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史论文

合集下载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论文3篇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论文3篇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论文3篇第一篇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手工艺教育清末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在长期督鄂期间,除了在湖北大兴实业外,也兴办了多所实业学堂。

湖北工艺学堂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应运而生。

张之洞在《札委张鸿顺等督办农务、工艺学堂》中提到了创办工艺学堂的原委:“工艺一切尤多拘守旧习,不能用新法制造,以致利权外溢,民生益困,亟应创设农务、工艺各学堂,采用西法,实力讲求,以开风气而广利源。

”“又工艺学堂现暂设铁政洋务局(武昌大东门)内,延订东洋教习二人。

”[1]当时,学堂开设汽机、车床、翻沙、绘图、木作、打铁、打铜、玻璃、蜡烛、香水(肥皂)等工艺共十门,其中有多门工艺与设计课程相关。

此外,对学制也作了要求,“第一第二两年,学徒须专学一门;第三年,兼学堂所有各艺。

”[2]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并移址武昌昙华林。

1913年,又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在其染织科的课程设置中,开设有制图、绘画、染色等相关课程。

1922年,再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设置有“机械、染织、图案三科。

附设有印刷厂,其中设备有石印、玻璃版、铜版、锌版,木工厂,机械厂……”[3]湖北工艺学堂是清末最早一批开设与艺术设计相关课程的实业教育机构,艺术设计教育在湖北地区亦由此滥觞。

与此同时,社会上也陆续出现一些民间教育机构,所设课程多与实用美术工艺相关。

1909年成立的“工艺传习速成所”,校址设于武昌积玉桥,旨在“为兴工艺而维利源”。

课程包括“洋肥皂、西法照相、修整轧片,漂白粉、酒精、照相化身、蓝色相片、荷兰水、金粉、相片刻花、照相药料、消强水、布帛印相”等。

1908年成立的“淑贤文艺女学校”,校址设于汉镇观音阁仁里巷,学校“悉遵学部颁定女学章程,专授女子有益科学,而尤注重于女工,……分正科预科艺科三级,艺科修身、国文、算术、图画、编物、裁缝、造花、刺绣、体操、音乐”[3]。

从1890年代末到192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北艺术设计教育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艺术设计史论文

艺术设计史论文

题目:论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起因。

以及历史作用姓名:辛媛媛班级:动画1101班授课老师:高悦摘要:现代主义设计(设计中的现代主义)是人类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

本文从现代主义设计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入手,对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起因和历史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新造型主义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离不开历史的发展与推动,我们要追溯历史、分析历史,会发现这一切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性的。

现代主义设计出现在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之后,工艺美术运动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开端,是由19世纪一大批的思想家提出平等、博爱、自由等观点后影响到设计领域,随后又发展了新艺术运动,它是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完善,更是历史的结果,在这之后现代主义设计代替了新艺术运动而成为20世纪初的潮流。

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质是社会变革的运动,1900---1950年,在这段时间亚洲国家此刻在忙于战争,唯一一个可以进入现代主义的国家只有日本,除此之外,在美国也不存在现代主义,原因是它没有社会变革的阶级基础,没有与生俱来的民主思想和问究竟的思想,缺少思考,国家超稳定,而且丰衣足食,这些因素都抑制了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

然而,在欧洲则是现代主义的发源地。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革命,成为20世纪设计的核心。

主要是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国(始于工业同盟,包豪斯为高潮)、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进行试验,在30年代中期取得惊人成就。

设计上体现的现代主义内容分为: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在荷兰,风格派起源于20世纪初,有“新造型主义”开始,主张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形来表现自然的秩序和普遍性,探索被事物外貌掩盖的物体内在规律,表现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化城市的结构,不提倡写实找规律,倡导抽象。

在俄国,马勒维奇和塔特林1919年发起的艺术运动“构成主义”主张空间在其深度上由内向外塑造,造型注重立体结构,形体材料作为表现事物的内在力量,应把时间作为一个因素,引用到造型中。

