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洪灾监测预警系统总结提高灾害预防效果总结

洪灾监测预警系统总结提高灾害预防效果总结

洪灾监测预警系统总结提高灾害预防效果总结洪灾监测预警系统对提高灾害预防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洪灾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建设现状以及提高灾害预防效果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洪灾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洪灾监测预警系统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洪水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洪灾造成的损失。

例如,一旦监测到江河水位超过警戒线,预警系统能够发出及时警报,提醒居民疏散避险,避免人员伤亡。

因此,建设健全的洪灾监测预警系统对于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二、洪灾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现状目前,我国在洪灾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监测手段逐步升级,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使得监测系统更加精确和全面。

另一方面,预警系统在覆盖范围和灵敏度上仍有待提高,部分地区仍存在盲区和滞后现象,导致部分灾害无法及时预警和防范。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提高灾害预防效果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洪灾监测预警系统的效果,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测预警设施,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强化人员培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

3. 拓展监测网络:增设监测站点,提高监测覆盖范围,减少监测盲区,保障全面监测。

4. 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传达和有效防范,提高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洪灾监测预警系统的效果,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洪灾监测预警系统对于提高灾害预防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共同致力于建设更加完善的系统,为灾害防范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我国在灾害预防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方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方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项目方案项目名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一、项目背景与目标近年来,山洪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计划开发一个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该系统旨在通过科学、可靠的山洪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山洪灾害的迹象,提供准确、及时的预警信息,使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能够做好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山洪灾害对人民群众的伤害。

二、项目内容及技术路线1.山洪监测技术研发: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选择适合各种山洪形式监测的技术手段,包括遥感、雷达、水文测站等。

2.系统整合与平台建设:整合各种山洪监测技术,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该平台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预警信息推送等功能模块。

3.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研发: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山洪灾害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项目实施方案1.前期准备阶段:详细了解各地山洪灾害的特点和需求,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洽谈,确定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计划。

2.技术研发阶段:根据需求进行技术研发和数据采集,建立相应的实验验证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手段。

3.系统建设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搭建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

4.测试运行阶段:在合作地区选取进行测试运行,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和优化。

5.推广应用阶段:在测试运行成功后,将系统推广应用到更多山洪灾害频发地区,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形成联动机制。

四、项目预期成果1.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与推广,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减少山洪灾害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可靠的山洪灾害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帮助其及时做出决策和采取应对措施。

4.降低山洪灾害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推动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山洪灾害多媒体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山洪灾害多媒体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山洪灾害多媒体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方案一、引言山洪灾害是一种突发性、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建立一套高效、准确的山洪灾害多媒体监测预警系统对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出一种山洪灾害多媒体监测预警系统的技术方案,旨在提高山洪灾害的监测能力和预警效果。

二、系统架构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主要通过传感器、无人机和监测站等途径收集实时的山洪灾害相关数据,包括降雨量、水位、河流流速、土壤湿度等。

数据采集模块需要具备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或者云平台来实现。

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通过数据挖掘、模型建立和统计分析等手段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该模块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山洪灾害发生概率,并及时更新预测结果。

同时,该模块还能够对实时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与已有的预警模型对比,及时判断是否存在山洪灾害的风险,并生成预警信号。

3.预警与应急模块三、技术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系统架构,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来实现:1.传感器技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采集山洪灾害相关数据,如降雨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河流流速传感器等。

传感器需要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2.数据传输技术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技术来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实时传输,如无线传感器网络、蜂窝网络等。

数据传输需要具备高带宽、低延迟和稳定的特点,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采用监督学习、聚类分析等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实现对未来山洪灾害的预测。

同时,可以采用实时数据分析和预警技术,及时判断山洪灾害的风险。

4.多媒体传播技术5.应急救援技术为了提供应急救援措施,可以在系统中集成一些应急救援资源和指南,包括救援车辆、救生设备、救援指南等。

同时,还可以与相关部门的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救援资源的动态调度和管理。

辽宁省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技术研究

辽宁省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技术研究
2 山洪 灾 害 监 测 体 系研 究
针对 目前山 洪灾 害预 报预 警监 测技 术体 系 尚 不健全 的
3 山洪 灾 害 群 测 群 防 研 究 与 实 施
() 1 山洪 灾害 预 警体 系建 立研 究与 实施 。 合 试点 县 山 结 洪 灾 害预 报预 警 体 系 的建 立 , 研究 总 结 出 一套 适 合 推广 的 山洪 灾 害 预报 预 警体 系实 施 方案 , 山 洪灾 害 预 报预 警 系 使 统通 过 试 点县 的建 立能 够 达 到满 足 实 际运 用 的 水 平 , 而 从 为 山洪灾 害的预 报预 警体 系 的推广打 下基 础 。 () 2 山洪灾 害 防 治预案 编 制研 究与 实 施 。 山洪 灾害 防 治 预案 是防 御 山洪 灾害 、 实施 指挥 决策 、 调度和 抢 险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灾 的依 据, 是基 层 组 织和 人 民 群 众 防 灾 、 灾 各 项 工 作 的行 动 指 救 南 。 制一套 适 用于 试点 县 的 山洪灾 害防 治预 案 , 结合 试 编 并 点县 的经 验 , 结 出 一套 完 整 的根 据 山洪 灾 害 防 治预 案 编 总

