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都不一定知道的语文冷知识,快快收藏起来

合集下载

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叫李子?20个你不知道的语文冷知识

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叫李子?20个你不知道的语文冷知识

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叫李子?20个你不知道的语文冷知识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有很多有趣的典故和冷知识,作为语文老师怎么能不知道一点呢?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和语文学科相关的冷知识,语文老师看完记得讲给学生长见识哦。

常识系列1. 李耳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第一种说法,李耳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所以叫老子。

显然这种说法不够真实。

第二种说法是,李耳本来就姓老,李姓源于老姓。

李姓图腾为老虎,在苦县又称“狸儿”。

所以又叫老子。

2. 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十二生肖在汉之前一千多年就出现了。

而猫是在汉代才进入中国的,所以没赶上好时候。

3. 百家姓为什么以“赵钱孙李”开头?《百家姓》是宋朝代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的。

“赵”是当朝皇帝的姓氏;“钱”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

4. 孺子牛从何而来?齐景公有一次庶子荼在一起嬉戏,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

儿子跌倒把他的牙齿拉折了。

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

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

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5. 为什么富家子弟叫纨绔子弟?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

所谓裳就是大裙子。

走路两腿易进风。

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长筒袜,这种袜子叫“绔”。

更有钱的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袜子,就叫“纨”。

这也是“纨绔子弟”一词的由来。

6. 为什么有钱有势的女婿要叫金龟婿?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

鱼符材质“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

”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

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7.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

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所以说上厕所、下厨房。

8. “扯皮”原意是什么?扯皮”是古代做鼓的一道工序,是门专业手艺。

100个你不知道的语文小常识

100个你不知道的语文小常识

100个你不知道的语文小常识第一位女诗人:蔡琰(文姬)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13.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4.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5.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6. 文章西汉两司马中“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司马相如17.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8.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9.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20.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1.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2.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 三教:儒释道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0. 岁寒三友:松竹梅31.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2.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3.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4.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5.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6.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7.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8.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9. 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0.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1.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2.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3.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4.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5.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46.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47.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48.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49.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0.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5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5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5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5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5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5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5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七下语文重点[史上最全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全是考点!老师熬夜整理,不转可惜了]

七下语文重点[史上最全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全是考点!老师熬夜整理,不转可惜了]

七下语文重点[史上最全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全是考点!老师熬夜整理,不转可惜了]
相信各位家长都知道,现在的语文考试不只是考察孩子们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考察文化课知识也是考察的重要内容。

随着教改,语文多半有两大块变化,一是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一个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变成必考。

传统文化,被推到了风口上。

语文常识,作为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

这些知识,往往零散地存在于课文的注释中,存在于老师补充的笔记中,存在于课外的阅读中会
这类题,在我们老师眼中就是妥妥的送分题。

但我见过很多的学生,不能整理复习的习惯,时间一久,记忆的猴子就会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一到考试,就是各种丢分,拿不到高分。

语文考点广而细,所以,我们平时在做积淀的时候,不要仅仅的限于扩及书本知识,在课下也要进行大量的积累工作。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分享一篇非常全面、剖析得非常清晰的语文文学常识集锦。

希望对你有用,幼儿们也可以私人收藏收藏下来留给孩子!
我专注于中小学教育工作,致力于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如果家长您有任何关于孩子学习方法的问题,或者是需要有其他学习资料,都可以在微信上搜索:
我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帮您分析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自学为孩子提出合适的学习计划,分享好演算法的教育秘诀和学习方法,快速提高小孩的学习成绩!。

连老师都不知道的语文文学常识

连老师都不知道的语文文学常识

连老师都不知道的语文文学常识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老师从来不教,考试次次都考,建议收藏!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老师从来不教,考试次次都考,建议收藏!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老师从来不教,考试次次都考,建议
收藏!
读书就像是一面镜子,当你读得书越来越多,骨子里就能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质。

从小喜欢读书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更有出息。

多读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操和阅读兴趣,对语文成绩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小学考试中对文学常识的考察分值比重很高,平时多读书的孩子做这些题就毫不费力,但平时没有积累的孩子做起这些题来基本就得不了多少分。

初中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是自学和积累,学习要有计划,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要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语文中有一项试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察。

这个题目虽然只需要记忆,但是因为文学常识知识面特别广,你无法预知考试的时候会考察哪一块,所以需要平时多多的记忆。

文学常识知识分布于初中语文课本各处,甚至是课本上所没有的。

今天老师就特意整理分享一下初中语文课内课外文学常识大全。

孩子们不仅平常学习用得上,中考复习更是必不可少。

家长们赶紧转给孩子们看看吧!
第一部分:文学基础
第二部分:文学之最
第三部分:文化常识。

语文小常识知识点总结

语文小常识知识点总结

语文小常识知识点总结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掌握一些语文小常识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语文小常识知识点。

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字笔画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文字表达形式,其笔画是汉字构成的基本单位。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笔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汉字的笔画分为横、竖、撇、捺、折、钩、提、横钩等8种基本笔画,每个汉字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

2. 汉字部首汉字部首是汉字字义表达的一种方法,汉字中的部首是一种形式的符号,代表着汉字的分类和意义。

了解常用的部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记忆汉字。

3. 词语搭配语文学习中,正确的词语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词语的搭配有其固定的规律性,如果搭配不当,可能会改变句子的意思,甚至会造成歧义。

因此,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词语搭配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修辞和修辞手法1. 修辞修辞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为了使意义更加生动、抒情或者讽刺等目的,通过借用形象的比喻、夸张、断句等手法来增加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2.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通过把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深层次的含义。

