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思考题集(有答案)
部编语文三年级测试卷上册【含答案】

部编语文三年级测试卷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明B. 窗C. 湖D. 悟2.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比喻()A. 被小事物所迷惑B. 眼光短浅C. 自私D. 无知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小鸟在树上唱歌。
B. 雪花像棉花一样飘落。
C. 太阳从东方升起。
D. 月亮绕着地球转。
4.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A. 安徒生B. 格林兄弟C. 王尔德D. 巴尔扎克5. 下列词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是()A. 大海B. 苍蝇C. 红旗D. 高山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的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4. 成语“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5.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关于天气的谚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2. “_________________,非一日之寒”是关于积累的谚语。
3. 《_________________》是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
4. “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
5. “_________________,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关于规划的谚语。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含义。
3. 请列举三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5. 请解释成语“滴水穿石”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就……”造句。
2.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3. 请用“如果……就……”造句。
4. 请用“不仅……而且……”造句。
5. 请用“因为……所以……”造句。
【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模拟考卷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奇数?A. 2B. 3C. 4D. 5答案:B2.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1B. 3C. 4D. 5答案:C3. 下列哪个数字是质数?A. 4B. 6C. 7D. 8答案:C4. 下列哪个数字是合数?A. 2B. 3C. 5D. 6答案:D5. 下列哪个数字是既是偶数又是合数?A. 2B. 3C. 4D. 5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8+5=13()答案:正确2. 73=4()答案:正确3. 9×2=18()答案:正确4. 12÷3=4()答案:正确5. 102=8()答案:错误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8+6=()答案:142. 94=()答案:53. 7×3=()答案:214. 12÷2=()答案:65. 117=()答案:4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加法的定义。
答案:加法是一种运算,它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 请简述减法的定义。
答案:减法是一种运算,它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
3. 请简述乘法的定义。
答案:乘法是一种运算,它将一个数重复相加多次,得到一个积。
4. 请简述除法的定义。
答案:除法是一种运算,它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得到一个商。
5. 请简述分数的定义。
答案:分数是一种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数学表达式,通常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8个2. 小华有10个糖果,他吃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答案:7个3. 小明和小红一起买了12个铅笔,他们平均每人买了多少个?答案:6个4. 小红有8个橘子,她分给了小华4个,小华现在有多少个橘子?答案:4个5. 小明和小红一共有15个玩具,小明有7个,小红有多少个?答案:8个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三年级数学上册集合含答案及解析

1、小雨一家去采摘。
爷爷、爸爸、外公、姨妈、小雨、叔叔6人采摘了圣女果,奶奶、妈妈、爷爷、小雨4人采摘了草莓,姑姑、舅舅、外婆3人采摘了小黄瓜。
(1)采摘圣女果和小黄瓜的共有多少人?
6+3=9(人) 答:采摘圣女果和小黄瓜的共有9人。
(2)采摘圣女果和草莓的共有多少人?
6+4-2=8(人)答:采摘圣女果和草莓的共有8人。
思考题:
1.仔细观察认真填。
如果 200克,那么 =( 600 )克
先看第一幅图,看出两个苹果和一个梨一样
重,那么两个苹果就是200克,再
第二幅图,一个菠萝和6个苹果一
样重,就是3个200克,也就是600
克。
当然也可以先求出一个苹果
100克,那么6个苹果就是600克。
2.一个学生在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8看成3,结果得出的商是24,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倒推法;先求被除数:24×3=72
再求正确的商:72÷8=9
先想清楚几个
苹果和一个梨
一样重吧!
这题在考你
的逆向思维
哦!
