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0影视艺术综合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4通信原理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编号:814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试内容涉及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计算及设计等方面,主要分为模拟通信原理和数字通信原理两方面,侧重于数字通信原理部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 绪论(5~15%)1)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2)理解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其计算。
3)理解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并要求计算传码率、传信率、系统频带利用率、误码率和误信率。
2. 确知信号分析(5~10%)1)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2)了解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的概念,卷积的定义和性质。
3) 掌握相关函数的计算。
3. 随机信号分析(5~15%)1)了解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高斯过程的定义。
掌握随机信号的均值、方差、协方差以及相关函数的计算。
2)理解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灵活运用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3)掌握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各种参数的计算。
4. 信道(5~10%)1)了解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掌握无失真传输信道模型。
2)了解恒参信道、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信道容量的计算。
5. 模拟调制系统(5~15%)1)了解调制的概念和调制的分类。
2)掌握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掌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计算。
3)理解调频波和调相波的调制与解调原理,掌握调频波的各种参数、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带宽和功率的计算。
6. 模拟信号数字化(10~30%)1)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PCM编码、译码的方法及带宽、传输速率的计算。
3)掌握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7.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10~15%)1)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波形和码型。
2)了解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3)灵活运用系统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4)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带宽的计算5)了解眼图、均衡和部分响应技术。
8. 数字调制系统(10~30%)1)掌握ASK、FSK、PSK、D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方框图及其各点波形,并比较上述调制的性能。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20年新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20年新修订)科目编号:811 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试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经典部分占120分,现代部分占30分。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
经典控制理论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运用理论知识定性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控制理论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控制理论打下基础。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经典控制理论考试内容包括:(占120分)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常见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2)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和复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3)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和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了解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4)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广义根轨迹、系统性能的分析。
5)频率特性、典型环节分解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稳定裕度。
了解闭环频域性能指标。
6)系统的设计和校正问题、常用校正装置及特性、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步骤。
7)非线性控制系统基本概念、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对系统运动的影响;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
2.现代控制理论考试内容包括:(占30分)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Lyapunov稳定性分析。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考试题型包括画图题(35分)、计算题(115分),满分15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科学出版社,2013。
2019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0影视发展史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18新修订)课程编号:810 课程名称:影视发展史1、考试的总体要求《影视发展史》是报考天津工业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的学科专业课,是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等多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集成,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对于电视和电影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核其是否具备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影视文化与传播及新媒体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反映出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具备独立思考和拓展学习的能力。
2、考试的内容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论部分:(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1.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志性作品。
2.世界广播电视发展简况及现状(二)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1.广播电视艺术的界定2.广播电视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三)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1.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2.广播电视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3.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4.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5.广播电视艺术的媒介特质与艺术特质的关系6.广播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四)广播电视艺术创作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2.作品创作的构思与艺术手法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效果6.作品创作的趋势电影艺术发展史论部分:(一)电影艺术发展史1.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重要导演和标志性作品。
2.世界电影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重要导演和标志性作品。
