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际度假酒店设计说明
(完整word版)某国际度假酒店设计说明

某xxxx国际度假酒店设计说明第一章概述1.项目概况1.1.项目概况xxxxxx国际度假酒店位于张家界武陵源区xxx西北侧,项目东北向为xxxxxxx 度假酒店,西南向为xxxxx酒店用地,西北向侧背靠山丘,东南向为武陵源百丈峡景区与插旗河风光带。
高云路是由张家界市区进入武陵源各风景区的必经之路。
本项目也位于武陵源控制性规划中高云片中的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用地。
该基地总用地面积为33001.2平方米,约合49.50亩,基地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向280米,南北长115米,基地内南向为农田与菜地,较平坦,而靠西向为山地,与平地高差20~30米。
项目周边自然环境优美,背山面水,将武陵源秀美风光尽收眼底,场地内拟建一座五星级度假酒店,由香港投资加盟国际品牌公司共同开发,总项目投资约3.2亿元,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客房数约为369套,拥有武陵源区最大的国际宴会厅、会议中心,并配有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等五星级配套服务设施。
1.2.设计依据1.2.1.建设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红线图及设计委托书。
1.2.2.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建设选址审批书{张武建字第2005*******号}。
1.2.3.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索溪峪、中湖、天子山旅游镇总体规划{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政府2006}。
1.2.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2.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1.2.6.《餐饮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1.2.7.《旅游饭店的星级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03)1.2.8.《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1.2.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1.2.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2.11.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
1.2.12.张家界市有关气象资料。
豪华度假酒店设计方案

豪华度假酒店设计方案一、引言豪华度假酒店是旅行者追求奢华和享受的理想场所。
为了满足他们对舒适、独特和精致的要求,设计方案需要充分考虑酒店的外观、内部布局和设施设备。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一种豪华度假酒店的设计方案,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外观设计豪华度假酒店的外观设计应该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独特和奢华。
建筑设计可以采用现代风格,结合当地的文化元素,使酒店融入自然环境中。
建筑外墙可以使用高级材料,如大理石、花岗岩和玻璃幕墙,以增加视觉上的质感和豪华感。
同时,合理的建筑比例和线条的运用可以打造出简洁而又富有力量感的外观。
三、内部布局豪华度假酒店的内部布局应该注重空间的流畅和舒适性。
大堂是酒店的门面,应该给人宽敞明亮、气氛温馨的感觉。
设计师可以采用高挑的天花板设计,搭配落地窗和精心挑选的家具,以营造出开放而又雅致的氛围。
此外,酒店的客房需要既舒适又私密的设计,每个房间都应该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定制化的服务,让客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体验。
四、设施设备豪华度假酒店需要提供一系列高品质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客人的需求和期望。
首先,酒店应该设有高级餐厅,提供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并配备有专业的厨师和服务团队。
其次,酒店可以提供健身中心、游泳池、水疗中心等休闲设施,让客人在度假期间享受身心放松的体验。
此外,酒店还可以提供会议室、娱乐设施、商店等,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豪华度假酒店的设计方案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材料选择上,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并优先选择当地可获得的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酒店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设计方案还可以考虑建筑的节能设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的科学方法,以提高酒店的可持续性。
