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病毒人类最大的威胁精练

合集下载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

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

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

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① ,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

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

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

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

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

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

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

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气息。

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②,也用眼,鼻吗,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

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

于是为歌所有。

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看,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高三试卷语文-河南省新未来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试卷语文-河南省新未来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新未来9月联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今年年初,根据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引发收视热潮。

电视剧再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以及在时代变迁下普通人平凡朴素、充满着人间烟火的生活。

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

②翻开当代文艺发展史,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景,可谓是璀璨夺目,蔚为大观。

从改编自茅盾、鲁迅小说的电影《林家铺子》《伤逝》,到改编自路遥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严肃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双向赋能、双向驱动中,构成了人们对中国文艺的美好记忆。

③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的快节奏、强情节、类型多样,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爽点”,瞬间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宠儿。

而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另一边,严肃文学遭受冷遇,改编数量和传播热度急剧下降。

近几年,只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等少数几部作品激起了收视和口碑的浪花。

究其原因,一方面,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时代、环境的铺陈渲染,注重语言文字的韵致美感,而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

比如,小说《长恨歌》第一章就没有任何情节,全部在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上海的人情世故和地域风情,这是小说成功很重要的特色。

影视改编主要汲取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重视叙事和情节,而语言本身很难被改编,甚至很难被转译。

正如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柳德米拉·乌里兹卡娅所说,文学作品越出色,就越难找到相一致的电影语言来表达。

另一方面,视觉时代更偏重快节奏、浅阅读,情节快速推进、故事线条清晰成为影视剧刚需,在视频平台,倍速观看已成为人们观剧标配,这是严肃文学无法满足的。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手机病毒精练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手机病毒精练

手机病毒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

它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病毒短信等形式,对手机进行攻击,从而造成手机异常。

世界首例手机病毒“VBS.Timofonica.”2000年6月发现于西班牙。

该病毒会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任意用户发送辱骂短信。

总的来说,手机病毒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攻击造成危害。

一是攻击手机本身系统,影响其正常服务。

这是手机病毒目前的主要攻击方式,主要以“病毒短信”的方式发起攻击。

用户在网站上注册了带有病毒程序的短信服务,会收到由乱码组成的病毒短信,并无法对短信进行操作,因为任何操作都会导致关机等异常情况。

二是通过信息传播感染其他手机,对主机造成破坏,“卡比尔”病毒就属于这种类型。

“卡比尔”病毒能通过手机的蓝牙设备传播,使染毒的蓝牙手机通过无线方式搜索并传染其他蓝牙手机。

病毒发作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caribe---VZ/29A.”字样,中毒手机的电池将很快耗尽,蓝牙功能丧失。

三是攻击和控制“网关”,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致使网络运行瘫痪。

“网关”是网络与网络间的联系纽带。

如果手机病毒编写者能找到手机网络中的网关漏洞,编写病毒攻击网关,一旦攻击成功,将对手机网络造成影响,使手机的所有服务都不能正常工作。

由于缺乏系统设计,手机遭受病毒攻击的程度还难以做到比较准确的量化,但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零星报道。

金山反病毒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道2004年,国内针对手机的破坏程序和病毒增加了2.5倍。

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增多,给黑客传播手机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

美国加特纳公司分析家帕斯卡托里预测,到2006年,手机病毒问题的严重程度将与今天的传统电脑病毒问题相当。

研究人员曾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模拟,以评估手机病毒可能造成的危害。

实验显示,通过手机号码簿发信息,可以使病毒大批量复制。

病毒有可能使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手机密码或访问存储在手机中的重要数据信息。

201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病毒——看不见的敌人精练.doc

201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病毒——看不见的敌人精练.doc

病毒——看不见的敌人一个世纪前,科学家们相信,传播疾病的微生物是细菌。

但人们很快发现,这并非答案的全部。

荷兰植物学家马蒂纳斯·拜耶林克发现,从染病植物中提取的汁液在被过滤所有已知细菌后仍能使健康的烟草植株染病。

1898年,拜耶林克宣布他的解释:存在一种他称之为"contagium vivumfluidum"(后来这一名称逐渐演化成"virus'’,源自拉丁语的“病毒”)的新的、看不见的物质。

