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器官的生长2
7(2学时)营养器官的变态

器官的变态: 某些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的环境,植物 的某些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所发生的、可稳定遗传变化的现象称 为 器官的变态。 一、根的变态 二、茎的变态 三、叶的变态
一、根的变态
肉质直根 贮藏根 块根 根的变态 气生根
寄生根
(一)贮藏根
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
1、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胚根)发育而成,在主根
外产生三生韧皮部,向内产生三生木质部,成圈排列;以后再由三生韧皮部外层薄壁 组织产生新的额外形成层,继续形成第二圈的三生维管束,如此往复形成多层。
2、块根:由不定根(营养繁殖的植株)或侧根(实生
苗)发育而来,在一株植株上常形成大小不等的若干个 块根,主要贮藏淀粉。 如:甘薯、木薯、大丽花、山芋的块根。
山芋根形态及剖面
(二)气生根:凡露出地面,生长在空
气中的根均称为气生根。
依据其担负的生理功能不同又可分为支持 根、呼吸根和攀缘根。如:玉米、高粱的支持 根;常春藤的攀缘根;红树的呼吸根等。
支持根:又称支柱根。如:
玉米、高粱、甘蔗、红树、榕树都 具有支持根。
支柱根
红树呼吸根
榕树气生根
不定根--呼吸根
上部还有胚轴(没有侧根发生)和节间很短的茎(此部分 长叶),在一株植株通常只形成一个肉质直根。
如:萝卜、胡萝卜、甜菜等的肥大根部。
(一)贮藏根
1、肉质直根:
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
(一)贮藏根
1、肉质直根:
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
图 甜菜根形态及剖面
三生维管束:当形成层活动产生次生结构后,中柱鞘薄壁细胞产生额外形成层,向
下一章 花的形态与结构
如:柑桔、柚、山楂、月季等。 如:南瓜、葡萄等藤本植物。 如:竹节蓼、昙花、文竹。
营养器官的生长

植物基因表达调控是茎生长的重要因素。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细胞分 化与发育等过程都受到基因的调控。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等也会影响茎的生长。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植物激素 的合成与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方式调控茎的生长。
04
叶的生长
叶的形态和结构
叶片形状
植物的叶子具有多样的形状和大小,如椭圆形、披针形、卵形等 ,不同植物的叶形与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存策略密切相关。
根的结构
根系主要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各区段具有不同的细胞类型和 生理功能。
根的生长过程
根的发生
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并 向下生长,形成根初生结构。
根的伸长
根初生结构形成后,细胞不断 分裂和伸长,使根系不断生长
。
根的次生生长
当根尖到达土壤中适宜的生长 位置时,根尖开始分化出维管 束和形成层,进而形成次生结 构,使根系具备更强的支撑和
营养器官的生长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营养器官概述 • 根的生长 • 茎的生长 • 叶的生长 • 花和果实的生长 • 营养器官生长的实践应用
01
营养器官概述
定义和功能
营养器官是指在植物地上部分中,负责吸收、运输和分配营 养物质的组织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营养器官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环境中的光、热、水和营养物 质进行吸收、转化和运输,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物 质基础。
02
在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和生长,组织和器官也不断地发育和 变化,以适应植物生长的需求。
03
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受到植物激素和环境因子的调节,如光照、温度、水分、 养分等,这些因素会影响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从而影响营养器官的生长 。
七年级生物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的生长过程。
2. 使学生掌握营养器官生长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1.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2. 营养器官生长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营养器官生长的生物学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2.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营养器官的生长。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营养器官的生长。
2. 知识讲解:讲解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生长现象,如豆芽的生长、枝繁叶茂的树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和原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存在不足。
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营养器官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3. 学生在一周内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程度。
4.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八、教学拓展:1. 植物的营养器官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2.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九、教学资源:1. 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与营养器官生长相关的实物模型、标本等。
3. 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等教学资料。
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营养器官的生长知识。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提高教学针对性。
营养器官的生长

02 根系生长
根系结构与功能
根系结构
包括主根、侧根和根毛,主根向 土壤深处生长,侧根在主根上生 长并向四周扩展,根毛在侧根上
06 环境因素对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
适宜温度范围
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有利 于营养器官的正常生长。
高温对生长的影响
高温会加速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植物失水、 光合作用受阻,甚至死亡。
低温对生长的影响
低温会延缓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冷害或冻害,影响营养 器官的正常功能。
营养器官类型
根
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将其输 送到地上部分。
茎
支撑植物体,输送水分、养分和光 合产物。
叶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 放氧气。
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
生长过程
营养器官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三个阶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营养器官不断生长和发育 ,形成完整的植物体。
影响因素
光照对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
1 2
光照强度
适当的光照强度是促进营养器官生长的关键因素 之一,光照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光照过强 则会造成光抑制现象。
光质对生长的影响
不同光质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如红光促进 茎的伸长、蓝光促进叶绿素的合成等。
3
光周期对生长的影响
光周期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如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会开花延迟或不 开花。
植物生理学第12章