六、总结综上所述,豪华度假酒店的设计方案应该注重外观设计、内部布局、设施设备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
通过独特而奢华的外观、舒适和定制化的内部布局、高品质的设施和设备以及对环境的关注,酒店可以为客人提供一次难忘的度假体验。
度假酒店建筑方案

度假酒店建筑方案度假酒店建筑方案是一个综合考虑酒店功能、环境、文化和舒适度的设计过程。
它不仅要满足酒店的基本需求,还要给客人提供一个愉快的度假体验。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度假酒店建筑方案的详细描述,包括设计理念、酒店设施和房间设计。
设计理念:1. 和谐融合:酒店的设计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相融合,创造一个和谐的度假氛围。
2. 生态友好:酒店应引入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智能科技:酒店应采用先进的智能科技系统,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酒店设施:1. 大堂和接待区:设计时应注重空间布置和舒适度,提供宽敞明亮的接待区域,同时配备便利设施如行李寄存处、信息咨询处和咖啡厅。
2. 饭店和酒吧: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包括当地特色菜肴和国际美食,同时配备舒适的就餐环境和顶级的服务。
3. 游泳池和水疗中心:设计一个宽敞舒适的游泳池和水疗中心,提供丰富多样的水疗项目和休闲设施,让客人享受到放松和健康的体验。
4. 多功能会议室和娱乐设施:提供多功能的会议室和娱乐设施,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商务会议、婚礼和娱乐活动等。
5. 运动设施:设计一个设施齐全的健身中心和运动场所,提供各种锻炼方式,如健身器材、瑜伽和网球场等。
房间设计:1. 客房布置:每个客房都应具备舒适和私密性,提供充足的空间、舒适的床铺和现代化的设施,如平板电视、迷你冰箱和大理石浴室。
2. 声音控制:设计隔音设施,以提供更好的隐私和安静的休息环境。
3. 自然采光和景观:每个房间都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并提供美丽的景观视角,让客人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
4. 轻奢设计:采用高质量的装饰材料,如天然木材、石材和织物,营造出一种轻奢的感觉,给客人带来独特的入住体验。
总结:以上是一个关于度假酒店建筑方案的详细描述,包括设计理念、酒店设施和房间设计。
通过综合考虑酒店功能、环境、文化和舒适度,可以创造出一个令人愉快的度假体验。
这个方案通过和谐融合、生态友好和智能科技等设计理念,以及配备齐全的设施和舒适的客房,为客人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难忘的度假体验。
度假酒店设计案例

度假酒店设计案例度假酒店设计案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度假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度假酒店作为度假旅游的重要配套设施之一,其设计理念和风格也越来越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融合,为游客提供一处宜居、舒适、放松的度假场所。
本文以某度假酒店的设计案例为例,介绍其设计理念、功能布局以及设计特色。
该度假酒店位于山水环绕的山区中,设计师立足于自然的美学原则,以"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设计概念,力求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酒店建筑采用了传统的木构造,外立面以深色木材为主,与周围的森林相得益彰。
入口处,设计师利用本地特色石材打造了一个小型喷泉,流水潺潺,犹如天然音乐,为到访的客人带来了迎宾式的舒适感。
酒店的功能布局上注重了对景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建筑共分为三层,每一层都设有宽敞明亮的大厅,为客人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和交流空间。
在设计上,大厅的形状借鉴了传统的木屋造型,并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设计,使得室内与室外的界限模糊,营造出一种融入自然的感觉。
在客房的设计上,注重了独立性和隐私性。
每间客房都独立布置,并设计了私人阳台,为客人提供了私密的休闲空间。
室内装饰方面,设计师采用了暖色调的布艺、天然木材和植物装饰等元素,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居住氛围。
此外,度假酒店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游客的娱乐需求。
酒店内设有泳池、健身房、SPA中心等娱乐设施,同时还提供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项目,包括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篝火晚会等。
酒店还为客人提供了周边景点的导览服务,方便客人游览周边的自然风光。
综上所述,这个度假酒店的设计案例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木构建筑、自然景观和温馨舒适的内部设计,为客人打造了一处宜居、舒适的度假场所。