比喻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文学作品更生动、富有想象力,并且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3. 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反问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4.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并列的方式来排列一系列的成分,使句子结构平衡、韵律感强,从而增加语言的艺术性。

三、古诗词常识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

五言绝句是古代诗人创作作品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具有韵律感强、表达简洁、含义深刻的特点。

2. 唐诗宋词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歌体裁,唐诗以其豪放、豪迈、耐人寻味的风格,宋词则以其婉约、抒情、细腻的情感风格而著称。

100条文学常识(董卿力荐:10分钟记住)

100条文学常识(董卿力荐:10分钟记住)

100条文学常识(董卿力荐:10分钟记住)
文学常识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里面蕴含了很多哲理,这就是文学常识一直永垂不衰的价值所在。

文学常识不管是对各行各业,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用的到,人们知道了这些文学常识,可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孩子多学习文学常识,对语文的学习很有帮助。

我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有很多家长在微信上向我咨询,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记忆力差,作业拖拉,做事磨蹭,性格内向,脾气倔强。

家长担心孩子这样下去很难交到朋友,也很难融入这个社会。

接下来我为各位家长分享100条文学常识,希望你们能收藏起来,在孩子周末的时候给孩子看一看,帮助孩子补习课外知识。

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和作文写作水平。

今天就和各位家长分享到这里了,如果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对你们的孩子有用,可以把它收藏起来,家长也可以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语文 知识问答冷知识

语文 知识问答冷知识

语文知识问答冷知识语文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文言文、现代文、修辞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冷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语文的奥秘吧!1. 什么是“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现象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语言表达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通过运用这些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2. 什么是“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借用某种事物的形象、特点或象征意义来表示另一种事物。

隐喻常用于诗歌、文学作品中,可以使语言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感。

3. 什么是“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将某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进行类比,来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比喻常用于修辞、说明和描写中,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更易于理解。

4. 什么是“夸张”?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或缩小,以达到强调或渲染效果。

夸张常用于幽默、夸张的叙述中,可以使语言更具戏剧性和趣味性。

5. 什么是“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结构的词语进行并列或连续使用,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排比常用于修辞、说明和描写中,可以使语言更具韵律感和吸引力。

6. 什么是“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或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核心主题。

主题可以通过作者的叙述、人物的言行、情节的发展等方面来体现,它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7. 什么是“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寓意表达某种道德、哲理或社会现象。

寓言常用动物或人物来代表具体事物,通过他们的言行来反映和批判社会问题。

8. 什么是“修辞格”?修辞格是修辞学中对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种分类和归纳。

它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形式,通过运用这些修辞格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9. 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文言文的特点是语法结构复杂、用词古雅,需要通过阅读和学习才能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都不一定知道的语文冷知识,快快收藏起来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有很多有趣的典故和冷知识,作为语文老师怎么能不知道一点呢?下面厚学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和语文学科相关的冷知识,语文老师看完记得讲给学生长见识哦。

一、常识系列
1. 李耳为什么叫老子不叫李子?
第一种说法,李耳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所以叫老子。

显然这种说法不够真实。

第二种说法是,李耳本来就姓老,李姓源于老姓。

李姓图腾为老虎,在苦县又称“狸儿”。

所以又叫老子。

2. 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
十二生肖在汉之前一千多年就出现了。

而猫是在汉代才进入中国的,所以没赶上好时候。

3. 百家姓为什么以“赵钱孙李”开头?
《百家姓》是宋朝代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的。

“赵”是当朝皇帝的姓氏;“钱”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

4. 孺子牛从何而来?
齐景公有一次庶子荼在一起嬉戏,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

儿子跌倒把他的牙齿拉折了。

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

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

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5. 为什么富家子弟叫纨绔子弟?
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

所谓裳就是大裙子。

走路两腿易进风。

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长筒袜,这种袜子叫“绔”。

更有钱的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袜子,就叫“纨”。

这也是“纨绔子弟”一词的由来。

6. 为什么有钱有势的女婿要叫金龟婿?
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

鱼符材质“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

”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

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7.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

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所以说上厕所、下厨房。

8. “扯皮”原意是什么?
扯皮”是古代做鼓的一道工序,是门专业手艺。

在钉鼓皮时需要将皮扯紧,故称扯皮。

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推诿卸责的意思。

9. 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

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

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10. “倒霉”是怎么来的?
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称之为“楣”。

考中了,旗杆照竖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做“倒楣”。

后来,这个词流传中逐渐讹传为“倒霉”,直到现在。

二、成语系列
1. “三媒六证”是哪“三媒”哪“六证”?
三媒:男方聘请的媒人、女方聘请的媒人还有就是给双方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

六证:在天地桌上摆放一个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一个算盘。

2. “三姑六婆”指的是什么?
“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3. “三长两短”是怎么来的?
“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

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

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

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

4. “五谷不分”是哪“五谷”?
一说是黍、稷、麦、菽、稻;
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5. “五大三粗”指的是什么?
“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
“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6. “五花八门”是哪“五花”哪“八门”?
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后来五花指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

八门指巾(算命占卦者)、皮(卖草药者)、彩(变戏法者)、挂(江湖卖艺者)、评(说书评弹者)、团(街头卖唱者)、调(搭棚扎纸者)、聊(高台唱戏者)。

7. “六神无主”是哪“六神”?
在道家中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灵。

8. “六亲不认”有哪“六亲”?
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

据《老子》,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据《汉书》,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9. “胡说八道”是怎么来的?
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

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比喻不可信。

10.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谋反:被视为十恶之首。

谋大逆:指毁坏皇家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他敌对国家。

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不道,无道。

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

不孝: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

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不睦。

不义: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内乱: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