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细纱机
试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细纱自动落纱机上应用与发展

一
趋势、产品现状 、市场需求等 ,成功研发了新一代 集体落纱机 。重点 以数字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 集体落纱机的稳定可靠性 ,目标是取消保全工 ,大 幅降低使用 成本 ,减少用工人数 ,提高劳动 生产 率 。并采用节 能设计 ,实现高速 、高效 、低耗 运
经 纬榆 次 分 公 司 开 发 的全 自动 落 纱机 新 机 型 ,
改变 了拔 纱形 式 ,采 用全 新 型 的多头 连续 自动 抓 管
头 、车尾 的弧形导 轨下相连 ,可保 证两侧托 盘 同 步 ,不错 位 。撑条 与 导轨 以 中墙 板 逐段 定 位 ,完 全 消除累积误差 , 确保了托盘不错位 。摆管理落管机
盘对棉纱及 锭子损伤较大 、不适 用于纺制高 级棉 纱 、拔纱动作不 流畅等问题 。采用 P L C程序控制 、 触摸屏设定参数、故障报警 和 自 停等先进技术 ,动 作周而复始 ,使细纱机落纱工作过程流畅可靠 ,实
现 了全 自动操 作 ,提 高生产 效 率 ,设计 原 理构 思 新
颖 ,落纱机移动方式继承二代机升级版 ,即在细纱 机两侧沿细纱机上轨道 。边行走边落纱插管 .落纱 动作连续 、迅速 。锭位控制准确可靠 ,适用范 围更
集体落纱系统和主控制系统使用 同一 P L C ,通 过控制伺服驱动器完成集体落纱气架 的升降 ;通过
控 制气 缸 完成 气架 的 里外 摆 ,各 个停 顿 位 置 由接 近
广泛。智能型的移动式 自动落纱机成为纺机厂大力
推广的移动式落纱机。
2 技 术成 熟 的全 自动集体 落 纱机 目前 ,国 内外 的长 型 细纱 机 ( 一般 1 0 0 0锭 以 上 )无 例外 地 全部 采用 固定 式 集体 自动落纱 机 ,此 型 落纱 机 发腱 历史 较 长 .技 术 成熟 ,机 电一体 化 技
精选第三章新型纺纱设备及高新技术

3.梳棉机
适应清梳联喂入棉层的变化,改进相应结构,方便的调整相 应工艺参数,加强电器控制,从而提高生条质量指标。
4.清梳合理分工
整个流程的连续、平稳运转,是清梳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 统一整体的基本条件,因此各单机工艺功能应统筹考虑,合 理分工,以保证成纱质量的要求。
(三) 清梳联技术水平分析 研发生产了开松、混合、除杂,梳理度高的清梳设备。 棉条5m不匀率、开清棉机故障率和梳棉机故障率也都达到 或超过了引进清梳联的水平。
表3-3自调匀整装置对不匀率的影响% 注:以25m片段取得实验数据
项目 总不匀率U 内不匀率U 外不匀率U
有自调匀整 2.19 1.68 1.40
无自调匀整 4.27 2.03 3.76
三、清梳联技术展望 (一) 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1.开发100kg/h左右的高产梳棉机
清梳联技术的先进性就在于高速、高产、高质量,实现 “三高”梳棉机是关键。
德国特吕茨勒:
BDT019 型抓棉机→ SP-F多功能分离器+高效凝棉 器 → MFC 双轴流开棉机→ SC155 金火探测器 →MCM 型 10 仓混棉机→CXL 型四打手清棉机→DX 型高效除尘机→ DK903 型高产梳棉机
立达的清梳联
单轴流开棉机
抓棉机
梳棉机 精细清棉机 混棉机
(三)清梳联流程的主要特点
1.实现了清棉和梳棉两个工序的连续化; 2.贯彻了“多包取用、精细抓棉、均匀混合、渐进开
松、早落少碎、以梳代打、少伤纤维”的工艺路线; 3.具有适应多品种生产功能;
4.单元机台的结构、性能走向成熟,维护保养少,安 全性、可靠性高,具有连续三班无故障运行的性能, 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而且生产环境得到 很大改善,节约了用人、用地、用棉;
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新型纺织机械(下)

