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理(全国卷1,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理(全国卷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将其化简得到,根据复数模的公式,得到,从而选出正确结果.详解:因为,所以,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复数的运算以及复数模的概念及求解公式,利用复数的除法及加法运算法则求得结果,属于简单题目.2. 已知集合,则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出的解集,从而求得集合A,之后根据集合补集中元素的特征,求得结果.详解:解不等式得,所以,所以可以求得,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集合的补集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形式以及补集中元素的特征,从而求得结果.3. 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设出新农村建设前的经济收入为M,根据题意,得到新农村建设后的经济收入为2M,之后从图中各项收入所占的比例,得到其对应的收入是多少,从而可以比较其大小,并且得到其相应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选项.详解:设新农村建设前的收入为M,而新农村建设后的收入为2M,则新农村建设前种植收入为0.6M,而新农村建设后的种植收入为0.74M,所以种植收入增加了,所以A项不正确;新农村建设前其他收入我0.04M,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为0.1M,故增加了一倍以上,所以B项正确;新农村建设前,养殖收入为0.3M,新农村建设后为0.6M,所以增加了一倍,所以C项正确;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综合占经济收入的,所以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所以D正确;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新农村建设前后的经济收入的构成比例的饼形图,要会从图中读出相应的信息即可得结果.4. 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A. B. C. D.【答案】B详解:设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根据题中的条件可得,整理解得,所以,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的应用,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题中的条件,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到公差的值,之后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与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5. 设函数,若为奇函数,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奇函数偶此项系数为零求得,进而得到的解析式,再对求导得出切线的斜率,进而求得切线方程.详解:因为函数是奇函数,所以,解得,所以,,所以,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化简可得,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曲线在某个点处的切线方程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函数解析式,此时利用到结论多项式函数中,奇函数不存在偶次项,偶函数不存在奇次项,从而求得相应的参数值,之后利用求导公式求得,借助于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求得结果.6. 在△中,为边上的中线,为的中点,则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将图画出来,接着应用三角形中线向量的特征,求得,之后应用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得到,之后将其合并,得到,下一步应用相反向量,求得,从而求得结果.详解:根据向量的运算法则,可得,所以,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有关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角形的中线向量、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共线向量的表示以及相反向量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步运算.7. 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圆柱表面上的点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到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A. B.C. D. 2【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三视图,得到点M和点N在圆柱上所处的位置,点M在上底面上,点N 在下底面上,并且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平铺,点M、N在其四分之一的矩形的对角线的端点处,根据平面上两点间直线段最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结果.详解:根据圆柱的三视图以及其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点M和点N分别在以圆柱的高为长方形的宽,圆柱底面圆周长的四分之一为长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端点处,所以所求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几何体的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两个点在几何体上所处的位置,再利用平面上两点间直线段最短,所以处理方法就是将面切开平铺,利用平面图形的相关特征求得结果.8. 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点(–2,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C交于M,N两点,则=A. 5B. 6C. 7D. 8【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中的条件,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的方程,涉及到直线与抛物线相交,联立方程组,消元化简,求得两点,再利用所给的抛物线的方程,写出其焦点坐标,之后应用向量坐标公式,求得,最后应用向量数量积坐标公式求得结果.详解:根据题意,过点(–2,0)且斜率为的直线方程为,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元整理得:,解得,又,所以,从而可以求得,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求有关交点坐标所满足的条件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题意确定直线的方程,之后需要联立方程组,消元化简求解,从而确定出,之后借助于抛物线的方程求得,最后一步应用向量坐标公式求得向量的坐标,之后应用向量数量积坐标公式求得结果,也可以不求点M、N的坐标,应用韦达定理得到结果.9. 已知函数.若g(x)存在2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A. [–1,0)B. [0,+∞)C. [–1,+∞)D. [1,+∞)【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g(x)存在2个零点,得到方程有两个解,将其转化为有两个解,即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根据题中所给的函数解析式,画出函数的图像(将去掉),再画出直线,并将其上下移动,从图中可以发现,当时,满足与曲线有两个交点,从而求得结果.详解:画出函数的图像,在y轴右侧的去掉,再画出直线,之后上下移动,可以发现当直线过点A时,直线与函数图像有两个交点,并且向下可以无限移动,都可以保证直线与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交点,即方程有两个解,也就是函数有两个零点,此时满足,即,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已知函数零点个数求有关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解题的思路是将函数零点个数问题转化为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将式子移项变形,转化为两条曲线交点的问题,画出函数的图像以及相应的直线,在直线移动的过程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得相应的结果.10. 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直角边AB,AC.