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工成本核算

合集下载

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核算

企业惯用的人工成本投入产出衡量指标主要有:人均营业额、人工费用率人均营业额=总营业额/人数;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薪酬总额/总营业额人工费用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销售(营业)收入的比率。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同时也表示企业员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人工成本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

我们根据人均营业额和预期的经营目标,确定要完成预期经营目标所需要的员工人数,同时根据人工成本率和预期的经营目标,确定薪酬总额,来看我们的财务承受力。

实际情况中,存在我们完不成预期经营目标的可能,但也要按照预期经营目标的需要招聘人员,而且招聘到的员工至少要保证能拿到一定市场水平下的固定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核算出支付最低的员工固定工资总额数,并推算出企业需要完成多少营业额,企业才能支付这样的薪酬总额。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核算:为达到企业基本经营目标,所需最低员工人数=经营目标/人均营业额;最低员工固定工资总额=最低员工人数×全员年平均固定工资;为保证最低员工固定工资总额,企业基本的营业额=最低员工固定工资总额/人工成本率如果企业的实际营业额低于企业基本的营业额时,按照原来的人工成本率,企业已经无法满足最低的员工固定工资总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采取全员降薪,或者提高人工成本,或者裁员。

很多大公司就是通过裁员手段来恢复或者提高人均营业额和人均利润的。

所以,通过人工成本指标的核算能帮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了解企业的人工成本状况,并以此为指南,指导企业制定相应的经营管理政策,以控制、调节企业的人工成本投入与产出状况。

总之,企业应该加强人力资源部与财务部门的协作,用细化的人工成本核算指标来逐步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通过用数字说话,来客观地指导我们的招聘不要盲目追求数量,以避免出现人员快速膨胀给企业带来的危机。

人工成本的核算概述

人工成本的核算概述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7时58 分50秒 上午7 时58分0 7:58:50 20.10.3 0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3020.1 0.3007: 5807:58 :5007:5 8:50Oc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30日 星期五7 时58分 50秒Fr iday, October 30, 2020
练习
1、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包括( A 企业增加值 B 企业利润总额 C 企业年缴税总额 D 企业销售收入 E 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
练习
某公司毛利金额为3400万元,销 售人工成本600万元,公司中某销售人 员工资为860元,每年薪给13个月,该 推销员年度目标销售毛利多少?月目 标销售毛利多少?
员工日工资=月标准工资/月制度工日 =3300/30=110(元/天)
计时工资=3300-(5-1)×110-(6-1)×110×(1-70% =2605(元)
练习:日薪制与月薪制
某职工月标准工资1646元。2月 份出勤15天,公休日8天,春节 休假3天,事假1天,病假1天。 根据该职工工龄,病假工资按标 准工资的80%发给。本月日历天 数为28天。计算应付月工资。
人工费用率 =人工成本/毛利金额 = 600 / 3400 × 100%=17.65%
目标毛利= 该员工总薪酬/人工费用率 =(860 × 13)/17.65%=63343
月目标销售毛利=年度总目标销售毛利/12 =63343/12=5279
练习
某公司利润金额为5400万元,公司为推销人员所花费的总 费用如表1所示。公司中某推销人员月工资为1869元,年 度发13个月工资。 请问:

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

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

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目前,加强人工成本核算与管理建设,对于服务性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了推动服务性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场竞争环境瞬息万变,服务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更好地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就必须要加强人工成本核算与管理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确保核算人工成本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切实维护好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为服务性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内涵分析。

企业成本核算主要是指要统一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制造输出费用成本等进行核算,其中材料成本所占比重比较高。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涉及到成本管理的方方面面,并对产品定价和利润的计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重要性分析。

通过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按照相应的标准来对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与分配,采用适宜的成本计算方法,对相应的成本进行计算。

根据收支配比原则,深入对比和分析特定时期内企业的收入与发生的费用,以此来充分反映出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提升企业自身的服务水平[1]。