艺术设计范文_共10篇 .doc

艺术设计范文_共10篇 .doc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_共10篇范文一: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范文题目:开启“陈”姓名:学号:系别:专业:年级班级:指导教师:“风”的记忆——淮阳县三官庙村民俗体验步行街设计陈众200912020123美术学院艺术设计2009级景观1班郭巍巍2013年5月6日毕业创作、设计作者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创作、设计及报告书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书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毕业报告书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项目管理机构送交创作、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同意省级优秀毕业创作、设计评选机构将本毕业创作、设计通过影印、缩印、扫描等方式进行保存、摘编或汇编;同意本报告书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毕业报告书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题目:开启“陈”“风”的记忆——淮阳县三官庙村民俗体验步行街设计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者签名:陈众2013年5月6日目录摘要 (1)一、引言 (2)二、选题 (2)三、研究目的 (2)四、设计过程 (3)五、总体设计 (5)六、创意说明 (9)七、未来展望 (9)八、总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声势如虹,新农村的格局规划也如雨后春笋强势进驻人们的视野,商业步行街区作为一个村镇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它的设计更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淮阳县三官庙村民俗体验步行街设计从创作研究的主题内容出发,深入挖掘当地文化,以诗经陈风描写的意象为切入点,以节点的形式再现陈风文化,设置民间手工艺展示馆,通过现场制作对民间手工艺进行展示,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分析步行街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而深入剖析创作研究的原因,最后在总结创作思路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新农村;民俗;步行街Abstract:Resentyears,the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goesverywell.Itwillmakepeople’seyesbrighten.Asthecenterofeconomyandculture,thedesignofthewalkingstreetarisesmuchattention.Mydesignstartswit hthemajorthemecreationtofindoutlocalculture.Ialsotakethepointofa ncientdescriptiontoreflectthelocalcultureinaformofpitchpoint.Thed emonstration,beginswithsitefabricationwhichwillspurpeoplecarryforwardtheintang ibleculturalheritage.Iwillanalyzethedesignprincipletounderstandthe researchreason.AtlastIwillmakethedesignoffuturedevelopmentdepe ndsonthesummaryofbasicthoughts.KeyWords:newcountryside,folkcustom,walkingstreet一、引言随着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怎样做好村庄整治,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发展,使村庄整治更加科学、合理、更受农民欢迎都得到了广泛关注。

艺术设计 毕业论文

艺术设计 毕业论文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导言艺术设计是一门既具有创造性又富有个性的学科。

在当今社会,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本文将探讨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部分: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人们通过绘画和雕塑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设计逐渐演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到现代的数字艺术,艺术设计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第二部分: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是指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所秉持的原则和思想。

设计理念可以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追求简洁、直观和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注重空间布局和功能性;在时装设计中,设计师追求独特、时尚和个性化的风格。

第三部分:艺术设计对社会的影响艺术设计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艺术设计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艺术设计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其次,艺术设计能够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设计师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艺术设计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创意产业的兴起使得艺术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结论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探讨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设计的价值。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化,艺术设计将继续发展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创意。

艺术设计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相关推荐艺术设计论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设计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艺术设计论文篇1摘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灿烂的文化结晶,在艺术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艺术设计多元化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行深刻的思考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在艺术设计中更好的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使艺术设计作品熠熠生辉。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艺术设计是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结合的精华。

艺术设计与文化相互依存,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为艺术设计带来了经久不衰的血液。

如何在艺术设计中将传统文化有效的继承并且发展是艺术设计工作中的难题。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传统文化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人们在长久以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精神积累,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象。

传统文化在实体物象中的表现无处不在,例如人们众所周知的传统民族服饰及头饰、生活日用品以及交通工具等[1]。

传统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慢慢累积形成的。

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国家的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生活的凝结。

国家的伟大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灵魂与意志。

传统文化基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存在与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不朽精神。

1.1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的意义非凡,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社会实践中精神与智力的精华。

传统文化中凝结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家同感,推动了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不断奋发图强的精神纽带。