△ABC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I,黑色部分记为II,其余部分记为III.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I,II,III的概率分别记为p1,p2,p3,则A. p1=p2B. p1=p3C. p2=p3D. p1=p2+p3【答案】A详解:设,则有,从而可以求得的面积为,黑色部分的面积为,其余部分的面积为,所以有,根据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以得到,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的是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有关问题,题中需要解决的是概率的大小,根据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将比较概率的大小问题转化为比较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利用相关图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结果.11. 已知双曲线C:,O为坐标原点,F为C的右焦点,过F的直线与C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M、N.若OMN为直角三角形,则|MN|=A. B. 3 C. D. 4【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双曲线的方程求得其渐近线的斜率,并求得其右焦点的坐标,从而得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可以确定直线的倾斜角为或,根据相关图形的对称性,得知两种情况求得的结果是相等的,从而设其倾斜角为,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的方程,之后分别与两条渐近线方程联立,求得,利用两点间距离同时求得的值.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其渐近线的斜率为,且右焦点为,从而得到,所以直线的倾斜角为或,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设其倾斜角为,可以得出直线的方程为,分别与两条渐近线和联立,求得,所以,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线段长度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哪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再分析点是怎么来的,从而得到是直线的交点,这样需要先求直线的方程,利用双曲线的方程,可以确定其渐近线方程,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得到直线的斜率,结合过右焦点的条件,利用点斜式方程写出直线的方程,之后联立求得对应点的坐标,之后应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结果.12.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利用正方体的棱是3组每组有互相平行的4条棱,所以与12条棱所成角相等,只需与从同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所成角相等即可,从而判断出面的位置,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一个正六边形,且边长是面的对角线的一半,应用面积公式求得结果.详解:根据相互平行的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相等的,所以在正方体中,平面与线所成的角是相等的,所以平面与正方体的每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角都是相等的,同理平面也满足与正方体的每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角都是相等,要求截面面积最大,则截面的位置为夹在两个面与中间的,且过棱的中点的正六边形,且边长为,所以其面积为,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平面被正方体所截得的截面多边形的面积问题,首要任务是需要先确定截面的位置,之后需要从题的条件中找寻相关的字眼,从而得到其为过六条棱的中点的正六边形,利用六边形的面积的求法,应用相关的公式求得结果.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新课标Ⅰ卷】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NO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考前综合练习二理数试题 含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212ii+-( ) A .i B .i - C .42i + D .1i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21225511255i i i ii i +-++===+-,故选D. 考点:复数的运算 2.若1:1,:1p x q x><,则p 是q 的( ) A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D 考点:逻辑命题3.将函数()sin(2)f x x ϕ=+的图象向左平移8π个单位,所得的函数关于y 轴对称,则ϕ的一个可能取值为( ) A .34π B .4π C .0 D .4π- 【答案】B 【解析】考点:y=Asin (ωx+φ)的图象变换 4.若110(1)xS edx =-⎰,120S xdx =⎰,130sin S xdx =⎰,则( )A .231S S S >>B .132S S S >>C .213S S S >>D .123S S S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11001(1)|22x x S e dx e x e =-=-=->⎰, 12120011|22S xdx x ===⎰ ,113001sin cosx |1cos12S xdx ==-=-<⎰, 123S S S ∴>>,故选D.考点:定积分;比较大小5.若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是126,则条件①可为( ) A .5?n ≤ B .6?n ≤ C .7?n ≤ D .8?n ≤【答案】B【方法点睛】算法是新课程中的新增加的内容,也必然是新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应高度重视.程序填空也是重要的考试题型,这种题考试的重点有:①分支的条件②循环的条件③变量的赋值④变量的输出.其中前两点考试的概率更大.此种题型的易忽略点是:不能准确理解流程图的含义而导致错误.考点:程序框图6.设,x y满足约束条件3020x y ax yx y--≤⎧⎪-≥⎨⎪+≥⎩,若目标函数z x y=+的最大值为2,则实数a的值为()A.2 B.1 C.-1 D.-2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先作出不等式组20x yx y-≥⎧⎨+≥⎩的图象如图,∵目标函数z=x+y的最大值为2,∴z=x+y=2,作出直线x+y=2,由图象知x+y=2如平面区域相交A,由02x y x y -=+=⎧⎨⎩ 得x=1,y=1, 即A (1,1),同时A (1,1)也在直线3x-y-a=0上, ∴3-1-a=0,则a=2,故选:A .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7.如图所示22⨯方格,在每一个方格中填入一个数字,数字可以是1,2,3,4中的任何一个,允许重复,若填入A 方格的数字大于B 方格的数字,则不同的填法共有( ) A .192种 B .128种 C .96种 D .12种【答案】C考点:排列组合及简单的计数问题8.若,a b 是函数2()(0,0)f x x px q p q =-+>>的两个不同的零点,且,,2a b -这三个数可适当排序后成等差数列,也可适当排序后成等比数列,则p q +=( )A . 6B .7C .8D .9 【答案】D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9.设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两渐近线与直线2a x c=分别交于,A B 两点,F 为该双曲线的右焦点,若006090AFB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1,2)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2y x b a a c x ±==,时,aby c =±,2260901FB a ab a ab A B AFB k c c c c ∴︒<∠<︒<<(,),(,-),,,2222211111132333ab a a c e e a b c a c c<<<<∴<<∴<-<<<--,,,,. 故选B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10.