对于服务性企业来说,必须要加强成本控制建设,积极开拓市场,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成本核算流程较为松散。

结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成本费用进行确认的计量采集,制造成本法在服务性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明确成本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的区别,一些服务性企业仍然使用较为单一、片面的成本核算方法,一些成本项目和经营费用项目很难纳入到成本核算系统中。

而且也没有统一明确成本费用之间的界限,成本核算结果与实际支出成本之间的差距过于悬殊,难以获得最为真实准确的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核算与分析难以落实。

市场竞争环境愈演愈烈,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工成本的重要性,会利用特定阶段中的人工成本来进行核算,缺少较为较为完善的核算体系。

一般来说,人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工资、福利、培训费用、招聘费用等方面的费用,在分析和核算隐形人工成本中比较粗略、笼统。

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核算构成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记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指国家通过立法,企业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费用。

此项人工成本费用只计算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不会个人缴纳的部分。

因为个人缴费已计算在工资总额以内。

职工福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是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

主要用于职工的医疗卫生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包括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如职工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妇女卫生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设施,如文化宫、俱乐部、青少年宫、图书室、体育场、游泳池、职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物业管理费、上下班交通补贴。

职工教育费职工教育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派外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费用和企业自办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等培训场所所发生的费用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劳动保护费用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

如工作服、保健用品、清凉用品等。

职工住房费用职工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而支付的费用。

包括职工宿舍的折旧费(或为职工租用房屋的租金)、企业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实际支付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以及企业住房的维修费和管理费等。

其他成本费用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包括工会费经费、企业因招聘职工而实际花费的职工招聘费、咨询费、外聘人员劳务费,对职工的特殊奖励(如创造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支付实行租赁、承租经营企业的承租人,承包人的风险补偿费等。

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核算【知识要求】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及构成:(一)人工成本的概念:也称用人费用(人工费用)或人事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

包括: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等。

人工成本并不仅仅是企业成本费用中用人于人工的部分,还包括企业税后利润中用于员工分配的部分。

(二)人工成本的构成1、我国工业企业人工成本的构成范围及列支渠道:(1)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制造费用-直接工资)(2)产品生产人员福利费(制造费用—直接工资)(3)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制造费用)(4)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福利费(制造费用)(5)劳动保护费(制造费用)(6)工厂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公司经费)(7)工厂管理人员的福利费(管理费用—公司经费)(8)员工教育经费(管理费用)(9)劳动保险费(管理费用)(10)失业保险费(管理费用)(11)工会经费(管理费用)(12)销售部门人员工资(销售费用)(13)销售部门人员的福利费(销售费用)(14)子弟学校经费(销售费用)(15)技工学校经费(销售费用)(16)员工集体福利设施费(利润分配—公益金)2、按照我国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人工成本统计口径。

人工成本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1)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含不在岗员工生活费),包括:员工工资总额,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人事档案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劳动报酬,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

在岗员工工资总额,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

从市统计局劳动情况报表中采取。

不在岗员工生活费,即已经离开本企业生产或管理岗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员工生活费用。

可参考市统计局劳动情况报表。

(2)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储蓄养老保险、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其他养老费用。

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人工成本计算方法有三种:历史数据推算法、损益临界推算法和劳动分配率推算法。

1. 历史数据推算法:通过近3年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确定人工成本费用。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薪酬费用总额与销售额的占比,或者薪酬费用占利润总额的比例来核算系数。

然后结合明年的销售业绩目标,推算合理的薪酬费用总额。

2. 损益临界推算法:根据盈亏平衡点推断适当的薪酬费用率。

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可以推算出当薪酬费用达到多少时能保证盈利,常用的盈利点是安全盈利点,即在保障股东权益的情况下可以担负的薪酬成本费用。

