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咏广州番禺莲花山古采石场

合集下载

赞美广州沙面的七绝诗

赞美广州沙面的七绝诗

赞美广州沙面的七绝诗
1. 《广州沙面》
作者:佚名
诗句:异韵盈然在翠洲,岭南列强乐珠幽。

老榕溢绿参天树,留迹年轮写史秋。

2. 《沙面风情》
作者:佚名
诗句:英美风情拾翠洲,当年列强行商优。

老榕溢绿参天树,欧陆经型建筑楼。

3. 《沙面怀旧》
作者:佚名
诗句:咫尺珠江畔水边,亭台楼阁美欧宣。

字残游览卑微辱,铭古应酬谱壮篇。

4. 《沙面遗踪》
作者:佚名
诗句:长沟一界别癯肥,公使洋商迹已非。

租约百年如覆掌,南沙数处起新矶。

5. 《沙面春景》
作者:佚名
诗句:清夏偏宜趁日长,婚纱影里靓红妆。

可怜基督与天主,咫尺街头作两堂。

6. 《广州沙面感怀》
作者:佚名
诗句:曾罩阴霾不见天,春回拾翠露娇妍。

欧风情貌休闲馆,博物幽灵映变迁。

7. 《沙面绿意》
作者:佚名
诗句:拾翠洲上绿意深,百年沧桑叙风尘。

列强蹂躏记犹新,但喜龙飞又腾云。

8. 《沙面夜游》
作者:佚名
诗句:乱涌流珠散夜舷,缓江钓叟急江船。

不知明月清宵好,辜负闲身若许年。

9. 《沙面秋意》
作者:佚名
诗句:老榕溢绿参天树,留迹年轮写史秋。

租界遗踪铭旧历,风情欧美似西楼。

10. 《沙面杂咏》
作者:佚名
诗句:沙面铭镌卑辱史,石陵留迹写春秋。

羊城问古来归地,典雅心仪自在游。

广州的诗词 描写广州的诗词

广州的诗词 描写广州的诗词

广州的诗词描写广州的诗词1. 赞美“广州”的古诗词有哪些1、《广州蒲涧寺(地产菖蒲,十二节。

相传安期生》年代:宋作者:苏轼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2、《广州杂咏(四首)》年代:明作者:刘崧鲫鱼潮退余溪卤,牡蛎虫廧高结海沙。

红豆桂花供酿酒,槟榔蒌叶当呼茶。

3、《己丑广州七夕》年代:现代作者:陈寅恪岭树高楼影动摇,天风吹海海初潮。

金瓯已缺今宵月,银汉犹填旧日桥。

帘外新凉惊节换,夜阑离绪总魂销。

人间尽误佳期了,更有佳期莫恨遥。

4、《广州戏题》年代:明作者:祝允明生世投闲四十年,瘴江班顶试鸣弦。

今朝也是为官日,白日青天闭户眠。

5、《春日忆广州》年代:现代作者:陈独秀江南目尽飞鸿远,隐约罗浮海外山。

曾记盈盈秋水阔,好花开满荔枝湾。

2. 关于广州的诗句你好!关于广州的诗句:〖广州三樵歌〗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

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

〖广州试越台怀古〗——黄滔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

歌钟非旧俗,烟月有层台。

北望人何在,东流水不回。

吹窗风杂瘴,沾槛雨经梅。

壮气曾难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览处,花落与花开。

〖广州江中作〗书名:《全唐诗》作者:张说去国年方晏,愁心转不堪。

离人与江水,终日向西南。

〖广州朱长史座观妓〗——宋之问歌舞须连夜,神仙莫放归。

参差随暮雨,前路湿人衣《题广州使院》——郑愚数年百姓受饥荒,太守贪残似虎狼。

今日海隅鱼米贱,大须惭愧石榴黄。

《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书赴朝,时兼宗正卿》——杨衡象阙趋云陛,龙宫憩石门。

清铙犹启路,黄发重攀辕。

藻变朝天服,珠怀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张九龄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

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

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

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刘言史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游莲花山见闻作文800字 莲花山游玩记事作文800字_作文800字

