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正式)
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技术措施

3 架 空 线 路 的 防 雷 保 护 技 术措 施 V 5 k
王 永 胜
( I 铁路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蒙古 呼 和 浩 特 临策 内 O OO ) L O O 摘 要 : 章 介 绍 了 3 k 架 空 线 路 的 防 雷保 护技 术 措 施 : 用 典 型 的 防 雷保 护 接 线 , 3 k 线 路 文 5 V 采 在 5 V
压 , 使 得 导 线 上 产 生 大 量 电 荷 , 些 电 荷 以 近 于 光 都 这
的 速 度 ( 秒 3 万 k ) 导 线 两 边 传 播 . 就 是 雷 每 0 m 向 这 电进 行 波 。
直 击 雷 过 电 压 , 则 引 起 线 路 绝 缘 子 闪 烙 , 而 轻 从 引起线 路单相接地 或跳 闸, 则 引起绝缘子 破裂 、 重 击 穿 、 线 等 事 故 , 成 线 路 较 长 时 间 的 供 电 中 断 。 雷 断 造 电 进 行 波 顺 线 路 侵 入 到 变 电 站 , 胁 电 气 设 备 的 绝 威 缘 , 成 避雷 器爆 炸 、 变压 器绝 缘损 坏 等事 故 , 造 主 直
接 影 响 了 变 电 站 的安 全 运 行 。 为 了 提 高 供 电 的 可 靠 性 , 少 因 大 气 过 电 压 造 成 的 危 害 , 3 k 架 空 线 减 对 5V 路应 采 取 以下 防 雷 保 护 措 施 。
图 中 : HYS 2— 5 .7 1 4 型 氧 化 锌 避 雷 器 ; W 2 /3 GB — 2 GXS( 5 2 1 ) 管 型 避 雷 器 。 1 一 3/ — 0型
中 图 分 类 号 : 2 4 2 2 U 8 .6
文 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O 7 6 2 ( 0 9 2 ~ O 1 一 O 1 O — 9 1 2 0 )3 19 2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与矿井的安全生产。
现在我们结合实际了解几种防雷措施:一、架设避雷线避雷线主要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它是架空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
规程规定:35KV_110KV架空线路,如果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则应在1KM_2KM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
公司现在运行的架空线路最高电压等级是35KV:它们是曲矿线、铜矿线、王坡线、相坡线共四条35KV等级线路,其中曲矿线和铜矿线都是在主焦变电站进线段约1.5KM范围内架设有避雷线。
相坡线和王坡线原先也是只在坡北变电站进线段装设有避雷线,但是由于线路雷电活动较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雷击跳闸事故。
严重威胁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所以在2005年底,将这两条线路在全线补设了避雷线。
全线封闭后,到现在已有四年。
只在07年王坡线24#铁塔发生了一起雷电绕击事故。
(这与24#铁塔在龙山山顶的位置有关)事实证明,全线架设避雷线虽然成本较高,但它防止直击雷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二、装设自动重合闸重合闸的作用是在线路因雷击跳闸后,能在1.5秒的时间内重新自动合一次闸。
一般设定只让重合闸一次,如果线路出现的是永久性故障,重合一次合不上,就不再重合了。
雷击造成的闪路大多数能在跳闸后自行恢复绝缘,所以重合成功率比较高。
由于它能在极短时间内恢复送电,因此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咱们的35KV铜矿线就有这套装置。
实践证明,合闸成功率接近100%。
(但是它不能保护设备绝缘)三、装设避雷器公司35kv和6kv线路上都装有避雷器,使用非常广泛。
避雷器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对地呈绝缘状态;在雷电过电压(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则呈低电阻状态,对地泄放雷电流,将过电压数值限制在设备绝缘安全值以下,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被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除了这三种,还有采用消弧线圈接地、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等措施,这里不再讲了。
现在我们知道:避雷线是防直击雷的,对导线起屏蔽作用;自动重合闸能在架空线路因雷击跳闸后,缩短事故停电时间,但是它不能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避雷器则能有效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并且由于它具有成本较低、安装方便、残压低等优点,已成为架空线路不可替代的防雷措施。
35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35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摘要:雷电对35kV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危害很大。
