行共用电子,产生新的共轭体系。

加成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 烯烃的加成反应烯烃是指含有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烯烃的加成反应常见的有烯烃的氢化、卤素的加成以及羰基化合物的加成等。

1.2 炔烃的加成反应炔烃是指含有三键的有机化合物。

炔烃的加成反应常见的有炔烃的氢化、卤素的加成以及羰基化合物的加成等。

1.3 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亲核试剂指具有亲核性质的化合物,可以攻击带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反应物。

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常见的有醇的取代反应、酰胺的加成等。

二、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消除反应是指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双键或三键的过程。

消除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β-消除反应β-消除反应是指醇、酮、羧酸等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官能团从β位上脱离,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常见的β-消除反应有脱水反应、脱卤反应等。

2.2 α-消除反应α-消除反应是指醇、胺等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官能团从α位上脱离,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常见的α-消除反应有氧化脱氢反应等。

三、置换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置换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取代的反应。

置换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某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有烷烃的卤代反应、酰胺的酰基置换等。

3.2 消除-加成置换反应消除-加成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官能团通过消除和加成反应来被替代的反应。

常见的消除-加成置换反应有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等。

四、重排反应(Rearrangement Reaction)重排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内部原子或官能团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连接方式或排列顺序的反应。

山东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要反应机理梳理

山东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要反应机理梳理

山东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重要反应机理梳理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考研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涉及到大量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

为了帮助考生在有机化学的复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要的反应机理,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机理进行梳理,供考生参考。

一、取代反应机理1.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基础的反应之一。

常见的取代反应有亲核取代和电子亲卤原子的取代。

亲核取代的机理可以分为两步:亲核试剂攻击孤对电子形成中间体,然后经历消除反应形成取代产物。

典型的亲核取代反应有醇的亲核取代、胺的亲核取代和酯的亲核取代。

电子亲卤原子的取代反应是指取代试剂首先攻击活泼卤素,生成活泼正离子中间体,然后经历消除反应生成取代产物。

典型的电子亲卤原子的取代反应有卤代烷的还原和氧化、酮的亲核取代和烯烃的加成反应。

2.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指亲电试剂与底物发生反应生成亲电正离子中间体,然后由亲核试剂攻击亲电中间体形成取代产物。

亲电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烃的亲电取代、醇的亲电取代、酮的亲电取代和醛的亲电取代。

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两个官能团在反应中失去原子或官能团而形成双键。

消除反应可以分为氢氧化反应、酯的酸碱消除反应和醇的脱水反应等。

消除反应的机理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β-消除和氢化消除。

二、加成反应机理加成反应是指两个官能团在反应中结合成为一个官能团。

加成反应涉及到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分为醇的酸碱加成、烯烃的加成和醛酮的加成等。

醇的酸碱加成是指醇与酸或碱反应生成醚或酯。

烯烃的加成是指烯烃与亲核试剂加成生成醇或其他官能团。

醛酮的加成是指醛或酮与亲核试剂加成生成醇或其他官能团。

三、氧化还原反应机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反应之一,涉及到的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和还原。

常见的氧化反应有醇的氧化、醛的氧化和酮的氧化等。

还原反应主要包括酮的还原、醛的还原和卤代烃的还原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见的氧化剂有过氧化亚硝酸钠、高碘酸钠和高锰酸钾等;还原剂有金属锂、金属铝和亚硫酸氢钠等。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它指的是在分子内,原子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的同分异构体或结构异构体的化学反应。

重排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学重排反应及其机理和应用。

一、Wagner-Meerwein重排反应Wagner-Meerwein重排反应是一类重要的碳正离子重排反应,它指的是烷基或芳基正离子的骨架发生重新排列的反应。

该反应的机理是通过重排步骤使得碳正离子的位置发生变化。

例如,烷基正离子在重排反应中可以通过氢的迁移、碳骨架的迁移或者亲电自由基的捕获等方式形成不同位置的同分异构体。

Wagner-Meerwein重排反应在合成有机化合物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构建碳骨架、生成复杂的天然产物分子以及合成药物等领域。

二、Claisen重排反应Claisen重排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氧化重排反应,它经常用于合成酮或醛类化合物。

该反应是通过氧的迁移和碳骨架的重排来转化一个氧杂环底物或氧杂环中间体到另一个化合物。

Claisen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底物和条件,可以有效地实现各种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

三、Hofmann重排反应Hofmann重排反应是一种氮杂杂环化合物的重排反应,它可以将一些含有氮杂杂环的底物转化为相应的醇、酮或醛化合物。

该反应的机理是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来完成的。

Hofmann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氮杂杂环底物的立体和功能改变。

同时,该反应也是许多天然产物的合成关键步骤之一。

四、Beckmann重排反应Beckmann重排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重排反应,它将氮杂杂环化合物转化为酸中的相应醛或酮类化合物。

该反应的机理是通过氮杂杂环中氧原子的迁移和化学键的重组来实现的。

Beckmann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合成酮和醛类化合物,为药物和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梳理