3. 劳动分配率推算法:将人工成本总额与同期增加值相除,得到劳动分配率,以此推算人工成本。

请注意,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人工成本的核算

人工成本的核算
+200+350 =1623.1035(元)
2、计件工资的计算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 方法一: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 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
–这里的产品产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
–料废品:非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应计算 并支付工资。
–工废品: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支 付工资。
(三)辞退福利
例P60
(四)“五险一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1. 医疗保险 2. 养老保险 3. 失业保险 4. 生育保险 5. 工伤保险 6. 住房公积金 7.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三、工资发放的核算
1、应付职工工资额 应付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加点工资
+计入工资总额的奖金+工资性津贴+非工作 时间工资。
• 某种产品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 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
• 方法二: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 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
例P54
• 例: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8级工人加工。 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 品单件工时定额为45分钟。8级工人的 小时工资率为2元。某8级工人加工甲 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试计算其 计件工资。
–各 种 产 品 应 分 配 的 工 资 额 = 各 产 品 实 际 (定额)工时×分配率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 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 资共计58 000元,甲产品完工1 000件, 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 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 2.5小时,丙产品2小时。试计算分配甲乙 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IT服务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一)

IT服务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一)

IT服务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一)【摘要】本文简述了人工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及目前国内IT企业项目成本核算的现状;详细介绍了一种人工成本核算方法——个人工时——成本法;简述了项目成本核算的思路及作用。

【关键词】IT服务企业人工成本核算项目成本项目管理一、人工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核算的核心,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管理的基础项目管理就是对那些为达到项目目标必须执行的活动进行计划、进度控制及绩效考核。

项目管理的四个指标:项目绩效(P)、项目成本(C)、完成项目的时间(T)、项目范围(S)。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上四个指标,唯有项目成本是可以准确计量的,通过对实际发生的项目成本计算,可以得出项目的完成程度,据此即可以确认当期收入,又可以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和及时调整,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和工作范围内实现项目的目标,取得预计的效益。

因此,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管理的基础。

项目成本核算内容包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差旅费和其他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员工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支出、部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

由于IT服务经营的就是“人”,IT项目中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相当比例,项目实际的人工成本决定了赢利的水平。

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发现:作项目预算时项目的利润很高,但最后核算部门的总体利润时却赔本。

这是因为,项目人工成本很难准确预算,很多项目为了质量和进度要求,执行中都会不断追加人力,最后使用的人力资源大大超出了预算;而一个部门的总人力资源是固定的,如果多数项目超出预计人力资源就会造成部门承接的项目总数减少。

