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地理.ppt3.ppt2013.9

合集下载

政治全球化 PPT

政治全球化 PPT
• 第一,对国家主权观念产生冲击。 • Second, dispersing and weakening of
state power. • 第二,国家权力的分散与弱化。
• Third, the national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more cooperativeபைடு நூலகம்and coordinated way.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世界政治的全球化
Politics is not only
a serious topic ,but also a sharp topic.
政治是一个严肃的
话题,也是一个敏感 的话题
• 政治全球化受到经济 全球化的驱动 。
•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政治从一国走向全球, 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 紧密联系,国内政治 有时得服从国际政治。
• Global politics leads to multi-polarization.
• 政治走向全球化带来 另一个对应的结果是 政治多极化。
The new phenomen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感谢聆听
• 第三,国家处理国际事务更多地采取合作与 协调的方式。
• Four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impact on the world political pattern.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PPT课件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PPT课件

1.综合国力的 要素
基本要素
军事力量:主要反映在常规军事力量 和战略核力量两个方面
内政和外交
科学和技术
精选ppt
14
2.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1)坚持 改革开放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设小康社会。 (2)实施科教兴国和 可持续发展 战略。 (3)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 (4)实行 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坚持 独立自主 的外交战略,加强 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壮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力量。
精选ppt
1
【考纲点击】 1.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2.国家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4.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6.综合国力的影响。 7.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精选ppt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情播报】 1.以世界热点地区(如阿富汗、伊拉克及朝鲜半岛等)的冲突
答案: B
精选ppt
21
精选ppt
22
1.图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精选ppt
23
2.阿以冲突的主要原因 阿以冲突既有内部原因,也与帝国主义国家插手中 东事务有关。具体如下图分析所示:
精选ppt
24
1.“二战”后,在全球性对抗和大战危险减弱的同时,地区性
冲突和不安全因素增多,甚至爆发局部战争。据此回答
()
精选ppt
17
解析:经济区域化主要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的合作与联 系。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梯,有利于实现经济全球 化。“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发展中国家同发 达国家间的竞争,从总体上看,无优势可言,无“扩大竞争 优势”。 答案: B

【地理课件】世界政治地理格局(2)

【地理课件】世界政治地理格局(2)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 下向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 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这 次战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1949年2月才停 战。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超过 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范围的5731平 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有近100万巴勒斯 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中东 地区开始了漫长和谈之旅。到1996年, 阿以双边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过10多轮会 谈,巴以和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双方 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并进入有关巴勒斯坦 最终地位的谈判。约以关系也出现飞跃, 1994年约以签署结束战争状态的华盛顿 宣言并签署和平条约,实现了关系的正 常化。叙以之间围绕戈兰高地的谈判也 时断时续。然而,由于美国政府有意偏 坦,以色列政府有恃无恐,未能彻底执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 从阿拉伯半岛迁移并定居巴勒斯坦,成为这 里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莱各部 落迁入这里,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 王国。历经千年战乱,兴亡交替。罗马帝国 入侵使犹太人惨遭杀戮厄运,到公元132年, 犹太人几乎全被赶出这一地区,逃向世界各 地。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 部分,与当地土著居民同化的巴勒斯坦阿拉 伯人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
1947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 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 斯坦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以色列国 1948年成立后,随即与阿拉伯国家进行 了5次大规模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 冷在内的大量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 勒斯坦人沦为难民。以色列还在被占领 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兴犹太人居 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 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以侵埃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 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著名国际通航运河,扼欧、亚、 非三洲交通要道,据有重要战略和经济意义。 1956年7 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 年10月29日晚,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入侵埃及领土西 奈半岛。30日,英、法向埃及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 占领苏伊士运河区的三个主要港口——塞得港,伊士美 利亚和苏伊士。埃及政府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31日, 英、法入侵埃及领土。英、法、以的侵略战争,遭到埃 及军民的英勇抗击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遣责。 11月2日 ,联各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决议要求各方立即 停火。11月4日,联合国组成紧急部队监督停火。11月5 日晚,以色列被迫同意停火,英、法也于6日表示同意 停火。12月22日,英、法军队从埃及撤退,以色列军队 于1957年3月撤出了埃及领土,从而以侵略者的失败结 束了这次战争。

全球政治地理空间格局

全球政治地理空间格局

全球政治地理空间格局由于主权国家是国际级政治地理单元的基本要素和行为主体,因此主权国家之间的空间利益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就成为研究的重点。

这种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国际政治学中称为国际关系,在政治地理学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或地缘政治格局。

了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对认识当前和未来国际关系的特征,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强化国家的国际地位,进而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的殖民体系,形成了以美国和前苏联为首的两极对抗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和前苏联取代了所有其它列强,成为世界上真正的超级大国。

