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怎样防止外界电磁场干扰

合集下载

电子仪器仪表电磁干扰抑制方法

电子仪器仪表电磁干扰抑制方法

电子仪器仪表电磁干扰抑制方法
电磁干扰的抑制方法主要有三种:屏蔽、滤波和接地。

1、屏蔽
屏蔽是用来削减电磁场向外或向内穿透的措施,一般常用于隔离和衰减辐射干扰。

屏蔽按其原理分为静电屏蔽、电磁屏蔽和磁屏蔽三种。

静电屏蔽的作用是消退两个电路之间由于分布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干扰,屏蔽体采纳低电阻金属材料制成,屏蔽体必需接地。

电磁屏蔽的作用是防止高频电磁场的干扰,屏蔽体采纳低电阻的金属材料制成,利用屏蔽金属对电磁场产生汲取和反射以达到屏蔽的目的。

磁屏蔽的作用是防止低频磁场的干扰,屏蔽体采纳高导磁、高饱和的磁性材料来汲取或损耗电磁场以达到屏蔽的目的。

电磁干扰的影响与距离的关系特别亲密,距干扰源越近,干扰场强越大,影响越大。

在电子仪器仪表中,电子元件的布置常受体积限制,常采纳低电阻金属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封闭体,把防护间距不够的元件或部位隔离起来,以削减或防止静电或电磁的干扰。

2、滤波
滤波可以抑制电磁的传导干扰。

敏感电子设备通过电源线、电话线、掌握线、信号线等传导电磁干扰信号。

对于传导干扰常采纳低通滤波器滤波,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但在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时,必需考虑滤波器的特性:频率特性、阻抗特性、额定电压及电压损耗、额定电流、漏电电流、绝缘电阻、温度、牢靠性、外型尺寸等。

3、接地
在设备或装置中,接地是为了使设备或装置本身产生的干扰电流经接地线流入大地,一般常用于对传导干扰的抑制。

抱负的接地体是一个零电位、零阻抗的物理实体,作为各有关电路中全部信号电平的参考点,任何不需要的电流通过它都不产生电压降。

这种抱负的接地实体实际上是近似的。

仪器仪表的抗干扰措施

仪器仪表的抗干扰措施

仪器仪表的抗干扰措施1.电磁屏蔽:电磁波是仪器仪表最常见的干扰源之一、为了保护仪器仪表不受电磁波的干扰,可以在仪器周围设置金属屏蔽罩或屏蔽房,有效地隔离了外界的电磁波。

同时,在设计仪器的电路时,可以采用差模输入、偏置电压屏蔽等技术,来提高仪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2.过滤和滤波技术:在仪器的电源输入、信号输入和输出等接口处,可以加装滤波电路,对电源或信号进行过滤,除去高频噪声和电磁干扰。

滤波技术常用的方法有低通滤波、带通滤波等,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3.地线和接地:仪器仪表的地线和接地是抗干扰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设计和布线,将仪器仪表的接地电路与其他设备的接地点连接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地点,从而减小仪器仪表受到的电磁干扰。

在接地线路中,还可以采用接地网络、电流环路的方法,来提高抗干扰能力。

4.逆变器和放大器设计:对于大部分仪器仪表来说,逆变器和放大器都是重要的部分。

在逆变器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串联电抗、并联电容等方法,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和调节,减小干扰信号的影响。

在放大器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差分输入、共模抑制等方法,提高放大器的抗干扰能力。

5.绝缘和屏蔽技术:绝缘和屏蔽技术在仪器仪表的抗干扰措施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设计绝缘和屏蔽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仪器与外界的干扰隔离开来,保护仪器的正常工作。

6.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仪器的性能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仪器仪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在使用仪器仪表的过程中要控制好环境的温湿度,并且对于一些对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的仪器,还可以采取外部冷却装置和湿度控制设备等措施。

总而言之,仪器仪表的抗干扰措施包括电磁屏蔽、过滤和滤波技术、地线和接地、逆变器和放大器设计、绝缘和屏蔽技术以及温度和湿度控制等。

只有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才能确保仪器仪表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仪器仪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智能电力检测仪的系统干扰因素及其对策