1。
三年级数学上册50题思考题(含答案)教程文件

三年级数学上册50题思考题(含答案)三年级数学上册50题思考题(含答案)1、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小红从第一棵跑到第16棵树,共跑了150米,小华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小华共跑了多少米。
2、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3、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4、在一辆载重2000千克的货车上装10台600克的机器超载了吗?5、有5台机器分别重600千克、4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用两辆载重2000千克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6、王大妈家有一块靠墙的长方形菜地长15米,宽8米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至少需要多少长的篱笆?7、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8、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9、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多少次。
10、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11、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
花圃周围共20米长。
需放多少盆菊花。
12、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
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13、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4、小明、小华捉完鱼。
小明说:“如果你把你捉的鱼给我1条,我的鱼就是你的2倍。
如果我给你1条,咱们就一样多了。
“请算出两个各捉了多少条鱼。
15、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2,6,2,12,2,(),()。
16、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2,3,4,5,8,7,(),()。
17、A、B、C、D四人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前4名。
已知D的名次不是最高,但它比B、C都高,而C的名次也不比B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 日B. 月C. 山D. 水2. 下面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大小B. 高低C. 红蓝D. 长短3.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C. 我明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D. 我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4.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A. 跑步B. 吃饭C. 学习D. 读书5. 下列哪个句子是疑问句?A. 你吃饭了吗?B. 你在做什么?C. 你叫什么名字?D. 你从哪里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人”字是一个独体字。
()3. “大小”是表示数量的词。
()4.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这句话是正确的。
()5. “跑步”是一个动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_________种。
2. “一”字的基本笔画是_________。
3. “大”字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
4. “大小”是表示_________的词。
5.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这句话中,“我”是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汉字的基本笔画。
2. 请写出“人”字的基本结构。
3. 请写出“大小”是表示什么的词。
4. 请写出“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这句话中,“我”是什么词。
5. 请写出“跑步”是一个什么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大小”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2. 请用“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这句话改写成“我明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3. 请用“跑步”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4. 请用“人”字的基本结构写一个字。
5. 请用“大小”这个词写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这句话的时态。
2. 请分析“大小”这个词的词性。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试卷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三角形B. 长方形C. 正方形D. 圆形3. 1 + 1 等于多少?A. 1B. 2C. 3D. 44. 下列哪个数字是最大的?A. 10B. 20C. 30D. 405. 下列哪个数字是最小的?A. 5B. 6C. 7D. 8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 + 2 等于 4。
()2.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3. 9 是偶数。
()4. 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5. 10 5 等于 3。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2 + 3 = ____2. 5 2 = ____3. 4 × 2 = ____4. 8 ÷ 2 = ____5. 10 + 5 = 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偶数和奇数的区别。
2. 请简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
3. 请简述三角形的特点。
4. 请简述加法和减法的区别。
5. 请简述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小红有5个糖果,她吃掉了2个糖果,请问小红还剩下多少个糖果?3. 小华买了4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元,请问小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4. 小李有10个橘子,他想平均分给5个朋友,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橘子?5. 小王有6个球,他要把这些球平均放在3个盒子里,请问每个盒子里应该放几个球?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并解答以下数学问题:一个篮子里有苹果和橘子,苹果的数量是橘子的两倍。