在正三棱锥S ABC -中,M 是SC 的中点,且AM SB ⊥,底面边长AB =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6π B .12π C .32π D .36π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棱锥为正三棱锥,可证明出AC ⊥SB ,结合SB ⊥AM ,得到SB ⊥平面SAC ,因此可得SA 、SB 、SC 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最后利用公式求出外接圆的直径,结合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正三棱锥S-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取AC 中点,连接BN 、SN ,∵N 为AC 中点,SA=SC ,∴AC ⊥SN , 同理AC ⊥BN ,∵SN ∩BN=N ,∴AC ⊥平面SBN ,∵SB ⊂平面SBN ,∴AC ⊥SB ,∵SB ⊥AM 且AC ∩AM=A , ∴SB ⊥平面SAC ⇒SB ⊥SA 且SB ⊥AC , ∵三棱锥S-ABC 是正三棱锥,∴SA 、SB 、SC 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底面边长AB =∴侧棱SA=2,∴正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直径为:2R R =∴= , ∴正三棱锥S-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2412S R ππ== ,故选:B .考点:空间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球内接多面体11.设,a b 为单位向量,若向量c 满足()c a b a b -+=-,则c 的最大值是( ) A.. 2 C .1 【答案】A考点:平面向量的几何性质12.已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的R ,当0x <时,()1f x >,且对任意的实数,x y R ∈,等式()()()f x f y f x y =+成立,若数列{}n a 满足11()1()1n nf a f a +=+,(*n N ∈),且1(0)a f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20132016()()f a f a >B .20142015()()f a f a >C .20162015()()f a f a <D .20142015()()f a f a <【解析】试题分析:∵()()()f x f y f x y ∙=+恒成立, ∴令x =-1,y =0,则101f f f -=-()()(), ∵当x<0时,11001f x f f >∴-≠∴=(),(),(),()()1111011111n n n n f a f a f f a a f ++=⎛⎫⎛⎫⎪ ⎪++⎝⎭⎝⎭∴==,() ,111110011n n n nf a f a a a a ++∴+==∴+=++()(),,111n na a +=-+∴,2341212a a a =-=-=∴,,, ∴数列{}n a 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数列,2013320141201522016312122a a a a a a a a ∴==-====-==-,,,,故选:B .考点:抽象函数的应用【方法点睛】1. 换元法:换元法包括显性换元法和隐性换元法,它是解答抽象函数问题的基本方法;2. 方程组法:运用方程组通过消参、消元的途径也可以解决有关抽象函数的问题;3. 待定系数法:如果抽象函数的类型是确定的,则可用待定系数法来解答有关抽象函数的问题;4. 赋值法:有些抽象函数的性质是用条件恒等式给出的,可通过赋特殊值法使问题得以解决;5. 转化法:通过变量代换等数学手段将抽象函数具有的性质与函数的单调性等定义式建立联系,为问题的解决带来极大的方便;6. 递推法:对于定义在正整数集N*上的抽象函数,用递推法来探究,如果给出的关系式具有递推性,也常用递推法来求解;7. 模型法:模型法是指通过对题目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类比和联想,寻找具体的函数模型,再由具体函数模型的图象和性质来指导我们解决抽象函数问题的方法;应掌握下面常见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13π+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根据所给三视图易知该几何体为水平放置的半个圆柱与一个直三棱锥,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211112211323ππ⨯⨯+⨯⨯⨯⨯=+. 考点:三视图求体积14.已知对任意实数x ,有6270127()(1)m x x a a x a x a x ++=++++.若135732a a a a +++=,则m =________.【答案】0考点:二项式定理【方法点睛】赋值法研究二项式的系数和问题“赋值法”普遍适用于恒等式,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形如(ax +b )n、(ax 2+bx +c )m(a ,b ∈R )的式子求其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常用赋值法,只需令x =1即可;对形如(ax +by )n(a ,b ∈R )的式子求其展开式各项系数之和,只需令x =y =1即可.15.已知点(,)P x y 是直线40kx y ++=(0k >)上一动点,,PA PB 是圆22:20C x y y +-=的两条切线,,A B 为切点,若四边形PACB 的最小面积是2,则k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2 【解析】考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16.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数列{}n b 满足12n n n n b a a a ++=(*n N ∈),设n S 为{}n b 的前n 项和,若125308a a =>,则当n S 取得最大值时n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6 【解析】试题分析:设{a n }的公差为d ,由1251125376810 0855n a a a d a a d a n d ⎛⎫=∴=-∴∴<∴=-⎭<⎪> ⎝,,,,,从而可知116n ≤≤时,017n a n >≥,时,0n a <. 从而121417181515161716161718000b b b b b b a a a b a a a =>>>>>><>=>,,,故1413114151516S S S S S S S >>>><,,.1518151815161617151869694000055555a d a d a a d d db b a a a a =->=<∴+=-+=<∴+=+>,,,(),所以1614S S >,故S n 中S 16最大. 考点:数列的函数特性【方法点睛】数列与函数的特性问题主要是通过研究数列通项的单调性、周期性,最值来解决有关数列的问题,属于综合性题目,一定要注意数列单调变化对项的正负的影响,决定了数列求和的最值问题.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5sin sin cos 3a A Bb A a +=.(1)求ba;(2)若22285c a b =+,求角C .【答案】(1)53b a =;(2)23C π=(2)设5(0)b t t =>,则3a t =,于是222222889254955c a b t t t =+=+∙=. 即7c t =.由余弦定理得222222925491cos 22352a b c t t t C ab t t +-+-===-∙∙. 所以23C π=.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18.(本小题满分12分)生产甲乙两种元件,其质量按检测指标划分为:指标大于或者等于82为正品,小于82为次品,现随机抽取这两种元件各100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统计如下:(1)试分别估计元件甲、乙为正品的概率;(2)生产一件元件甲,若是正品可盈利40元,若是次品则亏损5元;生产一件元件乙,若是正品可盈利50元,若是次品则亏损10元。
河南洛阳市2018届高三数学12月统考试题理科附答案

河南洛阳市2018届高三数学12月统考试题(理科附答案)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12月)数学试卷(理)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集合,,则()A.B.C.D.2.若(是虚数单位),则等于()A.3B.2C.0D.-13.若函数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则称该函数为“优美丽数”:(1)对,都有;(2)对,且,都有.①;②;③;④以上四个函数中,“优美函数”的个数是()A.0B.1C.2D.34.已知向量,,若,则实数的值是()A.-4B.-1C.1D.45.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算法的功能是()A.求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前2017项和B.求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前2018项和C.求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前1009项和D.求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前1010项和6.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和为()A.7B.8C.13D.147.已知函数,先将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则的最小值为()A.B.C.D.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的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2,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9.