文章结合刘田庄-下寨35kV架空线路改造的经验,对比改造前后的防雷效果,提出增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装设线路用避雷器、加强绝缘等防雷措施。
根据线路的具体情况,对各种防雷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35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避雷线;接地电阻;避雷器
架空线路地处旷野,遭受雷击的概率很高。
35kV架空线路一般仅在进出线两端的1-2km范围内架设避雷线,中间部分无避雷线、避雷器等防雷措施,线路绝缘水平低,接地装置简单,接地电阻较高,尤其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雷击杆塔概率更高,所以应针对线路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从而减少雷击事故,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1 架空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
架空线路上出现的雷电过电压有两种,一种是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或接地的杆塔塔顶时,由于电磁感应在绝缘导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称为感应雷过电压;另一种是雷击于线路时雷电流流过被击物体的阻抗产生的压降,称为直击雷过电压。
刘田庄-下寨35kV架空线路(以下简称刘下线)处于丘陵地区,年均雷暴日39.6d,属中雷区。
改造前刘下线采用
的是单杆,单根避雷线,只在进出线段架设了避雷线,杆塔多处于坡顶,容易遭到雷击;改造后采用双杆、双避雷线,杆型如图1所示。
图1 杆型图
当雷击点离线路的距离S>65m时,由于雷击地面时雷击点的自然接地电阻较大,雷电流幅值IL一般不超过100kA。
导线上感应雷过电压最大值Ug=25ILhd/S,式中:IL为雷电流幅值,kA;hd=11.87-2f/3,为导线平均高度,m;S为雷击点与线路之间的距离,m;f为导线弧垂,m;因本线路最大档距。
35kV架空输电线路与防雷措施

35kV架空输电线路与防雷措施XueshuJiaoliu◆学术交流l35kV架空输电线路与防雷措施叶开芳(福建省尤溪县供电有限公司,福建尤溪365100)摘要:结合35kV架空输电线路与防雷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多种防雷措施;在雷电活动频繁的"易击段,易击点及易击相"以及山区和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综合防雷措施,能使线路投资省,改造快,效果好,是值得推广的技术.关键词: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对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停电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据统计,由雷电引起的跳闸事故占总跳闸次数的70%~80%,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区域,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概率更高,严重威胁着电网安全和可靠运行.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常规做法:66kV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沿全线架设避雷线;220kV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设置双避雷线.然而,对于35kV的架空输电线路,由于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没有采用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方法,一般只在变电站和发电厂的进出线段架设1--2km的避雷线.35kV单回输电线路,途经高山多雷地带,年雷电日55天以上,雷击故障频繁.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我们采取在变电站进出线段架设1~2km架空避雷线和安装线路型避雷器等综合防雷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1架设避雷线架空避雷线是高压输电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其主要作用:(1)接闪作用,防止雷直击导线.(2)雷击塔顶时,分流雷电流,降低塔顶电位.(3)对导线的耦合作用,降低雷击杆塔时塔头绝缘(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上的电压.(4)对导线的屏蔽作用,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35kv架空避雷线的技术要求:(1)杆塔上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越小,其遮蔽效果也越好,一般采用2O.左右,山区单避雷线线路采用25.左右. (2)杆塔上两根避雷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避雷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3)线路档距中央导线与避雷线间的最小距离,按雷击档距中央避雷线时不使二者问的问隙击穿来确定.