这个设计案例充分体现了现代度假酒店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为人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度假体验。
雅居乐希尔顿度假酒店修规方案设计说明

雅居乐希尔顿度假酒店修规方案设计说明一、概况希尔顿度假酒店是海南雅居乐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投资的项目,项目位于海南省三亚陵水县清水湾,是一新开发的海湾,距离三亚市中心大约50公里。
整个项目位于清水湾的西端占地近9公顷的地块,正面是300多米长的白色沙滩和碧蓝纯净的中国南海海水,是一块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风景和区域特色的自然海湾。
用地的西北边是正待开发的万豪酒店,北面和东面是已开发的别墅群。
在清水湾景致如画的土地上,希尔顿度假酒店将成为海南岛乃至东南亚地区一个新兴的高档的具有世界品质的卓越酒店。
临近中国大陆和众多亚洲主要城市的优越位置将使它成为休闲、会议、度假等的首选。
这家酒店将拥有一个世界级酒店、会议中心、酒店别墅和独一无二的水疗中心。
我们设计的意图是为了创造一个协调融合海南美景的艺术度假地。
二、总体设计本项目9公顷的场地是个度假区开发地的其中一个单位,整体度假区开发项目包含了公寓、住宅、零售、高尔夫球等。
在度假区开发计划中有几栋30层高的公寓正位于场地后区,因此,酒店高度不允许超过9层以保持后面公寓往海视线无干扰。
方案设计就以如下条件协调∙所有客房将有海景∙避免没有日光,天然通风和外景的内走廊。
∙这是一个热带度假酒店,因此要确保最佳的天然通风以享受海上的微风和波涛声。
空调区域应该同时允许在天气凉爽的情况下能天然通风本项目基地南侧具有个300米宽的海滩和沿着海的避风树林。
场地前后大约有4米的标高差别。
建筑设计为低层、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8700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3075。
酒店的主体部分设在基地的北部,位于2层的酒店大堂通过廊道通向两侧的客房部分,高层客房分为南翼、西翼、U型客房、东翼客房四个区域,共设540个自然间,酒店主体和高层客房开口部位正对沙滩。
在基地的西南部沿着海滩高低起伏地设置了7幢海景别墅,提供了最佳的观景视野。
酒店的景观中轴线由酒店的大堂一直延伸到海边,沿着景观中轴线由北向南分别为酒店大堂、草坪和大游泳池,游泳池的西侧设置特色餐厅。
XX度假酒店建筑说明

XX度假酒店建筑说明建筑设计说明一、概况:万豪度假酒店坐落于美丽的海南岛,地处陵水县清水湾度假区的中心位置。
它南接海南南部海岸-美丽的清水湾海岸,西北邻海南省最好的海岸-亚龙湾,亚龙湾以其宏伟的海岸线以及完备的康乐设施,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东邻猴岛度假区,东北部被群山环绕。
拟建的酒店毗邻一条流向清水湾的运河。
酒店南部直面海湾,提供了一个广阔开放的观海视角。
北部的道路系统与东线高速相连,由此连接三亚,万宁外部区域。
由项目区到三亚市级凤凰机场仅40分钟车程。
本项目位于热带区域,属热带潮湿季风气候。
与夏威夷纬度大致相同,四季如春。
它的年温度变化不超过15度,日平均气温25.4度,年降雨量为1.279毫米。
本地最暖月为7月和8月,温度在25度到29度间;最冷月在1月和2月,温度在16度到21度间。
二、设计依据:相关的国家设计规范及规定:a.《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c.《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d.《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e.《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f.《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g.《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h.《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i. 海南省及三亚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三、总体设计:本项目建筑为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83031平方米,酒店主体最高点的高度约为39.9米。
酒店的主体部分设在基地的北部,酒店客房分别位于酒店大堂的上部和东西两侧,共设531个自然间(499套),酒店主体和东西翼客房构成U型布局,U型的开口部位正对沙滩。
在基地的西南部和东南沿着海滩高低起伏地设置了16幢海景别墅,提供了最佳的观景视野。
酒店的景观中轴线由酒店的大堂一直延伸到海边,沿着景观中轴线由北向南分别为酒店大堂、人工水景和大游泳池。
以某度假酒店为例谈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原则

. 2 与 当地 文脉 融合 的保值和升值 ; 而地 方政府 从发 展旅 游业 、 招 商和 提升城 市形 象 2 优秀 的度假酒店应从 当地的历史 、 文化 ( 特别是建筑 文化 ) 中 等方面 的考虑 , 也乐 意支 持度假 酒店 的发 展 , 在多 重 因素 的共 震