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梳理

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梳理在化学领域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等内容。

作为考研化学的重要部分,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掌握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针对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

一、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概述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描述了反应中的分子变化过程和反应机制。

它是在分子层面上揭示反应发生的途径和机制,对于理解有机化学的本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可以分为两类:极性反应和非极性反应。

1. 极性反应极性反应是指反应物中存在不同电性的原子或基团之间发生的反应。

常见的极性反应有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等。

这些反应通过电子云的重排和重新组合来实现。

2. 非极性反应非极性反应是指反应物中没有明显电性差异的原子或基团之间发生的反应。

典型的非极性反应有光合反应、解离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等。

这些反应通常通过自由基的生成和消失来进行。

二、常见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在上海市考研化学复习资料中,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指亲电试剂通过亲电攻击进攻开链烯烃或芳香烃上的亲核中心,从而引发取代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机理一般分为SN1和SN2机制,其中SN1机制是单分子亲电取代反应,SN2机制是双分子亲电取代反应。

这两种机制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同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2.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指亲核试剂通过亲核攻击进攻开链烯烃或芳香烃上的亲电中心,引发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也可以分为SN1和SN2机制,与亲电取代反应不同的是,亲核取代反应中亲核试剂起到攻击的作用。

3.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共享原子或原子对,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亚胺加成反应、醇加成反应和醛酮加成反应等。

加成反应机理主要是通过亲电或亲核试剂进攻不饱和键形成新键。

考研,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重排反应0.

考研,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重排反应0.

-R´´COO- , -H+
O R-C-OR'
R3C- > R2CH- ,
>
CH2 >
>RCH2- > CH3-
(6) 霍夫曼重排
酰胺与次卤酸盐的碱溶液(或卤素的氢氧化钠溶液) 作用时,放出二氧化碳,生成比酰胺少一个碳原子的一 级胺的反应。
O
H2O
RCNH2 + Br2 + NaOH
RNH2 + CO2 + 2NaBr
反应机理2异丙苯氧化重排该法以丙烯和苯为起始原料首先苯和丙烯在三氯化铝的作用下产生异丙苯异丙苯三级碳原子上的氢比较活泼在空气的直接作用下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在酸的作用下失去一分子水形成一个氧正离子苯环带着一对电子转移到氧上发生所谓的缺少电子的氧所引起的重排反应得到碳正离子碳正离子再和水结合去质子分解成丙酮及苯酚
R' C=N-R H2O
+
-H+
R' C=N-R O
互变异构
C
O R'-C-NHR
H
(4)法沃斯基重排
XO
R' O
R-CH-C-R'
Y - R-CH-C-Y
乙醇或乙醚
Y=OH, OR, NR2
在醇钠或氢氧化钠或氨基钠等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卤
代酮(氯代酮或溴代酮)失去卤原子,重排成具有相同碳原 子的羧酸酯、羧酸、酰胺的反应。
有机反应反应机理 重排反应
反应机理是对一个反应过程的详细描述,在表述反 应机理时,必须指出电子的流向,并规定用箭头表示一 对电子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
反应机理是根据很多实验事实总结后提出的,它有 一定的适用范围,能解释很多实验事实,并能预测反应 的发生。如果发现新的实验事实无法用原有的反应机理 来解释,就要提出新的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已成为有机 结构理论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oC
OH 14
CH2CH=CH2
200oC
OH
14
CH2CH=CH2
19

1
1O
2
2
3
3H
烯丙基苯基醚

O

H
环状过渡态
[3,3]迁移

1
1O
2
2 互变异构 3
3H
OH

邻烯丙基苯酚
O5
4 3 [3,3]迁移
2 H1
互变异构
O H

H
O CH3ONa Cl 乙醚
COOCH3 + Cl -
11
反应机理
O Br CH3ONa CH3OH
O Br
-O OCH3
COOCH3
H+
O
CH3O-
COOCH3
12
(5)拜耳-魏立格氧化重排
O RCR' + CH3COOOH
常用的过酸有:
CH3COOC2H5
40o C
O RCOR' + CH3COOH
4
(1) 频哪醇重排
(CH3)2C C(CH3)2 OH OH
频哪醇
H2SO 或4 HCl
(CH3)3C CCH3 O
频哪酮
邻二醇在酸的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酮的反应称为频哪醇重排
5
反应机理
H+
-H2O
(C6H5)2C CHC6H5
(C6H5)2C CHC6H5
OH OH
O+ H2 OH
优先生成 稳定的C+
R-C-R'
R-C-R'
R
O
R' C
O O
H
O
C R"
OH
R-C-R'
+
-H+ O R"COO-H
OH R-C-R'
O-OCR" O
R´重排
O-O键断裂
-R´´COO- , -H+
O R-C-OR'
R3C- > R2CH- ,
>
CH2 >
>RCH2- > CH3-
14
(6) 霍夫曼重排
酰胺与次卤酸盐的碱溶液(或卤素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放出二氧 化碳,生成比酰胺少一个碳原子的一级胺的反应。
CC6H5 140 oC
O OC6H5C C C6H5
OH
H5C6 O- O C C OH
H5C6
OH O (C6H5)2C C O- H+
OH O (C6H5)2C C OH
18
(8)克莱森重排
烯丙基芳基醚在高温下可以重排为邻烯丙基酚或 对烯丙基酚,这 称为克莱森重排。
14
OCH2CH=CH2
异氰酸酯
O R-NH-C-OH
胺基甲酸
O
+
R-NH-C
-O-
H
RNH2 + CO2
16
(7) 二苯乙醇酸重排
OO C6H5C CC6H5
HO140oC
OH H+
(C6H5)2CCOOH
α-二酮在浓碱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二苯乙醇酸的重排反应称为二苯 乙醇酸重排。
17
反应机理
O C6H5C
O OH-
环状过渡态
OH
O
H
1
2
1
3
2
H 3



