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故事小学二年级课前小故事
数学乘法小故事10篇二年级

数学乘法小故事10篇二年级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住着小蜜蜂一家。
小蜜蜂们每天都很勤劳地采花蜜。
有一天,蜂王把小蜜蜂们分成了2组,每组有3只小蜜蜂。
那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出去采蜜呢?这就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啦,2×3 = 6(只)。
所以一共有6只小蜜蜂出去采蜜呢。
小兔子们在森林里种萝卜。
它们种了3行萝卜,每行有4个萝卜。
那小兔子们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呀?用乘法算式就是3×4 = 12(个)。
小兔子们看着自己种的12个萝卜,可高兴啦,想着到时候能吃好多美味的萝卜呢。
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了4组,每组有5个人。
那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呢?我们可以用乘法来算,4×5 = 20(人)。
这20个同学都在积极地准备跳绳比赛呢。
小鱼们在池塘里玩游戏。
有5个小鱼群,每个小鱼群里有2条小鱼。
那池塘里一共有多少条小鱼呢?用乘法来计算就是5×2 = 10(条)。
小鱼们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可欢快了。
小猴子们在山上摘桃子。
它们发现了6棵桃树,每棵桃树上有3个桃子。
那小猴子们一共能摘到多少个桃子呢?通过乘法计算可得6×3 = 18(个)。
小猴子们看着这些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小鸟们在树林里做窝。
有3个树林里都有小鸟做窝,每个树林里有6只小鸟在做窝。
那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在做窝呢?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3×6 = 18(只)。
小鸟们叽叽喳喳地忙碌着,想把窝做得又舒服又漂亮。
七星瓢虫们在菜地里捉害虫。
有4块菜地,每块菜地里有7只七星瓢虫在捉害虫。
那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在捉害虫呢?计算可得4×7 = 28(只)。
七星瓢虫们可都是捉害虫的小能手呢。
小蚂蚁们在搬粮食。
有5个蚂蚁洞,每个蚂蚁洞里有8只小蚂蚁在搬粮食。
那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在搬粮食呢?根据乘法的意义,5×8 = 40(只)。
小蚂蚁们虽然小,但是团结起来力量可大了。
花朵们在花园里盛开。
有6个花坛,每个花坛里有9朵花。
乘法小故事小学二年级

二年级四班 XXX
故事的开始
THE BEGINNING OF THE S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喔喔喔”。
➢ 一只小喜鹊被惊醒了,不高兴的喊:“这么冷的 天,谁在叫啊,真烦人。”
➢ 喜鹊妈妈说:“孩子,该起床啦,公鸡也是为大 家好,告诉我们天亮了。 其实,他的叫声不但优美动听,还包含了一些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 2 )×( 5 )=( 10 )
小象听了不服气 ,咚咚咚地跑了过来,也用脚步声出了一道乘法题。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 3 )×( 6 )=( 18 )
一会儿,小猪吹着小喇叭来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谢谢大家!
有趣的数学知识呢!
她仔细听了听公鸡的叫声,果然有规律,高兴地叫
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鸡每次叫 3个‘喔’字,一共叫了12个‘喔’字,4×3= 12嘛!我也会。”
于是,她也发出了一串有趣的声音,早晨醒来的其 他动物们听了直夸这个孩子真能干。
小朋友,喜鹊的叫声究竟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呢,请试 一试吧!
( 4 )×( 5 )=( 20 )
不一会儿,各种动物都跑来看热闹。
小狗说:“你们这样叫几声、吹几声谁不 会呀,要把乘法题画出来才算本事呢!”
说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几步,停下后地上 出现了几个像梅花一样的脚印,它得意地说: “看,我画的每朵梅花有6个花瓣,4朵梅花
一共有多少个花瓣呢?
( 6 )×( 4 )=( 24 )
乘法数学小故事

