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极品试题

历史学考研极品试题
历史学考研极品试题

201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一、单选20*2

1、下列古史传说人物被周族奉为始祖的是( )

A、神农

B、后羿

C、后稷

D、契

2、“王与马,共天下”一语中的“王”是指( )

A、临川王氏

B、太原王氏

C、东海王氏

D、琅琊王氏

3、金完颜亮以燕京为首都。称为( )

A、上京

B、中都

C、中京

D、大都

4、以考证辨伪动摇宋明理学基础的清代学者是( )

A、阎若壉,胡渭

B、王念孙,王引之

C、钱大昕,王鸣盛

D、惠栋,戴震

5、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变法方案包括( )

A、废除科举制度

B、废除八股文

C、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D、授予学堂毕业生科举功名

6、民国时期专门维护商人各自行业利益的法定组织是( )

A、行会

B、商会

C、会馆

D、同业公会

7、孙中山提出的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条件不包括( )

A、国务总理须由同盟会员担任

B、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

C、遵守临时政府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

D、新总统在南京就职后孙中山再卸任

8、在中国史学界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的学者是( )

A、王国维

B、顾颉刚

C、钱玄同

D、胡适

9、“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一论断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1960年后在中国内地出版,对近代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大型回忆录汇编是:( )

A、《近代稗海》

B、《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C、《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D、《文史资料选辑》

11、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共同点是( )

①产生于古代巴勒斯坦地区②接受“三位一体”的信条③信奉“摩西五经”

④对伊斯兰教的产生有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1066年征服英格兰的是( )

A、诺曼底公爵

B、安茹伯爵

C、布列塔尼公爵

D、佛兰德伯爵

13、鼓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罗马教皇是( )

A、英诺森三世

B、格里哥利七世

C、乌尔班二世

D、立奥三世

1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三杰”创作的是( )

A、《蒙娜丽莎》

B、《大卫》

C、《西斯廷圣母》、D《维纳斯的诞生》

15、美国通过1846-1848年美墨战争夺取的领土是( )

A、路易斯安那、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新墨西哥

B、路易斯安那、加利福尼亚、内华达、新墨西哥

C、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内华达、新墨西哥

D、亚利桑那、阿拉斯加、内华达、新墨西哥

16、19世纪末,德国威廉二世奉行“建立大德意志,争取阳光下的地盘”的外交政策。

这一政策被称为:( )

A、大陆政策

B、世界政策

C、大陆封锁政策

D、大棒政策

17、1947年印巴分治时,巴基斯坦的领导人是( )

A、苏加诺

B、尼赫鲁

C、真纳

D、纳赛尔

18、20世纪50年代肯尼亚人民进行的反英斗争,史称( )

A、茅茅运动

B、卡弗尔战争

C、土兵起义

D、马赫迪起义

19、下列作品中,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状况的是( )

A、《艰难时世》

B、《萌芽》

C、《镀金时代》

D、《格列佛游记》

20、20世纪的法兰克福学派属于( )

A、存在主义

B、结构主义

C、西方马克思主义

D、解构主义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宣政院

22.十三行

23.法币

24.汉萨同盟

2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26.《黑人法典》

27.魏玛共和国

28.两伊战争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遊學平為人長美色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產曰亦食糠核耳有

叔如此不如無有伯聞之逐其婦而棄之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久之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喪平貧侍喪以先往後罷為助張負既見之喪所獨視偉平平亦以故後去負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斃席為門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張負歸謂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孫予陳平張仲曰平貧不事事一縣中盡笑其所為獨柰何予女乎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卒與女

问题:

(1)在答题纸上对材料加以句读。(10分。错断或漏断1处扣0.5分,扣分不超过10分)

(2)分析并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各种社会观念(15分)

(3)“有田三十亩”而“家贫”,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概括其原因(5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主制乃世间之最崇高者,国王不仅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待补充)一位国王乃名副其实的“一国之主”,是其臣民的政治家长。

……

臣民在议会(不过是国王的首要议事机构和工具)里所恳请之法律,(待补充),议会无权制定任何法律或法令。

——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对议会的演讲》(1610年)