智能电力检测仪的系统干扰因素及其对策

智能电力检测仪的系统干扰因素及其对策智能电力检测仪作为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监测设备之一,其较为复杂的设计和传感器技术,有效地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减少了电力事故的发生,并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效率。

然而,智能电力检测仪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受到系统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检测信号干扰等问题,这些因素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了解智能电力检测仪受到的系统干扰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智能电力检测仪的系统干扰因素:1.电磁辐射干扰: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高压电源和大电流的电线,它们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会对智能电力检测仪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造成检测异常。

2.信号共模干扰:电力系统内的负载、电气器件等会占用系统地线,产生电流的共模电流,导致检测系统的共模干扰,最终影响智能电力检测仪的准确性。

3.电源干扰: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智能电力检测仪可能会受到其他电源干扰,如其他设备的供电电源、交流/直流电源、电磁波动等。

4.人造干扰:在高电磁辐射环境下,人造干扰如移动电话、电视机、计算机等设备也会干扰智能电力检测仪的工作。

二、对策:1. 接地保护:检测仪设备的完整接地非常重要,通过设置有效的接地保护,可以减少信号共模干扰,有效降低检测系统共模噪声的影响。

2. 电源滤波:为了解决电源干扰问题,可以通过设置电源滤波器来减少电源干扰,使智能电力检测仪更加稳定可靠。

3. 屏蔽干扰:在设计智能电力检测仪时,可以对检测仪使用电磁屏蔽技术,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对系统的影响,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技术提升:对于遭受电磁干扰的智能电力检测仪,需要通过技术提升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可采用增加抗干扰材料、采用数字滤波、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等方式来提升检测仪的抗干扰能力。

5. 环境控制:可以通过环境控制来降低智能电力检测仪遭受人造干扰的可能性,如设置线缆屏蔽、通过调整检测仪的位置或是增加屏蔽罩等方式。

如何解决智能电力技术引起的干扰问题

如何解决智能电力技术引起的干扰问题

如何解决智能电力技术引起的干扰问题智能电力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监控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然而,随着智能电力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干扰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智能电力技术引起的干扰问题,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首先,智能电力技术引起的干扰问题主要表现在电磁干扰和通信干扰两个方面。

在电磁干扰方面,智能电力设备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当智能电力设备的数量增加时,电磁辐射也会相应增加,给周围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带来干扰。

在通信干扰方面,智能电力技术需要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而这些通信信号也会对周围的无线通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为了解决智能电力技术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首先需要改进设备设计。

智能电力设备在设计时应考虑减少电磁辐射的方法,可以采用优化的线路布局和屏蔽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

此外,可以使用低辐射材料和组件,选择低辐射源的电子元器件等。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智能电力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和检测,确保设备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

其次,在解决通信干扰问题方面,可以采用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技术来改善智能电力技术的通信性能。

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提高通信信号的质量和抗干扰能力,使其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仍能传输稳定可靠的数据。

同时,可以采用频谱分配和调度技术,合理分配和利用无线通信频段,避免与周围无线通信系统的频段冲突,减少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此外,智能电力技术的干扰问题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监测和管理机制来解决。

通过建立电磁辐射和通信干扰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智能电力设备的辐射和干扰情况,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调整。

同时,可以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定智能电力设备和通信系统的辐射和干扰限值,对不符合标准的设备进行整改或淘汰。

最后,智能电力技术的干扰问题也需要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公众可以通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了解智能电力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增强科技和环保意识,以更理性的眼光看待干扰问题。

集中式智能电表的抗干扰设计

集中式智能电表的抗干扰设计

集中式智能电表的抗干扰设计智能电表要求长年连续地挂网运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当遭遇到较强的干扰信号时,其性能的可靠性与运行的安全性均会降低,为此我们总结了以下抗干扰方面的措施。

硬件抗干扰设计电量信号的采集和输出部分采用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是电绝缘的,因此对地电位差干扰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抑制电磁干扰的能力。

电源在向系统提供电能的同时,也会把干扰噪声直接由供电端加在控制电路上,而单片机的复位线、中断线等控制线,最易受到这种外界噪声的干扰,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加以抑制、消除这种干扰。