若,则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A.-15B.15C.-240D.24010.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成等比数列,且,则()A.B.C.D.11.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曲线是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直线与曲线从上到下依次相交于点,则()A.16B.4C.D.12.已知函数满足,且当时,,则方程在上的所有根之和为()A.8B.9C.10D.11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则.14.某校有4个社团向高一学生招收新成员,现有3名同学,每人只选报1个社团,恰有2个社团没有同学选报的报法数有种(用数字作答).15.在半径为4的球面上有不同的四点,若,则平面被球所截得图形的面积为.16.已知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是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连接并过作垂直于的直线交双曲线左支于,其中,为等腰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各项均不为零的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对任意,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18.甲、乙两家外卖公司,其送餐员的日工资方案如下:甲公司的底薪80元,每单抽成4元;乙公司无底薪,40单以内(含40单)的部分每单抽成6元,超出40单的部分每单抽成7元,假设同一公司送餐员一天的送餐单数相同,现从两家公司各随机抽取一名送餐员,并分别记录其50天的送餐单数,得到如下频数表:甲公司送餐员送餐单数频数表送餐单数3839404142天数101510105乙公司送餐员送餐单数频数表送餐单数3839404142天数51010205(1)现从甲公司记录的50天中随机抽取3天,求这3天送餐单数都不小于40的概率;(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记乙公司送餐员日工资为(单位:元),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②小王打算到甲、乙两家公司中的一家应聘送餐员,如果仅从日工资的角度考虑,请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为小王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19.如图,在四棱锥中,分别是的中点,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且平面平面.(1)求证:平面平面;(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20.已知短轴长为2的椭圆,直线的横、纵截距分别为,且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求椭圆的方程;(2)直线经过椭圆的右焦点且与椭圆交于两点,若椭圆上存在一点满足,求直线的方程.21.已知函数,(),且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1)求实数的值及函数的最大值;(2)当时,记函数的最小值为,求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写出曲线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已知点是曲线上一点,若点到曲线的最小距离为,求的值.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当时,解不等式;(2)设不等式的解集为,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CABDC6-10:DCADB11、12:AD二、填空题13.14.3615.16.三、解答题17.(1)当时,,∵,∴.∵,∴当时,,两式相减得,∴数列是首项为4,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2)∵,∴,∴,,两式相减得.∴.18.(1)记抽取的3天送餐单数都不小于40为事件,则.(2)①设乙公司送餐员送餐单数为,则当时,,当时,,当时,,当时,,当时,.所以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28,234,240,247,254.故的分布列为:228234240247254∴.②依题意,甲公司送餐员日平均送餐单数为.所以甲公司送餐员日平均工资为元.由①得乙公司送餐员日平均工资为241.8元.因为,故推荐小王去乙公司应聘.19.(1)由题,为的中点,可得,∵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取的中点,的中点,连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可取.同理,可得平面的法向量..所以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余弦值为.20.(1)因为椭圆的短轴长为2,故.依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由.解得,故椭圆的方程为.(2)设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显示不符合题意. 当直线的斜率不为0时,,设其方程为,由,得,所以,,①因为,所以,又点在椭圆上,∴又∵,∴,②将,及①代入②得,即或.故直线的方程为或.21.(1)函数的定义域为,,因不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所以.解得.所以.故.令,得,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2)∵,∴,∵,∴,,所以存在即,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所以的最小值为,令,因为,所以在单调递减,从而,即的取值范围是22.(1)由曲线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可得的普通方程为:.由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得,,∴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设曲线上任意一点为,则点到曲线的距离为.∵∴,,当时,,即;当时,,即.∴或.23.(1)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①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解得,所以;②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解得,所以;③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解得,所以.综上所述,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2)不等式可化为,依题意不等式在恒成立,所以,即,即,所以.解得,故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A.i B.C.D.2.(5分)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A.9B.8C.5D.43.(5分)函数f(x)=的图象大致为()A.B.C.D.4.(5分)已知向量,满足||=1,=﹣1,则•(2)=()A.4B.3C.2D.05.(5分)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A.y=±x B.y=±x C.y=±x D.y=±x6.(5分)在△ABC中,cos=,BC=1,AC=5,则AB=()A.4B.C.D.27.(5分)为计算S=1﹣+﹣+…+﹣,设计了如图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A.i=i+1B.i=i+2C.i=i+3D.i=i+48.(5分)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30=7+23.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A.B.C.D.9.(5分)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则异面直线AD1与D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10.(5分)若f(x)=cosx﹣sinx在[﹣a,a]是减函数,则a的最大值是()A.B.C.D.π11.(5分)已知f(x)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f(1﹣x)=f(1+x),若f(1)=2,则f(1)+f(2)+f(3)+…+f(50)=()A.﹣50B.0C.2D.5012.(5分)已知F1,F2是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A是C的左顶点,点P在过A 且斜率为的直线上,△PF1F2为等腰三角形,∠F1F2P=120°,则C的离心率为()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8年河南省洛阳市高考二模数学文