由于美国固有的霸权主义和前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以及各自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当他们并肩消灭了共同的敌人后,便按照大国的势力范围构筑各自的帝国。

于是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地缘政治对抗。

这种对抗的形式是"冷战",主要手段是军备竞赛和武力威胁,争夺重点在欧洲大陆和亚洲边缘地区,其影响涉及到世界每个角落。

战争首先使前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他扩展了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将东欧、外蒙、中国东北及朝鲜北部置于其势力范围之内,继而建立了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成立了"共产党情报局"(1947年),抛出了"莫洛托夫计划"(1947年),成立了"经互会"(1949年)和"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战争也使美国成为"支配半个地球命运"的大国。

他通过"马歇尔计划"(1947年)。

"日本复兴计划"控制了西欧和日本,通过制造德国分裂(且948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分别与日本和朝鲜及我国台湾签订"共同防务条约"(1951-1955年)、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954年)等战略措施实施对欧亚大陆共产党国家的"遏制"政策。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_高中地理_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_高中地理_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知识架构本节内容乍看上去,好像完全是历史知识。

但其主旨是要求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世界近现代政治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

课本以两次世界大战为线索、世界政治地图为依据分析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重点说明了当今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新趋势及其特点。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介绍了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是研究“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而“多极化”就是二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结果和趋势。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和冲突”是“多极化”在当代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材用案例的形式说明了在新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下,地缘合作是必要的,而冲突也是必然的。

这三部分内容看似离散,其实联系十分紧密。

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这条主线把课本中的历史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另外,课本上关于阿以冲突的案例,可以对指导学生分析当今世界大大小小的地区冲突具有示范意义。

2.教学目标(1)识记目标:了解当代世界政治地图形成和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历史知识,收集资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政治地理学的方法分析当前地区合作或冲突事件。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努力培养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

3.重点和难点(1)重点: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

(2)难点:分析国际政治地缘合作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教学思路设计1.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涉及到很多历史知识,如一二次世界大战、东欧巨变、中东战争等。

在目前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只学习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其他内容尚未涉猎。

所以在从地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必须适当补充未学的历史知识。

阿以冲突是世界的热点问题,课前让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途径搜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根据学生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言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地缘合作和冲突的原因。

2.课前学生准备:把全体学生分为三组搜集资料,“两次世界大战”、“东欧巨变”、“中东战争”各一组。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2.推动经济全球•跨国公司: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
• 化的主要因素 •
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
• 的空间扩散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 济地理格局
••发达国家 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3.经济全球化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 和•资金 • 的地理意义 •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更加突出,南北差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 济地理格局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1.世界政治地图
•(1)内容: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地理位置
•国界
• 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 土
、管辖范围、 •经济
和领
• 轮廓等。
•(2)演变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 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

2020/12/11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 济地理格局

【考纲点击】
•1.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2.国家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4.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6.综合国力的影响。
•7.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距 • 可能扩大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 济地理格局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内向的•保护性
•1.特点 •外向的•竞争性
•2.作用: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全球化 的阶梯。 •3.主要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 • 组织。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 济地理格局
•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
•1.经济活 •发达国家 •输出:•产品 、资本和技术

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1.政治地理格局的概念:政治地理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边界、政治力量分布、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总体状况。

2.政治地理格局的分类:根据各国政治制度的不同,可以将政治地理格局分为民主政治格局、集权政治格局、君主专制政治格局等。

3.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如古代的希腊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近代的民族国家兴起、现代的全球化进程等。

4.两极格局:冷战时期,世界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两极格局。

5.一超多强格局: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一超多强的政治地理格局。

6.多极化趋势: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如中国、印度、巴西等,推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当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中,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如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乌克兰危机等。

三、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对国际政治的影响1.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不同政治地理格局下,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有所不同,如冷战时期的对立和联盟,当代的一超多强格局下的合作与竞争。

2.国际组织与多边合作: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对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国际多边合作产生影响,如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3.全球化进程: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推动全球化进程,如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

四、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发展趋势1.多极化加速: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向多极化加速发展。

2.地区热点问题缓解:随着国际政治力量的调整,一些地区热点问题有望得到缓解,如中东和平进程、朝鲜半岛无核化等。

3.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在多极化格局下,各国间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将更加激烈,如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