1.2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爱国主体,在我国社会的进程中源源不断的为中华民族的奋进发展提供精神供给[2]。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各种困难与挫折。

艺术设计类论文精选

艺术设计类论文精选

艺术设计类论文精选推荐文章艺术类毕业论文范本热度:艺术生的毕业论文代发热度:绘画艺术毕业论文相关范例热度:艺术设计史相关论文3000字热度:艺术设计类论文大全热度:艺术设计是一种通过物质表达精神的创作手段,是一个能衍生和追溯到多方面的专业集群,也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行业。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设计类论文精选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艺术设计类论文精选篇1浅析艺术设计思维摘要:通过系统的学习艺术设计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素质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将创新设计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活动的基本要素,创新思维形式的基本类型及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能力。

关键词:设计;思维思维是在感知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人脑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它是借助形式语言实现的对理论认识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高级能力,思维过程是人们运用感知、表象和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指通过对物质信息的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

创造性思维是多角度的、全方位的思考问题,不局限于单一的、传统的思维方式。

由此形成了逻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散发思维、横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1、逻辑思维(也称直接思维):是一种按一定方向和路线,运用逻辑的方法,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而做得进行思考。

又称垂直思维。

逻辑方法具有自觉性、过程性、必然性、间接性和有序性特点。

《辞海》中对逻辑思维的解释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推理的反映现实的过程,它同形象思维不同,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

”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我们设计中最基本的思考方法。

2、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对一个主题,提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范文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范文

一.结合《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谈谈古代设计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在中国第一部有关设计的理论著作《考工记》中明确提出了一种注重内在统一、顺应大局、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其中讲:“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天有时”指天有季节、气候、时令的变化;“地有气”是指地理条件有不同,自然规律有差异;“材有美”是指材料有其自身材质的美;“工有巧”指人有创造能力和工艺技巧。

意思就是说顺应天时、适应地气、巧用材料、适宜工艺,四者有机的结合,可以产生好的设计物品。

它指出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是设计优秀物品的四个要素,它是一种“大”的设计思想、“和”的设计观念,一种“尚法天地,天人合一”的设计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里要分析古代艺术的方方面面我觉得也不是几个字能说得清楚的,下面就针对我喜欢的陶瓷方面来浅谈中国古代艺术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陶瓷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最初是因为谷物的贮藏和饮用水的搬运。

再往后发展人们渐渐发现了陶瓷很多优良的性能,比如耐火性,可以烹饪做饭等等。

当发展到隋唐时,陶瓷业发展的就比较成熟了,瓷器逐渐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下面就我所了解的有关陶瓷方面的知识浅析中国古代陶瓷在材料,纹饰,色彩,在雕塑与灯具方面的应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一)陶瓷材料古代陶瓷材料在家具的设计中应用的比较多,很多家具设计师将陶瓷元素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中,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设计,既满足了东方人的审美需求,同时又引起了西方人极大的兴趣,大多数都是将陶瓷材料用于家具设计中,进行艺术性表面装饰的设计,这些实际对现代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如以镶嵌的形式进行表面局部装饰,局部应用于桌、椅、柜的面层;以拉手、面叶、脚轮等配件形式进行家具构件装饰,此外还广泛应用于应用于灯具、花瓶、餐具等家居小摆设品上,为现代的家居生活创造了一种和谐美。

中国艺术设计史范文

中国艺术设计史范文

中国艺术设计史范文中国的艺术设计历史悠久丰富,可以追溯至古代的文物、器物、建筑以及传统工艺品。

中国传统的艺术设计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盛与衰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艺术设计风格。

在古代,中国的艺术设计主要体现在陶瓷、玉器、青铜器等的制作上。

其中,陶瓷器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设计形式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誉为“东方的瓷器之都”。

在古代的东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工艺也十分发达,以其精美的纹饰和精湛的铸造工艺著称于世。

随着汉唐文化的繁荣,中国的艺术设计迎来了黄金时期。

在唐代,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唐代的绘画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多以笔墨之美取胜,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风格。