易发 区域进 行现场 调查 , 并选 取典 型区域 作为 山洪灾害预 报 预 警 系统 建 设研 究 的 试 点区 域 。 查 将 采 用现 场 踏勘 与 会 调 议调 查 相结 合 的方式 , 以保 证调 查结 果 的客 观准确 , 而 为 从 山洪 灾害 预报 预警 系统 的建 立提供 可靠 的基础 数据 支持 。
山洪 灾 害多 发 国 , 让 人痛 心 的特大 型 山 洪灾 害 当属 舟 曲 最
“ ・ ” 大泥 石 流灾 害 。 八 八 特 由于 山洪灾 害造 成 的事故 人 员伤

基于流域模型法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探究

基于流域模型法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探究

基于流域模型法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探究山洪灾害是山区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山区地势复杂,降雨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山洪往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预测性。

为了及时预警和减轻山洪带来的损失,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流域模型法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基于流域模型法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流域划分与参数提取、降雨径流模型建立、洪水预报与预警和灾害评估。

首先是流域划分与参数提取。

对山区流域进行合理的划分,能够更好地把握流域的水文特征。

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

然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获取流域的土地利用、地形、降雨等数据,利用统计学和遥感技术提取相关参数,如流域的面积、平均高程、坡度、地表径流系数等。

其次是降雨径流模型的建立。

降雨径流模型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核心。

常用的降雨径流模型有长河系数法、圣文-顾养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模型等。

这些模型主要通过对降雨量和径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流域内的降雨径流过程。

然后是洪水预报与预警。

基于流域模型法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够通过对实时和历史降雨数据的分析,实时监测流域的水文变化,并预测未来的洪水情况。

在洪水预报系统中,需要设置一些阈值,如降雨量的阈值、水位的阈值等。

当实时监测的数据达到或超过某个阈值时,系统即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相关部门和群众采取措施应对洪水灾害。

最后是灾害评估。

在山洪灾害发生后,需要对洪水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为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流域模型法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够根据模拟的洪水过程,评估洪水对流域的影响,如洪水的淹没范围、洪水的流速等。

基于流域模型法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够通过对流域内的降雨径流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实现对山洪的预测和预警,为山区地区的灾害管理和减灾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系统的精度和效果也会不断提高,为山区的发展和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湖南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湖南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 系统 模 块 构 成 及 工 作 流 程
21基 本 概 念 . 山 洪 灾 害 监 测 预 警 就 是 运 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 分 利 充
专 业 部 门之 间 、 级 专 业 部 门 与 各 级 防汛 指 挥 部 之 间 各 的 信 息 传 输 、 息 交 换 、 挥 调 度 指 令 的 下 达 、 情 信 指 灾 信息 的上传 、 情会 商 、 灾 山洪 警 报 传 输 和 信 息 反 馈 提
种 中 间 数 据 处 理 、 护 的 功 能 。 策 支 持 软 件 是 山洪 维 决
灾 害 预 警 系 统 的 核 心 , 过 这 些 软 件 完 成 汛 情 、 情 通 灾
Hale Waihona Puke 生 , 效减 少 人 员伤 亡 和 财产 损 失提 供 技 术 支撑 。 有 22 系统 模 块 构 成 . 山洪 灾 害监 测 预 警 系 统按 功 能 划 分 为 三大 块 , 雨 即
示 。 中决 策 指 挥 平 台为 整 个 系 统 的 核 心 , 在 县 级 防 其 设
汛部门。
报警 系统 是 将 决策 指 挥 平 台分 析 、 研 后 发 出 的预 判
警 信息 , 送 到 相 关 责 任 人 的 支持 系统 。 发 报警 系统 主要
雨 水 情 监 测 系 统 决 策 指 挥 平 台 ( 级 防汛 办 ) 县 报 警 系 统 ( 镇村组) 乡
由 有 线 电 话 网 络 、 视 媒 体 、 机 、 音 喇 叭 、 锣 、口 电 手 高 铜 哨 等 设 备 组 成 , 预警 方 式 有 语 音 电话 、 机 短 信 、 其 手 广 播 以 及 电视 媒 体 等 。 山洪 灾 害 监测 预 警 信息 流 程 图如 图 2 示 。 所