20
对烯丙基苯酚
O
H2O
RCNH2 + Br2 + NaOH
RNH2 + CO2 + 2NaBr
O
ROH H2O
RCNH2 + Br2 + NaOR
RNH2 + CO2 + 2NaBr
15
反应机理
O RC NH
H
O
X
NaO-X+ RC N
H
NaOH
O
X
RC N -
O
重排
RC N
酰基氮宾
OH R-N=C=O H2O R-N=C-OH
_
+
O+
(CH3)2C=OH
质子转移
OH + (CH3)2C=O
8
(3) 贝克曼重排
R' C=N OH H+
O R´-C-NHR
R
酮肟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重排成酰胺的反应称为贝克 曼重排。
9
反应机理
+
OH R' C=N R
H+
R' C=N OH2 重排
R
-H2O
R' C=N-R +
+
R'-C N-R
2
重排反应
(1) 频哪醇重排 (2) 异丙苯氧化重排 (3) 贝克曼重排 (4) 法沃斯基重排 (5) 拜耳-魏立格氧化重排 (6) 霍夫曼重排 (7)二苯乙醇酸重排 (8) 克莱森重排
3
分子重排反应 分子重排反应就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发生在同一分子中,引起组成分子
的原子的配置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新分子的反应。 重排反应中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方式有异裂、均裂和环状过渡态三种。
7
工业制法和反应机理
+ CH3CH=CH2
C(CH3)2
H+
O OH
AlCl3
CH(CH3)2
O2
自动氧化
C(CH3)2 -H2O O OH2
+
C(CH3)2 O+
重排
+ O C(CH3)2
+ O
C(CH3)2 H2O
亲核加成
+OH2 -H+
O C(CH3)2
OH C-O键断裂
O CH(CH3)2
(1)一般过酸 + 无机强酸(H2SO4) (2)强酸的过酸 :CF3COOOH (3)一般酸 + 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产生的过酸立即反应)
酮类化合物被过酸氧化,与羰基直接相连的碳链断裂,插入一个 氧形成酯的反应称为拜耳-魏立格(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
13
反应机理
O
H+ +OH
有机反应反应机理 重排反应
1
反应机理是对一个反应过程的详细描述,在表述反应机理时,必须指 出电子的流向,并规定用箭头表示一对电子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 子的转移。
反应机理是根据很多实验事实总结后提出的,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能解释很多实验事实,并能预测反应的发生。如果发现新的实验事实无法 用原有的反应机理来解释,就要提出新的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已成为有机 结构理论的一部分。
H2O
R' C=N-R H2O
+
-H+
R' C=N-R
互变异构
C
O
O R'-C-NHR
H
10
(4)法沃斯基重排Fra bibliotekXOR' O
R-CH-C-R'
Y-
乙醇或乙醚
R-CH-C-Y
Y=OH, OR, NR2
在醇钠或氢氧化钠或氨基钠等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卤
代酮(氯代酮或溴代酮)失去卤原子,重排成具有相同碳原 子的羧酸酯、羧酸、酰胺的反应。
(C6H5)2C
+
C6H5 CH OH
重排
(C6H5)2C
+ -H+ CH=OH
(C6H5)3CCHO
C6H5
重排的推动力是由一个较稳定的满足八隅体结构的氧正离子代 替碳正离子。能提供电子的基团优先迁移。
6
(2)异丙苯氧化重排
该法以丙烯和苯为起始原料,首先苯和丙烯在三氯化铝的作用下, 产生异丙苯,异丙苯三级碳原子上的氢比较活泼,在空气的直接作用下, 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在酸的作用下,失去一分子水,形成一个 氧正离子,苯环带着一对电子转移到氧上,发生所谓的缺少电子的氧所 引起的重排反应,得到“碳正”离子,“碳正”离子再和水结合,去质 子分解成丙酮及苯酚。由异丙苯经氧化、重排直至生成丙酮及苯酚的过 程称为异丙苯的氧化重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