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八 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述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合集下载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_高中地理_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_高中地理_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知识架构本节内容乍看上去,好像完全是历史知识。

但其主旨是要求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世界近现代政治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

课本以两次世界大战为线索、世界政治地图为依据分析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重点说明了当今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新趋势及其特点。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介绍了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是研究“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而“多极化”就是二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结果和趋势。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和冲突”是“多极化”在当代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材用案例的形式说明了在新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下,地缘合作是必要的,而冲突也是必然的。

这三部分内容看似离散,其实联系十分紧密。

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这条主线把课本中的历史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另外,课本上关于阿以冲突的案例,可以对指导学生分析当今世界大大小小的地区冲突具有示范意义。

2.教学目标(1)识记目标:了解当代世界政治地图形成和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历史知识,收集资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政治地理学的方法分析当前地区合作或冲突事件。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努力培养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

3.重点和难点(1)重点: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

(2)难点:分析国际政治地缘合作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教学思路设计1.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涉及到很多历史知识,如一二次世界大战、东欧巨变、中东战争等。

在目前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只学习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其他内容尚未涉猎。

所以在从地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必须适当补充未学的历史知识。

阿以冲突是世界的热点问题,课前让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途径搜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根据学生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言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地缘合作和冲突的原因。

2.课前学生准备:把全体学生分为三组搜集资料,“两次世界大战”、“东欧巨变”、“中东战争”各一组。

高中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高中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高中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和平与发展是现在社会的主题,但因为政治、历史的原由,世界仍不平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这部分知识成为高考命题很好的切入点。

复习中应关注地区合作组织与世界热门地域等,应认识这些地域的地理环境及热门事件的原由、背景、影响等。

1、世界主要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地区成经济组织立建立宗主要成员特色时旨间荷兰、比利时、卢森经济货一般堡、法国、德国、意大利、币结盟,共同说来,“教英国、奥地利、丹麦、爱外交和安全师”观点尔兰、希腊、西班牙、葡政策,司法和之形成经萄牙、芬兰、瑞典等警务合作1历了十分993 年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内部联系比较密切,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博士)《春秋谷梁疏》曰:“ 者教人以不及,故也”。

儿的“”,其就是先秦尔后代教的称之一。

《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教之弗”其“ ”当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货真价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教授知识的对象和自己明确的职责。

其实,任何都离不开死记硬背,重点是记忆有技巧, “死记”以后会“活用”。

不记着那些基础知识 ,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特别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单靠剖析文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一定从基础知识抓起 ,每日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语 ,以及丰富的词语、新奇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容。

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 ,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 ,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 ,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 ,熟记几百篇文章 ,写出的诗文也是字琅琅上口,成为博学多才的文人。

为何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 ,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 1978年就尖利“中小学文教课成效差 ,中学文生文水平低, ⋯⋯十几年上数是9160,文是 2749,恰好是 3 0%,十年的 ,二千七百多 ,用来学本国文 ,倒是大多关,莫非咄咄怪事! ”刨根问底 ,其主要原由就是腹中无物。

高考地理热点复习: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高考地理热点复习: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2019高考地理热点复习:政治经济地理格局高考地理有许多学问点须要考生驾驭,只有驾驭了相关的学问点才能在考试的时候轻松答题,为此下面xx为大家带来2019高考地理备考: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相关学问点,希望大家能够记忆好这些学问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地理复习水平。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①政治地图含义: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内容: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改变主要缘由: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②第一次世界大斗争及其影响大战缘由:重新瓜分世界结果:协约国成功;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③其次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德日意结成轴心国集团;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成功战后:英法严峻减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社会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头末出现分裂,到20世纪60年头末解体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限制实力减弱20世纪80年头末起先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苏联解体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气中心(3)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地区冲突和斗争不断:阿以冲突、海湾斗争、科索沃斗争等2019高考地理备考: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相关学问点xx为大家带来过了,大家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多归纳地理学问点,这样才能进行联系记忆,从而驾驭好大纲要求的地理学问点。

