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有机合成题技巧规律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解有机合成题的思路规律及方法

高中化学:解有机合成题的思路规律及方法

有机合成题要求用给定的基本原料(常见的有、、、、等)制取各种有机物。

其实质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机物的碳链增长或缩短,或在碳链与碳环之间发生相互转换,或在碳链与碳环上引入或转换各种官能团,以制取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有机物。

一、总的解题思路1. 首先判断目标有机物属于何类有机物,与哪些基本知识和信息有关;2. 其次分析目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个数及碳链或碳环的组成;3. 再次根据给定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分解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出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和保护方法,尽快找出目标有机物的关键点和突破点;4. 最后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出最佳的合成途径。

二、解题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1. 掌握官能团衍变的主线(常见有两种途径)(1)(2)通过某种化学途径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

如:2. 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羟基(—OH):a. 烯烃与水加成,b. 醛与氢气加成,c. 卤代烃碱性水解,d. 酯的水解等。

(2)引入卤原子(—X):a. 烃与X2取代,b. 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c. 醇与HX取代等。

(3)引入双键:a. 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b. 醇的氧化引入等。

3. 官能团的消除(1)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通过消去、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OH)。

(3)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

4. 碳链的增减(1)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碳链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常见方式为有机物与HCN反应以及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2)变短:如烃的裂化裂解,某些烃(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的氧化。

5. 有机物成环规律(1)二元醇脱水。

(2)羟基、羧基的酯化。

(3)氨基酸脱水。

(4)二元羧酸脱水。

三、常见的合成方法1. 顺向合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正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 逆向合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产品→中间产物→原料”。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基础)知识讲解—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基础)知识讲解—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

有机合成题的解题策略【高考展望】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掌握烃(烷、烯、炔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认识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能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能举例说明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有机合成与推断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此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情景新,要求高,只有在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及相互衍变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再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合理的推断。

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命题多以框图的形式给出,有时还给出一定的新信息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决这类题目的法宝就是:熟练掌握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知识网络】烃及其衍生物的衍生关系【方法点拨】一、有机合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有机合成的任务:目标化合物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2. 有机合成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有机合成途径和路线3. 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途径简便,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

4.有机合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判断原料、产物各有哪些官能团,官能团如何转化、如何引入和保护。

(2)读懂信息,认真分析信息中涉及到官能团或碳链结构的变化、与原料和产品有何联系。

(3)采用顺推、逆推或中间向两边推的推理方式得出合成路线。

①正向合成分析法的过程基础原料→中间体→中间体→……目标化合物②逆向合成分析法的过程目标化合物→中间体→中间体→……基础原料二、碳链改变和官能团改变的基本方法:【高清课堂369463基本知识讲解】有机合成中可通过加成、取代、消去、氧化、还原等反应实现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及转化,分析时既要注意反应条件及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是否符合相应官能团的转化,同时要考虑它对其他官能团的影响。

1.碳链的改变:增长碳链(酯化;炔、烯加HCN;聚合等)缩短碳链(酯的水解;裂化;裂解;烯催化氧化)2.成环反应(酯化;分子间脱水;缩合等)3.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①烃与卤素单质(X2)取代。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有机化学反应和合成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
1. 确定目标分子:首先,明确题目给出的目标分子,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官能团。

2. 逆向合成:采用逆向思维,从目标分子开始,逐步拆分其结构,选择合适的中间体,直到找到起始原料。

3. 熟悉反应类型: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学反应,如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等,以便在合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反应。

4. 利用题目信息:仔细阅读题目,寻找可能存在的提示或限制条件,如使用某种催化剂、在特定温度或压力下的反应等。

5. 优化合成路径:考虑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合理安排反应步骤,优化合成路径。

6. 考虑产物的稳定性:在选择合成路径时,应考虑到最终产物的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变化。

7. 逻辑推理:根据已知的化学反应和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推断可能的反应产物。

8. 验证答案:完成合成路径后,通过正向反应机理验证答案的合理性。

9. 练习与总结:多做相关练习题,总结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10. 寻求帮助:如遇到困难,可与老师或同学讨论,寻求帮助。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你有所帮助!。

