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小学·典故大全:濠梁鱼_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完整版PPT课件

你觉得庄子、惠子谁更有道理?到底庄子是知鱼乐,还是不 知鱼乐?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借偷 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庄子追求“天地与我 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 绝顶聪明的庄子早已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 射与外化。总之庄子重欣赏,惠子求真知。我们看到了一个超然 物外、天人合一的庄子,和固守现实、严谨的慧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新课导入
在《北冥有鱼》中,庄子带我们领略了鲲鹏 的大美,这节课我们再跟随庄子去濠梁之上,感 受一条小鲦鱼的快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 上》音频朗读.mp3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濠(háo)梁
鲦(tiáo)鱼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
课时作业 1.课外阅读《庄子•秋水》。 2.写作训练:发挥想象,对庄子与惠子游于 濠梁时,他们的表情、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
退出
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
完全,肯定(是这样) 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2
古今异义
古义:怎么; 安知鱼之乐
今义:安全。
品读对话
1.勾画庄子与惠子的五次对话,他们的辩论 是怎么开始的,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知鱼之乐,惠子认为庄子不知鱼乐。
2.庄子是怎么反驳惠子的呢? 第一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第二次: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 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怎么理解庄子这两句回答?两句中的 “安”是什么意思。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安:怎么 汝安知鱼乐云者。安:(在)哪里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借偷 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庄子追求“天地与我 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 绝顶聪明的庄子早已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 射与外化。总之庄子重欣赏,惠子求真知。我们看到了一个超然 物外、天人合一的庄子,和固守现实、严谨的慧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新课导入
在《北冥有鱼》中,庄子带我们领略了鲲鹏 的大美,这节课我们再跟随庄子去濠梁之上,感 受一条小鲦鱼的快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 上》音频朗读.mp3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濠(háo)梁
鲦(tiáo)鱼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
课时作业 1.课外阅读《庄子•秋水》。 2.写作训练:发挥想象,对庄子与惠子游于 濠梁时,他们的表情、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
退出
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
完全,肯定(是这样) 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2
古今异义
古义:怎么; 安知鱼之乐
今义:安全。
品读对话
1.勾画庄子与惠子的五次对话,他们的辩论 是怎么开始的,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知鱼之乐,惠子认为庄子不知鱼乐。
2.庄子是怎么反驳惠子的呢? 第一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第二次: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 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怎么理解庄子这两句回答?两句中的 “安”是什么意思。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安:怎么 汝安知鱼乐云者。安:(在)哪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优秀课件 实用PPT

合作探究
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 巧妙在哪里。
(1)妙在换角度思考问题。从逻辑上说, 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 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 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 了惠子的愿意。
合作探究
(2)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濠 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 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 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 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 示了庄子善用语词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 避了矛盾的机敏。
作品简介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 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 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 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 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其经典著作《庄子 》(亦称《南华经》)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 世颇有影响。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 15篇,杂篇11篇。庄子与老子并 称“老庄” 。
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 思良久。
课堂小结
庄子追求快乐自由,希望使人的生活 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 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 的思想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 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 有它独特的作用。繁乱尘世,当我们遭遇 忧愁与迷惘时,不妨学学庄子,积极去发 现体味万物之美,给我们的生活添一份诗 意的美好。
3、这则短文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 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 化。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 “人为”的思想。
合作探究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到底谁 是胜者?
庄子:才思敏捷,回转话题,机智地 偷换概念,避重就轻,语言艺术高超,驾 驭文字的能力很强,让惠子无言以对,使 自己反败为胜。
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

任务三 论胜负之分 ➢ 读完课文,分析庄子和惠子这对好友的性格差异。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 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欣赏的心态。对于 外界的认识,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移情于物,物 我两忘。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 家的风貌。
我知之濠上也 (代词,代“鱼之乐”这件事。)
任务一 明辩论之事
文言句式 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 梁之上游”。 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
“知之”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我 知之(于)濠上也”。
判断句: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
任务一 明辩论之事 ➢ 请同学们梳理辩论过程,完成下列表格。
任务三 论胜负之分
【惠子】 力辩 求真 拘泥
逻辑家的知识判断
【庄子】 巧辩 尚美 超然
艺术家的审美愉悦
补充材料 感受友谊 ➢ 在本文中,庄子与惠子唇枪舌战,互不相让,他俩的关系
到底是怎样的呢?