2018年河南省洛阳市高考二模数学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M={y|y=x 2-1,x ∈R},},则M ∩N=( )A.[-1,+∞)B.[-1+∞)D.∅解析:先确定每个集合的元素是什么,然后根据要求求出每个集合的范围,在进行集合运算即可.当x ∈R 时,y=x 2-1≥-1 ∴M=[-1,+∞)又当3-x2≥0时,≤≤x∴N=[∴M ∩N=[-1答案:B2.已知i 为虚数单位,a ∈R ,如果复数21--aii i是实数,则a 的值为( ) A.-4 B.-2 C.2 D.4解析:直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再由虚部为0求得a 值. ∵()()()142221112222+--=-=+-=+--+ai i ai a ai a ai i i i i i i 是实数, ∴402-=a,即a=4. 答案:D3.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内任取一点P ,则使点P 到三个顶点的距离都不小于1的概率是( )B.3C.1-6解析:求出满足条件的正三角形ABC的面积,再求出满足条件正三角形ABC内的点到正方形的顶点A、B、C的距离均不小于1的图形的面积,然后代入几何概型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满足条件的正三角形ABC如下图所示:其中正三角形ABC的面积44==三角形S满足到正三角形ABC的顶点A、B、C的距离至少有一个小于1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则S阴影=12π,则使取到的点到三个顶点A、B、C的距离都大于1的概率是:1116π==-P.答案:C4.已知点(a,12)在幂函数f(x)=(a-1)x b的图象上,则函数f(x)是( )A.奇函数B.偶函数C.定义域内的减函数D.定义域内的增函数解析:根据题意求出a、b的值,写出f(x)的解析式,即可判断它的奇偶性. 点(a,12)在幂函数f(x)=(a-1)x b的图象上,∴a-1=1,解得a=2;又2b=12,解得b=-1, ∴f(x)=x -1;∴函数f(x)是定义域上的奇函数,且在每一个区间内是减函数. 答案:A5.已知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3x ±2y=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B.3C.2解析:根据题意,曲线的方程为22194-=y x t t,(t >0),据此计算分析可得a 、b 的值,计算可得c 的值,由双曲线离心率公式计算可得答案.根据题意,双曲线C 的点在y 轴上且渐近线方程为3x ±2y=0,设双曲线的方程为22194-=y x t t,(t >0),则==a==b则=c ,该双曲线的离心率==c e a 答案:B 6.定义12++⋯+nnp p p 为n 个正数p 1,p 2,…,p n 的“均倒数”,若已知数列{a n },的前n项的“均倒数”为15n ,又5=n n a b ,则12231011111++⋯+=b b b b b b ( )A.817B.919 C.1021 D.1123解析:∵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均倒数”为15n, ∴15=n n S n,∴S n =5n 2, ∴a 1=S 1=5,n ≥2时,a n =S n -S n-1=(5n 2)-[5(n-1)2]=10n-5, n=1时,上式成立, ∴a n =10n-5, ∴215==-n n a b n ,()()112111*********+⎛⎫==- ⎪-+-+⎝⎭n n b b n n n n , ∴1223101111111123311111111110557192121212⎛⎫++⋯+=+-⎛⎫-+⋯+-=-= ⎪⎝⎭+- ⎪⎝⎭bb b b b b . 答案:C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为( )A.172πB.9πC.192πD.10π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圆柱与14球的组合体.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3,球的半径为1.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222111214213411921ππππππ⨯+⨯⨯+⨯⨯+⨯+⨯=. 答案:B8.已知条件p :关于x 的不等式|x-1|+|x-3|<m 有解;条件q :f(x)=(7-3m)x 为减函数,则p 成立是q 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条件p :由于|x-1|+|x-3|≥2,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条件q :f(x)=(7-3m)x为减函数,可得0<7-3m <1,解得m 范围即可得出.条件p :∵|x-1|+|x-3|≥|3-1|=2,而关于x 的不等式|x-1|+|x-3|<m 有解,∴m >2; 条件q :f(x)=(7-3m)x为减函数,∴0<7-3m <1,解得2<m <73. 则p 成立是q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B9.已知函数()21cos 12+=-g x xf x x ,则y=f(x)的图象大致是( ) A.B.C.D.解析:当x ∈[2π-,0)时,f(x)>0,所以排除A ,C ,;当x ∈(0,2π)时f(x)<0,故选D. 答案:D10.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1.99,则( )A.a=98B.a=99C.a=100D.a=101解析:由程序框图知:算法的功能是求()11121211111111 1.991223341113=+++⋯+=-+-+⋯+-=-=⨯⨯⨯+++S k k k k k , 解得:k=99,k+1=100>99,故a=99. 答案:B11.已知三棱锥P-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PC 为球O的直径,该三棱锥的体积为6,则球O的表面积为( )A.4πB.8πC.12πD.16π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欲求球O的表面积,只须求球的半径r.利用截面圆的性质即可求出OO1,进而求出底面ABC上的高PD,即可计算出三棱锥的体积,从而建立关于r的方程,即可求出r,从而解决问题.根据题意作出图形:设球心为O,球的半径r.过ABC三点的小圆的圆心为O1,则OO1⊥平面ABC,延长CO1交球于点D,则PD⊥平面ABC.∵CO1=3,∴OO1∴高PD=2OO1∵△ABC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S△ABC=4,∴1346-=⨯三棱锥P ABCV,∴r=1.则球O的表面积为4π. 答案:A12.已知函数()240ln0⎧+≤=⎨⎩,,>x x xf xx x x ,g(x)=kx-1,若方程f(x)-g(x)=0在x∈(-2,2)有三个实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A.(1,32)C.(32,2)D.(1,∪(32,2)解析:显然x=0时,原方程无解;可化为()1+=f xkx,讨论x<0,x>0时,通过导数或基本不等式可得最值和单调区间,作出φ(x)在x∈(-2,2)图象,和直线y=k,观察可得三个交点的情况,即可得到所求k的范围.显然,x=0不是方程f(x)-g(x)=0的根,则f(x)-g(x)=0,即为()1+=f xkx,可设()1401ln0ϕ⎧++⎪⎪==⎨⎪+⎪⎩,<,>x xxk xx xx,由x<0,可得1442ϕ=++≤-=()x xx,即有φ(x)在x<0时,有最大值φ(-1)=2;当x>0时,φ(x)=1x+lnx的导数为φ′(x)22111-=-+=xx x x,在x>1时,φ′(x)>0,φ(x)递增;在0<x<1时,φ′(x)<0,φ(x)递减.可得x=1处取得最小值1.作出φ(x)在x∈(-2,2)图象得在1<k<ln2+12或-2-12+4<k<2时,直线y=k和y=φ(x)的图象均有三个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1,∪(32,2). 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实数x ,y 满足11≥⎧⎪+≤⎨⎪≥-⎩y x x y y ,则目标函数z=2x-y 的最大值是 .解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由约束条件满足11≥⎧⎪+≤⎨⎪≥-⎩y x x y y ,则目作出可行域如图,联立1=⎧⎨+=⎩y x x y ,解得A(12,12).化目标函数z=2x-y 为y=2x-z ,由图可知,当直线y=2x-z 过A 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最小,z 有最大值为11122-=. 答案:1214.已知|r a |=1,|r b |=2,()3+=gr r r a b b ,设r a 与rb 的夹角为θ,则θ等于 . 解析: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以及向量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可.由|r a |=1,|rb |=2,()3+=gr r r a b b ,得23+=rgr ra b b,即2cos3θ+=rgr ra b b,则2cosθ+4=3,则cosθ=12 -,∵0≤θ≤π,∴θ=23π.答案:2 3π15.已知圆C的圆心是直线x-y+2=0与x轴的交点,且圆C与圆(x-2)2+(y-3)2=9相外切,若过点P(-1,1)的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当∠ACB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为 . 解析:首先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圆的方程,进一步利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求出直线的方程.圆C的圆心是直线x-y+2=0与x轴的交点,则:圆心C(-2,0).