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新型纺织机械(下)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生产成为了现代工业的主流。
纺织机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领域,传统的纺织机械功能单一,效率低下,而新型纺织机械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新型纺织机械上的应用和优势,本篇文章将继续讨论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新型纺织机械的影响。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纺织机械的影响2.1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纺织机械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量浪费,同时也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
以热定型机为例,传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纱线进行热定型处理,而机电一体化的新型纺织机械则可以在纱线经过机头直接进行热定型处理。
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纱线从机头到热定型机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设备的效率。
另外,相较于传统的纺织机械需要额外的维护和检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纺织机械由于具有自我诊断和维护功能,减少了维修成本,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2 生产效率的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大大提高了纺织机械的生产效率,不仅能够减少生产流程中的繁琐操作,同时也能够实现纱线的高速生产和多功能化加工。
以高速细纱机为例,传统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多次的纤维加工和处理,而机电一体化的新型纺织机械则可以在一个设备内实现多个纤维加工和处理流程,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2.3 产品质量的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使机械设备更加智能化,能够对各种生产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制造中所必需的精度和品质。
例如给纱机能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自动识别纱线的粗细、强度等参数,实现自动匹配和调整生产参数,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3. 机电一体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纺织机械领域的优势明显,但是在面临生产性能提升、产品品质追求和环保要求提升等多业务场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

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材料输送、工艺控制、品质检测、设备维护和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了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本文认为,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工程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实现纺织工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纺织工程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纺织工程的现代化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将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 纺织工程, 应用研究, 纺织材料输送, 工艺控制, 品质检测, 设备维护, 自动化生产, 展望, 发展前景, 重要性.1. 引言1.1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指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设备,能够实现物理、电气、控制等功能的设备系统。
其基本构成包括机械部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人机界面等。
机电一体化设备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数据,经过控制器的处理,实现对设备的精准控制和监测。
在纺织工程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概念是将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纺织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
通过机电一体化设备,纺织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和高效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本概念体现了现代工业生产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对于提升纺织工程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推动纺织工程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纺织工程中的应用意义纺织工程是现代工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其应用广泛涉及服装、家纺、工业材料等多个领域。
而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纺织设备往往需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而机电一体化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

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指将机械、电气、传感器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化的设备系统。
在纺织工程中,机电一体化设备主要应用在纺纱、织造、印染等工序中。
自动纺纱机、数控织机、智能印染机等都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代表。
这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的生产模式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耗时的手工操作,而机电一体化设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能够快速地完成生产任务,减少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自动化生产能够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降低用工成本;智能化设备能够精准控制生产过程,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 改善产品质量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能够显著地改善产品质量。
由于设备具有精准的控制和监测功能,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和缺陷,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4. 提升生产环境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能够优化生产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自动化设备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噪音和粉尘污染;智能化设备能够精准控制生产参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也将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智能化设备能够通过学习算法和自主学习,不断优化生产参数,实现自主化运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向柔性化生产方向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生产模式也在向柔性化方向发展。
未来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将具备快速切换生产线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提高生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3. 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也将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设备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纺织 机电一体化