三、脱落的解剖学和生理基础 (1)离层与脱落 离区:指分布在叶柄、花柄、果柄等基部一 段区域中经横向分裂而形成的几层细胞。 离层:脱落的过程是水解离区的细胞壁和中 胶层,使细胞分离,成为离层。 促使细胞壁物质的合成和沉积,保护分离的 断面,形成保护层。 离层细胞分离后,叶柄只靠维管束与枝条连 接,在重力或风的压力下,维管束易折断。 在脱落发生之前, 激素 信号 酶合成 呼吸加强
离层细胞活动受多种激素影响 ⒈脱落酸:叶片接近脱落时,脱落酸含量最高。 脱落酸促进脱落的原因: 1)脱落酸能促进分解细胞壁的酶的分泌 2)能抑制叶柄内生长素的传导 短日照有利于脱落酸的合成,所以短日照是叶 片脱落的环境信号。 ⒉乙烯:乙烯释放量增多,会促进脱落。 乙烯促进脱落的原因: 1)诱导离层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合成,增加膜透性。 2)促使生长素钝化和抑制生长素向离层输导。
2、植物激素调控理论 植物营养生长时,根系合成的细胞分裂素运 到叶片,促使蛋白质合成,推迟植株衰老。 但是植株开花、结实时 ⑴ 根系合成的CTK数量减少,叶片得不到足够的 CTK; ⑵ 花和果实内CTK含量增大,成为植株代谢旺盛 的生长中心,促使叶片的养料运向果实,这就 是叶片缺乏CTK导致衰老的原因。 另一种解释是花或种子中形成促进衰老的激 素(脱落酸和乙烯),运到植株营养体所致。
四、植物衰老的原因 1、营养亏却理论 生殖器官是一个很大的“库”.垄断了植株营 养的分配,聚集了营养器官的养料,引起植物营养体 的衰老. 但此理论不能解释下列问题: ⑴ 即使供给已开花结实植株充分养料,也无法 使植株免于衰老. ⑵ 雌雄异株的大麻和菠菜,在雄株开雄花后,不 能结实,谈不上积累营养体养分,但雄株仍然衰老死 亡.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殖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殖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生殖器官的生长》是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内容。
在前两节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之后,本节进一步阐述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知识。
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学生将深入理解花的分类、传粉与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材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自然生命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哪些。
(2)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特别是雄蕊和雌蕊的组成及功能。
(3)了解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的概念。
(4)描述传粉后产生受精卵的过程,理解受精作用后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解剖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3)小组合作,提升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爱护花草、尊重生命的意识。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的概念。
3.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以及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教学难点】:1.理解传粉、受精作用与子房和胚珠相应结构的变化。
2,。
独立完成花的解剖和观察实验。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对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他们对花的详细结构和生殖过程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加深理解。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实验法:(1)学生分组进行花的解剖和观察实验,记录花的各部分结构。
(2)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花粉粒和胚珠等微观结构。
2. 讨论法:(1)小组讨论花的分类和生殖过程,分享观察结果和体会。
全国初二初中生物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二初中生物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绿叶是由植物体哪一结构发育而来()A.根B.芽C.叶D.茎2.按着生位置的不同,芽可分为()A.叶芽和花芽B.顶芽和侧芽C.叶芽和混合芽D.侧芽和花芽3.桃树的枝条上长有肥大的、瘦小的、肥瘦适中的3种芽,其中肥大的芽在春季最有可能发育成()A.花B.枝条C.叶D.叶和花4.叶芽的生长点的作用是()A.长出侧芽B.长出幼叶C.使芽轴不断伸长D.发育成茎5.在棉花生产中,常摘掉棉花枝条的顶芽,目的是()A.防止生长过快B.促进侧枝生长C.促进营养生长D.减少病虫害6.关于叶芽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可以使芽轴伸长B.②可以发育成叶C.③可以发育成茎D.侧芽是由④发育来的7.未经修剪的苹果树共有5条完好无损的侧枝,那么这株苹果树共有顶芽()A.1个B.4个C.5个D.6个8.下列属于顶端优势现象的是()A.侧芽优先于顶芽发育B.叶芽优先于侧芽发育C.顶芽优先发育,侧芽发育受抑制D.混合芽优先于侧芽发育9.要使树木少生分枝,长得又快又高的方法是()A.摘除顶芽,保留侧芽B.顶芽、侧芽均摘除C.摘除侧芽,保留顶芽D.顶芽、侧芽均保留10.对下图所示枝条和枝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B.枝条d的不断伸长,来自于枝芽中2的不断伸展C.着生在叶腋处的结构有b、cD.芽b的长势强于芽c的长势11.下列关于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A.顶芽只长在主干的顶端B.顶芽优先发育会抑制其邻近的侧芽发育C.适时摘除番茄的顶芽对多结果实有利D.顶芽处含生长素较少12.果树的产量有“大小年”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常用的方法是()A.去掉一些主干上的侧芽B.去掉一些果枝上的花芽C.去掉主干上的顶芽D.去掉侧枝上的叶芽13.如图为叶芽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为茎的结构是()A.幼叶 B.芽轴 C.叶原基14.芽能够发育成含有叶、茎和芽的枝条,主要原因是()A.芽中有幼叶、茎等器官B.芽中细胞的体积变大C.芽原基可发育成茎D.芽中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二、填空题下图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结构[1]是由图乙中的发育来的,也是由图丙中的发育来的;图甲中结构[2]是由图乙中的发育来的,也是由图丙中的发育来的。
家畜育种学第三章(10级)