设圆C的半径为r.由于:圆C与圆(x-2)2+(y-3)2=9相外切,则:,解得:r=2.故圆C的方程为:(x+2)2+y2=4,若过点P(-1,1)的直线l与圆C交于两点,则点P在圆的内部,当过P的直线与圆的直径垂直时,∠ACB最小,所以:直线A和B的交点的直线方程为:y-1=-1(x+1),整理得:x+y=0.答案:x+y=016.设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且a1=23,a n+1=2S n-2n,则a5= .解析: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可得{a n-2n-1}是从第二项开始是以-1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可求出通项公式,代值计算即可∵a n+1=2S n-2n,①当n=1时,a2=2a1-2=3-2=1,∴a n=2S n-1-2n-1,n≥2,②.由①-②可得a n+1-a n=2a n-2n-1,即a n+1=3a n-2n-1,即a n+1-2n=3(a n-2n-1),∵a2=1,∴a2-2=-1,∴{a n-2n-1}是从第二项开始是以-1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 n-2n-1=(-1)³3n-2,∴a n=2n-1-1³3n-2,n≥2,∴a5=16-27=-11.答案:-1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22、23题为选考题,有1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如图,已知扇形的圆心角∠AOB=23π,半径为C 是»AB 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1)若弦,求»BC的长. 解析:(1)在△OBC 中,由余弦定理计算可得cos ∠BOC 的值,即可得∠BOC 的值,由弧长公式计算可得答案.答案:(1)在△OBC 中,,由余弦定理222o c s 2+-∠==g OB OC BC BOC OB OC , 所以∠BOC=6π,于是»BC的长为63π⨯=.(2)求四边形OACB 面积的最大值.解析:(2)根据题意,设∠AOC=θ,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分析可得四边形的面积为S 的值,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分析可得答案. 答案:(2)设∠AOC=θ,θ∈(0,23π)⇒∠BOC=23π-θ, 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S ,则211223πθθ⎛⎫⎪⎝⎭=+=⨯+⨯-V V AOC BOC S S S24sin 6πθθθ⎛⎫ ⎪⎝=+=⎭+,由θ∈(0,23π),所以θ+6π∈(6π,56π),当θ=3π时,四边形OAC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18.已知四棱锥P-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PA ⊥平面ABCD ,PA=AB=AC=4,AB ⊥AC ,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PD 上.(1)证明:平面PDC ⊥平面PAC.解析:(1)由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且AB ⊥AC ,得AC ⊥CD ,再由PA ⊥平面ABCD ,得PA ⊥CD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CD ⊥平面PAC ,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平面PDC ⊥平面PAC. 答案:(1)证明:∵四棱锥P-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AC ,∴AC ⊥CD , ∵P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PA ⊥CD , ∵AC ∩PA=A ,∴CD ⊥平面PAC ,∵CD ⊂平面PDC ,∴平面PDC ⊥平面PAC.(2)若三棱锥E-DCF 的体积为4,求FDPD的值. 解析:(2)由已知求得三角形DEC 的面积,设点F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d ,利用等积法求解d ,则FDPD的值可求. 答案:(2)∵AC ⊥CD ,AB=AC=CD=4,∴S △DEC =12³4³4=8, 设点F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d , ∴V E-DCF =V F-DEC =13S △DEC ³d=4, 解得d=32, ∴38==FD d PD PA .19.一只药用昆虫的产卵数y 与一定范围内的温度x 有关,现收集了该种药用昆虫的6组观测数据如表:经计算得:616162===∑i i x x ,613163===∑i i y y ,()()61557=--=∑iii x x y y ,()62184=-=∑ii x x ,()6213930=-=∑ii y y ,线性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µ()621236.64=-=∑i i i y y ,e 8.0605≈3167,其中x i ,y i 分别为观测数据中的温度和产卵数,i=1,2,3,4,5,6.(1)若用线性回归模型,求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y bx a =+$$$(精确到0.1). 解析:(1)求出n 的值,计算相关系数,求出回归方程即可.答案:(1)依题意,n=6,()()()616215576.684==--==≈-∑∑$iii ii x x y y b x x , a y bx =-$$≈33-6.6³26=-138.6,∴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6.6x-138.6.(2)若用非线性回归模型求得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为$y =0.06e0.2303x,且相关指数R 2=0.9522.(i)试与(Ⅰ)中的回归模型相比,用R2说明哪种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ii)用拟合效果好的模型预测温度为35°C 时该种药用昆虫的产卵数(结果取整数). 附:一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其回归直线y bx a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为()()()121==--=-∑∑$niii nii x x y y b x x ,a y bx =-$$;相关指数µ()()221211==-=--∑∑ni ii n ii y y R y y .解析:(2)(i)根据相关指数的大小,即可比较模型拟合效果的优劣.(ii)代入求值计算即可. 答案:(2)(i)利用所给数据,µ()621236.64=-=∑i i i y y ,()6213930=-=∑i i y y得,线性回归方程$y =6.6x-138.6的相关指数µ()()22121236.641110.06020.93983930==-=-=-≈-=-∑∑ni iiniiy yRy y.∵0.9398<0.9522,因此,回归方程$y=0.06e0.2303x比线性回归方程$y=6.6x-138.6拟合效果更好.(ii)由(i)得温度x=35°C时,$y=0.06e0.2303³35=0.06³e8.0605,又∵e8.0605≈3167,∴$y≈0.06³3167≈190(个),所以当温度x=35°C时,该种药用昆虫的产卵数估计为190个.20.在直角坐标xOy中,已知椭圆E中心在原点,长轴长为8,椭圆E的一个焦点为圆C:x2+y2-4x+2=0的圆心.(1)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解析:(1)求得圆心坐标,设椭圆的标准方程,根据椭圆的性质,即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 答案:(1)由圆的方程x2+y2-4x+2=0,得C:(x-2)2+y2=2,则圆心为点C(2,0),从而可设椭圆E的方程为22221+=x ya b(a>b>0),其焦距为2c,由题意设2a=8,c=2,所以a=4,b2=a2-c2=12,故椭圆E的方程为221 1612+=x y.(2)设P是椭圆E上y轴左侧的一点,过P作两条斜率之积为12的直线l1,l2,当直线l1,l2都与圆C相切时,求P的坐标.解析:(2)设直线l1,l2的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公式及韦达定理即可求得k1k2,与椭圆方程联立,即可求得P点坐标.答案:(2)设点P的坐标为(x0,y0),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l1,l2的方程分别为l1:y-y0=k1(x-x0),l2:y-y0=k2(x-x0),由题意知,k1²k2=12,由l1与圆C:(x-2)2+y2=2=即[(2-x0)2-2]k12+2(2-x0)y0k1+y02-2=0,同理可得[(2-x0)2-2]k22+2(2-x0)y0k2+y02-2=0,从而k1,k2是方程[(2-x0)2-2]k2+2(2-x0)y0k+y02-2=0的两个实根,于是,()()2022002208220--≠=-+⎧⎪⎨⎡⎤⎪⎣⎦⎩-V >x x y 且()2012201222==--y k k x , 由()220020201161222212⎧+=⎪⎪⎨-⎪=⎪--⎩x y y x 得5 x 02-8x 0-36=0,解得x 0=-2(x 0=185舍去), 由x 0=-2得y 0=±3,它们均满足上式, 故点P 的坐标为(-2,3)或(-2,-3).21.已知函数f(x)=lnx-ax(a ∈R).(1)若曲线y=f(x)与直线x-y-1-ln2=0相切,求实数a 的值.