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2024年2023年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2024年2023年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美妙世界1.2 声音的传播与音乐欣赏2.第二章:音的高低2.1 音高的辨识2.2 五线谱的基础知识3.第三章:音的长短3.1 音符的时值3.2 音符的组合与节奏练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 学会辨识音的高低,掌握五线谱的基础知识。
3. 学会辨识音的长短,理解和运用音符时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高的辨识、五线谱的认识、音符时值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音乐兴趣的培养、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节奏感与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五线谱卡片、音符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五线谱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动有趣的音乐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详细讲解音高、五线谱、音符时值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与分享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2. 板书中间:展示五线谱、音符等音乐符号,以及对应的音高、节奏等。
3. 板书右侧:布置作业、提醒课后拓展延伸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自学一首简单的歌曲,并唱给家长听。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将在下次课堂上公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观看音乐视频,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
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借助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音高的辨识:通过直观的教具(如钢琴、电子琴)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音高的差异,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音高的辨识能力。
三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奠定扎实的音乐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音乐1. 《小星星》2. 《小燕子》3. 《两只老虎》第二单元:美丽的旋律1. 《茉莉花》2. 《四季歌》3. 《捉泥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能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难点:音乐节奏、旋律的把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讨论、实践。
2. 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安排第一单元:1. 教学歌曲《小星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歌曲《小燕子》,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3. 教学歌曲《两只老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第二单元:1. 教学歌曲《茉莉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教学歌曲《四季歌》,学会歌曲,并进行音乐游戏。
3. 教学歌曲《捉泥鳅》,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所学歌曲,正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
3.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七、教学措施1. 注重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学生在家进行音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2.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心得,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摇啊摇 (4)|人音版(简谱)(2014秋)

问题一: 能听出这首童谣的是几拍子的吗?
八六拍:是由两个三拍子复合而成的 拍子,属于复拍子。
八六拍: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四三拍:强 弱 弱
聆听二:
《摇啊摇》
问题二: 请配合音乐用你的身体做适当的动作并感
受旋律。
聆听三:
《摇啊摇》
1、请用LU进行模唱。
谢谢大家!
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小青蛙 小青蛙,呱呱呱, 水里游,岸上爬, 吃害虫,保庄稼, 人人都要保护它。
小青蛙
34 的强弱规律还记得吗?
小青蛙,呱呱呱,
水里游,岸上爬,
吃害虫,保庄稼,
人人都要 保护它。
聆听一:
《摇啊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放牛山歌 ︳人音版 (五线谱)

放牛山歌一、教材分析:歌曲《放牛山歌》是一首以农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
2/4拍,五声徵调式。
音乐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曲调欢乐、活泼,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
歌曲为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
全曲用“”三个音为轴心,贯穿全曲,使其具有山歌高亢的特点。
第一、二乐句的第2小节与第4小节分别采用了上移一度和同度进行的手法。
衬词“哟喂”及“啥”字地方方言语助词的运用,使歌曲增强了浓郁的地方民歌风格,从而形成了一领众和的对唱效果。
第三乐句“” 切分节奏的出现,使牧童在欢乐放牧时的心情得到了欢畅的抒发。
第五乐句宽松舒展的旋律唱出了“哥儿啰喂”犹如牧童在山坡上向远处呼唤的生动情景,热情而又奔放,歌声悠扬。
最后一个乐句采用了与第四乐句同头换尾的手法,再现了牧童们放牧时欢乐的情景和抒发了劳动的喜悦之情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四川儿歌了解四川人文知识。
2、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放牛山歌》,能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感受作品欢乐、活泼,素材简练、朴实的音乐特点,体验音乐作品中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
3、指导学生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三、教学重点、难点1、八分音符的认识2、掌握6. 1 2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竞赛法……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卡片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上课时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师生问好!课前趣味练声:1 2 3 4 ᅵ5- - -ᅵ5 4 3 2ᅵ1 - - -ᅵᅵ青蛙怎么唱呱呱呱呱呱(a)小猫爱吃鱼鱼鱼鱼鱼鱼(yu)小猪怎么睡呼噜噜噜噜(lu)(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图文并茂介绍四川人文、风情、美食、特产等引入四川特色的儿歌(二)聆听1、问题:歌曲带给你的怎样的心情?歌词里面描写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猜猜歌曲的名字?(三)学唱歌曲1、知识点讲解休止符、八分音符(用真人示范的方式讲解)2、按节奏学念歌词带动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并了解“山歌”“衬词”,并学会四川方言3、听范唱学唱歌重点: 1.2 3 2 | 1 6·‖梨又四难点四梨又四耙罗\/唱准一音多字处4、教师方言教唱5、处理歌曲:1)再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为什么是喜悦的?(因为是他们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2)既然是在山上唱的歌,为了让对面或山下的人们听见应该怎么样?(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以下是小幅度改写后的文章:第1课童年:《小酒窝》研究目标:1.通过听、视、唱结合研究歌曲《小酒窝》,让学生体会歌曲甜美、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试着用声音表现自己的情感,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用甜美的声音表现歌曲,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热爱之情;研究跳音符号、下滑音、休止符。
教学难点:唱准跳音符号、下滑音、休止符;用声音表现情感。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流程:一、常规练1.问好歌。
2.哼鸣练。
3.跳音练。
二、新课研究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起上音乐课了,你们开心吗?学生:开心。
老师:那请同学们送给我一个微笑好吗?刚才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我看见很多小朋友脸上都有漂亮的小酒窝,真漂亮。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做《小酒窝》。
请同学们一起来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的?速度是怎样的?(播放《小酒窝》)学生:这首歌曲用甜美的声音演唱,速度稍快。
老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这首歌曲在我们的书中第四页,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边看谱子边再听歌曲,请同学们找出谱子中的音乐符号,看谁是个细心的孩子。
(播放《小酒窝》)学生:我在第二行的第一小节找到了一个倒三角符号;我在第二行的第三个小节找到了一个波浪线……老师:讲解跳音、下滑线。
示范有跳音和没有跳音的区别,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感受,有跳音是什么样的?没有跳音是什么样的?解决歌曲的第一句。
学生:唱好第一句,并能接准前奏。
老师:第二句和第一句非常相似,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唱一唱。
学生:试着演唱第二句。
(老师及时纠正)老师:下面我们来看歌曲的第三句,出现了休止符,请同学们看小黑板,请同学们模仿我拍出的节奏,看谁能读准。
学生:模仿节奏,然后自己试着按节奏读出歌词。
老师:与学生一起唱第三句和第四句,并提示反复记号。
人音版(简谱)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我和你