a的用途:判断某一过程中的相对生长情况:
a=1时,表示局部与整体生长速度相等;
a>1时,表示局部生长速度大于整体生长 速度,该局部为晚熟部位; a<1时,表示局部生长速度小于整体生长 速度,该局部为早熟部位。
/jcyzx/index.htm
6、体态结构指数 • 将畜体某部位的生长情况和体尺联系起来 分析,反应家畜体躯各部位的相对发育和 相互联系等总体结构情况的方法。
第二次测定:Y2=bx2a
解以上两方程组,可得:
可得:lgY2=lgb+algx2
lg Y2 lg Y1 a lg X 2 lg X 1
/jcyzx/index.htm
例如:
• 现有某品种猪的生长数据如下,计算其骨骼和屠体的 分化生长: 初生骨重242.7g, 皮、骨、肉、脂总重787.7g;
就胚胎增长速度来看,各种家畜的 差异也很大。在胚胎发育的前中期,绝对 增重不大,但分化却很强烈。
家禽的胚胎发育是在体外进行的, 受环境影响极大,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靠 蛋白和蛋黄。受精在体内进行,当满足于 受精卵发育的外界条件后,受精卵才开始 发育。鸡21天;鸭28天;鹅31天;鹌鹑 17-18天。
注意事项
• 测定数据要求精确可靠;
• 称重应该在早上空腹时进行;
• 体尺测定应该注意家畜姿势和测具的使 用方法。
/jcyzx/index.htm
(二)计算与分析 研究畜禽生长发育规律有两种模式:
时态生长模式-从时态上计算畜体的体重 和体尺或局部的增长。 相对生长模式-表示畜体各部位或组织随 整体增长在比例上的变化。
(3)青年期
定义:从性成熟到生理成熟这段时间。 特点:机体生长发育接近成熟,体型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观察叶芽的结构
叶
茎
侧芽
1、芽的种类:
顶芽 花芽
按着生位 置分类 侧芽 按发生 分类
叶芽 混合芽
茎的生长:顶芽生
长点细胞分裂和伸 长的结果
茎的生长方向与根
相反,一般都是向上
生长。
茎也有沿水平方向 生长的,如草莓。
杨和松等植物还能加粗生长。
叶原基形成幼叶时,先是顶端生长使叶原基伸长成 柱形,然后边缘生长而形成叶的雏形。大多数幼叶的叶 片的生长是全面扩展,但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因而 叶片的形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有些植物的叶基部,有保持分生能力的细胞,叶片 的生长期较长,如韭菜割去叶片上部,叶仍能生长。
小结:
二、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生长点 叶原基 叶芽 幼叶 芽原基 芽轴 叶 侧芽 茎
第6章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
大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
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为一条发
达的主根。在主根周围陆续生 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长 出更细的侧根。 直 根 系
主根
侧根 双子叶植物只要是直根系
大豆的直根系
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向下 伸长,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胚轴 的基部陆续生出许多不定根。这样 的根系像一把胡须,叫做须根系。 单子叶植物主要是须根系
小麦的须根系
3、根系分布的规律:
向地性
向水性
向肥性
根系的分布受到环境中水、 肥料等因素的影响。
观察根尖的结构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的主要部位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裂产生新细胞 保护分生区
小结: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
1 、根系 直根系须Fra bibliotek系2、根系分布规律:向水性、向地性、向肥性 3、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