具体方法为:加屏蔽罩、隔离变压器、磁环和π形滤波电路等,但这些只能使干扰脉冲的数量和幅度有所减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所以,还必须使用象MAX691A 之类的单片机专用电源监控芯片,以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能力。

软件抗干扰设计本系统采取的软件抗干扰措施如下:(1)对输入信号采用电平检测而非边沿检测,以减少各种随机干扰脉冲的影响。

(2)对重要的状态寄存单元备份,当系统状态受干扰破坏后,能及时查询备份寄存单元的信息,进行状态纠正。

(3)电量数据存放之前,对其进行校验,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4)电量数据在6264 和2465 中都采取多址存放,互为备份,以确保万无一失。

(5) 设置自检程序,在某些内存单元设置状态标志,在开机运行后,对其进行监测,保证信息存储、传输、运算的高可靠性。

(6) 插入空操作指令:在比较条件转移指令、绝对转移指令、中断、堆栈指令前,以及数据表格后,插入空指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7) 当程序运行失常,发生诸如:程序“跑飞”、数据区和工作寄存器中的数据遭到破坏,采取措施如下:(a) 设置监视跟踪定时器因本系。

智能电力技术应用中的电磁干扰与防护措施

智能电力技术应用中的电磁干扰与防护措施

智能电力技术应用中的电磁干扰与防护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电力技术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随之而来的电磁干扰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智能电力技术应用中的电磁干扰问题,并介绍相应的防护措施。

智能电力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电器等。

然而,伴随着这些智能化设备的使用,电磁干扰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电磁干扰指的是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干扰,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者损坏的现象。

在智能电力技术应用中,电磁干扰可能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智能设备本身会产生电磁干扰。

这是因为这些设备中使用了许多集成电路和无线通信模块,它们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

其次,智能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也是一种常见的电磁干扰形式。

因为智能电力技术通常需要通过互联网或者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这就会产生电磁干扰。

最后,外部电磁场也可能对智能电力技术应用造成干扰。

比如,高压输电线路、移动通信基站等都会产生强电磁辐射,对智能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为了解决智能电力技术应用中的电磁干扰问题,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对于智能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可以通过优化电路设计、提高屏蔽性能等手段来减少电磁辐射。

其次,通过加强设备之间的隔离和相互干扰检测,可以有效减少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

在智能电力技术应用中,也可以采用一些信号调制、编码技术来抵抗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智能电力技术应用中的设备也应该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对于外部电磁场对智能电力技术应用的干扰问题,可以采取远离干扰源、屏蔽设备、增加传输功率等措施来减少对智能设备的干扰。

此外,建立电磁干扰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电磁场强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干扰控制措施也十分重要。

总而言之,智能电力技术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电磁干扰问题。

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我们需要不断研究电磁干扰的成因和防护措施。

一种智能电表防外部恒磁场干扰方法

一种智能电表防外部恒磁场干扰方法
小 义提 … 一 利 I l t  ̄ l 防外: 部 磁场 r 扰力 ‘ 汰,

1 的迹 补 难 以 脱 “
J = I = = r l l : N f ¨ i f f ( , 0 1 寸 『 f , ' / . f j 采样
r I , 他 I t z 能
/ f 确 I 然v . t J , 能 丧 I 火 的
磁场 f : 扰 的 能 J 摊… r
准时 I I z 能 的} 』 ’ c e < l 、
求, 址d " … l t e , i , I I L I ] . 1 s 能) t I I  ̄ L 7 的抵 御外 界 磁场 l 扰n , J } 川 敞卅 施 将 憋 块 l U农或 『 人 J n 勺

址l
采” r 儿、 I 流 乐

(1 )
i ) , - J ’ I I J ’ I 1 l 5 , I 、 I 5 f I “ 兹场 l 门} C , f I 【 抒 I 5 会增 』 J 【 l I U 能 制造 成 小 , 『 I _ 、 1 发 此 窃 I I z 奄什 , 1
电网技术 0 { l l 川 ( : 1 t N O I J ( )