年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的技巧

年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的技巧

。 其反应方程式是

C产的物化分 (学子3名比)称原为化与合A物分具;子有多了相一个同碳官原子能,增团长的了碳A链的。 同 E。2的结构简分式异是 构体; 的结构简式 是 。 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大79,请推测用字母代表的
O H C — C H ==C H — C O O H+2H 2 N i (2)
和所含官能团、判断和书写同分异构体等;
(5)F的结构简式是

(C61H)5CA的H(例结Br构)C2简H、3式为根据图; 1所示填空:
E( (解(或能(产212有5者力2物的)) ) )机 给 。 分 ((结羧反 写F1合出子的构m应 出12成一比结基o简1① 结))l与些原构A式② 构m、与有新化简是化1③ 简2机知合o式醛中 式mm合推识物l是属 :o断和分Elo基于EH物;题信子l2取,反、,息多AA代应主,了与,含反碳生要即一。F应成2是信个有碳的1确息碳m是m的双定给原。oo官予子l 官E键l能试,,H团题增能2的,长。反。团种让了类同碳应是和学链生数现。目场成,学C从习而再Na得迁H出移C是应O什用3 么,A E物结H N质合i[2(A。所催 g学(化 N知H剂 H+识3))进2]+行,O合HF成-与BC F生是 4H 产环 6,O状 B考2r化 查2 同合学物 D 没 的的 有 自碳 D支 学链 链 与应变
三、解题技巧
1 、 熟 悉 烃 及 烃 的 衍 生 物 的 相 互 转 化 关 系 , 快 速 推 断 物 质
卤代
水解
氧化
烃 消去 卤代烃 取代 醇类 加氢
水酯 解化
水解
酯类
酯化
醛类
氧 化
羧酸
三、解题技巧
例1、有以下一系列反应,终产物为草酸。 A B 光 r 2B N a O H ,醇 C B r 2 D N a O H ,H 2 O E

高考解答有机大题的思路、策略、技巧

高考解答有机大题的思路、策略、技巧

高考解答有机大题的思路、策略、技巧有机合成大题是高考重要题型。

它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赋分点),主要考查你对有机物基本性质(基本反应、物质间转化关系)掌握的熟练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智力、心理品质。

此类题目一般命题模式如下:题干、框图(物质间转化关系)、必要的新信息、问题。

此类大题的答题要领有:先自始至终粗读一遍题目,不要在新信息、框图、问题处停留,径直阅读到最后一问;然后回头边读边写解答,遇到困难时有针对性地仔细阅读题干、框图、信息,实在不会的先跳过去;极其麻烦的小题(如判断符合题目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等)也可先跳过去。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例题解析加以说明:例: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H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以上R、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1)A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写出C跟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

(5)由E与I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此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6)试剂b是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G存在顺反异构体b.由G生成H的反应是加成反应c. 1 mol G最多可以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 1 mol F或1 mol H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均消耗2 mol NaOH(8)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解答第(4)小题时务必注意,“C跟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是多方面的——既有卤代烃的水解,同时还有羧基的中和(同条件下多反应同步),你若漏掉一个方面,说明你的注意力没有达到命题人期望的水平。