游莲花山见闻作文800字 莲花山游玩记事作文800字_作文800字

游莲花山见闻作文800字莲花山游玩记事作文800字游莲花山周末,与我的一帮朋友去登莲花山,所谓的莲花山,就是位于抱犊寨的南边,并与抱犊寨逶迤相连的另一个山峰。

今日的天气还算不错,初冬的太阳淡淡的散发着温暖,我们几个人攀爬在莲花山的曲折蜿蜒的狭窄小路上,山上的树木已没有了昔日的碧绿与生机,树叶大半已经掉落,只有很少的一些半青半黄的叶子,仍然顽强的在枝头坚守,一阵凉凉的山风吹过,总有几片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叶儿们努力地翻转摇摆着身躯,缓缓的不肯向下坠落,似乎并不愿意离开高高的枝头,不愿意离开阳光明媚月光如水,不愿意放弃与蓝天白云为伴,不愿意放弃在风中边歌边舞的日子,然而时光流逝,季节轮回,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当荣光已逝繁华褪尽,生命不得不走向凋零,谁又能改变呢?莲花山上的游客并不多,比起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的抱犊寨来,这里可谓清静,清静最好,可以实实在在的感受置身于山林之间的情怀,深深的呼吸空气,抬首仰望高天上流云,低头俯视沟壑中的荒草疏枝,远眺朦胧与烟雾中的城市楼宇,再倾听山风吹过的歌声,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心灵自由。

在山的一个转弯处,忽见石壁上刻有“莲华圣境”四个古朴的大字,字的下面有一座庙,不大,好像叫做娘娘庙,里面供奉着几位女性神仙,具体何方神圣也不大明白,小庙的门外,摆放着一个长条案子,上面摆放着各种香及烧纸,五颜六色,卖香纸的是一个山乡大嫂,衣着朴素,看上去有些旧了,好像还不太合体,脸色灰白,而且似有灰尘,因为山风很冷,所以看她总是瑟缩着身子,一位中年游客携带年轻的女伴正在案子前购买香和纸,这位男士满面红光,衣着鲜亮,挺胸叠肚,颇有些官宦领导或者大款的气派,他很不屑的从兜里掏出十元钱,随手扔在案子上,山乡大嫂带着热情而纯朴的微笑,很快的捡起钱,仔细的看了看,然后轻轻的放进口袋。

当我走到这位大嫂的面前时,她热情的用乡音和我打着招呼,憔悴的脸上满是淳朴真挚的笑容,我分明从她的善良眼神中看到了真诚的期待,我不加思索的买了一束香,其实我并不迷信,我在佛前虔诚的敬上一炷香,只是希望那些我所深爱着的勤劳淳朴,真诚善良的人们平安健康。