种 智 能 电表 防外 部 恒 磁 场 干 扰 方法
王 琼 ,朱 丹
国 网 江 西 乜力公 司 电 力科 学 研 究 院 . 江 西 南 昌 3 3 ( ) ( ) 9 6 ; 2国 网江 西 街 、 乜力公 司柘 林 水 电厂 . 江 西 九 江 、 【 ) I …)
设电 I 侧J 』 f i 为 U,  ̄ l L : } l l 艟
U=N c o s Ov
几 什 j 外部 磁场 l : 扰 源进 行 隔 离 , 川 J j j r f 6 t “流 牛 、 ”㈨, J 仪川I I z 流 感 i I . 1 r a / /  ̄ . I 丧 的I t z 流 采 、 , 之I ' E I J

浅谈电能表电磁兼容辐射干扰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电能表电磁兼容辐射干扰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电能表电磁兼容辐射干扰问题及解决措施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大规模的高频率电磁设备得以广泛的应用,电磁兼容问题随之而来,对电能表的正常使用和稳定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业内人士也加大了对电能表电磁兼容问题的研究力度,以便能够更好地对电能表电磁兼容辐射干扰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确保电能表能够稳定的运行。

文章对电能表的主要干扰类型及其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电能表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电能表;电磁兼容;干扰前言目前电力企业加大了对电网改造的力度,现代化的智能电网系统得以建立起来,智能电能表在电网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成为智能电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智能电能表的应用,对于我国供电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电力供应成本得以降低,确保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在智能电能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于高频率电磁设备的电磁干扰,使电能表的性能和运行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出现同频率干扰时,则会使电能表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对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

所以在当前智能电能表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磁干扰抵制和电磁兼容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的解决。

1 电能表的主要干扰类型及其测试方法1.1 电快速脉冲干扰电能表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电磁干扰较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即是自身的电脉冲干扰,这种干扰通常会在电能表结构内切换机械开关时产生,而且这种电快速脉冲具有快速的周期性特点,发生时呈现群体性,会对电能表内的器件进行充电,时间一长,则会使电能表的性能下降,使其无法正常运行。

判断电能表是否受到电磁干扰则需要利用电快速脉冲测试。

这种测试其主要需要针对电能表的电源干扰抑制能力和输入输出电路的干扰抑制能力来进行。

由于电源和输入输出电路所产生的干扰的实现形式不同,电源是通过耦合网络的形式实现的,而输入输出电路则是通过电容耦合的形式实现的,所以在进行测试时通常都会利用台式设备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电表怎样防止外界电磁场干扰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项国家发明授权专利——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智能电表防外界电磁场干扰方法。

该专利由国家电网公司申请,并于2017年3月29日获得授权公告。

内容说明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有限元软件中模拟界干扰电磁场(工频磁场、直流磁场)对智能电表内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变压器电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智能电表的防窃电措施。

发明背景计算机辅助设计(CAE)在工程中应用很广泛,用来进行辅助设计和分析。

CAE 分析特别是有限元分析(FEA)广泛应用在结构、热力学和电磁学的分析中,有限元分析通过寻求偏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来分析解决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有限元分析得到越来越来越多的应用。

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基础,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主要计算磁位或通量,其他关心的物理量可以由这些自由度导出,根据单元类型和单元选项的不同,有限元计算的自由度可以使标量磁位、矢量磁位或边量通量。

智能电表内部主要由硬件电路和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以及变压器等组成,其中,电压互感器用来将大电压转换为可供测量的小电压,而电流互感器则是将大电流转换为可供测量的小电流,最后将电压和电流送入计量芯片进行运行来达到电能的计量。

变压器主要是起到电源的作用,用来给整个智能电表供电。

当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受到外界电磁场(工频磁场、直流磁场)干扰时,干扰电磁场会影响原本磁场的分布,工频电磁场会与原本磁场进行叠加,改变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直流磁场会使原本磁场产生一个偏置,表现出来是使输出电压和电流产生畸变,波形不再对称。

智能电表极易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因此不法分子往往也利用电磁场的作用来达到窃电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智能电表一般通过电流、电压、相交的检测判断是否处于窃电状态,当判断为窃电状态时,使用特定的规则计量,只能够当发生窃电时,采取特定的计量规则进行计量,但不能够防止窃电行为的产生,即不能够防止电能表进入窃电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