下, 度假 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在神 州大地应 运而生。 吸取营养 , 与当地的文脉 相融合 , 所 谓“ 民族 的就是 世界 的 ” 。带 酒 店才会 有根 。 比如杭 州 的西溪 悦榕 庄 , 但一个度假酒店 的诞 生并 非易 事 , 要 经 过前期 论 证 、 市场 调 着这样的理念去设 计 , 粉 墙黛 瓦融 入到 酒店设 计 中 , 让 客人 仿佛 穿 研、 拿地 、 设计 、 施工 、 验收、 试营业 、 正式 营业等 阶段 , 是相 当复杂 将江南的小桥流水 、
以 某 度 假 酒 店 为 例 谈 度 假 酒 店 的 建 筑 设 计 原 则
霍 博
f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 上海 2 0 0 0 4 1 )
摘
要: 从 建筑师视角 , 简要总结了度假酒店 的建筑设计原 则为利用环境 和 当地 文脉 , 合 理组 织动线 , 积极 与各顾 问公司协作 , 并
以某度假 酒店为例 进行了具体 阐述 , 以期设 计出独特 、 优秀 的度假酒店 , 为业 主创造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 : 度假酒店 , 环境 , 文脉 , 动线
中图 分 类 号 : T U 2 4 7 文献标识码 : A
1 概 况
光山色纳入酒店 中 , 让 客人在 酒店 中能 充分 享受 湖景 , 如 台湾 日
第4 0卷 第 1 1 期 2 0 1 4 年 4 月
山 西 建 筑
度假酒店设计方案

度假酒店设计方案1. 引言度假酒店是一种专门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服务的酒店。
与传统商务酒店相比,度假酒店更注重创造一个放松愉快的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和舒适的设施。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度假酒店的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室内装饰和服务设施等方面。
2. 建筑设计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应该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并且能够提供美景欣赏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素:•恰当的位置选择:度假酒店应该位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海滨、山区或湖泊附近。
这将为客人提供一个宜人的度假环境。
•开放式设计: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应该注重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和融合。
大面积的玻璃窗和露台可以增加与外界的联系,并提供广阔的景观视野。
•环保设计:度假酒店应该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如可再生能源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节能灯具等。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能耗,而且能够吸引那些重视环境保护的游客。
3. 室内装饰设计度假酒店的室内装饰应该能够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让客人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度假体验。
以下是一些建议:•自然材料:室内装饰应该尽可能使用自然材料,如木材、天然石材和棉麻等。
这将为客人提供一个质朴而温暖的感觉。
•舒适家具:选择舒适的家具和软装饰品,如柔软的沙发和躺椅、柔和的灯光和舒适的床铺等。
这将使客人感觉宾至如归。
•主题装饰:根据度假酒店的主题选择合适的装饰元素,如海洋主题、乡村风格或都市奢华等。
这将提升客人的沉浸感和愉悦感。
4. 服务设施设计度假酒店的服务设施应该满足客人的多样化需求,并提供与度假有关的特色服务。
以下是一些建议:•多样化娱乐设施:度假酒店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如游泳池、健身房、水疗中心、儿童游乐区等。
这将使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
•美食餐饮:度假酒店应该提供高品质的餐饮服务,包括各种美食和特色菜肴。
客人可以在度假酒店享受到各种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地方风味的独特之处。
•便利设施:度假酒店应该提供一系列便利设施,如免费Wi-Fi、停车场、行李寄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xxxx国际度假酒店设计说明第一章概述1.项目概况1.1.项目概况xxxxxx国际度假酒店位于张家界武陵源区xxx西北侧,项目东北向为xxxxxxx 度假酒店,西南向为xxxxx酒店用地,西北向侧背靠山丘,东南向为武陵源百丈峡景区与插旗河风光带。
高云路是由张家界市区进入武陵源各风景区的必经之路。
本项目也位于武陵源控制性规划中高云片中的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用地。
该基地总用地面积为33001.2平方米,约合49.50亩,基地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向280米,南北长115米,基地内南向为农田与菜地,较平坦,而靠西向为山地,与平地高差20~30米。