但没有几个科学家相信病毒的存在,因为没有人能看到这种物质。

直到拜耶林克去世后的1931年,人们才明白:因为病毒的体积太小,所以用普通的显微镜无法看到。

1939年,人们终于看见了体积一般只有细菌百分之一大小的病毒。

20世纪50年代,当DNA和RNA在复制生命的基本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发现后不久,病毒引起疾病的秘密被揭示出来。

一个健康细胞的细胞核中携带着遗传物质——基因,病毒攻击的目标正是这些基因。

病毒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胞基因中,使它们复制更多的病毒。

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非常复杂。

但一旦这些新制造出来的病毒离开宿主,它们就需要与时间赛跑。

它们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宿主,否则就会灭绝。

病毒是一种寄生生物,离开宿主不能独立生存,这使得它们大多数非常脆弱:即使是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在空气中经过数小时后就会失去活力。

基本上所有的病毒都可以用家用的漂白剂杀灭。

病毒在人体内遇到的最大敌人是免疫系统。

淋巴细胞(即白细胞)在人体内不断巡视,并随时消灭入侵物质。

它们在发现了含有病毒的细胞时便会将这些细胞杀死,因此人即使是染上了像霍乱、登革热这样的疾病,大多数也能痊愈。

免疫系统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对付病毒过程中取得最大胜利的系统。

在遭遇病毒的大规模袭击前,有意给人体注入小剂量的病毒(接种)或是病毒的蛋白壳体(注射疫苗)可使人体免疫系统为病毒的大规模袭击做好准备。

这种方法已经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并最终于1980年在全球消灭了天花,这是人类首次消灭一种病毒性疾病。

实用类文本新冠病毒瘟疫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新冠病毒瘟疫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处在早期快速变化阶段。

中国已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这将有助于全球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组织加入诊断试剂的研发及病毒致病性研究。

国家卫健委已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

(摘编自搜狗百科) 材料二:2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73例,新增死亡病例35例(湖北34例,河南1例),新增疑似病例132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62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620人,重症病例减少299例。

截至2月2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5329(其中重症病例736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1625例,累计死亡病例2870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9824,现有疑似病例851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6071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1856人。

(摘自《最新通报!湖北以外新增确诊连续三天个位数》,国家卫健委,3月1日) 材料三: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帮助邻国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在疫魔面前,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只有全球携起手来,共同御“敌”,把任何一个国家的新冠疫魔都制服,把任何一个国家的新冠病毒都清除干净,人类才会安全。

几周前,当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中国肆虐之时,日本、韩国等东亚邻邦,以种种形式支援和帮助中国。

捐助物资上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文字,打动了无数国人。

2020届高考模拟试卷(疫情专题)语文试题

2020届高考模拟试卷(疫情专题)语文试题

2020届⾼考模拟试卷(疫情专题)语⽂试题2020届⾼考模拟试卷(疫情专题)语⽂试题⼀、现代⽂阅读(36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题。

不久前,已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被贴上了⼀个恐怖标签——"类SARS"病毒。

尽管它与SARS(⾮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家族,但世卫组织发⾔⼈明确表⽰:"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世卫组织在声明中称,⾃从2012年发现这种新病毒后,很多感染者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和死亡。

未知的是这种新型病毒是怎么出现,未来会不会变化,它的传播半径已经有多⼤等问题。

瑞⼠科学家的报告指出:"⽇前,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更易于侵⼊⼈体,其复制能⼒⾼于曾造成极⼤恐慌的SARS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免疫系统,其复制能⼒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SARS病毒需要4天。

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

"⽬前多个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由动物传染给⼈类的。

"中国疾控中⼼病毒病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主任谭⽂杰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只是近年来由动物传染给⼈类的诸多病毒中的⼀个,"迄今为⽌,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且,这⼀⽐例有越来越⼤的趋势。