初中地理世界经济与政 治格局知识点

初中地理世界经济与政 治格局知识点

初中地理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知识点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部分。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现象和趋势。

首先,我们来谈谈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化。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得益于他们率先开展的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技术大幅提高,商品生产能力迅速增强。

英国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世界工厂”,其制造业产品畅销全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逐渐崛起。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国内市场以及不断创新的技术,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经济上的优势更加明显,美元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货币。

到了 20 世纪后期,日本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日本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注重教育和研发,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如今,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除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传统经济强体外,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

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拥有丰富的石油、矿产等资源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仅仅依靠资源并不能保证长期的经济繁荣,技术创新和教育水平同样关键。

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

政治格局是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各个国家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

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冷战期间,世界被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5.1世界地理概况总结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1

5.1世界地理概况总结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1

5.1世界地理概况总结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世界地理概况总结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一、本部分学生的问题
1、世界主要大洲的经纬度、轮廓、地形特征?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3、怎样理解综合国力?
二、主要高考考点与重点内容总结
世界地理概况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概念区分--
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海(边缘海、内海、陆间海)、洋、海峡
(2)海陆分布--海洋占71%,陆地占29%
(3)七大洲、四大洋分界线,面积比、海拔高、深度比(4)重要海峡
2、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岭、海盆。

高二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点

高二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点

高二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点
导读:本文高二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点,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交通和信息)、跨国公司。

主要区域经济集团西欧、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

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重视三农、计划生育、独立自主外交。

(财务知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财务知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财务知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网络 单元知识结构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边缘地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四、综合国力竞争重点讲析 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世界政治地图概念: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2.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14—1918年起因:由于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意三国)与协约国(英、法、俄三国) 结果:协约国战胜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后,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地图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领土大大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欧洲出现了波兰、芬兰、匈牙利等新的国家;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综合国力竞争主要构成要素时间:1939-1945年起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交战双方:轴心国集团(德、日、意三国)与反法西斯同盟(苏、美、中、英、法)结果:轴心国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美苏强大,英法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东西分裂,美苏两大阵营形成,成为东西对抗的两极格局。

(2)亚非拉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

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美苏两极格局走向分化2.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1)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20世纪50-60年代)(2)西方阵营的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美国控制能力有所减弱)(3)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20世纪80年代)(4)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3.世界多极化的表现:除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外,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力量中心4.目前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想搞一极独霸,但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雄厚的欧洲和日本,前者向政治一体化迈进,后者一心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国际座标未定、但地位和作用重要的俄罗斯,拥有1亿多人口、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工业基础军事实力;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占全球4/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pptx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pptx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国家间地缘政治冲突和合作的特点及其表现 2、当前一超多强格局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3、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你知道吗?__聚焦伊拉克 2
0
0