如果篮子里一共有18个水果,请问篮子里有多少个苹果和橘子?2. 请分析并解答以下数学问题: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
请问这个班级有多少名男生和女生?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纸和剪刀制作一个正方形。
三年级思考题

三年级思考题
以下是五道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思考题:
1.思考题一:
小明有12块巧克力,他每天吃2块。
如果他每天吃3块,他能吃多少天?
这个问题考察了学生对除法和减法的理解,他们需要理解当改变每天吃巧克力的数量时,总天数会如何变化。
2.思考题二:
一个正方形有4个边,每个边都相等。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这个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理解。
3.思考题三:
如果你有一个大的苹果和一个小的苹果,你如何公平地分给两个朋友?这个问题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公平性概念的理解。
4.思考题四:
如果你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你随机拿出一个球,拿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这个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概率的基本理解,包括如何计算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思考题五:
如果你站在一个镜子前,镜子里的你会是怎样的?是向左还是向右?这个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左右方向的理解,以及镜像反射的原理。
这些题目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
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鳄鱼D. 鸟类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A. 糖B. 盐C. 沙子D. 油4.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A. 一天B. 一周C. 一月D. 一年5. 下列哪种材料是导电的?A. 木头B. 塑料C. 金属D. 玻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在0℃时会结冰。
()2.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吸收氧气。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指动物。
()5.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3.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和昼夜更替。
4. 生态系统中,______和分解者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5. 水的沸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2.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对生物有什么意义?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现象。
4.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什么?5. 简述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一杯水的温度,初始温度为20℃,经过加热后温度上升了15℃。
请问加热后水的温度是多少℃?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3. 小华家的花园里种了5棵苹果树,每棵树结了20个苹果。
请问小华家一共收获了几个苹果?4.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请问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cm,求该三角形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为什么地球上有四季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小红从第一棵跑到第16棵树,共跑了150米,小华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小华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从第1棵跑到第16棵实际跑15个“株距”(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所以:(1)两棵树之间的距离:150÷(16-1)=10(米)(2)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10×(29-7)=220(米)答:小华共跑了220米。
(2)下面算式中的“数”、“学”、“俱”、“乐”、“部”这五个汉字各应该代表什么数字?1 数学俱乐部× 3数学俱乐部 1数=()学=()俱=()乐=()部=()答案:从个位上看,3乘一个数积出现1的只有3×7=21,所以部=7,向十位进2,十位上“乐×3+2”的结果出现7,乐=5;向百位进1,百位上“俱×3+1“的结果出现5,俱=8;向千位进2,千位上“学×3+2”结果出现8,学=2;万位上“数×3”结果是2,数=4;向十万位进1,刚好十万位上“1×3+1=4”,符合题目要求。
因此:数=(4)学=(2)俱=(8)乐=(5)部=(7)(3)小红剪一个窗花要4分钟,每剪好一个后,她会休息1分钟,她剪好10个窗花要用多长时间?精品精品答案:每剪一个窗花加休息需要(4+1)分钟,但第10个窗花剪好后结束就完成任务了,所以第10个窗花不用算休息时间,所以:方法一: 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 一共: 5×9+4=49(分钟) 方法二:剪10个窗花 4×10=40(分钟)一共(需要休息9次): 40+9=49(分钟) 方法三: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 10个窗花一共: 5×10=50(分钟) 最后一个窗花不用休息: 50-1=49(分钟)(4)四(1)班有49本书,分给三个小组,第一组比第二组多4本,第二组比第三组多6本,第三组分得( )本。
答案:从上面线段图看:第一组比第三组多了(6+4)本,这样从总数把减去“第一组比第三组多的部分”,再减去“第二组比第三组多的部分”,剩下的就相当于“三个第三组”了,这样除以3就能知道第三组有多少本。
49-(6+4)-6=33(本) 33÷3=11(本)(5)有五个人,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1 +2 +3 +4 =10(次)精品(6)王老师带了32个同学一起玩激流勇进,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答案:这道题很多人解题时忽略:王老师也玩。