资料助读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 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 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 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任务三 论胜负之分 ➢ 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
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三:从两人的思想、性格来看,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 是抱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是 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因此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各 有各的道理,无所谓谁是胜利者。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ppt课件

要求:双色笔勾画、圈点、记录 集中注意力、八分钟内完成
【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呢?”庄子说:“你不 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 鱼的快乐?”
【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 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了!”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 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 游于濠梁之上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 。
2.品读课文,理解不同的观点。( 重点)
3.欣赏庄子笔下机智巧妙的论辩 。(难点) 学习方法:朗读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思 自学时间 静心思!
1.翻译课文,明确庄子和惠子的不同观点。 2.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是胜者? 3.“濠梁之辩”中,你看到了哪些人生态 度。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 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 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初,借偷换概 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 里知道”,而惠子的意思却是“怎么(能)知道”。此外,从故 事讲述者的角度出发,庄子也是赢家,因为庄子“结辩”之后 惠子没有再说话,自然是认输的表现。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 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 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 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也有赢的机会,只是他没找准方向, 以致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 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 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呢?”庄子说:“你不 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 鱼的快乐?”
【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 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了!”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 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 游于濠梁之上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 。
2.品读课文,理解不同的观点。( 重点)
3.欣赏庄子笔下机智巧妙的论辩 。(难点) 学习方法:朗读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思 自学时间 静心思!
1.翻译课文,明确庄子和惠子的不同观点。 2.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是胜者? 3.“濠梁之辩”中,你看到了哪些人生态 度。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 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 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初,借偷换概 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 里知道”,而惠子的意思却是“怎么(能)知道”。此外,从故 事讲述者的角度出发,庄子也是赢家,因为庄子“结辩”之后 惠子没有再说话,自然是认输的表现。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 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 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 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也有赢的机会,只是他没找准方向, 以致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 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 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共16张ppt)

自由、追求天性,这篇寓言,你懂得了庄 子想告诉我们什么吗?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应以一种诗意的眼光、从容闲 适的心境来看待世界,原天地之美。
小 结: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
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 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惠子】
力辩 求真 拘泥
。
2.复述故事,弄清辩题。
辩论双方: 庄子和惠子
辩论内容: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双方观点: 庄子:吾知鱼之乐
惠子:庄子不知鱼之乐 辩论结果: 谁也未能说服谁
研读对话,感知逻辑。
梳理人物的对话,然后分角色朗读,品味庄子与惠子的论辩过程。
辩论过程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第三回合
人物 庄子 惠子 庄子 惠子
结束 语
于丹老师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 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
老师也希望大家能感受自然的情趣,快乐自由地 生活,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庄子】
巧辩 尚美 超然
区别:庄子注重感情,从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 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 物化。
庄周与蝴蝶一定有分别,这就是所说的物化, 也就是变化同为一体,不分彼此,消除物我差 别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其实二人并没有是非输赢之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 了。惠子是名家,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 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是道家,智辩,重观赏。对 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 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 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应以一种诗意的眼光、从容闲 适的心境来看待世界,原天地之美。
小 结: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
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 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惠子】
力辩 求真 拘泥
。
2.复述故事,弄清辩题。
辩论双方: 庄子和惠子
辩论内容: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双方观点: 庄子:吾知鱼之乐
惠子:庄子不知鱼之乐 辩论结果: 谁也未能说服谁
研读对话,感知逻辑。
梳理人物的对话,然后分角色朗读,品味庄子与惠子的论辩过程。
辩论过程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第三回合
人物 庄子 惠子 庄子 惠子
结束 语
于丹老师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 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
老师也希望大家能感受自然的情趣,快乐自由地 生活,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庄子】
巧辩 尚美 超然
区别:庄子注重感情,从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 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 物化。
庄周与蝴蝶一定有分别,这就是所说的物化, 也就是变化同为一体,不分彼此,消除物我差 别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其实二人并没有是非输赢之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 了。惠子是名家,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 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是道家,智辩,重观赏。对 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 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 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课件优秀实用.ppt

拓展延伸 有趣的逻辑故事:半费之讼
古希腊智者学派著名人物普罗塔哥拉收了一个名叫爱瓦 特尔的学生跟着他学习诉讼。师生两人签订了一个合同,言 明:爱瓦特尔先付给老师一半学费,其余一半到爱瓦特尔结 业后第一次受理诉讼案件获胜时付清。可是爱瓦特尔结业后, 长时间没有替人打官司,所以另一半学费迟迟未付。普罗塔 哥拉决定向法庭起诉,他对爱瓦特尔提出了这样一个逻辑学 中称为“二难推理”的说法:
庄子
2019/9/4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故事主旨。(重点)
2、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难点)
3、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
差异。
(难点)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 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 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 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 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 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课堂检测
4、庄子的辩解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诡辩,如 果你是惠子,你会继续怎样辩论?