省、市、县三级联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研究

省、市、县三级联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研究

置的预警参数 ( 预警指标 、 预警人 员 、 响应规则等 ) 实 时分析 ,
产生预警 , 通过短信机将预警信息通 知到县 、 村 防汛责 再 乡、 任人手机或 乡 、 村广播等设备上 , 以实现预警 自动化 。
e )预警 发布服务 : 预警信 息 和状 态显示 、 内部 报警 、 外 部预警 、 预警 反馈 、 预警 记 录查 询 、 预警 指标 、 响应部 门和人
级 平 台 没 有 明确 的规 定 , 省 、 、 三 级 平 台如 何 联 动 也 没 对 市 县
图 1 省、 、 市 县三级联动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情监测查询 、 气象 国土信息 服务 、 水情预报 服务 、 预警 发布服 务、 应急 响应服务 、 系统管理等功能 , 具体包括 : a )基础 信息 查询 : 乡村 基本 情况 、 县 小流 域基本 情 况 、 监测 站基 本情 况 、 乡村预案管理 、 县 历史灾 害情 况 、 利工情 水
d i1. 99 ji n 10 — 2 5 2 1. 10 5 o:0 3 6 /.s .0 1 93 .0 20 .2 s
21 0 2年第 1 ・ E R I E 期 P A LR V R
Hale Waihona Puke 人 民珠 江 省 、 、 三 级 联 动 市 县 山洪 灾 害 监 测 预 警 台 究 平 研

( . 江 水 利 委 员会 , 东 广 州 1珠 广
宏 沈 ,
正 李永贵。 ,
50 1 ; 16 l 广州 503 ) 16 5
5 0 1 ;. 江 水 利 科 学 研 究 院 , 东 广 州 16 l2 珠 广
3 广 东 省 防 汛 抢 险 技 术 保 障 中心 , 东 . 广

辽宁省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技术研究

辽宁省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技术研究

辽宁省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技术研究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我国主要处于东亚季风区,暴雨频发、地质地貌复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

山洪灾害不仅对山丘区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已经成为当前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是山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1-3]。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局地性极端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

我国是一个山洪灾害多发国,最让人痛心的特大型山洪灾害当属舟曲“八·八”特大泥石流灾害。

由于山洪灾害造成的事故人员伤亡较大,社会影响较为广泛,并且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4-6]。

因此,开展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技术研究与示范对辽宁省在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安全管理上具有强烈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结合辽宁省的山洪灾害现状,在全面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的技术研究。

1山洪灾害现状调查针对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的要求,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进行现场调查,并选取典型区域作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研究的试点区域。

调查将采用现场踏勘与会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准确,从而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

2山洪灾害监测体系研究针对目前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监测技术体系尚不健全的现状,研究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安全监测技术手段。

(1)雨量监测。

主要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内的流域降水量实现自动化观测。

结合示范工程建设,研究采用自动翻斗式雨量计实现流域降水的采集,并实现雨量的实时自动传输。

同时,监测数据与预警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实现易发区是否需要进行预警动作的自动判断。

(2)水位监测。

主要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内的河流水位实现自动化观测。

结合示范工程建设,研究采用超声波水位计采集流域水位,并实现水位监测的实时自动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摘要:山洪灾害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严重威胁,通过开发设计山洪灾
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个地区的水文环境情况,密切关注山洪灾害隐患,及时做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人们的安
居乐业。

本文分析了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山洪灾害监测
预警系统开发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与此同时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
重损害,大范围的植被被乱砍乱伐,受到地形地貌、降雨等情况的影响,山洪灾害频繁发生,造成较大范围的破坏。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
合理设计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各个模块,优化和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
当地的水文环境变化,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优势。

一、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水文、地形地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山丘区域容易受到
地质地形的影响,山洪灾害的监控和防治范围很大,再加上很多地区水文情况非常复杂,局
部区域小气候变化明显,这对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设计要求非常高。

但是目前很
多地区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网点覆盖率相对较低,网点布设比较少,雨量监测网点的自
动化水平较低,无法实时有效地采集暴雨洪水来临之前的征兆信息,水文站网点主要位于一
些宽大河流上,中小型河流上的水文站点比较少,并且相关观测设备和监测技术比较落后。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缺少科学有效的滑坡和泥石流监测设备,特别是对于山洪灾害频发的地区,监测点设置不足,一些水文情数据采集还依靠人工报汛、人工观测,技术手段落后,通
信设施陈旧,水文情况信息传递速度较慢,时效性很差,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1]。