3 .
英3
对.
伊2
拉0





美英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大事记
3月20日(伊拉克时间),美英联军向伊 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 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 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 战争开始。
“今天对所有阿拉伯人来说成为悲哀的一天”。 澳大利亚决定参加美英对伊战争
欧盟轮值主席国希腊外交部长帕潘德里欧20日说, 韩国总统表示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发动 欧盟对未能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伊拉克问题表示遗憾, 的战争
并说战争给欧盟与美国的关系造成了严重危机。
பைடு நூலகம்
你怎样看?
1、美英籍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反巩作 战”而对伊开战,你认为其真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 《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
于 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中东和平路线图
美国 白宫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2002.6
你如何看?_阿以冲突
1.巴基斯坦问题;2.耶路撒冷问题; 3.被占领土问题;4.水源问题
83人死亡,125人受伤。
克 10月26日,美国占领当局在巴格达的“心 发 脏”——拉希德饭店遭数枚火箭袭击,造成1死
17伤。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幸免于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航能 航运的咽喉要道, 力小于 被称为日本、中 等于25 国的“海上生命 万吨 线”
交通 要道
示意图
位置
沿岸 气候
重要性
波斯湾通往阿
备注
密度流: 表层海水 从阿拉伯 海流向波
伊朗与阿拉 霍尔木 兹海峡
伯半岛(阿
曼)之间;
热带
沙漠
拉伯海的喉, 波斯湾沿岸石 油出口的道,
沟通波斯湾 气候
与阿拉伯海
世界著名的
温线在北美大陆西岸向低纬度弯曲。第(2)题,据题意知喀什
为东五区,区时为6月10日8∶00,甲地为西八区,区时为6 月9日19∶00,此时为夕阳西下。第(3)题,乙地位于 40°N~60°N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分 布最广的大洲是欧洲。 [答案] (1)A (2)C (3)C
考点二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本考点的考查综合性较强,联系知识较多。
从全球看,世界经济的
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西 家输出产品、 欧,通过对外掠夺和殖 资本和技术 民进行扩散,使核心地 主要向发达 区扩散到北美、日、澳
方”),主要分布在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
国家提供原 等地,拉美、非洲和亚
料和燃料 洲变成边缘地区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科技进步(缩短世界距离,加强了全球联系),跨国公司
透。
4.人文地理复杂。例如,种族隔离政策曾使南非长期动荡;
巴尔干半岛多民族聚居和杂居,历来就是欧洲的“火药
桶”;中东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并分化出许多派系, 矛盾错综复杂,战乱丛生。 5.地缘战略位置重要。例如,中东是前苏联南下路线与西方 集团维持东西联系路线的战略冲突区;中美洲是美国的
“后院”,它坚决地排斥了前苏联的渗透并与古巴敌对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特征显著;西


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
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南 美 洲
三大地形区:西
部山地,东部高 原,中部平原低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大陆西岸 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 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集型工业发展;南亚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纺织品
的供应地;撒哈拉以南非洲基础薄弱、吸引外资条件差; 北非和西亚困难较多,发展中国家差距将扩大。
四、公司全球化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生产中心在本国,通过代理、订单把产品销往 国外。 2.第二阶段:生产中心在本国,在国外设立销售机构。 3.第三阶段:在国外投资建厂,研发中心在国内。 4.第四阶段:进一步把研发中心转移到国外。
交通要道图的判读 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以海峡、运河图等为背景,考查 考生气候、水文及相关的时空计算、空间定位等综合知识 的试题出现频率较高。
对海峡、运河的区域定位,一要根据经纬度位置,二
要根据海陆轮廓和海峡、运河的形状、走向等。此外还要 根据题目给定的相关地理特征描述或其他地理特征等。
复习时要选择常见的且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海峡和运 河区域图进行研读,强化记忆。还可以与设置航海路线结 合起来,通过航线将相关的海峡、运河贯穿起来,比较记 忆。针对重要的海峡和运河,要把其位置、交通重要性及
2.自然资源丰富。例如,波斯湾是“世界石油资源的宝库”,
中亚是“当今世界最后一片尚未开发的油气丰富蕴藏地”。
这些地区对某些发达国家来说,是廉价的原料、燃料仓库, 维系着经济命脉,必须取得对它们的控制权和支配权。 3.自然环境分隔。例如,中东和中亚高原山地和沙漠广布, 东南亚和中美洲峰谷相间、山高林密或海岛孤立。这些破碎、 复杂的环境一方面不利于居民的交往融合,使其缺乏凝聚力 和向心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分裂势力的生存和外来势力的渗
岬角上,印
度洋和大西 洋的交汇处
海气