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 之乐,且有不知鱼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 已经知道他是知道的,可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 此外,最后一个答案:我是在濠上知道的,又把 惠子“你怎样知道鱼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 里知道鱼乐”,在逻辑上可说是个偷换概念的诡 辩,是答非所问的对话。
合作探究 ? 庄子和惠子的辩论赛中谁是胜者?为什么?
从故事的本身来看,庄子是胜者。 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话反驳“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乐全矣”时,庄子却采取转移话题、偷换概念的方法,避重就轻, 转败为胜。他把惠子说的“安知”,故意理解成“怎样知道”。 最后惠子无话可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ppt

02
庄子善于通过寓言和故事来传达思想,这些故事往往能够启迪
人们的思维,使人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
庄子的智慧也表现在他对待生命的态度上,他认为人生应该追
03
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而不是物质的富足和名利的追求。
庄子的思维方式和启示
01
庄子的思维方式具有非逻辑、非理性的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强调了经验和直觉 的重要性。
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强调个体价值
庄子和惠子的辩论强调了个体的价值和自由,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追求个人幸福。
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庄子和惠子的和谐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启示作用,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好地认识和处 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06
学习庄子的智慧
学习庄子的辩论技巧
展现了辩论艺术
庄子和惠子的辩论,展现了他们高超的辩论技巧和艺术,同 时也体现了战国时期辩士文化的风貌。
对后人的意义
提供了思考方式
庄子和惠子的濠梁之辩提出了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引导后人进行 深入思考,从而影响了后世思想的发展。
成为文化符号
濠梁之辩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智慧、文化和思想,对后人 有极大的吸引力。
庄子的“道”的思想
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是世界的本质 和原理。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体道”来达到解脱和自由。
“道”的内涵
庄子认为,“道”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是不变的真理。它 包含着自然、无为、虚无、自然等几个方面。庄子认为,只 有通过“体道”,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庄子的无为而治
庄子与惠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其自然 发展的规律,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和控制。相 反,惠子主张“人为而治”,强调人类的知识和智慧在改造 自然和社会中的作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ppt课件

比对两则短文
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 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突破思想关。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 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 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 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 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 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 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 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 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 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 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 是胜者?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 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 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 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 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 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 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 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 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 么(能)知道”。