解析:(1)根据题意,由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其导数,设切点横坐标为x 0,则有00111ln 2ln ⎧-=⎪⎨⎪--=-⎩a x x x ax,解可得a 的值,即可得答案. 答案:(1)根据题意,由f(x)=lnx-ax ,得f ′(x)=1x-a , 设切点横坐标为x 0,依题意得0000111ln 2ln ⎧-=⎪⎨⎪--=-⎩a x x x ax,解得0121⎧=⎪⎨⎪=⎩x a ,即实数a 的值为1.(2)若不等式(x+1)f(x)≤lnx-xe在定义域内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析:(2)根据题意,原问题可以转化为()ln 111≥+++x a x e x ,在定义域内恒成立,令()()ln 111=+++x g x x e x (x >0),求出g(x)的导数,利用导数分析g(x)的最大值,据此分析即可得答案.答案:(2)由在(x+1)f(x)=(x+1)(lnx-x e )≤lnx-x e定义域内恒成立, 得()ln 111≥+++x a x e x 在定义域内恒成立, 令()()ln 111=+++x g x x e x (x >0), 则()()2111ln 1-+-'=+x e x g x x , 再令()111ln =-+-h x x e x ,则()2110'=-+⎛⎫⎪⎝⎭<h x x x , 即y=h(x)在(0,+∞)上递减,又h(e)=0,所以当x ∈(0,e)时,h(x)>0,从而g ′(x)>0,g(x)在x ∈(0,e)递增; 当x ∈(e ,+∞)时,h(x)<0,从而g ′(x)<0,g(x)在x ∈(e ,+∞)递减, 所以g(x)在x=e 处取得最大值()()ln 1111=+=++e g e e e e e,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e,+∞).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已知极坐标的极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处,极轴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且长度单位相同.曲线C的方程是4πρθ⎛⎫=- ⎪⎝⎭,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2sin αα=+⎧⎨=+⎩x t y t (t 为参数,0≤α<π),设P(1,2),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1)当α=0时,求|AB|的长度.解析:(1)把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联立即可得出. 答案:(1)曲线C的方程是4πρθ⎛⎫=- ⎪⎝⎭,化为2sin 22ρθθ⎛⎫ ⎪=⎝⎭-⎪,化为ρ2=2ρsin θ-2ρcos θ, ∴x 2+y 2=2y-2x ,曲线C 的方程为(x+1)2+(y-1)2=2. 当α=0时,直线l :y=2,代入曲线C 可得x+1=±1.解得x=0或-2. ∴|AB|=2.(2)求|PA|2+|PB|2的取值范围.解析:(2)设t 1,t 2为相应参数值t 2+(4cos α+2sin α)t+3=0,△>0,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PA|2+|PB|2=(t 1+t 2)2-2t 1t 2即可得出.答案:(2)设t 1,t 2为相应参数值t 2+(4cos α+2sin α)t+3=0,△>0, ∴35<sin 2(α+φ)≤1, ∴t 1+t 2=-(4cos α+2sin α),t 1t 2=3.∴|PA|2+|PB|2=(t 1+t 2)2-2t 1t 2=(4cos α+2sin α)2-8=20sin 2(α+φ)-6,∴|PA|2+|PB|2∈(6,14].23.已知函数f(x)=|x-a|+12a(a ≠0)(1)若不等式f(x)-f(x+m)≤1恒成立,求实数m 的最大值.解析:(1)若不等式f(x)-f(x+m)≤1恒成立,利用f(x)-f(x+m)=|x-a|-|x+m-a|≤|m|,求实数m 的最大值. 答案:(1)∵f(x)=|x-a|+12a ,∴f(x+m)=|x+m-a|+12a, ∴f(x)-f(x+m)=|x-a|-|x+m-a|≤|m|,∴|m|≤1,∴-1≤m ≤1,∴实数m 的最大值为1.(2)当a <12时,函数g(x)=f(x)+|2x-1|有零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析:(2)当a <12时,函数g(x)=f(x)+|2x-1|有零点,()2min1121210222⎛⎫--++==+=⎭≤ ⎪⎝a a g x g a a a ,可得2120210⎧⎪⎨⎪+-+≤⎩<<a a a 或2210⎧⎨+-+≤⎩<a a a ,即可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2)当a<12时,()()121213121121211221312⎧-+++⎪⎪⎪=+-=-+-+=--++≤≤⎨⎪⎪-+-⎪⎩,<,,>x a x a a g x f x x x a x x a a x a a x a x a ,∴()2min1121210222⎛⎫--++==+=⎭≤ ⎪⎝a a g x g a a a ,∴2120210⎧⎪⎨⎪+-+≤⎩<<a a a 或20210⎧⎨+-+≤⎩<a a a , ∴12-≤a <0,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0).。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数学试卷(文科)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1,},{|M y y x x R N x y ==-∈== ,则M N =( )A.[ B.[1- C .φ D.(1- 2. 已知i 为虚数单位,a R ∈,如果复数21aii i--是实数,则a 的值为( ) A .4- B .2- C .2 D .43. 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内任取一点P ,则使点P 到三个顶点的距离都不小于1的概率是( ) A.1 BC.1 D4. 已知点1(,)2a 在幂函数()(1)af x a x =-的图象上,则函数()f x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定义域内的减函数 D .定义域内的增函数5. 已知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320x y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BD6. 定义12nn p p p +++为n 个正整数12,,,n p p p 的“均倒数”,若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均倒数”为15n ,又5n n a b =,则12231011111b b b b b b +++= ( ) A .817 B .919 C .1021 D .1123 7.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为( ) A .172π B .9π C .192π D .10π8. 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13x x m -+-<有解,:q 函数()(73)xf x m =-为减函数,则p 成立是q 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 已知函数()21cos 12x xf x x +=⋅-,则()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10.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1.99,则( ) A .98a = B .99a = C .100a = D .101a =11. 已知三棱锥P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PC 为球O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4π B .8π C .12π D .16π12. 已知函数()()24,0,1ln ,0x x x f x g x kx x x x ⎧+≤==-⎨>⎩,若方程()()0f x g x -=在(2,2)x ∈-有三个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A .(1,lnB .3(ln )2C .3(,2)2D .3(1,ln (,2)2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实数,x y 满足11y x x y y ≥⎧⎪+≤⎨⎪≥-⎩,则目标函数2z x y =-的最大值是 .14.已知1,2,()3a b a b b ==+⋅= ,设a 与b 的夹角为θ,则θ等于 . 15已知圆C 的圆心时直线20x y -+=与x 轴的交点,且圆C 与圆22(2)(3)9x y -+-=相外切,若过点(1,1)P -的直线l 与圆C 交于两点,当最小时,直线l 的方程为. . 16.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13,222n n n a a S +==-,则5a =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如图,已知扇形的圆心角23AOB π∠=,半径为C是AB 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1)若弦1)BC =,求BC 的长; (2)求四边形OACB 面积的最大值.18. 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PA ⊥平面,4,ABCD PA AB AC AB AC ===⊥,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PD 上. (1)证明:平面PDC ⊥平面PAC; (2)若三棱锥E DCF -的体积为4,求FDPD的值.19.