一般档距按规程SDJ一79推荐的经验公式计算:S≥0.012L+1式中,S为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m);L为档距(m).2安装避雷针用避雷针来保护架空输电线路是不经济的,一般较少采用.当遇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使用避雷针.(1)在雷害情况特别严重而又不能架设避雷线的线路段上,像杆塔机械强度不够等情况下.(2)变电站进出线段未设置避雷保护线,而该段线路经过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又不高时.(3)旋转电机的直配线路.3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于一般的杆塔,改善其接地方式,降低其接地电阻,是架空输电线路抗击雷电,防止跳闸事故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因接地不良而形成的较高接地电阻,会使雷电流泄放通道受阻,提升了杆塔的电位.因此,必须加强接地网的改造工作,认真处理好接地系统的薄弱环节,使避雷线与接地体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有避雷线的线路杆塔不接避雷线时的工频接地电阻,在雷季干燥时,不宜超过表1所列数值.表1土壤电阻率及接地电阻如果土壤电阻率很高,接地电阻难以达N30Q时,可采用6~8根总长不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这时其接地电阻可不受限制.当土壤电阻率(p)过高,为了达到规定的接地电阻,降低土壤电阻率比增加接地体数量或面积而更有利时,可用人工处理方法来降低土壤电阻率.该方法是使用价廉,腐蚀性弱的盐类或电阻率较低的物质与土壤相混合,或将其埋于接地体附近.也可因地制宜,安装引外接地体,把接地体敷设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区,或采用井式或深钻式接地体.4加强线路外绝缘增加绝缘子串片数,可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绝缘子片数越多,其耐雷击的能力也越强.但是,绝缘子片数的增加受杆塔塔头结构及投资的限制,一般杆塔只可增加2~3片.另外,增加绝缘子片数对改善线路整体的防雷效果不是十分明显.5安装线路型避雷器各地实践表明,避雷线的防雷效果在平原地区很好,而在山区,因地形,地貌的影响,经常出现绕击,侧击等现象,使得避雷线屏蔽作用失效.而35kV及以下线路,按规程一般只在发电厂,变电站的进出线段架设1~2km(下转第159页)机电信息2009年第36期总第246期1575RB试验及其参数5.1送风机RB试验5.1.1送风机R_B试验时的机组条件机组负荷稳定在245MW以上;所有辅机运行状态良好,备用可靠;锅炉燃油系统备用良好;最少4台以上磨煤机运行:风烟系统两侧均运行;锅炉MFT各项保护投入;汽机ETS各项保护投入;所有辅机的保护根据实际运行状态投入:CCS方式投入,磨煤机,给煤机在自动调节状态,风量在自动调节状态,过热汽温,再热汽温在自动调节投入,除氧器水位,炉膛负压,氧量,一次风压等主要自动投入.5.1.2送风机Pd3试验需进行的操作及要求关注的问题热控人员检查Pd3逻辑状态,参数设置情况是否正确;确认DCS系统R.B功能投入;确认DEH系统1LB功能投入;运行人员需根据辅机运行状态选择一台送风机手动跳闸;然后,检查1t13报警状态;检查跳闸送风机的动叶应联锁关闭;检查跳闸送风机的出口挡板应联锁关闭;检查运行送风机的动叶以较快速度开启;检查磨煤机自动停止动作情况,应保留3台磨煤机运行;检查对应给煤机自动停止情况;检查对应磨煤机进出口风门挡板情况;检查运行磨煤机的给煤量应为23.33t/h,并保持60s内不能操作;检查总燃料量应在79.6t/h左右;检查给水流量应有较快的下降趋势;检查油枪自动投入动作情况;CCS控制方式应为TF状态;检查压力控制方式应为滑压状态:观察主汽压力,机组负荷下降趋势;分屏观察给水,汽温,风烟,负荷中心画面上参数控制情况;观察其他辅机运行情况;待机组负荷下降N2ooMw左右,机组进入稳定运行后,运行人员启动跳闸的送风机.之后,在CCS画面上调出Pd3复位按钮,复位RB状态,重新投入RB功能.5.1.3送风机P.J3试验安全注意事项发生油枪未正常投入时,运行人员手动启动相应的油层程序,投入油枪:除非剩余磨煤机不足3台,否则不得投入其他油枪;如果负压自动设定与测量值偏差大于等于正负800Pa并XueshuJiaoliu◆学术交流无回头迹象时,运行人员切除负压自动,采用手动控制:若风量自动设定与测量值偏差大于等于正负250t/h并无回头迹象时,运行人员切除风量自动,采用手动控制;如果一次风压自动设定与测量值偏差大于等于正负5kPa并无回头迹象时,运行人员切除一次风压自动,采用手动控制;如果给水流量水煤比低于5或大于12并无回头迹象时,运行人员切除给水调节自动,采用手动控制;发生汽机ETSt~闸时,按照运行规程处理等程序进行操作;发生锅炉MFT跳闸时,按照运行规程处理程序进行操作;本R_13试验重点关注风烟系统自动,汽温自动. 5.2一次风机及l风机RB试验一次风机Pd3试验时机组条件与送风机试验条件基础上,将一次风量保护增加15s延时,尽量维持机组运行,以观察各项参数变化情况.一次风机RB试验需进行的操作及要求关注的问题也与上个试验基本相同,只是复位时,要待负荷降至175MW以下.安全注意事项,同送风机试验时一样.引风机R_B试验与上述辅机跳闸试验步骤及关注事项基本一样, 不再重述.6结语(1)350Mw超临界直流炉发生RB时,其共性关键点在于控制合适的水煤比,以避免机组出现水冷壁超温或汽温下降过快,幅度过大等现象.这就要求机组燃料,给水控制回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工况下机组对燃料,给水扰动的动态响应特性差异,以实现合理解耦.