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 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本来 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 •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 肯定的!” 循:从…说起 •庄子曰:“请循其本, 本:最初的话题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云者:如此如此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 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之:它,指代鱼之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中为吏役牵, 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进乏廓庙器, 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屯难果见凌, 剥丧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投迹山水地, 放情咏离骚。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积翠浮澹滟, 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旷朗天景霁, 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鹿鸣验食野, 鱼乐知观濠。 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留连俯棂槛, 注我壶中醪。 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炊稻视爨鼎, 脍鲜闻操刀。 野蔬盈倾筐,颇杂池沼芼。缅慕鼓枻翁,
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 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皇甫冉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 居士越上方: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全文: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夤缘幽谷远, 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海边曾狎鸟, 濠上正观鱼。 寂静求无相,淳和睹太初。一峰绵岁月, 万性任盈虚。 篱隔溪钟度,窗临涧木疏。谢公怀旧壑, 回驾复何如。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全文: 绵竹东西隅,千峰势相属。崚嶒压东巴, 连延罗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钻箭簇。引者蛾眉弯, 敛者鸢肩缩。 尾蟉青蛇盘,颈低玄兔伏。横来突若奔, 直上森如束。 岁在作噩年,铜梁摇虿毒。相国京兆公, 九命来作牧。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是时重阳后,天气旷清肃。兹山昏晓开, 一一在人目。 霜空正泬寥,浓翠霏扑扑。披海出珊瑚, 贴天堆碧玉。 俄然阴霾作,城郭才霢霂。绝顶已凝雪, 晃朗开红旭。 初疑昆仑下,夭矫龙衔烛。亦似蓬莱巅, 金银台叠蹙。 紫霞或旁映,绮段铺繁褥。晚照忽斜笼, 赤城差断续。 又如煮吴盐,万万盆初熟。又如濯楚练,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安得奉皇灵, 在宥解天弢。 归诚慰松梓,陈力开蓬蒿。卜室有鄠杜, 名田占沣涝。 磻溪近余基,阿城连故濠。螟蛑愿亲燎, 荼堇甘自薅。 饥食期农耕,寒衣俟蚕缲。及骭足为温, 满腹宁复饕。 安将蒯及菅,谁慕粱与膏。弋林驱雀鷃, 渔泽从鳅鱽。 观象嘉素履,陈诗谢干旄。方托麋鹿群,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钱起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全文: 虫鸣归旧里,田野秋农闲。即事敦夙尚, 衡门方再关。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霜蕙后时老, 巢禽知暝还。 侍臣黄枢宠,鸣玉青云间。肯想观鱼处, 寒泉照发斑。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韩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天街时蹴踘,直指宴梐枑。四月纯阳初, 雷雨始奋豫, 逆星孛皇极,鈇锧静天步。酆镐舒曜灵, 干戈藏武库。 析木斯增广运,直道有好恶。回迹清宪台, 传骑东南去。 列城异畴昔,近饯寡徒御。缠绵西关道, 婉娈新丰树。 伊洛不敢息,淮河任沿溯。乡亭茱萸津, 先后非疏附。 炎时方怵惕,有若践霜露。惆怅长岑长,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闲时田亩中,搔背牧鸡鹅。别离解相访, 应在武陵多。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之一: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全文: 不识南塘路, 今知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 野竹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 濠梁同见招。 平生为幽兴, 未惜马蹄遥。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独孤及 垂花坞醉后戏题: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全文: 紫蔓青条拂酒壶,落花时与竹风俱。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第二百四十八卷。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白居易 池上寓兴二绝之一: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全文: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獭捕鱼来鱼跃出,此非鱼乐是鱼惊。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退想于陵子,三咽资李螬。斯道难为偕, 沉忧安所韬。 曲渚怨鸿鹄,环洲凋兰。ū暮景回西岑, 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远火明连艘。木落寒山静, 江空秋月高。 敛袂戒还徒,善游矜所操。趣浅戢长枻, 乘深屏轻篙。 旷望援深竿,哀歌叩鸣艚。中川恣超忽, 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涧急惊鳞奔,