羊城八景

羊城八景

天河飘绢
天河飘绢:从瘦狗岭、火车东站、中信广场、天河体育中 心、珠江新城中央大道、海心沙岛一直延伸到珠江南面的 赤岗,它是广州新的城市中轴线。轴线上最美的一块地方, 就是火车东站绿化广场、中信广场。尤其是广州火车东站 水景瀑布,许多人干脆叫它“广州黄果树”。 紧邻瀑布的南面是面积国内名列第三的城市绿化广场。它 占地约1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7公顷。这里有古色古香的 南越王墓制式花坛,各种岭南花卉,还有广场北面的水景 工程,分为瀑布、喷泉、灯光和背景音乐四大部分。每小 时约9000吨流量的大型人工瀑布奔流而下,被彩灯照得壮 丽恢弘、光怪陆离。 天河飘绢在广州火车东站中心绿化广场与高平台广场之间, 由水景瀑布、外广场和内广场构成。长89米、高8米的玻璃 墙构成了水景瀑布的依托,流水从高处平台溢出,顺玻璃 墙泻入水池,各色灯光不断变幻将瀑布映得流光溢彩。瀑 布左右各有一座9米高的雕塑台,上面将放置主题为“情流 花城”的大型雕塑。外广场位居瀑布前方,是市民聚集、 欣赏瀑布的最佳点,瀑布上方为大型亲水平台
珠江夜游是由来已久, 极具特色的游乐项目 “花城明珠”号豪华游 轮已正式启航,该船长 38米、宽11米、3层高。 首层内设高级咖啡厅和 舞池;上层为观光和餐 饮大厅,可同时容纳 200人就餐;第三层为 全敞开式观光平台,可 容纳250名游客,船上 安装了两个“空中玫瑰” 激光探照灯,加上游船 上的璀璨灯饰,使之成 为名副其实的水上明珠, 不仅为珠江增色,而且 令游客尽情观赏上边所 叙述的美丽夜景,领略 “球水夜韵”的真实的 韵味。
房 顶 上 的 石 雕
里 面 的 木 雕
黄花皓月
羊城新世纪八景之一。“黄花皓月”是指黄花岗公园或称黄花岗七十二 烈士墓。 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著名起义。1911 年4 月 27 日黄兴 带领的先锋 130 多人冲人总督衙门,遇到大批清军伏击,绝大多数革命 党人都壮烈牺牲。最后是由一位报社的记者潘达微先生冒险收敛的,共 收了七十二具遗骸。安葬在红花岗上,并改名黄花岗。 建筑规模 园坐北向南,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13万平方米。正门宽32.5米,为 三拱仿凯旋门式建筑,门额上刻孙中山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 进门为长230米的宽阔墓道,其中段有泮池、石拱桥,尽头为七十二烈士 陵墓。陵墓呈正方形,每边长17 .5米,石砌围栏四周有铁栏杆。墓中央建 有一墓亭,亭内立“七十二烈士之墓”墓碑,亭顶如悬钟,寓争取自由警 钟之意。墓前右侧碑亭内立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刻有72位烈士 姓名,旁侧还有后来寻获而补刻的14名烈士姓名的墓碑。墓后是章炳麟题 书的“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顶层中间用72块长方形石头横列 堆切成崇山形献石堆,象征72位烈士,顶端伫立一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女 神像。此外四周还建有许多纪念性建筑物。沿中轴线排列着广场、牌坊、 墓道、月池、祭台、墓冢、纪功坊,连同墓道,构成墓园的整体。园内遍 植各种开放黄花的植物,如黄素馨、黄穗冠、黄芍药、黄梅、桂花以及黄 花夹竹桃等,四时黄花常开,象征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番禺莲花山风景区

番禺莲花山风景区

莲花山一天游莲花山简介:莲花山是珠江三角洲的一座名山,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是狮子洋西岸的制高点;占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溶古代粗犷和现代秀美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风景名胜区。

“莲峰观海”2002年被广州市政府列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

莲花山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它是一位历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历史的见证者。

番禺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很多,其中莲花山上的古迹最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

它拥有国内罕见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场遗址,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省会华表”莲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间建造的莲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

到岭南来旅游,千万不要错过到莲花山观光的机会。

关于莲花山名称的由来,这里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条孽龙,在珠江口兴风作浪,作常淹没田地,颠覆舟船,沿岸居民饱受其害。

适逢南海观音云游此地,眼见孽龙为祸,生灵涂炭,便大发慈悲,于是将其乘坐的莲花掷向水中,镇住孽龙。

这朵莲花则化为巨石,永镇山中,成了今日莲花山南天门边的莲花石。

莲花山由此得名。

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属丹霞地貌的地理构造。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莲花山这座由观音菩萨的莲台化成的小山,确实不同凡响。

它的奇、特、异。

秀、灵吸引着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人群。

莲花山的红砂岩石质优,密度高、砂质细,古人用它来作为磨刀石,所以莲花山又叫“石砺冈”。

这些红砂岩也是做墙基的好材料。

据专家鉴定,建于2100多年前的南越王墓,墓穴所砌的12种石料中,有8种采自莲花山。

当年在这里开采的石块是从水路运到广州象岗山的。

莲花山位于狮子洋之滨,当年,石块就是用船只沿珠江运到广州城。

从西汉时期起,历代先民在这里开采石料,因此,在山的东部地区形成了逶迤数里的石林与岩洞,遗留下无数雄伟壮观的红色砂岩悬崖、险峰和石柱,形成了国内罕有的“人工无意夺天工”的莲花山石景区。