同时,我
国山丘地区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比较薄弱,降雨水文预报精度较低,山洪灾害的科学预测不
准确,山丘地区的很多小河流没有设置洪水预警和预报系统,即使设置了报汛站点,但是报
讯段次数比较少,再加上山洪灾害的预见预报间隔比较短,无法发挥有效的参考决策作用。

另外,村间、乡镇和县市的警报分布主要是依靠移动电话终端、通信网络来传递传真信息和
语音信息,而没有设置专门的警报发布系统,村、镇和乡级的移动通信网和固定通信网基站
之间主要是通过电缆线路进行信息传输,这些电缆线路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出现各种通信故障,山丘地区的固定电话终端容易遭受雷击损害,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势
在必行。

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发设计
1、系统组成
(1)预警系统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和防御预警系统,山洪灾害预警平台
和防治信息采集是整个预警系统的核心,提供全面的山洪灾害数据信息,包含数据库子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信息汇集系统等,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包括预警系统、
预报决策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信息汇集系统等,建立县级以上的山洪防汛指挥体系,对于
山洪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应建设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实时获取水雨情信息,实时发布
山洪灾害警报预报。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必须具有水雨情和气象信息查询、水雨情报汛、
预报决策、水文信息预警等功能[2]。

(2)监测系统
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建设,应配置合理的设备设施,构建信息传输通信组网,科学布设监
测站网,村、乡的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应尽量采用简易的监测设备,县级的山洪灾害检测系统
应结合山洪灾害特点和经济状况,引进自动化程度高、先进、实用的监测设备和检测技术。

我国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破坏范围广,应适当加密各个地区的水文气象监测站点,及时发布山洪灾害的预警信息,有效控制水雨情[3]。

2、系统设计
(1)气象信息采集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气象信息采集模块,各个地区的防汛部门应实时监测气象信息,开拓气象资源采集和获取途径,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气象信息采集值守程序,支持卫
星云图实时自动采集,天气预报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搜索,支持区域气象天气预报,支持自
动化采集雷达回波图等[4]。

(2)水雨情监测采集
水雨情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水位和雨量变化,再配合图像视频监测,该监测系统不仅
包含水文仪器设备、自动雨量、自动水位计的技术规范,还包括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
所需的设备、数据通信、水雨情观测、站网规划设计等标准。

结合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
建的实际情况,应基于当前的水文监测规范,完善自动检测站卫星通信标准、检测设备和站
点建设。

卫星通信自动化监测站应遵循卫星通信信道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方案,结合监测设备
的接地、防雷、电源等技术要求,设定科学合理的视频监测站、自动水位站、自动雨量站等
监测站点标准,严格控制自动雨量站的报汛时间间隔,按照增量上报和定时上报的标准,自
动化监测站应按照《水文监测通信规约》,优化通信信道设置,提高水雨情信息监测的时效性。

(3)乡村防灾预警系统
乡村预警报警系统主要是用于预报分析和采集监测信息,利用科学合理的预警方式和预
警程序,准确、及时地传送山洪灾害预警信息,预警区工作人员应结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

乡村预警报警系统除了传统的鸣哨、人工敲锣、手摇报警器等传
统方式,还可以通过电视、无线预报广播、短信、传真、电话等线上线下途径。

同时,结合
当前的公众通信机制,实现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网的集成,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功能。


于乡村应急能力比较薄弱,山洪防灾预警系统应构建乡镇级预警站点,积极配合当地的防汛
部门,结合我国的防洪减灾机制,共享县、市、省的防汛减灾信息化系统,科学有效地处置
洪水、暴雨、台风等突发性灾害事件。

另外,乡村防灾预警系统应实时掌握汛情信息,为防
汛部门的管理指挥提供决策支持,提供全面详实的山洪灾害信息,实现山洪灾害的点对点预警,实现精确化的控制和指挥,使乡村防灾预警系统和县级山洪灾害检测预警系统实现无缝
对接,确保汛情信息的快速、有效流转,并且该防灾预警系统应支持3G、GPRS、ADSL、专网、固网等多样化的接入方式[5],灵活进行组网,及时快捷地发布山洪灾害信息。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山洪灾害事故频发,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势在必行,结合各个地区
的实际情况,优化和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发设计,严格把关各个子系统和模块,构
建健全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分析
和研究,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昌东.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标准化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2]陈冬君.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3.
[3]马建明,刘昌东,程先云,吴剑.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标准化综述[J].中国防汛抗旱,2014,06:9-11.
[4]刘昌东,马建明,张念强,赵振宇,万金红.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研发及其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13,03:26-28+38.
[5]翟家瑞,祝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人民黄河,2014,05:4-5+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