"这些动物源性的⼈畜共患病毒,往往稳定存在于其宿主细胞内,且不引起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旦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类,由于⼈类对其缺乏免疫⼒,往往对⼈类健康造成极⼤的威胁。

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病毒,2009年引起全球流感⼤流⾏的甲型H1N1病毒,以及这次⾼致死率的新型冠状病毒,⽆⼀例外都是动物宿主体内的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给⼈类,严重威胁⼈类健康。

2020届随州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届随州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届随州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人类的历史长河,瘟疫疾病从未停止折磨人类,而一代一代人也从未放弃与病毒的斗争。

在这场大战中,人类并非总是输家,很多疾病都被我们彻底消灭,比如人类在很短时间内就永久消灭了天花,这场胜利挽救了大约2亿人的生命,天花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绝迹的人类传染病。

然而,根除其他疾病的尝试却并不顺利。

31年来,医生们一直致力于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后可以在数小时内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最初人类曾希望到2000年时使其完全消失。

2019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根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类型3,这意味着除了极少数高度安全的实验室外,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这种病毒株。

脊髓灰质炎病毒类型2在2015年已被宣布根除,因此目前唯一仍能造成危害的只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类型1,仍有三个国家将由该病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归类为地方性流行病。

从根本,上说,如果想要消灭某种病原体,我们就必须找到阻止其传播的方法。

阻止病原体传播之后,就可以隔离受感染的患者,使其他人不再感染。

如果做得足够彻底,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任何新的病例,也就意味着这种疾病已经被根除。

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这一过程,比如开发出有效的疫苗,使病原体失去潜在的宿主;又比如消除关键的病媒,阻断感染的途径;对于细菌病原体,可以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本身。

然而,理论方法并不总是能在现实世界中发挥全部作用。

要了解什么是真正能根除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从天花这个完美的案例中寻找启发。

天花病毒几乎是最适合根除的病原体。

它是一种只影响人而不影响动物的病毒,因此在人类身上将它消灭之后,就一劳永逸了。

事实上,我们并不清楚为什么天花会如此挑剔,这个问题也不太可能很快找到答案,因为目前很少有研究涉及这种致命的病原体。

即便有相关的研究,重点也是治疗和疫苗,而不是基础生物学。

《病毒》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病毒》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病毒》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病毒》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病毒》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病毒不同于其他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组成的。

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

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

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

它进入细胞后,灾难就来了。

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份组成: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

蛋白质外表或类脂包膜(如果有的话)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

实际上这并不容易。

病毒外衣的表面必须刚好依附在细胞膜的“接收器”的位置。

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

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最明显的例外,它们能感染的范畴级广。

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

当病毒进入细胞,它就开始回复成它自己了。

要理解它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它的核酸中心。

核酸存在于每个活的细胞和病毒中。

它们有两种基本种类——DNA和RNA。

DNA构成基因组合。

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DNA里储藏了构造和维持一种特定生物体的信息。

DNA是怎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呢?它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

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

RNA是干什么的呢?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

它将信息从DNA(在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传递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在细胞核外)。

DNA像模板一样造出正确的RNA,RNA又同样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

病毒要么有DNA,要么有RNA,但不会两样都有。

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基因物质。

病毒进入并强迫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类)病毒人类最大的威胁精练
从艾滋病到最为猖獗的非典型肺炎,病毒一次又一次进入我们的梦魇,对人类生存构成最大的威胁。

病毒繁衍的主要方式就是复制表达自我生命信息的核酸序列。

它必须获取复制新的子代病毒所需的一切原材料,以及提供复制功能的机器,这些,病毒自身都不具备。

它只能首先进入宿主细胞,然后借用宿主细胞的复制工厂的相关设施,才能完成复制子代病毒的使命。

新近发现的专门攻击淋巴T细胞的HTLV—1病毒还具有一种特别的途径来发动攻击,即能够在被感染的淋巴T细胞与没有被感染的淋巴T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的黏蛋白而建立一个特定的管道,使成熟的病毒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其他健康的淋巴T细胞。

