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家风 家长课堂发言稿

合集下载

好家风好家长好孩子演讲稿范文(精选14篇)

好家风好家长好孩子演讲稿范文(精选14篇)

好家风好家长好孩子演讲稿范文(精选14篇)好家风好家长好孩子演讲稿范文(精选14篇)演讲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在当下社会,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知道演讲稿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好家风好家长好孩子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好家风好家长好孩子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及教师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感谢各位家长以往对学校及教师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关心,更感谢和钦佩那些身为父母,能担起责任,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家长。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召开的两次家长会的内容。

一次是4月25日,主题是"家庭、家教、家风!"另一次是11月3日,题目是"家庭教育一、二、三!"第一件:正三观,树家风;第二件:与老师,肩并肩;第三件:会生活,真教育。

联系起来大家会发现,家风是一直被提及的话题。

是的,家风是我们现在的核心话题。

承接和顺延下来,今天和大家谈的话题是"好家风、好家长、好孩子"。

因为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教育层面,还是公民层面,大家都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越来越清楚家风对一个人一生的深远影响。

所以,20xx年新年伊始,乌兰浩特市教育局在全市幼儿园、中小学、高中开展了《温暖家庭教育故事》和《幸福一家人》征集活动,我们学校三年级李泽冉的温暖家庭教育故事在乌兰浩特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第二期上推出,我们已经转发到了家长群,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切实加强家庭教育"是教育局20xx年突出抓好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

并强调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家庭美德,在全市开展评选"优秀家风、家训"活动,营造"教在学校,育在家庭"的育人氛围。

因此,培育良好的家风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重要工作,希望家长们边学边做,踊跃参加我们好家风故事和优秀家风、家训征集活动。

家风家训家长发言稿

家风家训家长发言稿

家风家训家长发言稿(精选3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发言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发言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发言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

你知道发言稿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训家长发言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风家训家长发言稿1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家的家规,最为明显的当数孩子父亲这一辈人了,作为一个大家族都有族谱家堂,每一位晚辈都要铭记家规家训,如有违反就按家规处理,一但动用家规,事情就严重了!到孩子们这一辈成为家里年长时,家规已经不再是那么死板生硬的规矩了,多数都是以孝道、礼数为主了。

孩子家最最看中的当然是孝道里的顺,百孝顺为先。

这句话成了孩子的口头禅,也就成了孩子家能够称得上的家规家训了。

从小孩子他爷爷就教孩子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的为孩子做着榜样,耳熏目染的孩子也道没觉得这是家规,自然的孩子做着心里舒畅的事,这道成了村里的大孝子了。

老人们都拿孩子来教育他们的晚辈。

孩子们家家口算得上村里的大家庭了,上下四世从没分家,孩子们合住在十间平房,一个大院子里。

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村里传为佳话。

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

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

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

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就没有敬,哪来孝啊?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

家风家训主题发言稿8篇

家风家训主题发言稿8篇

家风家训主题发言稿8篇家风家训主题发言稿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

我家的家风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

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

爸爸妈妈经常会给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在家不要太累了,要多注意休息。

每年过年,他们基本上都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聊天、散散步。

爸爸妈妈对老人的每一句嘘寒问暖的关心和每一个贴心的举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使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经常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他们的开心果。

其次是节俭。

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

”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一年级一直用到现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们穿小了的;过年的压岁钱,我也从不乱花,交给父母保管。

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些都得益于我家的家风。

“勤”,无非就是勤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

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

爸爸妈妈工作很努力,他们都很少看电视,忙完家务,大多时候他们总是看些有关教育和励志类的书籍,他们总说要与时俱进,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

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爱读书,勤思考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我家的家风“孝、俭、勤”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因为我知道家风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

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家风家训家长发言稿汇总五篇

家风家训家长发言稿汇总五篇

家风家训家长发言稿汇总五篇家风家训家长发言稿 1“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子,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一个好的家风就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家族的品性一样。

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这种*性。

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正确的良好的风气和规距,那么就谈不上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和睦相处。

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结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有时候有什么样的家风和*惯,往往就会让人有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你是一个邋遢的人,那么很多人都会厌恶你,而且你给他的印象绝对是差评。

当然,如果你是整洁漂亮的人,你会在他心中留下最好的印象。

在我们家,我父母从小就教导我做人要宽容,宽容在我心中了落下了根,当别人无意中踩到了你,应该说一声“没关系”。

当别人不小心弄坏了你东西,这时你应该付之一笑。

在这些小事上,你要学会宽容。

每次对别人的宽容,都会使自己和别人感悟更多,感受更多!古时候慈禧太后在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