4.网络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政治地理格局逐渐形成,对国际政治产生新的影响。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PPT课件 1 人教课标版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PPT课件 1 人教课标版
HOME
被占领土问题 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先后占领了
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和埃及、叙 利亚等国的领土。而且以色列拒不 归还部分被占领土,并兴建定居点。
HOME
水资源在中东的重要性
以色列境内无大河,北部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 缺水严重。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通过约旦河西岸 和戈兰高地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河水,还在被占领土 上抽取地下水。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HOME
地区性冲突的影响因素
民族和宗教矛盾 领土纠纷 资源问题 外来势力干涉
例举一些地区性国际组织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欧盟、东盟等。
第二节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边界与边疆
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1 拥有确定的领土
2 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 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 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 拥有主权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四、政治地理过程
一、政治扩散
二、政治整合
三、政治分离 四、主权的变化
(一)政治扩散
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
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被称为政治
扩散。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种。
政治扩散示意图
社会主义制度地域扩散路线
资本主义制度地域扩散路线
(二)政治整合
政治整合 :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 元,因为某种权利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 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
主航道
乌苏里江畔界碑 中哈边界铁丝网
中越53号界碑
中巴边界界碑
中蒙边界界碑
中俄土字牌
韩朝边界铁丝网
2、海洋国界(领海)的划分
(1).领海的定义: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之下的 与其海岸线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沿海 国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侵犯一国领 海或其上空就是侵犯该国领土。 (2)领海宽度的确定: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 公约》没有诞生之前,国际上关于领海宽度没有统 一规定,各沿海国根据主权可以按本国地理特点、 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 益和国际航行便利,合理地确定其领海范围。
国家级 主要分为三个级别: 国际级 国内级
国家级: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国际级:即由若干主权国家组成的区域性或 全球性国家集团 国内级: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国际级政 治地理单 元
政治地理结构
政治地理结构:又称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世 界战略格局或国际政治格局。它是指活跃在国际 舞台上的各种战略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国际政治地域的总体框架结构。 一、政治空间结构: 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 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 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政治地域结构。 二、政治实力结构: 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 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 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政治地域结构。
俄罗斯(1707万平方公里)
加拿大(990万平方公里) 中 美 国(960万平方公里) 国(930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摩纳哥和梵蒂冈,面积分别 为1.89平方公里和0.44平方公里。
美国地理学家M.I.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 小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所作的规模分类

特小国:面积不足2.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山脉 河流 自然国界 湖泊 海洋 界碑,界桩, 1、陆地国界的类型 人为障碍 界墙,铁丝网 人为国界 以经纬线为界 数理国界 文化国界 以文化因素为界,如宗 教
主航道 中心线
中心线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国家产生和消亡的政治地理背景 国家的空间范围——领陆、领水和领空 国际领土与边界争端 国际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产生的地缘政治背景。 综合国力评估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研究 行政区划研究
第一节

政治地理要素
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地理单元 政治地理结构 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现象

意 大 利 ( 狭 长 型 )
印度尼西亚(破碎型)
圣 马 力 诺 ( 穿 孔 型 )
中 国 ( 陆 海 兼 备 )
(三)领土位置
(1)沿海国 按照国家领土的地理 (2)内陆国 位置可以将国家分为 (3)岛国 (4)群岛国 国家领土地理位置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对 外联系特别是国防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
政治地理现象:附加在地理环境上的政治活动 形态。或者说,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 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利(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 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 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地理 环境是相对稳定的)。
政治地理单元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 文化条件下形成、有具体政治组织支配、具 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成为政治地理单元。
国家领土:国家无论大小,均要占据一定的 地表空间,国家主权所及的空间范围被称为一国的 领土。 领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领土仅包括 领陆,而广义的领土则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它 们是组成国土的三个基本要素,均处于一国主权的 管辖之下。 国家主权:是指国家为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 和不受侵犯,以及为实施有效统治而采取任何措施 的权力。
领土的空间构成
领陆:国家领土的陆地部分。 领水:国家主权管辖之下的水域,包括河 流、湖泊、内海、内海湾、领海(以上为绝 对主权)、海洋经济区或海洋渔区(相对主 权)。 领空:领陆和领海的上空,其高度没有明 确规定,一般是指常规飞行器所能飞行的最 大高度
(一)领土规模
国家面积有大有小,十分悬殊。 在世界190多个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依次为
小国:面积2.5万~15万平方公里之间的国家; 中等国:面积15万~3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大国:面积35万~250万之间的国家; 特大国: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领土的形状特点,可以将世界上的国家 分为六类 (见教材) 2、另外一种同样是按照国家的平面轮廓和领土构 成将国家分为以下几类: (1)团块状国家 (2)几何形状的国家 (3)狭长型国家 (4)串珠状国家 (5)穿孔型国家
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1 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 征,必须是全国的交通中心,有的首都还是全 国的经济中心。 起源型核心区 2 核心区: 经济型核心区
四、边界与边疆
边界:是指国家主权所及的界限。或
者说,国与国之间的界线被称为边界。在地 图上表现为一条线。
边疆:是指临近国界线的一定范围的
区域。在地图上表现为一个带状区域。
第十一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政治地理要素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国家权利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政治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政
治事象的地域分布、空间组合,政治地
域形成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世界政
治地理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并且预测其
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