HTLV—1病毒和艾滋病毒一样,是所谓RNA逆转录病毒。

根据病毒用来携带自身遗传信息的核酸分子类型的不同,分为DNA和RNA病毒,艾滋病和作为非典型肺炎元凶的冠状病毒,都是属于RNA病毒。

本来对于大部分生命体来说,生命遗传信息都是用巨大的DNA双链螺旋分子来携带的。

这些DNA分子都被包裹在细胞核里面,受到核膜的保护。

而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必须通过一定方式被抄录下来,并传到细胞核外面,这个从里到外的过程就需要RNA 分子。

此外,RNA分子还负担了用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制造的功能。

因此,RNA分子一般是承担临时信息载体的功能。

但是,并非所有的病毒都如此。

对于RNA病毒来说,它完全使用RNA分子来充当其唯一的信息载体。

如果它要想攻击宿主细胞,就要把自身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制造工厂里去。

这就要把自身RNA分子上面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宿主细胞的DNA序列当中去,然后才利用宿主细胞的现成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而生产属于自己的蛋白质。

这样一种与正常的遗传传递方向相反的过程,被称为逆转录。

新近发现的这种RNA逆转录攻击途径很早被人提出来过,不过只是在最近才被生物学家们利用荧光免疫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HTLV—1病毒的这种传播方式的关键,是能够诱导被感染淋巴T细胞在自身和健康淋巴T细胞之间构筑一种所谓病毒突触的结构。

这种突触结构非常类似于免疫突触。

而这种免疫突触是当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要杀灭自己的专属敌人时,在自身与敌人之间构建起来的一种用来杀敌的通道。

同样,病毒也正是通过这种病毒突触结构进入健康淋巴细胞的。

7.下列对“逆转录”这一概念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RNA病毒把自身上面携带的遗传信息直接传递到制造蛋白质的工厂里,它与正常遗传传递方向相反。

B.RNA病毒把自身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宿主细胞和蛋白质制造的工厂,它的传递与正常的遗传传递方向相反。

C.RNA病毒将自身RNA分子上面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宿主细胞DNA序列中,这一过程与正常的遗传传递方向相反。

D.病毒把自身DNA分子上面携带的遗传信息传到RNA中,这一过程与遗传传递的正常方向相反。

8.对第一阶段中“病毒繁衍的主要方式就是复制表达自我生命信息的核酸序列”一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毒要复制子代病毒,必须借用宿主细胞的复制工厂的相关设施。

B.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被抄录下来,并传到细胞核外面。

C.宿主细胞中的RNA病毒可利用宿主细胞的现成遗传信息表达过程,而产生属于自己的蛋白质。

D.病毒HTLA—1可通过细胞表面的黏蛋白堂而皇之进入健康的淋巴T细胞。

9.对DNA病毒复制子代病毒的过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被抄录下来,以RNA分子为临时信息载体,将其传递到细胞核外,并在RNA分子的控制下制造蛋白质,从而完成子代病毒的复制。

B.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在核膜的保护下传到细胞外,在RNA分子的配合下制造蛋白质,从而完成病毒的复制。

C.DNA病毒在细胞核内把遗传信息抄录下来,并将其传递给在细胞核外等候的RNA,在
RNA的控制下制造蛋白质,从而完成子代病毒的复制。

D.DNA病毒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到细胞核外,指示RNA制造蛋白质,从而完成子代病毒的复制。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RNA分子在病毒繁衍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人类研究出破坏病毒中RNA功能的药物,艾滋病就可以得到控制。

B.RNA分子是RNA病毒的唯一信息载体,因此,DNA分子在RNA病毒的繁衍中不起作用。

C.病毒的生存繁衍离不开宿主细胞,和病毒斗争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控制病毒进入人体。

D.HTLV—1病毒通过病毒突触进入健康的淋巴T细胞,就会继续复制子代病毒,从而达到在大量淋巴T细胞之间扩散的目的。

【参考答案】7.C 8.D 9.A 1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