项目周边自然环境优美,背山面水,将武陵源秀美风光尽收眼底,场地内拟建一座五星级度假酒店,由香港投资加盟国际品牌公司共同开发,总项目投资约3.2亿元,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客房数约为369套,拥有武陵源区最大的国际宴会厅、会议中心,并配有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等五星级配套服务设施。
1.2.设计依据1.2.1.建设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红线图及设计委托书。
1.2.2.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建设选址审批书{张武建字第2005*******号}。
1.2.3.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索溪峪、中湖、天子山旅游镇总体规划{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政府2006}。
1.2.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2.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1.2.6.《餐饮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1.2.7.《旅游饭店的星级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03)1.2.8.《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1.2.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1.2.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2.11.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
1.2.12.张家界市有关气象资料。
1.2. 设计基础资料1、气温:年平均气温16.3℃月平均最高气温21.6℃月平均最低气温13.3℃绝对最高气温28 ℃绝对最低气温 3.8 ℃2、降水量:历年平年降水量1382.1mm日最大降水量185.9mm3、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8%4、日照:平均全年日照系数1677.1小时5、风向:全年主导风为东北风,频率15%,风速1.5m/ s。
6、地震设防: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2.1.设计原则2.1.1.尊重索溪峪镇总体规划要求。
尊重自然,使建筑与邻近区域之间建立和谐统一的关系。
2.1.2.适度体现差异化、特色化。
使建筑既体现出湘西地域性特点,又能突现自身的个性。
2.1.3.注重建筑的生态性设计。
使建筑体现出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
2.1.4.注重建筑的节能减排考虑.。
以建筑材料、结构设计、以及建筑建成后使用等各方面进行考虑,使建筑达到最佳的节能减排要求。
2.2.总平面布局按照“索溪峪镇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建筑退高云路道路中心线48.4米。
西北向以自然山体为界,北向及南向退用地红线12米。
酒店主楼比已建成的武陵源国际大酒店退后高云路多3米,这样一方面满足了规划要求。
一方面使高云路上的建筑层次错落,沿街景观特色丰富。
酒店主入口位于基地朝向高云路开口处,建筑形态基本形成围合式布局,在朝西北向山体绿化处,建筑完全开口朝向山体,将山体优美的自然景色引入到宾馆内部。
使客房可以在室内就能欣赏武陵源的奇特自然景观。
2.3.交通组织建筑总体对交通组织进行了合理规划。
●车辆流线分为三条:普通旅客流线、贵宾流线、货运路线。
普通旅客乘小车或自驾游或旅游大巴可以由主入口开至酒店大堂前雨蓬下,游客直接进入酒店大堂后,车由服务人员经过南端地下车库入口进入地下室停放。
贵宾入口设于酒店东北端,通过专用电梯进入顶层总统套房。
货运路线位于建筑东南侧,4米宽单行车道进入地下室。
●酒店东向面对高云路有三个入口——大堂入口、后勤入口、大餐厅入口。
游客主入口位于酒店面对高云路处。
后勤入口位于西南角一侧,由此可进入酒店后勤管理办公及部分娱乐中心。
大餐厅入口位于东南角,方便单独就餐人员进出酒店。
●车位计算:根据国家及当地有关技术规范计算需要车位114辆,目前实际停车位小车88辆,大车9 辆,根据当量小车车辆换算系数:大车的折算系数为3.0,则总停车位:88+9×3.0=115辆。
能够满足宾馆停车要求。
2.4.消防设计本建筑属于多层建筑,耐火等Ⅰ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建筑使用年限50年。
建筑基地四周设有环形消防通道,半围合内院也预留有4米宽消防通道并留有12×12m回车场,方便消防扑救。
新建建筑与周边建筑防火间距满足建筑防火规范要求。
建筑内部疏散楼梯数量和宽度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房门至任何疏散楼梯均满足规范疏散要求。
建筑内部设计有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楼梯均为封闭楼梯。
2.5.景观设计基地内充分利用背山面水的自然条件,在充分保持原有山形地貌及植被的情况下,酒店内庭用叠水、草坡、山石营造一种富有野趣的景致。
内部庭院充分利用水景做出各种变化,有瀑布、叠水、小溪、游泳池多种水景。
一条溪涧从西侧山坡向建筑下缓缓流出,流经游泳池后叠落到咖啡厅前的喷水池中,配合各种花木使得底层大堂视野开阔,景观层次丰富。
因为内庭院及入口水景需要大量景观用水,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中水的循环利用和雨水净化后利用,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需求。