材料二

良好的政府必定有一以贯之,堪与一种哲学体系相媲美的哲学观念(待补充)此人非君主莫属。

君主是国家第一公仆。……最重大的问题。

一个人如为其同等的人推评为杰出人才(待补充)司法的严格执行……这个君主有责任(待补充)终身哨兵。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政治典范》(1752年)

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詹姆斯一世演讲的意图。(10分

(2) 腓特

烈二十所谈到的君主制是一种什么政体?具有哪些时代特征?(10分)

(3) 分析腓特烈二世与詹姆斯一世观点的异同。(10分

四、论述题:31~3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逻辑清楚,文字流畅)

31.从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货币等几个方面分析南宋经济发展状况。

32.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33.分析雅典民主政体和罗马共和政体的异同。

备考2012复习建议及相关重要事项

一.【学校选择建议】

1.关键字:学校的实力(学校的声望、影响)、学校所处的区位(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西部)、学校历史学实力(学术水平、影响力)、导师(你想报考方向的导师的学术能力、声望)、图书资源(图书馆、官方性质的资料馆)。你的选择不外是在其中找一个平衡而已,具体的选择你自己要想好,平衡下各方面的优劣。尽管标题我定的是“学校选择建议”,但事关你的终生大事,我只能将各方面的条件给你简单分析一下,具体由你自己衡量、决定。我不是你,我不能代替你给你下决定或者让你报考××学校。作为过来人,我不能忽悠你;而作为一个成熟的大学生,你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2.解析

(1)按学校的实力分,有几个层级:自主划线院校(俗称“34所”)、非自主划线的985院校、211院校、非211院校。具体到历史学,985院校的历史学实力不一定强过一所211院校,如985级的海大或浙大对211级的西大。不过985院校因其综合实力或者优越的区位优势多少会影响到其复试线。如浙大历

史学尽管是全国20多个文科基地之一、而且浙大(合并之前的杭大)的宋史曾是全国三大重镇之一(另两个是邓广铭所在的北京大学、漆侠所在的河北大学),但如今的浙大历史学实力已经衰落很多了(浙大的文科较曾经的杭大而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但因为报考人数较多、加上招生名额少,所以竞争仍很激烈。而且浙大之类的学校是拿单科线(英语线)撑面子的,它宁可将自己专业课的复试线、总分线降到很低,也不会降低自己的英语线。

(2)学校所处的区位,有几个层级: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西部。尽管国家将大陆省份按区划线,分别为1区、2区、3区,但其实自主划线的985院校是独立于国家划区之上的。而兰大、川大之类的学校多少会因其地域影响其复试线的划分。而南大、复旦之类的学校则是公认的竞争很激烈的院校。

(3)学校历史学实力:代表一个学校历史学实力的大体有以下几个衡量标准:是否是全国文科基地?是否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存在?是否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历史学一级学科下是否有二级学科博士点?历史系(或学院)在编正教授人数?……

(4)导师的学术能力、声望,是一个很难将其量化的标准。不过运用网络还是多少可以一窥其实的。如导师担任的行政或学术职务、导师所获荣誉,再或者是导师的主要作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你不能不考虑的——导师的责任心以及导师能分配给你的时间。再有水平的导师,如果是不负责任的、不能做到为人师表的话,你接下来三年的学校生活将无所事事、甚至因为无事可做而发狂。一个有水平的导师、一个有责任心的导师,如果没有时间分配给你也没有用。如今的社会是“学而优则仕”,很多导师担任行政职务或者学术职务,此类导师总会因为事物繁忙而很难做到对其学生负责。类似例子比比皆是,你大概会因为你导师有多牛×而沾沾自喜,但事实上其中的苦楚大约只有你自己知道——整天没人管你、整天你感觉自己像放羊的星星空虚难耐……

(5)图书资源。能代表某学校学术影响力、学校校风的永远是它的图书馆。你要查查你所报考的学校历史学科的藏书量、藏书质量。另一方面则是你报考的学校所在的城市是否有官方性质的资料馆或其它可用资源。我们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约在全国20名以内,不过主要是人文社科类图书;因为作为一所师范院校,其优势学科主要是文科而不会是工科。所以学校多少年来对人文社科的发展很重视,相关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大多是分配给了人文社科类学科。作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学科,学校多少年来下了很多心血,而正是因为如此,学校的历史学积淀很深厚。

二.【相关科目复习建议】

1.政治、英语复习建议我已经发过了,链接如下: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613823.html,/t3443528p1