因此IT服务企业的人工成本是最重要的项目成本元素,人工成本核算是项目核算的核心。

二、国内IT服务企业的项目核算现状由于我国IT企业是近十年成长起来的,与传统的制造行业相比,无论在经营管理还是在成本核算方面都不够成熟。

国内很多IT服务企业财务上没有按照项目进行核算,而是按照部门进行核算,但实际工作中,一个部门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情况很普遍,因此,项目经理得不到所负责的项目的财务数据,公司层面也没有明确的按照项目核算的财务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划清完工产品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界限
A产品
本期部分完工 本期全部完工
计算期末完工产品成本 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
本期全部未完工
成本的分类
一、按能否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划分: 1)直接成本: 2)间接成本: 二、按产品的成本构成项目划分: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
主要的成本项目
直接成本
项目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某产品成本总额
本期完工产品 数量
期末在产品数量
50000 50600 53000 52000 54000 51000
90
92
95
92
96
94
5
3
2
3
4
1
在产品成本
0
0
0
0
0
0
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 单位成本
50000 50600 53000 52000 54000 51000 555.56 550.00 557.89 565.22 562.50 542.55
生产一车间 生产二车间 生产三车间
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
产品成本核算一般包括费用的汇总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 管理费用
费用
不能计入 产品成本的费用
计入 产品成本的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当期损益
完工产品 在产品
1.划清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收益性支出
工资支出 水电支出
计入当期损益 计入当期产品成本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计入以后各期期间费用或产品成本
费用
4.划清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
期间费用
直接材料
制造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A产品 B产品 A产品 B产品 A产品 B产品
其他支出
各项支出
资本性支出
固定资产支出 无形资产支出
营业外支出
与生产经营无关支出
2.划清产品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管理费用
费用
期间费用 产品制造成本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当期损益
完工产品 在产品
3.划清本期费用和下期费用的界限
本期发生的支出
支付12000
本期应承担费用 下期及以后各期应承担费用
发生其他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其他费用) “制造费用”(原材料) “制造费用”(职工工资)
会计分录?
计入“生产成本-A-制造费用” 计入“生产成本-B -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A-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A-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A-制造费用”
会计分录?
是否全完工
完工 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
上述过程反映到 帐簿上。
制造费用的内容
指为了管理和组织生产,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在车间范围内发 生的费用,其明细内容如下:
(一)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二)折旧费
(三)大修理费用提存
(四)中、小修理费
(五)机物料消耗
(六)低值易耗品摊销
(七)劳动保护费
(八)保险费
(九)排污费
(十)办公费
(十一)水电费
(十二)室温调节费
(十三)租赁费
(十四)在产品盘亏和毁损
(十五)分析化验费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
1、直接人工工时 2、直接工资成本 3、机器工时 4、直接材料成本 5、直接成本 6、标准产量
制造费用分配基本公式
某生产车间 制造费用分配率

该生产车间 本期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
该生产车间 本期分配标准总额
企业人工成本核算
目录
CONTENTS
1 成本核算的目的 2 成本核算的对象 3 成本核算的要求 4 成本的分类 5 成本核算流程 6 制造费用的分配 7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 8 核算举例
一、成本核算的目的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 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 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 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 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 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 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成本核算的概念
成本核算是为一定的目的提供管理上所需的 成本信息,并把成本信息传递给有关的使用 者。
销售部门
成本核算部门
成本控制部门 债权人等使用者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费用1
费用2
费用3
费用4
归集与分配
产品A
产品B
产品C
成本核算的目的(一)
目的: 1、对存货计价,计算销售成本,对收益进行确定。 2、制订产品、劳务价格提供依据。
2、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价法 (数量多,价值高,各月稳定)
项目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某产品成本总额
本期完工产品数 量
期末在产品数量
50000 50600 53000 52000 54000 51000
90
92
95
92
96
94
20
23
22
23
24
21
在产品成本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该产品耗用的分配标准量х该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
一车间制造费用明细帐
日凭 期证
摘要
计算一车间工资
车间领用润滑油
车间折旧费
车间水电费
制造费用合计
工资 福利费
1000
1000
机物料 消耗
折旧 费
水电 费
合计
1000
200
200
500
500
600 600
200 500 600 2300
间接成本
费用
能否计入成本
其他
能否直接计入 若期末未完工
制造费用 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
A产品
B产品
生产领用原材料
能否分清受益对象
计入“制造费用”(原材料)
计入“生产成本-A-直接材料”
会计分录?
计入“生产成本-B -直接材料”
生产工人工资
会计分录?
能否分清受益对象
计入“制造费用”(职工工资)
计入“生产成本-A-直接人工” 计入“生产成本-B -直接人工”
归集各项 制造费用
一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表
项目 一车间制造费用总额 产量 生产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元/小时) A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 B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
分配各项 制造费用
A产品
400 800 766.67
B产品 800
1600
1533.33
合计 2300
2400 0.95833
1、在产品不计价法 (数量少,价值低,数量稳定)
销售价格
资产计价
成本 核算
销售成本
确定收益
成本核算的目的(二)
目的: 3、贯彻经济责任,加强成本控制提供必要的信息。
成本核算的目的(三)
目的: 4、为股东,债权人、政府机构等方各种、各类、各批产 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计算产品的总成本与单 位成本。
以各责任单位作为成本 计算对象,加强成本控 制之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