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教师在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从阅读视野、历史视野及教学的视野中,坚持浃洽兴起策略、以意逆志策略、深入浅出策略,才能最大发挥文本的价值功能。

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85-02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决定着教学设计,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进程,决定着文本阅读的理解与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对文本的“前“解读,比教学更为重要。探寻和掌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教师形成对文本解读新的思维方法,决定着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文本的的现实意义及审美存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理性智慧及人格建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的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并利用“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1],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因而,在对文本意义的探寻中,只有深入的阅读和感受,文本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

向有生气的意义的转换”[2],才能使文本有着现实的意义及审美的存在。

1阅读视野的分析——文本解读的浃洽兴起策略

宋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认为读书有“唤醒”、“体验”、“浃洽”、“兴起”四个步骤。所谓“唤醒”,其实就是输入文本信息,激活原有的人生体味和经验,引发阅读期待的过程。即唤醒文本阅读的兴趣,运用原有的知识与方法,深入文本,发挥阅读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的过程。这是读书的第一步,也是文本解读的第一环节。第二环节是“体验”,朱熹曾说,读书要切已体察,不可只作文字看。周光庆先生在《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说:所谓体验,在较为广阔的意义上,是主体从自己的认识图式出发,主动地对生命、生活及其意义进行亲身感受。在体验状态中,主体与客体浑然同一,设身处地、平等对话,精察其理,感受作者的原有体验,深入作者的表述心境……驰骋想像,融进自我,反复体验,渐渐相亲,久而合一,形成新的意义世界。在体验的基础上,与作者的理趣与情思发生共鸣,“渐渐相亲”从而达到“浃洽”之境:对文本的意义了然于胸,对作者的表达的意境产生了共鸣,惺惺相惜,感同身受,这是文本解读的高峰体验。但这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而最高境界是“兴起”。即激活表达的愿望,将文本的意义与精神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成为行事处事的行为准则。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虚心涵泳,不是以“他”的角色进入文本,而是以“我”的角色进入文本,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对文本的

语言进行分析,引发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感同身受。教师对文本的态度要达到《诗·大序》一种境界:“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真正体味和感受文本,甚至要为文本而痴,为文本而狂,让心灵与文本融为一体。

朱子的“唤醒”→“体验”→“浃洽”→“兴起”四个步骤的读书之法,附合文本解读的基本过程,附合文本美学的意蕴,亦是教师和学生文本解读的四个过程。教师在解读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走近文本,对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与文本对话,明确文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动人心弦的激扬之所,小到标点字词、遣词造句之工,大到文法意境、布局谋篇之美,皆应了然于胸,让文本“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使身心得以浸润,精神得以澡雪,人心灵得以净化。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立足文本,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水平,适度的拓展学习时空,实现“文本的阅读成为创造性、个性化的欣赏过程”[3],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师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师生的理性智慧及完善的人格建构。

特别指出的是,在教师的文本解读的内容上来看,一方面要对文本的语言深入的解读,另一方面是对文本的人文情感深入的解读,宜把握文本的营构系统,感受文本字、词、句、段、篇的精妙之处,形成对文本“外形”(指文本的语言构成)与“内实”(指文本的内

容思想)的全面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浃洽兴起的过程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语言层面的解读,另一方面是内容思想方面的解读。《语文阅读活动论》指出:语文阅读活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含文序的剖析、文境的透视、文意的发掘及文法的求索等,在文本的使用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文境的感受和文意的理解,不是文本阅读的本质。在阅读文本解读中就应避免为两个极端,一是重视文本的工具性,放弃了文本的人文性;二是重视了文本的人文性,舍弃了文本的工具性。特别是流行的公开课,呈现出特别强化激发学生的人文性,重视感悟文本中蕴含着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体验,而对文本是如何组织教材,如何进行语言表达及文本的文法之妙、文序之美统统抛在一边,使语文课堂听听感动,想想激动,但对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却是“一无所获”。因此,在引领学生文本解读的过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在解读的过程自然而无痕,使语言、思维、情感与内涵倘佯其中,才能达到“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

2教学视野的探析——文本解读的深入浅出策略

文本解读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即要深入的理解与感悟,而要“出”得自然通透。在教学中,并不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就把多深的理解与感受,统统“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然渗透。《玲玲的画》这是一个温馨的小故事。文本文字浅显,语言简单,以对话为主,其中爸爸的话揭示了本文的阅读主题: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肯动脑筋,坏中也可能转化为好事。

文本的重点句就是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句话的解读有三点:一是坏事并不一定坏,能变成好事;二是坏事变成好事要肯动脑筋,善于思考;三是并不一定所有坏事都能变成好事的,所以文本用的是“往往”,而不是“一定”能变成好事。这样的理解是有一定的哲学理念在其中的。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玲玲的心情变化为教学线索:满意(高兴)→哭(着急)→满意(喜悦),体会玲玲前后的变化,体会和理解爸爸的这句话的含意。其实文本还应包含着另一条暗线:好事→坏事→好事,与玲玲心情的变化一一对应。于是文本并不是一味的体现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也在体现着好事也能变成坏事。老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就应适度把握文本的解读,不能过度强调或只强调“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不以强加的方式给学生,而将其中的解读建构和渗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去体会与感悟,教师始终以解读为终极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语言始终以目标为核心,进行启发与诱导,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新的境界,从而成就更宽广的教学视野。这就是教师解读的“深入”的过程,而在课堂教学视野中表现为“浅出”的过程。

正如著名作家史铁生曾说:乐其俗者赏其俗,知其雅者赏其雅。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决定着文本的学习方向,决定着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挥,也是学生解读、品味、内化文本的基本前提。只有通过全面发挥文本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