同时,唐代的书法家王羲之、怀素等人也开创了书法艺术的新篇章,对后代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以后,中国的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元代的瓷器、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代的青花瓷、景德镇瓷等瓷器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在绘画领域,元代的画家马远、文征明等人开创了一系列新的绘画风格,为后来的绘画艺术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中国的艺术设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明代的瓷器、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进一步完善,成为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代表之一、明代的景泰蓝、素三彩等瓷器工艺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也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声誉。

同时,明代的书法家王羲之、张大千等人也为中国的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代在继承和发展明代传统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紫砂壶等工艺精湛,被誉为“千年瓷都”。

同时,清代的绘画以国画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逐渐走向国际化。

20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在建筑、服装、家具、工艺品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动画系动画1005班钰指导老师:高杰摘要: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由于其尖锐的探索和大胆创新,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

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包豪斯的出现,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包豪斯是现代设计史、现代建筑史、现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包豪斯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也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

包豪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在教育模式上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随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新新思维。

包豪斯的影响不仅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还在于它的精神。

包豪斯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包豪斯的局限性也逐渐被人们意识到。

包豪斯积极倡导为普通大众设计,但由于包豪斯的设计美学抽象而深奥,曲高和寡,因此只能为少数知识分子和富有阶层所欣赏。

这篇论文主要来探讨一下包豪斯的产生、发展及意义。

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实值一战结束后不久,德国战败,经济沦陷,而当时又有大批的失业工人,退伍军人,迫切需要住宅。

由于局势动荡,社会上流行着各种各样的思潮,德国的先锋人士吸收了这些思潮,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艺术氛围。

沃特尔·格罗皮乌斯,即格罗佩斯早在1911年就已经在德国设计界颇具盛名,这种知名地位对于他建立包豪斯是非常有帮助的。

虽然建立和发展包豪斯的过程困难重重,但是格罗佩斯利用自己在设计界的影响力和高超的社交能力生存下来。

格罗佩斯通过《包豪斯宣言》,表明了他的建校宗旨,使一个全新的艺术观、教育观在包豪斯建立之初便确立了下来。

格罗佩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

他通过60年的努力,从德国的包豪斯到美国的哈佛大学,把设计教育,特别是建筑设计教育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牢固的奠立起来,影响了全世界。

格罗佩斯提出了“结构是一种美”,1911年在法克斯工厂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作品,1914年成立了德国工业同盟总部。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技术(构造)、形式,格罗佩斯将构造与形式结合,提出了“构造就是一种形式”。

1915年“一战爆发”格罗佩斯应征入伍,期间受伤住院,为其一生的转折点,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1919年3月20日,玛政府将玛的撒克逊造型美术学院和工艺美术学校两所学校合并,成立国立设计学院,即包豪斯。

36岁的格罗佩斯出任校长,担任这一职务是其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1928年迫于种种压力,特别是右派势力对包豪斯进步思潮的无端攻击,格罗佩斯离任包豪斯校长。

1938年他接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聘请,担任哈佛研究院教授,同时加入美国国籍是其一生第二大转折点。

但在格罗佩斯任教期间,他孜孜不倦的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使得包豪斯度过重重难关。

通过格罗佩斯的努力,基本上把包豪斯学校从一个子虚乌有的空洞观念变成一个坚实的设计教育基地,使其成为欧洲现代设计思想的交汇中心及现代建筑设计的发源地。

包豪斯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重要缩影。

它经历过三任校长,因而形成了三个非常不同的发展阶段: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汉斯·迈耶的共产主义、密斯·凡·德·罗的实用主义。

把三个阶段贯穿起来,包豪斯因而兼有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共产主义政治目标、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特征,也造成了包豪斯的精神容的多样。

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设计学院都没有、也不可能具有的高度文化特征。

包豪斯自1919年创办至1933年被德国法西斯强行关闭,共经历14年的时间,在这14年总共三次迁校,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即创办初的玛时期、德昭时期和柏林时期。