国文·小学·典故: 濠梁鱼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相关典故:
子知鱼 子非我,安知我 安见我非鱼 惠子鱼 我知鱼 游鯈 濠上 濠上之意 濠上知鱼 濠上观鱼 濠上鱼 濠梁 濠 梁招 濠梁遗意 为鯈鱼 知我知鱼 知 鱼 知鱼乐 窥鱼 临濠 观乐 观濠 观鱼 观鱼惠子 观鱼濠上 非鱼濠上 鱼乐 鱼游濠上 鯈鱼 鯈鱼乐。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相关人物:
惠施 庄子 庄紫。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出处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 水〉~60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 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 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 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 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勒铭燕然山,万代垂芬郁。然后恣逍遥, 独往群麋鹿。 不管安与危,不问荣与辱。但乐濠梁鱼, 岂怨钟山鹄。 纫兰以围腰,采芝将实腹。石床须卧平, 一任闲云触。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全文: 日入溪水静,寻真此亦难。乃知沧洲人, 道成仍钓竿。 漾楫乘微月,振衣生早寒。纷吾成独往, 自速耽考槃。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旷然心无涯, 谁问容膝安。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贾岛 寄令狐绹相公: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全文: 官高频敕授,老免把犁锄。一主长江印, 三封东省书。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梦幻将泡影, 浮生事只如。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全文: 日爱蘅茅下,闲观山海图。幽人自守朴, 穷谷也名愚。 倒岭和溪雨,新泉到户枢。丛阑齐稚子, 蟠木老潜夫。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濠梁时一访, 庄叟亦吾徒。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全文: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 吴歌断清猿。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余亦爱此人, 丹霄冀飞翻。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白璧竟何辜, 青蝇遂成冤。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猛犬吠九关, 杀人愤精魂。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棘树寒云色,
国文·小பைடு நூலகம்·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之一:
刺船思郢客, 解水乞吴儿。 坐对秦山晚, 江湖兴颇随。
床上书连屋, 阶前树拂云。 将军不好武, 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 听诗静夜分。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全文: 达士无外累,隐几依南郭。茅栋上江开, 布帆当砌落。 支颐散华发,欹枕曝灵药。入鸟不乱行, 观鱼还自乐。 何时金马诏,早岁建安作。往事尽筌蹄, 虚怀寄杯杓。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凭槛出烟埃, 振衣向寥廓。
用典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峨峨云龙开,忽有方伯遇。达人无不可, 壮志且驰骛。 融泄长鸡鸣,縯纷大鹏翥。赤墀高崱屴, 一见如三顾。 礼服正邦祀,刑冠肃王度。三辰明昭代, 光启玄元祚。 章台收杞梓,太液满鹓鹭。丰泽耀纯仁, 八方晏黔庶。 沉沉阊阖起,殷殷蓬莱曙。旌戟俨成行, 鸡人传发煦。 翔翼一如鹗,百辟莫不惧。清庙奉烝尝,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之一:
汉使徒空到, 神农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 开坼渐日(一作渐)离披。
旁舍连高竹, 疏篱带晚花。 碾涡深没马, 藤蔓曲藏蛇。 词赋工无益, 山林迹未赊。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之一:
风磴吹阴雪, 云门吼瀑泉。 酒醒思卧簟, 衣冷欲装绵。 野老来看客, 河鱼不取钱。 只疑淳朴处, 自有一山川。
用典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荪。愧无横草功, 虚负雨露恩。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夫子王佐才, 而今复谁论。 层飙振六翮,不日思腾骞。我纵五湖棹, 烟涛恣崩奔。 梦钓子陵湍,英风缅犹存。彼希客星隐, 弱植不足援。 千里一回首,万里一长歌。黄鹤不复来, 清风愁奈何。 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投汨笑古人,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全文: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复此凉风起, 仍闻濠上居。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径, 羡君闲有馀。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纷吾家延州,结友在童孺。岑阳沐天德, 邦邑持民务。 踯躅望朝阴,如何复沦误。牙旷三千里, 击辕非所慕。 秋涛联沧溟,舟楫凑北固。江汜日绵眇, 朝夕空寐寤。 中洞松栝新,东皋阡陌故。馀辉方焜耀, 可以欢邑聚。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登陟芙蓉楼, 为我时一赋。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