2.历史学统考复习建议

今年历史学统考有了一定的改革,将解答题改为论述题。相对而言,今年的三道论述题目大约是因为新题型,所以难度不大。其中有一道是从多个方面概述南宋经济,答上三言两语很容易,但要答的尽量全、尽量完美则还是有一定难度。因为南宋经济是一个很大的专题。另两道论述题则是让纵向(即时间)分析两个相近(或相联系)事物的影响(或异同)。题目也不是有多难。

今年的论述题,让我越发感觉做笔记的重要性。因为09年复习之时我做笔记的方法也大体上同按上述出题思路有很大的吻合之处。尽管中学、大学时代我几乎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但因为之后向几位师兄师姐请教过学习经验,他们告诉我做笔记对复习、备考是很有效的。

历史学统考,考的还是你的基本功、基础还是教材。我复习的时候教材认认真真过了7遍左右,在书上将容易忽略的重要知识钩画一下,下次再复习教材的时候会加深印象。复习的时候做笔记是必须的,因为教材上面的知识很散,你

大脑中不容易形成知识体系,而且因为教材没有完美的,所以知识的补充也是必须的。下面我列举几个做笔记的好处:a、做笔记是过程,不是目的,做笔记尽管会费一定时间,但效果也很明显的。如果你复习时间较充裕的话建议做笔记,因为不做笔记的话,你周而复始的过教材会导致效率低下、也容易让你产生厌倦的情绪。b、笔记是一目了然的,几个月的复习会让你大脑中产生一个互相关联的知识体系。考试时候答题的话,能迅速组织好语言、尤其是做论述题能减少很多阻力。

我只谈下我的学习方法以及我的认识,天下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一位师兄是国庆后准备复习的,复习了一个月的政治英语后,将精力主要放在了历史上面,结果考了350+(2009年)。所以,各位若认为我的学习方法有用可以参考一下,若认为不适合你方法此段即可。2010年的考题解答题西汉诸侯国问题我做过笔记、另外名解我基本上是按山东大本来的,而且我平时做笔记多少对山东大本上的名解有一定补充。之所以我做笔记是因为我从小喜欢历史,所以功底自认为还可以,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做。各位可以酌情参考。

做笔记的办法,因人而异,我只介绍下自己的方法。我用的辅导书是山东大本,而山东大本总结的知识很不错,书上没有的、你认为自己不会的或者是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可以补充,笔记可以写在山东大本上面,不过因为考虑到山东大本的纸质建议你还是写在笔记本上。

方法一:按时间顺序。古代的国家历史演变纷繁无序,你过3遍教材也不一定能记住它的历史演变,但你做一次笔记,永久有效的不会忘了。如古印度,它的历史分期基本是:哈拉巴文化时期——吠陀时代——列国时代——孔雀时代(阿育王)——笈多王朝——戒日帝国——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2010年历史学统考有道题是“概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很多因为对时间(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所以三大中心很多人大错了,只要你答错一个,10分没有了。

但如果你做过笔记的我不信你会答错。因为古希腊、古印度我是做过笔记的,古印度、古希腊的历史演变已经印在我大脑中了,所以答题时完全不用多想。

方法二:按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地域或有相同之处的事物之间的关联、区别。像我上面列举的题,其实性质上是列举了同一时间段三个不同地域的文明。再举个例子,古代西欧、中国、日本庄园制的不同,也不定会考出来。

方法三:单列重要的名词解释。因为教材上很多名解是没有的,或者是没详细介绍,你可以用百度+维基查,每个名解总结200字左右即可。

你可以在过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也可以在对教材上面的知识已经有了个差不多了解后再做。笔记在精不在多,笔记记录的是知识体系。我是在09年9月份买了山东大本(我用的是09年版的)后,将山东大本、教材结合起来做的笔记。山东大本上有的没必要再做了。

另:我复习历史大约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所以笔记没记多少(大约1万多字)。毕业之后笔记已经放在了朋友所办的辅导机构,教材、辅导书已经免费送人了。所以请各位不要再给我发消息索要相关资料。