慈禧太后就勃然大怒,你杀了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

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怎会不遭人唾弃呢?我觉得,只要仔细观察和留心一下,我们就能发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要是能以宽容对待他人的人,一般都是受人们的欢迎的人。

而且在人与人交往中,有时难免会有些小摩擦,但是只要是无恶意的,我们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够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

我们应该本着“和为贵”的精神,绝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他人考虑,既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又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

当然还有一些家族的子弟整天游手好闲,大肆花钱,然而大多数用的都是父母的钱。

有时候,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有人认为,一个人浪费一点不算什么?一个家庭,浪费一点也没有什么,甚至一个工厂浪费一点也不会影响大局。

如果世界上的人无时无刻都在浪费,那么也不算什么吗?现在的许多人常常哀叹中国为什么富不起来。

有关立家规树家风家长会演讲稿5篇

有关立家规树家风家长会演讲稿5篇

有关立家规树家风家长会演讲稿5篇立家规树家风家长会演讲稿(精选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风家训做一个诚实认真的好人》。

家风家训,是中华人民的传统,可大家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让我来告诉你!家风家训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就构成了家风家训。

顾名思义,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家庭传承的风气、风格、风尚。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风如春雨,,家训是泥土,孩子是幼苗,只有在家风家训的辅助下,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我们家也有家风家训呢!比如,每天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尊老爱幼,不顶撞父母,要讲究礼貌。

然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家风家训,就是要做一个诚实认真的好人!从小,妈妈就教育我,做人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千万不能投机取巧钻空子,不能贪小便宜,那样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妈妈还经常给我讲一些历史上的故事,以及报纸上登载的新闻,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脚踏实地对我的成长和我的未来是多么地重要。

如今,我也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在学习上认认真真,做人和对待身边的人老老实实。

我要像妈妈期望的那样,做人就要做个认真踏实的老实人,即使不能做像雷锋那样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好人,起码也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善良的、诚实认真的好人!我希望我能好好遵循我家的家风家训,并且把我家的家风家训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且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充满正能量!立家规树家风家长会演讲稿(精选篇2)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最近经常看到电视上有一个关于“家风是什么”的热门话题,让我对于家风产生了兴趣,家风是什么呢?看到新闻上被采访的叔叔阿姨们说:“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家风是在自己家好家风的基础上去认识别人家中的优良美德。

”通过观看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家风,也认识了不少优良的家风。

家风就是做善事,不求回报;家风就是为人老实,不干坏事;家风就是小小举动创美德;家风就是常做好事,无怨无悔;家风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国。

我的家风家训演讲稿(15篇)

我的家风家训演讲稿(15篇)

我的家风家训演讲稿(15篇)我的家风家训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

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

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

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

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

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

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

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

”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

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家风家训亲子演讲稿(通用34篇)

家风家训亲子演讲稿(通用34篇)

家风家训亲子演讲稿(通用34篇)家风家训亲子演讲稿(通用34篇)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在现在社会,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风家训亲子演讲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风家训亲子演讲稿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规。

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虽然很简单普通,但是这其中会让我受益匪浅。

爸爸妈妈告诉我,从小就要做一个不能浪费的人;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不能昧良心、伤天害理。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物资、不浪费任何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妈妈告诉我的。

虽然我小的时候不明白,但是当我慢慢长大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做人要讲诚信,有诚信即能交到朋友,朋友遍布天下,自己才能做事成功。

一个人连诚信都不讲,满嘴是假话怎么能不成任何事情让人信任呢?我现在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别出很多事情的好坏和是非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无私奉献、有爱心的好心人。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规家风来管理的。

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深灰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家风家训亲子演讲稿篇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风家训――做一个诚实认真的好人》。

家风家训,是中华人民的传统,可大家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让我来告诉你!家风家训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就构成了家风家训。

关于家风家训的演讲稿(精选20篇)

关于家风家训的演讲稿(精选20篇)

关于家风家训的演讲稿(精选20篇)关于家风家训的篇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

我家的家风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

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

爸爸妈妈经常会给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在家不要太累了,要多注意休息。

每年过年,他们基本上都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聊天、散散步。

爸爸妈妈对老人的每一句嘘寒问暖的关心和每一个贴心的举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使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经常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他们的开心果。

其次是节俭。

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

”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一年级一直用到现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们穿小了的;过年的压岁钱,我也从不乱花,交给父母保管。