(1)简谱的八分音符识别: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八分音符较为抽象,不易识别和掌握。教师需要采用形象生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举例:将八分音符比作“小兔子”,分音符比作“大兔子”,通过故事化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小兔子跑得快,大兔子跑得慢”。
(2)节奏的准确性: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容易出现节奏不稳定、拍子感不强的问题。教师需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和掌握节奏。
其次,在节奏训练环节,部分学生节奏感不强,导致整体演唱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和拍手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但我觉得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节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节奏感。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在分组讨论和演唱过程中,有些学生显得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明白在音乐中,每个人的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简谱识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八分音符的识别。在讲授这个部分时,我尝试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比如将八分音符比作小兔子,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方法虽然有趣,但可能还需要更多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增加一些简谱识读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简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音版(简谱)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放牛山歌

5.欣赏与评价:欣赏优秀演唱作品,学会评价和自我评价,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简谱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放牛山歌》,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音版(简谱)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放牛山歌
一、教学内容
人音版(简谱)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放牛山歌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放牛山歌》这一经典曲目。教学内容包括:
1.简谱基础知识:认识简谱的五线谱,掌握音符、节奏、音高的基本表示方法。
2.歌曲学唱:学习《放牛山歌》的歌词,通过简谱学唱歌曲,注意音准、音色和节奏的准确性。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简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解决方法:分组练习,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演唱节奏和音量,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围绕课本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素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针对难点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教学效果。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简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组织能力较弱。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一些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钢琴曲捉迷藏节奏和情绪变化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钢琴曲捉迷藏节奏和情绪变化
三年级上册的钢琴曲《捉迷藏》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曲子,其中有明显的节奏和情绪变化。
首先,曲子的节奏感很强,整体速度较快,给人一种跳跃的感觉。
曲子开始时,节奏轻快,音符之间的间隔较短,给人一种活力四溢的感觉。
随着曲子的进行,节奏逐渐加快,音符变得更加密集,增强了曲子的动感。
其次,在情绪方面,曲子的情绪变化较为明显。
曲子开始时,音符轻快而欢快,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接着,曲子进入桥段部分,节奏明快,音符跳跃,给人一种兴奋的感觉。
最后,曲子的高潮部分营造了一种紧张和刺激的氛围,音符变得更加高亢,给人一种紧张的情绪体验。
最后,曲子结束部分,情绪渐渐平静,音符减少,给人一种舒缓的感觉。
总而言之,三年级上册的钢琴曲《捉迷藏》不仅体现了明显的节奏感,还展现了丰富的情绪变化,从而让人们在演奏或聆听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活力和魅力。