虽然仅存14年时间,但它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

玛时期(1919—1925年),校长是格罗佩斯,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德绍时期(1925—1932年),校长是汉斯·迈耶。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柏林时期(1932—1933年)。

米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但他在任期间也为包豪斯做出几大改变,他将家具、金属制品、壁画归为室设计;将建筑设计分为室设计和室外设计使得教学平台变窄;将原有的九个学期变为七个学期;将实践环节变为非教学环节;将基础课由必修变为选修课。

包豪斯由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虽然包豪斯名为建筑学校,但直到1927年之前并无建筑专业,只有纺织、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设计学校。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在这短短14年期间任教老师有伊顿,纳吉,阿尔伯斯。

其中伊顿是担任包豪斯基础课教学的首位教师。

他做出了四大贡献,首先建立三个教学体系:基础课、理论课、设计课。

其次他的教程中对于材料和质地的研究确有新颖之处,然后色彩学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四,首创了预科班。

1923年离开包豪斯。

离开的原因有四点:一是有神论与无神论之争,二是设计教学的独立性与设计教学的实践性(工学结合)的斗争,三是主理性反对个人主义美学与伊顿有所分歧,四是课程教授上的分歧。

纳吉是匈牙利构成主义艺术家,他安排了三组课程:工艺类课,艺术类课,科学类课程,他在格罗佩斯“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的指导下,又提出了“科学”。

1926—1928年,纳吉与格罗佩斯一起办了《包豪斯》杂志。

阿尔贝尔斯则加入了新课程:造型、色构和线条、自然科学讲座、画法几何、心理学、材料学。

包豪斯完善和成熟的教学体系的形成,是在1923年迁到德昭,有纳吉接替伊顿掌管教学后。

纳吉建立了较有弹性的教学方法,允许教授发挥个人的天才和能力。

同时由于包豪斯自己培养的技术与艺术素质兼优的学生加入教学阵营,原来的“双轨制”教学再无必要,这种制度宣告结束,成熟的教学体系逐渐形成。

其课程设置如下。

1)基础课程斯基开设的课程有:自然的分析与研究;分析绘图。

克利开设课程有:自然现象分析;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

伊顿开设的课程有:自然物体练习;不同材料的质感练习。

纳吉开设的课程有:悬体练习;空间体积练习;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练习;结构练习;质感练习;铁丝木材的结合;构成及绘画。

2)其他基础课程包括色彩基础、绘画、雕塑、图案、摄影等。

3)工艺基础课程家具、瓷、着色玻璃、编织、造纸、印刷等。

4)理论课程艺术史、哲学、设计理论5)建筑研修班特别选修的课程及专题研究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等三方面的知识。

完全从现代设计出发,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初步形成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科学体系。

包豪斯在格罗佩斯的号召下吸引了大量优秀的艺术大师和设计师前来任教,伊顿一开始还负责几个作坊,其中包括雕刻作坊、金工作坊、彩色玻璃作坊、壁画作坊。

而重要性仅次于伊顿的是哥哈特·马克斯,他负责的是瓷作坊。

在第二批雇员中最重要的是克利和斯基,他们分别负责书本装订工艺和壁画工艺。

格罗佩斯则亲自负责建筑和细木工艺。

包豪斯几十位教室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把现代设计推向了高潮。

包豪斯对现代计教育有重大贡献,正如格罗佩斯所说:“设计师的第一责任是他的业主。

”有如纳吉所说:“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它的产品。

”所以,它在设计教育的诸多方面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1)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腐落后的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念。

2)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3)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的生产方法。

4)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建立了良好的规。

5)发展了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明方向。

6)坚决反对把风格边城僵死的教条,只承认设计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另外,包豪斯对于设计课程的贡献在于基础课程方面。

由伊顿提倡的“从干中学”,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

此外,还有后来由纳吉提出的注重点、线、面关系理性分析的构成主义思想等。

这些都为后来设计课程的基础课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