纺织机电一体化一.我国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1.四电机分布传动悬锭粗纱机该机锭翼、罗拉、卷绕、龙筋升降分别由单独变频电机传动,采用PLCNC四轴联动控制四电机同步协调运转。
采用触摸屏实现参数设定、运行监控、故障显示和报警,同时实现人机对话、停车锭翼自定位等,使整机水平得到提高,主要特点为:(1)机械传动件大大减少整机结构减化,燥声降低;(2)工艺适应性好,变换品种时无须工艺变换齿轮;(3)减少短头、提高成纱质量。
2.分部传动的细纱机细络联中的细纱机采用电脑控制分部传动。
即锭子采用变频电机传动,前、中、后罗拉分别采用一台伺服电机电机驱动,控制个电机间的速比,即可控制前中后罗拉之间以及与锭子间的牵伸比的恒定,实现了大小纱变速以及以及全机升降控制,提高了细纱机的的技术水平。
(1)减少纺纱断头率;(2)提高并保证纱线质量;(3)减少机械传动件,降低噪声、提高效率(4)有利于变更加工品种3、分条整经机该机滚筒变频电机传动,而整经台的横移、前后移动以及织轴分别为单独的交流伺服电机驱动。
整经机横移,伺服电机系跟随滚筒旋转的角度信号而转动。
有伺服电机驱动整经台前台后移动,实现了等距离卷绕,提高对胶精度,织轴伺服电机驱动和张力传感器及计算机部分构成织轴张力控制系统,即经纱张力控制系统,即经纱张力由传感器检测,通过计算机与设定的织轴内圈张力和外圈张力进行比较,差值信号经运算处理及控制织轴伺服电机的转动以保证织轴经纱张力恒定。
机上设有触摸屏操作站。
全机由计算机控制,整机性能得到提高。
(1)正经经面平整,可提高织机效率;(2)织轴所卷绕的内、外圈张力可自由设定,并准确控制;(3)实现等距离卷绕,自动对条准,精度高;(4)触摸屏操作站内容丰富、操作简单、故障处理方便,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
近10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外纺机厂商,采用PLC控制,变频调速,机电一体化等以电子技术更多的取代传统的机械结构,提高纺机整机的可靠性,提高纺制质量和自动化程度,扩大品种的适应性,使用操纵易便。
纺织机械 机电一体化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

控制 (大脑)
动力 (五传官感)(内脏()肌驱、动筋)
机械部件(身躯)
8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组成
CNC单元
位置,速度 反馈
位置,速度检 测单元
电机
机械 部件
9
例题: 按结构要素划分图示系统
10
11
12
三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60年代以前,也可称为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特征:在这一阶段,由于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自 觉或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纺织机械设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应用:(8章)
➢清梳联、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整经机、浆 纱机及织机
3
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基础知识
本章知识点
➢ 了解机电一体化概念 ➢ 了解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 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步骤
4
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基础知识
➢ 第一节 机电一体化概述 ➢ 第二节 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 第三节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步骤
电子技术
机电一体 信息技术 化技术
机械技术
6
二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控制单元部分
参数变 化信息
检测传感 部分
控制 信息
检测 参数
执行元件 能 量
驱 动 力 机械机构
动力源
7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应功能
五大要素 五大功能
机械本体 动力部件 传感器 控制器 执行器 结构功能 运转功能 检测功能 控制功能 驱动功能
15
四 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功能增强 ➢提高系统精度 ➢简化系统结构 ➢提高可靠性 ➢方便操作 ➢提高系统柔性
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

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一、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1.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定义及特点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指在生产设备中集成了机械、电气、电子系统和控制技术的一种设备。
它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特点,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细化管理和远程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在纺织工程中,机电一体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纺纱、织造、印染等方面。
在纺纱生产中,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可以实现纤维的自动送料、梳理、并集成各种传感器进行在线监测,大大提高了纺纱质量和产量;在织造生产中,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可以实现自动编织、精细调控织布质量等,提高了布匹的品质和产量;在印染生产中,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可以实现自动进料、印花、烘干等一系列工序,提高了印染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及挑战1. 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机电一体化设备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
(2)节能环保机电一体化设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3)降低成本机电一体化设备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远程监控,降低了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等,降低了生产成本。
2. 挑战(1)技术难度机电一体化设备需要综合运用机械、电气、电子系统和控制技术,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人才。
(2)系统集成机电一体化设备需要实现多个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集成复杂,需要克服各种技术难点。
(3)安全可靠机电一体化设备在高速运转中需要保证安全可靠性,需要严谨的设计和严格的安全标准。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在纺织工程中的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未来机电一体化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识别、自适应调整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信息化未来机电一体化设备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设备之间的联网互联,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化调度、数据分析等功能,提高了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