第三章建筑设计3.1.平面布局(1)地下层:充分利用地势高差,布置设备房及车库、厨房、仓库、足浴大堂等等。
在地下室夹层,利用地形高差布置酒店行政办公区,以及结合一层平面布置足浴、桑拿按摩房、KTV等娱乐设施。
(2)一层:在建筑的前侧布置酒店大堂,两侧分别是中餐大厅,韩式、日式料理,后部为桑拿大堂,另一侧是商务中心,行李间,鲜花、书店,红酒房,服装、精品屋,面包、西饼屋,国际健身中心,棋牌室,投影电影院,室内游泳池等,庭院外有室外游泳池,以及园林绿化小品等。
(3)二层:在正入口大堂上空侧布置中小型会议室;中餐包厢,以及客房等(3)三层:在正入口大堂上空一侧布置中小型会议室,另一侧布置西餐厅,大堂后侧上方设置会议室,其余均为客房。
(4)四层,大堂正上方布置大型会议室,和屋顶花园,其余均为客房。
(5)五、六、七层:均为酒店客房,六层无烟行政套房和行政套房,并在电梯厅旁布置商务中心、书吧、小型西餐等,在七层平面布置部分豪华套房和总统套房。
3.2.建筑造型设计“既吸取传统文化元素,又有自身个性特征”建筑立面造型及空间形态源于场地平面形态和当地文化的脉络发展,体量造型沿高云路向山体逐渐升高,由三层逐步过渡到七层。
使建筑沿高云路一侧形成高低起伏变化的传统民居意向,立面造型中采用有传统民居的坡顶构造和园林花窗的变形符号,而屋面的颜色和局部的造型又运用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处理手法。
整体形态上虚下实,上部利用收檐和挑阳台等传统建筑手法,建筑下部一层全部用当地浅红色石材贴面,强调出建筑与山地环境的融合。
3.3环保节能热环境:采用户式中央空调,外窗采用断桥喷塑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窗;外墙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粘贴挤塑聚苯乙烯板于外墙表面,上抹配套的二层聚合物砂浆,内铺耐碱玻璃网格布,增加墙体的保温隔热能力,防止外墙表面开裂。
声环境:应用隔声技术,客房内墙与上下楼面均做隔声处理。
楼面采用陶粒混凝土垫层加挤塑聚苯保温板,客房内墙两侧各增加10mm厚保温砂浆,既避免热量的散失,又有助于房间的隔声。
光环境、通风:建筑基本南北朝向,自然采光与通风,并保证充足的阳光。
全明设计,保证舒适卫生。
卫生间采取机械排气、通风。
3.4客房数统计:总房间数=369套.床位=6773.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结构设计一、主要设计依据1、建筑专业与设备专业设计文件(图纸);2、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5)《建筑柱基技术规范》(JGJ94—94);(6)《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栋7层宾馆建筑,地下一层, 高度为23.4M,平面尺寸详见建筑图。
三、几项基本规定,结构体系与选型、材料1、几项基本规定:(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建筑地震作用按六度计算,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抗震等级为三级。
(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基准为50年。
2、结构体系: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楼面为梁板式,由于建筑物较长,地面以上在建筑中间部分设置五道伸缩缝。
3、材料(1)混凝土:柱、梁板从下往上按C40~C30分档变化。
(2)钢筋:HPB235、HRB335、HRB400级(3)填充墙体材料:内外墙为粘土空心砖四、荷载1、地震作用及风荷载:基本设防烈度六度,基本风压值为0.35KN/㎡,基本雪压值为0.45KN/㎡。
2、楼面主要均布活荷载标准值(KN/㎡)客房:2.0KN/m2 消防楼梯:3.5KN/m2阳台:2.5KN/m2 电梯机房:7.0KN/m2其它:按有关规范要求取值五、基础设计因地质勘探正在进行,基础情况等地勘报告出来后再定。
六、结构计算与分析采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深圳市广厦软件有限公司的广厦建筑结构CAD12.0版计算。
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建设单位、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二、设计范围本工程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
三、生活给水系统1、用水量: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430m3/d,最大时用水量为45m3/h(含15%的未预见水量)。
2、水源和贮水装置(1)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由二条不同的给水管网分别引入一条DN150的给水管(进水总管上设倒流防止器),在室外呈环状布置,进水压力0.3MPa。
(2)在水泵房设252 m3钢筋混凝土消防贮水池和80 m3不锈钢拼装生活贮水池。
(3)在屋顶设一个18 m3消防水箱。
3、给水系统竖向分区一区:地下室~二层由市政管网采用下行上给方式直接供水。
二区:三层及以上由生活变频供水设备采用上行下给方式供水。
4、节能尽可能的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水,采用节能型卫生器具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