(2)通过对350MW超临界机组Pd3控制策略优化,完善,现场各工况下的Pd3动态试验证明只要机组相关设计合理,严谨,350MW超临界机组就能够成功投运Pd3功能,并将有利于机组及电网的安全运行.窭收稿日期:2009—12—03作者简介:文兵(1976一),男,本科,助工,从事火电厂热力过程自动化专业维护工作,主要负责机组MCS控制系统.(上接第157页)避雷线,并不沿全线架设.因此,35kV及以下线路因雷击而跳闸的事故非常频繁,电网的运行安全受到很大威胁.我们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在线路上安装线路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极大地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抗雷击性能,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我公司从2007年开始,安排大量大修资金,对所有35kV架空输电线路进行防雷改造,在各杆塔增补接地的同时,在每条线路地处高山,多雷区,易击段等安装使用6~12组不等避雷器,运行情况良好,有力地保障了线路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性.6结语总之,架设避雷线,对提高反击耐雷有重要作用,但存在绕击或侧击现象;加强外绝缘,受杆塔尺寸及投资的限制,无法有效地降低雷击的跳闸率;装设避雷针,投资较大,一般极少采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减少雷击反击跳闸率有决定性作用,但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难以降阻,并且超过耐雷水平的雷电流仍将引起线路跳闸.所以,高山多雷区地带没有全线架设避雷线的35kV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安装线路型避雷器是较合适的选择,它具有安装方便,性能可靠,维护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安装线路型避雷器与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杆塔比较,能降低杆塔的高度及机械强度,降低施工难度,具有加快工程施工速度,节约投资,避免绝缘子闪络,减少跳闸停电等优点.35kV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实践表明,在雷电活动严重的"易击段, 易击点及易击相"以及山区或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综合防雷措施,投资省,改造快,效果好,很有推广价值.圜收稿日期:2009—1卜10机电信息2009年第36期总第246期159。
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技术措施分析

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技术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需求量也不断提升,为更好的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需要,我国也加大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力度。
然而随着线路数量不断增多,涉及到的范围也日益扩大,线路运行安全和稳定也遭受到威胁,尤其是针对35kV架空线路,因其自身特殊性导致很容易遭受到雷击,也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就需要借助防雷保护技术措施,降低雷击对线路造成的损害,并维持线路正常、稳定运行。
基于此,对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35kV;架空线路;防雷保护;技术措施;分析35kV架空线路分布较为广泛,对保证电力系统高效运行和供电质量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因为35kV线路自身存在的两个特殊性,一方面体现在没有避雷线进行保护,并且线路自身绝缘性能比较差;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网络结构比较复杂,在构架结构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1]。
一旦架空线路遭受雷击,输电线路就会产生感应过电压,不仅会影响到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还会对供电效率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在本文中,结合雷击35kV架空线路,对防雷保护技术措施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希望通过这些防雷措施的应用,可以减少雷击情况发生,保障线路运行安全和稳定。
1、雷击35kV架空线路分析35kV架空线路遭遇雷击,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种情况:(1)直击雷,即雷电直接击到线路导线上,进而导致过电压情况发生;(2)雷电直接绕过了避雷线,然后击到输电线上,导致线路故障发生;(3)雷电击到线路附近区域,又或者是击到杆塔之上,进而在输电线路上产生感应过电压。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雷击情况,都将会对35kV架空线路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也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在降低防雷损害的基础上,保障线路正常运行[2]。