所以正确的列式是 一共有多少人: 32+1=33(人)需要几条船: 33÷4=8(条)……1(人) 全部都玩: 8+1=9(条)(7)一杯牛奶,小文先喝了21杯,然后加满水,又喝了21杯,再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问小文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答案:小文始终只是加水没有加牛奶,所以小文喝了一杯牛奶,水则喝了21+21=1(杯),所以小文喝的牛奶和水一样多。
(8)小月、爸爸和妈妈去旅游,每张火车票618元,如果小月一家来回都坐火车,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答案:学生解题是忽略“来回”这一条件,“来回”表示坐了2次火车,所以:方法一:一家人坐一次火车: 3×618=1854(元) 一家人来回坐火车: 2×1854=3708(元) 方法二:这次旅游需要买几张火车票: 2×3=6(张)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6×618=3708(元)(9)下面的符号代表什么?■+■+■+■=28 ■=(7)■×★=35 ★=(5)▲×▲=49 ▲=(7)▲×●=42 ●=(6)■+■+★=61 ■=()■+■+■+■+★=93 ★=()答案:所以得出:2个■93-61=32,则■=32÷2=16把此答案代入第一条式子,16+16+★=61 ,则★=29或代入第二条式子,16+16+16+16+★=93 ,则★=29(10)A、B二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4楼时,B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16楼时,B跑到几楼?答案:A跑到4楼,实际跑了3层楼梯,而B跑到3楼,实际跑了2层楼梯。
当A跑到16楼时,实际跑了15层楼梯,是“3精品层楼梯精品”的5倍。
所以B这时跑了“5×2=10(层)楼梯”,因而B这时应该跑到10+1=11(楼),列式如下:A: 4-1=3(层)16-1=15(层)15÷3=5B:3-1=2(层)2×5=10(层)10+1=11(楼)(11)一根木料,如果截成3段要用12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13段要用多少分钟?答案:把木料截成3段实际需要锯2次,所以: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3-1=2(次)12÷2=6(分钟)锯13段实际需要锯的次数:13-1=12(次)锯13段实际需要的时间:12×6=72(分钟)(12)有28盆花,平均放在会议室前、后、左、右四周,要求四个角都要放一盆,每边放的花的盆数相同,每边各有(8)盆。
答案:如下图,先放四个角,剩下的再平均分,然后加上两角的2盆花:28-4=24(盆)24÷4=6(盆)6+2=8(盆)精品(13)□□÷6的商和余数相同,那么被除数最少是(14),最大是(35)。
答案: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5、4、3、2、1;因为商和余数相同,所以商也可能是5、4、3、2、1;因此,被除数最大是5×6+5=35;本来被除数最小是1×6+1=7,但本题的被除数是两位数,所以此题里被除数最小应是2×6+2=14。
(14)甲乙丙三堆菠萝共48个,如果从甲堆拿5个放到乙堆,又从乙堆拿8个放到丙堆,再从丙堆拿2个放到甲堆,这样每堆菠萝的个数相等。
甲堆原来有()个菠萝,乙堆原有()个菠萝,丙堆原有()个菠萝。
答案:虽然发生了两次变动,但总数没有改变,而最后“每堆菠萝的个数相等”可得出最后每堆菠萝的个数是48÷3=16(个)。
对于甲堆来说,它是先拿走5个(从甲堆拿5个放到乙堆)再入进2个(从丙堆拿2个放到甲堆)最后得到16个,所以原来就是16+5-2=19(个);同样,对于乙堆来说,它是先放进5个(从甲堆拿5个放到乙堆)再拿走8个(从乙堆拿8个放到丙堆)最后得到16个,所以16-5+8=19(个);对于丙堆来说,它是先放进8个(从乙堆拿8个放到丙堆)再拿走2个(从丙堆拿2个放到甲堆)最后得到16个,所以16-8+2=10(个)。
所以:甲堆原来有(19)个菠萝,乙堆原有(19)个菠萝,丙堆原有(10)个菠萝。
精品(15)下面符号各表示什么?△○□△=()-○△○=()2 7 6 □=()(16)有1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最多要试多少次?答案:如果很不幸运要尝试到最后一把锁才配得上自己的钥匙,因此第一条钥匙就要10把锁,就是试了10次,这时剩下9把锁和9条钥匙,如果这也很不幸运也要尝试到最后一把锁才配得上自己的钥匙,就要试9次,如此类推,就要试10+9+8+7+6+5+4+3+2+1=55(次)(17)小明做数学题,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做120道,第一天做的是第二天的答案:从线段图可以看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做了2份,这2份就是120道,所以就可以求出1份(也就是第二天)是多少?3-1=2第二天:120÷2=60(道)第一天:60×3=180(道)或60+120=180(道)精品精品(18)兄弟两人共有40套邮票,哥哥拥有的邮票的套数比弟弟的2倍还多4套,哥哥和弟弟各有多少套邮票?答案: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兄弟两人共有40套邮票”可以看作“3份+4套”。
可以先从“40-4套”就相当于3份了,这样就可以求出1份(也就是弟弟)是多少套了。
40-4=36(套) 弟弟:36÷3=12(套)哥哥要:2×12+4=28(套)或者40-12=28(套)(19)篮子里有一些苹果,9个9个数多一个,5个5个数多3个,那么篮子里至少有( )个苹果。
答案:此题用孩子现有的知识可以找出“一个数除以9后余数是1的数”有哪些?再找出“一个数除以5后余数是3的数”有哪些?符合两个条件的最小的数就是该题的答案。
我把这种方法叫穷举法。
把相应的答案写出来分析。
一个数除以9后余数是1的数:10、19、28、37…… 一个数除以5后余数是3的数:8、13、18、23、28…… “28”这个数既符合“一个数除以9后余数是1”、又符合“一个数除以5后余数是3的数”,因此篮子里至少有( 28)个苹果。
(20)用0、1、2……9这十个数字填入下面竖式中,使式子成立。
□□□+□□□□□□□解题的关键是当三位数加三位数是四位数,四位数的首位一定是“1”,其实的逐一推出来。
根据加法进位原理........最终可确定该四位数只能是1089或者1098或者1206.当四位数是1089或者1098有成立的三个数:(324,765,1089),(342,756,1098),...(346,752,1098),(364,725,1089),(72 4,365,1089),...(423,675,1098)......(其它的可类似写出:对前两个数交换个位,交换十位,交换百位)当四位数是1206有(359,847,1206),(349,857,1026),(847,359,1026),(357,849,1026)合计20个.(21)如图:东东家到图书馆是11000米,到学校有8000米,商场和图书馆之间相距有7000米,学校和商场之间相距()千米。
答案:校到图书馆”一共有多少米?(11000-8000=3000(米),然后然后可以求出从学校到图书馆有多少米:7000-3000=4000精品(米),值得注意的是题目括号后的单位是精品“千米”,所以“4000米=4千米”,该题答案应该是“4千米”。
该题可以先把题目中每个数量化成用“千米”作单元后再计算。
(22)一只小兔的重量=2只猫,一只猫的重量=3只鸡,5只小兔的重量=()只鸡。
答案:由“一只小兔的重量=2只猫,一只猫的重量=3只鸡,”得出一只小兔的重量相当于:2×3=6(只)鸡;所以5只小兔的重量相当于:5×6=30(只)鸡。
(23)数一数下图中有(14)个正方形。
(24)某次篮球比赛,一共有10支球队参加,分成两个组,每组5支球队,先在小组内进行单循环赛,再从两个小组里选出4支球队进行单循环赛。
一共要比赛()场。
答案:单循环赛指每两支球队相互之间只打一场比赛,像书本114页的例3,所以每组5支球队要进行(1+2+3+4=10场),因为有两个这样的组,也就是一共进行10×2=2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