三.【信息】

1.信息很重要,不要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只知道复习。考试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信息是很关键的。不要以为我在吓你,因为信息不全或者几乎不知道任何相关信息而后悔莫及的人多了去了。举个例子,西北大学是一所2区院校,作为一所历史学牛校,竞争不小。而且西大的招生名额是很少的,中国古代史大约只要个位数(因为导师也只不过有4位而已)的统考生(不包括保送生),结果有人以为西大竞争难度不会有多高,导致2009年西大中国古代史报考人数爆满,复试线达到了350多分,很多人欲哭无泪。本来已经是不低的分数了,但只能调剂到一所非211院校了。

你要知道学校的奖学金政策、每年的报考人数以及录取人数(或报录比,不过部分学校是从不公布的)、学校的复试线(单科线、总分线)、学校公布初试成绩的时间以及复试时间(因为部分学校公布成绩太晚或复试时间太晚,会使一部分考生失去调剂到其他较好学校的机会)、你要报考的导师的方方面面(学术能力、责任心、人品之类)。

2.搜集信息的方法

(1)多加几个QQ群,多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不会有什么不同;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以后,则实现了信息共享。(注:论坛是严禁发QQ群信息的,处罚很严重;请去分类信息查找)。

(2)尽量多认识几个你报考学校的师兄师姐,因为学校的政策、事情,本校的学生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3)如果你想报考某所学校的话,可以去其学校官方论坛(如我们学校的官方论坛是“师大路论坛”;另外还有“积学论坛”,但好像仅限校内用户浏览)注册一个ID发帖咨询相关信息。而且,也很容易找到几位热心的师兄师姐。但记住:态度要诚恳。不要装×吹嘘自己本科是什么985或者211。有电脑的没电脑的要学会使用资源,不要告诉我大学快4年了你用电脑只是为了下爱情动作片。

(4)另一个方法则是在论坛发帖咨询,论坛高人还是很多的、而且热心的版友也很多。

四.【教材、辅导书】

近几十年来,出过的历史学教材有很多种,但在今日还能再版的则只有很少的几种了。我已经一再谈过,没有完美的教材,只有相对较好、较实用的教材。教材的选择,长孙版主已经介绍过了。我只谈谈很多人用的、俗称“11本书”。

中国古代史是福建人民出版社的,由朱绍侯主编,2卷本,相对较厚的2本。很经典的一套教材,先秦史方面用去了很大的篇幅,只不过统考对夏商周三代的史实考的很少,因为夏商周三代很多东西是没有定论的。而且它包含的史实较多,尽管部分内容编的较散,而且部分章节因撰稿人不同甚至还有相悖之处,但总体而言,本书还是一部较实用、适合应试的教材。

世界史是高教社出版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论再版次数,国内没有任何一套世界史教材能赶上它,在国内地位很高。但缺陷也是很明显的,本书版本有不少错误,但不影响阅读。另外本书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内容编的太散了,尤其是世界古代史,没有基础的话教材不过个几遍不会有什么印象的。经典是经典,如果各位能吃透六卷本,而且时间充足的话建议选择它。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书局版的,是李侃编的,单本。很不错的一本书。

辅导书大约很多人用的是山东大本了,我也用的它。尽管09年山东大本上面有很多知识同考题有重合之处,但之后的几年山东大本则感觉没想象中好了。因为不少人用山东大本是希望考试能考出几道上面的题,而遗憾的是往往事与愿违。但我认为山东大本对知识的总结是所有教辅中很不错的一种了。

其它教材或教辅请阅。上面有已考过的版友介绍的自己用过的资料以及对其的评价。

相关重要资料:

一、历史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校名单(全版)(1)历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2)其它历史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复旦大学(2):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2):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2):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

云南大学(1):专门史

厦门大学(1):专门史

西北大学(1):专门史

东北师范大学(1):世界史

吉林大学(1):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武汉大学(2):中国古代史、世界史

华中师范大学(1):中国近现代史

湖南师范大学(1):中国近现代史

首都师范大学(1):世界史

南京大学(1):世界史

中山大学(2):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四川大学(2):历史文献学、专门史

陕西师范大学(2):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

清华大学(1):专门史

山东大学(1):中国古代史

注:以上不包括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二、历史学国家级文科基地

(1)985级自主划线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

(2)985级非自主划线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3)211级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4)非211级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

注:文科基地是很多年前中央组织评定的,如今早已不评了。其它,如清华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不是全国文科基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