全文: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照车十二乘, 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金丘华阳下, 仙伯养晦处。 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神溪绕皋陆, 樵牧自成趣。 时登青冥游,若从天江度。墟里献薇蕨, 群公致衣缕。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积翠浮澹滟, 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旷朗天景霁, 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鹿鸣验食野, 鱼乐知观濠。 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留连俯棂槛, 注我壶中醪。 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炊稻视爨鼎, 脍鲜闻操刀。 野蔬盈倾筐,颇杂池沼芼。缅慕鼓枻翁,
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 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皇甫冉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 居士越上方: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全文: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夤缘幽谷远, 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海边曾狎鸟, 濠上正观鱼。 寂静求无相,淳和睹太初。一峰绵岁月, 万性任盈虚。 篱隔溪钟度,窗临涧木疏。谢公怀旧壑, 回驾复何如。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全文: 绵竹东西隅,千峰势相属。崚嶒压东巴, 连延罗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钻箭簇。引者蛾眉弯, 敛者鸢肩缩。 尾蟉青蛇盘,颈低玄兔伏。横来突若奔, 直上森如束。 岁在作噩年,铜梁摇虿毒。相国京兆公, 九命来作牧。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是时重阳后,天气旷清肃。兹山昏晓开, 一一在人目。 霜空正泬寥,浓翠霏扑扑。披海出珊瑚, 贴天堆碧玉。 俄然阴霾作,城郭才霢霂。绝顶已凝雪, 晃朗开红旭。 初疑昆仑下,夭矫龙衔烛。亦似蓬莱巅, 金银台叠蹙。 紫霞或旁映,绮段铺繁褥。晚照忽斜笼, 赤城差断续。 又如煮吴盐,万万盆初熟。又如濯楚练,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安得奉皇灵, 在宥解天弢。 归诚慰松梓,陈力开蓬蒿。卜室有鄠杜, 名田占沣涝。 磻溪近余基,阿城连故濠。螟蛑愿亲燎, 荼堇甘自薅。 饥食期农耕,寒衣俟蚕缲。及骭足为温, 满腹宁复饕。 安将蒯及菅,谁慕粱与膏。弋林驱雀鷃, 渔泽从鳅鱽。 观象嘉素履,陈诗谢干旄。方托麋鹿群,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钱起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全文: 虫鸣归旧里,田野秋农闲。即事敦夙尚, 衡门方再关。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霜蕙后时老, 巢禽知暝还。 侍臣黄枢宠,鸣玉青云间。肯想观鱼处, 寒泉照发斑。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韩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天街时蹴踘,直指宴梐枑。四月纯阳初, 雷雨始奋豫, 逆星孛皇极,鈇锧静天步。酆镐舒曜灵, 干戈藏武库。 析木斯增广运,直道有好恶。回迹清宪台, 传骑东南去。 列城异畴昔,近饯寡徒御。缠绵西关道, 婉娈新丰树。 伊洛不敢息,淮河任沿溯。乡亭茱萸津, 先后非疏附。 炎时方怵惕,有若践霜露。惆怅长岑长,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闲时田亩中,搔背牧鸡鹅。别离解相访, 应在武陵多。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之一: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全文: 不识南塘路, 今知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 野竹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 濠梁同见招。 平生为幽兴, 未惜马蹄遥。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独孤及 垂花坞醉后戏题: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全文: 紫蔓青条拂酒壶,落花时与竹风俱。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第二百四十八卷。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白居易 池上寓兴二绝之一: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全文: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獭捕鱼来鱼跃出,此非鱼乐是鱼惊。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退想于陵子,三咽资李螬。斯道难为偕, 沉忧安所韬。 曲渚怨鸿鹄,环洲凋兰。ū暮景回西岑, 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远火明连艘。木落寒山静, 江空秋月高。 敛袂戒还徒,善游矜所操。趣浅戢长枻, 乘深屏轻篙。 旷望援深竿,哀歌叩鸣艚。中川恣超忽, 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涧急惊鳞奔,
国文·小学·典故: 濠梁鱼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相关典故:
子知鱼 子非我,安知我 安见我非鱼 惠子鱼 我知鱼 游鯈 濠上 濠上之意 濠上知鱼 濠上观鱼 濠上鱼 濠梁 濠 梁招 濠梁遗意 为鯈鱼 知我知鱼 知 鱼 知鱼乐 窥鱼 临濠 观乐 观濠 观鱼 观鱼惠子 观鱼濠上 非鱼濠上 鱼乐 鱼游濠上 鯈鱼 鯈鱼乐。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相关人物:
惠施 庄子 庄紫。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出处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 水〉~60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 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 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 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 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勒铭燕然山,万代垂芬郁。然后恣逍遥, 独往群麋鹿。 不管安与危,不问荣与辱。但乐濠梁鱼, 岂怨钟山鹄。 纫兰以围腰,采芝将实腹。石床须卧平, 一任闲云触。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全文: 日入溪水静,寻真此亦难。乃知沧洲人, 道成仍钓竿。 漾楫乘微月,振衣生早寒。纷吾成独往, 自速耽考槃。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旷然心无涯, 谁问容膝安。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贾岛 寄令狐绹相公: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全文: 官高频敕授,老免把犁锄。一主长江印, 三封东省书。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梦幻将泡影, 浮生事只如。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全文: 日爱蘅茅下,闲观山海图。幽人自守朴, 穷谷也名愚。 倒岭和溪雨,新泉到户枢。丛阑齐稚子, 蟠木老潜夫。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濠梁时一访, 庄叟亦吾徒。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全文: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 吴歌断清猿。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余亦爱此人, 丹霄冀飞翻。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白璧竟何辜, 青蝇遂成冤。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猛犬吠九关, 杀人愤精魂。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棘树寒云色,
国文·小பைடு நூலகம்·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之一:
刺船思郢客, 解水乞吴儿。 坐对秦山晚, 江湖兴颇随。
床上书连屋, 阶前树拂云。 将军不好武, 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 听诗静夜分。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全文: 达士无外累,隐几依南郭。茅栋上江开, 布帆当砌落。 支颐散华发,欹枕曝灵药。入鸟不乱行, 观鱼还自乐。 何时金马诏,早岁建安作。往事尽筌蹄, 虚怀寄杯杓。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凭槛出烟埃, 振衣向寥廓。
用典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峨峨云龙开,忽有方伯遇。达人无不可, 壮志且驰骛。 融泄长鸡鸣,縯纷大鹏翥。赤墀高崱屴, 一见如三顾。 礼服正邦祀,刑冠肃王度。三辰明昭代, 光启玄元祚。 章台收杞梓,太液满鹓鹭。丰泽耀纯仁, 八方晏黔庶。 沉沉阊阖起,殷殷蓬莱曙。旌戟俨成行, 鸡人传发煦。 翔翼一如鹗,百辟莫不惧。清庙奉烝尝,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之一:
汉使徒空到, 神农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 开坼渐日(一作渐)离披。
旁舍连高竹, 疏篱带晚花。 碾涡深没马, 藤蔓曲藏蛇。 词赋工无益, 山林迹未赊。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之一:
风磴吹阴雪, 云门吼瀑泉。 酒醒思卧簟, 衣冷欲装绵。 野老来看客, 河鱼不取钱。 只疑淳朴处, 自有一山川。
用典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荪。愧无横草功, 虚负雨露恩。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夫子王佐才, 而今复谁论。 层飙振六翮,不日思腾骞。我纵五湖棹, 烟涛恣崩奔。 梦钓子陵湍,英风缅犹存。彼希客星隐, 弱植不足援。 千里一回首,万里一长歌。黄鹤不复来, 清风愁奈何。 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投汨笑古人,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全文: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复此凉风起, 仍闻濠上居。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径, 羡君闲有馀。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纷吾家延州,结友在童孺。岑阳沐天德, 邦邑持民务。 踯躅望朝阴,如何复沦误。牙旷三千里, 击辕非所慕。 秋涛联沧溟,舟楫凑北固。江汜日绵眇, 朝夕空寐寤。 中洞松栝新,东皋阡陌故。馀辉方焜耀, 可以欢邑聚。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登陟芙蓉楼, 为我时一赋。
国文·小学·典故:濠梁鱼
用典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
全文: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照车十二乘, 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金丘华阳下, 仙伯养晦处。 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神溪绕皋陆, 樵牧自成趣。 时登青冥游,若从天江度。墟里献薇蕨, 群公致衣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