上要道之一,
西方国家称其 为“海上生命 线”
交通
要道
示意图
位置
沿岸
气候
重要性
备注
大不 英吉 列颠 温带
北海通向大西洋
的航运要道;也 是亚欧航线必经 的要道;是世界 上货运最繁忙、 通过船只最多的 海峡 受北大西
利(多
佛尔) 海峡
岛与
欧洲 大陆
海洋
性气 候
洋暖流影
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 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 意图,完成(1)~(2)题。
(1)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C.便利的交通 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B.大量廉价劳动力 D.教育水平较高
)
(2)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 ( )
(推动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1.发达国家具有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科学技术基础雄厚、 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等优势,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
融市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2.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需要引进资金和技术。 加上政局动荡,南北差距扩大。
3.拉美地区发展较快;东亚、东南亚吸引外资较多,劳动密
A.IT产业迅猛发展
C.便利的交通
B.自然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大
[考点定位] 本题是一道概念性问题,通过阅读题干材料 概念,理解问题设置的背景。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和途径,以及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 服务外包企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阶段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工业相对较差的发达国家,说 明看中的是教育水平,即劳动者的素质;近年来中国新兴 产业发展快,有一批优秀的专业团队,是承接服务外包的 重要力量。 [答案] (1)D (2)A
“石油海峡”
斯湾,底
层相反
交通
要道
示意图
位置
沿岸气

重要性
备注
福建与
台湾
东亚至印
台湾之 亚热带、度洋地区、 东侧暖 间,沟 热带季 西欧的航 流;西 通东海 风气候 运要道之 侧寒流 与南海 一
海峡
交通 要道
示意图
位置
沿岸 气候
重要性
备注
超级油轮必经
位于非洲大 好 望角 陆最南端的 地中 之地,是世界 上最繁忙的海 西风 漂流
世界国际贸易货
运量最大的国际 运河;比绕好望
地峡
角航程缩短8
000~10
交通 要道
示意图
位置
沿岸 气候
重要性
备注
国际贸易货运
南、北美 热带 量仅次于苏伊 士运河;比绕 充分利用 天然湖泊 开挖而成

麦哲伦海峡航
程缩短14 500 千米
交通 要道
示意图
位置
沿岸气候
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
大 洋 洲 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 区:西部高原,中部平 原,东部山地 润气流深入内陆,东侧 降水较多,气候区呈狭 长分布;西侧背风坡, 降水少
七大洲的经纬度定位 1.选取几条重要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
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30°E、60°E、
至今。现在,东南欧、东亚、中亚的战略地位正在上升, 已成为国际势力争夺的重点。
[例2]
(2010· 吉林模拟)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
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业务, 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模式。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
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当前,全球服务外包
世界热点地区主要因素分析 纵观多年来出现在中东、东南亚、南亚、中美洲、非洲等地 的世界热点,它们的形成大多具有以下几个地理条件: 1.地理区位优越。例如,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东
南亚是“东方十字路口”,南非是西方的“海上生命线”。
这些地区最富有政治、经济价值,是国际势力争夺的重点, 是形成热点的基本前提。
A.冬雨夏干
C.温和少雨
B.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解析:根据图示轮廓和海陆分布可以看出,A是直布罗陀海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 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 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
欧 洲
海拔最低,以平原、
山地为主,冰川地形 广布
东大陆性逐渐增强
平均海拔高,冰雪陆面对阳光
南 极 洲 冰雪大陆,海拔最高
反射强烈,是酷寒原因之一
大洲

地形特征
三大地形纵列分 布:西部山地, 中部平原,东部 高原和山地
命题 方向
在复习时,既要联系世界主要国家经济特征、
世界主要贸易往来等,又要联系前面的工业地 域和工业转移。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是熟 练掌握本要点的关键。
一、经济活动的扩散
国家 发达国家(所谓“北方”): 主要是一些欧美国家和日 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非等 发展中国家(所谓“南 特点 向发展中国 影响
[网控全局]
[把脉高考] 一、考情回顾 从历年高考看,侧重考查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综 合国力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热点区域地区的地理特征等知 识点。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T6~8考查某跨国公司全球化 历程,重庆文综T5~7比较考查四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二、考向前瞻 1.综合区域地理、世界经贸往来、工业集聚和扩散等知识考 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也是今后命题重点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联系起来综合复习。
下面是世界重要的海峡、运河相关内容列表比较:
交通 示意图 位置 沿岸 重要性 扼欧、亚、非三 亚、非 地中海 气候、 热带沙 漠气候 洲交通要冲,是 备注
要道
气候
密度流:表层 海水从地中海 流向红海,底 层相反;通航 能力小于等于 25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