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

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

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1七律·龙门石窟观后(新韵)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丰肥秀瘦佛卓逸,唐楷魏碑书玉篇。

遥想旧时宏盛貌,堪怜今日朽残颜。

何当运用高科技,一举整容同复原?五古·忆甲申年牡丹时节谒龙门石窟满城国色佳丽众,半壁佛缘游人稠。

遍寻王都少子建,一线洛水默默流。

七绝·观龙门石窟四百余年鬼斧多,神光奕奕两山阿。

魏碑唐楷今犹在,伊水悠悠几烂柯?七律·游龙门石窟有感(新韵)此地龙门向日开,西山异景入帘来。

石窟造就千佛是,峭壁高添万圣台。

独运匠心书绝唱,巧夺神韵化青斋。

中华文化承千古,世界珍稀兴未衰。

五律·咏龙门石窟洛阳名胜地,伊阙好风光。

照影青山俊,牵思碧水长。

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

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

龙门石窟(新声韵)千年道场数龙门,造像剥蚀岁月深。

绝壁雕成龛窟洞,铭文荟萃魏碑林。

远瞻八丈仰天佛,近察三分罗汉群。

伊水湍湍山脚下,洛阳处处满游人。

七律·游龙门石窟万里扶摇日一轮,悠悠兴致访龙门。

摩崖细赏碑千品,石窟诚参佛万尊。

魏骨唐风堪证史,残头断臂却惊魂。

五湖四海烟霞客,来看荒山劫后痕。

七律·龙门石窟伊水悠悠万古流,两山对峙鸟鸣啾。

龙门旖旎彩虹跨,遗产精华美景收。

佛像庄严十万立,窟龛鳞次几千留。

神工鬼斧实堪叹,四海宾朋来往稠。

七律·游龙门石窟景区胜景龙门冠洛阳,青峦两岸碧波长。

西坡石窟丹青茂,东麓白园诗赋香。

佛有千尊风可蚀,功垂万世德能芳。

钟情太傅高眠地,山寺桃花百鸟翔。

七绝·龙门石窟观感千姿百态壁空悬,喜怒悲欢各展颜。

顿感仙班神鼎沸,如何庇佑世人安?七绝·龙门石窟外景两岸青山映水悠,虹桥横跨过轻舟。

穿梭游客忙取景,飞瀑流光照燕鸥。

七绝·题龙门石窟佛像广袖霓裳多逸骨,形神奕奕若天裁。

应知此地有佳处,千百相邀下玉台。

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21、龙门石窟(新声韵)千年道场数龙门,造像剥蚀岁月深。