已知药用昆虫的产卵数y 与一定范围内的温度x 有关,现收集了该中药用昆虫的6组观测数据如表:经计算得:6666211111126,33,()()557,()84,66i i i i i i i i i x x y y x x y y x x ========--=-=∑∑∑∑621()3930ii y y =-=∑,线性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为62 6.00661ˆ()236.64,3167i i y ye =-=≈∑,分别为观察数据中温度和产卵数1,2,3,4,5,6i =,(1)若用线性回归模型,求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ˆˆˆy bx a =+(精确到0.1 );(2)若用非线性回归模型求得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0.2103ˆ0.06x ye =,且相关指数20.9952R =,试与(1)中的回归模型相比.①用2R 说明哪种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②用拟合效果更好的模型预测温度为035C 时该中药用昆虫的产卵数(结果取整数). 附:一组数据1122(,),(,),,(,)n n x y x y x y ,其回归直线ˆˆˆybx a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为121()()ˆˆˆ,()niii nii x x y y bay bx x x ==--==--∑∑,相关指数22121ˆ()()ni i nii y yR y y ==-=-∑∑20. 在直角坐标xOy 中,已知椭圆E 中心在原点,长轴长为8,椭圆E 的一个焦点为圆22:420C x y x +-+=的圆心.(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2)设P 是椭圆E 上y 轴左侧的一点,过P 作两条斜率之积为12的直线12,l l ,当直线12,l l 都与圆C 相切时,求P 的坐标. 21.已知函数()ln ()f x x ax a R =-∈.(1)若曲线()y f x =与直线1ln 20x y ---=相切,求实数a 的值; (2)若不等式(1)()ln xx f x x e+≤-在定义域内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已知极坐标的极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处,极轴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且长度单位相同,曲线C 的方程是)4πρθ=-,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2sin x t t y t αα=+⎧⎨=+⎩为参数,0απ≤<),设(1,2)P ,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1)当0α=时,求AB 的长度; (2)求22PA PB +的取值范围. 23.已知函数()1(0)2f x x a a a=-+≠. (1)若不等式()()1f x f x m -+≤恒成立,求实数m 的最大值; (2)当12a <时,函数()()21g x f x x =+-有零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018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

2017——2018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Ⅱ卷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自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Ca-40 Cr-52 Cu-64 Au-197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1.有关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无染色体,只进行无丝分裂 B.细胞中无线粒体,只进行被动运输C.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只运输却不消耗氧 D.细胞中无遗传物质,只转录却不复制2.下列生命系统的活动中,不是单向进行的是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B.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D.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3.用32p标记了果蝇精原绍胞DNA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如下图A→D和D→H的两个细胞分裂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C段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 B.EF段细胞中可能有2条Y染色体C.EF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D.FG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4.Ⅰ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
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 细胞裂解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
)
x3
A. ( 0 , 3 ) B . ( 0 , 3 ] C . ( 1, 0 ) D . (3, )
2. 若复数 z 满足为 i ( z 3 ) 3 i ( i 虚数单位),则 z ( )
A. 1 3 B . 3 C . 4 D . 5
3. 在 A B C 中,“ A B ”是“ sin A sin B ”的(
洛阳市 2017— 2018 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
数学试卷(理)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 , 每小题 5 分 , 共 60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已知集合 A
{x| y
ln x } , B
x1 {x |
0} ,则 A
5
A.
B.
C. D.
2
2
2
2
8. 如果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互不相同,且各数字之和等于
10,则称此三位数为“十全十美
三位数”(如 2 3 5 ),任取一个“十全十美三位数” ,该数为奇数的概率为(
)
A. 1 3 B . 7 C . 1 D . 5
20
20
2
12
9. 设函数 f x
2017 x
x sin
结果为 1,现根据此猜想设计一个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执行该程序框图输入的 n 2 0 ,则输出
的结果为 ( )
A. 6 B . 7 C . 8 D . 9
x 2y 1 0
2x y 2
7. 若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3 x y 3 0 ,则 z
的最小值于最大值的和为(
)
2x y 3 0
x2
3
1
3
20 1 8
x
20 1 9
x
2 0 19
1
,已知正实数 a , b 满足
1
12
f ( 2 a ) f ( b 4 ) 0 ,则
的最小值为(
)
ab
A. 1 B . 2 C . 2 2 D . 4
10. 若锐角 满足 s in
co s
2
,则函数 f x
2
co s ( x
) 的单调增区间为(
)
2
A. [ 2 k C. [ 2 k
ab
曲线右支上的一个交点为
M
,线段
M
F 1
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点
N
,若点 N
恰好平分线MFra bibliotekF 1
,
则双曲线离心率为(
)
A. 1 3 B . 1 1 C . 7 D . 5
5 ,2k
12
,2k 12
], ( k 12
7 ], ( k
12
Z ) B .[k Z ) D .[k
5 ,k
12
,k 12
], ( k Z ) 12
7 ], ( k Z )
12
2
2
xy
11. 已知 F1 , F 2 分别为双曲线 2
2 1( a 0, b 0 ) 的左右焦点,以 F1 F 2 为直径为圆与双
5. 在 (1
2
x ) (1
3
5
x ) 展开式中,含 x 项的系数是(
)
A. 1 B . 1 C . 1 D . 5
6. 数学家发现的“ 3 x 1 猜想”是指:任取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欧式,我们就把除以
2,如
果它是奇数,我们就是它乘以 3 在加上 1,在这样一个变换下,我们就得到一个新的自然数,
如果反复使用这个变换,我们就会得到一串自然数,猜想就是:反复进行上述运算后,最后
)
A.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若 m ,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m
,n
且
,则 m / / n B . m
, n / / 且 / / ,则 m n
C. m / / , n
且
,则 m / / n D . m / / , n / / 且 / / ,则 m /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