2、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技术措施分析2.1对35kV架空线路科学合理布控一般情况下,35kV架空线路较容易在以下区域遭遇雷击事故:(1)山区风口、峡谷等区域;(2)鱼塘、森林、沼泽等四周呈现为山丘的潮湿盆地;(3)地下存在导电性矿的地面,又或者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
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天气的不断变化,电网遭到雷电击害的事故也频频发生,给电网的供电安全及可靠性带来了巨大威胁。
我国虽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改进供电工程,但由于电网设备的供电水平有限,部分地区遭受雷击的现象时常发生,预防因雷击而导致跳闸事故发生的工作尚未得到改进。
因此,不断完善我国输电线路的防雷制度尤为重要。
下文是笔者根据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针对35KV 避雷器的型号选择及安装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避雷器;防雷措施;接地网前言气候的变化莫测,使得电网遭受雷害的事故不断发生,给电网的供电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1 35kV避雷器的型号选择及安装1.1 35kV避雷器的型号选择输电线路的避雷器主要包括无串联间隙与带串联间隙两种。
由于输电线路的避雷器需安装在输电线路的导线上,因此,在选择避雷器的型号时,应选择体积小、结构单一及质量较轻特征的型号,而无串联间隙的避雷器刚好符合其需求,因此,无串联间隙的避雷器是最佳选择。
如,涡北煤矿所选取的避雷器就是无串联间隙的避雷器,它的型号为HY5WZ-42/134。
1.2 35KV避雷器的安装方式在安装避雷器时,可选择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可将避雷器垂吊在导线上;二是将其竖直地安装在横杆上。
但是在具体安装避雷器的过程中,应结合周围的实际情况而定。
若在安装35kV无串联间隙的避雷器时,周围未架有连接地面线路以及两边线路的双杆塔,则应在横杆上进行竖直安装避雷器,以确保避雷器能很好的起到防雷功效。
35KV避雷器的技术性能主要有:首先,线路系统额定的电压为35KV,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则为42KV。
其次,避雷器上的工频电压应小于其持续运转电压。
2 当前雷电对线路的影响效果分析2.1 直击雷的应用情况由于雷电直接应用于线路设备或者导线,导致输电线路的设备或者绝缘体损坏严重。
直击雷是雷电波在输电线路中侵入的主要路径,由于雷电波直接击破导线、反击导线,进而在输电线路中形成过高的过电压。
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

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本文介绍了35kV线路遭受雷击后的危害。
采用典型的防雷保护接线;在35kV线路变电所进出线段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在无避雷线杆塔上装设金属性消雷器,这些防雷技术措施,可以使35kV线路免受雷击的危害。
标签:大气过电压;避雷线;不平衡绝缘;金属性消雷器;避雷器;自动重合闸一、前言35kV线路一般分布很广,雷雨季节遭受雷击机会很多。
线路遭受雷击有三种情况:一是雷击于线路导线上,产生直击雷过电压;二是雷击避雷线后,反击到输电线上;三是雷击于线路附近或杆塔上,在输电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
雷电进行波顺线路侵入到变电站,威胁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避雷器爆炸、主变压器绝缘损坏等事故,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因大气过电压造成的危害,对35kV架空线路应采取必要的防雷保护措施。
二、35kV架空线路应采取的的防雷保护措施1、选择典型的防雷保护接线防止35kV线路直击雷和进行波最有效的方法是架设避雷线。
但因雷击避雷线时,避雷线上产生的电位相当高,35kV线路的绝缘水平承受不了这个高电压,容易造成反击,同样会引起线路跳闸,同时避雷线线路造价又高,因此,35kV 线路只在变电所進出线段,根据变压器容量,架设1~2公里避雷线,以限制流进避雷器的雷电流和限制入侵波的陡度。
为了降低侵入波的峰值和陡度,35kV 线路除架设避雷线外,限制侵入波峰值的办法是在避雷线两端杆塔上还加装管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为此,35kV线路和变电所要选择典型防雷保护接线,如图1所示:图中:HY5W2-52.7/134型氧化锌避雷器;GB1-2-GXS(35/2-10)型管型避雷器。
2、35kV线路防雷保护的设计要求2.1避雷线的选择2.1.1带避雷线杆塔的选择带地线的35kV线路,要选用定型的杆塔,以确定避雷线悬点高度和与导线间垂直距离h和避雷线的保护角α=tg-1S/h(度)。
一般水泥双杆h为3.25m-4m 为双根避雷线,铁塔h为5.7m为单根避雷线,以满足角α为20°~30°的要求。