岭南诗歌精选一

岭南诗歌精选一

羊城感赋(六首选一)近代黄遵宪早潮晚汐打城门,玉漏声催铜鼓喧。

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

舵舟舆轿山川险,帕首靴刀府帅尊。

今古茫茫共谁语,越王台下正黄昏。

在广州游花市(程扬)郭沫若金桔满街松满市,牡丹含艳桂含香。

墨兰簇簇青锋剑,玫瑰团团白玉堂。

爆竹轰鸣声动地,电台播送夜增光。

游人手把花成束,迎得春风上面庞。

镇海楼明欧大任一望河山感慨中,苍苍平楚入长空。

石门北去通秦塞,肄水南来绕汉宫。

虚槛松声沉暝壑,极天秋色送征鸿。

朔南尽是尧封池,愁听樵苏说霸功!登镇海楼(谢佳华)清沈云沧凌虚百尺倚危楼,似入仙台足胜游。

半壁玉山依槛峙,一泓珠海抱城流。

沙洲漠漠波涛静,瓦屋鳞鳞烟火稠。

黄气紫云消歇尽,还凭生聚壮炎州!题广州听雨轩(靳继君)郭沫若越秀湖涵越秀峰,乃凭人力代天工。

指挥时雨调丝竹,驱遣阳光任祝融。

水上楼台摩北斗,人间星宿舞东风。

茶余试倚栏干望,宁不雄飞上月宫?题五羊石像(詹少彤)赵福坛昂首长空石五羊,微风吹送稻花香。

头颅换得劫灰尽,永与人间共短长。

白云山明王渐逵石山献崚嶒倚碧虚,凭高一望倍踟蹰,海涛东合地维缺,山势北来天柱孤。

落日层台开霸业,断崖芳草暗王图。

兴亡今古非吾事,惟爱春风长绿蒲。

九龙泉(鲍方义)清杭世骏鳞甲纷纷逐赭鞭, 濂泉上有九龙泉。

蜿蜒互洒浇花雨,踯躅分耕种秫烟。

怒挟疾风穿壁去,懒贪明月抱珠眠。

山僧洗钵频来往,照见条衣瘦影偏。

白云松涛(蔡瑞云)卢光耀不有千锄落,何来万壑阴?天风掀绿海,倚槛听龙吟。

六榕寺郭沫若慧能杰出处,不愿升西天。

苏子今何在?六榕字尚传。

史文付生产,书画费钻研。

请学工农步,奋飞不计年。

广州蒲涧寺(廖静)宋苏轼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蔔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海幢寺观大水西下(蔡显良清沈用济郁水西来万壑奔,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

访翠亨村(二首)郭沫若珠江门户漾春风,三角洲中水量丰。

何永沂七言律诗佳联选

何永沂七言律诗佳联选

何永沂七言律诗佳联选何永沂,广东中山小榄镇人,1945年农历7月2日在广州市出生。

毕业于中山医学院,是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编著有《实用内科急症》;创作诗词《点灯集》(澳门学人岀版社2003年出版)、《后点灯集》(花城岀版社2014年12月第一版)何永沂七言律诗佳联选白云几片浮苔石,翠竹千竿浴月霜。

(何永沂又梦武江)百年抱负馀生恋,一点灵犀四海知。

(何永沂山居秋思)百载沧桑成若子,千山屏障护桃源。

(何永沂若子坝)百载江湖随出没,千秋风雨自飘摇。

(何永沂杂感)拜倒菩提惊幻象,借来明镜照昙花。

(何永沂杂感)半生气短空馀骨,六载宵长苦待春。

(何永沂山居秋思)半头白发知谁种,满眼清光欲我题。

(何永沂中秋信步)北国惊看枫叶落,故园轻负菊花香。

(何永沂山居秋思)壁悬风雨萧萧竹,墨写情怀淡淡痕。

(何永沂悼陶公景明)冰天跃马幽燕气,秋夜鸣虫家国愁。

(何永沂读两当轩诗)不将身去投其好,只望诗成有性灵。

(何永沂山居秋思)不解吾徒钦太白,懒讥馀子羡飞黄。

(何永沂生日杂咏)不履不衫穿闹市,我思我在看尘寰。

(何永沂杂感)材不材间且混沌,我存我处费吟哦。

(何永沂三笑)春日出墙方是杏,外星入世也称人。

(何永沂自嘲答友人)春莺纵据丝千缕,蝴蝶依然梦一场。

(何永沂拟无题)村桥罩雨迷尘客,天帝催时返大寒。

(何永沂春思)大悟红尘雷在野,浪横紫玉韵催箫。

(何永沂夜读偶成)淡淡情怀奔素月,茫茫心事寄飞星。

(何永沂山居秋思)低回紫燕巢何在,苦恋红尘愿未偿。

(何永沂拟无题)叠叠堆床黄矣卷,摇摇坠岭夕之阳。

(何永沂又梦武江)洞大容舟寻幻境,湖清画影写天真。

(何永沂七星岩)多似牛毛称作手,成如麟角赖奇思。

(何永沂感事说诗)厄运捡书为伴侣,棘途强我作诗人。

(何永沂放言)峰笋撑天仍翠染,溪珠负气自清流。

(何永沂归途纪游)奉命巡灯逢夜雨,随人采草踏山丘。

(何永沂离韶杂感)孤舟尽兴双灯映,万籁无言六合虚。

(何永沂梦武江)辜负枫桥钟夜半,曾经梅岭雪枝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