乘法数学小故事【篇一:乘法数学小故事】有趣的乘法(播放背景音乐)清晨,大家还沉睡在香甜的梦乡里,一只大公鸡就最先醒来了,它对着刚升起的太阳亮开了嗓子:“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 (舞蹈:清晨)一只小喜鹊被吵醒了,不高兴地说:“这么冷的天,谁在叫呀?真烦人!”喜鹊妈妈说:“孩子,该起床了啦!公鸡这是在报晓呢,催我们早早起呢。
其实,它的叫声不但优美动听,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小喜鹊特别喜欢数学,一听妈妈这这样说,立刻从鸟窝里飞了出来,竖起耳朵仔细听公鸡的叫声,果然有规律。
它高兴地喊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于是,它也发出了一串有趣的声音,大家听了直夸这个孩子能干。
小朋友,喜鹊的叫声究竟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呢,请仔细听哦!“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 大家对它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真棒!”大象听了不服气了,咚咚咚地跺着脚,也用脚步出了一道乘法题。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九九歌以前的铅笔盒里总会有阶梯一样的九九歌,似乎九九歌里有解不开的小秘密。
我似乎还能记得当年有头晃脑的我背着九九歌,旁边的妈妈在偷偷笑。
带着好奇,我查了关于九九歌的历史典故。
原来九九歌被广泛使用的历史源于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
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据说,在春秋时的一代明君——齐桓公,为了广招贤人奇士,曾经设立了一个“招贤榜”,可是“招贤榜”贴出了很久也没有人来应招,终于有一天,来了个秀才模样的人。
由于招贤榜贴出很久才有人来应征,兴奋的齐桓公亲自带人道招贤馆门口迎接。
?????? 没想到,来人二话没说,开口就朗声背道:“九九八十一、九八七十二、……二二得四。
”背完了,向着齐桓公深深的作了一个揖.说道:“大王,见笑了。
”齐桓公和他手下的人听完,都哈哈大笑,齐桓公问道:“难道会背九九表也算什么稀奇?这就表示你有才学吗?”来人却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大王,会背九九歌也实在算不上是有才学。
乘法的故事(小学二级课前小故事)-课件

50x101=5050
老师笑了。摸着高斯的 头,给了他一朵小红花。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夏
于是他仔细观察了, 发现1+100=101、 2+99=101...50+51=101, 一共有50个101。
1+100=101 2+99=101 3+98=101 ......... 50+51=101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高斯高 兴的叫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 结果是 50 x 101 =5050。”
小高斯也和大 家一样,算了起来。 可是他发现,他的 同桌做得比他快多 了,他才加到加到 10,他的同桌已经 加到15了。
1 +2=3 3 +3=6 6 + 4 = 10 10 + 5 = 15 15 + 6 = 21 21 + 7 = 29
“怎么办呢?”高斯没有着急, 他想应该还有其他的办法.....“对, 我们不是刚学了乘法吗?”
有一个外国小朋友,名叫高斯。 他很喜欢动脑筋。
有一天,老师让同学们做个算数题。
老师说: 同学们,有谁
乘法的趣味故事

乘法的趣味故事故事一:小红和小明的比赛从前有个小红和小明,他们是好朋友又是同学,经常一起学习和玩耍。
有一天,他们听说了一个有趣的乘法游戏,并决定一决高下。
他们坐下来,并从1到10写下了第一个乘法表:1 x 1 = 12 x 1 = 23 x 1 = 3...10 x 1 = 10小红决定做第一列,也就是1的倍数,而小明决定做第二列,2的倍数。
他们相互竞赛,看谁能更快地完成这个任务。
比赛开始了。
小明迅速地写下了第二列的结果,因为他很擅长数学。
而小红则开始慢慢算,一边写下第一列的答案。
随着比赛的进行,小明渐渐意识到,他写下的答案和小红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样!他们将纸互相对比,相信了这奇妙的发现。
通过这个乘法游戏,小红和小明发现了乘法的一个有趣特点:任何数乘1都等于自身。
这个发现使他们对乘法更感兴趣,并更加努力学习。
故事二:小杰的大发现小杰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喜欢探索和发现。
有一天,他正在做一道将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题目。
他把两个数分别写在纸上,然后按照竖式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但是,当他进行乘法运算时,他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
他发现,乘法的结果可以通过乘积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的乘积来表示。
例如,当他计算45乘32时,他得到的结果是1440。
然后,他发现了这个有趣的规律:4乘2等于8,然后把它们放在1440的后面,结果就是1440。
这个规律让小杰觉得乘法不再单调无趣,而是又有了一些趣味。
小杰非常兴奋地跑去告诉他的老师和同学们他的大发现。
大家都对他的发现感到惊讶和兴奋,并且都开始在课堂上尝试这个有趣的规律。
通过这个乘法的趣味故事,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乘法的理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对乘法产生兴趣,从而更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结语:乘法可以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但通过趣味故事的方式,我们可以让乘法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这样的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概念和原理,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趣味的故事和游戏,让乘法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于乘法的故事

关于乘法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商人,他经营着一家小店铺。
一天,他买了一
些苹果和橙子,准备去集市上卖。
他买了3筐苹果,每筐有10个,
又买了5袋橙子,每袋有12个。
他想知道自己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于是他用乘法来计算。
他将3筐苹果的数量10个和5袋橙子的数量12个相乘,得到了总共水果的数量。
最后,他知道自己一共买了
360个水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乘法是用来计算多个相同数量的数的总和的。
在这个故事中,小商人用乘法来计算自己买了多少个水果,这
就是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一。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乘法在数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
我们学习乘法表的时候,就是在通过乘法来计算不同数的乘积。
乘
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在代数中,
乘法也是一个重要的运算,它可以用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乘法还有很多有趣的特性。
比如,任何数乘以0都
等于0,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这些特性都是我们在学习乘
法时需要了解的内容。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学习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对乘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乘法这个数学概念。
数学乘法小故事