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发布时间:2022-11-16T09:24:14.60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7月13期作者:祁志平李林选高心新吴童童季翔[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量的需求日益增长祁志平李林选高心新吴童童季翔(国网新疆阿克苏供电公司新疆阿克苏 843000)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量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力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输电线路随之增多。
其中作为输电线路“六防”中的防雷工作,一直是电力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重点内容,尤其在夏季,输电线路遭受的雷击概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
为确保输电线路持续、稳定供电,本文根据运行经验对35kV输电线路进行分析,列举了几点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引言新疆阿克苏地区35kV输电线路大部分处于戈壁区域,又因矿产资源丰富,也有部分输电线路架设于高山上,这些线路纵横交错、点多面广,在加上新疆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容易受自然灾害的破坏,其中雷击就是破坏之一,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雷击的破坏程度也逐年增多,切实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不断改进防雷措施,运用防雷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雷电与雷击的简单认识雷电对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破坏主要是由雷电流产生的雷击所引发的,雷击主要是由两种带不同电荷的云相互撞击所产生的,或是带电荷的云层对大地产生的放电作用而产生的。
架空输电线路在雷击时极易产生感应过电压,当带电雷云停留在输电线路上并进行对地放电时,输电线路上受静电感应影响所产生并积累的大量异性束缚电荷会在雷云放电的作用下挣脱束缚,以自由电荷的形式被释放到输电线路上,自由电荷的释放无论是对高压输电线路还是低压输电线路都会产生上万伏的过电压,给供电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
2.35kV输电线路雷击的危害性35kV输电线路作为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遭受雷击时会导致线路跳闸甚至损坏,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35 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220-16
35 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35 kV线路现状
南京供电公司共有35 kV线路39条,线路长度约350 km,半数以上的线路处于丘林地带的小山区和水网平坦地带,线路起始两端1~2 km的线路架设架空地线,线路中间绝大多数的线路长度无架空地线,杆塔采用金属或混凝土。
2 、35 kV线路雷击统计
20xx年6月15日至8月4日共发生24起35 kV 线路雷击故障,重合成功17次;试送成功4次;设备故障3次。
6月15日1:12分,35 kV八四线断路器速断动作,4#和5#顶线被雷击而断线,线路处于空旷地带;7月30日15:08分,35 kV长芦断路器速断保护动作,55#耐张塔顶线跳线被雷击中断开,顶线与一边线合成绝缘子被雷击,杆塔位于平地;8月4日20:09
分,35 kV瓜埠线断路器速断保护动作,18#直线杆顶线(黄)、边线(绿)被雷击,顶线与一边线防污瓷绝缘子被雷击碎,顶线雷击断线,杆位于空旷地带且地势较高。
3 、雷击区和遭遇雷击的线路
根据多年运行经验分析,架空线路故障一半以上是雷击引起的,所以防止雷击跳闸可大大降低架空线路的故障,进而降低电网中事故的发生频率,确定雷击区和易遭雷击的线路及杆塔,便于针对性地做好防雷工作,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4 、雷害的形式
为了防止雷击电气设备而发生事故,通过对雷击区的确定,进而对35 kV线路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使其免受雷击,或击而不闪,闪而不弧,从而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和稳定的供电。
雷击造成的事故称为雷害事故,雷击引起线路闪络,一般有两种形式。
4.1 反击
雷电击在杆塔或避雷线上,此时作用在线路绝缘上的电压达到或超过其冲击放电电压,则发生自杆塔到导线的线路绝缘反击。
其电压等于杆塔与导线间的电位差。
雷击杆塔时,最初几乎全部电流都流经杆塔及其接地装置,随着时间的增加,相邻杆塔参与雷电流泄放入地的作用愈来愈大,从而使被击杆塔电位降低。
为此,要求提高35 kV线路无架空地线的绝缘水平外,应降低线路架空地线接地电阻。
4.2 绕击
雷电直接击在相线上。
电击的概率与雷电在架空线路上的定向和迎面先导的发展有关,若迎面先导自导线向上发展,就将发生绕击。
一般与导线的数目和分布,邻近线路的存在,导线在档距中的弛度及其它几何因素等都有关系。
为此,要求加强线路绝缘、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重雷区的线路架设耦合地线等。
对于35 kV无架空地线的线路,雷击概率很高。
雷电流相当大时,则雷击电压过高,就近通过支持绝缘子对地放电,形成闪络,严重时引起线路断线、绝
缘子击穿等故障。
5 、雷害事故的判别及特征
5.1 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段的杆塔