第(5)小题开始上难度了。

江苏化学高考热点有机合成

江苏化学高考热点有机合成
(2)有机合成中官能团数目的变化 NaOH醇溶 CH3CH2Br 液,加热 CH2=CH2 Br2 HBr CH3CH2Br 催化剂 O2 Cu,△
NaOH水溶 液,加热
O2 催化剂
CH3CHO
BrCH2CH2Br
(3)有机合成中官能团位置的变化 CH3CH2CH2Br
NaOH醇溶 液,加热 CH3CH=CH2
基础原料
中间体
目标产物
C2H5OH
O
CH2CH2O CH2CH2 O
BrCH2CH2Br HOCH2CH2OH CH2=CH2
CH2CH2O CH2CH2
C2H5OH
3、表达方式:合成路线图
反应物 A B C 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 反应物
……→D
4、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变化
(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种类的变化 CH2=CH2 CH3CH2OH CH3COOH
6、官能团的消除
• 如去掉-OH • 燃烧、催化氧化、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消去 反应、分子间脱水、与金属反应、酯化反应、 酚羟基与碱反应、酚与弱酸盐反应、被酸性 KMnO4或K2Cr2O7氧化
7、官能团的保护
先将要保护的基团反应掉,待条件适宜,再 将其复原。 双键的保护:与卤代烃加成,再消去 -OH的保护:与酸酯化,再水解
HBr 催化剂 CH3CHBrCH3
5.有机合成中官能团引入与转化的常见方法
方 法 引入卤原子 碳碳双(三)键与卤素、卤化氢加成,醇与卤
化氢取代,酚、烷烃(苯及其同系物)与卤素 取代等
引入羟基 引入羧基 引入双键
卤代烃水解,碳碳双键与水加成,醛基 (羰基)加氢,酯的水解 醇、醛的氧化,酯的水解
醇与卤代烃的消去,碳碳三键的加成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的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的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的解题方法考点分布 1.有机合成的过程2.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转化3.有机合成的反应类型分值分布推断题:4-6分题型特点综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作为高考化学理综命题不可缺少的有机化学而言,其命题呈现如下趋势:①是以烃及烃的衍生物的转化关系为内容的传统考查方式仍将继续。

②是有机推断中渗透有机实验、有机计算等其它有机综合性问题、开放性的考查形式。

复习策略 1.首先熟悉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

2.掌握常见的题型及合成路线。

3.学会解读信息,注意合成技巧。

方法突破解题方法一、以物质的反应类型或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的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题型解读] 以物质的反应类型或反应条件为线索的有机推断试题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具有综合性强,思维量大,主要考查考生对常见有机反应原理的理解和有机物结构的判断。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有:①官能团的判断;②有机物结构式的书写;③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④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

1.审题忠告(1)通常试题会给出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或分子模型,审题时,首先要读懂结构(简)式或分子模型中的化学信息,其次要关注物质中所含官能团,根据所含官能团推断物质所具有的性质。

(2)由题给物质所能发生反应的类型推测同类物质可发生同类型的反应。

(3)同类有机物具有相似的结构与性质,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可推断有机物类别与结构特点。

(4)写同分异构体或判断异构体数目时要审清限制条件及说明的问题,如银镜反应说明含—CHO,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可能含—COOH、、—X等,水解反应说明可能含—X、、等。

2.答题忠告(1)回答官能团要明确名称或符号;(2)写化学用语时要明确分子式、结构式或结构简式;(3)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无机小分子不要漏掉;(4)写同分异构时要注意三角度: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类)异构。

二、以合成路线中物质的结构为突破口的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题型解读] 以合成路线中物质的结构为突破口的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也是近几年出现的热点题型。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有机合成题是各类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之一,而且所占份量较大(一般在20~40分之间)。

有机合成所考查的是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种能力型题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有时还要有一定的灵感。

有机合成的任务是建造有机分子。

它通常要运用官能团移位、官能团转换、官能团形成、消除官能团、增长碳链、缩短碳链、重组碳架、环合和开环等手段来实现。

因此,将有机反应按上述要求分类、归纳、熟记、并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是做好有机合成题的基础。

有机合成的方法是逆合成原理。

解有机合成题的基本步骤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运用逆合成原理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剖析首先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析,看它含有哪些官能团、它间之间的相对关系或位置如何,并联想出相关的合成反应。

然后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逆推分析。

用切断法推出其前体,前体的前体……,直到题目指定或可选的原料为止。

在进行逆推分析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如何构成目标分子所特有的骨架(碳键的增长和缩短,碳环的形成与开环,骨架的重排等);2、如何在指定位置引入特定的官能团;3、如何满足一定的立体化学要求。

有时目标化合物中没有官能团,此时要在它的适当位置生长出一个易被切断或交换的官能团,然后再进行剖析。

生长的官能团应是易消除的官能团。

在逆推过程中,切断的一般原则如下:(1) 应有合理的切断依据,即“能合才分”,也就是说切断必须有可以连起(成键)的反应为依据;(2) 有碳—杂键时,一般在碳—杂键处切断;(3) 凡涉及官能团时,则在官能团附近切断,如果是由两种官能团形成的官能团,应切断为原官能团;(4) 通过官能团转换(简写为FGI)逆推到适当的阶段再切断;(5) 切断应尽可能遵循最大程度简化的原则,一般在分子的中央处切断、在有支链处切断、在对称处切断等。