数学乘法小故事从前有个小机灵鬼叫小明,他可喜欢数学了,尤其是乘法。
有一天,小明去爷爷的果园帮忙摘苹果。
爷爷的果园里种了好多苹果树,一排排整整齐齐的。
爷爷说:“小明啊,咱们先数一下一排有多少棵苹果树吧。
”小明就一棵一棵地数起来,“1、2、3、4、5、6、7、8、9、10,爷爷,一排有10棵苹果树呢!”爷爷笑了笑说:“那你再看看一共有多少排呀?”小明又跑去数排数,“1、2、3、4、5,爷爷,一共有5排。
”爷爷这时候就问小明:“那你能不能用你学的乘法,算出咱们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呀?”小明眼睛一亮,心想这可难不倒我呢。
他马上说:“爷爷,10乘以5等于50,咱们果园里一共有50棵苹果树!”爷爷高兴地摸了摸小明的头说:“真聪明!”可是这时候,小明的弟弟小亮跑过来了。
小亮还不太懂乘法呢,他好奇地问:“哥哥,你怎么一下子就知道有50棵树了呢?”小明就笑着给小亮解释:“小亮呀,你看一排有10棵树,有这样的5排。
那就相当于有5个10相加,10 + 10 + 10 + 10 + 10是不是等于50呀?乘法呢,就是一种更简单的计算方法,直接用10乘以5就可以得到50啦。
”小亮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哥哥,乘法好神奇呀!”又过了几天,学校里组织去动物园看动物。
小明和同学们来到了兔子园,那里的兔子也是一群一群的。
管理员叔叔说:“小朋友们,这里每一个小笼子里有3只兔子,一共有8个小笼子哦。
”同学们都开始七嘴八舌地算起来。
小明呢,一下子就举手说:“叔叔,一共有24只兔子,因为3乘以8等于24。
”同学们都很佩服小明,管理员叔叔也夸小明数学学得好。
从那以后,小亮也对乘法充满了兴趣,天天跟着小明学,慢慢地也成了乘法小能手呢。
二年级乘法趣味小故事

二年级乘法趣味小故事一个夏天,一群快乐的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正在一起玩乘法游戏。
接下来的故事就讲述了他们对乘法的趣味深挖,也展示了乘法的价值。
今天,班主任把他们召集到一起,教他们学习乘法。
他们有点害怕,不太熟悉乘法。
朋友们互相比赛着看谁先把乘法完全搞清楚。
叶婧率先把乘法完完全全记住了,从1×1到9×9,毫无滞后,同学们纷纷羡慕她,然而叶婧却说,完全搞清楚乘法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把乘法想象成一个小游戏就可以了。
叶婧先把一列乘法运算给他们看:1×1=1,2×2=4,3×3=9,……8×8=64,9×9=81,而且她非常有信心地说,只要在你脑海里把乘法想象成一个趣味小游戏,记住它就会超级容易。
那么,这个乘法趣味小游戏该是什么样呢?叶婧说,这个游戏咱们就称之为“格子游戏”。
你可以把一个九宫格看成一个小游戏的世界,每一个都是一个小格子,而每一个格子里面有不同的小小生物。
小小生物们在方格中快乐地玩耍,他们互相结对,比如1小宝宝搭配1小宝宝,2小宝宝搭配2小宝宝,3小宝宝搭配3小宝宝……以此类推,一直到9小宝宝搭配9小宝宝。
然后叶婧让大家猜测,搭配的小宝宝会出现什么惊奇的变化。
每个小朋友都仔细看着九宫格,而一个男孩猜出了秘密:当1小宝宝搭配1小宝宝的时候,就会变出一个新的小宝宝,他的名字叫1×1;当2小宝宝搭配2小宝宝的时候,就会变出一个新的小宝宝,他的名字叫2×2;当3小宝宝搭配3小宝宝的时候,就会现出一个新的小宝宝,他的名字叫3×3……以此类推,一直到9×9。
叶婧看了,笑着说:“原来乘法就是这样一个趣味小游戏,跟朋友一起玩乘法可真有趣呢!”接下来,叶婧还玩了一些其他的乘法小游戏,朋友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互相帮助,学习乘法。
此后,小朋友们再也不害怕乘法了。
叶婧的乘法趣味小故事展示了乘法的价值,给了小朋友们无限的灵感,他们还会把乘法游戏传播给其他小朋友,为学习乘法带来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