•山顶的高位杆塔或向阳半坡的高位杆塔;
•傍山又临水域地段的杆塔;
•山谷迎风气流口上的杆塔;
•处于两种不同土壤电阻率的土壤接合部的杆塔。
5.2 根据雷害特点进行判别
反击的特征:
•杆塔的耐雷水平很低时;
•接地电阻大,同一杆塔有多相闪络;
•闪络杆塔在易受雷击地区,历年落雷频繁;
•相邻的杆塔可能同时闪络(但不同相)。
绕击的特征:
•杆塔处于易受雷击地区,历年落雷频繁;
•杆塔的耐雷绝缘水平设计很高;
•接地电阻很小,同一杆塔发生多相闪络;
•一基杆塔或相邻两基杆塔的顶相或同一边相闪络;
•山区较高的杆塔,相邻两基中相或边相闪络。
6 、35 kV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架空线路每年要经受几次到几十次的雷击,雷电击中导线时,伴随着很大的电流流过,在相导线上所产生的冲击电压会达到绝缘不能承受的高电压。
35 kV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线路常采用金属或混凝土电杆,因为这些线路的绝缘强度很低,实际上任何一次击中架空地线的雷电,都可以引起从地线到导线的反击,故在这些线路上采用避雷线是不合适的,一般只在进出线两端安装一小段,对这些线路来说,最有效的提高耐雷水平的措施,是装设避雷针、避雷器和保护间隙,雷区活动频繁的线路,应使用耦合架空地线。
架空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架空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架空线路受到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
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必须采取“四道防线”以可靠的防雷措施,保证线路供电
安全。
保护线路导线不遭受直接雷击。
可采用避雷线、避雷针或将架空线路改为电缆线路。
架设避雷线是架空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电直击导线,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①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②通过对导线的耦合作用可以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③对导线的屏蔽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在无避雷线的线路段,且多雷区及易击点或在山顶高位的杆塔,可在杆塔顶部装设避雷针,作为防雷保护,但应改善杆塔的接地。
避雷线受雷击后不应使线路绝缘发生闪络,需降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或适当加强线路绝缘,对个别杆塔可使用避雷器,雷区活动频繁的线路地段应架设耦合架空地线。
降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可利用:①增加接地极的埋深和数量;②外引接地线到附近的池塘河流中,
装设水下接地网;③换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④在接地极周围施加降阻剂等办法。
对于山顶上且高土壤电阻率无避雷线的杆塔和横担接地,并采用连续伸长接地体将每基杆塔的接地装置连接起来的措施,如图1所示,形成一条低电阻通道,可以防止杆塔顶部和杆塔附近的地面突出物的雷电场强发生畸变,即防止线路遭受雷击,同时提高了线路杆塔的平均高度,减少了杆塔、避雷线等投资费用。
适当加强线路绝缘,及时更换线路的零值瓷绝缘子,对雷区的直线杆塔,在保证导线对地安全距离和对杆塔各部件空气间隙的条件下,每相加一片绝缘子增加线路的绝缘,使线路能够耐受感应雷。
为防止雷电绕击线路,对于雷区活动频繁的线路地段应架设耦合地线,即在35 kV线路原有避雷线的基础上,在下层导线的下方3 m处架设一条架空地线,但要考虑到对地的安全距离,其目的是防止雷电绕击线路,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
线路绝缘受冲击发生闪络不能使线路转变为两相短路故障,不导致跳闸,就是使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或减少线路绝缘上的工频电场强度。
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或用双回路供电,线路即使跳闸也不至于中断供电。
对35 kV线路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消除雷击及其它引起的瞬间故障,是减少事故停电的一种措施,同时防止系统故障扩大。
35 kV及以上变电站和重要用户的供电,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但双回路线路应采用不平衡的绝缘方式,即一条线路采用悬式绝缘子,另一条线路采用合成绝缘子,保证线路被雷击或发生严重污闪事故后,不至于两条线路同时停电,增加线路耐雷、耐污能力,确保供电的延续性。
7 、结语
通过对雷电的观察,主要是雷击地点较为集中时,雷击伤害程度大、时间长、雨量大,由于对线路做了
大量的防洪、防雷的前期准备工作,所以在雷雨发生时,110 kV及以上线路未发生跳闸故障,但35 kV架空线路发生的故障比往年多,损坏的程度较往年严重,通过对雷害的分析,提出35 kV架空线路防雷的措施,不断地总结35 kV架空线路和无避雷线的线路防雷经验,达到减少35 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目的,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对用户不间断地供电。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