第二步:以剖析为依据,写出合成设计方案在逆推分析的基础上,将剖析时的逆向过程正过来,为每步反应加上试剂和反应条件,即得初步的合成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讲练:有机合成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2.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反应条件的选择 难点:1. 醇、酚、醛、羧酸和酯的组成。

结构特点和性质,认识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能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2.有机物合成路线的选择和合成路线的设计一、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步骤二、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1. 分析碳链的变化:有无碳链的增长或缩短?有无成环或开环?2. 分析官能团的改变:引入了什么官能团?是否要注意官能团的保护?3. 读通读懂信息:题中的信息可能是物质转化中的重要一环,因而要认真分析信息中牵涉到的官能团(或碳链的结构)与原料、产品或中间产物之间的关系。

4. 可以由原料正向推导产物,也可以从产物逆向推导出原料,也可从中间产物出发向两侧推导。

三、有机物的一般合成路线1. 一元合成路线R -CH=CH 2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酯化氧化氧化水解HX2. 二元合成路线CH2=CH 2 X 2 CH 2—CH 2—X CH OCHOH COOH COOH 酯化 酯(链酯、环酯、聚酯)3. 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路线—CH CH 2CH 2COOH酯四、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酯基(-COO -)酯化反应其中苯环上引入基团的方法:2.3. 从分子中消除官能团的方法(1)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如CH2=CH2+H2CH3CH3(2)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消除羟基(—OH);如CH3CH2OH CH2=CH2↑+H2O2CH3CH2OH+O22CH3CHO+2H2O(3)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如2CH3CHO+O22CH3COOHCH3CHO+H2CH3CH2OH(4)通过水解反应消除—COO—。

如CH3COOC2H5+H2O → CH3COOH+C2H5OH4. 官能团的衍变根据合成需要(有时题目信息中会明示某些衍变途径),可进行有机物的官能团衍变,以使中间产物向产物递进。

常见的有三种方式:(1)利用官能团的衍变关系进行衍变,如RCH2OH→醛→羧酸。

(2)通过某种化学途径使一个官能团变为两个。

如CH3CH2OH→HOCH2CH2OH。

(3)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官能团的位置。

5. 官能团的保护:有机合成中多种官能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即当制备某一官能团或拼接碳链时,分子中已有的官能团或者被破坏,或者首先发生反应,因而造成在制备的过程中要把分子中已存在的某种官能团先用恰当的方法掩蔽而保护起来,在适当的时候再把它转变过来,从而达到合成的目的。

如“氧化其他官能团时先保护”,“对加成时先保护-CHO”,“对苯环邻位(或对位)取代时先保护对位(或邻位)”,“氧化其他基团时先保护醛基”等等。

高考导向有机合成主要是利用一些基本原料(如甲烷、乙烯、乙炔、丙烯、丁二烯、苯等),限定合成路线或设计合成路线来合成有机物,并与有机物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有机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相结合。

命题多以非选择题为主,常利用有机物的衍变关系,以新药、新的染料中间体、新型材料的合成为情景,通过引入一些新信息,设计成框图的形式来设问,组成多个化合物的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仍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

能力提升类例1 (全国课标卷)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 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 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一点通:A项,溴丙烷水解制丙醇属于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丙烯水化制丙醇为加成反应;B项,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为取代反应或硝化反应,甲苯制苯甲酸为氧化反应;C项,氯代环己烷制环己烯为消去反应,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为加成反应;D项,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苯甲酸乙酯制苯甲酸和乙醇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D项符合题意。

答案:D例2(江苏高考)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 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D. 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一点通:该题以“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等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A. β—紫罗兰酮中含有还原性基团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1mol中间体X含2mol碳碳双键和1mol醛基,最多能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维生素A1以烃基为主体,水溶性羟基所占的比例比较小,故难溶解于水或水溶性的溶液,如NaOH溶液。