(二)电影艺术基本理论1.电影艺术的界定2.电影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3.电影艺术的特性4.蒙太奇理论5.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美学和类型化创作模式6.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电影美学7.长镜头、场面调度和写实主义理论8.电影“作者论”9.结构主义和电影符号学10.后现代主义语境和精神分析、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明星研究、文化研究等11.数字化对电影艺术的影响12.中国电影理论(三)电影艺术前沿理论1.电影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2.电影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3.电影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4.电影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5.电影艺术的媒介特质与艺术特质的关系6.电影艺术的社会责任(四)电影艺术创作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2.作品创作的构思与艺术手法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效果6.作品创作的趋势影视文化传播部分(一)影视文化传播的特征(二)影视文化传播的媒介(三)影视文化传播的过程新媒体与影视部分(一)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二)新媒体与影视艺术创作(三)新媒体与影视文化传播参考教材推荐教材:(1)黄会林等著:《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41环境工程原理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编号:841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原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考试是为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
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环境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考生具备系统掌握环境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第一章、质量与能量衡算(5%)1. 重点掌握各种浓度的表示方法及相互换算,掌握常用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掌握流速、流量、通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衡算系统衡算对象衡算基准等概念,能够以此为基础,熟练掌握总物料衡算、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衡算、稳态非反应系统的衡算、稳态反应系统的衡算、非稳态系统的衡算; 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无相变条件下的热量衡算,有相变条件下的热量衡算),开放体系的热量衡算。
第二章、热量传递(20%)1. 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平壁和圆筒壁的热传导计算。
2. 理解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及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
3. 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
4. 掌握间壁式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度方程式,传热负荷,平均温度差,总传热系数计算及了解强化传热过程,途径。
第三章、质量传递(10%)1. 掌握传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的传质速率方程和传质系数。
掌握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涡流扩散与涡流扩散系数的概念。
3. 掌握分子传质中的单向扩散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等分子反向扩散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界面上有化学反应的稳态传质。
掌握分子传质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的计算。
4. 对流传质机理及传质边界、对流传质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单向扩散时的传质系数、等分子反向扩散的传质系数。
第四章、沉降(15%)了解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掌握沉降速度基本计算方法及沉降鉴定,旋风分离器的主要性能及有关计算、离心沉降机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38测试技术与传感器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19最新修订)科目编号:838 科目名称:测试技术与传感器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测试技术与传感器”是纺织智能制造与智能纺织品专业的主干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信号分析基础、检测技术理论基础、传感器理论及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信号分析基础、检测技术理论基础和传感器理论,以及传感器的应用,使学生具有运用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体传感器特性和应用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1.信号分析基础和检测技术理论基础1)信号的分类及其描述,信号的时域分解、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信号的频域分析。
2)测量:熟悉测量和误差的基本概念,掌握误差分析和处理方法。
2.传感器理论基础和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原理1)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基本特性及标定。
2)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和半导体传感器等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3)传感器应用实例: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应用分析。
3.传感器的智能化、微型化和柔性化1)智能传感器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工作原理。
2)微型化传感器的概念、特点和工作原理。
3)柔性传感器的基本类型、特性、工作原理。
4.传感器的应用实例1)基于各种原理和效应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2)单片机系统在传感器应用中实例。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3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30分)、计算综合题(50分),满分15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罗志增,薛凌云,席旭刚著,《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05。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5半导体集成电路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15 科目名称:半导体集成电路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半导体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
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电路模型、双极和MOS数字集成电路的特性,以及MOS 模拟集成电路基础,使学生具有运用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体电路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占50分)1)双极集成电路中的元件形成及其寄生效应:掌握双极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和埃伯斯-莫尔模型及其推导过程,理解集成双极晶体管的有源寄生效应。
2)MOS集成电路中的元件形成及其寄生效应:掌握MOSFET晶体管、CMOS及Bi-CMOS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理解MOS集成电路中的有源寄生效应。
3)集成电路中的无源元件:理解集成电阻器和电容器以及互联线的作用,了解电阻器和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2.数字集成电路的特性及分析方法(占70分)1)MOS晶体管的基本原理与MOS反相器电路:掌握MOS晶体管的电学特性,以及MOS反相器的作用和原理,理解MOS反相器的差异和功能。
2)CMOS静态门电路:掌握基本CMOS静态门及复合逻辑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MOS管的串并联特性,了解CMOS静态门电路的功耗和延迟分析。
3)传输门逻辑和动态逻辑电路:掌握基本的传输门和传输门逻辑电路结构,理解各种MOS逻辑结构的工作原理、差异和作用,了解动态逻辑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4)时序逻辑电路:掌握电荷的存储机理,理解各种锁存器和寄存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及技巧,了解寄存器的应用及其时序约束。
5)MOS逻辑功能部件:掌握各种MOS逻辑功能部件的构成原理,了解各种MOS逻辑部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模拟集成电路基础:(占30分)1)模拟集成电路中的特殊元件:掌握MOS可变电容器、集成双极型晶体管和集成MOS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23考研天津工业大学自主命题考研真题 810影视艺术综合