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些都得益于我家的家风。

“勤”,无非就是勤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

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

爸爸妈妈工作很努力,他们都很少看电视,忙完家务,大多时候他们总是看些有关教育和类的书籍,他们总说要与时俱进,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

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爱读书,勤思考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我家的家风“孝、俭、勤”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因为我知道家风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

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让我们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系列活动之
-----“好家风”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家风家规家训这是一个既崭新又古老的话题,说它崭新是因为最近几年才“热乎”起来,说它古老因为这是一个中国人流传了世世代代的话题,细心的人会注意到,不管是那些青史留名的古人,还是现代闻名中外的优秀的人物,无一例外他们的家里都拥有或流传着一些优良的家风家训家规,今天想和各位家长共同交流“好家风”这个话题。

·
一、什么是家风?
所谓的家风是指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

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规则和处事方法。

是上辈人对下辈子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如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勤俭持家、和睦相处等等。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

家风犹如一种磁场能被人深深地感受到,让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

二、好家风体现在哪
在日常生活中家风家训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充满正能量。

每个家,多多少少都有家风、家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到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再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到包拯家训,这里面小到做人的道德准则,大到持家立业、立身处世无不一一囊括在内。

记得小时候,我背着书包去读书,爸妈交代的就是: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他们还告诉我在外边碰到长辈一定要叫人,小一点的叫哥哥、姐姐;大一点叫叔叔、阿姨,老一点的叫爷爷、奶奶等。

礼貌、友爱、诚实是爸妈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家风的一个体现吧。

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打架,老师告诉了爸妈,爸妈一个劲的赔不是,还让老师尽量管我,不乖
就打。

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负,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说,因为一说,爸妈都会马上责备我:“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重视门规家风的国度,但凡成大事者,都有严谨的家风约束。

平民百姓家的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诚实做人,老实做事,还要尊敬长辈。

教育我们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三、好家风对孩子的影响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家风在“育人”这一问题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大量“家风案例”表明父母的言谈举止和生活习惯能使孩子受到耳濡目染,孩子的行为是父母人格习惯的折射,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千百年来流传着这样几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平时的学校教育中,家风体现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有家教,那个孩子没家教。

家教也是一个家风的体现,它是通过孩子的言行表现出来了。

但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为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已经帮学校教育好了。

有一些如果不注重家庭教育、不形成良好家风的家庭,孩子也就将成为很难管理和教育的对象,有的时候甚至家长也拿他没有办法。

家风虽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礼貌教育、规矩教育,但它对孩子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所以说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

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着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

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着的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

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四、如何营造好家风
1、注重教子做人。

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

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

古人不仅把立德作为家教的重点,而且要求子女有自立精神。

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清朝画家郑板桥52岁始得子,但他严格要求儿子。

提出“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的家教原则。

他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古希腊着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图有句名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他主张通过故事、诗歌、戏剧、历史、演说、技艺音乐来教育青少年,“陶冶心灵”。

他认为故事与诗歌的内容应该能够培养青少年“既温文又勇敢”、能养成“自成克制的美德”。

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1632—1704)主张对青少年进行“绅士教育”,他最重视道德教育。

他说:“我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家教都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它也是成功家教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

2、注重言传身教。

培养好的家风必须“修己身”。

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

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一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

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
说我们没米吃了。

”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

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

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

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

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3、注意教育方法。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这首育儿歌,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毕伯库克曾对1300多位称职的父母做了调查研究,他归纳出了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喜欢且经常与孩子亲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2)、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乐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3)、善于和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
(4)、家庭里有明确的“公约”,使孩子有规可循;
(5)、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6)、按照孩子的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
(7)、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视教育方法。

鲁迅先生曾指出:“倘有人作一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

例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这里提出了“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蔡衍晃说:“更可恨者,凡子有过,母辄蔽之,父不得而知也。

业已知之,则又曲为之解,此慈母之所以多败子也。

”这里指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不一致,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家中就会出败子。

成功家教给予我们的启示决不止上述三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巨大变革给家庭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家长光靠老经验不能胜任对子女的教育,要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的家庭家风好,就会促进全社会的风气好。

让良好的家风成为每个家庭的名片,父母长辈完全可以成为每个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即便不能给孩子优越的条件,但完全可以塑造他的优秀品格;即便不能给孩子高贵的出身,但完全可以培养他的良好习惯。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明天。

家校携手,齐抓共管,让孩子秉承优良家风,感受学校的精心培育,养成浩然之气,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