D. β—紫罗兰酮比中间体X少一个碳原子,两者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例3 (全国高考课标卷)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

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已知以下信息: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②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_种;(5)按下列要求作答,其中①写出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②写出D的同分异构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②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一点通:本题结合有机物的推断考查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子式的书写及同分异构体等。

(1)根据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9H6O2(2)甲苯与氯气在三氯化铁作用下反应,氯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该反应为取代反应,由香豆素的结构简式知A为邻氯甲苯;(3)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B为邻甲基苯酚,其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原子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其方程式为:(4)B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苯甲醚;苯甲醇、间甲基苯酚与对甲基苯酚,故共4种;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即有四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有苯甲醚、对甲基苯酚共2种。

(5)在D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条件①的是甲酸酚酯,其结构简式为:,满足条件②的是苯甲酸,其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答案:—COOH +NaHCO3 →—COONa + H2O + CO2(1)C9H6O2(2)取代反应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3)(4)4; 2 (5)①②—COOH + NaHCO 3 →—COONa + H 2O + CO 2综合运用类例1 曾有人说“有机合成实际就是有机物中官能团的引入、转变”。

已知有机反应:a. 酯化反应,b. 取代反应,c. 消去反应,d. 加成反应,e. 水解反应。

其中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官能团的反应的正确组合是 ( )A. abcB. deC. bdeD. bcde一点通:引入羟基的方法主要有:卤代烃、酯的水解获得醇,即取代反应;还可以是通过醛基与H 2的加成反应而得到醇。

答案:C例2(黑龙江调研)化合物甲、乙、丙有如下反应转化关系:C 4H 10O ――→浓H 2SO 4△C 4H 8―――→Br 2/CCl 4C 4H 8Br 2(甲) (乙) (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A. CH 3CH 2CHBrCH 2Br B. CH 3CH (CH 2Br )2 C. CH 3CHBrCHBrCH 3 D. (CH 3)2CBrCH 2Br一点通:由题意可知,甲到乙发生的是醇的消去反应,乙为烯烃,丙是烯烃与溴的加成产物,故应为邻位二溴代烃,所以B 不正确.答案:B例3(山东高考)利用从冬青中提取的有机物A 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 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D 不与NaHCO 3溶液反应,D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B→C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2)写出A 生成B 和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别生成和,鉴别I和J的试剂为________。

(4)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制得,写出K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一点通:(1)有机物B可以合成C(甲醚),可知B是甲醇,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由于D不能与NaHCO3反应,故D只能是甲醛。

(2)由Y的结构简式逆推知H→Y属于硝基的还原,G→H属于硝化反应,F是,E是,A是。

(3)根据生成物可先判断I和J的结构简式,分别是和因此可用溴水或FeCl3溶液鉴别其中是否含有酚羟基。

(4)K是一种羟基酸,结构简式为,能发生缩聚反应。

答案:(1)醛基取代反应(2)思维拓展类例1 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最简便的流程途径顺序正确的是()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④还原反应⑤消去反应⑥酯化反应⑦中和反应A. ①②③⑤⑦B. ⑤②①③⑥C. ①②⑤③⑥D. ⑤②④①③一点通:由题意可知该合成路线为:乙醇―→CH2===CH2―→CH2BrCH2Br―→。

答案:B例2(北京高考)常用作风信子等香精的定香剂D以及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化合物PVB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A的名称是(2)A与合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3)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

C的结构式是(4)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N由A经反应①~③合成。

a. ①的化学试剂和条件是。

b. ②的反应类型是。

c. 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5)PV Ac由一种单体经加聚反应得到,该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6)碱性条件下,PV Ac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一点通:(1)A的分子式是C2H4O,且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因此A只能是乙醛;(2)根据题中的信息Ⅰ可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3)C为反式结构,说明C中含有碳碳双键。

又因为C由B还原得到,B中含有醛基,因此C中含有羟基,故C的结构简式是;(4)根据PVB的结构简式并结合信息Ⅱ可推出N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2CHO,又因为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所以E是2分子乙醛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的,即E的结构简式是CH3CH=CHCHO,然后E通过氢气加成得到F,所以F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2CH2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