2023考研天津工业大学自主命题考研真题810影视艺术综合业务课名称:810影视艺术综合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题(4小题×5分,共20分)
1.悬念
2.轴线
3.拉镜头
4.画外空间
二、简单题(5小题×9分,共45分)
1.简述苏联蒙太奇三个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简述当下电视节目编辑的现状、挑战和创新策略。
3.简述谈谈你对电视节目娱乐功能的看法。
4.简述延伸时间的方法。
5.简述电影创作中音响的作用。
三、论述题(3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数字技术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2.论述法国新浪潮的创作模式的意义,对当下的启示。
3.论述影视作品怎么坚持时代立场。
四、创作题(2小题×20分,共40分)
1.以AR眼镜为物件细节,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的戏剧性故事梗概,选择其中的场景进行创作不少于10个分镜头脚本。
2.给流媒体平台制作节目策划,展示地域特色,突出创意说明、栏目宗旨、栏目定位、栏目风格(如果有主持人,主持人的风格也要写出来)、栏目内容、栏目形式、互动环节,地域不限。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01纺织材料学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业务课考试大纲(2019最新修订)课程编号:801 课程名称:纺织材料学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纺织材料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
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纺织材料学基础理论,并具备一定实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纺织材料学基础知识和纺织材料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1.各种天然纤维的形态、结构、主要性能指标和特点。
2.各种常用化学纤维的结构、分类、品质特征、加工制造方法、纤维鉴别。
3.纺织纤维内部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测试的原理。
4.纱线的细度及其换算、细度不匀、纱线的结构、纱线的品质评定。
5.纺织材料的吸湿机理、吸湿性对纺织材料性能的影响、影响吸湿的因素、吸湿性的测定方法、吸湿指标及其相关的计算方法。
6.纺织材料的拉伸性质,纤维的蠕变、松弛和疲劳的基本概念及纤维和纱线的拉伸断裂机理,纤维与纱线的摩擦和抱合的有关知识,纺织材料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对纺织材料的影响,以及纺织材料的耐光性、纺织材料的静电产生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7.织物的分类、机织物的基本组织、密度与紧度、织物的规格、机织物结构相、针织物的基本结构与特性。
8.织物的拉伸性能、撕裂性能和顶破性能,织物耐磨性测试方法、机理和影响因素,织物的刚柔性、悬垂性、抗皱性、免烫性、起毛起球性能,织物的舒适性、透通性,织物服用性能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9.高科技纤维(包括高功能、高性能纤维)的结构、性能特点和用途,功能纤维的结构、性能。
10. 织物的风格与织物手感的定义及评定方法和评定指标。
三、考试的题型1. 填空2. 选择3. 计算4. 问答5. 论述四、考试形式及时间“纺织材料学”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书目(可以多本)[1]于伟东主编,《纺织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9[2]姚穆主编,《纺织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19新修订)课程编号:810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综合
1、考试的总体要求
《影视发展史》全面地考察了学生对于电视和电影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核其是否具备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影视文化与传播及新媒体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反映出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具备独立思考和拓展学习的能力。
2、考试的内容
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论部分:
(一)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
1.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标志性作品。
2.世界广播电视发展简况及现状
(二)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
1.广播电视艺术的界定
2.广播电视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
(三)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
1.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
2.广播电视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3.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4.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5.广播电视艺术的媒介特质与艺术特质的关系
6.广播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
(四)广播电视艺术创作
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
2.作品创作的构思与艺术手法
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
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效果
6.作品创作的趋势
电影艺术发展史论部分:
(一)电影艺术发展史
1.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重要导演和标志性作品。
2.世界电影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及各个阶段的特征、重要导演和标志性作品。
(二)电影艺术基本理论
1.电影艺术的界定
2.电影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
3.电影艺术的特性
4.蒙太奇理论
5.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美学和类型化创作模式
6.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电影美学
7.长镜头、场面调度和写实主义理论
8.电影“作者论”
9.结构主义和电影符号学
10.后现代主义语境和精神分析、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明星研究、文化研究等
11.数字化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12.中国电影理论
(三)电影艺术前沿理论
1.电影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
2.电影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3.电影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4.电影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5.电影艺术的媒介特质与艺术特质的关系
6.电影艺术的社会责任
(四)电影艺术创作
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
2.作品创作的构思与艺术手法
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
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效果
6.作品创作的趋势
影视文化传播部分
(一)影视文化传播的特征
(二)影视文化传播的媒介
(三)影视文化传播的过程
新媒体与影视部分
(一)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二)新媒体与影视艺术创作
(三)新媒体与影视文化传播
下列重要艺术门类的特征;体裁、类型、形态;主要功能;审美特征及独特性;重要人物(名家)、代表作品(名作)及主要流派;创作规律及特点;作品的分析与读解
(一)音乐艺术
(二)戏剧艺术
(三)戏曲艺术
(四)舞蹈艺术
(五)美术艺术
(六)艺术设计
参考教材
推荐教材:
(1)黄会林等著:《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胡智锋等著:《电视艺术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版。
(3)杨远婴主编:《电影概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2版。
(4)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版。
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
(1)如所选某一本教材中没有上述范围内的某一点内容,可从任何其他的相关教材中获取。
(2)对于同一问题,不同教材内的说法不尽相同,任选其中一种说法或综合各种说法均可。
三、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大致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综合论述题、作品综合分析题、策划题等。
四、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